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早期發現乳腺癌,哪些乳腺結節需要治療
乳腺癌的早期反應並不明顯,許多人將失去最佳治療時間。乳腺癌的早期表現為乳腺癌,通常是無痛的。表面不光滑,邊界不清晰,活動性差。它還會伴隨著頭部r的溢出,顏色是血腥的。
乳腺癌早期表面會有結節。
許多乳腺癌患者在早期會在不經意間發現胸部有腫塊,但大多數人並不在意。所在在這里我要提醒每個人在發現這種情況時要注意。大多數乳腺結節是單發的,表面不光滑,質地很硬。邊緣有不規則的地方。大多數乳腺腫瘤都有無痛性結節,只有少數人會有刺痛感。而且有些女性的R房會出現溢出液體的情況。
總而言之,乳腺癌是女性的第一殺手。除了定期去醫院做R房檢查外,女朋友還應該學會自我檢查。早期乳腺癌可以通過手術或放療和化療提高生存率,並在平時多注意觀察R房的異常。
2. 請問乳腺癌有什麼症狀
1\
乳癌最早的表現是患乳出現單發的、無痛性並呈進行性生長的小腫塊。腫塊位於外上象限最多見,其次是乳頭、乳暈區和內上象限。因多無自覺症狀,腫塊常是病人在無意中(如洗澡、更衣)發現的。少數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觸痛或刺激和乳頭溢液。腫塊的生長速度較快,侵及周圍組織可引起乳房外形的改變,出現一系列體征。如:腫瘤表麵皮膚凹陷;鄰近乳頭的癌腫可將乳頭牽向癌腫方向;乳頭內陷等。癌腫較大者,可使整個乳房組織收縮,腫塊明顯凸出。癌腫繼續增長,形成所謂「桔皮樣」改變。這些都是乳腺癌的重要體征。
乳癌發展至晚期,表麵皮膚受侵犯,可出現皮膚硬結,甚者皮膚破潰形成潰瘍。癌腫向深層侵犯,可侵入胸筋膜、胸肌,致使腫塊固定於胸壁而不易推動。
www.TopChineseNews.com
乳癌的淋巴轉移多表現為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初為散在、無痛、質硬,數目較少,可被推動;以後腫大的淋巴結數目增多,互相粘連成團,與皮膚或腋窩深部組織粘連而固定。少數病人可出現對側腋窩淋巴結轉移。
乳癌的遠處轉移,至肺時,可出現胸痛、氣促、胸水等;椎骨轉移時,出現患處劇痛甚至截癱;肝轉移時,可出現黃疸、肝腫大等。
www.TopChineseNews.com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特殊形式的乳癌(如炎性乳癌和乳頭濕疹樣癌),其發展規律和臨床表現與一般乳癌有所不同。
2\
其它不容忽視的幾個症狀:
發紅跡象
乳房部位出現紅腫,並持續數星期以上,可能是患上乳癌的跡象。下圖示為左側乳房紅。
腋下皮變厚
假如乳房上方連接腋窩的肌膚出現變厚或隆結的現象,意味乳房腫瘤已擴展至淋巴腺附近。
乳房起褶紋
當腫瘤生長在乳房組織內,會擠壓令乳房肌膚緊實和平滑韌帶組織,因而形成凹凸起皺的表面。
乳頭內陷
有些女性其中一或兩顆乳頭是天生內陷的,但乳頭一向凸出的女性若發現乳頭突然下陷的情況,便可能是乳暈底下長有腫瘤的跡象。
乳暈脫皮
如果在乳暈范圍內出現脫皮現象或持續數星期疼痛不止,那可能是一種名為Paget的乳癌病症。
桔皮征
www.TopChineseNews.com
顧名思義,「桔皮征」就是象桔子皮一樣的改變。它是由於腫瘤侵犯了皮下淋巴管而造成的,往往是較晚期的表現。
3\
預防乳腺癌,送給女性朋友三句話,吃出健康,美出健康,樂出健康
www.TopChineseNews.com
