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叫胎記
胎記是人體的一種殘遺的體質特徵,任何種族都有,僅僅是出現率的高低不同而已。它與人的眼色、發色及膚色的深淺程度也有著相當關系。一般,在白種人中,有這種痣的嬰兒親屬及他們本身的眼色、發色及膚色常常較暗;而在金發碧眼的嬰兒中,這種藍色斑卻是極少見的。色素性「胎記」,由真皮內細胞內特殊色素積聚沉著形成。隨著孩子年齡增長,真皮內細胞沉積的色素逐漸減少,大約2歲左右,此類「胎記」即大多完全消失,也有少數色素斑可部分地保留終身。它不會給身體健康和發育帶來不良影響。對於部位隱蔽,不影響外觀的色素斑,不需採取任何治療措施。
胎記一般可分為色素型及血管型,常見的色素型包括太田痣、先天性色素痣、咖啡斑等;血管型則包括鮮紅斑痣、草莓樣血管瘤等。胎記可以在出生時發現,也可能在出生幾個月後才逐漸發病。
新生兒的胎記發生率約為10%,可以說是非常普遍,大部分的胎記只是影響美觀,不需要特別處理。但是有些胎記會合並身體器官的異常,甚至有惡性變化的可能,必須積極治療。例如有些海綿樣的血管瘤增生過快,會造成肢體殘缺、功能障礙,甚至血管瘤擴張速度太快時,會形成組織壞死,過度消耗血小板而使凝血功能低下、出血不止。有些長了毛的獸皮樣黑痣,可能日後發生惡性黑色素瘤的癌變,癌細胞轉移後導致死亡。
折疊激光去胎記
1、激光法
激光除刺青會不會痛?這是每一位小朋友及家長治療前都會不安的詢問,其實激光很痛,照射的灼熱感覺很像橡皮筋彈到或臘油燒灼,過程都需要家長的安慰和堅忍的毅力來克服。全身麻醉雖然能減輕疼痛,但是會增加治療的風險,目前並不建議。貼上局部麻醉貼布、或是使用低溫冷卻系統,都可以減輕小朋友痛楚。雖然激光打在皮膚上有些疼痛,但是能洗去先天的烙印,還是值得的。
2、激光去胎記
皮膚激光未普遍前,除胎記多半用電燒、冷凍方式,嚴重的胎記則須開刀切除、再補皮,不過都容易留下疤痕。現在以色素斑激光可以選擇性地破壞色素,染料激光可以針對血管病灶,治療後也不會留下疤痕,因此,除嚴重胎記仍須開刀處理外,激光已成為去胎記最佳的選擇。
色素型胎記的激光治療,以紅寶石激光為最佳選擇,現今的觀念是治療要趁早。以太田母斑為例,一般小孩需要4-5次治療,成人則需7-10次,所以要趁黑色素尚未堆積前去除較好。然而胎記治療的差異性很大,有人效果顯著,有些人可能治療進度緩慢,所以要多給自己和醫生一點時間,充分評估後再接受治療。
血管型胎記則一般以染料激光治療,但是效果及反應更難預期。如葡萄酒色斑可以用激光將血管分層去除,通常第1、2次效果最顯著,可達50-60%,之後因殘留的血管愈來愈深,治療效果會遞減,通常需要高達7-10次治療。草莓樣血管瘤因為組織深度較深,激光被作為輔助治療,只能清除表層血管。一般還需要加上硬化劑或類固醇注射,甚至血管栓塞、手術切除。傳統的觀念認為,草莓樣血管瘤會自然萎縮,不需要治療,可是延遲治療的結果,反而造成因為血管瘤萎縮不完全,留下難看的疤痕。所以現在的觀念是建議趁早治療,甚至6個月大就可以開始治療。
『貳』 什麼是好胎記和惡胎記
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寶寶身上有胎記,而胎記的種類又很多,這些胎記有的會在腿上、有的會在屁股上,有的則會出現在頭上。大多數家長都會認為,只要胎記不影響美觀,就不用太在意。但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有的胎記預示著身體的某些部位發生了疾病。哪些胎記需要警惕?
