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心肌炎有什麼症狀
你好
心肌炎是指心肌有局限性或彌漫性的炎症病變,以病毒性心肌炎為多見。一般在病毒感染時,常可因營養不良、疲勞、高熱、寒冷、飲酒等致病條件作用下誘發病毒性心肌炎。
此外還有細菌性心肌炎,寄生蟲性心肌炎
,免疫反應性心肌炎
,孤立性心肌炎
其臨床表現大多可在1至2周內有發熱、咽痛等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以後出現胸悶、心悸、疲乏、心前區隱痛、氣促等症,嚴重時可並發心力衰竭。但也有一開始發現即為心肌炎後遺症者
附養生指南:
一.預防感染:病毒性心肌炎是感染病毒引起的。防止病毒的侵入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應預防呼吸道感染和腸道感染。對易感冒者平時應注意營養,避免過勞,選擇適當的體育活動以增強體質。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必須外出時應注意防寒保暖,飲食衛生。感冒流行期間應戴口罩,避免去人口擁擠的公共場所活動。
二.勞逸結合:應避免情緒突然激動或體力活動過度而引起身體疲勞,使機體免疫抗病能力降低。
三.適當休息:急性發作期,一般應卧床休息2至4周,急性期後仍應休息2至3個月。嚴重心肌炎伴心界擴大者,應休息6至12個月,直到症狀消失,心界恢復正常。心肌炎後遺症者,可盡量與正常人一樣的生活工作,但不宜長時間看書、工作甚至熬夜。
四.飲食調攝:飲食宜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多食葡萄糖、蔬菜、水果。忌暴飲暴食,忌食辛辣、熏烤、煎炸之品。吸煙時煙草中的尼古丁可促進冠狀動脈痙攣收縮,影響心肌供血,飲酒會造成血管功能失調,故應戒煙忌酒。食療上可服用菊花粥、人參粥等,可按醫囑服用生曬參、西洋參等,有利於心肌炎的恢復。
五.體育鍛煉:在恢復期時,根據自己的體力參加適當的鍛煉,如散步、保健操、氣功等,可早日康復及避免後遺症。心肌炎後遺症只要沒有嚴重心律失常,可參加一般性的體育鍛煉,如慢跑、跳舞、鶴翔庄氣功、太極拳等,持之以恆,對疾病的康復肯定是有利的。
㈡ 心肌炎症狀有哪些
病情分析: 你好,心肌炎種類很多.主要症狀有胸悶,心慌,氣短,周身無力,室性心律不齊或過速.病毒性感冒是引起心肌炎的主要原因。
意見建議:你好,心電圖檢查可見心率增快(100次以上)伴隨有ST-T的改變,心肌酶高等.一旦患有此病要注意休息,吃點營養心肌的葯物:果糖等,平時注意保暖,預防感冒的發生。
㈢ 心肌炎有什麼症狀
心肌炎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彌漫性的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的炎性病變。近年來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對發病率不斷增加。病情輕重不同,表現差異很大,嬰幼兒病情多較重,成年人多較輕,輕者可無明顯病狀,重者可並發嚴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
急性期或亞急性期心肌炎病的前驅症狀,病人可有發熱、疲乏、多汗、心慌、氣急、心前區悶痛等。檢查可見期前收縮、傳導阻滯等心律失常。穀草轉氨酶、肌酸磷酸激酶增高,血沉增快。心電圖、X線檢查有助於診斷。治療包括休息,改進心肌營養、控制心功能不全與糾正心律失常,防止繼發感染等。
