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浮雕做法教程
去買光碟 中央美院出的 《雕刻教學光碟-浮雕》
劇情簡介
本產品被列入《「十五」國家重點音像出版規劃》!主講教師:杜飛,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全國壁畫藝術委員會委員,展覽部主任!
特別介紹
主講簡介:杜飛,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全國壁畫藝術委員會委員,展覽部主任。主要藝術歷程:1981年參加「山河頌」的製作開發出新型瀝金工藝;1985年北京青年畫展,金屬鈑金作品「鴿子」展出,為壁畫系開發出金屬工藝課程;1993年深圳「世界之窗」設計復制原規格古代建築《巴比倫門》;1994年河南商城博物館,大型炳烯手繪油彩壁畫《城煌》;1996年陶瓷作品《魚》被文化部收藏並赴歐洲巡迴展;2001年北京中山音樂堂貴賓廳,白玉浮雕壁畫《盛世舞樂騰輝》,巴黎LACHIN畫廊舉辦個人畫展;2002年天津開發區市委療養院,大型金屬壁畫《歷程》;2003年中國兵器大廈,鍛銅壁畫《和平的守護》;2004年大型鑄銅浮雕「泱泱華夏」參加全國壁畫藝術大展並獲大獎;2004年大型浮雕「北大荒頌」全國美展獲銀獎。
示範學生,劉青蜂,1995年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1999年任教於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藝術系;2003年入學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第二工作室,就讀碩士研究生;1999年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畢業創作《休閑假日》被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收藏,並獲中央美術學院王嘉廉油畫獎學金,刊登在《美術》、《美術研究》刊物上;2000年舉辦《青蜂畫展》,作品《重潤》參加千禧龍年海峽兩岸當代書畫展;2001年作品《櫻花素懷》參加陝西高校教師美術作品展;2003年雕塑《鏡像》被選為城雕優秀方案、經市委決定,安放於西安市電報大樓前,並於2004年參加全國城市雕塑展,獲優秀獎。2004年校史浮雕參加中國首屆壁畫大展,獲佳作獎,並於同年參加第十屆全國美展;2004年雕塑《和平》參加第三屆藍色空間-2004迎奧運構築生態文明主體雕塑展。
目錄
第一片:
1 上泥(釘釘子、掛鐵絲扣使泥固定)
2 抹平
3 起稿
4 體面關系(上大泥)
第二片:
1 深入塑造(一)
2 深入塑造(二)
3 深入塑造(三)
第三片:
1 深入塑造(四)
2 表面處理(一)
3 表面處理(二)
❷ 你知道浮雕上的圖案的意思么
詞語辨析:「意思」的意思? 意思 這個詞在漢語中有很多種意思。 一 語言文字的含義或文章的思想內容。例如: (l)請你解釋一下這個句子的意思。 (2)這篇文章的意思你弄懂了沒有? 二 指人的意見、願望。例如: (3)A:這件事你問過王廠長了嗎.....·美術:紙浮雕大鯉魚 教學設計
美術:紙浮雕大鯉魚 教學設計 教學時間:1課時 課業類型:工藝製作 美術教案-紙浮雕大鯉魚 教學目標 : 1、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認識雕塑中的浮雕,紙浮雕,並運用畫、剪、刻、折的方法製作紙浮雕大鯉魚。 美術教案-紙浮雕大鯉魚 2、提高學生手工製作技能,豐富學生的...·美術:線材圖案浮雕 教學設計
