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泡茶的步驟教學 新手如何快速學會泡茶
多加練習就可以快速學會泡茶,泡茶的步驟如下:
1、燙壺:在泡茶之前要用開水燙壺。
㈡ 泡茶的步驟圖解
01 泡茶先識茶
肉眼看外形和顏色,大致區分茶的種類,更需要用感官去判斷條索緊結程度、外形大小、揉捻程度、萎調輕重等多個方面,再根據自己對茶的認識,選擇最恰當的沖泡方法的選擇。
綠茶:大多為黃綠帶翠;
白茶:身披白毫,表面多顯白色;
黃茶:條索嫩黃、肥壯挺直;
烏龍茶:綠葉鑲紅邊,條索肥厚捲曲;
紅茶:烏金色、茶芽少,帶有甜香;
黑茶:烏潤色澤,獨特陳香。
02 水為茶之母
要泡出好茶,就要先找到最適合它的水。泡茶用水的最基本原則:要用軟水,純凈水、礦泉水、過濾水,都比較適合用來泡茶。
泡茶用水最低要求就是要煮沸,哪怕是需要85℃沖泡,也需要先燒至100℃再放涼。
03 器為茶之父
茶器要結合沖泡的茶類選擇,蓋碗和茶壺適用的茶類范圍很廣,平時多練習使用,泡一般茶類即可得心應手,但注意綠茶通常要用玻璃器皿沖泡。
其他的輔助性的器皿,如公道杯、品茗杯等,也需要看場合搭配使用。
04 體積投茶法
有的茶細小、扁平,或者是緊壓茶,看起來一點點實際上已經夠重量了;有的茶粗壯蓬鬆,看起來很多,卻輕飄飄的,差不多放大半壺才夠。
因此,根據茶葉的形態而使用「體積投茶法」,是比較科學且便捷的方法。
也可根據個人口感和實際情況調整,體積投茶量僅供參考。
△一泡茶水,不同的茶,形態不一樣,需要投放的茶量「看起來」差別真的很大!
05 不同水溫不同味
在同一濃度的茶湯中,高溫沖泡出的茶湯較強勁,低溫沖泡出來的茶湯較溫和。嫩度較高的茶葉宜低溫沖泡,避免燙壞茶葉;粗老的茶葉可以用高溫沖泡,以激發出茶的香氣和滋味。品茶時可先嗅其香氣,待茶湯溫度略有下降,即可品飲。
不同茶類適應沖泡的水溫:
綠茶、黃茶、紅茶:80-90℃
烏龍茶、普洱茶、黑茶:100℃
白茶:嫩度高的白茶80-90℃,老白茶100℃
06 浸泡時長
針對功夫泡茶法,浸泡時長的掌握需要綜合考慮茶的品類、形態以及沖泡次數等因素。隨著沖泡次數的增加,沖泡所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比如紅茶,首泡的浸泡時間約為3-5秒,然後快速出湯。坐杯的時間可根據泡數而定,後面的每一泡可根據前一泡的坐杯時間適當地延長3-5秒。
另外茶葉如果較碎,則內含物質浸出速度快,需要適當減少時間,防止滋味苦澀。茶餅壓制較緊時,醒茶不容易將茶葉完全泡開,則需要適當延長沖泡時間。
07 適口為珍才是好茶
品茶≠評茶,我們日常泡茶時,可以隨著當時的情境和心情選擇喝茶的口味。
不一定要追逐珍稀昂貴的茶品,也不一定苛求沖泡技術,只要能夠享受當下喝茶的心情,享受有茶生活的美好,便是一杯好茶。畢竟適口為珍才是喝茶最大的快樂。
每次泡茶,心裡一邊想著這七個「小關鍵」,手裡一邊回顧動作,多實踐多練,相信你的泡茶技術也會慢慢提高。
泡的茶多了,手法自然熟練了;喝的茶多了,對茶的認識也更豐富了。
㈢ 正宗泡茶的具體步驟
正確的泡茶步驟:
