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西瓜插接法嫁接的操作要點有哪些
西瓜插接法嫁接主要採取的是頂端插接法。其嫁接過程可分為起苗、砧木苗去心和苗莖插孔、西瓜苗莖削切、插接等五個環節,各環節的操作要點如下:
(1)起苗砧木苗通常將苗連同育苗缽一起從苗床中搬出。
西瓜苗要連根帶土從苗床中起出,起苗後,把苗放入盛苗箱或臉盆內,上蓋濕布或濕紙、塑料薄膜等保濕,以減少嫁接過程中的失水。應當說明的是,目前有些地方採取西瓜苗不帶根起苗法,甚至採取起苗後先把苗莖切斷,然後把斷根的苗放入水中保濕的做法。對這些做法不應當提倡,特種是水浸苗法更不可取。該法不僅對瓜苗能夠造成污染,而且還能夠造成幼苗(特別是斷莖處)的養分外滲,削弱生長勢。由於斷根嫁接法對西瓜苗莖的含水量要求較高而且也較為嚴格,故西瓜苗的每次起苗數量不要過多,一般在苗床澆水充足、起苗後瓜苗的保濕措施又得當時,每次的起苗量應不超過20株。
為使起出的瓜苗表面干凈,不帶泥水,起苗前一天要結合澆水用噴壺把瓜苗沖洗一遍,把苗莖上的泥土沖洗掉,嫁接當日也要在苗莖上的露水消失後再進行起苗。如果瓜苗比較臟,起苗後要先用清水漂洗干凈,再用多菌靈或百菌清葯液漂洗一遍進行消毒,然後把瓜苗放到消過毒的濕布或干凈的塑料薄膜上,待涼干表面上的水後再進行嫁接操作。(2)砧木苗莖去心、插孔挑去砧木苗的真葉和生長點,然後用竹簽在苗莖的頂面緊貼一子葉,沿子葉連線的方向,與水平面呈45°左右夾角,向另一子葉的下方斜插一孔,插孔長0.8~1厘米,深度以竹簽剛好刺頂到苗莖的表皮為適宜。插好孔後,竹簽留在苗莖內不要拔出,保濕。(3)削切西瓜苗取西瓜苗,用刀片在子葉的正下方一側、距子葉0.5厘米以內處,斜削一刀,把苗莖削成單斜面形。翻過苗莖,再從背面斜削一刀,把苗莖削成雙斜面型。(4)插接西瓜苗穗削好後,隨即從砧木苗莖上拔出竹簽,把西瓜苗莖切面朝下插入砧木苗莖的插孔內。西瓜苗莖要插到砧木苗莖插孔的盡底部,使插孔底部不留空隙。插接好後隨即把嫁接苗放入苗床內,並對苗缽進行點澆水,同時還要將苗床用小拱棚扣蓋嚴實保濕。
西瓜插接法嫁接的具體過程見示意圖16所示。
圖16 西瓜插接法嫁接過程1.適合插接的西瓜苗 2.西瓜苗莖削切 3.適合插接的砧木苗 4.砧木苗去心 5.砧木苗插孔 6.介面嵌合
② 西瓜如何嫁接不要復制的,最後圖片說明,我嫁接的是不是死了
說不出來的,我個人建議你去優~酷網找嫁接視頻。有專門講解西瓜嫁接技術的,
③ 如何進行西瓜嫁接及嫁接後的管理
目前保護地中栽培西瓜已廣泛使用嫁接苗。嫁接苗不僅能有效地預防西瓜枯萎病,還可以增加西瓜的適應能力,提高西瓜的生活力。
用來嫁接西瓜的砧木多為葫蘆,目前也開始推廣使用南瓜作砧木(主要為新土佐南瓜)。西瓜嫁接方法有插接、靠接、劈接等,目前使用最多的嫁接方法為插接法(圖2-1)。
圖2-1 嫁接方法示意圖
