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胸椎是哪個部位
胸椎在胸腔後,形成脊椎中間部份,具有承受重力、緩解沖力、支持脊神經及血管等作用。<br><br>胸椎有12塊椎骨,T1-12自上而下,胸椎與頸椎和腰椎有明顯區別,它有肋骨協助維持穩定。實際上在脊柱的胸段是一個由胸椎、肋骨和胸骨組成的桶狀結構,與頸椎和腰椎相比,因其穩定性好,錯位的機會較少。
⑵ 人體脊椎骨骼高清圖
人體脊椎骨骼高清圖:
人類的脊柱由23-24塊脊椎骨和中間起緩沖作用的椎間盤組成;這個結構通過韌帶和小的脊柱關節固定;具有支持軀干、保護內臟器官的作用。
脊柱人為劃分為7頸椎、12胸椎、5腰椎、骶骨和尾骨。人類的5塊骶骨和4塊尾骨相互融合,它們被稱之為「假脊椎」。有尾巴的脊椎動物有數目不等的尾骨。
成人的脊柱在矢狀面成雙s形彎曲,脊柱側面觀,有頸、胸、腰、骶4個生理性彎曲。它為直立行走的人類提供了強大支持,而且具有彈性。頸部和腰部向前突出的脊柱彎曲被稱之為脊柱前凸,相對的胸部和尾部向後突出則被稱之為脊柱後凸。
(2)胸12脊椎骨的位置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人體骨骼作用
1、支持作用:人體不同的骨骼通過關節、肌肉、韌帶等組織連成一個整體,對身體起支撐作用。假如人類沒有骨骼,那隻能是癱在地上的一堆軟組織,不可能站立,更不能能行走。
2、保護作用:人類的骨骼如同一個框架,保護著人體重要的臟器,使其盡可能地避免外力的「干擾」和損傷。例如顱骨保護著大腦組織,脊柱和肋骨保護著心臟、肺,骨盆骨骼保護著膀胱、子宮等。沒有骨骼的保護,外來的沖擊、打擊很容易使內臟器官受損傷。
3、運動功能:骨骼與肌肉、肌腱、韌帶等組織協同,共同完成人的運動功能。骨骼提供運動必須的支撐,肌肉、肌腱提供運動的動力,韌帶的作用是保持骨骼的穩定性,使運動得以連續的進行下去。所以,我們說骨骼是運動的基礎。
4、代謝功能:骨骼與人體的代謝關系十分密切。骨骼中含有大量的鈣、磷及其他有機物和無機物,是體內無機鹽代謝的參與者和調節者。
⑶ 十二胸錐在什麼位置
以下標志可幫助確定脊椎的位置:1、從枕骨結節向下,第一個觸及的是第2 頸椎棘突;它與第2 頸椎椎體約在同一水平。2、當頭部前屈時,可摸到明顯隆起的第七頸椎棘突(大椎)。3、兩手垂於軀體兩側時,兩肩胛岡連線平第三胸椎棘突;棘突下緣約平第3 、4 胸椎間隙。4、兩肩胛骨下角連線平第七胸椎棘突。約平第8 胸椎椎體。5、第十二肋與豎脊肌外緣交點,相當第一腰椎水平。6、兩季肋下緣連線平第二腰椎棘突。7、腰肌兩側可觸及的最長的橫突為第3 腰椎橫突,同第3 腰椎椎體水平。8、兩髂嵴最高點連線平第四腰椎棘突。9、髂後上棘:髂嵴後端。瘦弱者呈隆起頭,年青或肥胖者皮膚表面呈現一凹陷。為骶髂關節中心點和第二骶椎中部的標志。10、骶後孔:骶骨背面的四對小孔,為八髎穴所在。11、骶管裂孔(腰俞):骶尾關節上方正中呈凹陷處。第12胸椎雖無明顯標志,你可先確定第8 胸椎,向下數;或先確定第一腰椎或第二腰椎向上數來確定。
