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皇太後是皇上的什麼人
皇太後,是皇帝為母親上的尊號,太後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戰國時期。「皇太後」,或稱"太後",一般是指皇帝的母親(不一定是生母)。
皇帝以庶子繼位的,則以生母為皇太後,如果嫡母也在,則並為皇太後,且嫡母皇太後通常位在生母皇太後之上;但是生母身份過於低微的,不能稱太後,最多隻能被尊為皇太妃,但以後卻可以扶正為皇太後。
皇帝以旁支入繼的,以繼母(先帝皇後)為皇太後,且須認繼母為嫡母,而生母依然維持原來的地位,並不會因此而封為太後。
(1)馮昭儀皇上波斯美女什麼電視擴展閱讀
在中國有許咐襪陪多皇太衡蠢後掌握著足以和皇帝匹敵的權力,這些皇太後的代表人物是;
漢高祖皇後、漢惠帝朝太後、漢少帝朝太皇太後:呂雉
漢文帝皇後、漢景帝朝太後、漢武帝朝太皇太後:竇漪房
清咸豐帝懿貴妃、同治、光緒兩朝太後:慈禧太後。
通常對於掌權的皇太後們,正面評價都不是很高,好者但也不乏有賢明高節的皇太後,例如;
君王後:實際上是王太後而非皇太後
晉康帝皇後:褚蒜子
北魏文成帝皇後:馮皇後
遼太祖皇後、遼太宗朝太後:述律平
❷ 電視劇拐個皇帝回現代的女主角叫什麼
《拐個皇帝回現代》是由樂視網製作的古裝魔幻愛情劇,並由朱少傑執導,袁中方,季晨,郭家豪,於果,初家晴,劉明瓉主演。
女主角馮昭儀/馮豐由演員袁中方飾演。
袁中方,1988年12月19日出生於遼寧省,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2010年,還是上海戲劇學院學生的袁中方便出演了個人的首部電視劇作品《娘家的故事第二部》。2011年,袁中方憑借主演現代劇《婚巢》而被更多的觀眾所認識。2013年,袁中方獲得了金i獎年度網路紅人的榮譽。2014年,袁中方主演了穿越劇《拐個皇帝回現代》。
❸ 昭君出塞
http://www.sosoren.com/film/play.asp?id=4065
http://www.tv002.com/html/1628.htm
我試過了,2個地址都能看:)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一集頌仿
匈奴,虛閭權渠大單於去世後,兇狠殘暴的握衍駒提篡奪了單於之位。一次,握衍駒提率各部首領會獵。他要一隊士兵用箭射他的寶馬,士兵不敢。他下令殺了這些士兵。接著數緩,他又讓另一些人用箭射他最寵愛的閼氏。眾人不敢怠慢,萬箭齊發。美麗的閼氏倒在血泊中。
虛閭權渠大單於的兒子呼圖吾斯和嵇候珊年少有志,相親相愛。他們每天在草原上比武、打獵,決心練好本領,奪回被握衍駒提搶走的王庭。
日逐王將自己年僅2歲的兒子留在王庭做人質。新閼氏阿渠偷偷讓人將其帶走,卻謊稱日逐王將孩子搶走。握衍駒提大怒,派人追殺。日逐王的隊伍死傷慘重,只好投向漢朝。
原陽,大批漢軍殺出,日逐王獲救。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二集
10年後,呼圖吾斯和稽候珊長大,練就了一身好武藝,成了草原人民愛戴的英雄。然而,握衍駒提一直派人監視他們,既不讓他們帶兵,也不讓他們離開王庭半步。
左地烏禪幕來到王庭,乞求握衍駒提允許稽侯珊到左地和自己的女兒成婚。都隆奇堅決反對,怕稽侯珊離開王庭後率眾造反。阿渠卻認為,只要扣住了與稽侯珊感情深厚的呼圖吾斯,就不怕稽侯珊造反。握衍駒提放走了稽侯珊。
稽侯珊來到左地,各部落英雄紛紛來聚。他們看不慣握衍駒提的兇狠殘暴,看不慣他對漢民族的燒殺搶掠。大家一致擁戴稽侯珊當呼韓邪單於,讓他帶領大家殺回王庭。
深夜,呼圖吾斯在阿渠閼氏的勸說下逃出王庭。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三集
呼韓邪單於發兵攻打王庭。握衍駒緹派人向弟弟求救,弟弟拒絕了他。握衍駒提無兵可派,在大帳里自殺了。深得民心的呼韓邪單於終於佔領了王庭。
握衍駒提的親弟弟得知哥哥自殺的消息,糾合殘部,自立為屠耆單於,率部隊進攻王庭。
為保存實力,呼韓邪單於主動撤出。屠耆佔領了王庭。匈奴各部不服,紛紛自立為王。一時間,匈奴各部落紛爭不斷,引起大漢皇上的憂慮。
馮將軍從長安回到原陽,與王襄將軍一起做戰前准備,以防不測。
此時,皇上將淮陽王召回長安。皇太子與淮陽王都很焦慮:自己能否取得皇位?
王政君父母為能攀龍附鳳,留政君在皇後身邊。政君很受皇後賞識。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四集
呼韓邪單於派人尋找呼圖吾斯,無果,心裡非常焦急。
皇太子代聖秋祭,引起淮陽王的嫉恨。皇太子喜歡馮良娣,一心要立其為太子妃。可是為了能爭取新的支持勢力,保住太子地位,許侯爺勸太子放棄馮良娣,改立王皇後選定的王政君為妃。為了大漢江山,太子只好委屈自己,娶了王政君。
呼韓邪單於率部攻打車犁,大獲全勝。車犁率余部逃竄。為避免流血,呼韓邪單於派人前去勸降。來人有理有據的言辭,使右車犁心甘情願地歸順了呼韓邪單於。
呼韓邪單於平定了匈奴東南大部,勢力大增。
為秋祭,淮陽王食素齋戒,皇太子卻在東宮作法為馮良娣祁福。皇上震怒。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五集
皇上重病在床,許侯爺很擔心太子的地位,吩咐御林軍總管王鳳密切注意立儲動向。
皇上晏駕。御林軍立即封鎖了宮內所有宮門,不許任何人出入。太子繼位。王政君被冊立為皇後。馮良娣被冊立為昭儀。新君初立,萬象更新。
幾年後,呼圖吾斯回到故鄉。呼韓邪單於高興地和他一起暢談、喝酒,發誓永不分離。
已長大成人、化裝成男子的王昭君與表哥趙遂一起來到琴社。昭君為大家撫琴。殷如墨貿然闖進,與昭君琴蕭合奏。優美的曲調,博得了大家的贊譽。
有人喊:「匈奴人來了。」大家跑出去迎敵,琴社裡只剩下王昭君一人。幾個匈奴人沖進來,昭君勇敢地與他們周旋。危急之際,趙遂闖進來,打退了強敵。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六集
唯恐天下不亂的阿渠找到呼圖吾斯,挑撥呼圖吾斯與呼韓邪單於的關系,受到呼圖吾斯的斥責。薯櫻模與此同時,在大帳內議事的呼韓邪單於提出想把單於之位讓給哥哥,被眾人勸止。
被捕的匈奴人,口口聲聲說自己是奉呼韓邪單於之命進犯漢朝。馮將軍根據以往對呼韓邪單於的了解,認為其中必有蹊蹺,請日逐王前往匈奴查探。
殷如墨到昭君家找兒時的同伴小宮,看到了王昭君,便甜言蜜語,大獻殷勤。趙遂勸昭君不要相信來路不明的人。昭君不以為然。
心懷鬼胎的張博,極力煽動皇上攻打呼韓邪單於。馮將軍以全家性命作保,稱進犯大漢的匈奴人絕非呼韓邪單於所派。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七集
根據蕭太師的計策,漢軍終於查清,進犯大漢是屠耆打著呼韓邪單於旗號乾的,與呼韓邪單於無關。
王襄將軍見邊疆不太平,讓昭君與家人盡快回到家鄉秭歸。戀戀不舍的王昭君只好准備行裝,並與家人一起,在表哥趙遂的護送下離開原陽。
長安,淮陽王要求接母親去藩地。王鳳擔心淮陽王有篡位之嫌,可皇上卻不以為然。
為讓哥哥立功,呼韓邪單於命令呼圖吾斯消滅與屠耆聯盟的閏振。呼圖吾斯英勇善戰,一舉殺敗了閏振大軍。閏振也當著呼圖吾斯的面自殺了。
勝利了,阿渠來到呼圖吾斯帳內,說盡了讒言,使盡了詭計,終於得到了呼圖吾斯的愛。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八集
呼韓邪單於率眾將歡迎凱旋而歸的呼圖吾斯,當眾宣布要將單於大位讓給哥哥。呼圖吾斯拒絕接受,只想讓阿渠作自己的女人。接著,他心滿意足地帶著阿渠走進了大帳。
淮陽王的母親到了淮陽。已無後顧之憂的淮陽王四處網羅黨羽,甚至派人去匈奴聯絡,尋找奪取皇位的同盟。
呼圖吾斯在訓練士兵。阿渠勸他去爭單於之位,被呼圖吾斯拒絕。阿渠又鼓動呼圖吾斯去搶漢軍兵器庫。糊塗的呼圖吾斯竟然答應了。
呼韓邪單於得知呼圖吾斯搶了原陽的兵器庫,氣憤地前去質問。呼圖吾斯不服,拂袖而去。呼韓邪單於當即派烏禪幕將武器、俘虜送回原陽,並為大漢官兵送去牛羊馬匹。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九集
皇上得知武器庫被搶,立即趕回長安。此時,烏禪幕已帶著呼圖吾斯從漢朝搶來的兵器、俘虜來到了原陽。為了不至引起戰爭,馮將軍親自上長安,向皇上說明緣由。
回鄉路上,昭君看著一路好山好水,很想趁機遊玩一番。她留下信,偷偷地和婉兒一同離開了家人。途中,淮陽王看到了美麗的昭君姑娘和婉兒,心起歹意,派人跟蹤。
未央宮大殿,馮將軍將呼韓邪單於已派人將被搶兵器、俘虜原數送回的事稟報後,張博和京大人極力主張出兵伐匈,還堅持要讓呼韓邪單於交出呼圖吾斯,受到蕭太師等人的駁斥。
呼圖吾斯借酒澆仇,發泄著對呼韓邪單於送回武器的不滿。阿渠煽風點火,再次鼓動呼圖吾斯去搶單於之位。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十集
原陽,漢朝將士看到呼韓邪單於送來了那麼多的牛羊馬匹,非常高興。為了進一步加強胡漢友好,副將王襄提議,從兵器庫里清理一些兵器物資,以大漢皇上的名義,送給呼韓邪單於。馮將軍很贊成,馬上派人安排,並將此事上報皇上。
郊外,王昭君與婉兒遇到了淮陽王派來的黑衣人的襲擊,幸虧殷如墨趕到,殺退了他們。
皇宮內,皇上最寵愛的馮昭儀中毒身亡。皇上十分傷心,派人嚴查,得知是胡太醫下的毒,命人抓捕。胡太醫已自殺。
一心要霸佔整個草原的阿渠和衛律,極力在呼圖吾斯面前挑撥呼圖吾斯和呼韓邪單於的關系,甚至造謠說呼韓邪單於非禮阿渠。呼圖吾斯很氣憤,當夜帶著人馬離開了弟弟。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十一集
殷如墨護送昭君和婉兒回家,意外地遇到了王老爺子。目光敏銳的王老爺子一眼就看到了殷如墨身上佩帶的、刻有匈奴王族標志的銀牌。傍晚,殷如墨發現有人跟蹤,立刻帶兩位姑娘從後門離去。
飯館里,淮陽王正因黑衣人跟丟了王昭君而大發雷霆,鄰座的王老爺子答了腔。詭計多端的淮陽王,終於從王老爺子處探聽到了王昭君的姓名和地址。