病毒性心肌炎
參考資料:
【病因】心肌炎是心肌發生的局限或彌漫性炎症,可原發於心肌,也可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病因有感染、理化因素、葯物等,最常見的是病毒性心肌炎,其中又以腸道病毒,尤其是柯薩奇B病毒感染最多見。
【臨床表現】
1、 症狀:疲乏、發熱、胸悶、心悸、氣短、頭暈,嚴重者可出現心功能不全或心源性休克。
2、 體征:心率增快,與體溫升高不成比例,心界擴大,雜音改變,心律失常。
【用葯】
1、 原發病的治療:很關鍵。病毒感染者可予抗病毒葯,金剛烷胺,每天200mg;瑪啉胍0.1g,口服,每日3次,伴細菌感染者,可予抗生素。
2、 對症治療:急性期應卧床休息,在症狀、體征好轉,心電圖正常後方可逐步增加活動,予營養豐富,易消化飲食。出現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休克時應積極糾正。
3、 促進心肌代謝
(1) 維生素C:4~5g加入250ml液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10~15天為1個療程,可重復。
(2) 能量合劑:ATP20mg+輔酶A100u+細胞色素C30mg加入5%葡萄糖500ml靜脈滴注,每日1次,10~15天為1個療程,可重復。
(3) 肌苷:200~400mg口服或肌肉注射,每日2次。
(4) 環化腺苷酸(CAMP):20~40mg,肌肉注射,每日2次。
(5) 極化液:10%葡萄糖500ml加普通胰島素8u,15%氯化鉀10ml靜脈滴注,7~10天為1療程。
(6) 免疫抑制劑:用於慢性、遷延型病例。糖皮質激素:一般發病10~14天內不主張應用,但如有高熱、心力衰竭、嚴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者可使用,可予強地松40~60mg,每日頓服,或氫化考的松400~600mg/日,靜脈滴注,病情好轉後逐漸減量,月26周後停葯。
【預防】加強身體鍛煉,提高機體抗病能力,避免勞累以預防病毒、細菌感染。發病後注意休息,進營養豐富之飲食,以利心臟恢復。
春天要防心肌炎
近年來,由於抗生素的廣泛應用,因鏈球菌感染引起的風濕熱逐漸減少,風濕性心肌炎發病明顯減少,而病毒性心肌炎發病卻日益增多。病毒性心肌炎可由多種病毒感染引起,其中以柯薩基病毒B最常見,水痘、EB病毒也可引起。據研究,約有5%病毒感染者感染後可累及心臟心臟發生心肌炎。可為病毒感染後的直接侵襲心肌,也可為病毒感染後的自身免疫反應所致。前者以兒童多見,後者以青少年多見。而春季又是病毒性心肌炎的高發季節,應引起人們的警惕。
病初與上呼吸道感染或腸道感染症狀,7-10天後出現胸悶、心悸、極度乏力、易出汗等症狀。此時,如做心電圖,可能發現有早搏等心率失常和心肌損害表現。作血沉、心肌酶測定可能升高。2-4周後查柯薩基病毒抗體、抗心肌抗體可為陽性。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變輕重不一,所以症狀也千差萬別。輕度、局限性病變者可毫無症狀,心電圖無異常表現,血沉、心肌酶也無升高。有些人是因為意外事故屍體解剖時才發現曾有心肌炎病變。重者則有明顯症狀,出現心臟彌漫性擴大,心力衰竭,以致有顯著氣急,不能平卧;有的嚴重心率失常,以致發生反復暈厥,甚至猝死。
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後仍持續緊張、過度勞累、從事重體力勞動與劇烈運動,易發生病毒性心肌炎。此外,營養不良也是誘因。發生病毒性心肌炎後,必須絕對卧床休息,否則可使病情加重,引起嚴重並發症。
