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四川丹巴美人谷
丹巴美人谷在丹巴縣巴底鄉。
美人谷位於四川甘孜州丹巴縣,古老的康巴地區,大金川、小金川、革什扎河、東谷河和大渡河五條河流交匯之地。康定的漢子,丹巴的美女,是四川省甘孜州最著名的人文景觀,康定的漢子雄如山,丹巴的美女美如水;丹巴,一個未開墾的旅遊處女地,不僅有奇特的自然風光,更有純朴、美麗的人文景觀。
② 四川甘孜有一處秘境,路途艱苦,曾到達的人屈指可數,卻令人神往
每隔一段時間,川西就會有些幽深神秘的小眾秘境被一些驢友發掘出來。位於橫斷山系北段大雪山脈北段的黨嶺也是這樣的一個地方,這些年來,它的美照驚艷了世界,但由於並不處於傳統的川西環線之上,交通並不十分方便,加上海拔高,要真正領略它的美,需要安排整天的徒步。所以真正踏足的人並不是特別多。
正是它的神秘的美吸引著我,即使明知路途艱苦,也要去一睹黨嶺的真容。
整個黨嶺雪山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呈南北走向,主峰羌拉,藏語意為美女神仙 山,海拔5470米,歷來被當地藏民列入墨爾多為中心的四周群山的重要神山之一,一大早,約好當地的司機便來接我們,去黨嶺的路真可謂是谷深路彎,我們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穿過零零落落的藏居,深入橫斷山脈的山嶺深處。
司機是丹巴的藏族人,名字叫多吉,一上車,我就跟他聊了起來,結識當地人,是我這些年在旅途上的最大興致。最先,我們從雪地駕駛聊起。聊到自己擅長的話題,多吉的話匣子便打開了,跟我們說,在山背陰處的路面有可能是暗冰,不仔細看是看不出來的,有時一不小心開到暗冰上,車子就可能會側滑。所以我們一路不能開得太快,尤其是入彎前要減速……
多吉對我整天到處旅行的生活似乎也挺感興趣,越聊越開心 。原先只是計劃在黨嶺村等我們徒步下山後把我們送回甲居的他,被我忽悠上了山作我們的向導。事後我們才知道,在黨嶺是不允許外面的人進來做向導的。要村裡請向導得花好幾百塊。多吉正好認識村長,才能跟我們一起上山。
這就是多吉的車,車上一路放著歡快的藏族歌曲,陪著我們一直開向黨嶺。
在這神秘的大山裡,莽莽的原始雨林中有一個與世隔絕的小村莊——黨嶺村。過了這個閘口便是黨嶺自然保護區了,閘口有專人收費,如果是住在村長的民宿里,可以提前打招呼,免了這個費用。甲居藏寨到黨嶺村70公里,可是卻足足開了一個半小時才到。足見一路山高路彎,並不太好走。
黨嶺村已經迎來了初冬,積雪把整個村子都鋪滿,白茫茫的一片。黨嶺雪山也是紅軍長征時翻越的海拔最高的雪山,至今在黨嶺山中依然保留許多紅軍的石刻標語。
這里也是戶外徒步愛好者的天堂,今天我們自己終於可以親自投入這個戶外聖地的懷抱。
這是黨嶺村的村長家,徒步黨嶺的人大多在此住宿,可以從這里租馬到飛機坪,但馬匹始終是無法到達我們的目的地葫蘆海。而且我們主要是為了拍照,騎馬諸多不便,不打算租馬的我們在此簡單吃個早餐,便上山了。
黨嶺村處於是無人居住的莽莽森林包圍中。小村自上世紀60年代因為國家為開采森林資源開路,才與世相緣!但近年國家又禁止開采森林資源,小村的公路又寂靜起來,她又恢復了原本屬於她的原本的色彩。
在這里原始森林保留著它最天然原始的風貌,就連丹巴縣的人民也稱贊「真像陶淵明的世外園」。
我們的徒步目標是葫蘆海。從黨嶺村到達海拔4200的葫蘆海有將近800米的海拔攀升,而我在上山之前,可以說對這一切一無所知,也沒料到雪下得這么早,穿了一對笨重的CAT工裝鞋就來了,甚至連徒步鞋、登山靴都沒准備。
出了村就面臨一個大考驗,一個超級大斜坡就在面前,抬頭一看,起碼有一公里。
平時被戶外驢友們踩出來的小道被冰雪覆蓋了,只能沿著結了薄冰的溪流上山,但一不小心,又會把冰面踩破,整隻腳踏進冰冷的雪水裡。才剛出村就把腳弄濕了,那種冰天雪地里濕襪子的感覺,試過都知道其中的酸爽。