插接法也叫頂接法,砧木可選用新土佐南瓜、瓠瓜和葫蘆。嫁接時間以砧木第一片真葉出現到剛剛展開為宜,過晚則子葉下胚軸空心,影響嫁接苗成活。砧木應比接穗提前幾天播種,在營養缽中,砧木出土後立即將西瓜播種在苗床中。以新土佐砧木為例,出苗後6天就可嫁接,其適宜的嫁接期在正常溫度下可維持8~10天。西瓜(接穗)從子葉剛展開到子葉平展均可嫁接。
嫁接時先用刀片將砧木剛展出的第一片真葉連同生長點從基部去掉,然後用竹簽在砧木上方切口處順子葉連線方向向下斜插入砧木子葉下軸,使之成深約0.5~1厘米的孔。應注意,使竹簽尖端達到子葉下軸的另一側皮層。隨即取出西瓜苗,先將下胚軸上方表皮削掉,再翻轉過來,從另一側前斜削一刀,切面要平直,使之成楔形。然後迅速拔出砧木中的竹簽,將削成楔形的子葉下軸准確地插入砧木孔中,使之與切口四壁貼合。插接穗時應注意使接穗的子葉與砧木子葉垂直成十字交叉。一個熟練工人按每天工作8小時,可嫁接800株,成活率可達95%。
嫁接苗成活要求保溫、保濕、適當遮光的環境條件。嫁接後應將嫁接苗置於電熱溫床或日光溫室內,澆足底水後扣小拱棚,並用葦席或草苫遮陽。白天保持溫度在25℃,不能超過30℃,夜間保持溫度在20℃左右。成活後掌握日均溫在20℃,最高為32℃,最低15℃。定植前10天將溫度降至日均溫15℃,白天最高溫度不超過28~30℃,夜間10~15℃,土溫保持在13℃以上。
自嫁接苗栽植入苗床封棚後,3天內應密封遮陽,一般封棚3天介面癒合,可使苗床陸續見光,並逐漸增加見光量。封棚6天後開始通風換氣,並逐漸撤掉遮陽物,加大通風量,使嫁接苗適應一般苗床環境。
④ 西瓜苗怎麼樣嫁接
西瓜嫁接栽培具有防治枯萎病,增強抗寒能力和根系吸肥能力,增產增收等好處。下面具體談談西瓜幼苗嫁接的方法。
三、提高嫁接西瓜成活率
1 .掌握好嫁接適期
除靠接外,一般砧木苗齡應稍大一些,以第一片真葉出現時,接穗子葉展開為宜。西瓜接穗種子一般在砧木播後4-7天(砧木剛出苗)播種,為此,應提前2-3天浸種催芽。嫁接前如出現砧木等接穗的情況,可將砧木真葉摘除。
2 . 接穗的切削要適當
切削接穗時,下刀要直,使切口平直。嫁接後15 ~ 20 天,幼苗具有2~3片真葉時為定植適期。栽植深度不要沒過接穗介面。定植後要隨時除去砧芽。嫁接苗應吸肥能力強, 應減少基肥的施用量,前期少施或不施追肥,座瓜後再增施肥料。一般施肥總量比未嫁接西瓜減少20~30%。採用葫蘆作砧木,後期應注意適時澆水。
⑤ 西瓜怎麼嫁接
南瓜根系發達,生活力強,通過嫁接,西瓜可以發揮
雜交優勢
,提高產量,對品質也無不良影響。
西瓜與南瓜嫁接是用
南瓜苗
作砧木,西瓜苗作
接穗
嫁接方法有半
劈接
和
腹接
兩種。
半劈接
南瓜要比西瓜早播2-3天,當南瓜長出
真葉
時,摘除生長點,在兩片子葉中間
縱切
一刀,深1厘米左右。
作接穗的西瓜苗,莖要略細於砧木,削成左右厚薄不一致的楔形,插入砧木劈口中,再用地膜(
塑料薄膜
)或
脫脂棉
包住切口後捻緊即可。
腹接法
則在砧木基端從上向下斜切一刀,切口也在1厘米左右,深達直徑1/3,西瓜接穗斜切一刀,切口也在1厘米左右,然後插入砧木的切口內,用地膜或脫脂棉包緊。
嫁接後的西瓜苗要蓋塑料薄膜保溫保濕,上面再用
草簾
