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資訊 » 什麼是精氣神圖片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什麼是精氣神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5-22 23:34:06

Ⅰ 精氣神指的是什麼

精氣神:是指精、氣、神,道教內丹學術語。一般用語指的是一個人的精神面貌。
精,泛指有形狀態之精微物質,比如粒子狀態的基本粒子。在人,則指構成人體生命活動的各層次的有形元素,常呈固體或液體狀態。
氣,泛指無形狀態之精微物質,比如波動狀態的基本粒子。在人,則指構成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無形元素,常呈氣體狀態。
神,泛指精氣之活力,比如基本粒子的形態功能變化。在人,則指構成人體生命活動的各層次的形態功能變化活力,比如:新陳代謝、吐故納新的過程,顯然是由渾然天成、與生俱來的一套自組織自穩定的自動控制系統在運作。
廣義的調神,泛指調整我們的這種生命活動自動控制系統,使之接近更加健康的境界。所謂順從神,即是順從更加健康的生命活動自動控制系統。
狹義的調神,即是指調節心理活動。

Ⅱ 字畫中的精氣神是什麼含義

精氣神是一個道教內丹學術語:

1、精,泛指有形狀態之精微物質,比如粒子狀態的基本粒子。在人,則指構成人體生命活動的各層次的有形元素,常呈固體或液體狀態。

2、氣,泛指無形狀態之精微物質,比如波動狀態的基本粒子。在人,則指構成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無形元素,常呈氣體狀態。

3、神,泛指精氣之活力,比如基本粒子的形態功能變化。在人,則指構成人體生命活動的各層次的形態功能變化活力。

(2)什麼是精氣神圖片擴展閱讀

從淵源上看,道教內丹學的精、氣、神概念乃發端於先秦哲學與醫學。

《周易·系辭上》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意思是說,精緻的氣凝聚而成物形,氣魂游散而造成變化,考察物形的變化,這就能夠知曉"鬼神"的真實狀態。在上古哲學中,不僅有"精氣"的概念,而且有"精神"的概念。

《莊子·列禦寇》在描述"至人"的生活狀態時即使用了"精神"的術語。在《莊子》中,"精神"指的是人的"心志"。戰國以來的"醫家"既使用"精氣"概念,也使用"精神"概念。

Ⅲ 精氣神是什麼意思

精氣神是指精、氣、神,道教內丹學術語。也指精神力氣。

精氣神:[ jīng qì shén ]

引證解釋:

精神力氣。

老舍 《駱駝祥子》一:「因為還有相當的精氣神,所以無論冬天夏天總是『拉晚兒』。」

精,泛指有形狀態之精微物質,比如粒子狀態的基本粒子。在人,則指構成人體生命活動的各層次的有形元素,常呈固體或液體狀態。

氣,泛指無形狀態之精微物質,比如波動狀態的基本粒子。在人,則指構成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無形元素,常呈氣體狀態。

神,泛指精氣之活力,比如基本粒子的形態功能變化。在人,則指構成人體生命活動的各層次的形態功能變化活力,比如:新陳代謝、吐故納新的過程,顯然是由渾然天成、與生俱來的一套自組織自穩定的自動控制系統在運作。

拓展資料:

造句:

1,這大早晨,昏昏欲睡的,一杯濃咖啡,立馬精氣神了。

2,看著奔流不息的人群我頓時就有種奮斗的精氣神了。

3,當心寧靜下來,呼吸也會變得平和,精氣神的能量就會保存。

4,精足不冷,氣足不餓,神足不困。精氣神是三寶,和佛法僧是一樣的。

5出去買菜也就20多分鍾,回來背後就熱呼呼出汗,精氣神特足!