黨嶺最迷人的季節是在10月下旬金秋時節,景區便籠罩在迷人的秋色之中,滿山遍野的彩林,就算你是鐵石心腸都會變成繞指柔。眼下已經是十一月,這里已經褪去秋裝,披上了潔白的冬裝。只有些四季常綠的針葉林依舊在冰雪中面不改色地堅守著。
從山上跑下來一匹馬,顯然是黨嶺村裡平時駝人上山的馬,眼下一路上卻沒任何同行者,多吉告訴我們說,我們今天遇上好天氣,最近幾天山上天氣很差,都沒人敢過來。所以估計一路就只有我們三個人了。
陽光融化了樹梢上的積雪,雖然現在剩下的全是針葉林,但也還算有點色彩。
一鼓作氣爬到從半山坡,回望黨嶺村的同時正好調整一下呼吸。在高原上攀登真的比平時費勁得多。加上走的是和雪的山路,我還是經驗不足。也不敢一下子沖得太猛。
這里真的不是一個適合休閑游的地方,而是有一定難度的戶外探險活動。像我這樣准備不足真是個錯誤的示範。敬告各位後來者,一定要做足准備,備好相應的路餐,穿登山靴和戶外沖鋒衣才能來黨嶺。不然除了要面對數倍的困難之餘,還得特別小心,萬一摔倒,後果可能相當嚴重。
路上不時見到有些小鳥在枯葉堆里覓食,對我們的到來,絲毫不在意。不知是這里的人們從來不打擾它們,還是它們也無處可去。依然自顧自地低頭尋找著食物。
海拔逐漸上升,積雪越來越厚。山裡銀裝素裹,非常漂亮,深綠色的針葉林和潔白的雪花融為一體,彷彿這里就是童話世界。
在欣賞美景的時候,合理分配體力還是很重要,畢竟這里徒步強度較大。隨著海拔的升高的同時,山上的風景也越來越好。斜坡以上,是一大片平坦的松樹林,這里地勢平坦,可以休息一下,吃點路餐。這里可以遠遠地望見雪山了,有積雪的時候,腳踩在雪上嘎吱作響,身後留下一對對腳印。
海拔其實不是唯一敵人,不時有些小河流把去路攔住。背著一身沉重的攝影裝備,過河的時候真的要小心翼翼。
飛機坪是徒步黨嶺一個比較適合休整的地方,遼闊而平整。它其實就是個平闊的山上草原。
飛機坪的得名並非只因為這里的空曠和平坦,而是真的曾經做停機坪用了。據說當年國民黨部隊在此起降過飛機,由此而得名。
飛機坪非常開闊。我們要橫穿這片草地,雖然遠處隱約可見小木屋,但別忘了一句話叫「望山跑死馬」,其實也不近,走到遠處的山腳下大概也要花半小時。
小木屋是一戶藏家,他們平時在這里經營一些簡單的餐飲,我們喝碗酥油茶,順便和他們聊了一下。他們說前幾天天氣不好,他們都沒在山上開店,我們今天上來能遇到他們開店都算幸運的了。而且馬上就要大雪封山了,過幾天也沒人來了 ,他們也會下山冬休了 。
到了這個牌子處,即使是租馬,馬也上不去的。牌子上是寫著20-30分鍾就能到達葫蘆海,如果你相信了,那就太天真了。從這里開始才是真正的陡坡。連馬都無法再走的路。可想而知。反正我們在雪地上走這一段,起碼用了兩個多小時。
這段路是黨嶺爬坡最艱難的一段,此時海拔已經非常高,積雪也已經深至小腿肚,尤其是在五六十度斜坡冰雪路面上,我的工裝靴都難免打滑,又沒登山杖只能手腳並用相配合藉助兩邊的樹枝繼續向前,。
在沒有雪的時候,這段路和平時穿越密林的登山路段也差不多,但這次是厚厚的積雪路面,增大了難度,每前進一步都特別小心。因此,這段路會花去1個多小時,僅僅幾百米的路段。
經過一段密林,又見到開闊的山坡。隊友一馬當先走在前頭,而我一路拍照,走得更慢了。
這時在路邊發現一條土狗,准確地說,是它發現了我們。一路在我們前頭為我們開路。因為它知道我們會喂它。一看就是平時跟著上山的驢友蹭了不少吃的。
於是它就這么一直跟著我們,我們一路沒見任何人,難得多一個夥伴,也非常樂意。
每次給它吃的,它總吃得非常享受。
離葫蘆海越來越近的時候,路變得更加難走了。從葫蘆海流下來的溪水把路淹沒了。露出水面的石頭又積滿了雪。走在上面又不知深淺,擔心滑倒。所以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
