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虢怎麼讀
虢拼音:[guó],聲母是g,韻母是uo,聲調是第二聲。
釋義:
1、中國周代諸侯國名:有東、西、南、北四虢。東~(在今河南省鄭州市西北)。西~(在今陝西省寶雞市陳倉區東)。
2、姓。
四角碼:21317
部首:虍
總筆畫:15
部首外:9
98五筆:efhw
86五筆:efhm
鄭碼:pvdi
統一碼:8662
倉頡:biypn
(1)虢怎麼讀擴展閱讀:
組詞:
1、東虢
【拼音】[dōng guó]
【釋義】西周 諸侯國名。
2、小虢
【拼音】[xiǎo guó]
【釋義】古國名。一說為 羌 族別種。《史記·秦本紀》:「﹝ 武公 ﹞十一年,初縣 杜 鄭。滅 小虢。」張守節 正義:「陝州 之 虢 猶謂之 小虢。又雲,小虢,羌 之別種。」
3、起虢
【拼音】[qǐ guó]
【釋義】指我國古代神醫扁鵲的故事。
4、禺虢
【拼音】[yú guó]
【釋義】虢讀作 guó,是䝞的誤寫。
Ⅱ 虢 這個字怎麼讀
拼音:guó簡體部首:虍五筆86:efhm五筆98:efhw總筆畫:15筆順編碼:撇捺捺撇橫豎捺豎橫折撇橫折撇折
解釋:
1.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東~(在今河南省鄭州市西北)。西~(在今陝西省寶雞縣東,後遷到今河南省陝縣東南)。
Ⅲ 虢, 這個字怎麼讀
虢 guó
〈名〉
(1) (形聲。從虎,寽( lǚ)聲。本義:虎所抓畫之跡)
(2) 同本義 [clawed print]
虢,虎所攫畫明文也。——《說文》
(3) 周代國名。有東、西、南、北四虢 [Guo state]
(4) 東虢。周文王弟虢叔所封之地,在今河南省滎陽,公元前767年為鄭所滅
(5) 西虢,周文王弟虢仲的封地,在今陝西省寶雞縣東,公元前665年為秦所滅
(6) 南虢,周平王東遷,西虢徙於上陽,稱南虢,春秋時滅於晉
(7) 北虢。虢仲後代的封地,在今山西省平陸縣
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左傳·僖公五年》
(8) 唐代州名 [Guo prefecture]。地在今河南省靈寶縣
詞性變化
--------------------------------------------------------------------------------
—漢典 Zdic.net—
◎ 虢 guó
〈形〉
猛烈;暴烈 [violent]
設以虢猛絕倫之將,而遇快槍精炮,不能不殞於飛鉛之下。——清· 薛福成《槍炮說》
—漢典 Zdic.net—
Ⅳ 虢這個字怎麼讀
拼 音 guó
部 首 虍
筆 畫 15
五 行 水
五 筆 EFHM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1.中國周代諸侯國名:東~(在今河南省鄭州市西北)。西~(在今陝西省寶雞縣東,後遷到今河南省陝縣東南)。2.姓。
相關組詞
秦虢 起虢 東虢 三虢 西虢 南虢 兩虢 小虢 假途滅虢 暮虢朝虞虢國夫人 滅虢取虞 假道滅虢 更多
網路釋義
虢國,中國西周初期的重要諸侯封國,前後有四個虢國,因位置不同為別被加以東西南北相區別,其國君均為姬姓,周武王滅商後,周文王的兩個弟弟分別被封為虢國國君,虢仲封西虢(今陝西寶雞市東),虢叔封東虢(今河南滎陽縣西汜水鎮)。西虢國,西周初年所封諸侯國,位於現陝西寶雞附近,後因周平王東遷,遷河南三門峽,地跨黃河兩岸,稱為南虢(有別於虢叔後裔虢序夏陽之北虢),於公元前655年被晉國所滅,末代國君虢公丑攜貴族奔東周京師洛邑,部分貴族、士兵和平民被強行遷至今山西汾陽,前541年置瓜衍縣,南虢後裔世居之。原地留有一小虢,公元前687年被秦國所滅,後裔不見記載。東虢國,西周初年所封諸侯國,位於現河南滎陽,公元前...