首先說吃:研究發現,婦女飲食習慣的改變,尤其是脂肪過多可以改變內分泌環境,加強或延長雌激素對乳腺上皮細胞的刺激,從而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險性。對乳腺癌高發和低發地區人群飲食對比研究表明,魚蛋白、各種維生素、胡蘿卜素、纖維素、單糖與多糖、鉀、鈣、鎂等有保護乳腺的作用。各種新鮮蔬菜如蘆筍、番茄、洋蔥、花菜、胡蘿卜、綠葉蔬菜和水果如山楂、無花果、甘蔗、荸薺、菱角、檸檬、柑桔、草莓、獼猴桃等都含有豐富的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抗癌物質。特別是對預防乳腺癌很有效的廉價保健食品—大豆,其中含有一種蛋白酶抑制劑,能抑制體內致癌物質生成的自由基,大豆中的微量元素硒和異黃酮成分,能阻斷致癌基因。大豆中還含有植物雌激素,在體內能與一些乳腺受體結合,從而減少了體內自然產生的雌激素與乳腺這些受體結合的機會,因而可以預防乳腺癌。此外,盡量不吃或少吃含有致癌物質的燒烤、腌制和熏制食品。
再說美,如今美容化妝已成為一種時尚,但從防癌保健的角度來看,還是以淡妝為好。因為在化妝品中含有多種有害健康的致癌物質,臨床上已經發現使用化妝品不當患癌的病例。美國和日本都曾在化妝品中檢測出亞硝基胺類強致癌物質。我國近年來也對各類市售化妝品進行過毒性檢測,結果50%以上含毒和細菌均超過國家標准。
某些化妝品,例如口紅中的一些成分對人體有直接的致癌作用。化妝品中的香料,含有醛類產品,對DNA毒性很大,可使之突變、畸形,引發癌症。此外,化妝品的顏料中還含有多種重金屬,如鉛、鉻、水銀等,有的還含有雌激素,如激素護膚膏,含量雖少,但長期使用,日積月累,可引起乳腺癌和子宮癌。所以選用化妝品一定要慎重。
www.TopChineseNews.com
說到樂,就是要保持樂觀的情緒和健康的心理,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機體免疫力,可以根據自己的年齡和身體狀況,選擇適合自身特點的文體活動項目,如散步、舞蹈、扭秧歌、打太極拳、體操等等,持之以恆,必有成效。樂還包括保持幸福美滿的家庭關系和和諧的夫妻生活。臨床發現離異、終生未婚和有不幸婚史的婦女乳腺癌的發病率較高。而家庭幸福、夫妻恩愛可以調節人體的內分泌系統,維持正常的激素水平,有預防乳腺癌的作用。此外,生活中盡量避免不必要的電磁輻射和放射線接觸,及早治療乳腺良性疾病,就可以預防乳腺癌的發生。
3. 乳腺癌有什麼症狀
乳腺癌有典型症狀和非典型症狀,乳腺癌的典型症狀包括:1、乳腺腫塊:大部分以無痛腫塊為首發症狀;2、皮膚凹陷。出現酒窩症征,皮膚水腫粘連出現橘皮樣外觀;3、乳頭凹陷:乳頭收縮,脫離乳暈中央;4、乳頭溢液:特別是血液流出;5、同側液和淋巴結腫大;乳腺癌的非典型症狀包括;1、無瘤期:炎性乳腺癌、隱性乳腺癌、濕疹等乳腺癌;2、腫塊的特徵不明顯。例如,孕期或哺乳期乳腺癌難以觸摸,腫塊的紋理肥大或質地結實、柔軟,腫塊的界限比較明顯。
4. 乳腺癌有什麼症狀
見的早期反應如乳腺腫塊、乳腺疼痛、乳頭溢液、乳頭改變、皮膚改變、腋窩淋巴結腫大等。如果有這些反應,建議去做個彩超檢查,或者鉬靶檢查。確診早期的話,診治方面以手術為主,輔以一些鞏固性的措施。輔助調理可以自行進行,以增強機體免疫為主,建議搭配硒帷康嚼片輔助增強機體免疫機能,利於後期病情穩定,減小擴散風險,以及緩解痛苦反應。
5. 有哪些常見的癌症前兆不可忽視