同伴已經到達葫蘆海了,興奮得大喊大叫招呼我趕緊上去。
葫蘆海的海拔有4200米,這里的風很大,加上湖面的反光,讓人幾乎睜不開眼。
我們顯然錯過了金秋時節最美的黨嶺風光,大風把湖面也吹皺,沒有美麗的倒影。倒有點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感覺。
別看著眼前艷陽高照。但實際上是非常冷,大風吹得人非常不舒服。
一直背著的無人機終於能派上用場了,在葫蘆海飛了一下。葫蘆海是第四紀冰川退縮後形成的高原堰塞湖,形如葫蘆如提琴如寶鏡,海子的側畔,一株株紅杉挺撥而遒勁。天氣好的時候,湖泊清透平靜,美妙倒影奇光異色。
黨嶺的海子還遠不止葫蘆海一個,再往上走,大大小小星羅密布各式各樣的海子,就像散落在人間的珍珠。黨嶺內有葫蘆海、卓雍措、馬措、斯阿涅、阿尤母措等30餘個含煙凝碧的高山湖泊,是第四紀古冰川退縮後所形成的冰磧堰塞湖和冰斗湖,而葫蘆海只是黨嶺最易進入且最具觀賞價值的一個湖泊。在葫蘆海上面的半山處,是卓雍措,從葫蘆海到卓雍措需要2個小時左右的路程。卓雍措是一個鮮為人知的地方,她是隱藏在夏拉羌聖山間的一顆璞玉,她的容貌是對那些遠道而來的人的最好表示。
只有用航拍才能把葫蘆海和卓雍措同時收入鏡頭中。
這是航拍的卓雍措全景。拍完之後我們就下撤了。葫蘆海的風實在太大了,我都被吹到高反,所以各位如果遇上大風天氣,一定要注意保暖。上山靠的是體力,下山靠的是技術。尤其是在積雪的山地,既要注意防滑,還要注意保膝蓋,加上在上面被吹得頭痛,所以下山並沒有比上山輕松。
下山到黨嶺村的時候,天色已漸暗。多吉載著我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出丹巴縣城,高反的我一路上都迷迷糊糊,直到回到了甲居藏寨,吹上暖氣才漸漸恢復。
③ 藏區哪裡的婦女最多
西藏西北部山南地區一直以來婦女居多,尤其是拉薩和阿里地區的婦女數量更為稠密。珠穆朗瑪峰環繞的各個縣市和鄉鎮,也是婦女佔主導地位的地方。如八宿縣、措勤縣、那曲縣、拉薩市、和木縣、昌都縣等都有大量的婦女居住,其中以拉薩市,和木縣,措勤縣的婦女佔比更高。
④ 去過多次西藏,卻沒見過如此美麗藏寨和美女
編輯記不清到過幾次西藏了,有自駕前往,也有飛機前往,但是每次飛機前往都有些高反,卻在西藏沒有看到過如此美麗的藏寨,而它卻不在西藏,在川西的甘孜州的丹巴縣境內,它與西藏的民居有何區別呢?讓重慶森林編輯帶您一探究竟!
到丹巴一定體驗藏寨民宿
提及丹巴,很多人會聯想到丹巴藏寨,其實編輯今天要介紹的並不是丹巴藏寨,由於丹巴藏寨商業氛圍太濃,到處是拉客住宿的,門票還50元一個人,很多去過的網友都不推薦。然而,編輯今天介紹的是甲居藏寨境內,它距丹巴縣城約8公里,是丹巴最具特色的旅遊景區。
「甲居」,藏語是百戶人家之意。藏寨從大金河谷層層向上攀緣,一直伸延到卡帕瑪群峰腳下,整個山寨依著起伏的山勢迤邐連綿,在相對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一幢幢藏式樓房灑落在綠樹叢中。或星羅棋布,或稠密集中,或在高山懸崖上,或在河壩綠茵間,不時炊煙裊裊、煙雲繚繞,與充滿靈氣的山谷、清澈的溪流、皚皚的雪峰一起,將田園牧歌式的畫卷展示在人們眼前,以一種藝術品的形態存在。
早在2005年,《中國國家地理》雜志選美評選中,以甲居藏寨為代表的「丹巴藏寨」被評為「中國最美的六大鄉村古鎮」之首。提及丹巴的藏寨,就不得不提及藏式樓房,而丹巴的藏寨的特色就是還有碉樓。
丹巴藏寨居多以甲居藏寨最著名
藏族人一戶人家住一幢寨樓。一般寨樓坐北朝南,有的三、五成群相依相偎,有的遠離群樓,孑然獨立。寨樓佔地約200平方米,高15餘米,石木結構。甲居藏房完整地保存了嘉絨民居的基本特徵,如使用原始的材料,採用原始的技術,保持傳統而古樸的風貌。