1、紅色胎記
常見的是鮮紅斑痣和血管瘤。這類胎記可以是出生時或出生後不久出現。大部分血管瘤在嬰兒期可迅速增大甚至會出現破潰,某些特殊部位如眼、鼻、口唇及外陰部位血管瘤如不及時治療可能出現潰爛甚至毀形。而鮮紅斑痣出現後一般也不會自行消退,也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不斷的發展。
鮮紅斑痣
有些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不一定都是單純的紅色,可以是紫紅色、紫黑色、青紫色。所以紅胎記一旦發現就要到醫院就診,只要有增大趨勢,一般都建議治療,以免延誤治療時機;如果有消退趨勢,可以暫時觀察。
2、青色胎記
新生兒青色胎記,主要是有兩種情況,長在面部的一般為太田痣,屁股上的青斑為蒙古斑。蒙古斑一般是在寶寶剛出生的幾個月出現,多數都可自行消退,屬於正常現象。而太田痣則屬於色素增加性胎記,會給患兒帶來終生損容、毀容性影響。
太田痣大約有50%的胎記寶寶生後即出現,也有一半在10歲左右才出現。這種胎記不會自然消失,而且隨著孩子年齡增長面積會擴大,到青春期後基本穩定。
3、咖啡色胎記
咖啡色的胎記其實就是人們平時說的咖啡斑,又叫咖啡牛奶斑。咖啡斑一般呈灰褐色、深棕色不等,深淺程度不受日曬影響。且顏色均勻,邊界清晰,其面積小的只有數毫米,大者可達數十厘米。患者全身均可發病,不受部位限制。一旦發病之後,終生不會消退。
咖啡斑不僅對患者容貌造成影響,而且還對患者健康構成威脅。咖啡斑可為多系統疾病的並發症,如多發性神經纖維瘤、結節性硬化症、Albright綜合症、Silver-Russel綜合症及Watsons綜合症等。醫學界一般認為,如果患者患有六塊以上的咖啡斑,每塊直徑大於1.5厘米時,需要高度懷疑多發性神經纖維瘤的存在。
4、黑色胎記
黑胎記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極為常見的,像我們平常身體上小小的黑色素痣一般是不用特別處理的,但是出現面積較大的黑毛痣家長及患者就需要警惕了。
黑毛痣常生長在臉部、額頭、頸部、胸部、下肢等全身各部位,且以長在頭面部、頸部和胸部最為難看。痣細胞巢位於表皮和真皮,隆起皮膚或呈乳頭狀,局部發黑,表面粗糙不平,有的上面只有很少毛發,有的卻很濃密,比一般的毛發粗黑。
黑毛痣本身就是色痣的一種類型,黑毛痣局部發黑、皮膚粗糙而隆起,常特別引人關注。對發生在身體易受摩擦或損傷部位的痣則要重視,附近的淋巴結腫大,或者在大痣的周圍出現一些衛星樣小痣等都表示痣有惡性變化的傾向,需要大家積極祛除。
『叄』 頭頂的胎記
胎記是一種先天性色素沉積形成的斑記,大部分都是良性的,且不會隨著長大,如果出現明顯增大,顏色加深或者凸起的情況,考慮到出現惡變,就要及時到醫院皮膚科檢查治療了,目前可以採用激光治療。日常飲食要注意,多清淡少油膩,色素太重的食物要少吃。
『肆』 紅胎記圖片
這種情況是屬於先天性血管瘤(鮮紅痣),是由於皮膚血管發育畸形引發的鮮紅痣,會隨著皮膚的發育而繼續增大的。最好是到醫院皮膚科進步檢查一下的,明確病因後,是可以選擇激光療法或者冷凍療法治療的,不需要麻醉,創傷小,恢復快,並且不容易留有瘢痕等情況的。治療越早越好的,因為隨著血管瘤體積的增大,治療越困難,創傷也會越大的。治療後需要進行局部消毒,避免感染的。
『伍』 出生胎記有什麼樣圖片