呼圖吾斯與呼韓邪單於反目成仇、自立做了郅支單於後,野心勃勃的屠耆立刻派都隆奇勸說呼圖吾斯與自己聯合,共同攻打呼韓邪單於。呼圖吾斯假意答應了,並與都隆奇商定,十五月圓時一起起兵,共伐呼韓邪單於。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十二集
十五,屠耆正在約好的地點,焦急地等待呼圖吾斯大軍。呼圖吾斯已趁王庭內部空虛之際,攻下了王庭。屠耆自知王庭糧草充足、易守難攻,只好落荒而逃。
王庭大帳,呼圖吾斯發誓要把整個草原捧給阿渠,阿渠卻要他征服天下。
與此同時,呼韓邪單於決定派人去漢締結友好盟約。為了表示誠意,他讓兒子隨行赴漢做人質。
後宮,為了皇上要在全國征選美女一事,皇後正和哥哥王鳳密謀。他們決定,要想盡辦法不讓有姿色、有見地的女子見到皇上。同時,他們要搞掉對手,奪取兵權。他們選定的第一個對手,就是駐守邊關的馮將軍。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十三集
未央宮,眾大臣正為呼韓邪單於派使者赴漢締結友好盟約而高興,王鳳當眾提出,馮將軍在上報皇上之前,就已將兵器送給呼韓邪單於,是欺君之罪,應重判。蕭太師據理力爭。皇上只好派蕭太師查清此事。為了保住馮將軍的兵權,副將王襄挺身承擔全部責任。
殷如墨愛昭君,又怕昭君看不起自己,獨自在酒館喝酒。淮陽王借機和他交往。他們一見如故,殷如墨甘願為其賣命。
夜晚,陳湯闖進屋,告訴昭君一家,因送兵器一事,王襄將軍已被捕入獄。
欽差大臣到秭歸縣甄選美女,為避免昭君入宮,王老夫人決定先給昭君辦婚事。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十四集
昭君該嫁誰?母親希望她能嫁給知根知底、老實可靠的表哥趙遂。
從小和殷如墨一起長大的侍女小宮,將此事告訴了殷如墨。殷如墨便利用昭君生日之際,不請自來,送給昭君一份非常特別的禮物。昭君從心眼裡喜歡這個人。
昭君坐在院子里,王老爺子走過來,憤憤地抱怨說,他親眼看到殷如墨和跟蹤昭君的人在一起,可殷如墨就是不承認。昭君心裡不免打了個問號。
第二天,趙遂將夜裡有一黑衣人從殷如墨房內閃出、跳上房走掉的事告訴了王昭君。王昭君卻懷疑趙遂是因婚事嫉妒殷如墨。
草原正在召開賽馬大會,阿諾蘭公主當眾向呼韓邪單於示愛,被呼韓邪單於婉言謝絕。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十五集
王昭君在涼亭里,殷如墨吟著《鳳求凰》走過來。昭君故意問起殷如墨的家鄉、朋友。殷如墨言詞閃爍,說是自己獨往獨來只有昭君一個朋友。昭君決定,答應母親嫁給趙遂。
殷如墨得知,跑到酒館喝酒,還發誓要讓喜婚事辦不成。他的話被身旁的官差,聽得清清楚楚。
第二天,賓客盈門。王昭君、趙遂正要拜堂,殷如墨闖了進來,伸手要揭昭君蓋頭,還對著大家嚷道,昭君是喜歡他的,只有他才能給昭君所喜歡的生活。趙遂和他打了起來。此時,王昭君義正詞嚴地告訴殷如墨,她不會跟他走。
婚禮正要重新開始,欽差到,宣布王昭君被選入宮。昭君母親當場昏了過去。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十六集
三天後,無可奈何的王昭君告別母親和婉兒隨欽差進京。趙遂、王老爺子為救王襄將軍也護送王夫人出發去長安。
殷如墨不甘心,拿著銀牌到匈奴尋找自己的身份。阿渠騙他說,他出身王庭,父親是被呼韓邪單於和屠耆所殺。不明真相的殷如墨,義憤填膺,發誓要為父報仇。
淮陽王派人以自己王爺的身份找到屠耆,說自己可以配合屠耆攻打大漢,而且一旦大兵壓境,自己奪了大漢江山,就將陰山南北黃河河套富足的土地送給屠耆,還要幫他奪取整個匈奴。屠耆欣然同意。
被選入宮的女子們被送往掖庭,皇上讓王鳳篩選。王鳳決定為皇上送些庸脂俗粉。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十七集
趙遂在街上遇到了嚴先生。他們一起想辦法要營救王將軍和王昭君。
夜晚,昭君的琴聲、歌聲和優美的身姿,引起了皇上的注意。皇上急急忙忙走近,人已不見。皇上找來毛畫師,要他將掖庭待召女子的像都畫出來,然後憑圖篩選。此令一下,掖庭的待召女子們紛紛賄賂毛延壽,請他將自己畫得漂亮些。
漢匈和好後,天下太平,人民安居樂業,呼韓邪單於獨自一人去找哥哥呼圖吾斯。久別重逢的兄弟倆終於見了面。他們一起喝酒,一起摔跤,痛快極了。兩人談興正濃,衛律帶人要殺呼韓邪單於,被呼圖吾斯喝住。為減少矛盾,呼韓邪單於只得戀戀不舍地離開了。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十八集
一天,皇上要到御花園,得知消息的掖庭待召們紛紛趕去。王昭君獨自一人在房內彈琴。蕭姑姑很好奇,和她攀談起來。蕭姑姑被王昭君的胸懷、才氣所感動。無意中聽到她們談話的王漭,對昭君也很贊賞。
王漭告訴昭君,皇上對她父親要嚴查重辦。昭君聽後心急如焚。為了救出父親,昭君希望能盡快見到皇上。她請毛畫師畫像。自私自利的毛畫師竟為了不讓皇上發現昭君,把畫像偷偷地扣了下來。
呼韓邪單於回家路上遇到強盜。他殺死了絕大部分,剩下兩個被殷如墨所殺。他和殷如墨成了好朋友。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十九集
昭君為救父急於見到皇上,蕭姑姑安排她在太後壽宴上彈琴,被皇後設計取消了。
深夜,淮陽王派人闖進逐鹿王子住處,說他父病重,要他立刻返家。涉世不深的逐鹿王子二話沒說,騎馬就走。不料,誤入淮陽王設下的埋伏圈,死活走不出去。
淮陽王等人一口咬定,逐鹿王子出走,是因為呼韓邪單於要進攻大漢,要皇上趕快調兵遣將,攻打匈奴。此時,嚴先生與趙遂到。蕭太師告訴他們逐鹿王子逃跑之事,嚴先生感到事態嚴重,立刻起身追趕逐鹿王子,希望能迅速弄清事情真相。
皇後得知皇上在找彈琴人,急忙趕到掖庭,看到才高、貌美的王昭君,很怕被皇上發現,立刻派她到祖廟祭掃。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二十集
呼韓邪單於的部下紛紛來報:逐鹿王子被大漢扣留長安。大漢軍隊正向邊境聚集,准備向匈奴開戰。呼韓邪單於立即趕到邊關了解情況,並下令,情況沒搞清之前,不許輕舉妄動。
邊關。馮將軍得報:呼韓邪單於率大軍已到原陽。馮將軍感到事有蹊蹺,立即派日逐王前去查看。此時,呼韓邪單於才知大漢調兵遣將是因為逐鹿王子私自離開長安。
屢屢遭人截殺的逐鹿王子,終於被嚴先生救出回到匈奴。父子相見,真相大白。呼韓邪單於意識到漢匈友好的不易,立刻派人護送逐鹿王子回長安。
一場危機化解了。王漭拜見皇上,勸皇上利用呼韓邪單於願意與漢交好之機,釋放王襄,促進雙方友好。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二十一集
王襄被無罪釋放,回到了久別的邊關。
大街上,王老爺子與殷如墨偶然遇到了日逐王先賢嬋。相互問候時,先賢嬋看到了殷如墨胸前的銀牌,心生疑竇,上前詢問。殷如墨卻不願理他,敷衍幾句就走了。
欺騙逐鹿王子逃離長安、又挑撥大漢出兵攻打呼韓邪單於的淮陽王,對計劃失敗非常懊惱。他不甘心,又派張博去王庭鼓動呼圖吾斯出兵攻漢,企圖挑起漢匈爭端,再以勤王的名義將大軍調入長安,趁機奪取大漢江山。
張博的一片謊言果然欺騙了呼圖吾斯,呼圖吾斯對大漢的仇恨更加強烈了。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二十二集
張博見呼圖吾斯已上當,邊煽風點火,邊建議呼圖吾斯趁漢不備,出兵攻漢。不分青紅皂白的呼圖吾斯,答應了張博,把部隊開到了原陽城外。呼韓邪單於立刻派左翼秩恣王前往呼圖吾斯大帳,勸其三思而後行。呼圖吾斯不僅不聽,還將左翼秩茈王扣留在王庭。
得知呼圖吾斯出兵的消息,淮陽王非常高興,決定再派人聯絡屠耆,讓屠耆從另一方向夾擊漢朝。
王鳳到後宮,指責皇後不該把王昭君放到祖廟當雜役,擔心疾惡如仇的王漭會告到皇上那兒,後果不堪設想。皇後告訴王鳳,王昭君是王襄之女,要奪兵權,就不能讓皇上見到。王鳳隨後趕到畫師毛延壽處,以送毛延壽一所大宅為條件,要他把王昭君畫丑。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二十三集
原陽,邊關將士奮勇反抗,大漢疆土固若金湯。呼圖吾斯決定改攻他處。臨行前,他讓阿渠率領一部分兵馬帶著左翼秩茈王先回王庭。
蕭姑姑看望王昭君,說起匈奴犯境之事,昭君馬上想到,呼韓邪單於不會進犯大漢,進犯大漢的應該是呼圖吾斯。蕭姑姑十分欽佩昭君對匈奴和戰事的了解。
昭君家。王老爺子正悠閑自得地坐在庭院角落裡閉目等候趙遂,隱約聽到了殷如墨與小宮的談話。原來,接到張博命令要去邊關傳令的殷如墨告訴小宮,他要去邊關干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大事一成,昭君自己就可以出宮了。王老爺子將此事告訴了趙遂。
宮內,毛畫師故意將昭君像改丑。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二十四集
殷如墨來到匈奴,趙遂偷偷地緊跟其後。殷如墨千方百計甩掉趙遂後,橫馬停在呼圖吾斯隊伍前。他拿出淮陽王的令牌,要呼圖吾斯改道去朔方郡,說是朔方郡有內應,並交給他一張漢軍部署圖。在內應的配合下,呼圖吾斯大軍所向披靡。漢朝十分危機。人民慘遭塗炭。
漢朝皇上與大臣們商議軍情。張博提議讓各地王侯赴京勤王,並極力推崇淮陽王,受到蕭太師的質疑。
接到淮陽王指示的屠耆,也安排一半兵馬,按照約定,從另一路進攻漢朝。呼韓邪單於驚聞此信息,看到了呼圖吾斯和匈奴所面臨的雙重危險。他要求率兵入關平寇,制止這場戰爭,得到了大漢皇上的允許。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二十五集
戰場上,漢匈兩軍正在廝殺。呼韓邪單於率隊趕到,用部隊分開了漢匈軍隊,逼匈奴軍隊退回草原,並苦口婆心地規勸呼圖吾斯不要一意孤行地破壞漢匈友好,以至給匈奴帶來災難。呼韓邪單於的強大軍隊和肺腑之言,迫使呼圖吾斯撤退。
左翼秩茈王警告阿渠,屠耆決不會用全部兵馬打大漢,一定會分兵打王庭。阿渠派人向呼圖吾斯求救。此時,淮陽王以勤王為借口率數萬軍隊兵臨長安。皇上下令,軍隊駐守城外,只許淮陽王一人進城。淮陽王的陰謀沒有得逞。