Ⅳ 萬法唯心,萬道唯心,心為人之主宰,亦為精氣神 之主宰,煉精煉氣煉神,均須先從煉心始。那麼心相當於圖

心是電池,提供各部件運行的能量;腦是CPU+硬碟,處理所有事務,還能儲存數據;精氣神為各部件的性能,比如CPU、內存主頻,硬碟轉速等等,再完整的心、腦和身體,精氣神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人的能力,而硬體性能的好壞決定了機器的能力

Ⅳ 精氣神是指什麼精什麼氣什麼神

精氣神指精神力氣。具體如下:

(1)精,泛指有形狀態之精微物質,比如粒子狀態的基本粒子。在人,則指構成人體生命活動的各層次的有形元素,常呈固體或液體狀態。

(2)氣,泛指無形狀態之精微物質,在人,則指構成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無形元素,常呈氣體狀態。

(3)神,泛指精氣之活力,在人,則指構成人體生命活動的各層次的形態功能變化活力,比如:新陳代謝、吐故納新的過程,顯然是由渾然天成、與生俱來的一套自組織自穩定的自動控制系統在運作。

古代哲學中的「精」、「氣」、「神」:

《周易·系辭上》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意思是說,精緻的氣凝聚而成物形,氣魂游散而造成變化,考察物形的變化,這就能夠知曉「鬼神」的真實狀態。

在上古哲學中,不僅有「精氣」的概念,而且有「精神"的概念,《莊子·列禦寇》在描述「至人」的生活狀態時即使用了「精神」的術語。

在《莊子》中,「精神」指的是人的「心志」。戰國以來的「醫家"既使用「精氣」概念,也使用「精神」概念。

如《黃帝素問·生氣通天論》即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素問》這里所謂「陰"指的是蘊藏「精氣」的臟腑,而「陽」指的是保衛臟腑的外圍組織。在《素問》看來,臟腑必須平和,而外圍組織則應堅固而不泄漏。如果臟腑與外圍組織不能配合,則精氣就耗散不能生存了。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精氣神

Ⅵ 請問什麼叫精氣神

精、氣、神本是古代哲學中的概念,是指形成宇宙萬物的原始物質,含有元素的意思。

1、精

用現代語言來理解,所謂精:就是具有潛在特定功能的物質。精是構成人體、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從廣義上說,精包括精、血、精液,

2、氣

氣的含義,既是運行於體內微小難見的物質,又是人體各臟腑器官活動的能力。

3、神

是精神、意志、知覺、運動等一切生命活動的最高統帥。

(6)什麼是精氣神圖片擴展閱讀

「要充分調動廣大幹部積極性,不斷提升工作精氣神。」2016年03月7日,在黑龍江代表團參加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著重理清領導幹部的職責,並強調其工作的重要性。

他指出,「幹部幹部,干是當頭的,既要想干願干積極干,又要能幹會干善於干,其中積極性又是首要的」,「要保護作風正派、銳意進取的幹部,真正把那些想幹事、能幹事、敢擔當、善作為的優秀幹部選拔到各級領導班子中來」。

Ⅶ 精氣神是什麼意思

精、氣、神本是古代哲學中的概念,是指形成宇宙萬物的原始物質,含有元素的意思。

1、精

用現代語言來理解,所謂精:就是具有潛在特定功能的物質。精是構成人體、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從廣義上說,精包括精、血、精液,

2、氣

氣的含義,即是運行於體內微小難見的物質,又是人體各臟腑器官活動的能力。

3、神

是精神、意志、知覺、運動等一切生命活動的最高統帥。

(7)什麼是精氣神圖片擴展閱讀

中國人歷來重視精氣神的培育,也充分認識精氣神的重要作用,始終把精氣神當作一種寶貴財富。古人雲:「樹活風雨土,人活精氣神。」精氣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

從中醫角度說,這與人的生理層面理解完成吻合,精是構成人體、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氣是生命活動的原動力;神是精神、意志、知覺、運動等一切生命活動的最高統帥。

三者之間相互滋生、相互助長、缺一不可。精不能離開氣而獨活,氣又離不開神而獨息,神亦離不開精而獨存。精充氣就足,氣足神就旺;精虧氣就虛,氣虛神就少。

毛澤東曾說過:「人是要有點精神的」,鄧小平也說過「沒有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子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業」。精氣神是一個人精神狀態的概括和成就事業的動力源泉,是其素質的內涵、魅力和靈魂的體現。