1、選茶。茶葉是喝茶的精髓,如何挑選茶葉也是一門學問,選擇適合自己的茶葉,可以清醒頭腦,使人平和理性舒緩。
(3)正確的泡茶步驟圖片擴展閱讀:
辨識茶葉的好壞有如下幾種方法:
1、看茶葉等形狀。如果茶葉容易破碎,則說明含水量低,品質好;如果茶葉不容易破碎,這說明茶葉含水量高,茶品質較差。
2、看茶湯的透明度,是否清澈。
3、看葉片,茶葉如果好的話茶葉展開後會很細嫩、整齊。
4、聞干茶葉的香氣。
5、聞泡過的熱茶的香氣。
6、茶葉入口的醇厚、回味、鮮爽等。
㈣ 正確的泡茶六個步驟
上三五知己,一起喝茶聊天。那麼,對於泡茶的基本正確方式,朋友們是否也已經掌握了呢?一起來看看茶道入門基礎知識吧。
一、泡茶用水
泡茶用水最好採用山泉水或純凈水,要求水沒有污染,水的感官性狀良好,即無色、無臭、透明、無異味、無懸浮物,舌嘗有清涼甜潤的感覺。水的PH值為中性7,煮沸後永久硬度不超過8度,這樣的水就非常適合泡茶。
同時注意:茶水比例,用茶量以茶葉與茶壺比例來確定,投茶量大致是茶壺容積的1/3至1/2
純凈水
二、泡茶器具
名茶與茶具總是珠聯璧合。茶道品飲的茶具都十分考究,如能備有一套小巧精緻的茶具,稱為「茶房四寶」,即
潮汕爐--廣東潮州、汕頭出產的陶磁風爐或白鐵皮風爐;
玉書碨--扁形薄磁的開水壺,容水量約250毫升;
孟臣罐--江蘇宜興產的用紫砂製成的小茶壺,容水量約50毫升;
若琛甌--江西景德鎮產的白色小瓷杯,一套四隻,每隻容水量約5毫升。
當今較好的泡茶的茶具,仍然脫離不了這「茶房四寶」,雖有所變化,但更趨實用化、方便化。普遍使用的「茶房四寶」有電磁爐、鋼質開水壺、鋼質茶盤(或塑料茶盤),「白瓷蓋碗」(鍾形,高5.5厘米,口徑8.2厘米,底徑4.5厘米;這種蓋碗放茶葉、嗅香氣、沖開水、倒茶渣都很方便)和小茶杯,這樣才具備泡飲上好茶葉的條件。
三、傳統泡法步驟
1、特色:道具簡單,泡法自由十分適合大眾飲用。懸壺高沖
2、沖泡步驟:
燙壺:將沸水沖入壺中至溢滿為止.
倒水:將壺內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入壺中至溢滿為止
置茶:這是比較講究的置茶方式,將一茶漏斗放在壺口處,然後用茶匙撥茶入壺。
用茶匙撥茶入壺
注水:將燒的水注入壺中,至泡沫溢出壺口。
3、倒茶出湯:
(1)先提壺沿茶船沿逆行轉圈,用意在於颳去壺底的水滴,俗稱「關公巡城」(是因為一般壺都是紅色,剛從茶池中提出時熱氣騰騰,有如關公威風凜凜,帶兵巡城),注意磨壺時的方向,右手執壺的歡迎喝茶時要逆時針方向磨,送客時則往順時針方向磨,如是左手提壺,則反之。
(2)將壺中的茶倒入公道杯,可使茶湯均勻。
(3)另一種均勻茶的方法是在用茶壺輪流給幾杯同時倒茶,當將要倒完時,把剩下的茶湯分別點入各杯中,俗稱「韓信點兵」。注意倒茶時不能一次倒滿一杯,至七分滿處為好。
分茶:將茶中的茶湯到入茶杯中,以七分滿為宜。
奉茶:自由取飲,或由專人奉上。
去渣:用渣匙將壺中茶渣清出。
以備後用:客人離去後,洗杯,洗壺以備下次用。
㈤ 泡茶的正確方法
正確泡茶的方法
1、正確泡茶的方法之綠茶