患病毒性心肌炎後,一般應休息3個月。以後如無症狀,可逐步恢復工作與正常學習,但仍應注意不要勞累,1年內不能從事體力勞動與運動。此外,要注意合理飲食,多食新鮮蔬菜、水果,保證營養平衡。要保證有足夠的睡眠與休息,避免感冒,否則易復發。反復發作可轉變為慢性心肌炎、心肌病、危害終身。
㈣ 心肌炎有什麼症狀
心肌炎是指由各種原因導致的心肌的炎症性病變。如感染、物理和化學因素均可引起心肌炎,所造成的心肌損害的輕重程度差別很大,輕症患者無任何症狀,而重症患者可發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在治療期間需要好好的休息,不能做激烈的運動,而且要定期復查以便隨時了解心臟的情況。
㈤ 心肌炎有啥症狀
青壯年發病較多 常先有原發感染的表現 如病毒性者常有發熱 咽痛 咳嗽 嘔吐 腹瀉 肌肉酸痛等 大多在病毒感染1-3周後 出現心肌炎的症狀 由於心律失常可致心悸因排血量降低而感無力 累及心包膜及胸膜時 胸悶 胸痛 亦可有類似心絞痛的表現 嚴重者心功能不全 常見體征 竇性心動過速與體溫不相平行 也可有竇性心動過緩及各種心律失常 心界擴大者佔1/3-1/2 見於重症心肌炎 因心臟擴大可致二尖瓣或三尖瓣關閉不全 心尖部或胸骨左下緣收縮期雜音 心肌損害嚴重或心力衰竭者 可聞舒張期奔馬律 第一心音減弱 合並心包炎者可聞心包摩擦音
輕者可完全無症狀 重者心力衰竭或猝死 表現懸殊 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六個類型:①無症狀型:感染後1-4周心電圖出現S-T改變 無症狀 ②心律失常型:表現各種類型的心律失常 心室性期前收縮最多見 ③心力衰竭型:出現心力衰竭的症狀及體征 ④心肌壞死型:臨床表現類似心肌梗塞 ⑤心臟增大型:心臟擴大 二尖瓣及三尖瓣區收縮期雜音 ⑥猝死型:無先兆 突然死亡 心肌炎的臨床表現主要為原發感染或原發病的全身症狀 如睏乏 發熱 上呼吸道感染等 與心肌炎本身有關的臨床表現常取決於病變的廣泛程度 症狀的輕重變異很大 輕者可僅出現ST-T改變 無症狀 重者在短期內發生急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 心律失常 並可能有暈厥或發展至心源性昏厥 甚至可猝死 有症狀者可主訴胸悶 心前區隱痛 心悸 乏力 氣急 腹痛 惡心 嘔吐 頭痛 頭暈 肌痛 關節痛 尿少 尿閉等 部分病人可有神經系統症狀 慢性心肌炎患者則除常見心律失常外 多數呈進行性心力衰竭
心肌炎的治療
(一)治療
1.積極治療原發病 對細菌 真菌 原蟲感染性心肌炎 應採用抗細菌 抗真菌 抗原蟲葯物治療 病毒性心肌炎尚無有效的抗病毒葯物 動物實驗證明 病毒是在細胞內破壞心肌細胞 心肌中病毒存在不超過18天 至感染第21天已不能從心肌中分離出病毒 因此 抗病毒治療主要用於疾病的早期 一般抗病毒葯不能進入細胞 因而無效 利巴韋林(三氮唑核苷 ribavirin)通過阻斷病毒一些酶的活性 以抑制病毒核酸的合成 而阻斷其復制 經動物試驗表明該葯治療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有一定的療效 但臨床效果尚不肯定 臨床用量每天為10~15mg/kg 分兩次肌內注射或靜脈緩注 也有人提出應用干擾素及轉移因子治療病毒性心肌炎 但臨床價值尚未肯定 病毒性心肌炎在急性發病後多伴有免疫功能下降 特別是細胞免疫功能降低 當出現反復感染時 可選用細胞免疫增強劑胸腺素 0.1mg/kg 每周肌內注射2~3次 30次為1療程 完成療程後 作用可維持1~2年 或在前臂皮膚接種死卡介苗以增強機體的特異性免疫力 方法是在前臂滴葯處皮上劃痕1~1.5cm長 兩劃 隔天1次 4周後改為每周2次 共30次 作用可維持年余