美術:線材圖案浮雕 教學設計 課例:《線材圖案浮雕》年級美術的第一單元 我認識的線 前後共有五課,線材圖案浮雕前四課中有用各種不同粗細、性能的筆來產生線條,描繪物體、.....·美術:泥板動物浮雕 教案
美術:泥板動物浮雕 教案 一、學習領域:欣賞.平述 二、課時:1課時 三、教具、學具: 1.教具准備:投影儀、多媒體。 2.學具准備:彩色筆、油棒、繪畫工具。 四、教學設想: 這是上一課的延伸,感受一些傳統的浮雕文化,並能運用用造型.....·美術:泥板植物浮雕 教案
美術:泥板植物浮雕 教案 一、學習領域:欣賞.平述 二、課時:1課時 三、教具、學具: 1.教具准備:投影儀、多媒體。 2.學具准備:彩色筆、油棒、繪畫工具。 四、教學設想: 金燦燦的葵花每天追逐太陽在打轉。早晨,它仰面相向:傍晚,它轉首凝望,這就是美麗的葵花。
❸ 牆面手工做水泥浮雕怎麼做較好
牆面浮雕需要模具,如果使用次數少的話,建議制石膏模具,如果需要多次開模的話,建議用硅膠模具,時間時間長,易操作
❹ 手工雕刻技巧盤點
雕刻,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很少人會的手工技藝。隨著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少人懂得什麼是手工活,什麼是雕刻。以前的人們幾乎都會雕刻,雕刻是他們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現在,會雕刻的,都是一些大師。不知道大家對雕刻的認識有多少?手工雕刻裡面是有很多學問的,有很多的技巧。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些,關於雕刻的技巧。
雕刻技巧:
1、雕刻分為純手工雕刻,其中有一個叫平刀塊面法的雕刻技巧,這個主要是直接在一塊大型的木塊上進行雕刻,直接用刀切削自己想要的作品的樣子。是最原始的雕刻方法。一般剛開始學習雕刻的,都是使用這種技巧進行雕刻。
2、第二種就是圓刀雕琢法,這種刀法刻出來的東西是比較含糊的,輪廓沒那麼清晰,但是凹凸的地方又比較清晰的,主要是通過凹凸感來體現畫面感。是一種比較抽象的雕刻方法。一些對藝術情有獨鍾的人,就會喜歡這種雕刻技巧。
3、下面來講講浮雕,浮雕主要就是講究物體的凸起,體現出畫面感。在平面的木材上,讓想要表現的物體凸起。也屬於是陽雕的一種,是一種表現力比較強的雕刻方法。這種雕刻技巧,一般是用在一些需要立體感的物體上。比如說我們平時看到的門窗和天花板。有些地方的門窗和天花板就是採用了浮雕。浮雕是非常具有藝術形式的一種雕刻方式。在古代運用的比較廣泛,在現代也有很多地方用到。一些復古的建築物上會出現。是運用的比較多的雕刻手段和技巧。
4、接下來是淺雕,淺雕和陰雕有點像,淺雕的雕刻比較淺,不容易看出來。而且有些淺雕就和陰雕一樣,是凹下去的雕刻。這種技巧是為了體現出物體的陰暗面。是一種比較具有難度的雕刻,很容易雕不好。一般是技藝很高的雕刻師才會使用的技巧。
工藝介紹
鑿粗坯的基本要領是,從上到下,從前至後,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從上到下,就是從頭部開始做到腳跟;從前至後,就是先鑿前身,再鑿後背;由表及裡,就是從木料表面開始,一層層向內剝進;由淺入深,就是先鑿好淺的地方,再鑿深的地方。鑿粗坯時還需注意留有餘地,如同裁剪衣服,要適當的放寬。民間行話說得好:留得肥大能改小,唯愁脊薄難復肥」,「內距宜小不宜大、切記雕刻是減法」。