遮蓋,防止陽光直射。接後3天內濕度要飽和,3天後開始通風,一星期即成活。一般每人每天能嫁接300-500株。
⑥ 西瓜嫁接詳細技術
西瓜嫁接技術:
一、砧木的選擇
西瓜嫁接栽培技術是利用同科的葫蘆、瓠子、南瓜、冬瓜等具有抗土壤傳染病害特性的植物作砧木,以無籽西瓜苗或枝條為接穗,進行嫁接育苗,成活後移栽到田間的一種栽培方法。生產上 以超豐F1葫蘆為理想砧木。
二、嫁接時間
最好選擇天氣睛朗,日光強的上午或下午,在大棚溫室時散射光或遮光條件下嫁接最合適。
三、嫁接的方法與技術
插接法也稱頂接 把葫蘆種提前6-8天用營養缽育苗,再播西瓜種,待西瓜子葉展開,砧木出現第一片真葉時為嫁接適期。選擇大小適宜的砧木,用刀片削除生長點,用竹簽由頂部插一楔孔,深度約1.0厘米,再取瓜苗,在子葉下部1.5厘米處用刀片斜切一楔形面,長度大致與孔的深度相同,然後將其插入砧木的孔中,嫁接完畢。該法嫁接速度快,成活率高,不需固定物介面,但嫁接技術要求較高,對苗齡要求嚴格,葫蘆苗從第一片真葉展開至完全展平,西瓜苗從子葉展開至第一片真葉展開為嫁接適期。
⑦ 西瓜和葫蘆的嫁接
西瓜通過和葫蘆苗嫁接可以提高西瓜在生長過程中的抗病能力,並且增加吸收水分養料的能力,還能預防蔓病、枯萎病和蔬菜根結線蟲病,提高西瓜苗成活率增加總產量。
一株葫蘆幼苗生長到七八厘米時,齊根切斷,再把西瓜接穗嫁接到葫蘆苗上,然後把嫁接體扦插到育苗盆中繼續培育生長,這就是二次生根嫁接技術。
二次生根就是當葫蘆幼苗生長到七八厘米時,齊根切斷,再把西瓜接穗嫁接到葫蘆苗上,然後把嫁接體扦插到育苗盆中繼續培育生長,嫁接後35天左右後就可以移栽種植。
葫蘆苗經過二次生根後根系更加發達,生根能力增強1.5倍左右,抗病能力和對養料和水分的吸收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7)西瓜嫁接步驟圖片擴展閱讀:
嫁接苗的管理:
1、溫度
剛剛嫁接的苗,通常應保持25--28℃,為避免瓜苗徒長,6--7天後應增加通風時間和次數,適當降低溫度。
2、濕度
嫁接後,澆透水並蓋上膜,2--3天內不通風,苗床內以薄膜附著水珠為宜,一般不宜再澆水。
3、光照
嫁接後應馬上進行遮光,以調節苗床內溫度,減少蒸發。從第4天開始,適當揭去部分遮陽物,讓床內能透弱光,一周後即可全部揭去,使苗床正常受光。
4、抹除砧木腋芽
嫁接10天後,要及時抹去砧木子葉間長出的腋芽,以免影響接穗生長,但不可傷及砧木的子葉。
葫蘆苗做嫁接砧木無論是抗病能力,還是西瓜成熟後的個體大小口感都有良好的表現。經過二次生根嫁接的西瓜苗長勢很好。
二次生根嫁接技術對於操作要求非常嚴格苛刻,除了溫度、光照、水分、基質透氣性要保持適宜外,砧木什麼時候切、什麼時候嫁接都要確保時機恰當,否則砧木很難二次生根。
嫁接的砧木採用普通葫蘆(圓、長葫蘆均可),嫁接栽培的播種期比常規栽培提前5--8天,一般在立春前後,採用大芽大砧桿接法。
⑧ 西瓜樹如何嫁接