其實癌症的前兆有很多,我爺爺和我姥爺以及我的姨姥爺都是肺癌,具體誘發因素不清楚也許是早年間吸煙,我身邊很多人都是死於肺癌,所以我對癌症比一般人都要恐懼和了解。其實癌症在發病早期是有很多的前兆的,但是因為我們平時不回去主動關心,所以很多人都會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期。
所以今天我想將癌症的一些前兆總結出來,發給大家,希望能夠引起大家的重視,在有這些症狀的時候,請一定不要掉以輕心。
1.出現硬結或腫塊
如果在脖子、腋下、乳房、睾丸或身體其他部位摸到硬結或腫塊,位置固定、質地較硬,可能不痛不癢,但有一段時間沒有消退,就需要及時檢查。
多吃一些富含硒元素的食物,因為硒元素不僅可以提高我們自身的免疫力,而且還對防癌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大家日常的生活中多吃一些富含硒元素的食物,也可以很好的預防各種癌症的發生。
飲食注意粗細搭配,細嚼慢咽,因為如果經常吃細糧或者粗糧的話,都會造成腸胃黏膜的損傷,引發腸胃癌症的發生,所以,大家日常的飲食注意粗細搭配、細嚼慢咽都可以預防腸胃癌症的發生。
注意適當的進行體育鍛煉,因為體育鍛煉的方法不但可以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而且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力,這樣也可以幫助我們預防癌症的發生。
還有呢就是要平時關注一些關於癌症的常識,不心大,惜命點就會讓自己在最有利的時候發現病症,並且及早治療。
6. 乳腺癌早期症狀圖片有什麼表現
乳腺癌早期症狀包括有乳腺疼痛、乳頭溢液、乳腺腫塊、乳頭皮膚改變、淋巴結腫大等,應注意早期治療,控制患者病情。
7. 乳腺癌的症狀是什麼
乳腺癌的症狀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乳腺腫塊,乳腺疼痛,乳頭溢液、糜爛或皮膚凹陷,腋窩淋巴結腫大等。雖然這些症狀不一定具有特異性,但是了解這些症狀,認識這些表現,將有助於我們對乳腺癌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當然某些症狀的出現表明病變已非早期,故全面地,較深層次地理解和掌握這些症狀可使我們既不會因錯過治療時機而痛心不已,又無需過分擔心而影響正常生活。
乳腺腫塊
乳腺腫塊是乳腺癌最常見的症狀,約90%的患者是以該症狀前來就診的。隨著腫瘤知識的普及,防癌普查的開展,這一比例或許還會增加。若乳腺出現腫塊,應對以下幾個方面加以了解。
1、部位:乳腺以乳頭為中心,做一十字交叉,可將乳腺分為內上,外上,內下,外下及中央(乳暈部)5個區。而乳腺癌以外上多見,其次是內上。內下、外下較少見。
2、數目:乳腺癌以單側乳腺的單發腫塊為多見,單側多發腫塊及原發雙側乳腺癌臨床上並不多見。但隨著腫瘤防治水平的提高,患者生存期不斷延長,一側乳腺癌術後,對側乳腺發生第二個原發癌腫的機會將增多。
3、大小:早期乳腺癌的腫塊一般較小,有時與小葉增生或一些良性病變不易區分。但即使很小的腫塊有時也會累及乳腺懸韌帶,而引起局部皮膚的凹陷或乳頭回縮等症狀,較易早期發現。以往因醫療保健水平較差,來就診時,腫塊往往較大。現今,隨著乳腺自我檢查的普及和普查工作的開展,臨床上早期乳腺癌有所增多。
4、形態和邊界:乳腺癌絕大多數呈浸潤性生長,邊界欠清。有的可呈扁平狀,表面不光滑,有結節感。但需注意的是,腫塊越小,上述症狀越不明顯,而且少數特殊類型的乳腺癌可因浸潤較輕,呈膨脹性生長,表現為光滑、活動、邊界清楚,與良性腫瘤不易區別。