用80℃~85℃水沖泡,現泡現飲。綠茶屬於不發酵茶,比較常見的有西湖龍井、碧螺春等。這類茶比較細嫩,不適合用剛煮沸的水泡,以80℃~85℃為宜,茶與水的比例以1:50為佳,沖泡時間為2~3分鍾,最好現泡現飲。如果沖泡溫度過高或時間過久,多酚類物質就會被破壞,茶湯不但會變黃,其中的芳香物質也會揮發散失。
沖泡綠茶最好用瓷杯。沖泡時先用1/4水把茶葉潤一潤,過20秒或半分鍾再沖水飲用,泡綠茶一般不蓋蓋子,否則茶湯會發黃。
2、正確泡茶的方法之烏龍茶
用沸水多次沖泡。烏龍茶是半發酵茶,如鐵觀音、大紅袍等。泡烏龍茶時邊上要有個煮水壺,水開了馬上沖,第一泡要倒掉,用倒掉的水可以把所有的杯子潤一下,然後再倒入開水沖泡飲用。烏龍茶可沖泡多次,品質好的可沖泡7~8次,每次沖泡的時間由短到長,以2~5分鍾為宜。
泡烏龍茶最好用紫砂壺,並且一定要用100℃的沸水,烏龍茶的投葉量比較大,基本上是所用壺或蓋碗的一半或更多,泡後加蓋。
3、正確泡茶的方法之紅茶
新鮮的冷水注入煮水壺里煮沸:因為水龍頭流出來的水飽含了空氣,可以將紅茶的香氣充分導引出來,而隔夜的水、二度煮沸的水或保溫瓶內的熱水,都不適合來沖泡紅茶。注入正滾沸的開水,以漸歇的方式溫壺及溫杯,避免水溫變化太大:一般茶壺的造型,都有一個矮胖的圓壺身,是讓茶葉在沖泡時有完全伸展及舞動的空間。
謹慎斟酌茶葉量:沖泡濃茶,每人用1茶匙的量(約2.5G的茶葉量),但是想要泡出好紅茶,建議最好以2杯的紅茶葉量(約5G)來沖泡成2杯,較能充分發揮紅茶香醇的原味,也能享受到續杯樂趣。將滾水注入壺里泡茶:水開始沸騰之後約30秒的時間,水花形成像一元硬幣大小的圓形時,來沖泡紅茶,最適合不過的了。
泡茶的基本禮儀有哪些
倒茶之法
倒茶時,無論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滿,太滿了容易溢出,把桌子、凳子、地板弄濕。不小心,還會燙傷自己或客人的手腳,使賓主都很難為情。當然,也不宜倒得太少。倘若茶水只遮過杯底就端給客人,會使人覺得是在裝模作樣,不是誠心實意。
端茶之法
右手持杯,左手托杯底,雙手奉出才為敬;持杯時不能抓杯口;不要邊奉茶邊說話,以防唾沫濺入杯中。將泡好的茶端給客人時,最好使用托盤,若不用托盤,注意不要用手指接觸杯沿。在進行注水、斟茶、溫杯、燙壺等動作時用雙手迴旋。
奉茶之法
注意先後順序,先長後幼、先客後主,應依身份的高低順序奉茶;放置茶壺時壺嘴不能正對他人,否則表示請人趕快離開;從客人的右方奉上茶,在奉有柄茶杯時,一定要注意茶杯柄要朝向客人的順手面比如右面,這樣有利於客人手拿茶杯的柄,並禮貌地請客人喝茶。
經常喝茶有哪些好處
1、保持身材
茶葉中的咖啡鹼能促進胃液分泌,幫助消化,增強人體對脂肪的分解能力。定期飲茶可以縮減腰圍,降低身體質量指數(BMI),從而有助於預防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
2、改善記憶力
茶多酚有助於大腦進行局部調節,改善記憶力,提高學習效率。喝茶可以預防和治療神經系統疾病,尤其是老年認知障礙症。此外,咖啡鹼能促使中樞神經興奮,有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
3、抵禦輻射
