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絲,木,匏,竹都分別指什麼樂器
中國古代有一種按樂器的製作材料分類的方法,稱為「八音分類法」。八音是指的八種材料「金、石、土、革、絲、竹、匏、木」
「金」指用金屬製作的樂器,如編鍾。
「石」指用石頭或玉石製作的樂器,如磬。
「土」指用陶土製作的樂器,如「塤」、缶(fou){ 遠在3000多年前的夏、商時代,我國就產生了類似水碗的演奏形式——「擊缶」。缶初為先民們裝食物飲料的器皿,後發展為打擊樂器。《易.離》中記載:「不鼓缶而歌」,《詩經.陳風》中亦有「坎其擊缶」。據傳古代「擊缶」,是用12個小碗敲擊成曲的,後來「擊缶」演變為擊「甌」,甌是盆盂—類的瓦器,很像個小碗。戰國時期有名的澠池會,藺相如就是逼秦王擊甌以回擊趙王鼓瑟之辱。擊甌在晉代已很流行。隋朝的音樂奇人萬寶常在一次與人吃飯時就曾隨手擊碗成曲,水碗到了唐代還有所發展。}
「革」用動物皮革製作的樂器,如鼓。
「絲」指用絲弦製成的樂器,如琴、瑟等。
「竹」指用竹子製成的樂器,篳篥、篪(音chi,二聲。古代兩端封閉的笛子)
「匏」指用葫蘆製成的樂器,如笙、竽。
「木」指木製的樂器,如(木兄)音zhu四聲、(吾攵)音yu二聲。
2. 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都分別有什麼樂器
「金」指用金屬製作的樂器,比如鑼,鈴,三角鐵,編鍾,雲鑼。
「石」指用石頭或玉石製作的樂器,如塤、謦。
「土」指用陶土製作的樂器,如土埍,陶笛
「革」用動物皮革製作的樂器,如各種鼓。
「絲」指用絲弦製成的樂器,二胡,琵琶上的弦,所以它們和笛子稱為絲竹樂器,如琴、瑟等。
「竹」指用竹子製成的樂器,篳篥、篪(音chi,二聲。古代兩端封閉的笛子)
「匏」指用葫蘆製成的樂器,匏是我國古代對葫蘆的稱呼,當然可以做葫蘆絲了。。如笙、竽。
「木」指木製的樂器,,各種提琴,二胡,梆子,純木的就有木琴,如(木兄)音zhu四聲、(吾攵)音yu二聲。
中國古代有一種按樂器的製作材料分類的方法,稱為「八音分類法」。八音是指的八種材料「金、石、土、革、絲、竹、匏、木」
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種不同質材所制。《書·舜典》:「三載,四海遏密八音。」 孔 傳:「八音:金、石、絲、竹、匏(pao二聲)、土、革、木。」《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 鄭玄 註:「金,鍾鎛也;石,磬也;土,塤也;革,鼓鞀也;絲,琴瑟也;木,柷敔也;匏,笙也;竹,管簫也。」《宋書·謝靈運傳論》:「夫五色相宣,八音協暢,由乎玄黃律呂,各適物宜。」 宋 蘇軾 《賀韓丞相啟》:「付八音於 師曠 ,孰敢爭能。」
拓展資料:
八音本來是古籍中一種稱謂,最早見於《周禮·春官·大師》,後來逐漸為各種民俗與宗教吸收,有了佛教八音、樂昌八音、樂器八音、鎮隆八音等,是我們悠久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音律史的重要符號。
1、我國古代八種製造樂器的材料,通常為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種不同質材所制。《史記·五帝本紀》:"詩言意,歌長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能諧,毋相奪倫,神人以和。"
2、泛指音樂。 晉葛洪《抱朴子·博喻》:"故離朱剖秋毫於百步,而不能辯八音之雅俗。" 明宋應星《天工開物·冶鑄》:"虛其腹以振湯空靈,而八音起。"
3、八風之音。《呂氏春秋·孝行》:"雜八音,養耳之道也。"高誘注:"八音,八卦之音。"陳奇猷校釋:"八音,八風之音……陰陽家以八風分屬八卦,故高謂八卦之音。"
3. 中國古典樂器名稱及圖片都是什麼
1、塤
塤,古代用陶土燒制的一種吹奏樂器,圓形或橢圓形,有6孔、8孔、10孔。亦稱「陶隕」。以陶制最為普通,也有石制和骨制等。
塤的種類很多,除了傳統的卵形塤,還有葫蘆塤、握塤、鴛鴦塤、子母塤、牛頭塤等多種類型。 有吹奏樂器基礎的pang友們可以自學隕喲,應該不太難噠。