掘細坯:先從整體著眼,調整比例和各種布局,然後將人物等具體形態及五官、四肢、服飾、道具等逐步落實並形成,要為修光留有餘地。這個階段,作品的體積和線條己趨明朗,因此要求刀法圓熟流暢,要有充分的表現力。掘細坯中的鏤空技巧,要求以縱纖維組合鏤空,鏤去多餘的部分。要運用帶筋法,即在作品的擎空易斷的部位留下一小塊料使其與臨近的部位牽附,待作品完成後再用薄刀密片法把牽附之筋去掉。
修光:運用精雕細刻及薄刀密片法修去細坯中的刀痕鑿垢,使作品表面細致完美是修光的目的。要求刀跡清楚細密,或是圓轉,或是板直,力求把各部分的細微末節及其質感表現出來。
打磨:根據有些作品需要,將白坯木雕用粗細不同的木工砂紙搓磨成細潤光滑。要求先用粗砂紙,後用細砂紙。要順著木纖維方向反復打磨,直至刀痕砂路消失,顯示美麗的木紋,要注意保持作品輪廓清晰、線條流暢。
刻毛發、飾紋:用三角刀刻畫毛發、飾紋,要求運刀爽快、肯定,粗細均勻,一絲不苟。
著色上光:著色不僅僅是為了彌補某些材料的不足或缺陷,而且還能起到加強豐富材料質感美和作品形式美的作用。因此在作品著色上要酌情而定,要求盡量體現出木紋的美。色澤要深沉明快,符合天然木質的種種美感。
上光的目的是滋潤木質,使作品錦上生輝,同時也起到防污作用以便長期保存,因此要求均勻滲透,亮而不俗。
配置底座:底座不僅是主體的依託,也是雕刻造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要求底座的形狀尺度要與作品的內容形式相輔相成。充滿曲線與生動活潑的作品,可借簡潔樸素的底座襯托,而造型簡潔或肅穆的作品則可以在底座上稍事雕飾。總之要注意互相之間的比例協調,注意色調上的相互烘托,切勿喧賓奪主。
以上就是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手工雕刻技巧。大家看完之後有沒有覺得雕刻其實是非常難的?雕刻是一種極具欣賞價值的藝術,也是一門手工。現在很多人都不會雕刻,也不懂得雕刻的意義。在古時候,一些男子會雕刻出好看的娃娃送給心儀的女子。雕刻的種類也是非常繁多的,並不僅僅只是人像。現在建築物的牆壁上都有雕刻,只要細心,就能發現。
❺ 什麼是紙浮雕
紙浮雕是一種以紙為素材、使用刀具塑形的工藝,別名紙雕。 紙浮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漢朝紙的發明及16世紀德國對紙的改良成果。隨著紙材來源的普及和技術的演進,紙浮雕發展成一種插圖媒體。紙雕,也叫紙浮雕。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漢朝紙的發明及16世紀德國對紙的改良成果。紙雕是一種以紙為素材、使用刀具塑形的工藝。紙作為立體形式的表現物出現得很早,中國很早就有手工扎作而成的人物。18世紀中葉,歐洲一群喜愛創作的藝術家開啟了紙雕藝術的大門,他們利用簡單的工具及不同的紙張,創作出許多主題式的紙雕作品。17世紀的英國著名紙雕藝術先驅奧古丁.華克,在1760年完成的兩幅海洋作品至今仍保留在英國格林威治國家海洋博物館內。
歸根結底,紙雕是以一種特殊紙質為製作材料的手工藝品。據介紹,紙雕最早是用一種叫「紙莎草」的植物製成的草紙製作,後來在土耳其等海灣地區,人們開始用家畜的皮代替這種草紙,但這也無形中使這種手工藝品價錢昂貴。20世紀時,人們做出了類似的紙張代用品,而且這種紙張既堅固又有柔軟性,價格也較為便宜,因此這種既厚又透明的紙浮雕用材也就誕生了。
