Ⅰ 你們見過活的海參嗎
我們當然見過活的海參了,因為我們在海邊。
海參雖為圓筒狀,但粗細、形狀和大小隨種類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常見的大型食用海參均為較粗壯的圓筒狀,背面有疣足,腹面有管足
海參的內骨骼多不發達,必須用顯微鏡才能看見的許多微小石灰質骨片埋沒於外皮之下,數目一般都很多。觀察骨片應作些處理,最簡單的方法是取一小片皮膚,置於玻片上,然後滴1-2滴次氯酸鈉溶液於皮膚上,1-2分鍾,次氯酸鈉溶液會把皮膚組織腐蝕掉,而剩下骨片,再加1-2滴蒸餾水,蓋上蓋玻片,置於顯微鏡之下便能觀察清楚。海參骨片形狀美麗而多變,是海參分類最重要的依據,常見的骨片有桌形體、扣狀體、桿狀體、穿孔板、花紋樣體、輪形體和錨形體等。
消化道發達,開始於口,經過食道到腸管,腸管在體腔中作3次彎曲,先下降,再上升,再下降,後端膨大,形成泄殖腔,最後開口於肛門。腸管靠腸系膜附著於體壁上,泄殖腔富有肌肉,能膨脹和收縮。[2]
體腔中有1個或兩個中空的樹枝狀器官,後端會合於泄殖腔,稱呼吸樹或水肺,是海參的呼吸器官,靠泄殖腔的膨脹和收縮,水可以出入呼吸樹而行呼吸作用。泄殖腔附近有許多細長的白色或淡紅色的盲管,開口於呼吸樹的基部,或者直接開口於泄殖腔,稱居維氏器管,是海參的防禦器官。但是並不是所有海參都有呼吸樹和居維氏器官。[2]
水管系統是棘皮動物特有的器官,其基本排列是:圍繞食道有環水管,環具有石管和波里氏囊,並向各輻部分出5個輻水管,向前有分枝通至觸手。輻水管有分枝通至管足,靠水的流入和流出,幫助海參運動。海參類的篩板多開口於體腔之內。
Ⅱ 海參怎麼分辨是野生還是養殖
分辨海參是野生的還是養殖的主要從這些方面來看:看身上的刺、看吸盤、看形體、發制口感上。
1、看身上的刺
外觀上看野生刺參顏色呈黑褐色,呈棒槌形,有4到6排刺,並且刺型規整。海參皮質厚,這樣的海參膠原蛋白含量高,組織密實。而圈養的刺參顏色有些發黃綠色,皮質較薄,膠原蛋白含量要低些 ,組織稀疏。
2、看吸盤
海參是靠腹部的吸盤吸附在海底的,野生海參腹部吸盤數量比較多,通常短、粗、有力,圈養海參吸盤量少,看上去更為細、長。
野生海參的這種短、粗的特徵主要由於深海里水流較急,海參要想牢固地趴在海底,必須緊緊地吸住海底的岩石,長此以往,野生海參的吸盤就多,短、粗、有力。而圈養的海參,由於海水的流量小,海參輕易就能固定在海底或岩石上,所以吸盤就更為細、長。
3、看形體
野生海參在深海生長,通常海水會深達26米到27米,沒有固定的餌料,起碼要生長三五年以上,這樣長期生活在深海里,加上太陽日照時間較多積累,海參的顏色會變成深灰色,肉質更厚皮更薄。圈養海參,需定時定量喂養餌料,大多一兩年就可長成出售的體形,顏色大多暗黃、鮮艷,皮厚肉薄。
野生環境生長的海參通常外觀完整,外皮不會被劃傷。圈養海參大多外部有劃傷。這是因為在捕撈海參時,深海的海參大多在岩石上或吊網內,易被捕撈。而圈養的海參大多趴在堅固的岩石縫間,不大好捕撈,必須要用專用的工具,快速鏟搶才能拿到,容易碰傷海參。
4、發制口感上
野生刺參非常耐煮,煮制後參體有彈性,刺透亮,肉質筋道,有咬頭,口感好;圈養刺參不耐煮,煮的時間稍長就發饢,肉質缺乏韌性,口感不好。
(2)海參長什麼樣圖片擴展閱讀:
海參的功效和作用
1、降血糖、降血脂,預防心血管疾病
海參含有岩藻多糖可降血脂,抑制血液凝結,醫學上也認為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肝炎患者及中、老年人,長期堅持食用海參,對緩解病症和治療有良好效果。
2、延緩衰老
海參中的多種營養元素,都具有延年益壽、消除疲勞等功能,海參中的精氨酸等元素還具有促成人體細胞再生和機體損傷修復的能力。經常食用海參會讓您煥發青春,延年益壽。
3、調解、改善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經常食用海參可以調節、改善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起到清洗腦血管的作用,並對心腦血管的硬化及炎症有顯著改善。增強心腦血管的彈性,解除心腦血管痙攣,舒張心腦血管血流,促進側枝循環的建立。
Ⅲ 海參長啥樣
海參
(海參綱棘皮動物)
海參屬於無脊椎動物、棘皮動物門、海參綱。
海參雖為圓筒狀,但粗細、形狀和大小隨種類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常見的大型食用海參均為較粗壯的圓筒狀,背面有疣足,
