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女信息 » 美女壓腳是為了什麼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美女壓腳是為了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2-22 21:58:53

A. 古代女子為什麼要纏足

據說女子纏足最早出現在五代十國,南唐後主李煜為求女子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推崇女子纏足。到了清代,腳的形狀、大小成了評判女子美與丑的重要標准,一個女人是否纏足,纏得如何,將直接影響她的終身大事。「三寸金蓮」成為婦女的美態標准,以至於有些女子因腳太小而行動不便,成了進進出出都要別人抱的「抱小姐」。
據說這種陋習大約是從後蜀開始。相傳南唐李後曾造七尺高蓮台,令宮嬪睿娘以帛纏足,作新月狀,著素襪行舞蓮中,迴旋有凌雲之態。從此,開創了後世纏足之風。

這位儒弱無能的皇帝.復國無望,成天在那兒"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成天與妃子宮女混在一起,等著滅亡的到來.宮中妃子,爭相向皇帝獻媚.其中有一位妃子,別出心裁地把自已的腳用布纏起來,纏得很緊,一雙腳看上去似三寸金蓮,走鷳防匆,因為疼痛,又緊皺雙眉,見了皇帝,又相勉強笑一笑,那李煜見了,真是又疼又憐,於是就特別地寵愛這位妃子,後來竟讓她當了皇後.這事一出來,宮中所有的女子,全都學著她的樣,也裹起小腳來.後來,凡尋找民間美女,均要看腳是不是小的.這樣就造成了當時一種時尚,凡大腳女人就是難看的婦人.全國的女子,不得不也全裹起小腳來.後來的宋,元,明,清各個朝代,也都推崇小腳,那些明主賢相,文人墨客,從王安石到曹雪芹,滿腹經論,卻沒有一個人出來反對.歷經一千年,害了多少人啊!

宋朝時期,纏足之風愈來愈盛,女子的腳越小越受贊賞,小腳已成為美人的標志。

清朝時期,康熙曾下詔禁止女子纏足,但長期以來所形成的陋習一時難以改變,為此還鬧出不少紛爭。康熙七年,王熙奏免其禁,以至民間又公開纏足。

乾隆年間,滿族婦女也盛行纏足之風,以至乾隆皇帝屢次降旨嚴責,不許旗女裹腳,旗女才得以保存那天然的雙足。

封建社會時期的婦人,如果聽人背地評說自己腳大,會感到異常的羞愧。母親越是喜愛自己的女兒,越為女兒死死纏足。於是,此陋習得以盛行。

纏足是封建社會時期的陋習,是對女性的一種摧殘。據說這種陋習大約是從後蜀開始。相傳南唐李後主曾造七尺高蓮台,令宮嬪睿娘以帛纏足,作新月狀,著素襪行舞蓮中,迴旋有凌雲之態。從此,開創了後世纏足之風。宋朝時期,纏足之風愈來愈盛,女子的腳越小越受贊賞,小腳已成為美人的標志。清朝時期,康熙曾下詔禁止女子纏足,但長期以來所形成的陋習一時難以改變,為此還鬧出了不少紛爭。康熙七年,王熙奏免其禁,以至民間又公開纏足。乾隆年間,滿族婦女也盛行纏足之風,以至乾隆皇帝屢次降旨嚴責,不許旗女裹腳,旗女才得以保存那天然的雙足。封建社會時期的婦人,如果聽人背地評說自己腳大,會感到異常的羞愧。母親越是喜愛自己的女兒,越為女兒死死纏足。於是,此陋習得以盛行。

B. 為啥舊社會要女人裹小腳

大概有四點原因:


一:裹腳後有利於把婦女困在在房間內,行動不便,這樣一來活動范圍就嚴格的限制了,也符合了「三從四德」的禮教,也就達到保留貞操的目的。

二:裹腳後會引起婦女本身體狀態的變化,從此更好地承當延嗣後代的生育工具。在纏足之後,腳步的形狀成為畸形,當腳接觸地面時,全身的重量集中於踵部。可以這樣說,纏足後的女子是用踵部來行走的,每走一步,就會牽動腰髖部,日子一久,婦女的腰髖部發達,骨盆改變,對婦女的生育有影響。

三:古代統治者的思想對百姓的影響,在五代前,有一種說法是裹腳是起源於吟詩 「春花秋月何時了」的李煜,李煜的嬪妃們用布把腳纏成月亮形狀,還在用黃金做成的蓮花上歌舞,李後覺得這是至美,在那開始後宮中就開始纏足,後來又廣泛在民間流行起來。

四:古人病態的審美觀使然。許多封建文人的病態審美,覺得小腳非常美。特別是明清時的文人就出現有許多詠小腳的濃詞艷句,就如「瘦欲無形,越看越生憐惜」,那時候的這種思潮對社會風俗的影響,這樣一來古代婦女除了注重頭飾,然後業把目標放到腳上,就像成語「品頭論足」就是有議論婦女的容貌體態的意思,頭和腳,成為當時很多人眼裡女性美的一個重要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