5、硬度:乳腺癌腫塊質地較硬,但富於細胞的髓樣癌可稍軟,個別也可呈囊性,如囊性乳頭狀癌。少數腫塊周圍,有較多脂肪組織包裹觸診時有柔韌感。
6、活動度:腫塊較小時,活動度較大,但這種活動是腫塊與其周圍組織一起活動,與纖維腺瘤活動度不同。若腫瘤侵犯胸大肌筋膜,則活動度減弱;腫瘤進一部累及胸大肌,則活動消失。讓患者雙手叉腰挺胸使胸肌收縮,可見兩側乳腺明顯不對稱。晚期乳腺癌可侵及胸壁,則完全固定,腫瘤周圍淋巴結受侵,皮膚水腫可以呈橘皮狀,稱「橘皮征」,腫瘤周圍皮下出現結節稱「衛星結節」。
在乳腺良性腫瘤中,表現為乳腺腫塊的也不少見,其中最常見的是乳腺纖維腺瘤。該病以年輕女性多見,40歲以上發病率低。腫瘤常為實性、質韌、有完整包膜、表面光滑、觸摸有滑動感,一般無皮膚粘連,亦不引起乳頭回縮。導管內乳頭狀瘤,腫塊常很小,不易捫及。稍大者可在乳暈周圍捫及小結節,臨床以乳頭溢液為主要症狀。乳腺小葉增生很少形成清晰的腫塊,而以局部乳腺組織增厚為主,質地較韌,無包膜感,在月經來潮前常有脹痛。
有些僅表現為乳腺局部腺體增厚並無明顯腫塊,無清楚邊界,大多數被診斷為「乳腺增生」。但仔細檢查增厚區較局限,同時伴有少許皮膚粘連時應引起注意,可以作乳房攝片。
乳腺疼痛
乳腺疼痛雖可見於多種乳腺疾病,但疼痛並不是乳腺腫瘤的常見症狀,不論良性或惡性乳腺腫瘤通常總是無痛的。在早期乳腺癌中,偶有以疼痛為唯一症狀的,可為鈍痛或牽拉感,側卧時尤甚。有研究顯示,絕經後女性出現乳腺疼痛並伴有腺體增厚者,乳腺癌檢出率將增高。當然,腫瘤伴有炎症時可以有脹痛或壓痛。晚期腫瘤若侵及神經或腋淋巴結腫大壓迫或侵犯臂叢神經時可有肩部脹痛。
乳頭溢液
乳頭溢液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乳頭溢液主要見於妊娠和哺乳期女性。病理性乳頭溢液是指非生理狀態下的乳腺導管泌液。通常所說的即指後者。乳頭溢液可因多種乳腺疾病而引起,也較易為患者注意,是臨床上約10%的患者前來就診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各種乳腺疾病的症狀中,其發生率僅次於乳腺腫塊和乳腺疼痛。
1、乳頭溢液按其物理性狀可分為:血性、血清樣、漿液性、水樣、膿性、乳汁樣等。其中漿液性、水樣和乳汁樣溢液較為常見,血性溢液只佔溢液病例的10%。病變位於大導管時,溢液多呈血性;位於較小導管時,可為淡血性或漿液性;如血液在導管內停留過久,可呈暗褐色;導管內有炎症合並感染時,可混有膿汁,液化壞死組織可呈水樣、乳汁樣或棕色液;乳腺導管擴張症液體常為漿液性。血性溢液大多由良性病變引起,有少數乳腺癌亦可呈血性。生理性乳頭溢液多為雙側性,其溢液常呈乳汁樣或水樣。
2、乳頭溢液的病因主要分為:乳外因素和乳內因素。
乳腺癌患者有5%~10%有乳頭溢液,但以乳頭溢液為唯一症狀僅1%。溢液常為單管性,性狀可以多種多樣,如血性,漿液性,水樣或無色。乳腺癌原發於大導管者或形態屬導管內癌者合並乳頭溢液較多見,如導管內乳頭狀瘤惡變,乳頭濕疹樣癌等均可以有乳頭溢液。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多數人認為乳腺癌甚少伴發乳頭溢液,而且即使出現溢液都幾乎在出現腫塊之後或同時出現,不伴腫塊者甚少考慮為癌。但近來研究表明,乳頭溢液是某些乳腺癌,特別是導管內癌較早期的臨床表現,而且在未形成明顯腫塊之前即可單獨存在。