殷如墨趁夜黑進宮,來到昭君房內,要帶昭君出宮,被昭君拒絕。惱羞成怒的殷如墨舉劍要殺剛剛進屋的婉兒,卻錯手殺了小宮。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二十六集
跟蹤殷如墨到匈奴、後又返回長安的趙遂,剛剛掌握了殷如墨的部分罪證並對殷如墨的身份有所察覺,就被以通敵罪逮捕。大殿上,張博還極力要給趙遂定罪,受到蕭太師的斥責。
馮昭儀忌日,皇上夢見了王昭君。第二天,他找來毛延壽,命他將掖庭女子的畫像一一展開,認真查找。畫像上被醜化了的王昭君,讓皇上感到不堪入目。
王漭探監,趙遂告訴了他真相。但因證據不足,怕驚動了通敵者的幕後主使人,趙遂准備含冤受屈,閉口不談。
為防不測,阿渠派人向呼圖吾斯求救。呼圖吾斯的增援部隊還未到,屠耆就已打進王庭。阿渠只好率部分殘兵逃離在外。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二十七集
逃跑途中,阿渠中箭。傷重的她,將殷如墨的身世告訴了衛律,要衛律利用殷如墨殺害呼韓邪單於和日逐王先賢嬋。
蕭姑姑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屠耆的數萬軍隊投降了呼韓邪單於,戰亂平息了。皇上下旨,與萬民同慶,宮女也可出宮,與家人團聚。
夜晚,出了宮的王昭君和婉兒,像兩只出了籠的小鳥,一邊往家走,一邊興致勃勃地看景、觀燈。她們看見一位身材魁偉的壯士技壓群雄,用一張兩人抬進來的大弓箭,贏得頭彩,又將銀子分給眾人,很是感慨。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二十八集
不久,王昭君又親眼目睹了那壯士從狂奔著的馬蹄下救出了一個孩子,並在鬧市中制服了這匹驚馬。那壯士看到了人群中美麗的王昭君,急忙下馬追上了她。兩人一見鍾情。壯士告訴王昭君,他姓雲,身在遙遠的北方。王昭君和雲大哥在街上漫步、談心,心心相印、戀戀不舍。含情脈脈中,雲大哥為昭君買了一個非常漂亮的蓮花燈。
呼圖吾斯中了漢軍埋伏,大敗而逃。亂軍中,見到了奄奄一息的阿渠。阿渠告訴呼圖吾斯,她說的呼韓邪單於非禮自己的那些話是假的,是因為呼韓邪單於輕視她,她才故意那麼說的。阿渠死在了呼圖吾斯的懷中。呼圖吾斯接受不了這個事實,也揮刀自殺身亡。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二十九集
夜深了,王昭君默默地看著蓮花燈,思念著遠方的雲大哥。
衛律對呼韓邪單於講述了呼圖吾斯的自殺經過。聽說是屠耆最先向呼圖吾斯發起的進攻,憤怒的呼韓邪單於指揮軍隊一舉奪下了王庭。
呼韓邪單於傷心地思念著哥哥。大家都擔心,他會不會一怒之下發兵征討漢朝?呼韓邪單於輾轉反側最後決定,為了匈奴和大漢的安寧,他不出兵。
漢匈之戰平息了。為了進一步加強漢匈友好,他們決定胡漢聯姻,從漢朝娶一位公主。
勝利了,陳湯被封了侯,賜了婚,還請求皇上釋放了趙遂。婉兒非常高興。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三十集
呼韓邪單於要到漢朝和親的事,傳遍了漢匈朝野。皇上下旨,要挑選一批宮女隨行,凡去匈奴的宮女,十年後可恢復自由。時刻渴望自由的王昭君自願請行,要求隨嫁去匈奴。蕭姑姑帶來一個好消息,凡自願請行的宮女,可以出宮與家人團聚。王昭君高興地離開了皇宮。
深夜,為了破壞和親,殷如墨受淮陽王之命刺殺逐鹿王子。逐鹿王子奮力反抗,還是受了傷。幸虧嚴先生趕到,揮劍打敗殷如墨,殷如墨趁亂逃跑了。
逐鹿王子沒有死,淮陽王很生氣。為了讓漢匈矛盾更加尖銳起來,他又派殷如墨去找屠耆,讓屠耆打著呼韓邪單於的旗號攻打大漢邊境,讓呼韓邪單於出不了長安,回不了匈奴。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三十一集
殷如墨潛入迎親隊伍駐地,抓住了衛律。衛律騙他說,自己是他親哥哥,要殷如墨與自己聯手,殺死呼韓邪單於,為父報仇。分手前,衛律告訴殷如墨,呼韓邪單於已到長安。
早晨,王昭君剛剛走出大門,就見雲大哥正在門旁。久別重逢的喜悅,讓兩人激動不已。他們互訴衷腸,不知不覺走到郊外。
樹林里,淮陽王派來的人開始放毒煙。雲大哥假裝中毒倒地,見敵人上來,一個鷂子翻身,騰空躍起,將敵人打倒。敵人一批批沖上來,雲大哥抱著昏迷了的昭君左打右躲,趁敵不備,跑入林中。雲大哥將昭君安放好,赤手空拳將敵人打退。半夜,昭君醒了,他們無所不談,感情更加深厚。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三十二集
天亮了,昭君和雲大哥返回長安。
殷如墨接到淮陽王命令去匈奴找屠耆,讓屠耆換上呼韓邪單於的旗號,從邊關各處向大漢發起進攻。他們要釜底抽薪,挑起胡漢之爭,讓漢朝收拾呼韓邪單於。
呼韓邪單於的迎親隊伍到達長安,皇上親自率眾大臣到城門迎接。整個長安城歡欣沸騰,只有被選中和親的平都公主哭著鬧著不願嫁到匈奴。
歡迎宴會上,呼韓邪單於和大漢皇帝一見如故,平都公主卻以頭痛之由拒絕與呼韓邪單於相見。皇後非常生氣。衛律趁機挑撥,烏禪幕痛斥了他。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三十三集
邊關。屠耆打著呼韓邪單於的旗號從不同地方同時襲擊漢朝邊塞,見人就殺,火燒關市。雖然漢朝皇上和眾大臣感到了其中的蹊蹺,但情況復雜,和親的一切活動只好停下。
淮陽王買通了一群潑皮在呼韓邪單於居住的迎賓傳舍門口罵人、砸門,甚至扯掉匈奴王旗。衛律也極力挑撥,眼看兩邊的人就要打起來,呼韓邪單於把自己的人叫了回去。一場爭端被平息。深夜,殷如墨到呼韓邪單於居住的迎賓傳捨去窺探,遇到了呼韓邪單於,引起了呼韓邪單於的懷疑。
未央宮大殿上,張博懷疑呼韓邪單於和親的目的,但呼韓邪單於在長安的所作所為贏得了皇上和眾大臣的信任。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三十四集
胡漢和親重新開始。為破壞和親,淮陽王假情假意地告訴平都公主,匈奴如何可怕。平都公主受不了未來苦難生活的描述,選擇了上吊自殺。
飯館里,殷如墨和衛律在密謀,跟蹤而至的趙遂遠遠地觀察著。不過,時間不長,趙遂的跟蹤就被殷如墨發現。第二天,趙遂以私通匈奴罪被捕入獄。當晚,趙遂被化裝成胡人的殷如墨救走,扔到郊外。隨後,城內到處流傳著胡人把趙遂救走的消息。
到處是自己的影像,到處是通緝的文告,趙遂有家不能歸,只能流浪到塞外。
為救趙遂,昭君、婉兒去找嚴先生。嚴先生認為,一定是趙遂發現了什麼秘密才給自己引來大禍。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三十五集
平都公主死也不去匈奴,淮陽王教唆她要得個永遠好不了的病。平都公主瘋了。
皇上約呼韓邪單於打獵。閑聊中,呼韓邪單於提出,和親的人一定要心甘情願,至於出身是否高貴並不重要。皇上聽了非常高興。王鳳趁機推薦了自願請行的王昭君。
王昭君得知皇上要自己去匈奴和親十分震驚。她討厭內宮的爭斗,如今卻要她做匈奴閼氏,實在苦惱。讓王昭君去和親皇上不放心,重新看了昭君畫像,感到太丑,怕呼韓邪單於不高興,想換人。王鳳勸他可以多備幾個宮女候選。
屠耆軍營,幾匹患瘟病的戰馬倒地將死,趙遂裝成啞巴自告奮勇為馬治療。馬病癒後,屠耆留下了他。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三十六集
嚴先生告訴呼韓邪單於,皇上選的姑娘不願意嫁他,但?/div>
❹ 《母儀天下》中昭君出塞和趙飛燕入宮分別是哪集
昭君出塞是第15集的劇情,趙飛燕入宮是第22集劇情。
第15集劇情:政君解救不急,蕭望之因不肯受辱而自盡身亡,臨死前與蕭育消除了長久以來的父子矛盾。劉奭很後悔自己害死了蕭望之,為了補償,封蕭育為御史中丞並承襲其父的爵位。政君安慰蕭育,蕭育十分感激,許諾幫助政君輔佐劉驁。瑤苦思扳倒政君的辦法。
以圖借蕭育和政君的謠言打垮政君,登上皇後寶座。劉奭聽信謠言,以為捉姦成雙,軟禁了政君,意欲廢後。但面對政君坦盪言辭,劉奭接受了其諫言,答應徹查謠言一事。瑤得知自己的計劃失敗,殺死了瓊兒,將罪名推到其身上。風波就此而止。匈奴要求和親,昭君自願請纓。
第22集劇情:劉驁因政君包庇外戚而生氣,去陽阿公主處散心。劉康為於飛燕在一起,決心放棄身份地位與其私奔,瑤為了阻止此事,命飛燕提前前往陽阿公主處,將其獻給劉驁。劉康得知後,急忙趕去,但最終未能阻止,無奈下與丁姬成婚。
瑤在飛燕入宮前交給其一種養顏葯,囑咐其經常使用,並安排樊夫人在宮中輔佐她。飛燕入宮後恃寵而驕,完全不將他人放在眼裡。
許娥之姐許謁對此甚為不滿,向政君抱怨,但劉驁被飛燕迷惑,處處偏袒,政君也對其不可奈何。瑤借劉康病重為由,請求回京為其醫治。劉驁見到劉康的病情,心痛不已,留其在宮中治療。
(4)馮昭儀皇上波斯美女什麼電視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西漢宣帝時期,王夫人和淳於夫人都是後宮女醫,後二人被利用,最終一個自盡一個被問斬。淳於夫人之女淳於瑤(桑葉紅 飾)親眼看著母親和姐姐慘死,由此對王夫人的女兒王政君(袁立 飾)就此埋下了仇恨種子。
十五年後,當年的兩個小女孩都長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王政君和改名為傅瑤的淳於瑤都被選為家人子,同期的家人子還有馮媛(孫茜 飾)、王昭君(白慶林 飾)、李元兒(石小群 飾)。
一次偶然的機會,五人邂逅了一位老嫗,她預言說在這五個女孩中將會誕生一位皇後。從此,五個女孩心中都埋下了各自的心事,皇後寶座只有一個,誰是幸運兒? 當年埋下的仇恨是否能夠化解?
❺ 四大美女之一的昭君,為什麼拋棄富貴,只抱一把琵琶出塞
漢元帝竟寧元年三月,匈奴呼韓邪單於,入朝拜見。在見了漢元帝之後,他請求漢元帝讓公主下嫁自己進行和親。漢元帝原本就擔心邊疆會發生戰亂,希望通過和親的辦法牽制住匈奴,這樣一來便不用勞民傷財、征戰沙場了。如今聽到呼韓那的請求。他立刻就答應了。
這個時侯,漢元帝寵愛的馮昭儀對他說:「陛下後宮的女子有上千人之多,很多都役有見過陛下一面。陛下平時想要召幸這些女子,都是根據畫像來選擇的,看見畫像中哪個女子美麗,就挑選哪個女子來服侍。既然這樣,為什麼不選擇一個容貌平常的女子來代替公主出嫁呢?