西瓜不是長在樹上的,而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也就是無法進行嫁接。在農業生產中通常都是對喬木或者灌木進行同種植物或者同屬植物之間的嫁接。因為喬木和灌木才能順利的找到形成層和木質部和韌皮部這些結構。而在嫁接的時候要保證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之間要彼此接觸在一起,這樣隨著細胞的分裂,雙方的形成層細胞分裂出來之後,長在一起就容易成活了。
⑨ 西瓜嫁接技術種植
1、所需工具:
(1)刀片:普通雙刃刮臉刀片,將其縱向分成2片,每片大約嫁接200株。
(2)竹簽:竹簽是用於頂插接法插孔和剔去砧木生長點的工具。竹簽用老毛竹自製而成,取帶有角質(表皮)的竹片,截成12-15cm長,一端削成與接穗莖粗細相當的竹簽,將竹簽帶有角質的一面做成平面,另一面削成長1.0-1.5cm的弧形,頂部利用竹子的硬角質,做成寬約1.5mm的鏟刃,用火柴燒一下,使鏟刃變硬而無毛刺。
2、嫁接砧木的選擇
用於西瓜嫁接砧木的品種很多,依嫁接親和性、抗病性及品質性狀衡量,優劣依次為瓠瓜、南瓜、冬瓜、西瓜共砧,同種內不同變種或品種間存在很大差別:
(1)農家品種葫蘆
葫蘆具有與西瓜良好而穩定的親和性,對西瓜品質也無不良影響,耐低溫性和吸肥能力僅次於南瓜,主要缺點是對枯萎病缺乏絕對抗性。這類葫蘆中以瓢葫蘆為最好,長葫蘆次之。瓢葫蘆葉片大,長勢強,植株勻稱,耐低溫,容易培養。長葫蘆不易使西瓜旺長,著果穩定,後期瓜蔓不易衰老。
(2)瓠瓜
瓠瓜砧木親和力強,成活率高,親和力穩定,共生期極少出現不良植株,抗枯萎病,尤其對危害根部的根腐、線蟲等有一定的耐性,嫁接後的西瓜雌花出現較早,成熟較早,對品質無不良影響,是目前較為理想的西瓜砧木。主要品種有:長瓠瓜和圓瓠瓜。由日本米可多公司培育的瓠瓜雜交種-—「相生」,是西瓜嫁接的優良砧木。與西瓜嫁接親和力好,嫁接後的西瓜,植株生長健壯,抗枯萎病,根系發達,較耐瘠薄,低溫條件下生長良好,坐果穩定,對果實品質無不良影響。
(3)南瓜
南瓜對枯萎病有絕對的抗性,低溫伸長性和低溫坐果性好,低溫條件下吸肥能力也最強。南瓜的品種眾多,多數品種與西瓜嫁接可使西瓜果皮增厚、果肉中有硬塊、含糖量下降。因此,不宜作西瓜砧木。由印度南瓜和中國南瓜雜交而成的「新土佐南瓜」,根系發達,營養生長旺盛,耐低溫能力強,抗枯萎病、蔓枯病,並且果皮不增厚,風味不變。但是,「新土佐南瓜」作三倍體和四倍體西瓜嫁接砧木時成活率只有10-30%,而且以「新土佐南瓜」為砧木的西瓜,苗期易感染白粉病;由中國農科院與雲南農科院共同培育的「雲南黑籽南瓜」極耐低溫,在零度低溫條件下仍能正常生長並開花結果,其根系極為發達,生長旺盛,生育期長,分枝力強,主莖可達幾十米。該品種耐瘠薄能力強,高抗枯萎病、蔓枯病、疫病和霜霉病等病害。與西瓜有較好的親和力,嫁接後的西瓜,生長勢強,高度抗寒,高抗多種病害,增產幅度達,對西瓜品質無不良影響。
(4)冬瓜
該類砧木品種,根系強大,適應性強,耐旱、耐熱、耐濕。但由於冬瓜不抗枯萎病和疫病,同時又忌連作,因此,很少用作西瓜砧木。
