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資訊 » 義字繁體怎麼寫圖片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義字繁體怎麼寫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5-18 18:55:19

❶ 義字繁體怎麼寫

義字繁體寫法:

義[yì]

【解釋】

1.公正合宜的道理或舉動:正~。~不容辭。~無反顧。仗~直言。

2.合乎正義或公益的:~舉。~務。~憤。~演。見~勇為。

3.情誼:~氣。恩~。~重如山。

4.意思,人對事物認識到的內容:意~。含~。釋~。微言大~。

5.指認為親屬的:~父。

6.人工製造的(人體的部分):~齒。~肢。

7.姓。

❷ 義字的繁體寫法

義yì

部首筆畫

部首:丶部外筆畫:2總筆畫:3

基本字義

1.公正合宜的道理或舉動:正~。~不容辭。~無反顧。仗~直言。

2.合乎正義或公益的:~舉。~務。~憤。~演。見~勇為。

3.情誼:~氣。恩~。~重如山。

4.意思,人對事物認識到的內容:意~。含~。釋~。微言大~。

5.指認為親屬的:~父。

6.人工製造的(人體的部分):~齒。~肢。

7.姓。

繁體字:義(打上來變成簡體字了)給您上傳一張圖片:

❸ 義氣的義的繁體字怎麼寫

義 :yì

釋義:1.公正合宜的道理;正義。 2.合乎正義或公益的。 3.情誼。 4.因撫養或拜認而成為親屬的。 5.人工製造的(人體的部分)。 6.姓。7.意義;道理。

繁體: 義

❹ 義字繁體怎麼寫好看

  • 拼 音

  • 部 首丶

  • 筆 畫3

  • 五 行木

  • 繁 體義

  • 五 筆YQI

  • 生詞本

    基本釋義詳細釋義

  • 1.公正合宜的道理;正義:道~。大~滅親。~不容辭。

    2.合乎正義或公益的:~舉。~演。

    3.情誼:情~。忘恩負~。

    4.因撫養或拜認而成為親屬的:~父。~女。

    5.人工製造的(人體的部分):~齒。~肢。

    6.姓。

    7.意義;道理:字~。定~。微言大~。

  • 相關組詞

意義

[yì yì]

1.語言文字或其他信號所表示的內容。

同義

[tóng yì]

1.仁義或道義相同。

義務

[yì wù]

1.公民或法人按法律規定應盡的責任,例如服兵役(跟「權利」相對)。

義舉

[yì jǔ]

為正義或公益的事情而採取的行為。

義演

[yì yǎn]

為了給正義或公益的事情籌款而舉行演出。

義診

[yì zhěn]

1.為了給正義或公益的事情籌款而設門診給人治病。

義無反顧

[yì wú fǎn gù]

為了正義而勇往直前,絕不猶豫退縮。

忘恩負義

[wàng ēn fù yì]

忘掉了別人對自己的恩情,做出對不起別人的事。

恩斷義絕

[ēn àn yì jué]

感情破裂,情義斷絕。多指夫妻離異。

義不容辭

[yì bù róng cí]

從道義上講不允許推託、拒絕。

深明大義

[shēn míng dà yì]

指識大體,顧大局。

涵義

[hán yì]

同「含義」。

仗義執言

[zhàng yì zhí yán]

主持正義,說公道話。

義正詞嚴

[yì zhèng cí yán]

道理正當,措辭嚴肅。也作義正辭嚴。

見義勇為

[jiàn yì yǒng wéi

看到合乎正義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❺ 繁體的義字怎麼寫

請參考下圖∵

❻ 「義」繁體字怎麼寫

「義」繁體字寫為:義

❼ 義繁體字怎麼寫的

義繁體字:上羊下我。

繁體字,也稱繁體中文。
一般是指漢字簡化運動被簡化字所代替的漢字,有時也指漢字簡化運動之前的整個漢字楷書、隸書書寫系統。繁體中文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直到1956年前一直是各地華人中通用的中文的標准字。
《簡化字總表》實收2274個簡化字及訁[訁]、飠[飠]、糹[糹]、釒[釒]等14個簡化偏旁,簡體字來源包括俗字、古字、草書等 ,也包括合並漢字,比如"後面"的"後"和"皇後"的"後",在繁體字中本來是兩個字,而為了省略筆畫,就統一用筆畫少的"後"替代了。

仍然使用繁體字的地區有中國/港/澳/台/地區,新加坡以及馬來西亞等海/外/華/人社區多為繁簡體並存,中國內地在文物古跡、姓氏異體字、書法篆刻、手書題詞、特殊需要等情況下保留或使用繁體字。
2001年1月《通用語言文字法》實施,明確規定中國推行規范漢字,也明確繁體字的范圍。2013年6月5日公布《通用規范漢字表》附表《規範字與繁體字、異體字對照表》,一般應用領域的漢字使用以規範字表為准。
繁體中文即小篆演變為隸書(之後又出現楷書、行書、草書等書法)後產生的中文書寫體系,目前已有二千年以上的歷史,直到20世紀一直是各地華人中通用的中文書寫標准。

" 繁體字"這個詞只在一個字存在簡化字時使用,如某漢字無對應的簡化字,則屬於傳承字范疇。但在某些時候,港/澳/台/通行字體會被籠統地稱為"繁體字"或"繁體中文";我國規范漢字(包括簡化字和未被簡化的傳承字)會被籠統地稱為"簡體字"或"簡體中文",不過其實此系統和台/灣/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用字系統的差異除了簡繁漢字本身的分別外,也有很大部份源於不同的異體字選擇和字形的分別,故"簡體中文"的筆劃不一定較少;有的筆劃還比前者多,比如"強"字。受書寫習慣的影響,台/灣也出現了部分漢字的合並現象,但被替代字仍可作為異體使用,且只是該字的某一字項被取代。

❽ 義的繁體字

義(拼音:yì)是漢語常用字 ,始見於商代甲骨文 ,其古字形像帶裝飾的鋸齒狀長柄兵器,這種兵器是用在各種儀典上的禮器,後用於比喻禮儀、威儀,並引申指品德的根本,倫理的原則。又表示合乎正義的,用作修飾語。

由此還引申指對事物或文字所作的合一而恰當的解釋、意義,由合宜、合理引申指人之間在感情、言行方面合宜的聯系、情義。義又指名義上的。

(8)義字繁體怎麼寫圖片擴展閱讀:

關於「義」的構型和本義,主要有以下幾種解說:

1、會意字。古人把「羊」作為和善的象徵。「我」本來是指一隻有稜有角,還具有鋸齒狀的刀刃的兵器,後假借作第一人稱的代詞,指自己。因而有的學者認為由「羊」和「我」構成的「義」的意思是像羊一樣與人為善,一切好事、善事應從「我」做起。於是把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做好事、肯犧牲的精神稱為「義」。

2、象形字或會意字。「我」原指一種長柄的兵器,這種兵器在戰場上不太靈便順手,但在儀仗隊里用得上,所以在部族祭祖時,除了供上羊頭之外,還有手握「我」的武士作儀仗隊。從圖1的甲骨文看,「義」所從的「羊」和「我」共用一豎畫,像是頂部有羊角形裝飾的「我」。

這個上有「羊」,下有「我」這儀仗的「義」字,作用在於「儀」,「義」本義即為威儀、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