自從王昭君遠嫁塞外以後,漢元帝就依照她的意思,把她的父母兄弟一同接到了長安城,了宅院和田地,進行了妥善的安置。而呼韓邪自從得到王昭君這位絕代佳人以後,也是滿心歡喜。整日飲酒作樂,還派使者送來了大量珍貴的禮物以報答漢元帝的賜妻之思。
王昭君到達匈奴以後.呼韓邪對她很好.封她為寧胡閼氏。之後.王昭君生下一子,名叫伊屠牙斯。後來呼韓邪病死,長子雕陶莫皋繼位,號為若鞮單於。若鞮單於見王昭君依然容貌美艷。便把她娶為妾室。
王昭君到了匈奴也有不少時日,知道根據當地的習俗,父親死後繼子是可以迎娶繼母的。若鞮隨即冊封王昭君為闊氏,一切待遇,和老單於在世時一樣。後來,王昭君又生下了兩個女兒.大女兒為須卜居次,小女兒為當於居次。又過了十餘年,王昭君因病去世。葬在大黑河南岸,墓地至今尚在,據說每當入秋以後塞外的草色都是一片枯黃,只有王昭君墓上面的草色一年四季都是綠色,所以後世都稱之為青冢。因為她遠離家鄉,隻身赴塞外。後世的人們還特地為她製作了一首曲子,譜入樂府,名叫《昭君怨》。有人說是昭君出塞的時候在馬上自彈琵琶,譜成這首詞曲的。
❻ 皇後是皇上的什麼人
皇後是皇上的妻子,用現代語來說也就是老婆。
皇後,簡稱為後,是世界歷史上帝國最高統治者(皇帝春褲)正配的稱號。「後」與「後」,古已有之。「後」字原指君主,以前的夏啟就稱作夏啟後,後引申指「君主的正妻」,在王朝中,外事五權,內事五枚。五枚均為「後」所執掌。
歷史上有名的皇後——孝庄皇後
孝庄皇後(全名: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1613年3月28日-1688年1月27日),出生於蒙古科爾沁,系蒙古科爾沁貝勒好激寨桑之女、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之妃、順治帝的生母、康熙帝的祖母,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
皇太極稱帝後,孝庄受封為庄妃。友森襪她一生培育、輔佐了順治、康熙兩代君主,被尊為太皇太後。她一生簡朴,不喜奢華,總將自己錢物布施與士兵或災民,令康熙帝十分敬重。1688年,孝庄逝世,享年75歲,葬昭西陵,最終謚號為孝庄仁宣誠憲恭懿至德純徽翊天啟聖文皇後。
❼ 昭君和呼韓耶在哪集相遇
27集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一集
匈奴,虛閭權渠大單於去世後,兇狠殘暴的握衍駒提篡奪了單於之位。一次,握衍駒提率各部首領會獵。他要一隊士兵用箭射他的寶馬,士兵不敢。他下令殺了這些士兵。接著,他又讓另一些人用箭射他最寵愛的閼氏。眾人不敢怠慢,萬箭齊發。美麗的閼氏倒在血泊中。
虛閭權渠大單於的兒子呼圖吾斯和嵇候珊年少有志,相親相愛。他們每天在草原上比武、打獵,決心練好本領,奪回被握衍駒提搶走的王庭。
日逐王將自己年僅2歲的兒子留在王庭做人質。新閼氏阿渠偷偷讓人將其帶走,卻謊稱日逐王將孩子搶走。握衍駒提大怒,派人追殺。日逐王的隊伍死傷慘重,只好投向漢朝。
原陽,大批漢軍殺出,日逐王獲救。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二集
10年後,呼圖吾斯和稽候珊長大,練就了一身好武藝,成了草原人民愛戴的英雄。然而,握衍駒提一直派人監視他們,既不讓他們帶兵,也不讓他們離開王庭半步。
左地烏禪幕來到王庭,乞求握衍駒提允許稽侯珊到左地和自己的女兒成婚。都隆奇堅決反對,怕稽侯珊離開王庭後率眾造反。阿渠卻認為,只要扣住了與稽侯珊感情深厚的呼圖吾斯,就不怕稽侯珊造反。握衍駒提放走了稽侯珊。
稽侯珊來到左地,各部落英雄紛紛來聚。他們看不慣握衍駒提的兇狠殘暴,看不慣他對漢民族的燒殺搶掠。大家一致擁戴稽侯珊當呼韓邪單於,讓他帶領大家殺回王庭。
深夜,呼圖吾斯在阿渠閼氏的勸說下逃出王庭。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三集
呼韓邪單於發兵攻打王庭。握衍駒緹派人向弟弟求救,弟弟拒絕了他。握衍駒提無兵可派,在大帳里自殺了。深得民心的呼韓邪單於終於佔領了王庭。
握衍駒提的親弟弟得知哥哥自殺的消息,糾合殘部,自立為屠耆單於,率部隊進攻王庭。
為保存實力,呼韓邪單於主動撤出。屠耆佔領了王庭。匈奴各部不服,紛紛自立為王。一時間,匈奴各部落紛爭不斷,引起大漢皇上的憂慮。
馮將軍從長安回到原陽,與王襄將軍一起做戰前准備,以防不測。
此時,皇上將淮陽王召回長安。皇太子與淮陽王都很焦慮:自己能否取得皇位?
王政君父母為能攀龍附鳳,留政君在皇後身邊。政君很受皇後賞識。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四集
呼韓邪單於派人尋找呼圖吾斯,無果,心裡非常焦急。
皇太子代聖秋祭,引起淮陽王的嫉恨。皇太子喜歡馮良娣,一心要立其為太子妃。可是為了能爭取新的支持勢力,保住太子地位,許侯爺勸太子放棄馮良娣,改立王皇後選定的王政君為妃。為了大漢江山,太子只好委屈自己,娶了王政君。
呼韓邪單於率部攻打車犁,大獲全勝。車犁率余部逃竄。為避免流血,呼韓邪單於派人前去勸降。來人有理有據的言辭,使右車犁心甘情願地歸順了呼韓邪單於。
呼韓邪單於平定了匈奴東南大部,勢力大增。
為秋祭,淮陽王食素齋戒敏粗仔,皇太子卻在東宮作法為馮良娣祁福。皇上震怒。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五集
皇上重病在床,許侯爺很擔心太子的地位,吩咐御林軍總管王鳳密切注意立儲動向。
皇上晏駕。御林軍立即封鎖了宮內所有宮門,不許任何人出入。太子繼位。王政君被冊立為皇後。馮良娣被冊立為昭儀。新君初立,萬象更新。
幾年後,呼橋汪圖吾斯回到故鄉。呼韓邪單於高興地和他一起暢談、喝酒,發誓永不分離。
已長大成人、化裝成男子的王昭君與表哥趙遂一起來到琴社。昭君為大家撫琴。殷如墨貿然闖進,與昭君琴蕭合奏。優美的曲調,博得了大家的贊譽。
有人喊:「匈奴人來了。」大家跑出去迎敵,琴社裡只剩下王昭君一人。幾個匈奴人沖進來,昭君勇敢地與他們周旋。危急之際,趙遂闖進來,打退了強敵。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六集
唯恐天下不亂的阿渠找到呼圖吾斯,挑撥呼圖吾斯與呼韓邪單於的關系,受到呼圖吾斯的斥責。與此同時,在大帳內議事的呼韓邪單於提出想把單於之位讓給哥哥,被眾人勸止。
被捕的匈奴人,口口聲聲說自己是奉呼韓邪單於之命進犯漢朝。馮將軍根據以往對呼韓邪單於的了解,認為其中必有蹊蹺,請日逐王前往匈奴查探。
殷如墨到昭君家找兒時的同伴小宮,看到了王昭君,便甜言蜜語,大獻殷勤。趙遂勸昭君不要相信來路不明的人。昭君不以為然。
心懷鬼胎的張博,極力煽動皇上攻打呼韓邪單於。馮將軍以全家性命作保,稱進犯大漢的匈奴人絕非呼韓邪單於所派。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七集
根據蕭太師的計策,漢軍終於查清,進犯大漢是屠耆打著呼韓邪單於旗號乾的,與呼韓邪單於無關。
王襄將軍見邊疆不太平,讓昭君與家人盡快回到家鄉秭歸。戀戀不舍的王昭君只好准備行凳仿裝,並與家人一起,在表哥趙遂的護送下離開原陽。
長安,淮陽王要求接母親去藩地。王鳳擔心淮陽王有篡位之嫌,可皇上卻不以為然。
為讓哥哥立功,呼韓邪單於命令呼圖吾斯消滅與屠耆聯盟的閏振。呼圖吾斯英勇善戰,一舉殺敗了閏振大軍。閏振也當著呼圖吾斯的面自殺了。
勝利了,阿渠來到呼圖吾斯帳內,說盡了讒言,使盡了詭計,終於得到了呼圖吾斯的愛。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八集
呼韓邪單於率眾將歡迎凱旋而歸的呼圖吾斯,當眾宣布要將單於大位讓給哥哥。呼圖吾斯拒絕接受,只想讓阿渠作自己的女人。接著,他心滿意足地帶著阿渠走進了大帳。
淮陽王的母親到了淮陽。已無後顧之憂的淮陽王四處網羅黨羽,甚至派人去匈奴聯絡,尋找奪取皇位的同盟。
呼圖吾斯在訓練士兵。阿渠勸他去爭單於之位,被呼圖吾斯拒絕。阿渠又鼓動呼圖吾斯去搶漢軍兵器庫。糊塗的呼圖吾斯竟然答應了。
呼韓邪單於得知呼圖吾斯搶了原陽的兵器庫,氣憤地前去質問。呼圖吾斯不服,拂袖而去。呼韓邪單於當即派烏禪幕將武器、俘虜送回原陽,並為大漢官兵送去牛羊馬匹。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九集
皇上得知武器庫被搶,立即趕回長安。此時,烏禪幕已帶著呼圖吾斯從漢朝搶來的兵器、俘虜來到了原陽。為了不至引起戰爭,馮將軍親自上長安,向皇上說明緣由。
回鄉路上,昭君看著一路好山好水,很想趁機遊玩一番。她留下信,偷偷地和婉兒一同離開了家人。途中,淮陽王看到了美麗的昭君姑娘和婉兒,心起歹意,派人跟蹤。
未央宮大殿,馮將軍將呼韓邪單於已派人將被搶兵器、俘虜原數送回的事稟報後,張博和京大人極力主張出兵伐匈,還堅持要讓呼韓邪單於交出呼圖吾斯,受到蕭太師等人的駁斥。
呼圖吾斯借酒澆仇,發泄著對呼韓邪單於送回武器的不滿。阿渠煽風點火,再次鼓動呼圖吾斯去搶單於之位。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十集
原陽,漢朝將士看到呼韓邪單於送來了那麼多的牛羊馬匹,非常高興。為了進一步加強胡漢友好,副將王襄提議,從兵器庫里清理一些兵器物資,以大漢皇上的名義,送給呼韓邪單於。馮將軍很贊成,馬上派人安排,並將此事上報皇上。
郊外,王昭君與婉兒遇到了淮陽王派來的黑衣人的襲擊,幸虧殷如墨趕到,殺退了他們。
皇宮內,皇上最寵愛的馮昭儀中毒身亡。皇上十分傷心,派人嚴查,得知是胡太醫下的毒,命人抓捕。胡太醫已自殺。
一心要霸佔整個草原的阿渠和衛律,極力在呼圖吾斯面前挑撥呼圖吾斯和呼韓邪單於的關系,甚至造謠說呼韓邪單於非禮阿渠。呼圖吾斯很氣憤,當夜帶著人馬離開了弟弟。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十一集
殷如墨護送昭君和婉兒回家,意外地遇到了王老爺子。目光敏銳的王老爺子一眼就看到了殷如墨身上佩帶的、刻有匈奴王族標志的銀牌。傍晚,殷如墨發現有人跟蹤,立刻帶兩位姑娘從後門離去。
飯館里,淮陽王正因黑衣人跟丟了王昭君而大發雷霆,鄰座的王老爺子答了腔。詭計多端的淮陽王,終於從王老爺子處探聽到了王昭君的姓名和地址。