隨著紙材來源的普及和紙雕技術的演進,紙雕發展成一種賺錢的插圖媒體。至今,紙雕仍是立體插圖業的尖兵。西方許多美術學府都設有專系,教授紙雕及其衍生出來的各種立體創作方式。
❻ 指甲浮雕圖案是怎麼做的
指甲浮雕圖案的做法目前來說只能手工做。
具體做法是先用加了葯的水浸泡指甲,待到指甲吃了一定的葯水後施以雕刻,工作精度要求極高,就像在大米上面刻字一樣。然後把指甲放在放大鏡下面刻畫。。。
❼ 紙浮雕花卉簡單製作
紙雕,又稱紙浮雕。首先要自己劃好紙雕的范圍,留好邊緣地帶,在自己找素材畫在牛皮紙上。
畫好後耐心的用工具將多餘的部分刻下,留下素材部分,注意與邊框連接(此處我刻的是另一張畫)這里小夥伴要細心,因為一失手就會前功盡棄,而且注意保護手,就用硫酸紙粘在牛皮紙背後。整個四面已經刻完也粘上硫酸紙了,之後就用硬紙板或者雪糕棒粘在畫的四周邊框那裡固定,這里我用的是硬紙板,為顏色一樣我用的硬紙板又粘了一層牛皮紙,大家可自行選擇。
之後將四個面粘成一個長方體樣式,粘的過程中用一次性筷子加固穩定。四周都要用一次性筷子加固。加固以後就安裝燈,這里的燈有很多種選擇。接著在頂部放上最後一張紙,過程和前面刻紙粘紙一樣,美觀就好。
紙雕是古老的紙雕藝術主要孕育在民間藝術土壤中,發展緩慢卻從未間斷,形態雖無變化萬千,卻不失創新精神。其中民間韻味濃厚的紙雕彩燈在借鑒宮燈藝術造型的基礎上,開創了中國紙雕藝術的經典篇章。紙雕,也叫紙浮雕。
歸根結底,紙雕是以一種特殊紙質為製作材料的手工藝品。據介紹,紙雕最早是用一種叫「紙莎草」的植物製成的草紙製作,後來人們開始用家畜的皮代替這種草紙,但這也無形中使這種手工藝品價錢昂貴。再後來人們做出了類似的紙張代用品,而且這種紙張既堅固又有柔軟性,價格也較為便宜,因此這種既厚又透明的紙浮雕用材也就誕生了。
❽ 如何做好浮雕以及浮雕和圓雕的區別
雕刻技術可以說是我們中國的一種傳統手工藝,它已經傳承了好幾千年的歷史了,雕刻藝術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處處可以體現出來,很多的古代建築都雕刻著各種各樣的花紋、圖形,這些都是有力的證明,雕刻的類型是非常多的,那麼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圓雕和浮雕呢?這兩種雕刻方式的區別大家了解有多少呢?接下來小編就好好為大家做一下介紹吧!

什麼是圓雕?
圓雕又被稱作立體雕,它可以多方位多角度的欣賞,是一種三維立體雕塑,雕塑的題材也是多種多樣,有人物造型、各種動物、甚至還有靜物雕塑,在材質上面是豐富多彩,包括石材、木材、金屬、植物、橡膠等等。在生活中被廣泛應用於噴泉、花園或是家居室內。
什麼是浮雕?
浮雕也是屬於雕刻中的一種手法,浮雕是雕刻者在一個平面板狀物上將自己想要塑造的造型雕刻出來,在平板材料上凸現出來。浮雕是雕刻與繪畫相結合的一種藝術雕刻手法,它使用壓縮處理法只向觀眾提供一面或者兩面的觀看面。由於這一特徵,浮雕在各種建築物上面的使用十分廣泛。
圓雕和浮雕的區別
圓雕又稱立體雕,是指非壓縮的,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賞的三維立體雕塑。圓雕是藝術在雕件上的整體表現,觀賞者可以從不同角度看到物體的各個側面。它要求雕刻者從前、後、左、右、上、中、下全方位進行雕刻。圓雕的手法與形式也多種多樣,有寫實性的與裝飾性的,也有具體的與抽象的,戶內與戶外的,架上的與大型城雕,著色的與非著色的等;雕塑內容與題材也是豐富多彩,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動物,甚至於靜物;材質上更是多彩多姿,有石質、木質、金屬、泥塑、紡織物、紙張、植物、橡膠等等。