三弦音色粗獷、豪放。可以獨奏、合奏或伴奏,普遍用於民族器樂、戲曲音樂和說唱音樂。現代三弦是在傳統三弦基礎上改進而來,大三弦分60型、80型大三弦,分別於1960年和1980年研製成功,故而得名。
4. 木製的樂器有哪些
◆木製的樂器有木管樂器(不全是用木質材料製作的,但以木為主)、弓弦樂器和打擊樂器。
◆木管樂器:單簧管、雙簧管、大管、豎笛、笛、簫、笙等;
◆弓弦樂器:胡琴類,如馬頭琴、板胡、椰胡等,提琴類;
◆打擊樂器:梆子、木魚、響板、鼓等。
5. 我國古代的八音各代表什麼樂器
1、金鍾
八音之一。金屬制的打擊樂器。歷史久遠,陝西長安縣客省庄龍山文化遺址曾出土有陶鍾,是新石器晚期的遺物;商代以來的鍾為銅制,多是大、小三枚組合起來的編鍾,成為依一定音列組成的旋律樂器。春秋末期至戰國時期的編鍾數目日漸增多,以九枚一組的居多。
2、石磬
八音之一。玉、石等材料製成的打擊樂器。甲骨文中磬字,形同曲尺,懸掛在架上。左半像懸石,右半像用手執捶敲擊。起源於某種片狀石制勞動工具,最早用於先民的樂舞活動,後來用於歷代上層統治者配合祭祀、宴享等禮義活動的雅樂中,成為象徵其身份地位的「禮器」。
3、土塤
八音之一。用土燒制的吹奏樂器。是目前最早的實物。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遺址、山西萬泉荊村遺址、甘肅玉門火燒溝遺址、河南鄭州銘攻路、二里崗商代遺址、輝縣琉璃閣區殷墓都有陶制塤的發現。
4、木柷敔
八音之一。指木製的打擊樂器。柷,形同木升,上寬下窄,用木棒撞擊其內壁發聲,以示樂曲的起始,古代雅樂開始時擊之;敔,狀如伏虎,背面刻有鋸齒,演奏時用一支一端破成細條的竹筒,逆刮虎背的鋸齒,以示樂曲的終結,古代雅樂結束時擊奏。
5、琴瑟
八音之一。用梧桐木等木質材料製成的彈撥樂器。目前出土的瑟是春秋晚期製品。唐宋以來文獻所載和明清宮廷所用的瑟,與周、漢時期出土實物已有較大差異。古代宴享禮儀活動中,多用瑟伴奏歌唱。
6、匏[笙芋]
八音之一。竹製的吹奏簧管樂器。甲骨文中有「和」字,即是小笙,說明其起源之久遠。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實物是曾侯乙墓出土的笙,竹管14根,竹製簧片。笙管分兩排插在匏[葫蘆]制的笙鬥上。
7、竹[簫管]
八音之一。竹製的吹奏簧管樂器。單管、豎吹。古代簫多為竹製,也有玉制、瓷製的。用於獨奏、琴笛合奏或演奏傳統竹樂曲。
8、革[鼓]
八音之一。指皮革製成的鼓類打擊樂器。《呂氏春秋。侈樂》載:「為木革之聲若雷,為金石之聲責若霆。」其中的革、木革,都是形容鼓的音樂效果。
6. 八音中的木指的是什麼
「木」指木製的樂器,如(木兄)音zhu四聲、(吾攵)音yu二聲。
中國古代有一種按樂器的製作材料分類的方法,稱為「八音分類法」。八音是指的八種材料「金、石、土、革、絲、竹、匏、木」 。
「金」指用金屬製作的樂器,如編鍾。
「石」指用石頭或玉石製作的樂器,如磬。
「土」指用陶土製作的樂器,如「塤」、缶(fou)。
「革」用動物皮革製作的樂器,如鼓。
「絲」指用絲弦製成的樂器,如琴、瑟等。
「竹」指用竹子製成的樂器,篳篥、篪(音chi,二聲。古代兩端封閉的笛子)。
「匏」指用葫蘆製成的樂器,如笙、竽。
樂器八音
中國傳統器樂吹打樂的一種。原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樂器科學分類法,西周時已將當時的樂器按製作材料,分為金(鍾、鎛、鐃)、石(磬)、絲(琴、瑟)、竹(簫、箎)、匏(笙、竽)、土(塤、缶)、革(鞀、雷鼓)、木(柷、敔)八類。
"八音"也指民間器樂樂種。如山西五台山一帶的八音會,所用樂器有管子、嗩吶、海笛、笙、梅笛、簫、堂鼓、小鼓、大鑔、小鑔、大鑼、雲鑼等;廣西壯族的隆林八音樂隊,使用的樂器共有8件,它們是:橫簫(笛子)一對,高胡、二胡各一把,小三弦一把,鑼、鼓、鈸各一副。
南寧市邕寧壯族八音則主要由大嗩吶、小嗩吶、五孔笛、鑼、鼓、鈸、壯族樂鼓等組成。海南地區流行的海南八音源於潮州音樂,因使用8類樂器而得名,即:弦(二胡、椰胡)、琴(月琴、揚琴、三弦)、笛(嗩吶)、管(長、短喉管)、簫(橫簫、直簫、洞簫)、鑼、鼓、鈸等。
彝族八音所用樂器有二胡、環簫(無膜笛)各一對,以及牛角胡、五鍟(小鑼)、鼓、鈸等;仡佬族八音又名八仙,所用樂器有二胡、橫簫(笛)各一對和五鍟、鑼、鼓、鈸等。
