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毛線棉鞋雙心圖案怎麼織
毛線棉鞋雙心圖案織法:
1,材料:適合平時穿39碼鞋子的, 42碼底子一雙,鞋幫四片,鞋墊一雙,14號針一副。混紡中粗毛線3兩。一種顏色2兩,一種顏色1兩。(以咖啡色和藍色為例,藍色2兩,咖啡色1兩。)
2.咖啡色線起40針,兩種顏色的線來回織,咖啡色一個來回,藍色兩個來回,織30個來回
3.開始加針,從右邊開始加針,每兩排(即一個來回)加一針,織到左邊還剩兩針的時候就不織了,翻到反面織回去。
4.織好幾排後的樣子,一直這樣織往返織
5.加針加到70針的時候就不再加針了。
6. 鞋面夠腳背長度後開始織鞋子的「耳朵」。耳朵」的織法:中間留若干針,其餘針數分別平均給兩只「耳朵」,之後先開始織其中一個,靠近鞋底位置的不收放針,另一邊每織到頭收一針,最後留三針;一隻耳朵完成,嘿嘿,先別忙著把線線扯斷了,還沒完呢,讓我們開始走回頭路,整個鞋面是雙層的,現在開始織剛才那個耳朵的克隆版,您剛才怎麼收的針,現在就怎麼倒回去把它放出來。一個耳朵的第二層織好,您就開始折騰另一個耳朵吧,倆耳朵都兩層了,再弄鞋面的第二層。
7.現在開始按圖解排花樣,不加不減織28行,也可以改成自己喜歡的花樣。
8.花樣織好後開始減針,右邊針上織好10針就不往前織了,翻過來往回織,織完兩層鞋面,您最好找點布來,把它夾在鞋面中間,縫合,這樣,毛線的鞋面就不容易走形。還有,剛才的換線的那面因為已經逢到夾層里去了,所以您的腳丫子不會勾到那些線線。以後每次從左棒針上織兩針到右棒針上,一直重復至針上還剩40針就不再減針.
9.最後不加不減織30個來回收針,鞋面就完成了。弄完鞋面再看鞋底,花樣一樣,您就按著鞋底的大小織吧,要比您買的鞋底稍稍小一點,因為毛線是個容易伸縮的東西。縫合的時候,您最好在鞋底下面添些什麼。這樣才更容易保暖。
② 誰能給我畫個土鱉蟲漫畫
啥重謝????
③ 棉鞋怎麼畫
畫出立體感
④ 手抄報怎麼畫最漂亮要求:精緻,奇特。
《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 古人雲:一寸光陰一寸金。人的一生是要怎麼來看,說長也長,說短那也是很短。對於碌碌無為混日子的人那的確是長,因為這過的每一天似乎都沒有意義。而對拼搏向上的有志者,那生命的每一分鍾都是如此的寶貴的。
鄧拓先生在燕山夜話這樣寫過: 「 一個人的生命究竟有多大意義,這有什麼標准可以衡量嗎?提出一個絕對的標准當然很困難;但是,大體上看一個人對待生命的態度是否嚴肅認真,看他對待勞動、工作等等的態度如何,也就不難對這個人的存在意義做出適當的估計了。古來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嚴肅地對待自己的生命,當他活著一天,總要盡量多勞動、多工作、多學習、不肯虛度年華,不讓時間白白地浪費掉。我國歷代的勞動人民以及大政治家、大思想家等等都莫不如此。班固寫的《漢書》《食貨志》上有下面的記載:「冬,民既入;婦人同巷,相從夜績,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這幾句讀都來很奇怪,怎麼一月能有四十五天呢?再看原文底下顏師古做了註解,他說:「一月之中,又得夜半為十五日,共四十五日。」
這就很清楚了。原來我國的古人不但比西方各國的人更早地懂得科學地、合理地計算勞動日;而且我們的古人老早就知道對於日班和夜班的計算方法。
一個月本來只有三十天,古人把每個夜晚的時間算做半日,就多了十五天。從這個意義上說來,夜晚的時間實際上不就等於生命的三分之一嗎?