(5)西瓜
選用高抗枯萎病的野生西瓜或飼料用西瓜作砧木,具有嫁接親和力強,結果穩定,果實品質好等特點。因其抗病性不徹底,表現前期生長緩慢,植株生長勢不如瓠瓜、南瓜和冬瓜一般不常用。生產上應用較多的是台灣農友公司利用非洲野生西瓜育成的雜交1代「勇士」。
(6)建議
用作西瓜砧木的材料雖然很多,但綜合效果比較好,生產上又常用的是瓠瓜。經過我們幾年來的實踐,選用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培育的「超豐」系列瓠瓜種作西瓜砧木是較理想的。
3、培育砧木和接穗壯苗
培育下胚軸粗壯、子葉充分開展、心葉舒展的壯苗是提高嫁接成活率的關鍵。
(1)選配基質將未種過瓜類的大田土與蛭石、珍珠岩、細爐灰(可單用也可混用)以3︰1或2︰1的體積比混合均勻;也可用6份田土、4份優質有機肥,每方土中再加入復合肥1千克、多菌靈200克、敵百蟲或辛硫磷200克,將基質、肥、土粉碎過篩後與化肥、農葯混拌均勻,堆悶1周後使用。
(2)種子處理。
首先將精選後的砧木種子晾曬3-4小時,然後浸入60℃、2‰的高錳酸鉀水溶液中不斷攪拌,待水溫降到30℃時停止攪拌繼續浸種12小時後進行沖洗、淋水、再浸12小時後,沖洗、淋水置陰涼處晾到種皮不粘滑時用鉗子在種子發芽口處磕開小裂口,以利出苗,依種子量的多少取適宜大小的搪瓷盤,並鋪上消過毒的毛巾,將磕開種皮的種子均勻攤在毛巾上再蓋上濕毛巾,置34-35℃恆溫箱中催芽,經18小時後開箱,揀出露白的種子並將其放在8℃的恆溫處練芽,把沒有露白的種子繼續催芽6小時後揀出露白的種子與第一次揀出的種子一起播種;西瓜接穗育苗的時間要比葫蘆砧木育苗晚7—10天,具體做法:將西瓜種子(無籽西瓜種子要先嗑開種皮)浸入60℃溫水中攪拌10分鍾後繼續浸泡8—10小時後置30℃恆溫條件下催芽20小時,待60%以上的種子露白時就可播種了。
(3)播種及播後管理
砧木種子直接播種到營養缽中,播深1-2cm每隻缽只播一粒種子,然後將營養缽緊密排在長×寬×深=5×1×0.15米的育苗畦內,經過5個晝夜就可以齊苗,齊苗後要及時通風降溫,見光練苗,使幼苗墩實濃綠,子葉肥厚達到壯苗標准。在砧木苗第一、二片真葉相重疊時應及時去掉真葉,減少養分消耗,防止髓腔增大,五天後即可嫁接;西瓜種子宜採取密集撒播法播種到育苗盤或育苗畦內,株距2-2.5cm,播後覆土1.0cm厚,播種後用地膜覆蓋保濕增溫,出苗前,缽盤內基質的溫度應保持在18-20℃,白天溫度25-28℃,夜間溫度20℃左右,相對濕度95%,4天就可以齊苗了。齊苗後注意通風、見光,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夜間溫度12-15℃。
4、嫁接
選擇嫁接部位高、防病效果好的插接法嫁接。其操作要點是:
(1)取苗把砧木苗營養缽和接穗苗育苗盤放於便於操作的嫁接台上。
(2)砧木去心、插孔用竹簽剔去砧木苗的真葉和生長點,然後將竹簽帶有角質的平面朝下,在苗莖的頂面緊貼一子葉並沿子葉連線方向向另一子葉下方斜插一孔,插孔長0.8-1cm,深度以竹簽尖剛剛露出苗莖1-3mm為好。
