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日本70年前排廢水致俁病災害持續存在,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病
日本水俁病事件,在1956年日本水俁灣出現的一種奇怪的病。這種“怪病”是日後轟動世界的“水俁病”,是最早出現的由於工業廢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水俁病被稱為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之一。
水俁病水俁病是因食入被有機汞污染河水中的魚、貝類所引起的甲基汞為主的有機汞中毒或是孕婦吃了被有機汞污染的海產品後引起嬰兒患先天性水俁病,是有機汞侵入腦神經細胞而引起的一種綜合性疾病。因1953年首先發現於日本熊本縣水俁灣附近的漁村而得名,水俁病是慢性汞中毒的一種類型。
1、依地酸二鈉鈣靜脈注射或靜脈滴注。2、促排靈(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三鈉鈣),稀釋後靜脈滴注或肌注。3.青黴胺。4、5%二巰丙磺鈉肌肉注射。5、硫胺-8-6-乙醯雙氫硫辛酸甲酯硫化物,可使尿汞排泄量增加2~6倍。6、間-二巰基琥珀酸,可使尿汞排泄比治療前增加8倍。7、乙醯消旋青黴胺,用前作皮試。
水俁病的事後反思在1956年確認日本氮肥公司的排污為病源之後,日本政府毫無作為,以至於該公司肆無忌憚地繼續排污12年,直到1968年為止。後來,46名受害者聯合向日本最高法院起訴日本政府在水俁病事件中的無作為,並在2004年獲得勝訴。法院判決認為日本政府在1956年知道水俁病病因後應當立即責令污染企業停止侵害,但直到12年後政府才做出決定,為此,日本政府應當對未能及時做出決定而導致水俁病傷害范圍擴大而承擔行政責任。
日本工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飛速發展,但由於沒有環境保護措施,工業污染和各種公害病泛濫成災。經濟雖然得到發展,但環境破壞和貽害無窮的公害病使日本政府和企業付出了極其昂貴的代價。
B. 什麼是水俁病(俗稱痛痛病)
水俁病是因食入被有機汞污染河水中的魚、貝類所引起的甲基汞為主的有機汞中毒或是孕婦吃了被有機汞污染的海產品後引起嬰兒患先天性水俁病,是有機汞侵入腦神經細胞而引起的一種綜合性疾病。
「水俁病」於1953年首先在日本九州熊本縣水俁鎮發生,當時由於病因不明,故稱之為水俁病。水俁病主要是表現為神經精神症狀:
1、肢體表現:感覺障礙、疼痛、麻木、無力、步行困難、共濟失調、偏癱、震顫等。
2、精神症狀:精神遲鈍、性格異常、智力遲鈍、大發作性癲癇、發笑、意識模糊、驚厥等。
3、其他神經系統障礙:咀嚼吞咽困難、言語不清、耳聾、視力障礙、斜視、畏光等。
(2)水俁病是什麼症狀圖片擴展閱讀
日本70年前排廢致水俁病災害持續存在:
在日本,很多民眾至今都難以忘記含有污染物的工業廢水對他們的傷害。上世紀50年代,日本熊本縣曾經暴發過一次震驚世界的「水俁病」環境公害事件。
患者因為腦中樞神經被侵害,輕者口齒不清手足麻痹,重者神經失常甚至死亡,當地畸形嬰兒出生率也有所升高。經3年調查,確定罪魁禍首是當地氮肥工廠未經處理直接排放的劇毒甲基汞。
C. 水俁病是什麼
水俁病為公害病的一種。1956年左右於熊本縣水俁市附近發生,經確認後依地得名。不久,於新潟縣 水俁病
發現的新公害病亦稱為水俁病。其區別為:前者稱熊本水俁病;後者則為第二水俁病或新潟水俁病。 以上兩種水俁病,與痛痛病、四日市喘息並列為日本四大公害病
「水俁症」一詞。其解釋若下:「病名。由於工廠排放廢水,使有機水銀經過海生物分級濃縮,最後在人體累積至一定程度而發病。受害的主要器官為大腦皮質,主要症狀有隧道視野、運動失調震顫、語言障礙等。」
臨床表現
水俁病發生地區
水俁病實際為有機汞的中毒。患者手足協調失常,甚至步行困難、運動障礙、弱智、聽力及言語障礙、肢端麻木、感覺障礙、視野縮小;重者例如神經錯亂、思覺失調、痙攣,最後死亡。 發病起三個月內約有半數重症者死亡,懷孕婦女亦會將這種汞中毒帶給胎中幼兒,令幼兒天生弱智。
D. 日本的水俁病告訴我們什麼這種情況我們小學生能做什麼
摘要 水俁病是由於工業廢水排放污染造成環境污染,遺傳性極強,孕婦吃了含污染的海鮮,嬰兒在出生後就會出現先天性水俁病,症狀表現為輕者口齒不清、步履蹣跚、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覺障礙、視覺喪失、震顫、手足變形,重者神經失常,或酣睡,或興奮,身體彎弓高叫,直至死亡。愛護環境,其實人人有責。
E. 1953年日本發現的水俁病是什麼重金屬中毒
1953年日本發現的水俁病是汞中毒。水俁病是汞引起的環境公害病,因上世紀50年代首先發生於日本水俁灣附近的漁村而得名,患者通常會出現手足麻痹、步行困難等症狀,他們甚至還會痙攣、神經錯亂。