而如今,我覺得我們周邊的一些年輕人,有的是在辛勤的努力學習工作,但也有的不注意把握好時間,一天之中浪費了許多大好時光,真是為他們感到可惜。假如都到了我們這個年齡才猛醒的話,那就太遲了。總之,處在不同的年齡段對時間的珍惜的認識是不同的,走過來的人才知道,「少小不努力,老大圖傷悲」的道理。為什麼我們不能從年輕時就認識到呢。年輕人要有老一輩的不斷提醒和教育,老一代的人更應該抓緊自己不多的時光多學點什麼,不虛度時光。正確的把自己一生的時間安排好,那我認為這是一個智者的選擇。
珍惜生命的格言
001 今天就是生命-----是惟一你能確知的生命。晝利用今天,使自己對某件事情感興
002 尊重生命,完全尊重生命。
003 人生就像奕棋,一步失誤,全盤皆輸。
004 人生有兩出悲劇:一是萬念俱灰,另一是躊躇滿志。
005 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進程中的伴隨物,也是心理健康的
006 我的一生始終保持著這樣一個信念生命的意義在於付出,在於給予,而不是接受.
007 生命不可能有兩次,但是許多人連一次也不善於度過。
008 了解生命而且熱愛生命的人是幸福的。
009 我總覺得,生命本身應該有一種意義,我們絕不是白白來一場的。
010 魚生於水,死於水;草木生於土,死於土;人生於道,死於道。
011 得其志,雖死猶生,不得其志,雖生猶死。
012 本來,生命只有一次,對於誰都是寶貴的。
013 視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014 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的急流與奔向前去的時候,才美麗,才有意義。
015 動則生,靜則樂。
016 生命的路是進步的,總是沿著無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麼都阻止他不得。
017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018 沒有人永遠活著,沒有東西可以經久。
019 生命,只要你充分利用,它便是長久的。
020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021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022 應該笑著面對生活,不管一切如何。
023 對人說不,生命是一切寶物中最高的東西。
024 生命的用途並不在長短而在我們怎樣利用它。許多人活的日子並不多,卻活了很長
025 我們既到世上走了一道,就得珍惜生命的價值。在某種意義上說,生要比死更難。
026 我只有一次生命,而且它又相當短,我為什麼在自己最不想做的事情上浪費我的生命。
027 使一個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於延長了人的生命。
028 生命是珍貴之物,死是最大的罪惡。
029 不要以感傷的眼光去看過去,因為過去再也不會回來了,最聰明的辦法,就是好好的把握現在。
030 生命是一去不復反返的!眼前保得了的切莫要放手;一放手,你就永遠找不回來.
031 有時我想,要是人們把活著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後一天該有多好啊!
032 懂得生命真諦的人,可以使督促的生命延長。
033 生命不僅可以用年月計算,有時事件也是最好的日歷。
034 生命是惟一的財富。
035 把每一個黎明看作是生命的開始,把每一個黃昏看作是你生命的小結。
036 斗爭是甜蜜的。
037 人的青春時期一過,就會出現名象秋天一樣的優美成熟時期,這時,生命的果實象
038 只要有勇氣,生活就會變得美好。
039 喜愛人生的人絕不是失敗者。
040 如果容許我再過一次人生,我願意重復我的生活。因為,我向來就不後悔過去.
041 生命是單程路,不論你怎樣轉變抹用,都不會走回頭,你一旦明白和接受這一點。人生就簡單得多了。
042 在我們所具有的一切缺點中,最為粗魯的乃是輕視我們的存在。了,越愛人生,就越不能服膺生活者的條件。如果只為了凝視人生,要意識做什麼呢?