⑷ 胸十二椎在什麼位置
您可以自己數一下,從頸部突出的第一塊一般是第三頸椎,逐塊突出的數,人體脊椎由上至下分為7塊頸椎,12塊胸椎,5塊腰椎,以及骶骨,第十二胸椎即與第一腰椎相鄰
⑸ 脊椎的L3.L4在那個位置
L3,L4就是第三、第四腰椎的意思。如圖:
脊柱是身體的支柱,位於背部正中,上端接顱骨,下端達尾骨尖。
脊柱分頸、胸、腰、骶及尾五段,上部長,能活動,好似支架,懸掛著胸壁和腹壁;下部短,比較固定。身體的重量和所受的震盪即由此傳達至下肢。
脊柱由脊椎骨及椎間盤構成,是一相當柔軟又能活動的結構。隨著身體的運動載荷,脊柱的形狀可有相當大的改變。脊柱的活動取決於椎間盤的完整,相關脊椎骨關節突間的和諧。
脊柱的長度,3/4是由椎體構成,1/4由椎間盤構成。
(5)胸12脊椎骨的位置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腰椎腰1、腰2、腰3的位置在人體的後腰部正中線上,通常位置確定需要根據胸12的具體位置,找胸12之前需要先找到第12肋骨的肋骨頭。
肋骨頭位置大約在腰部與背部結合處,正中線旁開5-6公分左右的位置,能夠摸到肋軟骨頭,肋骨頭確定之後順著肋骨就可以找到第12胸椎,觸摸到胸椎棘突之後往下一個就是腰1椎體的棘突,再往下一個是腰2椎體棘突,再往下是腰3椎體棘突,這種方法是比較簡單一些的。
⑹ 胸椎12在身體哪個部位
胸椎位於脊柱胸段,共12個。
第1胸椎的椎體的橫徑較矢狀徑大二倍,第2胸椎以下椎體橫徑變小,矢狀徑增長。橫突自上而下逐漸變短。第5至第8胸椎棘突最長。第1胸椎體側有一個圓形上肋凹和半圓形下肋凹;第9、10胸椎椎體常只有一個上肋凹;第11、12胸椎椎體只有一個圓形的肋凹,橫突短而無橫突肋凹。
從上向下,椎體逐漸增大,這與負重有關。胸椎參與支持肋和構成胸廓的作用。胸椎有12個椎體承受壓縮載荷,椎弓主要承受拉伸載荷,椎板短而寬呈迭瓦狀,可防止胸椎過伸活動。關節突關節的關節面呈冠狀位,因此允許胸椎有一定范圍的軸向旋轉活動,並對向前的移位有較強的抵抗作用。
(6)胸12脊椎骨的位置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整個胸部脊柱略有後突,構成胸曲。各胸椎椎體呈長方形,有時也現雙邊影,雙邊影系左右兩緣的分別顯影。一般椎體之前緣較平直,有的人其中部稍凹陷,使其上、下兩端略向前突。12塊胸椎排列整齊正直或稍向右屈。
每個胸椎椎體都呈方形,上位椎體較小,向下體積逐漸加大。椎體上下兩緣緻密平坦,有時出現雙影。雙影是椎體前後緣分別顯影的結果。胸脊神經,脊髓胸段發出的胸神經共12對,在同序胸椎下緣穿出,都有前支和後支。
胸椎的穩定性明顯高於胸腰段等其他脊柱區域,這主要歸功於胸廓環的存在。在前方由肋軟骨與胸骨構成胸肋關節,在後方則由肋骨頭與相應椎體、椎間盤及橫突形成關節。
⑺ T12 椎體在什麼位置
T12椎體,也就是人體的第十二節胸椎.