呼圖吾斯與呼韓邪單於反目成仇、自立做了郅支單於後,野心勃勃的屠耆立刻派都隆奇勸說呼圖吾斯與自己聯合,共同攻打呼韓邪單於。呼圖吾斯假意答應了,並與都隆奇商定,十五月圓時一起起兵,共伐呼韓邪單於。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十二集
十五,屠耆正在約好的地點,焦急地等待呼圖吾斯大軍。呼圖吾斯已趁王庭內部空虛之際,攻下了王庭。屠耆自知王庭糧草充足、易守難攻,只好落荒而逃。
王庭大帳,呼圖吾斯發誓要把整個草原捧給阿渠,阿渠卻要他征服天下。
與此同時,呼韓邪單於決定派人去漢締結友好盟約。為了表示誠意,他讓兒子隨行赴漢做人質。
後宮,為了皇上要在全國征選美女一事,皇後正和哥哥王鳳密謀。他們決定,要想盡辦法不讓有姿色、有見地的女子見到皇上。同時,他們要搞掉對手,奪取兵權。他們選定的第一個對手,就是駐守邊關的馮將軍。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十三集
未央宮,眾大臣正為呼韓邪單於派使者赴漢締結友好盟約而高興,王鳳當眾提出,馮將軍在上報皇上之前,就已將兵器送給呼韓邪單於,是欺君之罪,應重判。蕭太師據理力爭。皇上只好派蕭太師查清此事。為了保住馮將軍的兵權,副將王襄挺身承擔全部責任。
殷如墨愛昭君,又怕昭君看不起自己,獨自在酒館喝酒。淮陽王借機和他交往。他們一見如故,殷如墨甘願為其賣命。
夜晚,陳湯闖進屋,告訴昭君一家,因送兵器一事,王襄將軍已被捕入獄。
欽差大臣到秭歸縣甄選美女,為避免昭君入宮,王老夫人決定先給昭君辦婚事。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十四集
昭君該嫁誰?母親希望她能嫁給知根知底、老實可靠的表哥趙遂。
從小和殷如墨一起長大的侍女小宮,將此事告訴了殷如墨。殷如墨便利用昭君生日之際,不請自來,送給昭君一份非常特別的禮物。昭君從心眼裡喜歡這個人。
昭君坐在院子里,王老爺子走過來,憤憤地抱怨說,他親眼看到殷如墨和跟蹤昭君的人在一起,可殷如墨就是不承認。昭君心裡不免打了個問號。
第二天,趙遂將夜裡有一黑衣人從殷如墨房內閃出、跳上房走掉的事告訴了王昭君。王昭君卻懷疑趙遂是因婚事嫉妒殷如墨。
草原正在召開賽馬大會,阿諾蘭公主當眾向呼韓邪單於示愛,被呼韓邪單於婉言謝絕。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十五集
王昭君在涼亭里,殷如墨吟著《鳳求凰》走過來。昭君故意問起殷如墨的家鄉、朋友。殷如墨言詞閃爍,說是自己獨往獨來只有昭君一個朋友。昭君決定,答應母親嫁給趙遂。
殷如墨得知,跑到酒館喝酒,還發誓要讓喜婚事辦不成。他的話被身旁的官差,聽得清清楚楚。
第二天,賓客盈門。王昭君、趙遂正要拜堂,殷如墨闖了進來,伸手要揭昭君蓋頭,還對著大家嚷道,昭君是喜歡他的,只有他才能給昭君所喜歡的生活。趙遂和他打了起來。此時,王昭君義正詞嚴地告訴殷如墨,她不會跟他走。
婚禮正要重新開始,欽差到,宣布王昭君被選入宮。昭君母親當場昏了過去。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十六集
三天後,無可奈何的王昭君告別母親和婉兒隨欽差進京。趙遂、王老爺子為救王襄將軍也護送王夫人出發去長安。
殷如墨不甘心,拿著銀牌到匈奴尋找自己的身份。阿渠騙他說,他出身王庭,父親是被呼韓邪單於和屠耆所殺。不明真相的殷如墨,義憤填膺,發誓要為父報仇。
淮陽王派人以自己王爺的身份找到屠耆,說自己可以配合屠耆攻打大漢,而且一旦大兵壓境,自己奪了大漢江山,就將陰山南北黃河河套富足的土地送給屠耆,還要幫他奪取整個匈奴。屠耆欣然同意。
被選入宮的女子們被送往掖庭,皇上讓王鳳篩選。王鳳決定為皇上送些庸脂俗粉。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十七集
趙遂在街上遇到了嚴先生。他們一起想辦法要營救王將軍和王昭君。
夜晚,昭君的琴聲、歌聲和優美的身姿,引起了皇上的注意。皇上急急忙忙走近,人已不見。皇上找來毛畫師,要他將掖庭待召女子的像都畫出來,然後憑圖篩選。此令一下,掖庭的待召女子們紛紛賄賂毛延壽,請他將自己畫得漂亮些。
漢匈和好後,天下太平,人民安居樂業,呼韓邪單於獨自一人去找哥哥呼圖吾斯。久別重逢的兄弟倆終於見了面。他們一起喝酒,一起摔跤,痛快極了。兩人談興正濃,衛律帶人要殺呼韓邪單於,被呼圖吾斯喝住。為減少矛盾,呼韓邪單於只得戀戀不舍地離開了。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十八集
一天,皇上要到御花園,得知消息的掖庭待召們紛紛趕去。王昭君獨自一人在房內彈琴。蕭姑姑很好奇,和她攀談起來。蕭姑姑被王昭君的胸懷、才氣所感動。無意中聽到她們談話的王漭,對昭君也很贊賞。
王漭告訴昭君,皇上對她父親要嚴查重辦。昭君聽後心急如焚。為了救出父親,昭君希望能盡快見到皇上。她請毛畫師畫像。自私自利的毛畫師竟為了不讓皇上發現昭君,把畫像偷偷地扣了下來。
呼韓邪單於回家路上遇到強盜。他殺死了絕大部分,剩下兩個被殷如墨所殺。他和殷如墨成了好朋友。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十九集
昭君為救父急於見到皇上,蕭姑姑安排她在太後壽宴上彈琴,被皇後設計取消了。
深夜,淮陽王派人闖進逐鹿王子住處,說他父病重,要他立刻返家。涉世不深的逐鹿王子二話沒說,騎馬就走。不料,誤入淮陽王設下的埋伏圈,死活走不出去。
淮陽王等人一口咬定,逐鹿王子出走,是因為呼韓邪單於要進攻大漢,要皇上趕快調兵遣將,攻打匈奴。此時,嚴先生與趙遂到。蕭太師告訴他們逐鹿王子逃跑之事,嚴先生感到事態嚴重,立刻起身追趕逐鹿王子,希望能迅速弄清事情真相。
皇後得知皇上在找彈琴人,急忙趕到掖庭,看到才高、貌美的王昭君,很怕被皇上發現,立刻派她到祖廟祭掃。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二十集
呼韓邪單於的部下紛紛來報:逐鹿王子被大漢扣留長安。大漢軍隊正向邊境聚集,准備向匈奴開戰。呼韓邪單於立即趕到邊關了解情況,並下令,情況沒搞清之前,不許輕舉妄動。
邊關。馮將軍得報:呼韓邪單於率大軍已到原陽。馮將軍感到事有蹊蹺,立即派日逐王前去查看。此時,呼韓邪單於才知大漢調兵遣將是因為逐鹿王子私自離開長安。
屢屢遭人截殺的逐鹿王子,終於被嚴先生救出回到匈奴。父子相見,真相大白。呼韓邪單於意識到漢匈友好的不易,立刻派人護送逐鹿王子回長安。
一場危機化解了。王漭拜見皇上,勸皇上利用呼韓邪單於願意與漢交好之機,釋放王襄,促進雙方友好。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二十一集
王襄被無罪釋放,回到了久別的邊關。
大街上,王老爺子與殷如墨偶然遇到了日逐王先賢嬋。相互問候時,先賢嬋看到了殷如墨胸前的銀牌,心生疑竇,上前詢問。殷如墨卻不願理他,敷衍幾句就走了。
欺騙逐鹿王子逃離長安、又挑撥大漢出兵攻打呼韓邪單於的淮陽王,對計劃失敗非常懊惱。他不甘心,又派張博去王庭鼓動呼圖吾斯出兵攻漢,企圖挑起漢匈爭端,再以勤王的名義將大軍調入長安,趁機奪取大漢江山。
張博的一片謊言果然欺騙了呼圖吾斯,呼圖吾斯對大漢的仇恨更加強烈了。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二十二集
張博見呼圖吾斯已上當,邊煽風點火,邊建議呼圖吾斯趁漢不備,出兵攻漢。不分青紅皂白的呼圖吾斯,答應了張博,把部隊開到了原陽城外。呼韓邪單於立刻派左翼秩恣王前往呼圖吾斯大帳,勸其三思而後行。呼圖吾斯不僅不聽,還將左翼秩茈王扣留在王庭。
得知呼圖吾斯出兵的消息,淮陽王非常高興,決定再派人聯絡屠耆,讓屠耆從另一方向夾擊漢朝。
王鳳到後宮,指責皇後不該把王昭君放到祖廟當雜役,擔心疾惡如仇的王漭會告到皇上那兒,後果不堪設想。皇後告訴王鳳,王昭君是王襄之女,要奪兵權,就不能讓皇上見到。王鳳隨後趕到畫師毛延壽處,以送毛延壽一所大宅為條件,要他把王昭君畫丑。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二十三集
原陽,邊關將士奮勇反抗,大漢疆土固若金湯。呼圖吾斯決定改攻他處。臨行前,他讓阿渠率領一部分兵馬帶著左翼秩茈王先回王庭。
蕭姑姑看望王昭君,說起匈奴犯境之事,昭君馬上想到,呼韓邪單於不會進犯大漢,進犯大漢的應該是呼圖吾斯。蕭姑姑十分欽佩昭君對匈奴和戰事的了解。
昭君家。王老爺子正悠閑自得地坐在庭院角落裡閉目等候趙遂,隱約聽到了殷如墨與小宮的談話。原來,接到張博命令要去邊關傳令的殷如墨告訴小宮,他要去邊關干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大事一成,昭君自己就可以出宮了。王老爺子將此事告訴了趙遂。
宮內,毛畫師故意將昭君像改丑。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二十四集
殷如墨來到匈奴,趙遂偷偷地緊跟其後。殷如墨千方百計甩掉趙遂後,橫馬停在呼圖吾斯隊伍前。他拿出淮陽王的令牌,要呼圖吾斯改道去朔方郡,說是朔方郡有內應,並交給他一張漢軍部署圖。在內應的配合下,呼圖吾斯大軍所向披靡。漢朝十分危機。人民慘遭塗炭。
漢朝皇上與大臣們商議軍情。張博提議讓各地王侯赴京勤王,並極力推崇淮陽王,受到蕭太師的質疑。
接到淮陽王指示的屠耆,也安排一半兵馬,按照約定,從另一路進攻漢朝。呼韓邪單於驚聞此信息,看到了呼圖吾斯和匈奴所面臨的雙重危險。他要求率兵入關平寇,制止這場戰爭,得到了大漢皇上的允許。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二十五集
戰場上,漢匈兩軍正在廝殺。呼韓邪單於率隊趕到,用部隊分開了漢匈軍隊,逼匈奴軍隊退回草原,並苦口婆心地規勸呼圖吾斯不要一意孤行地破壞漢匈友好,以至給匈奴帶來災難。呼韓邪單於的強大軍隊和肺腑之言,迫使呼圖吾斯撤退。
左翼秩茈王警告阿渠,屠耆決不會用全部兵馬打大漢,一定會分兵打王庭。阿渠派人向呼圖吾斯求救。此時,淮陽王以勤王為借口率數萬軍隊兵臨長安。皇上下令,軍隊駐守城外,只許淮陽王一人進城。淮陽王的陰謀沒有得逞。
殷如墨趁夜黑進宮,來到昭君房內,要帶昭君出宮,被昭君拒絕。惱羞成怒的殷如墨舉劍要殺剛剛進屋的婉兒,卻錯手殺了小宮。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二十六集