浮雕是雕塑與繪畫結合的產物,用壓縮的辦法來處理對象,靠透視等因素來表現三維空間,並只供一面或兩面觀看。浮雕一般是附屬在另一平面上的,因此在建築上使用更多,用具器物上也經常可以看到。由於其壓縮的特性,所佔空間較小,所以適用於多種環境的裝飾。近年來,它在城市美化環境中佔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浮雕在內容、形式和材質上與圓雕一樣豐富多彩。浮雕的材料有石頭、木頭、象牙和金屬等。
通過小編詳細的介紹之後大家現在應該明白圓雕與浮雕的區別了吧!不管是圓雕還是浮雕他都是雕刻技術的一份子,所以我們都應該詳加了解。雕刻技術作為我們傳統手工技術的一種是非常值得大家去了解的,現在有專門從事雕刻的人員,如果大家有著方面的喜好的話可以去學習一下,完全可以當做一種業余愛好來進行,其實學習雕刻技術也是繼承我國優秀傳統手工藝的一種體現。
❾ 超輕粘土做浮雕
1,手工藝捏塑素材:適用於玩偶、公仔、胸針、發飾、浮雕壁飾、鏡框、模擬花等的製作。 2,是製作寶寶手足印的絕佳素材,因為它無毒環保對寶寶的皮膚沒有傷害。 3,美勞教育最佳素材:可以用於中小學美術教學,並可用於親子DIY活動。它是家庭、個人、陶吧及各類娛樂場所自娛自樂的手工藝捏塑材. 1,粘土製作禮物飾品內容介紹答:書中所涉及的各種飾品和禮品工藝都是生活所需,或者是可作為結婚紀念、喬遷之喜、生日晚宴等的禮物。作者權明熙想通過《粘土製作禮物飾品》中粘土製作工藝的講解,給讀者帶去休閑娛樂之樂趣、動手親歷之滿足,此書也就物有所值了。《粘土製作禮物飾品》中使用了更加豐富多樣的輔助材料及裝飾品,使製作出的小物件更富美感更加別致。希望讀者不要只是沉浸於書中粘土工藝品的觀賞與贊嘆之中,自己也動起手來,親自體會一下創造的快樂。
❿ 金屬怎麼做浮雕
在中國 的金屬工藝史上,金屬浮雕的成型方法以青銅鑄造法和金銀鏨刻法為最,前者利用了金屬的可熔性,後者利用了金屬的延展性。金屬浮雕首先作為金屬器物的裝飾品出現,這使中國早期的金屬浮雕成為實用功能與審美功能的統一體,是從實用藝術向純審美藝術過渡的一個重要環節。通常以浮雕為組成部分的金屬器物,不僅是工藝品,而且是生活的實用品。如浮雕所裝飾的青銅器,便體現了直接的實用意義。商周青銅器上高浮雕的裝飾和鏤空雕的把手,便於使用,方便搬運。漢代銅扣鏤空的浮雕,可增添服飾的質感對比,同時減輕銅飾物的重量。唐代金銀食器用雙層金屬片製成,浮雕處理成內片淺紋、外片深紋的形式,既保溫、隔熱,外片的浮雕圖案又能體現出當時的裝飾手法。唐代銅鏡浮雕製作是一個高峰,銅鏡背面裝飾布滿了各種珍禽異獸、祥花瑞草,為的是表達對吉祥富貴及長生不老的祈求。漢代北方游牧民族銅飾浮雕常選用馬、牛、駝、虎等圖形,表露出人們征服自然的願望。
中國金屬浮雕表現手法中凹進形式的運用是與最早使用「刻」的技術有關。應該說石器時代尖狀工具的使用和發展,對金屬雕刻工藝技術起到關鍵作用。為什麼金屬浮雕最早出現在銅器上,而不選用其他金屬材料?這是由金屬工藝的生產技術所決定的。在七種史前金屬中,只有金、銀、銅是以天然金屬的形態出現的,銅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廣,又易於熔鑄加工成各種帶有浮雕紋飾的器物造型。《中國科學技術史稿》一書認為 :青銅冶鑄業是從石器加工和制陶業中產生發展起來的。