Ⅷ 什麼是精氣神啊

易經力學的三大基本理論之——精氣神

要正確理解相對論理論,必須學習易學,因為奇點物質就是易學的經絡穴位物質,也就是氣物質!看了下面的文章以後,大家就會對相對論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因為根據相對論理論,我們得出了宇宙物質起源於奇點物質的理論,在易學里有「氣生精、無生有」理論,二者是一致的。

三大易學基本理論就是精氣神理論、經絡穴位理論和陰陽五行理論,其中陰陽五行理論包括陰陽、五行、天干、地支、甲子、八卦六個理論。它們是形成所有的易學理論的基礎,所有的易學知識都是在這些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了解了這三大理論就能夠很容易地了解其它的易學知識。

一、 精氣神理論和六道輪回理論

精氣神理論是易學的基礎理論,易學的所有知識都是在精氣神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易學將物質分為精、氣、神三類,分別對應於炁學的炁粒、炁流、炁體三炁物質。精又名精氣、有、形、象、器、質、萬物,氣又名行氣、五行氣、五行、五氣、炁、風、火,就是水、木、火、土、金這五種物質,神又名元氣、道、易、無極、真氣、正氣、內氣,神和氣又合稱為六氣,也簡稱為氣。六氣物質就是虛物炁體,又叫做虛、無、無有、風水。

精氣神三物都是氣物質的產物,是氣物質的不同的存在形態。易學的精氣神理論指出:「 氣生精,精生氣,精生神。聚津成精,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無生有,有歸無。萬物生於無有。道生萬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易生萬物: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事萬物」,這些理論又叫做「六道輪回」理論,是關於六道物質(道、一、二、三、萬物、行氣,即炁體、炁子、量子、原子、分子、能量)的起源和演化規律的學問,其實就是炁學的三炁演化規律的學問:炁體(道、易)→炁子(一、太極、沖氣)→量子(二、陰陽兩儀)→原子(三、八卦)→分子(萬物,六十四卦),炁子到分子是組成實物的物質,都會產生炁流——能量(引力能和斥力能,陰陽二氣),四象為離子物質(例如:Na+、Cl-、NH4+、OH-四類離子)。古人以氣為手段對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進行了氣學分類,形成了易學。易學以陰陽二氣闡述一切的科學方法論,同現學以引力和斥力(吸引與排斥、收縮與膨脹、矛盾)闡述一切的科學方法論在科學原理上是完全一致的。

易學闡明了精氣神三物相互轉化的機理和條件等問題。神又名無極,是無極限的意思。神充滿了整個宇宙空間,意味著神無限多,太空無限大。無限的東西只可能是天然存在的,不是被創造出來的。這是易學所隱含的宇宙規模和宇宙起源理論。神形成經絡穴位系統,由經絡穴位理論和風水理論闡述。

氣是易學研究的主要對象。氣就是陰陽二氣和五行氣,也就是能量流,是神的流動形態和現象。精生氣,氣(行氣)是精體物質(精氣)吞吐神物質(元氣)形成的神的流動現象,另外,精體瓦解時,精物質就變成了氣物質。我們已經證實,任何物體都會不停地產生引力能和斥力能(輻射能)。引力能就是陰氣,斥力能就是陽氣,陰陽反映了力的方向。五行氣就是水、木、火、土、金這五種物質形態,反映了力的大小。神是氣的源泉,故有元氣之稱。六氣物質形成了經絡穴位系統,氣總是沿著經絡通道流動和傳播的,其傳播過程遵循能級簡並定律,用易學的話說就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同氣相求,同聲相應,同類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等理論。起決定性作用的氣叫做用神,是主要矛盾,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用神是易學的重要概念。易學經常把氣現象人格化、擬人化,用人格化的語言代表氣現象,這是易學的語言風格,形成了神煞和鬼神理論,在易卜書里隨處可見。神為陽氣的代號,鬼煞為陰氣的代號。

