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廚房的櫥櫃非要有抽屜嗎都放些什麼
一般一組抽屜櫃有2-4個抽屜,上面小的放平時用得最多的小工具,擀麵棍、削皮刀,打蛋器等,下面大的可以放雜糧盒。抽屜拿取物品方便,是垂直方式拿去,抽屜拉出來就一目瞭然了,普通的開門櫃是需要人先開門、蹲下、找到需要的物品後關門,起身的,抽屜的使用是,拉出抽屜,拿取物品,關閉抽屜,很簡單,抽屜把空間分割了,空間利用率和效率會提高40%。
㈡ 廚房櫥櫃怎麼設計好圖片
一、廚房櫥櫃材質
櫥櫃門板材質:烤漆板、亞克力板、實木、顆粒板、多層實木、晶鋼門等
選購小貼士:烤漆板、亞克力門板易清潔好看實用!️
立櫃
如果有空間,可以直接做個立櫃,完美解決廚房各種收納,解放操作檯面。
㈢ 櫥櫃收納空間不夠用加裝一層抽屜來彌補。
這篇文章分享一下我將櫥櫃抽屜二層改三層的心得以及注意事項,供櫥櫃設計有遺憾的人參考。
由於硬裝期間我和家屬太忙,全讓櫥櫃公司自己設計,看了方案圖後就簽字了。當時沒有考慮到廚房收納的重要性,以及廚房工具就近擺放的重要性,因此櫥櫃抽屜只做了2層,每層高度都很高,空間略有浪費。因此萌生了加裝一層抽屜的想法,但是僅停留在想想而已,因為憑著僅有的知識儲備量,以為需要扔掉原有的櫃門,重新買,這樣感覺太浪費了點吧,於是也就不了了之。
我家的廚房面積只有3平米,對於我家的戶型來說確實偏小了,下圖圈出來的地方是原來的雙層抽屜。
改造櫥櫃的想法一直壓在心底,直到陸續看到並收藏了好住上兩個人的內嵌式抽屜的設計,我才恍然大悟,有了改造思路。其實可能很多櫥櫃品牌都能做,只是由於我所在城市沒有宜家,也沒正兒八經逛過櫥櫃實體店,自己知識量不足,導致留下了遺憾。
今天安裝成功了,迫不及待想把心得分享給大家,避免大家走彎路。
一.內置淺抽安裝效果。
當時收藏的圖片,來自@Minoz-selina和@一不小欣,她們拍了很直觀的抽屜側面圖。拿著這兩張照片,我無數次詢問過某寶賣家/櫥櫃售後/宜家,最終由於宜家把尺寸寫的最詳細,於是買了宜家的淺抽。我家原來的櫥櫃品牌是「柏林世家西門子」,不是宜家的,不過在尺寸相符時不影響改造。
下圖是從宜家官網的櫥櫃截圖的,可以看到,淺抽也有單獨的一個門板,但是不外露,可以收進抽屜,藏在大門板後面。
這樣就可以在不拆掉前門板的前提上,直接在原來的深抽屜內部加一個淺抽屜。材料費並不高,某寶上類似高度的抽屜含軌道的價格一般都在兩百元上下。
二.尺寸確定。
市面上標准餐具抽屜,比較常見的寬度是60cm和90cm,常見深度一般是60cm和37cm(宜家有37cm的選項)。
但是這里要敲黑板劃重點:
1.寬度指的是見光板的寬度,不是抽屜的內部收納寬度。
所以,宜家寫的適用於寬60cm的抽屜,實際上櫃子腔體內左右兩端中間,最大寬度是56.4cm左右,抽屜寬度更是小於這個數值。只有露在外面的裝飾門板,也就是見光板,才正好是60cm。
2.同理深度指的是從檯面向下俯視的尺寸,包含了抽屜兩側軌道抽拉時預留的深度。
買的時候要注意軌道拉出深度與原有抽屜拉出深度的對比,別買的比原來的深,那就開不到最大狀態了。
以我買的宜家抽屜為例,型號、尺寸、價格如下:
馬斯麥,抽屜,型號902.711.05,尺寸60*37,價格210元。
烏斯塔,抽屜前板,型號102.711.71,寬60,高10,價格40元。
(和上面說的一樣,這里的尺寸指的是「適用於這個見光板」的尺寸,而不是拿到手的實際寬度)
也就是說,宜家的產品除了購買抽屜,記得還要配一個高度10cm的抽屜前板。
PS:
關於其他款式的抽屜:
我在宜家官網首頁的櫥櫃DIY頁面有看到另一款高度10cm的抽屜,
弗瓦拉,寬60,深37的型號是902.710.73。
弗瓦拉,寬60,深60的型號是702.710.74。
電話咨詢過宜家客服,馬斯麥和弗瓦拉,兩款10cm高的淺抽屜外觀那麼像,實際都有什麼區別。客服意思是前者保修期長,並且兩款抽屜抽拉出來的最大深度不一樣。
關於其他款式的前門板:
高度10cm的淺抽屜前門板,除了烏斯塔的白色,也有其他選項,例如下面這款阿斯克松的白臘木紋我比較喜歡,當時也收藏了,看上去尺寸一致,應該也可以裝。還有很多其他款式大家可以在宜家官網的櫥櫃DIY界面自己組合(能找到很多官網上沒有的零配件代碼!)或者宜家實體店了解一下。