人們在找尋和加工礦石料的過程中,逐步識別自然銅和銅礦石。燒制陶器的豐富經驗為青銅的冶鑄提供了高溫冶煉、耐火材料和造型材料、造型技術等條件。早期的青銅器造型也是仿製陶器造型慢慢演變而來。古代工匠在創造「壁范過足包底鑄法」的時候,在泥模、范壁上刻劃多種凹線,在合范澆鑄成青銅器之後,器物表面出現凸起的浮雕圖形。從考古出土資料分析研究,商代的鑄范程序是,先用土製成實心的造型,將主要花紋圖案塑在模子上,再用泥按部位分塊翻范,最後再修整造型刻制花紋。工藝上利用泥的潮濕柔軟可塑性進行造型,待泥范陰干後,在泥范上再進行細部刻劃。這樣製作的青銅器浮雕線面結合,陰陽並置,是豐富浮雕藝術的常用表現手法。春秋戰國之際,發明了印模製范工藝,即用泥片在模板上復制出各種浮雕紋飾,然後將多個紋飾拼接在泥型器物表面。工藝的進步改變了金屬浮雕的面貌,規格化的模具代替了部分手工雕刻,浮雕紋飾的規矩、細密、清晰以及精密的范鑄技術使金屬浮雕造型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缺點也顯露出來,浮雕風格趨於程式化、雷同化,失去了早期渾厚的重量感和堅實的體積感。
唐代期間,西域的鏨刻工藝技術的引進刺激了金銀業的發展。唐代的鏨刻工藝十分復雜,工具有幾百種之多,根據造型需要隨時製作出不同形狀的鏨頭或鏨刀。鏨頭大致分為兩種,一類是鏨頭不鋒利的,可鏨刻較圓潤的紋樣,另一類是鏨頭鋒利如鑿子,可鏨出較細膩的紋樣。同時隨著槌、雕鏤、鏨刻等技術逐漸為人們所熟悉和掌握,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鏨花工藝。鏨刻是鏨花主要工藝,用各種形狀的小鏨子在金、銀器上鏨刻以線為主的花紋,底面常用鏨魚子底紋加以糙化。鏨花另一種工藝是敲凸和敲凹法,可在器物表裡同時鏨刻使花紋凹凸呈浮雕狀。鏤空工藝也是一種鏨刻技法,要鏨刻掉設計中不需要的部分,形成透空的紋樣稱鏤空或透雕。鏨刻技術產生出豐富多彩的藝術效果,在金銀器使用了捶揲技術之後鏨刻一直作為細部加工手段而使用,運用在鑄造器物的表面刻畫上,貼金、包金器物的紋樣部分也採用此法。唐代金銀器上流行的珍珠地紋是在器物表面用圓鏨刀鏨出細密的小圓圈,排列整齊,需要熟練的技術,使銀器表面更為斑斕,珍珠地紋是唐代創新的特殊工藝。
近代化學與電能的出現,用整流器與電解槽的組合使浮雕製作又多了一種新工藝、新方法。使銅離子通過化學電解的原理使陽極的銅離子逐漸向陰極帶有電極的模板上聚集,這種翻制工藝我們稱為電鑄法。電鑄法前期的工作還是借用古人的浮雕製作工藝,先造型塑造體積,然後翻陰模,在模子上進行二次創作,在陰模上刻劃凹紋圖形或花紋,這樣既有體積又有紋飾的新型浮雕,通過正負極低電壓、高電流的作用下在電解槽中完成「雕刻」作品。用電鑄法製作浮雕能很好地保持泥塑原形的自然風貌,還可將細微的甚至於毫發都能電鑄翻製得十分清晰。電鑄法使用的是電解銅,其銅質很純,色澤典雅,銅浮雕翻成型後,還要進行脫模、清洗,用金屬工具進行修整,去掉廢邊,需要光潔的部位必須拋亮,在銅浮雕的表面形成各種肌理效果。以立體定型、納光納陰、以凹代凸為主要表現手法的多高點現代浮雕若採用電鑄法製作就會非常得心應手。
中國傳統金屬浮雕在各個歷史時期都有實物出土,其中精品不勝枚舉,從中我們體會到中華民族博大渾厚的精神氣質和高超的工藝手法。我們既要繼承傳統浮雕的塑造手法、裝飾規律和工藝技巧,同時還要開創新的工藝、新的技法,使傳統藝術得到發揚。
參考文獻:
齊東方 :《唐代金銀器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