第十二節胸椎在人體的胸腰部的交界的位置。如果是身體比較瘦弱的人,當做彎腰動作、弓背動作時,可以看見後背部的第十二根肋骨,也就是胸背部的最後一根肋骨,是整個胸背部最短的一根肋骨,沿著這個肋骨向整個後背部的中間移動,與這個肋骨連接的胸椎就是第十二胸椎,上面連接的是第十一胸椎,下面連接著第一腰椎。
如果是身體比較胖或者比較結實的人,一般比較難以摸到第十二根肋骨的根部,最多能摸到第十二根肋骨的頭部。可以將左右兩個第十二根肋骨的頭部最下邊緣用一條直線連接起來,這條直線與整個脊柱的交點就是第二腰椎,再向上5-8cm,或者再向上查兩個脊椎,就是第十二胸椎。
(7)胸12脊椎骨的位置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腰大肌起始肌腱位於T12-L5椎體及橫突,周圍神經走行復雜,髂腰肌長期受牽拉、扭轉出現勞損,導致肌肉內神經循行之處發生病變,常見表現就是腰痛、腹股溝壓痛、腹股溝至股骨小轉子周圍疼痛等。
另一方面,有學者認為腰部肌肉無力引起的腰椎失穩與腰痛互為因果,髂腰肌功能出現缺陷不能維持脊柱的穩定性,將會出現腰椎節段失穩,從而導致腰痛,而腰痛後出現的腰部活動保護機制會進一步減少腰部活動,造成髂腰肌功能進一步退化。
⑻ T12椎體指哪兒
T12椎體指第十二胸椎,簡稱為十二椎,第十二胸椎對應的人體臟器有腎、大腸、淋巴、輸尿管、膀胱等。第12胸椎是腰椎和胸椎結核的部位,如果在彎腰的時候,可以看出腰部後弓的頂點位置,大概就是胸12椎體的棘突。
從下向上確定兩髂嵴連線是腰4、5間隙,順次向上查到第一胸椎即可定位第十二胸椎;從上向下確定從背後mo胸廓,胸12肋骨(即能mo到的最靠下的肋骨)gen兒所靠的椎體就是胸十二椎體。
(8)胸12脊椎骨的位置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第十二胸椎骨折的後遺症可能會出現局部坍塌或者是爆裂,嚴重的會出現脊椎變形等症狀。判斷第十二胸椎可以先定位腰帶的位置是腰四的棘突,然後根據腰四棘突,向上數5個椎體,基本就可以確定是胸12的位置。
判斷第十二胸椎也可以從上方大體的判斷胸後部的肋叉的位置,如果在脊柱的兩側摸不到肋骨,這個區域大概就是胸十二椎體。
⑼ 脊柱在人體的那個部位
脊柱位置:背部正中,上端接顱骨;
小孩剛出生的脊椎數量是32-34,成人脊柱由26塊椎骨(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椎1塊(剛出生時5塊)、尾椎1塊)借韌帶、關節及椎間盤連接而成。
脊柱上端承托顱骨,下聯髖骨,中附肋骨,並作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後壁。脊柱具有支持軀干、保護內臟、保護脊髓和進行運動的功能。
脊柱內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條縱行的脊管,內有脊髓(註:脊柱不等於脊椎或脊椎骨,脊柱是由多塊脊椎組成的)。
(9)胸12脊椎骨的位置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脊柱的發育是由中胚層的生骨節細胞圍繞脊髓和脊索形成的。胚胎早期,每側體節腹內側面分出一團間充質細胞,為生骨節。生骨節逐漸移向中線脊索周圍。
起初生骨節組織的節段包繞脊索與體節對應,當進一步發展時,每個生骨節的尾端部分變緻密,並和下位生骨節的頭端連接起來,形成新的節段稱椎骨原基,即後來的椎體。
椎體形成後不久,在其背面伸出密集的間充質,形成神經弓,包圍脊髓。腹面形成肋突,肋突在胸椎形成肋骨,在頸、腰椎與橫突相合。椎骨原基形成軟骨,後骨化為椎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