2.休息 心肌炎活動期應完全休息 重症心肌炎應嚴格卧床休息直到症狀消除 心電圖及X線變化恢復至正常再逐步起床活動 充分休息有助於使心臟縮小 心功能改善 過早恢復體力勞動可推遲病變恢復 甚至使病情加重 有主張在恢復期從運動試驗觀察心電圖有無缺血改變或再度出現心律失常作為可否恢復工作的參考指標
3.心力衰竭的治療 如有心力衰竭應及時控制 應用洋地黃類強心葯物須謹慎 因此時心肌對葯物的敏感性增高 較易發生毒性反應 故宜先從小劑量開始 逐步增加 亦可加用利尿葯和血管擴張葯物 心肌炎伴有持久心力衰竭者易有栓塞性並發症 可考慮採用抗凝治療
4.嚴重心律失常的治療 對不同心律失常應給予適當的抗心律失常葯物治療 對高度房室傳導阻滯伴阿-斯綜合征發作的患者安置臨時人工心臟起搏器可有效控制發作 增加存活率
㈥ 心肌炎是什麼症狀
心肌炎症狀包括胸悶、心慌、氣短、無力、心律不齊等,這些症狀通常表現的很明顯,病人的外觀也是呈急性病容,絕不像人們常說的「有一點心慌,,,,」。
㈦ 心肌炎都有什麼症狀表現呢
心肌炎都有什麼症狀表現呢
心肌炎在臨床上的症狀表現差異很大,也沒有特異性的症狀。既往一個月內出現了發燒、感冒等上呼吸道的症狀或者有腹瀉等腸道感染的病史,隨後又出現心慌、胸悶、乏力、呼吸困難等不典型的臨床症狀,做心電圖,有一些心電圖的改變。查心肌酶學,肌鈣蛋白,提示有心肌的損傷。心肌炎在臨床上的症狀表現差異很大,如果確診心肌炎,需要能查病原學的標本,只有通過病原學診斷最終才能確診是不是心肌炎。
心肌炎在臨床上的症狀表現差異很大,心肌炎的症狀有很多,而且每個人的症狀都具有不同的區別,心肌炎在臨床上的症狀表現差異很大,是以心力衰竭為主要表現者可出現心力衰竭的各種症狀如呼吸困難等;嚴重者發生心源性休克而出現休克的相關表現;若炎症累及心包膜及胸膜時,可出現胸悶、胸痛症狀;有些患者亦可有類似心絞痛的表現。
心肌炎在臨床上的症狀表現差異很大,心肌炎的症狀表現一般會出現身體有重度乏力或者是心悸的現象,便捷會出現胸悶以及胸口疼痛,心肌炎在臨床上的症狀表現差異很大,會在一天到三天以內出現明顯加重的現象,在病情出現加重以後,可能會導致出現性功能衰竭,比如出現呼吸困難或者是下肢水腫,或者是導致出現昏厥以及猝死。
:心肌炎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心血管疾病,它的症狀和大多叔的心血管疾病有著相似的地方,心肌炎在臨床上的症狀表現差異很大,對於感染性原因引起的心肌炎,常先有原發感染的表現,如病毒性者常有發熱、咽痛、咳嗽、嘔吐、腹瀉、肌肉酸痛等,大多在病毒感染1~3周後出現心肌炎的症狀。
㈧ 心肌炎是什麼有什麼症狀
心肌炎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彌漫性的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的炎性病變。病情輕重不同,表現差異很大,病人可有發熱、疲乏、多汗、心慌、氣急、心前區悶痛等。檢查可見期前收縮、傳導阻滯等心律失常。
㈨ 心肌炎的症狀有哪些
心肌炎的症狀有:1、患者通常會出現惡心嘔吐,全身倦怠和發熱等症狀,心肌炎症狀輕重不一,病情輕者通常沒有不適症狀,症狀嚴重的患者還會出現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情況。2、有少數患者會出現心悸、胸痛等症狀。
祝你有一個愉悅的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