我所在城市沒有宜家,沒辦法去現場選,都是通過發郵件給客服,然後他們會打電話回來解答,服務還是不錯的,客服還找人幫我去門店測量了腔體內部寬度是56.4,確認和我家只有2毫米的誤差,自己大膽猜測不影響安裝,於是我才下單的。
三.安裝位置確定。
一般人抽屜二改三的時候,可能大多是想把淺抽加裝在上層,因為拿取筷子比較方便,使用頻率比較高。
我也想裝在上層,但是買來後發現,上層抽屜的多餘空間比下層矮,會被上面有燃氣灶的氣管等干涉,不能裝很高。因此只能裝在下層抽屜,拿取時需要彎腰。下圖是我家上層抽屜的照片,可以看出燃氣灶的部位佔用了一段高度。
所以這里又要敲黑板:實在想把淺抽裝在第一層的朋友們,記得提前檢查下自己家櫥櫃第一層上方的空間哦。
四.安裝。
安裝我還真搞不定,組裝好抽屜很簡單,把抽屜軌道定位到原櫥櫃兩側就難了。我和家屬在家裡試了下,覺得還是讓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吧,總得給別人留點錢賺。本地沒有宜家,因此聯系了當時買柏林世家櫥櫃時的銷售,花了200元上門費,讓售後過來幫忙安裝。
宜家自帶的固定兩側滑軌的螺絲是6個,每側3個。宜家的安裝方式是軌道後側是1個螺絲固定、前側2個螺絲固定。實際安裝的時候我沒用宜家的螺絲,安裝師傅幫我裝了4個螺絲,希望這樣會穩定一點。
五.改造後的收納空間
BEFORE
下圖是改造前的第一層抽屜,由於同時存放盤碗和刀叉,所以收納率不高。
AFTER
在第二層抽屜內部加裝淺抽屜:
側面:
現在,櫥櫃抽屜第一層的盤碗改成堆疊式,合理利用垂直空間。再把刀叉勺移到第二層餐具層,騰出空間後,起初放不下的酷彩大烤盤就有地方收納了:
改造後,頓時擁有了一層廚房工具抽屜,開心的轉圈圈。原來放在餐邊櫃的各種廚房工具/打蛋器/料理棒,都放得下了。都說金廚銀衛,灶台下方最順手的地方更是寸土寸金,改造後取用方便了不止一點點。
下圖是加裝的抽屜,收納刀叉勺和廚房工具:
下圖是第三層,收納鍋具:
整套安裝下來,一共450元搞定,抽屜210元+面板40元+上門費200元,寸土寸金的灶台下方收納區域增加了半平米✌
絮絮叨叨這么多,感謝大家的閱讀,能看到最後一段的不是真愛就是真心想改善收納空間的人了。
硬裝期間的遺憾或多或少不可避免,為了更方便的生活,我們不要怕折騰。希望這段經驗能幫到大家。
內容由好好住用戶提供,更多問題來好好住APP和屋主直接交流吧~
㈣ 廚房裡面的櫥櫃沒有抽屜,平時該怎樣收納餐具呢
廚房裡面的櫥櫃沒有抽屜,平時該怎樣收納餐具呢?第一種大型方式是改進機櫃。有趣的妹妹建議,當您設計廚房時,您必須提前考慮各種物品的存儲需求,您可以做更多的抽屜做更多的抽屜,因此合理的分類存儲設計更容易。如果您不做更多的抽屜,您不必擔心它,您也可以通過這些方法在餐具中做好的工作:室內大空間定製拉籃使用櫥櫃內籃而不是抽屜。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機櫃的大小和他們想要的上籃定製私人定製。拉出相對高的底盤櫃,可以選擇角落空間來拉出拉出籃子,這不會讓空間白色和白色。有一個拉籃,空間住宿增加了很多,特別是罕見的鍋,大湯鍋可以放在籃子里。
使用分隔符或分隔符製作一個小隔間以在分區中製作餐具。分類商店刀叉,筷子或廚房專用剪刀和其他廚房工具。即使抽屜反復關閉,它也不會混亂。有一種組合,還可以自由組合,並且可以根據自己抽屜尺寸的尺寸選擇。有這些存儲工具,是否感覺內閣即時!友好提醒它,因為有這么多的存儲工具來購買,嘗試統一音調,保證視覺團結,使廚房看起來更清晰,舒適。收獲是不合適的,這不僅影響美麗,而且找不到你想要的咖啡杯。如果美食是不同的,那裡有一個酒吧井,餐具的美麗是一種成就感。
㈤ 怎麼安裝櫥櫃的抽屜比較好
有很多的朋友問我你們的抽屜大小是多少啊、深度是多少啊等一些關於櫥櫃抽屜方面的問題。確實廚房櫥櫃安裝抽屜,能擴大了廚房的儲物空間,滿足了廚房雜物的收納需求,是現代廚房櫥櫃不可或缺的環節。好的抽屜設計更是讓廚房整潔美觀。那麼廚房櫥櫃抽屜尺寸一般是多少?如果你對此不是很清楚的話,就跟隨小編來好好了解下。
最後說一句無論是何種設計,都應該以人為本,也就是要方便居者使用。如果脫離了實際,縱使設計得再美觀再花哨,都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