氣分陰陽二氣,又分為五行氣,加上靜止不動的氣(元氣,神)合為六氣。陰陽五行之氣共為十氣,加上元氣的兩種狀態(大氣之氣和經絡元氣,即自由之氣和極化之氣),共十二氣。這就是易經力學設置十乾和十二支的物理學本義。十二氣是純氣的全部種類。精為實物屬陽,氣為虛物屬陰,陰陽合一成為有生命力的新的精體。

為什麼天干有十而地支有十二?在易學里有天乾和地支兩個重要理論。天干有十個,即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個,即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為什麼是天干有十個,地支有十二個,而不是其它的呢?我們知道,在宇宙空間里充滿了虛物炁體(奇點物質、非質點物質),裡面流動著來自各個星球和星球上的各種物體(非生物和生物)產生的能量——炁流。我們把能量流分為引力能和斥力能二類,在易學里叫做陰陽二氣;又分為水、木、火、土、金五行氣,就是場能、波動能、熱能、光能、射線能(量子流)五類能量現象,它們是炁體的穩流、球面流、紊流、線柱流、粒流五類炁流形態。易學就是關於氣的學問,也就是關於陰陽五行的學問。氣來源於精,即「氣生精,精生氣」。氣分布在「經絡穴位」里,經絡穴位是由氣形成的物質系統。神就是靜止的虛物,行氣就是流動的虛物,也就是能量,又名力,就是炁流。「精生氣」,氣是精體吞吐元氣物質使元氣流動形成的元氣的流動現象。氣流向精體叫做引力能,就是陰氣,流離精體叫做斥力能,就是陽氣。五行反映了氣的流動強度的大小:水、木、火、土、金五行氣的能級逐漸升高,例如場能、波動能、熱能、光能、射線能(量子流)五類能量的能級序為(Hz):場能?,聲波是10的0~5次方,電磁波是10的5~12次方,光是10的12~16次方,射線是10的16~?次方,熱能在熱光段(紅外光和熱性可見光)以及微波段。

對星球天體產生的氣(天氣)進行分類,得到了天干。天干就是天體產生之氣的干擾作用之意。天氣共有五行氣五類,每一行氣都有陰陽二類,即引力能和斥力能,所以天氣的性能共有十種,用文字元號表達就是十天干。

對地球產生的氣(地氣)進行分類,得到了地支。地支就是地球產生之氣的支配作用之意。地氣共有五行氣和地之元氣(空氣里的虛物,就是除了氣體分子和塵埃之外的物質)六類,每一種氣都有陰陽二類,即引力能和斥力能,所以地氣的性能共有十二種,用文字元號表達就是十二地支。

為什麼天干不考慮天之元氣的作用呢?天之元氣就是大氣層以外的太空里的虛物物質。由於地球產生的斥力能(地球風、地磁)的作用,阻止了太空里的元氣物質作用到地球上面,只有天之五行氣能夠穿越大氣層到達地面而對地球上的事物產生作用,所以不考慮天之元氣的作用。