(3)削好接穗從育苗盤中撥取接穗苗,用拇指、中指捏住接穗兩片子葉,並使接穗的莖搭在食指肚上,用刀片在接穗子葉下方0.5-1cm處向下斜削一刀,把苗莖削成單斜面形,斜面長1cm,翻過苗莖,在原斜面二分之一處從背面斜削一刀,使接穗莖成契子形。
(4)插接削好接穗後,從砧木苗莖上拔下竹簽,把接穗苗莖的長切面一側朝下插入砧木苗莖的插孔內,接穗莖要插到插孔的盡底部,確保插實插牢。接嫁後,盡快把嫁接苗放入小拱棚內,澆水,蓋嚴保濕。
5、嫁接苗管理
早春栽培的西瓜育苗及嫁接期要注意升溫、保溫、控濕,可採取搭設小拱棚、覆蓋塑料、遮陽網及牛皮紙的措施;而秋延後栽培的西瓜此期則注意降溫、增濕、保濕,可採取增加地面濕度、只覆蓋遮陽網的措施。
(1)濕度管理嫁接後要及時加蓋小拱棚並在苗床地面噴水,使小拱棚內的濕度保持95%以上,4天後在小拱棚一側小通風,保持90%的濕度。8-10天可在小拱棚2頭通風,(如果是秋延後栽培,由於溫度高,傷口癒合快,5天即可通風),通風量以不使嫁接苗葉片萎蔫為准,如需澆水,則要逐缽點澆,防止介面沾水引起感染。
(2)光照管理嫁接後頭3天應用遮陽網或牛皮紙遮全陰,從第4天開始於早晚讓嫁接苗接受散射光照並逐步縮短遮光時間,只要嫁接苗不發生萎蔫就不需遮光,10天後(秋延後栽培的5天)即可撤掉遮光物。
(3)溫度管理嫁接後白天溫度控制在28-32℃,夜間溫度20℃以上。10天後,(秋延後栽培的5天),白天溫度控制在12-15℃,夜間最低溫度不低於8℃。適宜的育苗時間35-40天,南瓜作砧木,育苗時間短些,以35天為宜,(秋延後栽培的20—25天)。當嫁接苗3葉1心,株高18-20cm
時,即可定植。中國有機農業網
⑩ 西瓜如何嫁接
西瓜嫁接方法:
一、砧木的選擇:
西瓜嫁接栽培首先要選擇好砧木,對砧木總的要求是:抗枯萎病、與接穗親和力強、嫁接容易成活,不影響西瓜的品質。以葫蘆、新士佐(雜交南瓜)較好。
若連續採用葫蘆嫁接,應以菜葫蘆、腰葫蘆、牛腿葫蘆交替使用為好。西葫蘆或當地南瓜作砧木,往往影響西瓜的品質,不宜採用。
拓展資料:
西瓜堪稱「盛夏之王」,清爽解渴,味道甘味多汁,是盛夏佳果,西瓜除不含脂肪和膽固醇外,含有大量葡萄糖、蘋果酸、果糖、蛋白氨基酸、番茄素及豐富的維生素C等物質,是一種富有很高的營養、純凈、食用安全食品。瓤肉含糖量一般為5-12%,包括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甜度隨成熟後期蔗糖的增加而增加。
西瓜有利尿的作用,再加上水分大,所以吃西瓜後排尿量會增加,從而減少膽色素的含量,並使大便暢通,對治療黃疸有一定作用。另外,西瓜的利尿作用還能使鹽分排出體外,減輕浮腫,特別是腿部浮腫
西瓜含有豐富的鉀元素,能夠迅速補充在夏季容易隨汗水流失的鉀,避免由此引發的肌肉無力和疲勞感,驅走倦怠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