甲居民居的木質構架部分和屋檐均為紅色。在二層以上的牆體刷白色或牆體原色與白色相間。整個建築物外形猶如虔誠的佛教徒盤腿正襟危坐頌經姿態。每年春節前夕,寨房主人們依照傳統習俗,以當地的「白泥巴」為主要原料,通過配方煎製成白色染料,精心塗染寨樓牆面,使整個藏寨披上潔白的盛裝。
丹巴境內有著眾多造形美觀、風貌古樸、鮮為人知的鄉土民居。丹巴的藏寨以甲居、布科、大桑、大寨、小巴旺、邛山、梭坡、蒲角頂、中路等地最為集中和突出。幾百幢民居依山就勢、錯落有致地融於自然環境中,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藏寨的底屋均為家畜圈,其上依次為鍋庄室、儲藏室、居室、經堂及角樓(家碉),其中二、三樓分別有天井和露天大陽台。房體的外牆多以白色、褐色與黑色圈塗成條紋,並繪以日、月、星辰和宗教圖案,顯示出美麗而整潔的外觀。
藏寨還有碉樓可登高望遠
除了特色的藏寨民居,還有碉樓,雖然在汶川的羌族也有類似碉樓,而丹巴的藏寨碉樓更具特色,丹巴碉樓分布在河谷兩岸,以三五個一組相互呼應居多,也有像梭坡十三角碉這樣獨於山頭的。在碉樓集中的地方,數十座碉樓連綿起伏,形成蔚為壯觀的碉樓群。
碉樓遠在漢代就開始在羌族地區發展盛行,至遲為清乾隆皇帝平定大小金川時所建。羌語稱碉樓為「鄧籠」。藏寨碉樓是最典型的四角形家碉,有些碉樓與住宅相連,特別是與主房緊緊連接,全高約30米,共9層。
其中,一至四層為主房的樓梯間兼儲藏室,樓梯構造與現代樓梯無異。上到四樓頂後,碉樓另闢門進入,後再爬5層方能到頂;五層以上皆以獨木梯上下,說「爬」一點兒不過。頂層的四角築石堆並插風馬旗,功能與藏房頂層的「拉吾則」相同。
古碉樓是嘉絨藏族建築的傑作,距今已有千年歷史。古碉的建築年代為唐代至清代,規模宏大,類型多樣,建築技藝高超,具有極高的美學、社會學、歷史學、民族文化學價值。它們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極為珍貴的建築文化藝術遺存。與西方國家古代建築的磚石結構體系相比,中國古代建築的最大特點便是採用木結構體系。
丹巴有三絕::藏寨、碉樓和美女
人常道康定的漢子、丹巴的美女,丹巴女子天生麗質。據史書所載,西夏滅亡後,大量的皇親國成和美艷的後宮妃嬪逃難到了山清水秀的丹巴,成就了丹巴美人谷的地位。據考證,丹巴是古代東女國的國都,從古至今一直盛產美女,素有「丹巴自古出美女,美女出在思底鄉」之說。
?
靈秀的丹巴山水,撫育了一代又一代千嬌百媚的丹巴美人,她們大都鼻樑高挺,雙唇飽滿豐腴,眼眸如水波般清亮,肌膚光滑如脂,吹彈可破,體態婀娜,氣質非凡。她們一律素顏,喜歡穿長袍,挽發,服飾古典樸素,走起路來裙擺輕曳,風情萬種。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⑤ 都說丹巴是美人谷,丹巴的漂亮女生真的很多嗎
丹巴美人谷裡面漂亮的女生真的很多,丹巴美女久負盛名,有「美人谷」之稱的巴低鄉邛山村則是丹巴美女集大成之處。丹巴美人谷的女孩皮膚白嫩、相貌端莊、氣質高雅、美若天仙。據說丹巴人是古西夏王族後裔,血液中帶著高貴的皇族血統。康定的漢子,丹巴的美人。但凡「丹巴美人谷」的女孩,不管身在鄉村還是走出大山,幾乎不施粉黛,不用華麗的衣飾去裝扮,稍加梳洗,便氣韻畢現,曲線天成。天生的冰肌玉膚似乎永遠含煙凝碧。
在丹巴,一年一度的嘉絨藏族風情節是四川甘孜州丹巴美人谷六大旅遊節日之一。風情節上最值得一看的當屬美人谷的選美大賽,這個自古就有著神秘東女國之稱的美人之鄉,可謂是美女如雲,而在風情節上,這些美女更是會盛裝出席,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現出來,群芳爭艷。
⑥ 四川丹巴為什麼美女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