對於天乾的陰陽五行性能我們容易理解,甲乙為木,丙丁為火,戊已為土,庚辛為金,壬癸為水,前者為陽性,後者為陰性,例如甲屬於陽,乙屬於陰。問題是對地支的陰陽五行性能我們有些模糊,有討論的必要。對寅卯屬木、巳午屬火、申酉屬金、亥子屬水我們也容易理解,但是對辰未戌丑屬土難於理解。為什麼土有四個而不是和其它四行一樣只有兩個呢?在易學里有支藏干理論。支藏干就是地支里包含的天干成分,也就是天氣穿過大氣層到達地球對地氣的影響作用關系。該理論指出:辰為陽土,藏戊已癸,也就是說地支辰氣是天干戊已癸三氣的綜合效應(未屬陰土藏已丁乙,戌屬陽土藏戊辛丁,丑屬陰土藏已癸辛的道理也是一樣的)。在易學里,相對於五行氣(統稱為火氣,都具有熱性,即波動性,都可以用溫度表示),元氣又屬於水,就是說有行氣水和元氣水的不同。元氣形成的場能(水)又叫做神,是不流動的元氣場,而行氣水是流動的元氣形成的行氣場。元氣水和行氣水的區別就象高壓液體和穩流的液體所具有的能量形式的不同。元氣水(場能)也具有土氣(光能)的性質,就是能量傳播的前後的力度是相同的(註:行氣水的力度是隨著傳播的距離逐漸減弱的,土行氣和元氣水的力度和傳播距離無關,是前後不變的),所以性質屬於土。元氣流動形成的場能(水行氣)屬於動能,元氣產生的場能(神)是勢能,都屬於場能范疇,故藏有水氣。又因為地球元氣產生的土性之力是離開地球指向天空的,對於天體來說是屬於陰性的,故屬於陰性的癸,即藏的都是癸水,不是陽性的壬水。從支藏干可見,辰和丑里都藏癸水,應該是對地之元氣的分類,元氣增加則力度提高,屬於陽土戊為辰,元氣減少則力度降低,屬於陰土已為丑。而未和戌是對水行氣性能的分類,這個容易理解。行氣場和元氣場的不同就象流水產生的動力能和靜水產生的勢力能的不同。靜水產生的水的重力勢能是由於地球對水分子的吸引作用,或者是由於密封受壓產生的水的壓力能,而元氣場是由於地球引力對大氣分子的吸引作用,大氣分子產生的場能使大氣內的元氣被壓縮而產生了指向太空的力。在生物體內,元氣形成了經絡穴位系統,行氣則在經絡穴位內和體液以及細胞肉體內流動,形成了經絡穴位現象,即氣脈和血脈現象,也就是各種生命現象(在易學眼裡,天地和人一樣都是有生命力的生命體)。在經絡穴位內的元氣形成了元氣場能,這樣才能夠維持經絡穴位管道系統的存在,讓行氣和體液有活動的空間。

精就是實物。易學是以精體所產生之氣的陰陽五行性能對精體進行分類的。在易學里把精分為陰陽兩儀和三才(天才、地才、人才合稱為三才。八卦和萬物)兩類,相應於現在的量子和離子(有陰陽二類量子、正負離子)和組子(原子、分子、細胞、物體)物質。組子由陰陽兩類粒子(量子、原子、分子、離子。天才、地才兩儀)和電磁場物質(人才)組成。

精的起源。易學指出:「有生於無。無生有,有歸無。無形之道生有形之器。萬物生於無有。氣聚為象,氣凝為人。氣聚成形,散則成風、化氣、無影。氣生精,精生神,神生明」。這些理論現在被證實是正確的科學理論。愛因斯坦說:「質量是能量的凝聚態」,質量物質就是「有」物質,能量物質就是「無」物質。無生有的過程,一方面是神物質凝聚成精物質,另一方面是具有波動性的氣物質變成粒子性的精物質。

精的性能。精生氣,無(神氣)一旦生成有(精),就具備了生產氣的能力。不同的精生產不同的氣,相同的精所處的環境不同也會生產不同的氣。氣就是精所具備的性能。精依靠所產生的氣而相互作用,氣是宇宙間一切事物的動力源泉。

精生氣的能力可用溫能公式表達如下:

ε=kT, E=ε/r2=kT/r2, F=kˊEε=k〃T1T2/r2, k〃= k1k2kˊ。

式中,ε-炁粒(精體)的產能(炁流)能力,E-離炁粒r處的炁流強度,F-兩炁粒間的作用力(炁流作用效應),T-絕對溫度(炁體的能級化程度),k-炁體能級化系數,kˊ-能級簡並系數,k〃-能級系數。例如中子:ε=8.1677x10-5T(eV),電場1.6x10-37庫侖,磁場-1.913148核磁子,電場和磁場就是中子的斥力和引力、陽氣和陰氣。通過基子的溫能公式可以導出組子的溫能公式,從而用溫度將各種能量統一起來。這一工作已經遠遠超過我的能力范圍,敬請有志有能者來完成。