Ⅳ 「虢」的讀音是什麼
「虢」的讀音是guó。
Ⅵ 虢,這個字怎麼讀
虢讀音:guó
虢拼音:guó,注音:ㄍㄨㄛˊ,部首:虍部,部外筆畫:9畫,總筆畫:15畫
筆順:ノ丶丶ノ一丨丶丨一フノ一フノフ
釋義:
1、中國周代諸侯國名:東虢(在今河南省鄭州市西北)。西虢(在今陝西省寶雞縣東,後遷到今河南省陝縣東南)。
2、姓。
(6)虢怎麼讀擴展閱讀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虢季盉[guó jì hé]
中國古代青銅酒器中的盛酒器。
2、東虢國[dōng guó guó]
國君虢仲,西周分封的姬姓諸侯國。
3、滅虢取虞[miè guó qǔ yú]
比喻攻擊甲國時先穩住乙國,等滅掉甲國後再滅乙國。
4、假道伐虢[jiǎ dào fá guó]
用於軍事上,其意在於先利用甲做跳板,去消滅乙,達到目的後,回過頭來連甲一起消滅,或者借口向對方借道為名,行消滅對方之實。
5、南虢[nán guó]
周時諸侯國名。本封於西虢,在陝西。
Ⅶ 虢 怎麼讀
一、虢拼音:[guó]
二、虢的部首筆畫
漢字首尾分解:爫虎
漢字部件分解:爫虎
筆順讀寫:撇點點捺橫豎鉤點豎橫橫折撇橫豎折撇橫折鉤
三、虢的詳細釋義
1.周朝國名。西虢在今陝西寶雞東,後來遷到河南陝縣東南。東虢在今河南鄭州西北。北虢在今河南陝縣、山西平陸一帶。
2.姓。
(7)虢怎麼讀擴展閱讀
一、虢的字體演變
二、虢的相關組詞
起虢秦虢禺虢二虢西虢東虢三虢南虢兩虢小虢虢季盉東虢國暮虢朝虞假途滅虢
1、起虢[qǐ guó]
指我國古代神醫扁鵲的故事。
2、三虢[sān guó]
古代虢國有東虢、西虢、北虢之分,先後為鄭、秦、晉所滅。
3、南虢[nán guó]
周時諸侯國名。本封於西虢,在陝西。
4、兩虢[liǎng guó]
周文王弟虢仲虢叔的合稱。
5、虢季盉[guó jì hé]
中國古代青銅酒器中的盛酒器。
Ⅷ 虢作為姓氏怎麼讀
讀音guó。
通「郭」,出自姬姓,周文王之弟、武王叔父虢叔,封於西虢,虢仲封於東虢,子孫以虢為氏。西周東遷後西虢國從陝西寶雞一代,遷往下陽即河南三門峽,現三門峽虢國舊址可以說是虢氏之「本」。
單一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周成王叔父虢叔的封地,屬於以國名為氏。西周初期,周武王姬發的二叔父姬仲、三叔父姬叔被封於虢地,建立了虢國,史稱虢仲、虢叔。
其後裔子孫以國名為姓氏,多稱虢氏。虢,周王朝時期的諸侯國名,實際在歷史上分為五個虢國。虢仲被封在雍地(今陝西寶雞),史稱西虢(其後裔遷封今三門峽虢國);虢叔被封在制地(今河南滎陽),史稱東虢。
Ⅸ 「虢」怎麼讀
虢
guó
(1)
(形聲。從虎,寽(lǚ)聲。本義:虎所抓畫之跡)
(2)
同本義 [clawed print]
虢,虎所攫畫明文也。――《說文》
(3)
周代國名。有東、西、南、北四虢 [Guo state]
(4)
東虢。周文王弟虢叔所封之地,在今河南省滎陽,公元前767年為鄭所滅
(5)
西虢,周文王弟虢仲的封地,在今陝西省寶雞縣東,公元前665年為秦所滅
(6)
南虢,周平王東遷,西虢徙於上陽,稱南虢,春秋時滅於晉
(7)
北虢。虢仲後代的封地,在今山西省平陸縣
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左傳·僖公五年》
(8)
唐代州名 [Guo prefecture]。地在今河南省靈寶縣
虢
guó
猛烈;暴烈 [violent]
設以虢猛絕倫之將,而遇快槍精炮,不能不殞於飛鉛之下。――清·薛福成《槍炮說》
虢
guó ㄍㄨㄛˊ
(1)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東~(在今河南省鄭州市西北)。西~(在今陝西省寶雞縣東,後遷到今河南省陝縣東南)。
(2)
姓。
鄭碼:PVDI,U:8662,GBK:EBBD
筆畫數:15,部首:虍,筆順編號:344312421531535
Ⅹ 虢 這字怎麼讀
虢
【拼音】:[guó]
【字義】:1.中國周代諸侯國名:東~(在今河南省鄭州市西北)。西~(在今陝西省寶雞縣東,後遷到今河南省陝縣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