導管內乳頭狀瘤是較多發生乳頭溢液的疾病,佔全部乳頭溢液病變的首位,其中又以乳暈區導管內乳頭狀瘤多見,可單發或多發,年齡分布在18~80歲不等,主要30~50歲多見。腫瘤直徑0.3~3.0cm不等,平均1.0cm,大於3.0cm常為惡性可能。溢液性質多為血性或漿液性,其他少見。一般認為發生於大導管的乳頭狀瘤多為單發,甚少癌變,而中小導管者則常為多發,可見癌變。兩者為同類病變,只是發生部位、生長過程不同而已。
囊性增生病雖非腫瘤,但是乳腺組織最常見的良性病變,多見於40歲左右,絕經後少見。其中,囊腫、乳管上皮增生、乳頭狀瘤病三種病理改變是其溢液的基礎。性質多為漿液性,本病合並溢液只佔5%。
乳頭改變
乳腺癌患者若有乳頭異常改變,通常表現為乳頭糜爛或乳頭回縮。
1、乳頭糜爛:有一種乳腺Paget病的典型表現,常伴瘙癢,約2/3患者可伴有乳暈或乳房其他部位的腫塊。起始,只有乳頭脫屑或乳頭小裂隙。乳頭脫屑常伴有少量分泌物並結痂,揭去痂皮可見鮮紅糜爛面,經久不愈。當整個乳頭受累後,可進一部侵及周圍組織,隨著病變的進展,乳頭可因之而整個消失。部分患者也可先出現乳腺腫塊,爾後出現乳頭病變。
2、乳頭回縮:當腫瘤侵及乳頭或乳暈下區時,乳腺的纖維組織和導管系統可因此而縮短,牽拉乳頭,使其凹陷,偏向,甚至完全縮入乳暈後方。此時,患側乳頭常較健側高。可能出現在早期乳腺癌,但有時也是晚期體征,主要取決於腫瘤的生長部位。當腫瘤在乳頭下或附近時,早期即可出現;若腫瘤位於乳腺深部組織中,距乳頭較遠時,出現這一體征通常已是晚期。當然,乳頭回縮,凹陷並非均是惡性病變,部分可因先天發育不良造成或慢性炎症引起,此時,乳頭可用手指牽出,非固定。
皮膚改變
乳腺腫瘤引起皮膚的改變,與腫瘤的部位、深淺和侵犯程度有關,通常有以下幾種表現:
1、皮膚粘連:乳腺位於深淺兩筋膜之間,淺筋膜的淺層與皮膚相連,深層附於胸大肌淺面。淺筋膜在乳腺組織內形成小葉間隔,即乳房懸韌帶。當腫瘤侵及這些韌帶時,可使之收縮,變短,牽拉皮膚形成凹陷,狀如酒窩,故稱「酒窩征」。當腫瘤較小時,可引起極輕微的皮膚粘連,不易察覺。此時,需在較好的採光條件下,輕托患乳,使其表面張力增大,在移動乳房時多可見腫瘤表麵皮膚有輕微牽拉、凹陷等現象。如有此症狀者應警惕乳腺癌可能,良性腫瘤很少有此症狀。
2、皮膚淺表靜脈曲張:腫瘤體積較大或生長較快時,可使其表麵皮膚變得菲薄,其下淺表血管,靜脈常可曲張。在液晶熱圖和紅外線掃描時更為清晰,常見於乳腺巨纖維腺瘤和分葉狀囊肉瘤。在急性炎症期、妊娠期、哺乳期的腫瘤也常有淺表靜脈曲張。
3、皮膚發紅:急、慢性乳腺炎時,乳腺皮膚可有紅腫。但在乳腺癌中,主要見於炎性乳腺癌。由於其皮下淋巴管全為癌栓所佔可引起癌性淋巴管炎,此時皮膚顏色淡紅到深紅,開始比較局限,不久擴展至大部分乳房皮膚,同時伴皮膚水腫、增厚、皮膚溫度升高等。
4、皮膚水腫:由於乳腺皮下淋巴管被腫瘤細胞阻塞或乳腺中央區被腫瘤細胞浸潤,使乳腺淋巴管迴流受阻,淋巴管內淋巴液積聚,皮膚變厚,毛囊口擴大、深陷而顯示「橘皮樣改變」。在肥胖,下垂的乳房常見其外下方有輕度皮膚水腫,如雙側對稱,乃因局部循環障礙所致;如為單側,則要慎重,提防癌瘤可能。
此外,晚期乳腺癌尚可直接侵犯皮膚引起潰瘍,若合並細菌感染,氣味難聞。癌細胞若浸潤到皮內並生長,可在主病灶的周圍皮膚形成散在的硬質結節,即「皮膚衛星結節」。
腋窩淋巴結腫大
乳腺癌逐步發展,可侵及淋巴管,向其局部淋巴引流區轉移。其中,最常見的淋巴轉移部位是同側腋窩淋巴結。淋巴結常由小逐步增大,淋巴結數目由少逐步增多,起初,腫大的淋巴結可以推動,最後相互融合,固定。腫大的淋巴結如果侵犯、壓迫腋靜脈常可使同側上肢水腫;如侵及臂叢神經時引起肩部酸痛。檢查腋窩淋巴結時,應使患側上肢盡量放鬆,這樣才可捫及腋頂。若能觸及腫大淋巴結尚需注意淋巴結的數目、大小、質地、活動度及其表面情況,以和炎症、結核相鑒別。