茶多酚及其氧化物可以吸收一些放射性物質,保護細胞不受輻射傷害,對於修復受損細胞也有幫助。茶葉提取物可治療腫瘤患者在放射治療過程中引起的輕度放射病,治療輻射導致的血細胞、白血球減少,效果很好。
4、抵抗紫外線
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質,用茶水洗臉能清除面部油膩,收斂毛孔,具有消毒、滅菌、抗皮膚老化的作用,還有助於減少日光中紫外線對皮膚的損傷,是天然的「防曬霜」。
㈥ 泡茶的正確過程是怎樣的
泡茶可以分六個步驟:
1、溫具
正確的泡茶步驟圖解
用沸水沖淋所有茶具,隨後即將茶壺、茶杯瀝干,溫具的目的是提高茶具溫度,使茶葉沖泡後溫度相對穩定,同時還起到清潔的作用。
2、置茶
置茶就是放茶葉,往泡茶的壺(杯)里置入一定數量的茶葉,茶葉的數量隨不同茶葉而不同的,還有隨個人喜好而放。
3、沖泡
置茶後,將開水沖入壺中,通常以沖水八分滿為宜,沖泡時間一般為5分鍾左右,沖泡次數越多,浸泡時間越長。
4、倒茶
沖泡好的茶應先倒進茶海里,然後再從茶海倒進客人的茶杯中。
5、奉茶
奉茶時,需要用茶盤托著送給客人,放置客人右手前方,請客人品茶。
6、品茶
茶泡好之後不可急於飲用,而是應該先觀色察形,接著端杯聞香,再啜湯賞味。
㈦ 正確的泡茶七個步驟
正確的泡茶七個步驟:
1、煮水
泡出好茶的前提是先找到最適合的水,泡茶用水首選純凈水、礦泉水等軟水。並且泡茶用水的要求之一是需要煮沸,無論用80度或90度水沖泡,一定要先將水煮沸,然後從100度放涼至所需溫度水溫。
(一般鮮嫩綠茶可用80度左右水,而紅茶90度左右,普洱或黑茶等緊壓茶則用100度水)
2、洗杯
往茶壺、茶杯注水沖洗,也包括壺嘴、壺蓋,然後迅速倒掉水分。這樣可以提高茶具的溫度,使茶葉在沖泡後,茶湯的溫度不會很快地下降,而是相對穩定,從而讓茶葉中可溶於水物質更充分浸出。
3、投茶
正確的泡茶七個步驟,最簡單的泡茶方法。
根據茶杯、茶壺大小,往泡茶的茶杯或茶壺中置入一定數量的茶葉。一般來說,茶水比例在1:30~50。
即投茶3克,至少注水150ml。而喜歡喝濃茶的,茶葉可以多投。偏好淡茶的,可以適當多注水。
4、沖泡
茶葉細嫩,色澤明亮。玻璃杯沖泡可觀賞茶葉在茶水上下翻動的美妙,極具觀賞價值。白瓷杯沖泡可以使茶色與白色相映成趣,令人賞心悅目。
沖水時講究「鳳凰三點頭」,就是將茶壺下傾上提三次,對賓客「點頭致意」的同時,也可以使茶湯濃度均勻。
同時也有「茶七飯八」之說,即茶倒七分滿,剩下三分是人情,沸水泡茶一旦倒得太滿,不小心會燙傷賓客。
5、倒茶
沖泡好之後的茶湯,需要先倒進茶海中,然後再從茶海倒進客人的茶杯中。茶杯又叫品茗杯,有品茶之意。
而茶海又稱公道杯,意為分茶公道。
6、奉茶
用茶盤托著茶杯,送到賓客面前,並放置在賓客右手前方。奉茶的時候,還需要用空餘的手做出請茶的姿勢。
7、品茶
剛剛沖泡好的茶,不要急於飲用。應該先觀其色,察其形。然後端起茶杯,聞湯香,品滋味。
啜湯賞味時,讓茶湯先從舌尖沿舌兩側流到舌根,再回到舌頭,如此反復兩三次,感受茶湯的回味、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