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女信息 » 見微知著是什麼意思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見微知著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2-03-08 06:43:20

『壹』 見微知著的著是什麼意思

見微知著的著是明顯的意思。

一、著的釋義:

1、著作:名~。譯~。

2、同「著」(·zhe)。

二、拼音:zhù

三、部首:艹

四、筆畫:橫、豎、豎、橫、豎、橫、撇、豎、橫折、橫、橫

著的相關組詞:

1、土著[tǔ zhù]

世代居住本地的人。

2、顯著[xiǎn zhù]

非常明顯:效益~。取得~成就。發生~變化。

3、論著[lùn zhù]

研究某種問題的理論著作。

4、著述[zhù shù]

著作。

5、譯著[yì zhù]

翻譯著述:畢生從事~工作。

『貳』 見微知著是什麼意思

見微知著釋義:

微:隱約;著:明顯。見到事情的苗頭,就能知道它的實質和發展趨勢。

『叄』 見微知著中的著字是什麼意思

見微知著,意指看到微小的苗頭,就知道可能會發生顯著的變化。比喻小中見大、以小見大。語本《韓非子·說林上》:「聖人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故見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漢`班固《白虎通·情性》:「智者,知也。獨見前聞,不惑於事,見微知著者也。」
釋義:微:小,指事物微小的跡象;著:明顯,指事情的發展。見到事情的苗頭,就能知道它的實質和發展趨勢。

『肆』 見微知著 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見微知著
成語發音:jiàn
wēi
zhī
zhù
成語釋義:見到事情的苗頭,就能知道它的實質和發展趨勢。
成語出處:《韓非子·說林上》:「聖人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故見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宋·蘇洵《辨奸論》:
「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
「見微知著」的「微」是微小的意思。但如何能見微知著而又不以偏概全呢?「微」是在此條件下的微小,即對這個「微」所在的整體的影響小,要「知著」,就需一個條件,在這個條件下,原來的「微」已經由原來處於矛盾的次要方面轉換為主要方面了,因此能「知著」。因此,要避免犯以偏概全的錯誤,就需時刻關注周圍的事物,一旦發現哪個事物上升為矛盾的主要方面了,就必須馬上做出判斷,以免延誤時機。

『伍』 見微知著的意思是什麼

【解釋】見到事物剛露出的一點苗頭,就能知道其本質和發展的趨向。

【拼音】[ jiàn wēi zhī zhù ]

【出處】宋蘇洵《辨奸論》:「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靜者為能見微而知著。」 微:微小。著:顯著。


近反義詞

【近義詞】原始見終、每下愈況、因小見大、可見一斑、睹始知終、一葉知秋、以微知著、知秋一葉、獨具隻眼、見微知萌

【反義詞】麻木不仁、以偏概全、管中窺豹

每況愈下

【拼音】[ měi xià yù kuàng ]

【解釋】越向下、越深入推求,就越能了解到真實情況。

【出處】先秦 莊子《莊子·知北游》:「夫子之問也,固不及質,正獲之問於監市履希也,每下愈況。」

『陸』 見微知著是什麼意思

見微知著

[成語解釋]微:隱約;著:明顯。見到事情的苗頭,就能知道它的實質和發展趨勢。

[典故出處]《韓非子·說林上》:「聖人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

譯文:聖人可以見到事情的苗頭,就能知道它的實質和發展趨勢,見到開頭就能知道結尾。

[近義詞]原始見終、因小見大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賓語;指事物的苗頭推斷發展趨勢

[成語結構]連動式

[產生年代]古代

(6)見微知著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近義詞:原始見終

[成語解釋]考察事物的開端而預見到它的結果。

[典故出處]晉·葛洪《抱朴子·正郭》:「夫以明並日月,原始見終。」

譯文:以光明來考慮太陽和月亮,考察事物的開端而預見到它的結果。

[近義詞]原始反終、原始要終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定語;指追根溯源

[成語結構]聯合式

[產生年代]古代

『柒』 「見微知著,睹始知終.」什麼意思

見微知著,意指看到微小的苗頭,就知道可能會發生顯著的變化。比喻小中見大、以小見大。語本《韓非子·說林上》:"聖人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故見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漢`班固《白虎通·情性》:"智者,知也。獨見前聞,不惑於事,見微知著者也。"

《韓非子·說林上》:"聖人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故見微知著見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漢·袁康《越絕書·越絕德序外傳》:"故聖人見微知著,睹始知終。"

宋·蘇洵《辨奸論》: "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

"見微知著"

一天,箕子到帝辛(即後世所稱紂王)那裡匯報工作,偶然看到帝辛的生活出現了一點小變化,這個細節在表面上看起來完全沒有什麼大不了。可是箕子的見識非同一般,他見此情景真可謂誠惶誠恐,大驚失色,那這是一個怎樣的細節令箕子如此呢?箕子所看到的其實就是帝辛用了一雙象牙的筷子,大家都知道象牙的筷子無疑是很奢侈的,但是帝辛作為天下之主,用這樣一雙筷子不是太正常不過了嗎,哪個帝王不是披金戴玉的啊,箕子又何必如此大驚小怪呢?原因就在於帝辛早期是非常樸素的。

後來果不其然如箕子所料,朝歌出現了"酒池肉林"、"炮烙之刑"。如此的昏庸殘暴,難怪最後會被西周所滅。

--對於帝辛的這方面事跡,另有不同看法認為,此事是春秋戰國之時所杜撰,詳見竹書紀年、尚書等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