043 生命是真實的,生命是誠摯的,墳墓並不是他的終結點。
044 有生命,那裡便有希望。
045 每一朵花,只能開一次,只能享受一個季節的熱烈的或者溫柔的生命。
046 親愛的朋友,所有的理論都是灰色的,而寶貴的生命之樹常青。
047 我們的生命是天賦的,我們惟有獻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048 生命的意義是在於活得充實,而不是在於活得長久。
049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燭,而是一支由我們暫時拿著的火炬,我們一定要把它燃得
050 世間之活動,缺點雖多,但仍是美好的。
052 人生不售來回票,一旦動身,絕不能復返。
053 在我們了解什麼是生命之前,我們已將它消磨了一半。
054 生命短暫,切不可蝟瑣偏狹。
珍惜生命的故事
王佳敏 發表於 2006-4-14 3:00:00
相信我,不管在什麼地方都住著地球精靈,它們住在高高的銀杏樹上,住在冰天雪地的極地,住在35億年的化石里,住在被稱為活化石的「噬人鯊」的身體里……我,就是地球精靈的一分子,想聽聽地球生命的故事嗎?這可是個好主意。地球生命的故事有個名字,叫作「進化」。聽了這個故事,你就會知道進化是件多麼奇妙的事。怎麼樣,准備好了嗎?故事開始了:
46億年以前
生命的母親——地球,在一場星球爆炸中誕生了。那時候的地球整天處於電閃雷鳴、烈日暴曬、火山噴發、熔岩流淌中,大氣中充滿了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氫等無生命物質,沒有氧,沒有臭氧層,太陽紫外線直射地面,熱得像個沸騰的火球,沒有水,沒有空氣,沒有生命。
40億年以前
經過6億年的折騰,地殼發生了一些變化,隆起的地方成了高原和山峰,下陷的地方成了窪地和山谷。地球慢慢地冷卻了,能留住那些水蒸氣了,水形成了,開始下雨,雨水降落到窪地里,原始海洋誕生了。最重要的是,大氣中一些能形成生命的有機物質也隨著雨水流入了原始海洋。原始海洋就像一口裝著營養物質的大鍋。
35億年以前
那時候的地球到處都是臭烘烘的硫磺味,很像人在放大屁。原始海洋就像一個化學雞尾酒調酒師,一些物質經過化學反應後,組合在一起,我誕生了,我的名字叫做「脫氧核糖核酸」,這名字好長,你還是叫我「DNA」吧。我存在於所有生物的體內,還能自我復制。按現在的時髦話說,就是能克隆自己。
30億年以前
進化有時候就是一場「適者生存」的考驗。DNA必須隨著地球環境的變化與時俱進,才能生存。那時候地球環境非常惡劣,為了生存,我溜進了一個能適應環境的生存組,成了第一個臟兮兮的細菌。我們以硫磺為食物,不斷繁殖,布滿了黏土的表面,空氣中充滿了難聞的臭球鞋氣味。
20億年以前
進化有時候就像一場戰爭,細菌在復制中需要消耗能量。在這場戰爭中,有的細菌天生就是贏家,因為它的體內有大量的葉綠素,能進行光合作用,將水和二氧化碳轉化成糖,吃飽喝足後釋放出氧氣,毒死那些吃硫磺的細菌。然後,它們又重新鑽進深海臭烘烘的泥里,並一直生存到現在。
10億年以前
天哪,從細菌進化到動物的這個階段實在是太漫長了,經過25億年的進化,一種原始的蟲子開始在水底四處爬動。
5.7億年以前
生物進化的節奏突然開始加速,地球上產生了很多奇怪的生物群體。有些生物群體就像地球上的過客,只出場了一次就再也不出場了。科學家把這個現象稱作是物種的滅絕。還好,有很多物種堅持了下來,所以進化不必從頭開始。順便說一句,那些不再出場的物種主要是不能適應地球的變化才滅絕的。
5億年前
這個時候被稱作三葉蟲時代,它們幾乎佔了當時所有動物的一半以上。三葉蟲的樣子有點像土鱉,不過,個兒是土鱉的50倍。這么大的蟲子再也不可能出現了。
4.4億年前
海洋面積縮小,陸地面積擴大。一些適應陸地生活的藻類進化成陸生植物。大地慢慢地被上了綠裝。這時候的海洋中,到處是3米長的兇殘海蠍。第一條長著上下頜的魚進化成功。一部分魚長出了腿,開始在陸地上爬行。
4.1億年前