7. 在古代,「絲」「竹」「金」「木」哪個是吹奏樂器
「金」類包括鍾、鈴、鎛(bo)、鏞、鐃(nao)、笙鍾、頌鍾等;
「絲」包括琴、瑟、築、箏等;
「木」類包括圄(yu)、柷(chu)等;
「竹」類包括簫、龠(yue)、笛、篪(chi)等。
中國古典樂器一般按「八音」分類。「八音」就是我國最早按樂器的製造材料來對樂器進行分類的方法,最早見於《周禮·春宮》,分為「金、石、土、革、絲、木、匏(pao)、竹」八類,絲竹金木已奉上,以下為其它四類:
「石」類包括玉磬(qing)、笙磬、頌磬、鳴球等;
「土」類包括塤(xun)、缶(fou)等;
「革」類包括縣(xuan)鼓、鞀(tao)、應鼓、搏(bo)拊(fu)等;
「匏」類包括竽、笙、簧等;
8. 我國古代木類樂器主要包括哪些
我國古代木類樂器主要包括敔、柷和木鼓。我國古代在當演奏中和韶樂時,演奏者要立於敔側,以劈成細莖的籈逆刮敔背上插列的木片使之發出聲音,作為中和韶樂的結束音。在古代,中和韶樂設一架敔,如果僅從音響審視,它並不突出,但它卻以奇特的形制和演奏方法而成為宮廷雅樂中的重要樂器。
9. 我國古代的八音各代表什麼樂器吶
八音是中國古代對樂器的總稱,指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類。鍾、鈴等屬金類,磬等屬石類,塤屬土類,鼓等屬革類,琴瑟等屬絲類,柷、圉等屬木類,笙、竽等屬匏類,管、簫等屬竹類。
古代打擊樂器。盛行於青銅時代,這與當時樂律學、聲學和青銅冶鑄技術的高度發達分不開。由於青銅鍾質料堅實和耐腐蝕,至今雖已歷經兩三千年,仍能給我們留下古代真實的音響。鍾在古代不僅是樂器,還是地位和權力象徵的禮器。王公貴族在朝聘、祭祀等各種儀典、宴饗與日常燕樂中,廣泛使用著鍾樂。
(9)木是什麼樂器圖片擴展閱讀
樂器分類
吹管樂器
典型樂器:笛子、簫、排簫、塤、笙、蘆笙、巴烏、管子、嗩吶、尺八。我國吹管樂器的發音體大多為竹製或木製。
彈撥樂器
典型樂器:柳琴、琵琶、阮、月琴、古琴、箏、箜篌、三弦、東不拉、熱瓦甫。我國的彈撥樂器分橫式與豎式兩類。橫式,如:箏(古箏和轉調箏)、古琴、和獨弦琴等;豎式,如:箜篌、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等。彈奏樂器音色明亮、清脆。右手有戴假指甲與撥子兩種彈奏方法。
10. 我國古代「金、石、銅、竹、匏、土、革、木」八音是指……
我國古代金、石、絲、竹、匏、土、革、木是指八種製造樂器的材料。
一、簡介
西周時已將當時的樂器按製作材料,分為金(鍾、鎛、鐃)、石(磬)、絲(琴、瑟)、竹(簫、箎)、匏(笙、竽)、土(塤、缶)、革(鞀、雷鼓)、木(柷、敔)八類。
二、出自《史記·五帝本紀》:「詩言意,歌長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能諧,毋相奪倫,神人以和。」
三、釋義:詩是表達內心情感的,歌是用延長音節來詠唱詩的,樂聲的高低要與歌的內容相配合,還要用標準的音律來使樂聲和諧。八種樂器的聲音諧調一致,不要互相錯亂侵擾,這樣,就能通過音樂達到人與神相和的境界。
(10)木是什麼樂器圖片擴展閱讀
各種八音的不同說法
一、佛學八音
佛學特有的八種聲音,即極好音,柔軟音,和適音,尊慧音,不女音,不誤音,深遠音,不歇音。
二、鎮隆八音
鎮隆八音是廣泛流行於我國南方的最古老樂種之一,屬民間音樂。即弦(二胡)、琴(月琴、揚琴、三弦)、笛(嗩吶)、管(長、短喉管)、簫(橫簫、直簫、洞簫)、鑼、鼓、鈸八種。
三、廣東湛江安鋪八音
安鋪音樂愛好者李元明秀才對古代「八音」進行了整改創新,採用本地特色的民族樂器:子鈴、小鈸各1對,小扣鑼、木魚、清磐、煞板、小鼓各1個,橫簫、洞簫、大筒各1支,高胡、二弦、三弦、琵琶各1架,椰胡、沉胡各2架、月琴、秦琴各2架,共22件,再譜人當地傳統的民間音樂曲調《報春來》、《小桃紅》、《浪淘沙》等來協奏。
四、樂昌八音
明清時期就盛行於廣東樂昌、湖南汝城等地,民國時期尤甚。所謂「八音」,即是八個人分別手持小鑼、大鑼、鼓、鈸、二胡、笛子或簫管、嗩吶等,他們又分別扮演各種角色進行自拉、自打、自唱的一種表演唱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