跟蹤殷如墨到匈奴、後又返回長安的趙遂,剛剛掌握了殷如墨的部分罪證並對殷如墨的身份有所察覺,就被以通敵罪逮捕。大殿上,張博還極力要給趙遂定罪,受到蕭太師的斥責。
馮昭儀忌日,皇上夢見了王昭君。第二天,他找來毛延壽,命他將掖庭女子的畫像一一展開,認真查找。畫像上被醜化了的王昭君,讓皇上感到不堪入目。
王漭探監,趙遂告訴了他真相。但因證據不足,怕驚動了通敵者的幕後主使人,趙遂准備含冤受屈,閉口不談。
為防不測,阿渠派人向呼圖吾斯求救。呼圖吾斯的增援部隊還未到,屠耆就已打進王庭。阿渠只好率部分殘兵逃離在外。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二十七集
逃跑途中,阿渠中箭。傷重的她,將殷如墨的身世告訴了衛律,要衛律利用殷如墨殺害呼韓邪單於和日逐王先賢嬋。
蕭姑姑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屠耆的數萬軍隊投降了呼韓邪單於,戰亂平息了。皇上下旨,與萬民同慶,宮女也可出宮,與家人團聚。
夜晚,出了宮的王昭君和婉兒,像兩只出了籠的小鳥,一邊往家走,一邊興致勃勃地看景、觀燈。她們看見一位身材魁偉的壯士技壓群雄,用一張兩人抬進來的大弓箭,贏得頭彩,又將銀子分給眾人,很是感慨。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二十八集
不久,王昭君又親眼目睹了那壯士從狂奔著的馬蹄下救出了一個孩子,並在鬧市中制服了這匹驚馬。那壯士看到了人群中美麗的王昭君,急忙下馬追上了她。兩人一見鍾情。壯士告訴王昭君,他姓雲,身在遙遠的北方。王昭君和雲大哥在街上漫步、談心,心心相印、戀戀不舍。含情脈脈中,雲大哥為昭君買了一個非常漂亮的蓮花燈。
呼圖吾斯中了漢軍埋伏,大敗而逃。亂軍中,見到了奄奄一息的阿渠。阿渠告訴呼圖吾斯,她說的呼韓邪單於非禮自己的那些話是假的,是因為呼韓邪單於輕視她,她才故意那麼說的。阿渠死在了呼圖吾斯的懷中。呼圖吾斯接受不了這個事實,也揮刀自殺身亡。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二十九集
夜深了,王昭君默默地看著蓮花燈,思念著遠方的雲大哥。
衛律對呼韓邪單於講述了呼圖吾斯的自殺經過。聽說是屠耆最先向呼圖吾斯發起的進攻,憤怒的呼韓邪單於指揮軍隊一舉奪下了王庭。
呼韓邪單於傷心地思念著哥哥。大家都擔心,他會不會一怒之下發兵征討漢朝?呼韓邪單於輾轉反側最後決定,為了匈奴和大漢的安寧,他不出兵。
漢匈之戰平息了。為了進一步加強漢匈友好,他們決定胡漢聯姻,從漢朝娶一位公主。
勝利了,陳湯被封了侯,賜了婚,還請求皇上釋放了趙遂。婉兒非常高興。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三十集
呼韓邪單於要到漢朝和親的事,傳遍了漢匈朝野。皇上下旨,要挑選一批宮女隨行,凡去匈奴的宮女,十年後可恢復自由。時刻渴望自由的王昭君自願請行,要求隨嫁去匈奴。蕭姑姑帶來一個好消息,凡自願請行的宮女,可以出宮與家人團聚。王昭君高興地離開了皇宮。
深夜,為了破壞和親,殷如墨受淮陽王之命刺殺逐鹿王子。逐鹿王子奮力反抗,還是受了傷。幸虧嚴先生趕到,揮劍打敗殷如墨,殷如墨趁亂逃跑了。
逐鹿王子沒有死,淮陽王很生氣。為了讓漢匈矛盾更加尖銳起來,他又派殷如墨去找屠耆,讓屠耆打著呼韓邪單於的旗號攻打大漢邊境,讓呼韓邪單於出不了長安,回不了匈奴。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三十一集
殷如墨潛入迎親隊伍駐地,抓住了衛律。衛律騙他說,自己是他親哥哥,要殷如墨與自己聯手,殺死呼韓邪單於,為父報仇。分手前,衛律告訴殷如墨,呼韓邪單於已到長安。
早晨,王昭君剛剛走出大門,就見雲大哥正在門旁。久別重逢的喜悅,讓兩人激動不已。他們互訴衷腸,不知不覺走到郊外。
樹林里,淮陽王派來的人開始放毒煙。雲大哥假裝中毒倒地,見敵人上來,一個鷂子翻身,騰空躍起,將敵人打倒。敵人一批批沖上來,雲大哥抱著昏迷了的昭君左打右躲,趁敵不備,跑入林中。雲大哥將昭君安放好,赤手空拳將敵人打退。半夜,昭君醒了,他們無所不談,感情更加深厚。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三十二集
天亮了,昭君和雲大哥返回長安。
殷如墨接到淮陽王命令去匈奴找屠耆,讓屠耆換上呼韓邪單於的旗號,從邊關各處向大漢發起進攻。他們要釜底抽薪,挑起胡漢之爭,讓漢朝收拾呼韓邪單於。
呼韓邪單於的迎親隊伍到達長安,皇上親自率眾大臣到城門迎接。整個長安城歡欣沸騰,只有被選中和親的平都公主哭著鬧著不願嫁到匈奴。
歡迎宴會上,呼韓邪單於和大漢皇帝一見如故,平都公主卻以頭痛之由拒絕與呼韓邪單於相見。皇後非常生氣。衛律趁機挑撥,烏禪幕痛斥了他。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三十三集
邊關。屠耆打著呼韓邪單於的旗號從不同地方同時襲擊漢朝邊塞,見人就殺,火燒關市。雖然漢朝皇上和眾大臣感到了其中的蹊蹺,但情況復雜,和親的一切活動只好停下。
淮陽王買通了一群潑皮在呼韓邪單於居住的迎賓傳舍門口罵人、砸門,甚至扯掉匈奴王旗。衛律也極力挑撥,眼看兩邊的人就要打起來,呼韓邪單於把自己的人叫了回去。一場爭端被平息。深夜,殷如墨到呼韓邪單於居住的迎賓傳捨去窺探,遇到了呼韓邪單於,引起了呼韓邪單於的懷疑。
未央宮大殿上,張博懷疑呼韓邪單於和親的目的,但呼韓邪單於在長安的所作所為贏得了皇上和眾大臣的信任。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三十四集
胡漢和親重新開始。為破壞和親,淮陽王假情假意地告訴平都公主,匈奴如何可怕。平都公主受不了未來苦難生活的描述,選擇了上吊自殺。
飯館里,殷如墨和衛律在密謀,跟蹤而至的趙遂遠遠地觀察著。不過,時間不長,趙遂的跟蹤就被殷如墨發現。第二天,趙遂以私通匈奴罪被捕入獄。當晚,趙遂被化裝成胡人的殷如墨救走,扔到郊外。隨後,城內到處流傳著胡人把趙遂救走的消息。
到處是自己的影像,到處是通緝的文告,趙遂有家不能歸,只能流浪到塞外。
為救趙遂,昭君、婉兒去找嚴先生。嚴先生認為,一定是趙遂發現了什麼秘密才給自己引來大禍。
電視劇《昭君出塞》劇情介紹第三十五集
平都公主死也不去匈奴,淮陽王教唆她要得個永遠好不了的病。平都公主瘋了。
皇上約呼韓邪單於打獵。閑聊中,呼韓邪單於提出,和親的人一定要心甘情願,至於出身是否高貴並不重要。皇上聽了非常高興。王鳳趁機推薦了自願請行的王昭君。
王昭君得知皇上要自己去匈奴和親十分震驚。她討厭內宮的爭斗,如今卻要她做匈奴閼氏,實在苦惱。讓王昭君去和親皇上不放心,重新看了昭君畫像,感到太丑,怕呼韓邪單於不高興,想換人。王鳳勸他可以多備幾個宮女候選。
屠耆軍營,幾匹患瘟病的戰馬倒地將死,趙遂裝成啞巴自告奮勇為馬治療。馬病癒後,屠耆留下了他。
❽ 漢元帝劉是怎麼樣他是怎麼當上皇帝的,在位其間有什麼作為
漢元帝劉奭生於昭帝元平六年(前75),屬馬,是劉詢與嫡妻許平君生的兒子。他出生幾個月後,其父即位亮輪敗做了皇帝。兩年後,母親許皇後被霍光妻霍顯毒死。霍光死後,地節三年(前67)四月,劉奭被立為太子。黃龍三年(前49)十月,宣帝死後繼位,在位16年,病死,謚號為元帝,廟號高宗。 才能 劉奭多才多藝,能寫一手漂亮的篆書,至於彈琴鼓瑟、吹簫度曲、辨音協律等等,無不窮極其妙,令人嘆為觀止。然而他太過拘謹,優柔寡斷,信用宦官弘恭、石顯等,統治期間,自然災害不斷,社會危機日深,土地兼並之風盛行,敬顫於是昭宣二帝的中興之業就開始衰敗了。僅舉一例:劉奭60多歲的師傅、「當世名儒」蕭望之,因石顯進讒言而被逼自殺。其時劉奭正在用午膳,聽到這個噩耗後淚流滿面,飯也吃不下去了,立即召來石顯嚴厲責問,石顯嚇得摘掉帽子,磕頭不止。那時候劉奭即位才兩年,從那以後直到自己病死的十三四年間,劉奭每年都要派使者到蕭望之的墳上去祭奠。然而,害死師傅的石顯呢?劉奭卻沒有任何處罰,沒有任何懲治。司馬光說他「容易受欺騙而難以醒悟」,一點不錯,這是個典型的昏君。這個昏君堅定地認為「中人無外黨,精專可信任」:即作為一個宦官,你既沒有骨肉之親,又沒有姻族之累,不就可以集中精力、專門為我這個皇帝服務么?這樣的人難道還不值得我信任么?因此事無大小,都交給石公公去處置。可笑,「柔仁好儒」的漢元帝早已忘記了秦朝趙高的教訓。然而,這位多才多藝的皇帝,卻沒有像後世兩個同樣多才多藝的皇帝李後主與宋徽宗一樣,成為敵國的俘虜而死於非命。為什麼?有昭宣中興的底子,大漢王朝畢竟還有比較雄厚的實力,與李後主、宋徽宗時期的南唐北宋不可同日而語。而且正是在漢元帝時期,大漢王朝曾經的強敵匈奴分崩離析,其北方的一支——郅支單於一部被漢朝殲滅,南方的一支——呼韓邪單於也表示臣服。同屬昏君,你能說劉奭不幸運么? 不過話說回來,所謂「幸運」,也只是與那幾個非常凄慘的帝王相比而已,其實,他也有「不幸」的一面。平心而論,漢元帝劉奭之所以成為一個昏君,也有客觀因素,那就是身體一直不好,沒有精力處理國家大事。石顯之所以能夠長期弄權,《石顯傳》上說:「是時,元帝被疾,不親政事」。那個「是時」究竟是什麼時候呢?緊接著該《傳》又說,初元年間,蕭望之等人彈劾石顯「專權邪辟」。「初元」是漢元帝即位後的第一個年號,這個年號用了5年。也就是說,他剛即位的第一個5年時,二三十歲,身體就不行了。劉奭30多歲時,有個叫張博的外戚寫信給劉奭的弟弟淮陽王劉欽,說「陛下春秋未滿四十,發齒墮落」,顯然一點也不誇張。想想看,不滿40歲的盛年,頭發脫落倒也罷了,連牙齒也掉了,怎不令人心生憐憫之情!難怪他40歲後沒幾年就「駕崩」了。 婚姻 說漢元帝不幸,也指他的婚姻。當他還是皇太子時,按照規定,姬妾就有十來個,而他最寵愛的是司馬良娣桐虛。不幸的是,漢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司馬良娣就一病而逝,臨終前她悲傷地對劉奭說:「我的死並非壽數已盡,而是其她那些良娣、良人們嫉妒我,輪番詛咒的結果啊!」那一年劉奭才25歲,對這話深信不疑。司馬良娣死後,劉奭傷痛欲絕,大病一場,病好以後也一直悶悶不樂,而且痛恨那些姬妾,一個也不肯見面。時間一長,連漢宣帝也知道兒子仇視自己的姬妾,為了幫助兒子從痛苦中解脫,就命令王皇後挑選幾個出身良家、年輕貌美的宮女去服侍皇太子,以求博得太子的歡心。