進化越來越精彩了!海洋里各種魚類川流不息。在真掌鰭魚成功登陸後,地球上出現了兩棲動物。陸地上到處都有兩棲動物的呱呱叫聲。有些兩棲動物有鱷魚那麼大。哦,這時候的昆蟲特別偉大,隨著第一批昆蟲振翅飛翔,地球生命離開地面,飛向天空。
3.65億年以前
這時候的地球,氣候炎熱而潮濕,沼澤遍地,地球很像一個蒸氣浴室,在這樣的溫度和濕度下,蕨類植物長得非常繁茂,這對兩棲類動物的發展特別有利。在長滿巨大蕨類植物的地方生活著蜻蜒和第一批爬行動物。
2.9億年以前
這是一個令人恐怖的時期,太陽把地球烤得越來越熱,海面開始下降,三葉蟲賴以生存的那部分海洋乾枯了,在海底生活了2.1億年後,三葉蟲遭到了滅頂之災——它們滅絕了。爬行動物開始替代機靈的兩棲動物。
2.3億年以前
在此前1.35億年形成的小爬行動物變得更大更兇猛了,它們進化成了各種各樣的恐龍。貪婪的爬行動物還控制了大部分的天空和海洋。
巨大的食草動物腕龍,一頓早餐能吃掉一棵樹;兇猛的迅猛龍成群地捕食;殘暴的霸王龍是最大的食肉動物;翼龍在頭上咆哮;魚龍和巨龍在海洋中游戈……
2.1億年以前
大地鮮花盛開,各種昆蟲以可怕的速度成群地出現;一些小型的哺乳動物出現了,恐龍蛋成了它們最喜愛的食物。盡管它們又聰明又敏捷,可還是免不了受到恐龍的報復和踐踏。
1.4億年以前
鳥類出現了,這是善於飛跑、體形小的恐龍演變的結果;海洋中到處都是可怕的菊石。
6500萬年以前
恐龍滅絕了。哺乳動物成了地球的霸主,一直到現在,它們都是地球上最兇猛的獵食動物。
200萬年以前
人類演化出來了。在這200萬年裡,人類經歷了好幾次可怕的冰期。就連猛獁象這樣渾身長滿了長毛的猛獸都沒能逃脫滅絕的厄運,可是人類卻挺過來了。現在,這個地球上已經有60億人口了。難道是人類獵手把猛獁象變成了毛皮大衣和猛獁象臘肉了嗎?這可真是一個難解的世界之謎啊。
珍惜生命的故事
生命對每個人來說並不是永恆,因為當你一生下來,死亡也跟著你一起生下來,生命中每一片刻都在朝死亡移動,所以我們只能抓住生命的每一個瞬間。我們要珍惜生命,感激生命中的每一天。
殊不知,生命是殘疾的。微觀看,人生短暫,僅那麼六七十年,至多百十年,若中途有什麼意外,恐怕還活不到那麼久,然而這中間有多少人是真正為自己活著?又有多少人真正找到了自我?為向上爬絞盡多少腦汁?為掙大錢煞費多少心血?其實,與其說你賺了大錢,倒不如說你被錢所賺,因為錢賺走了你的青春、時間、體力,和生命。只有一次的生命才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說生命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是由於所有的財富都可以失而復得,唯有生命只是一次;但許多人寧願用它換取那些所謂的財富,卻把全部生命耗費在名聲、權利或金錢的積蓄上。他們只是使用了生命,而不曾珍惜生命、享受生命。
活著,真好!然而人不可能永遠活著,生命從它誕生的那一天就開始走向死亡,就開始與死亡做一生的搏鬥。所以活著,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生命能夠承受多大的重量,生命有著怎樣的韌性,其實我們常常是弄不清楚的。我們更為清楚的是生命的脆弱。考試失敗,晉升受挫,鄰居失和,家庭矛盾,戀人移情,小孩吵架、兄弟吵嘴等等,甚至是許多雞毛蒜皮提不起筷子的事都令人失去理性,心智大亂而導致生命危機:自殺或殺人。所以很多深刻的哲人在總結了形形色色的人生後都嘆說生命何其脆弱。古代行船的人有一句話「船板下面是地獄。」只是一板之隔,生死兩境,可知生命的脆弱,隨時隨地都會遭到災難的可能。我們若有這種覺悟,心中存著「現在是生命最後的一刻」,無論遇到任何情況也不會驚慌失措。
生命只有一次,要真實地活著,且活得盡可能地精彩和珍惜生命的人為數不多。每一次風雨之後,讓心靈感受生命拔節的人更為寥寥無幾。生命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只有一次,而生命一旦來到這個世界上,便負有嚴肅的生命使命,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對待我們的生命?