這種病症的原因是在當地工業排放的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汞,而汞的化合物經食物鏈進入了人體,從而引發疾病。
(5)水俁病是什麼症狀圖片擴展閱讀:
在1956年確認日本氮肥公司的排污為病源之後,日本政府毫無作為,以至於該公司肆無忌憚地繼續排污12年,直到1968年為止。
後來,46名受害者聯合向日本最高法院起訴日本政府在水俁病事件中的無作為,並在2004年獲得勝訴。法院判決認為日本政府在1956年知道水俁病病因後應當立即責令污染企業停止侵害,但直到12年後政府才做出決定,為此,日本政府應當對未能及時做出決定而導致水俁病傷害范圍擴大而承擔行政責任。
F. 水俁病的臨床表現
1.症狀
主要是表現為神經精神症狀:
(1)肢體表現:感覺障礙、疼痛、麻木、無力、步行困難、共濟失調、偏癱、震顫等。
(2)精神症狀:精神遲鈍、性格異常、智力遲鈍、大發作性癲癇、發笑、意識模糊、驚厥等。
(3)其他神經系統障礙:咀嚼吞咽困難、言語不清、耳聾、視力障礙、斜視、畏光等。
2.嬰兒水俁病
生後不久即出現不同程度的癱瘓和智力障礙,令幼兒天生弱智。輕者表現生長緩慢,發病起三個月內約有半數重症者死亡。生長發育不良。
G. 什麼是水俁病
水俁病
a.水俁病
這是汞引起的著名環境公害病,因1953年首先發現於日本熊本縣水俁灣附近的漁村而得名。患者具有明顯神經症狀如突發性驚嚇、兩眼斜視、吞咽困難、陣發性抽搐、口腔張開而不能說話,有的小孩眯著眼睛發出狂笑,不能自已。症狀嚴重的,可出現痙攣、麻痹、意識障礙等急性發作,並很快死亡。除人體受害外,動物如貓的中毒表現也引人注目,主要是集體向大海狂奔,即所謂狂貓跳海。
b.污染物
對水俁病症狀最明顯的胎兒進行了深入研究。分析檢測表明,胎兒的發汞含量很高,為水俁地區以外健康者的10~100倍,盡管母體並無特殊病症。汞系水俁氮肥廠排出,其中氯化甲基汞最易被吸收。1963年,從工廠排出的廢水和廢渣中以及水俁灣的魚、貝類中分離並提取出了氯化甲基汞(CH3HgCl)結晶,並用以進行動物試驗,獲得了典型的水俁病症狀。同時對水俁病死者的腦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在顯微鏡下發現其大腦、小腦的病理變化,均與氯化甲基汞中毒者的腦病理變化相同。這項研究最重要的貢獻是,對微量元素要重視其形態的作用。
c.作用機制
為什麼甲基汞會致毒呢?因為甲基汞具有脂溶性、原形蓄積和高神經毒3項特性。首先甲基汞進入胃與胃酸作用,產生氯化甲基汞,經腸道幾乎全部吸收進入血液(無機汞只有5%被吸收);然後在紅細胞內與血紅蛋白中的巰基結合,隨血液輸送到各器官。人類為了保護自己的大腦,為防止病毒入侵,專設了血腦屏障。但氯化甲基汞是稀客,為血腦屏障不識,故能順利通過,進入腦細胞,還能透過胎盤,進入胎兒腦中。腦細胞富含類脂質,而脂溶性的甲基汞對類脂質具有很高的親和力。所以很容易蓄積在腦細胞內。甲基汞分子結CH3-Hg-Cl中的C-Hg鍵結合得很牢固,不易斷開,在細胞中呈原形蓄積,以整個分子損害腦細胞,這種損害的表現具有進行性和不可恢復性。因此,水俁病是環境污染中有毒微量元素造成的最嚴重的公害病之一。
0年代中國在東北松花江中、下游地區的漁民中也曾發現過類似水俁病的病例。
參考資料:http://www.pep.com.cn/200406/ca423910.htm
H. 水俁病是什麼
本質上水俁病是因為機體長期的攝入有機汞所導致的一種慢性汞中毒。該病的發生與環境污染有明顯的相關性。其發病的原因在於機體長時間的攝入有機汞所污染的魚類、蝦類、貝類等水生物,或者是因為飲用被有機汞所污染的水體,而導致患者出現相應的臨床症狀表現。在臨床表現上患者可以出現意識障礙、性格異常、智力遲鈍、發笑、共濟失調、步行困難、感覺異常、吞咽困難、視力障礙等。對於新生的嬰兒,往往在出生後不久便會出現明顯的智力障礙、發育異常、痴獃等相關的臨床表現。盡管該病的治療主要是驅汞治療,但是對症的支持治療也是治療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機體長時間的攝入有機汞,造成機體相應器官長時間的慢性損傷和損害,所以臨床療效並不理想。
I. 日本水俁病事件的介紹
在1956年日本水俁(yǔ)灣出現的一種奇怪的病。這種「怪病」是日後轟動世界的「水俁病」,是最早出現的由於工業廢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症狀表現為輕者口齒不清、步履蹣跚、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覺障礙、視覺喪失、震顫、手足變形,重者神經失常,或酣睡,或興奮,身體彎弓高叫,直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