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女信息 » 典故是什麼意思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典故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2-03-07 04:47:49

㈠ 典故是什麼

典故依據《詞海》解釋: 1、典制和掌故; 2、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的詞語。 這樣看來,典故的釋義要比掌故來得寬泛。掌故要比典故更民間化、俚俗化、口語化,與逸聞、佚事往往成雙出對;典故中的典是典籍的意思,顧名思義,典故也可解釋成典籍中的故事和詞句。因此,它更書面化、正規化,是正統文學的一個分支。如果把掌故比喻為野史,典故則像是正史。事實上,我們習慣把古文的一些膾炙人口的故事稱之為典故,而把一些積古的老人口頭所述的話,統括為掌故,當然這個掌故與長於世故有別。此外,掌故往往給人以長篇累牘之感,而典故則用很精煉的語言概括了整個故事的大概,以成語等固定的詞或短語約定俗成了下來。譬如刻舟求劍、掩耳盜鈴、守株待兔、邯鄲學步、畫蛇添足等等,令人一目瞭然,一讀題目就知道是什麼意思,講了怎樣的一個故事。所以,典故通常與成語緊緊聯系在一起。成語是人們在長期使用語言過程中形成的固定片語或短語。成語典故是漢語詞彙中的特殊部分。它們結構簡練、含義豐富,有較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但是,許多成語典故中,字面上不易准確理解,必須認真加以查考。這是成語典故逐漸被人們遺忘和棄用的主要原因。

㈡ 典故是什麼意思

典故原指舊制、舊例,也是漢代掌管禮樂制度等史實者的官名。後來一種常見的意義是指關於歷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傳說。

典故還有一類是事典,事典的概念比較清晰,指由古代故事所構制的詞語,如「刻舟求劍」、「完璧歸趙」等等。

至於典制典故,應是指那些使用時代已不存在這些典制,用這些典制詞語有借代、喻指等義的。這一類數量並不是很多。它與掌故的區別是:它只是掌故中的有借代、喻指等義的那一部分。

典故分類:

1、成語典故,如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按圖索驥等。

2、歷史典故,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等。

3、文學典故,如曉風殘月,大江東去等。

4、文化典故,如牛郎織女等。

(2)典故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來源:

典故的來源大致有三個。第一,來源於民間故事、傳說、民間習俗、神話、歷史上的著名事件,或是某個地名等。如傳說古時候有個叫嫦娥的女士偷吃了長生不老的葯,但她吃的多了點,就不由自主地飛到月亮上去了。這就是典故「嫦娥奔月」的由來。

第二,來源於一些歷史書上或文學作品中的故事和人物。如古代有個叫謝靈運的詩人,說世界上所有人的才華加起來要有十斗的話,曹植一個人就佔了八斗。他自己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後來人們就稱才華超出普通人很多的人為「才高八斗」。

第三,來源於佛經、聖經等宗教書上的故事、人物、禮儀等,如「天女散花」這個典故來源於佛經,後來常用來形容下雪、落花地的情形。「替罪羊」這個典故來源於聖經,喻指為代替別人承擔過錯的人。

參考資料:

網路--典故

㈢ 名人典故是什麼意思當什麼講

意思是具有教育意義且大眾耳熟能詳的公認的人物,事件。
典故的來源大致有三個。第一,來源於民間故事、傳說、民間習俗、神話、歷史上的著名事件,或是某個地名等。如傳說古時候有個叫嫦娥的女士偷吃了長生不老的葯,但她吃的多了點,就不由自主地飛到月亮上去了。這就是典故「嫦娥奔月」的由來;第二,來源於一些歷史書上或文學作品中的故事和人物。如古代有個叫謝靈運的詩人,說世界上所有人的才華加起來要有十斗的話,曹植一個人就佔了八斗。他自己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後來人們就稱才華超出普通人很多的人為「才高八斗」;第三,來源於佛經、聖經等宗教書上的故事、人物、禮儀等,如「天女散花」這個典故來源於佛經,後來常用來形容下雪、落花地的情形。「替罪羊」這個典故來源於聖經,喻指為代替別人承擔過錯的人。