1.蒙古斑。蒙古斑是新生兒最常見的胎記,屬先天性,黃種人尤為多見。常出現在寶寶的腰部、臀部及背部,表現為淡灰青色或暗青色斑片,大多單片發生,呈圓形或或橢圓形,境界不清。蒙古斑是胚胎發育過程中一些黑素細胞停留在真皮,延遲消失所致。
2.色素痣,色素痣是由含黑色素的痣細胞所構成的皮膚良性腫瘤。好發於面、頸等部位,多數在嬰兒期就出現。大多數色素痣生長緩慢,或持續多年沒有變化,但一旦存在,就很少會自然消退。可有棕褐色或黑色等不同色素,大多為點狀小痣,較少大片出現。色素痣多為良性,不必過慮。但極少數卻可以惡變為惡性黑色素瘤,對於位於掌跖和生殖器部位的色素痣或可疑惡變時,應及早作治療。
3.太田痣,太田痣也是一種真皮層黑色素增多的疾病,表現為藍色、褐色、黑色或混合色的斑片,皮疹分布在面部的單側,偶有雙側發生的,可波及於眼結膜、鞏膜,部分患者的病灶有緩慢增大的傾向。太田痣無遺傳傾向,一般不惡變,但一旦發生,終生不退,嚴重影響美觀。
4.咖啡牛奶斑。除手掌及足底不受侵犯外,這種胎記可出現在身體的任何部位,大部分發生在五歲以前的嬰幼兒,發生的機率約為1%左右。咖啡牛奶斑若僅出現少數幾個,一般無何不良影響;但若出現六個以上,且每個斑直徑均大於1.5cm
時,則並發神經纖維瘤病的幾率顯著增加。神經纖維瘤病是一種同時侵犯皮膚與神經系統的遺傳性疾病,並可能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不可不慎!
5.毛細血管瘤又稱為草莓狀血管瘤,出生時或新生兒期出現,好發於頭面部及頸部,出生後2~6 個月,迅速生長,形成高出皮面呈草莓狀柔軟腫塊。
6.皮脂腺痣。皮脂腺痣是由皮脂腺構成的一種皮膚良性腫瘤,較為常見,多於出生時或出生後不久發病,好發於頭皮,表現為隆起的淡黃色小結節,至青春期損害增厚擴大,影響美觀,一般最好在青春期前進行治
7.疣狀痣,疣狀痣是因表皮發育異常所致的皮膚良性腫瘤。通常在嬰幼兒期發病,隨年齡增大而增長,表現為密集的淡褐色丘疹,排列成線狀,呈疣狀增生,影響美觀,本病泛發型常並發中樞系統疾病,如癲癇、精神發育遲緩等。
8.先天性色痣,毛痣是寶寶出生時即已存在的黑痣,大小不一,大則可侵犯整個背部、頸部或整個肢體。小的直徑通常在0.6~2cm 范圍,大多呈深暗色且會有黑色粗毛。這類痣會隨著寶寶的成長而增大,且有一定的惡變傾向。
9.海綿狀血管瘤好發於頭面部皮膚,可累及口腔粘膜或骨、肝等。皮膚海綿狀血管瘤表現為皮下質軟腫塊,按壓時如海綿一般,一般持續存在並有不斷增大的傾向。
10.鮮紅斑痣(葡萄酒斑)好發於頭面頸部,呈暗紅的不規則色斑,不高出皮膚,指壓易退色,可隨人體長大而增大,大多終身存在,可採用葯光療法治療。一般來說,血管瘤的自然過程要經過生長、靜止、消退三個時期,當然,有一些血管瘤是不會消退的,可終身存在。
『陸』 胎記有幾種顏色的圖片
胎記實際上是痣的一種,有的是天生就有的,有的是出生不久以後長出來的。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知道胎記形成的原因。胎記的顏色有青色、黑色、紅色等,有的會隨著年齡而消失,有的卻會保留一輩子。這里我們順便談談痣。痣是由密集地組合在一起的皮膚細胞構成的,並含有比正常細胞更多的色素,我們皮膚上多多少少都會有痣,有的小,有的大;有的顏色深,有的顏色淺;有的平,有的會突出皮膚;還有的有毛從它上面長出來。痣能生長在皮膚的任何部位。有的還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大。