海參咽部圍繞一環鈣質骨板,稱為石灰環,由10塊骨板組成,5個輻位的骨板,稱輻片,5個間輻位的骨板,稱間輻片。石灰環是海參特有的器官
Ⅳ 海參長什麼樣子
海參:屬於無脊椎動物
全球有900多種,我國約140種,
我國海參分布在溫帶區和熱帶區,溫帶區主要在黃渤海域,主要經濟品種是刺參,也是我國最為知名的海參種類,熱帶區主要在兩廣和海南沿海,主要經濟品種有梅花參等。
海參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且富含各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維生素、必需脂肪酸以及常量和微量元素。在干品中黑乳參蛋白質含量最高達91.20%,其它種類多在80%左右;梅花參脂肪含量最高達3.7%,其它種類多在1%以下;刺參糖類含量最高達13.2%,其它種類均在3%以下。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也是構成人體的主要物質;脂肪和糖類則是人體主要的能源和熱源。
海參體內含有18種氨基酸,其中甘氨酸、精氨酸和谷氨酸含量遠遠高於其它氨基酸。另外,刺參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明顯高於其它海參。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質的物質基礎,具有極高的營養和葯用價值。
以上回答 僅供參考
Ⅳ 淡干海參怎麼分辨到底是野生的還是養殖參的
野生海參和養殖海參的價格差別很大,買錯了就會多花冤枉錢,所以今天聊聊野生海參和養殖海參的區分方法,讓你輕松識別真假野生海參。
野生海參和養殖海參的營養價值和口感也有很大差別,野生海參的營養價值更高,而且肉質厚實,很有嚼頭。所以,學會如何識別真假野生海參是很有必要的。
泡發後的野生海參圖片
一、看海參的顏色
新鮮野生海參的顏色深淺不一,煮熟後的顏色也是深淺不一的。新鮮養殖海參的顏色比較均勻一致,煮熟的顏色也是均勻一致的。但是這種方法只能用來區分新鮮的或煮熟的海參,加工成干海參後就看不出顏色的差別了。
野生海參的顏色為什麼會深淺不一呢?這其實與海參的自我保護能力有關。野生海參一般情況下是褐色的,但生活在岩礁附近的海參顏色較深些,生活在在泥沙、碎石底的海參較淺些。此外,生活在海藻間的海參常帶有綠色,有時也會變成赤褐色或紫褐色。
養殖海參的生活環境比較單一,所以它們的顏色比較均勻一致。
對於干海參,咱們可以用以下幾種方法來識別,這些方法當然也適用於新鮮海參或煮熟的海參。
二、看海參的管足、疣足和沙嘴
海參的管足也叫底足,它是識別野生海參和養殖海參的重要依據。由於野生海參常年在深海中四處遊走,尋找食物,所以它的管足短而且比較粗壯。養殖海參每天都有人投喂,根本不需要為尋找食物而四處遊走,而且常年生活在淺水中,所以它的底足長而且細弱。
疣足就是海參身上的肉刺。和管足同樣道理,野生海參的疣足也比較發達,背部和兩側的刺都很粗壯,而且粗細不一,養殖海參背部和兩側的刺則比較細長。
野生海參的沙嘴大而堅硬,養殖海參的沙嘴則小,而且相對來說比較柔軟。
三、看海參的外形
野生海參和養殖海參在外形上也有區別,野生海參由於常年四處遊走,兩頭尖中間粗,體形短而粗胖,看起來結實健壯,而養殖海參由於活動量比較少,通常都長得比較細長,相對來說看起來有些瘦弱的感覺。
四、聞海參的味道
野生海參吃的都是天然食料,味道比較鮮,而且帶有海水的味道,養殖海參吃的都是人工餌料,聞起來有股怪味,有些假海參甚至還帶有甜味。
五、看海參泡水的顏色
把干海參放在水裡泡一泡,也能輕松識別真假野生海參。因為野生海參多數以海藻和微生物為食,泡出來的顏色略帶綠色,而養殖海參泡出來的水顏色發黃。
如果你泡出來的水沒有任何顏色,而且清澈透明,說明這種海參在加工過程中泡發時間過長,已經流失了大量的營養,這種海參也不是好參。
多說兩句:
從口感上也能吃出來是不是野生海參,因為養殖海參肉質不夠厚實,吃起來松軟,是緊實,而野生海參肉質厚實,有彈性,口感更加筋道飽滿,很有嚼頭。
要挑選出品質上乘的好海參,最最關鍵的就是看刺,以參刺粗壯挺拔者為佳。朝陽參品牌的六排刺野生關東海參品質絕對是算頂級的。
Ⅵ 野生海參的外觀是什麼樣的
辯別海參野生的道理很簡單,堅苦環境斗爭的野生海參都比較健康粗壯,刺不太明顯。一般說,海參的營養價值和刺的密度並無多大關系.參刺的多少與生長環境有關,是區別產地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