如果乳房內未及腫塊,而以腋窩淋巴結腫大為第一症狀而來就診的比較少,當腋窩淋巴結腫大,病理證實是轉移癌時,除仔細檢查其淋巴引流區外,尚要排除肺和消化道的腫瘤。若病理提示是轉移性腺癌,要注意「隱匿性乳腺癌」可能。此時,多未能發現乳房病灶,鉬靶攝片或許有助於診斷。淋巴結行激素受體測定,若陽性,即使各項檢查都未能發現乳房內病灶,仍然要考慮乳腺來源的腫瘤。
乳腺癌可向同側腋窩淋巴結轉移,還可通過前胸壁和內乳淋巴網的相互交通,向對側腋窩淋巴結轉移,發生率約5%左右。此外,晚期乳腺癌尚可有同側鎖骨上淋巴結轉移,甚至對側鎖骨上淋巴結轉移。
只要廣大女性能有較強的防癌意識,全面地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認真地做好自我檢查,隨著醫療保健水平的提高,相信癌症絕不是不治之症。
男性乳腺癌症狀
從理論上說,乳癌的發生是由於乳房細胞內出現惡性腫瘤組織。男性也具備乳腺組織,所以同樣也可能導致乳癌。只是由於生理結構的差異,女性罹患乳癌的幾率遠遠大於男性。
雖然男性和女性乳癌之間具有很多相似點,但兩性之間還是存在重要差異。兩者之間最大的差異在於乳房的大小。由於男性的乳房組織小得多,當他們的乳房出現小的異物時,更容易被覺察到;但另一方面,由於男性的乳房組織太小,腫瘤也無需太長時間就能夠擴散到乳房的皮膚和肌肉組織。而癌細胞的擴散速度,是影響確診後治療狀況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
男性乳腺癌的臨床症狀表現通常被患者自己發現的第—個症狀是無痛性腫塊,一般位於乳暈的下面,正好是男性乳腺組織集中的地方,腫塊生長較快。當患者求醫時,腫塊並不是唯一的症狀。乳頭溢液更易發生於男性乳腺癌。此外,乳頭回縮,皮膚改變等,也較女性乳腺癌更為常見。我們發現初診的男性乳腺癌患者,約有半數腋淋巴結可以觸及。.
一般來說,男性乳腺癌多為單側性,常位於左側乳房,而雙側性和到乳腺亦可發生。男性患者的年齡在確診時往往比女性患者的年齡為大,並且在明確診斷時亦常常較女性患者為晚。
當男性乳房出現以下情況時,應該及時就診:
結塊和腫脹感
皮膚凹陷和起皺
乳頭內陷
乳頭或者乳房皮膚泛紅,乳頭大小出現異常
乳頭溢液
8. 乳腺癌是什麼症狀
一、乳頭溢液。我們知道乳頭液可以是生理性或病理性的,非妊娠哺乳期的乳頭溢液發生率約為3%~8%,溢液可以是無色、乳白色、淡黃色、棕色、血性等,也可呈水樣、血樣、漿液樣膿性;溢液量可多可少,間隔時間亦不一樣,一般晚期患者溢液比較嚴重,這時可以對乳頭溢液應進行塗片細胞學檢查以明確。
二、乳房皮膚改變,乳腺癌皮膚改變與腫塊部位深淺和侵犯程度有關。腫塊小,部位深,皮膚多無變化,腫塊大,部位淺,較早與皮膚粘連,使皮膚呈現凹陷。若癌細胞堵塞皮下淋巴管引起皮膚水腫,形成橘皮樣變,屬晚期表現。
三、腫塊,乳內腫塊是乳腺癌晚期症狀最主要的表現,一般發生在乳腺的外上部。尤其對成年婦女乳內腫塊應引起高度重視。腫塊形態差異較大,一般認為形態不規則,邊緣不清晰,質地偏硬。癌性腫塊在早期限於乳腺實質內,尚可推動,但又不似良性腫瘤那樣有較大活動度,一旦侵犯筋膜或皮膚,腫塊就不能推動,病期亦屬較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