如果痣沒有擴大和不正常的突起,都沒有任何關系;一旦痣發生癌變,就要趕緊找醫生診治,以免耽誤治療時機。何為胎記?胎記在醫學上稱為「母斑」或「痣」,是皮膚組織在發育時異常的增生,在皮膚表面出現形狀和顏色的異常。胎記可以在出生時發現,也可能在初生幾個月後才慢慢浮現。胎記一般可分為色素型及血管型,常見的色素型包括太田母斑、先天黑色素母斑、咖啡牛奶斑等,血管型則包括葡萄酒色斑、草莓樣血管瘤等。
『柒』 正常的黑色胎記圖片
黑色胎記叫先天性黑痣,有毛發又稱為黑毛痣。一般來講均為良性,僅不同程度影響外觀,對機體沒有危害。一般那不需治療。如果痣長在經常受摩擦部位,如手、腳掌;臀部、腰背等,且有在短期內增大,毛發脫落,增黑,脫屑,甚至癢痛破潰、出血等,就要立即去正規醫院診治,手術徹底切除並做病檢。
『捌』 嬰兒胎記圖片大全圖解
胎記的種類多種多樣。從病理上來說,多達二三十種。僅從顏色上來說,就有紅、黑、藍、褐、灰、紫、白等區別。
比如:紅胎記
『玖』 痣和胎記有什麼區別
1、成因不同
痣為人類最常見的良性皮膚腫瘤,是表皮、真皮內黑素細胞增多引起的皮膚表現。胎記一般可分為色素型及血管型,常見的色素型包括太田痣、先天性色素痣、咖啡斑等;血管型則包括鮮紅斑痣、草莓樣血管瘤等。胎記可以在出生時發現,也可能在出生幾個月後才逐漸發病。
2、臨床表現不同
痣:常與兩歲後開始出現。可發生於身體任何部位的皮膚和黏膜。皮損為扁平或略隆起的斑疹或斑丘疹,也可呈半球狀、乳頭瘤狀或有蒂,表面光滑,可有或無毛發,數目可單一、數個至數十個。
胎記:約1/3的新生兒都會出現這種胎記。它是一種小的、淡紅色的斑疹,多出現在後頸部、兩眼中間、前額以及眼瞼上。隨著孩子不斷長大,多數會逐漸消失。
(9)什麼是胎記圖片擴展閱讀
大部分新生兒最常見的胎記主要以鮮紅斑為主,這種胎記在全身都有可能會出現,比如像面部、肢體、軀乾等。而這種鮮紅斑痣扁平而不突出皮膚,如果用手指按壓的話會有褪色的情況,但手指松開的時候顏色便可馬上恢復。而在新生兒有哭鬧、吃奶、叫喊等情況時,這個時候由於面部充血並且局部毛細血管擴張,因此皮下斑塊會更加明顯。
通常情況下鮮紅斑痣與家族遺傳因素有關,但是它很少擴大,除此之外這種鮮紅斑也是很少能夠自然消退的。如果不是長在面部的話,則完全不用理它。
『拾』 新生兒紅色胎記圖片症狀有哪些
新生兒出生後可在皮膚或黏膜部位出現一些與皮膚本身顏色不同的斑點或丘疹,稱為新生兒胎記,也叫「胎生青記」,醫學上稱為「色素痣」。胎記大多發生在寶寶的腰部、臀部、胸背部以及四肢,一般為青色或青灰色的斑塊。大多數胎記都無所謂,其中很多會在寶寶出生幾年內自行消退,不需要治療。新生兒的胎記發生率約為10%,可以說是非常普遍,大部分的胎記只是影響美觀,不需要特別處理。但是有些胎記會合並身體器官的異常,甚至有惡性變化的可能,必須積極治療。例如有些海綿樣的血管瘤增生過快,會造成肢體殘缺,不只外觀不好看,還造成功能障礙。甚至血管瘤擴張速度太快時,會形成組織壞死,過度消耗血小板而使凝血機能低下,出血不止。有些長了毛的獸皮樣黑痣,可能日後發生惡性黑色素瘤的癌變,癌細胞轉移後導致死亡。
胎記的種類
黑色胎記:黑色素細胞痣、先天毛發性黑色素母斑、獸皮樣黑痣、斑痣;
青色胎記:蒙古斑、太田母斑、伊藤母斑、青色母斑;
褐色胎記:咖啡牛奶斑、貝克氏母斑;
紅色胎記:葡萄酒色斑、焰色痣、草莓樣血管瘤。
紫色胎記:皮膚靜脈瘤、海綿樣血管瘤;