精的演化規律。易學指出:「氣生精,道生萬物,易生萬物」,萬物都是由道這種物質生成的,是道的不同的存在形態。易學進一步指出了道生萬物的具體過程:「道→一→二→三→萬物」(流程圖)。這就是無生有的具體過程,就是精的起源和演化過程。請和炁學的三炁演化規律比較一下:「炁體→炁子→量子→原子→分子→物體」,分子是構成物體並且具有物體的基本性能的基本物質,因此分子可以代表物體。易學的道生萬物規律,更加概括了由分子構成萬物的過程。任何精體都可以看做是「一」物質,當「一」物質同其他精體作用時,有比較就會有區別,於是就能夠分別出陰陽性能來,從而歸入「二」物質內。陰陽二類「一」精體依靠所產生的陰陽二氣相互結合成新的組合精體,就是「三」物質,例如陰陽量子結合成原子,陰陽原子結合成分子,陰陽分子結合成非生物物體,陰陽非生物物體結合成細胞,陰陽細胞結合成生物物體,陰陽物體結合生成新的物體(例如陰陽二類生物交合懷孕生子,又如具有陰陽性能的二類非生物結合變成新的物質)。

精的組成與結構。上面的「三」物質和「萬物」物質統稱為三才物質。三才就是天才、地才、人才,是構成三才物質的三類物質。是哪三才?就是陽性之精、陰性之精和結構中的結合能物質(陰陽二氣物質,電磁場物質),例如原子的原子核、電子和結構層間的電磁場,例如分子中的陰陽二類原子和結構層間的化學鍵能物質,例如物體中的陰陽二類分子和結構中的結合能物質(分子鍵能物質)。易學指出:「萬物負陰抱陽,沖氣以為和」,就是說,任何物體都是以陰抱陽,陽負陰,即以陽儀在內,陰儀在外的形式構成的,其間就是沖氣物質。這種理論已經被現代科學所證實。兩儀就是陰陽兩類精體,就是天才和地才物質,沖氣為人才物質,也就是「一」物質、電磁場物質。三才結構理論適合所有的物質結構。

精的產生條件與作用機理。陰陽二氣作用是實現精氣神三才物質相互作用和相互轉化的必要條件,也是唯一條件,是宇宙間一切事物運動變化的唯一動力源泉。力來源於陰陽兩儀作用,正如易學指出:「剛柔相推而生變化。剛柔相摩,八卦相盪,陰陽既濟,萬物生矣。男女媾精,萬物化生。陽施陰藏。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陰極陽生,陽極陰生。孤陽不生,獨陰不長,陰陽中和則萬物育焉」。易學的這一世界觀同現代哲學和物理學把引力和斥力的作用看作是宇宙第一推動力的原理是一致的。精的結合與分解也是陰陽二氣作用的結果,這一點已經為現學所證實。

對於精的運動作用規律,易學從氣的角度做了闡述,就是陰陽五行理論,另題討論。

色空理論。易學指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就是光能,不是女色的色。光是由各種彩色的單色光組成的。光是在空間傳播的,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因此說是空的。空中有色物質(光物質),只是我們看不到而已。我們能夠看見光明的存在,完全是由於物體(如空氣中的氣體分子)吸收和反射光能物質的結果,如果沒有吸收和反射作用,我們是看不見光的。這是光學告訴我們的。空氣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物質,例如分子物質、塵埃物質、能量物質(引力場能、電磁波能、超聲波能、聲能、光能、熱能、射線能),我們無法看到它們的存在,但是我們可以測出它們的存在。易學理論已經揭示了宇宙真理,只是我們看不懂而已。