㈣ 典故什麼意思

典故。詩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出處的詞語 [literary quotation]。如:語出何典;典實(典故,史實);典證(出典和依據)

allusion; ceremony; law; standard;

diǎn
(1)
(會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冊」字,下面是大。本義:重要的文獻、典籍)
(2)
同本義 [work of standard scholarship;classics]
典,五帝之書也…庄都說,典,大冊也。――《說文》。按,謂從冊,從大,古文從古文冊。
典,經也。――《爾雅·釋言》
不可為典要。――《易·系辭》
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左傳·昭公十二年》
司晉之典籍。――《左傳·昭公十五年》
不遠而復,先典攸高(重貴)。――丘遲《與陳伯之書》
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後漢書·張衡傳》
(3)
又如:葯典;字典;釋典(佛經);法典;佛典;引經據典;典志(記載政典的文籍);典墳(《三墳》和《五典》的省稱。都是上古的典籍)
(4)
常道,准則 [norm]。如:典型(常刑;常規);常典(常法);典要(不變的標准);典式(典範,法式)
(5)
法律;法規 [canon;law]
掌建邦之三典,輕典、中典、重典也。――《周禮·大司寇》
(6)
又如:典例(可依為准則的成例);典常(常法,常規);典誥(古代文體名。典指常法;誥指詔令)
(7)
典禮,儀節 [ceremony]。如:盛典;開國大典;慶典(慶祝典禮);典重塗山(比喻典禮重要,規模宏大。相傳塗山是夏禹娶塗山氏及會見諸侯的地方)

㈤ 成語典故的典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1、指四書五經古書上有提到的記載的東西。2、(名詞)詩文等所引用的古書中的故事或詞句。

㈥ 典故是什麼意思哪

典故------典制和掌故,《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專》:「親屈至尊,降禮下臣,每賜宴見,輒興席改容,中宮親拜,事過典故。」《宋史·宋敏求專》:「熟於朝廷典故。」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出處的詞語。

典故也是詩文中經常引用的、有來歷出處又為人們所公認的故事或詞語。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文字產生前,它源於社會生活實踐,早於文字就在民間口頭流傳了。比如有了丟羊補牢不算晚的生活經歷,才會產生文字的「亡羊補牢,猶未晚也」的典故。
http://ke..com/view/62877.htm

㈦ 名人典故是什麼意思

典故這個名稱,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漢朝釋義:
典制和成例.故,故事,成例.
出處:《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親屈至尊,降禮下臣,每賜讌見,輒興席改容,中宮親拜,事過典故.」

名人典故就是詩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代人物故事、軼事或者有來歷有出處的傳說。

㈧ 什麼是典故

一般是指成語的出處。

典故------典制和掌故,《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專》:「親屈至尊,降禮下臣,每賜宴見,輒興席改容,中宮親拜,事過典故。」《宋史·宋敏求專》:「熟於朝廷典故。」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出處的詞語。

例:
人們常愛用「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來稱譽或形容他人的知識淵博、才學高深。但你知道「學識」為什麼能用「車」來載,「才高」又怎麼可以用「斗」來量嗎?告訴大家,它們分別出自兩個典故。

「五車」出自《莊子·天下》篇:「惠施有方,其書五車,其道舛駁,其言也不中。」說的是戰國人惠施方術甚多,卻雜亂不純,而且言而不當。所謂「其書五車」是指他的藏書豐富可裝五車。古時的書都是用竹簡(片)製成的,每片上刻有字,串起來就成了書。當時的五車書雖與現在的五車書不可等量齊觀,但擁有五車藏書也可謂「飽學之士」了。

「八斗」是南朝詩人謝靈運稱頌三國魏詩人曹植時用的比喻。他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獨佔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看來,謝靈運對自己的才學也是相當自負的。後來人們便把「才高八斗」這個成語比喻文才高超的人。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在《可嘆》詩中寫道:「宓妃愁坐芝田館,用盡陳王(即曹植)八斗才。」詩中就借用了「才高八斗」這個典故。

㈨ 典故的典是什麼意思

說的是唐朝名將汾陽王郭子儀六十大壽時,七子八婿皆來祝壽,由於他們都是朝廷里的高官,手中皆有笏板,拜壽時把笏板放滿床頭(一說放滿象牙床,故事詳見《因話錄》)。(以上來自網路)[笑哈哈][笑哈哈][笑哈哈]
昨天的春晚也是按照八婿七子的順序出場,八婿帶著八個閨女,七子帶著七個兒媳
先來七個傻兒za和七個「漂亮」媳婦
p1於筱懷
p2馮照洋
p3張九南
p4楊九郎
p5孟鶴堂
p6周九良
p7陶陽
以上是七子
p8閻鶴祥
p9孫九香
p10李鶴彪
p11侯爺
p12張鶴倫
p13張霄白
p14楊進明(扮丑的公主,這個是真丑啊[允悲][允悲])
p15是郭家仔們的合影
一家人齊齊整整祝大家新年快樂[米奇比心][米奇比心][米奇比心]

㈩ 典故是什麼

1、典制和掌故;
2、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的詞語。
3、泛指具有教育意義且大眾耳熟能詳的公認的人物,事件。

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