膚色胎記:表皮母斑、皮脂母斑、結締組織痣。
胎記的發生率
新生兒的胎記發生率約為10%,可以說是非常普遍,大部分的胎記只是影響美觀,不需要特別處理。但是有些胎記會合並身體器官的異常,甚至有惡性變化的可能,必須積極治療。例如有些海綿樣的血管瘤增生過快,會造成肢體殘缺,不只外觀不好看,還造成功能障礙。甚至血管瘤擴張速度太快時,會形成組織壞死,過度消耗血小板而使凝血機能低下,出血不止。有些長了毛的獸皮樣黑痣,可能日後發生惡性黑色素瘤的癌變,癌細胞轉移後導致死亡。
胎記的類型
主要分為九種,有蒙古斑、咖啡牛奶斑、太田痣、色素痣、毛痣、皮脂腺痣、毛細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鮮紅斑痣(葡萄酒斑)。
1、橙紅色斑(或鮭魚紅斑)。約1/3的新生兒都會出現這種胎記。它是一種小的、淡紅色的斑塊,通常平鋪在皮膚上。多出現在後脖頸上、兩眼中間、前額以及眼瞼上。隨著孩子不斷成長,多數會逐漸消失。
2、蒙古斑。這種胎記平坦、光滑,一出生時就有,常見於臀部或腰部。它們多為淡藍色,也可能是藍灰色、藍黑色。這種胎記看上去像是一片淤青,在黃色人種中很常見,通常在學齡前會逐漸消失。
3、草莓樣血管瘤(毛細血管瘤)。這種胎記通常出現在臉部、頭皮、背部或胸部,多為紅色或紫色。草莓樣血管瘤通常在出生後數周形成,可能不突出於皮膚,也可能稍稍高出皮膚的草莓狀柔軟腫塊。雖然不會消失,但對健康沒有影響。
4、海綿狀血管瘤。它就像充滿了血的淺藍色海綿組織。通常出現在頭部或頸部的皮下,如果長得比較深,上面覆蓋的皮膚看起來就沒什麼異樣,並在青春期前會消失。
5、暗紅色斑(葡萄酒色斑)。剛出生時,這種紅斑是桃紅色的,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它的顏色會越來越深,變成淡紫色。多出現在面部和頸部,且面積比較大,暗紅色斑是由毛細血管擴張引發,多數會變得越來越大,如果長在眼瞼上會增加患青光眼的風險。需要進行治療。
6、咖啡牛奶斑。它的顏色就像是咖啡里加了牛奶,呈棕褐色。這種胎記多為橢圓形,多出現在軀干、臀部和腿部。它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變大、顏色變深,一般不會帶來健康問題。如果同時出現好幾個比硬幣還大的胎記,就很可能與神經纖維瘤有關,要馬上咨詢醫生。
7、先天性痣。約1%的新生兒會長這種痣。它的形狀不規整,小的直徑為2厘米左右,大的則可侵犯整個背部、頸部或整個肢體。這類痣有可能發展為皮膚癌,如果面積較大就應該進行治療。
胎記並發症
1、眼睛和臉頰附近的葡萄酒色痣:有時與青光眼等視力問題或癲癇發作及發育遲緩有關(稱為斯-韋綜合征,腦三叉神經血管瘤病)。
2、較大的血管瘤:根據不同的生長位置,可能會妨礙進食、視力和呼吸。有時血管瘤長在身體內部,可能會威脅某些器官的健康。
3、位於脊椎下部的胎記可能在皮膚下延展,並影響神經及血液流動。
4、6個以上咖啡牛乳色斑群,可能是神經纖維瘤的信號,神經纖維瘤是一種遺傳障礙疾病。患這種疾病的孩子通常在出生時或兩歲之內出現斑塊,到童年甚至更大些時斑塊數量還可能還會有所增加。大約50%有神經纖維瘤的人可能出現學習障礙。
5、一些胎記,尤其是出生時就有的大痣,將來癌變的風險很大。
胎記治療