王皇後挑選了王政君等5人,並乘太子來拜見父皇時,叫人悄悄地問太子:「這幾個宮女怎麼樣?」太子由於思念司馬良娣,對她們一個也不感興趣,然而既是皇後派人詢問,只得勉強答道:「其中一個還可以吧。」當時王政君坐得離太子最近,又獨獨穿了一件與眾不同的、鑲著絳色邊緣的掖衣,那人以為是指她,就稟告了王皇後。王皇後立即令人將王政君送進太中,當上了太子妃,不久生下兒子劉驁,這就是後來的漢成帝。堂堂大漢王國的皇太子,能夠如此鍾情於一個「良娣」,令人頓生憐憫之情;而他最心愛的這個「良娣」卻又不幸早逝,使「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劉奭幾乎對所有美女都喪失了興趣,不也是一種不幸么! 時間是醫治心理創傷的良葯。劉奭做了皇帝後,嬪妃自然遠遠多於做太子時的姬妾。於是又有兩個嬪妃獲得了劉奭的寵幸——一個姓傅,一個姓馮。傅氏原來是昭帝太皇太後上官氏身邊的一個才人,劉奭當了皇太子後,她又去服侍劉奭。她「為人有材略,善事人」,也就是說,很有心機,很能處人,上至地位比她高的姬妾,下至普通宮女,都處得很融洽。每當宮中有什麼祭祀活動,她都以酒酹地,祝每一個人都平平安安。大概後來劉奭也認為:這么善良的女人,肯定不會詛咒公孫良娣吧,對她也漸漸地產生了好感,後來傅氏又生了兒子劉康,於是被封為婕妤。馮妃則是劉奭即位後入宮的,在生下皇子劉興後,也被封為婕妤。後來,漢元帝又特意在婕妤之上、皇後之下設一女職「昭儀」,授給這兩位替他生了皇子的愛妃,所謂「昭儀」,昭顯其儀也,是後宮妃子們的輝煌榜樣也。除了皇太子劉驁外,劉奭就只有這兩個兒子:劉康被封為定陶王,劉興被封為中山王。王政君雖然貴為皇後,卻「無寵」——漢元帝並不愛她;她的兒子作為嫡長子,雖然被立為皇太子,卻「頗有酒色之失」,酗酒而又好色,怎堪承擔「革命接班人」的重任?而定陶王劉康呢,卻與父皇一樣多才多藝,尤其是精通音律,堪稱父皇的「知音」,與母親傅婕妤都受到漢元帝的寵愛。當劉奭生病時,傅婕妤又很得體地帶著兒子一直侍候在身邊。接下然而然地,劉奭開始考慮更換皇太子了。只是由於漢宣帝生前很喜愛這個他唯一見到的孫子——皇長孫,孝順的漢元帝不願違背父皇的遺願,也由於大臣史丹等人的堅決反對,劉驁才算保住了太子之位。劉康於永光三年(公元前41年)封王,漢成帝陽朔二年(公元前23年)病逝,估計只活了20歲出頭;劉興於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封王),成帝綏和元年(公元前8年)病逝,大約活了30來歲。皇子的優越條件與優厚待遇,卻沒能使漢元帝的這兩個兒子長壽。不過,這兩位王爺的兒子卻都「幸運」地做了皇帝:劉康的兒子劉欣繼漢成帝之後成為漢哀帝;劉興的兒子劉衎繼漢哀帝之後成了漢平帝,這是後話了。 寵妃 再來說說漢元帝的這兩個寵妃。公元前38年,漢元帝劉奭到虎園欣賞野獸搏鬥,後宮的那些嬪妃們都陪坐於側。正看得熱鬧的時候,突然一隻黑熊逸出圈外,攀上柵欄,直撲人們坐著觀看的殿階之上。傅昭儀與眾嬪妃尖叫一聲,驚慌逃避;唯獨馮昭儀挺身而上,毫不畏懼地擋在黑熊面前——當然,有驚無險,負責保護皇帝安全的武士們迅速地趕過來,三下五除二,很快就格殺了黑熊。驚魂稍定後,劉奭問她:「大家都驚慌而逃,你為什麼敢於上前阻擋?」馮昭儀答道:「猛獸抓住一個人後,就會停止攻擊其他人。我擔心黑熊直撲陛下的御座,情願以身承當。」劉奭贊嘆不已,對馮昭儀也倍加敬重。而同為昭儀,傅昭儀羞愧之餘,也暗暗地恨上了馮昭儀。 漢元帝死後,傅、馮二昭儀都去了兒子的封國,傅昭儀成了定陶王太後,馮昭儀成了中山王太後。漢成帝死後,傅昭儀的孫子劉欣成了漢哀帝,傅昭儀更一躍而成為大漢王朝的太皇太後了。而中山馮太後呢,她的兒子劉興死後被謚為中山孝王;劉興有一個兒子,當時還不滿周歲,嗣位為王,當時稱為「中山小王」。可惜這個小王爺患有「眚(音shěng)病」,大概相當於「先天性心臟窄狹症」吧,古時候又叫「肝厥」,發作時嘴唇、手足、十指皆青。馮太後親自撫育這個幼孫,除了求醫用葯外,還不斷地求神問卜、祭祀禱告。漢哀帝即位後,倒也很關心這個堂弟,特派一個中郎謁者——即宮廷的禮賓官張由,陪同御醫前往中山國,替中山小王看病。不料這個張由患有癲狂病,到了中山國後突然發作,一霎時怒不可遏,任誰也勸阻不住,自個兒返回了長安。朝廷質問他擅自離開中山國的原因,張由恐懼異常,誣告說:「中山太後詛咒皇上與傅太後,我這才急急趕回來奏報。」這一誣陷正合傅太後之意:多年前的積怨,這下子可有了報復的機會了!立即派御史丁玄前往中山國調查。丁玄將中山國的官吏以及馮家的兄弟們100多人分別關進洛陽、魏郡、巨鹿等地的監獄中,一直查了數十天,也沒有查到任何真憑實據。傅太後見丁玄不管用,又派親信宦官、中謁者令史立取代丁玄,會同丞相府的一個長史,共同繼續調查。史立受傅太後指使,希望因此案而立大功、封侯爵,因此特別賣力。馮太後的妹妹馮習、守寡的弟媳君之等都受到嚴刑審訊,因牽連此案而死於酷刑之下的及被迫自殺的數十人。終於有個叫徐遂成的醫生受刑不過,誣陷道:「馮習與君之曾經對我說:當年醫生修氏治好了漢武帝的病,不過只得到些錢財賞賜;你治好了當今皇上的病,自然也不能封侯。倒不如殺掉皇上,一旦中山小王做了皇帝,你還愁不能封侯么?」這就是十惡不赦的謀反、謀大逆之罪了!史立大喜,又拿著徐遂成的供詞去責問馮太後。馮太後自然不承認。史立譏諷道:「當年黑熊上殿時你是多麼地英勇,而今天為什麼又如此怯懦?連證據確鑿的罪行也不敢承認呢?」審判既在中山國中,貴為中山太後的馮氏估計尚有一定的自由,她回到自己的住處後對身邊的人說:「黑熊上殿的事情已經隔了元帝、成帝兩世,宮廷秘聞,史立這么一個小吏怎麼能夠知道?這不是明擺著皇宮中有人陷害我、欲置我於死地而後快么?我不死,她怎麼肯罷休?」說完,就服毒自殺了。她的妹妹馮習與丈夫、兒子,弟媳婦君之,還有小弟弟宜鄉侯馮參等親屬,有的自殺了,有的被砍頭,一共死了17人;馮參的女兒馮弁是中山孝王劉興的王後,也被廢為庶人。「揭發」有功的張由則賜爵關內侯,辦案有功的史立也被提升為中太僕。這是漢哀帝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的事,距「黑熊事件」已經32年了。 馮太後等人的冤死,深受人們同情,司隸孫寶請求皇上重新調查此案。傅太後勃然大怒道:「皇帝設置了司隸一職,就是為了監察我么?姓馮的賤人謀反一案已是鐵證如山,你孫寶卻吹毛求疵,故意宣揚我的所謂惡行!好吧,既然姓馮的是冤枉的,那就是我誣陷了好人,你趕快來治我的反坐罪吧!」漢哀帝怎麼敢治嫡親奶奶的罪?為了安慰奶奶,又將孫寶打入天牢。尚書僕射唐林不服,上書抗爭,又被哀帝以「朋黨比周」的罪名遠遠地發配到敦煌。直到大臣傅喜、龔勝一起上書「固爭」,漢哀帝才請示了傅太後,釋放了孫寶,並讓他官復原職。傅太後病死於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第二年漢哀帝也病死了。直到這時,馮太後的案子才被翻了過來。因為此案而受封賞的張由與史立,由於是在新皇帝即位大赦天下之後,才算沒有受到嚴厲處置,只被免為庶人,遠遠地發配到廣東合浦去充軍。 漢元帝大概沒有想到,他沒做皇帝的兩個兒子,竟然都只活了二三十歲;也沒想到,受他寵愛而又「善良」的傅昭儀竟然心狠手毒,包藏禍心,害死了馮昭儀;更沒有想到,受他寵愛而又敬重的馮昭儀,結局竟然如此之慘。 由盛而衰的分水嶺 西漢的歷史,一般以宣、元之間為一界線,分為兩個時期。宣帝是「中興之主」,維持了西漢平穩發展的局面,但從元帝開始,西漢開始衰落,所謂「元、成、哀、平,一代不如一代」。 「柔仁好儒」的由來史家對元帝的定評是「柔仁好儒」。這個評語應是褒多於貶,至少是褒貶參半。現在看來,西漢印花敷彩黃紗袍 「柔」字用得恰切。元帝確實是一個性格柔弱、優柔寡斷的人。至於「仁」字則要大打折扣。所謂「好儒」是真的,也是起了一定作用的,但最終只因好的是「俗儒」而功虧一簣。 在元帝做太子時,就向宣帝建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則訓斥他說:「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所謂「霸道」就是先秦法家治國之道,所習之經十分廣泛,包括《春秋》、《詩》、《尚書》、《禮》、《論語》等。元帝的經學功底,不僅遠過乃父,就是在西漢一代所有帝王中,也可謂首屈一指。 純任德教在漢宣帝以前,基本上實行的是「霸王道雜之」的統治方略。到元帝時期,開始一反前代帝王之制,單崇儒家,純任德教,治國完全以經學為指導,選官用人完全用儒家標准。為什麼元帝摒棄主張嚴刑峻法的「霸術」,而改用「以柔治國」、強調「教化」的儒術呢? 元帝「純任德教」除了他自身具有深厚的經學修養外,更重要的是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即土地兼並日趨加劇,農民紛紛破產,有的投入田莊淪為佃客和奴隸,有的接受政府假田,成為假田農民(國家佃農),有的成為流民,而這些人原來所承擔的租稅賦役,又都轉嫁給編戶齊民,即自耕農身上。再加上政治腐敗,官吏貪殘,天災頻繁,各地不斷暴發反抗西漢統治的斗爭。所以,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統治者只好放棄「霸術」,純任德教,以期緩和社會矛盾。這種方略的改變,是由元帝提出並加以實施的。 在實行「教化」的儒術方面,元帝採取了如下的措施: 尊崇儒學。元帝即位當年,即採取尊奉孔子的措施。孔子第13世孫孔霸「上書求奉孔子祭祀」,元帝即下詔曰:「其令師褒成君關內侯霸以所食邑八百戶祀孔子焉。」這是以皇帝名義奉祀孔子的重大舉措,孔霸被封為關內侯,賜食邑800戶,號褒成君,給事中,加賜黃斤200斤,府第一所。孔霸去世,元帝兩次穿素服去弔祭,賜給東園秘器錢帛,贈予列侯禮安葬,謚號「烈君」。初元二年(前47),起用師傅蕭望之,賜爵關內侯,食邑800戶。夏侯勝卒後,「賜冢塋,葬平陵。太後賜錢二萬萬,為勝素服五日,以報師傅之恩,儒者以為榮」。尊崇帝師的社會效應,必然導致人心向儒,這自然大大提高了儒家的社會地位。 以儒家標准選官用人。元帝即位不久,即大幅度增加太學博士弟子數量,由宣帝時的200人,激增至千人。對這些博士弟子,每年按甲、乙、丙三科考試,考試合格者,即可授以相應的官職。因此,當時社會上流傳著這樣的話:「遺子黃金滿籯(yíng,竹籠),不如一經。」