中醫和氣功同源,二學構成了龐大的易經生命學體系,對生物的起源與演化、組成與結構、機理與功能、現象與本質、病療與養生等生命問題有較深入的研究和詳盡的論述。中醫用臟腑經絡理論反映了生命現象——疾病與傷患,氣功用經絡和精氣神理論論述了生命功能——養生。易學有言:「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身三寶精氣神」。精氣神理論在氣功和中醫中都有較細致的論述,尤其在氣功學著作里論述得更為具體,因為氣功是使精氣神相互轉化的技術,就是實現「聚津成精,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的特殊技術。中醫認為:「腎藏精,肺藏氣,心藏神,肝藏血,脾主運化」,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里講的「腎、肺、心、肝、脾」泛指五臟和五行經絡,而人們往往只當作五臟論。易學物質結構理論中的三才理論,用之於質點物質得到了八卦理論,用之於生物結構則形成了精氣神理論。精氣神理論是對生物的組成與結構、性質與功能、生成轉化運動規律、對生物的影響效應(即形成的生命現象)進行論述的學問。生物學常識告訴我們,所有生物都是由生命的基本單元——細胞這類物質結構而成的。炁學理論指出,先是由化學物質(分子、離子類非生物物質)和炁體構成細胞個體(自由細胞,形成體液),然後是自由細胞和炁體結構形成細胞團體(結構細胞,形成骨肉)。在骨肉細胞網路之間充滿了體液和炁體。體液網路屬陽,如血管、毛細血管,炁體網路屬陰,就是俗稱的經絡,所以炁體又稱為經絡物質。經絡是生命的動力系統。體液和炁體兩大網路的陰陽作用,即體液和炁體的抗衡,形成了生命活動,實現了生命功能,造成了各種生命現象(身心活動)。

根據炁學理論,任何質點(自然包含了骨肉體液這類細胞物質)都在進行吞吐炁體產生能流的活動。在易學里就把細胞、炁流(能量)、經絡物質炁體三者分別稱之為精、氣、神,用三才理論表述為地才、人才、天才共三才物質。以上是狹義的精氣神分類,適用於生物。廣義上的精氣神泛指任何質點物質、能量、炁體三類物質,適用於所有物質,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如圖示。

口之飲食為生物體提供了水(溶劑)和食物(溶質,營養物質)。食物均為生物類,是細胞類物質,而分子級物質(如食鹽、味精等非生物物質)通常只作為調味料使用,或作為葯物(如西葯)使用。中葯以生物(細胞級物質)為葯,是符合自然法則的療法,西葯以非生物(分子級物質)為葯,故副作用大、後遺症難免。食物就是後天精物質,進入生物體後分解並重組成新的細胞——先天精物質。先後天精是一對相對性概念,對甲而言是先天精,當它作為乙的食物時,即成為了乙的後天精。食物分解時釋放出的熱能就叫後天氣。

鼻之呼吸為生物體提供了氧氣和炁體。氧氣提供的氧化能(O2+C=CO2+熱)也是後天氣,炁體通過肺部過濾直接進入經絡,成為先天元氣(即元神)。天人一氣即指此炁(炁體),人之經絡和大氣中的炁體(天氣)是連成一體、沒有斷隔的。

皮膚與耳目三類感官接受的外界能量(信息)也是後天氣物質。

以上是後天精氣通過五官進入經絡對生物體產生作用的情形。

生物細胞吞吐炁體產生能流,這里的細胞、能流、經絡炁體分別稱之為先天精、先天氣、先天元氣(元神、神、真氣)三類物質。

先後天二氣在經絡里循環流動,精氣神相互轉化,從而對生物發生作用,引起了生命現象,即各種身心活動,此即生命的能量作用原理。易學精氣神理論就是對這些生命現象的不同見解。精是生命動力機,其能源就是經絡炁體,產生的能量(炁流)就是維持生命活動的動力。