一般來說紅色和黑色容易去除些,青色的胎記不容易去。胎記能去除的方法還跟胎記的大小及形狀位置也有關系。一般面積小的胎記不用植皮,但面積大的話現在除了植皮還可以用皮瓣法,但手術時間要長。皮膚細嫩處的胎記不太好去除,傷疤也不易癒合,植皮也很難在身體其他部位找到同樣的細致的皮膚。激光治療胎記的效果也是比較好的。如果是對於表淺的皮膚損害如雀斑、毛細血管擴張等,使用激光均能較快地去除,而且效果也很明顯。對於一些黑色的胎記,一般4-6次激光治療便可以使患者的皮膚恢復正常。激光治療對鮮紅斑痣等皮膚血管病的治療效果也是非常顯著的。但是要提醒大家的是無論用什麼技術都不能完全避免留下疤痕,因此治療後一定要做好術後護理。要注意的是保護好創面,避免日曬等行為,否則會影響手術的效果。
激光除胎記的注意事項
1、激光除除胎記部位保持清潔,避免感染和磨擦。
2、激光除除胎記部位有痴皮的需自行脫落,不要用手揭掉,否則會有色素沉著。
3、痂皮脫落後,局部可有短暫色素沉著,可合理應用防曬祛斑用品。
4、激光除除胎記後,在治療部位會有輕微的灼熱感和皮膚輕微的發紅現象,此屬正常應有反應。如有必要,可做局部冷敷以緩解或消除紅熱現象。
激光去除胎記後,傷口的護理
1、將蜂蜜直接塗擦在皮膚或傷口上,有消炎、止痛、止血、減輕水腫、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
2、增加維生素C的攝入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老年動脈硬化、促進鐵吸收、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促進傷口癒合。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含有維生素C的食物有許多。比如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像蔬菜中有辣椒、菠菜、西紅柿、菜花、苦瓜等。
3、蘆薈肥厚的葉片中含有豐富的膠粘液體,這種膠粘液體具有防治潰瘍,促進傷口癒合,刺激細胞生長和止血的作用。適宜傷口癒合的食物。
胎記治療最佳年齡
胎記治療的最佳年齡應在孩子學齡前進行,這樣不會讓孩子在學校受到異樣的眼光,受到別人的嘲笑而自卑,不自信。當然,幼兒時期治療也是非常理想的。專家表示,胎記肯定是越早治療效果越好。激光治療胎記是最理想的方法。其實就是利用激光能量令胎記的色素顆粒崩解汽化,再由身體吸收,然後隨自身循環系統排出體外,色素也就消退了。由於某一波長的激光只被相應顏色的色素吸收,所以只有病變的細胞才吸收特定的激光,而正常的皮膚組織不受損傷,所以不會留疤痕。
胎記是怎麼形成的
胎記是皮膚組織在發育時異常的增生,在皮膚表面出現形狀和顏色的異常。主要是由於人體血清中的鋅、銅、鈣、鎂等微量元素及苯丙氨酸、酪氨酸的嚴重缺乏,影響了色素合成的生化過程,導致色素細胞異常增多,通過神經傳導致表皮而逐漸蔓延而形成的斑塊;但邊緣整齊的胎記,蔓延速度較慢。
寶寶最常見的胎記是在後頸和眼瞼處的鸛咬紋,它們是由於血管的擴張引起的,第一年內會慢慢消失。大約有10%的新生兒在開始的4個星期內會出現草莓胎記——一種凸起、紅色、點狀分布的胎記,它們通常在兩年之內消失。如果胎記2年後仍不消失,可以去做激光消除。但必須在正規醫院和在醫生建議下進行。約2‰的新兒會有葡萄酒印記,這是一種平坦的紅色胎記,一般不會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