儒學宗師夏侯勝也常常教導他的弟子說:「士病不明經術,經術苟明,其取青紫(指高官)如俯拾地芥耳。」可見讀儒經做官,已成為當時士人入仕的主要途徑。 在元帝用儒方針的指引下,朝廷大臣以經學相矜尚,儒生布滿朝廷上下,他們或位至公卿,或為地方長官。郭沫若說:「元、成以後……明經逐漸成為舉足輕重的政治勢力,出現了『州牧郡守,家世傳業』的經術世家。」而大批儒生進入政界後,又必然會把儒家理念施之於政事。 以經義為本,治國施政。元帝即位後,摒棄了宣帝霸王之道相雜的政治,發布的各項政令以及詔書,多引經為據。質問大臣,則窮究「經義何以處之」;大臣執法,則要求其「順經術意」;如果大臣奏議上的語言不符合經義,則必然遭到嚴厲的批評。元帝的好儒,並不是要官吏做表面文章,而是要付諸實施。 由於利祿的誘惑,傳授、研習儒家經學成為社會的普遍現象,自武帝「罷黜百家,表彰『六經』」以來,到了元帝時期,經學才真正昌西漢印花敷彩絳紅紗袍 盛起來。正是由於以儒家仁義之道為治國指導思想,才使得業以動盪的社會又暫時平靜下來,西漢王朝才沒有即刻崩潰,而又苟延殘喘了幾十年。 不過,漢元帝以儒治國也留下了負面影響。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評價元帝廣用儒生之事說:「自是以後,漢無剛正之士,遂舉社稷以奉人。」同時,以經取士固然為漢王朝選送了大批人才,但由此也決定了許多人讀經即為做官,因而在入仕以後,往往不是盡忠守職而只圖保持祿位,屍位素餐而已。能治者不能為官,為官者不能為治,士與吏截然兩途,這不能不影響到西漢後期各級政權的效能,給當時的社會帶來了嚴重的消極影響。尤其是,元帝強調以經取士,使一些只知書本、而不省吏事的「書獃子」也被選進了各級政府機構。 偶幸「家人子」五鳳元年(前57)正月,太子劉奭18歲,宣帝為他舉行了冠禮,這標志他已成年了。五鳳四年(前54),他最愛的司馬良娣病死了。臨死前,她哽咽著對太子說:「我死非天命。是其他姬妾得不到太子寵愛,妒忌詛咒我,活活要了我的命!」太子劉奭對此十分相信,因而悲憤成疾,悶悶不樂,把所有姬妾都拒之門外。 王皇後對此焦慮不安,趕快報告給漢宣帝。宣帝聽說太子遷怒於眾位姬妾,也不好強拗其意,為了使兒子重新振作起來,便讓王皇後從自己宮中挑選一些可令太子歡娛的宮女,以順暢太子之心,王皇後左挑右選,找了五位「家人子」(無職號的低等宮女),排成一行,讓太子劉奭自擇中意之人。這時劉奭還沉湎於對司馬良娣的哀思悵想中,瞧也不瞧面前這幾位姑娘,又不耐煩皇後的一再催促,只想趕快應付了事,把手一揮,說:「這里邊有一個人還可以吧。」這時有位叫王政君的姑娘,站得離太子最近,又穿著與別人不同的絳色袍服。王皇後以為太子看上的就是她,就令掖庭令把這幸運兒送入太子宮。皇太子和王政君初次相逢於內殿。也許是皇太子多時未與女人接觸吧,現在偶然見到一個楚楚動人的少女,含嗔帶嬌地向他走來,不免觸動情慾,便一夜風流。沒想到的是,王政君竟懷了孕。次年,宣帝甘露二年(前52),王政君生下嫡皇孫。漢宣帝見帝國有了繼承人,喜出望外,親自給孩子起名叫劉驁。驁者,千里馬也。可見老皇帝對這個孫子寄予多麼大的厚望!從此,老皇帝常常把這個孫子帶在身邊,寸步不離。劉奭得遇王政君純屬偶然。但是,沒有偶然就沒有歷史,這一幕對王政君一家和西漢王朝都事關重大。關於王政君及其家族留待下幾章再詳述。 威權旁落本來漢宣帝臨終前,已給元帝安排好了輔政大臣,第一位是外戚侍中、樂陵侯史高,另兩位是太子太傅蕭望之和太子少傅周堪,並提升史高為大司馬車騎將軍,蕭望之為前將軍、光祿勛,周堪為光祿大夫,三人並領尚書事。信用外戚是西漢政治長期形成的傳統,宣帝也不例外。史高是宣帝祖母史良娣的侄孫,宣帝幼年時養在史家,與史高有親密關系,因此宣帝命他握有中朝決策大權,地位最為重要。蕭望之、周堪都是元帝的師傅,是當代名儒,深諳政事。蕭望之又引進宗室明經達學之士劉更生(楚王劉交的後代,成帝時改名劉向)、侍中金敞共參朝政,史稱「四人同心,謀議勸道,正義古制多所欲匡正」。「匡正」什麼呢?就是匡正君主。在中國古代,儒家主張實行人治。孟子說過:「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國定矣。」他們相信,只要統治者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為臣民垂範道德人格,就可以實現天下大治。但是,君主握有生殺予奪絕對權力,而且再沒有可以對其約束的機制,那麼,「天子聖明」靠什麼來保證呢?儒家無法解決這個矛盾,只能奢談「正君心是大根本」,把政治問題徑直變成了一個君主的道德修養問題。所以蕭望之等人就寄希望於對皇帝的教育,引導元帝努力實現儒家的「王道政治」的理想,以期改造一個國家或社會,扭轉一個時期的社會風氣。誠然,教育的功能不可低估,但絕不是萬能的,蕭望之等人太過於天真了!元帝即位不到一年,三人一體的輔政班子,就出現了裂痕。 史高以外戚之親「領尚書事」,蕭望之和周堪是他的副手。但開始時,漢元帝對自己的兩位名儒師傅特別信任,蕭望之等人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於是史高的心理失去平衡,與蕭望之的嫌隙日深,這便為宦官石顯弄權提供了條件。 在外戚、儒臣、宦官三種勢力中,漢元帝始終依賴宦官,因為他認為宦官沒有家室,形不成盤根錯節的龐大集團。這就是元帝朝宦官石顯之流得勢的根本原因。加之,宦官石顯善於順風承旨,阿諛奉承,元帝可以稱心如意,為所欲為。其實石顯之流早有「外黨」,和外戚史丹、許嘉勾結在一起,還拉攏了一批見風使舵的儒臣匡衡、貢禹、五鹿充宗等人,結成朋黨。還與長安豪俠萬章交往甚密。本來身體多病的元帝原想自己不理政事,而要通過宦官石顯來控制大權,結果大權旁落,授柄於人,迫使蕭望之自殺,周堪、劉更生被貶為庶民。 元帝之所以大權旁落,不僅在於近幸的狡猾佞巧,更在於他自身政治水平的低能。司馬光評述道:「甚矣,孝元之為君,易欺而難悟也。」宦官石顯的專權,實際上正是漢元帝縱容的結果。 漢匈沖突的休止符 宣帝時期,隨著漢朝國力的增強,匈奴力量一再削弱,漢匈關系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宣帝神爵二年(前60)以後,匈奴統治集團內部出現權力之爭,初有「五單於爭立」,互相不容,屠戮兼並,西漢「單於天降」瓦當最後形成呼韓邪單於與郅支單於的對立。在漢元帝期間,在漢匈關繫上出現了兩件大事,一件是陳湯平滅郅支,一件是昭君出塞。 平滅郅支漢元帝剛即位的時候,匈奴郅支單於自以為與漢朝距離遙遠,加之怨恨漢朝支持他的仇敵呼韓邪單於,就有與漢絕交之意,並且與康居王勾結起來,在都賴水(今恆邏斯河)畔興建了一座郅支城(今江布爾),作為自己進一步擴張勢力的基地。郅支將勢力向漢西域發展,直接威脅漢朝在西域的統治。建昭三年(前36),新一任西域太守對匈奴發動攻擊,獲得大勝。至此,漢朝最後消滅了虎視西域的敵對勢力。以後近40年,西域維持著和平狀態,中西交通也暢通無阻。陳湯為官雖有不少劣跡,但他矯詔興兵、平滅郅支的功績還是應當肯定的。 昭君出塞郅支被殺之後,呼韓邪單於既為消滅政敵而高興,又畏懼漢朝的威力。竟寧元年(前33年)正月,呼韓邪單於第三次入長安朝漢,並表示願娶漢女為閼氏。元帝也願意用婚姻的形式鞏固漢、匈之間的友好關系,就以宮女王嬙配他為妻。 王嬙,字昭君,西晉時因避司馬昭諱,改稱明君,南郡秭歸(今屬湖北)人。昭君雖然儀容雅麗,舉止端莊,但因未受皇帝封誥,所以在後宮的地位極其卑微,不受重視。如同當時絕大多數宮女一樣,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但當歷史提供機會時,她主動請行,自願遠嫁匈奴。在臨行前舉行的歡送儀式上,元帝見昭君豐容靚妝,光彩照人,顧影徘徊,竦動左右,不禁大為悔恨,很想把她留下,但又不便失信,只得讓她隨呼韓邪出塞而去。 昭君這位膽識不凡的漢家宮女,為促進漢匈民族團結,自願出塞履行政治聯姻,成為名垂青史的傑出婦女。漢元帝認為這次政治聯姻可使「邊陲長無兵革之事」,特意把年號改為「竟寧」,意即邊境安寧之意。呼韓邪單於封王昭君為「寧胡閼氏」,「寧胡」意即「匈奴得到昭君,國家就安寧了」。從此,漢匈長期戰爭狀態宣告結束,雙方一直保持著友好的關系。長達150年的漢匈沖突,猶如一曲雄壯的交響樂,而昭君出塞則好似一個完美的「休止符」。 昭君的事跡在正史記載中僅有幾十個字,但在稗官野史中的記載卻非常多,而且更富於傳奇色彩。《西京雜記》中有這樣一段傳說:「元帝後宮既多,不得常見,乃使畫工圖形,按圖召幸之。諸宮人賂畫工,多者十萬,少者亦不減五萬,獨王嬙不肯,遂不得見。」由於畫工毛延壽的卑劣行徑,誤了昭君的青春,害得她背井離鄉,遠嫁異域。 另據東漢文學家蔡邕《琴操》記載,昭君嫁到匈奴後,心思不樂,作下了一首詩歌,後人稱為《昭君怨》,其中有這樣的詩句:「翩翩之燕,遠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道里悠長。嗚呼哀哉,憂心惻傷。」這首詩很可能是偽托之作。又傳,昭君還寫了一封信給元帝。信的內容如下:「臣妾幸得備身禁臠,謂身依日月,死有餘芳,而失意丹青,遠竄異域。誠得捐軀報之,何敢自憐?獨惜國家黜陟,移於賤工,南望漢闕,徒增愴結耳!有父有弟,惟陛下少憐之。」據說元帝得書,大為動情,轉而惱恨畫工從中作梗,窮究其欺君之罪。畫工毛延壽等五人「同日棄市」,一時京城畫工幾乎絕跡。王安石在他的《明妃曲》中寫道:「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他一反以往歸咎毛延壽欺君的正統觀念,而把批判的鋒芒指向了漢元帝。 漢代出塞和親的女子比比皆是,而且大多是金枝玉葉的宗室公主。但她們的為人行事,很快都隨著歷史的長河流逝了,唯獨「良家子」出身的昭君卻流芳千古,人們懷念不已。1963年,董必武同志作了一首詠昭君的詩,鐫刻在昭君墓前的石碑上:「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漢和親識見高。詞客各攄胸臆懣,舞文弄墨總徒勞。」不僅肯定了昭君出塞的歷史意義,也肯定了漢元帝的歷史眼光。 王昭君出塞不久,漢元帝就病入膏肓。竟寧元年(前33)五月,元帝去世,在位16年,葬於渭陵(今陝西咸陽市東北)。六月,皇太子劉驁即皇帝位,是為孝成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