實際上,精氣神三物就其本質而言都是炁(炁體)這種物質的三種存在形態而已,我們不要被種類繁雜又零亂的各種氣的名稱所迷惑。氣凝聚(極化、點燃)則成精(質點物質),精瓦解則成氣(非質點物質),這就是「氣聚成形,散則無影。無生有。氣凝為人。氣聚而有象。氣生精。氣聚為萬物」的意思。在這里,易學里的無與有分別指虛物和實物,虛物就是非質點物質炁(炁體,包括神和氣),實物就是質點物質精,就是我們所使用的物質定義。我們現在的科學把物質分為物質和能量(或意識、精神),分別對應於易學的物質定義精和氣,有與無。精有量子、原子、分子萬物,即固液氣體和射線等質點物質。由於無之為物是非質點物質,沒有質點功能可供觀測,無影無蹤,這就是為什麼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人們遲遲不能發現氣(炁體)的原因。人們認識到了電場和磁場是「一種特殊物質」,但一直沒有發現它們,成了科學懸案,直到最近通過人們才發現了炁體,終於證實了氣(古又作「炁」字)的存在。

Ⅸ 精氣神是指什麼精什麼氣什麼神

「精」指腎精,「氣」指腎氣,元氣,「神」指精神。

《黃帝內經》上講:「人始生,先成精」。腎精是生命的本源。人體「精」的多寡有兩方面因素:一是遺傳因素,二是後天食物的攝入。

氣是產生於「精」(腎精)的一種無形的能量,與血共同運行,統稱為「氣血」。氣統領著血在流動。

神是氣血充盈的一種外在表現。飽滿的精神源於氣血的充盈,充盈的氣血靠飽滿的腎精來產生。


三者關系

精、氣、神三者之間是相互滋生、相互助長的,他們之間的關系很密切。從中醫學講,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維持生命的動力是「氣」,而生命的體現就是「神」的活動。所以說精充氣就足,氣足神就旺;精虧氣就虛,氣虛神也就少。反過來說.神旺說明氣足,氣足說明精充。

中醫評定一個人的健康情況,或是疾病的順逆,都是從這三方面考慮的。因此.古人稱精、氣、神為人身「三寶」是有它一定道理的。古人有「精脫者死,氣脫者死,失神者死」的說法,以此也不難看出「精、氣、神」三者是人生命存亡的根本。

Ⅹ 精氣神分別指的是什麼

精,泛指有形狀態之精微物質,比如粒子狀態的基本粒子。在人,則指構成人體生命活動的各層次的有形元素,常呈固體或液體狀態。

氣,泛指無形狀態之精微物質,比如波動狀態的基本粒子。在人,則指構成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無形元素,常呈氣體狀態。

神,泛指精氣之活力,比如基本粒子的形態功能變化。在人,則指構成人體生命活動的各層次的形態功能變化活力,比如:新陳代謝、吐故納新的過程,顯然是由渾然天成、與生俱來的一套自組織自穩定的自動控制系統在運作。

(10)什麼是精氣神圖片擴展閱讀:

精氣神是一個人或團隊集體干工作創事業的「發動機」,什麼樣的精氣神帶來什麼樣的工作績效。培育和提振部隊精氣神,是一項帶全局性根本性的建設,事關部隊建設發展方向,事關戰鬥力的生成提高,事關官兵全面發展和履行使命任務的成敗。

中國人歷來重視精氣神的培育,也充分認識精氣神的重要作用,始終把精氣神當作一種寶貴財富。古人雲:「樹活風雨土,人活精氣神。」精氣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

從中醫角度說,這與人的生理層面理解完成吻合,精是構成人體、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氣是生命活動的原動力;神是精神、意志、知覺、運動等一切生命活動的最高統帥。

三者之間相互滋生、相互助長、缺一不可。精不能離開氣而獨活,氣又離不開神而獨息,神亦離不開精而獨存。精充氣就足,氣足神就旺;精虧氣就虛,氣虛神就少。

毛澤東曾說過:「人是要有點精神的」,鄧小平也說過「沒有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子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業」。精氣神是一個人精神狀態的概括和成就事業的動力源泉,是其素質的內涵、魅力和靈魂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