據說當代是「自私與不負責的時代」。多年前,三島紀夫和川端康成都是日本著名的作家,但是卻先後自殺了,一個是切腹,一個是含煤氣管。他們的死,據許多心理學家分析,可能是唯恐自己身體及創作能力衰退,而企圖在生命的巔峰隕落,以保存世人最美的印象。其實,敢死,固然精神可貴,敢活有時比敢死更為可貴。因為生命本是脆弱的,但脆弱的生命一旦勇敢地承擔起使命和苦難,才顯出一種尊嚴。有時你要記住,你活著畢竟是為自己,不是為別人。生命是從你造化接受的恩賜,你有責任承當這項恩賜。你若不珍惜生命,善巧運用內外條件去自利他、自覺他,你就未嘗真正做到「主人翁」。佛說:「命在呼吸間。」人無法管住自己生命,更無人能擋住死期,讓它永駐人間。《涅盤經》說:「人命之不息,過於山水。今日雖存而明日難知。」這就是說,人類生命流逝的速度比滔滔而下的山溪更為迅速,轉眼之間就消逝了。今天雖平安,可誰也無法保證明日的安定。《摩耶經》中有一節談到,人生的旅程就是「步步近死地。」一天一天、一步一步接近死亡,這就是人生的。既然生命這么來去無常,我們更應該好好地珍惜它、利用它、充實它,讓這無常寶貴的生命,散發出真善美的光輝,映照出生命的真正價值。
若要窮其究竟,那問題就是:為什麼要活著?僅僅是活著?難道我們被什麼施予了某種生活計劃?難道我們活著,就是為了體驗開始與終結?那又是什麼樣的終結?愛因斯坦說過:「只有為別人活著才是有價值的。」是的,生命是一種承諾。一種對父母、對親友、對社會,同時也是對自己的美麗的承諾。生命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目的。每個人的生命態度各有不同,我想這也未嘗不可。但是,不管是哪一種人,都是帶著某種使命而生於世上的極其寶貴的人。人絕不能為外界而活著,而應為自己的生命而活下去。一位台灣女作家說過這么一句話:人活著的時候總該好好活著,不為自己,而為那些愛你的人!因為死亡留下來的悲哀不屬於自己,而屬於那些還活著還深愛著你的人!到世上來一趟,為不多的幾顆心靈所吸引,所陶醉,來不及滿足,也來不及厭倦,又匆匆離去,把一點迷惘留在世上,能不令人惻驚!
生命一旦結束,便無法復生,一去不返了,所以生命是無價之寶,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的;既然如此,我們應在有生之年,善用上蒼賦予的生命,為自己,也為社會做出點貢獻,才不致於辜負那些為我們生命存活付出心血的人。
生命作為一個流程,流程中充滿著尷尬,每個人都必須承受生活中所有挫折和痛苦,好好活著,善待生命,而我們有時無力抗拒這種尷尬時,活下去的確需要很大勇氣,非大智大勇者所不能為。敢活有時比敢死更可貴,因為生命是短暫的,因而也是寶貴的。在這短暫而又寶貴的生命里,應善待生命,好好活著,抓住生命中每一瞬間,不應選擇消極的方式結束生命,卻私自將痛苦和迷惘長久地留給親人和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