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幼兒園被褥尺寸是多少
幼兒園被子的尺寸:
那麼幼兒園被子的尺寸大概在130-160厘米之間,需要兩條,一條厚被子和一條薄被子,厚被子要用兩斤棉花,薄被子只用一斤棉花就行。冬天用的厚被子要比夏天用的薄空調被長一些、寬一些,才能讓孩子腳部更暖和舒適。此外,如果孩子個子較高,所選擇的被子也應該長一些。
如果購買幼兒園被子,市場上的幼兒園被子的尺寸有110X140厘米、110X150厘米、120X150厘米,棉花3斤左右比較常見,商家一般是以上面的標准來製造生產兒童被子三件套的。
(1)幼兒園小床手工圖片擴展閱讀:
幼兒園床的尺寸:
幼兒園被子的尺寸是根據幼兒園小床的尺寸來的,幼兒園小床各式各樣,最常見的尺寸一般有兩種,一種是雙人小床,長寬高是120*120*25厘米,欄桿的高度是30厘米;另一種是雙層小床,長寬高是135*60*143厘米,下鋪距離地面高度是25厘米,欄桿的高度是30厘米。
如果購買幼兒園被子,市場上的幼兒園被子的尺寸有110X140厘米、110X150厘米、120X150厘米,棉花3斤左右比較常見,商家一般是以上面的標准來製造生產兒童被子三件套的。
幼兒園床品的尺寸
幼兒園床單的尺寸一般在200*230厘米之間。
幼兒園被套尺寸為150*200厘米或160*200厘米(這個尺寸成人用於夏被是合適的,但用於冬被就會常常感覺到腳底透風)。
幼兒園枕套的內徑尺寸為74*48厘米,需要准備2隻,枕頭30X50厘米左右比較常見。一般高檔一點的幼兒床四件套含有一個枕套和一個抱枕,抱枕的大小一般都是45*45厘米或50*50厘米(都是指內徑)。
幼兒園褥墊的尺寸包括50X130厘米、60X120厘米、60X130厘米、60X140厘米幾個規格,褥墊的棉花芯重量為2斤左右。
B. 兒童床尺寸
幼兒園兒童床的尺寸、多少錢 如今,孩子在滿了三歲以後,家長們就會送去上幼兒園,通常情況下,三歲的孩子就讀小班,四歲的孩子就讀中班,而且五至六歲的孩子就讀大班。在孩子就讀幼兒園期間,一般中午會睡在幼兒園的小床上午休的,那麼幼兒園兒童床的尺寸一般是多少呢?同時,幼兒園的床多少錢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眾所周知,就讀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年齡偏小,一般最大也是六歲,所以在購買兒童床時不建議過大。一方面,過大的兒童床會佔用過多的空間;另一方面,床過大也不利於教師管理,孩子休息時也會容易出現混亂的情況。通常情況下,幼兒園購買兒童床的尺寸寬為1.2米,長的話從小班到大班分別為1.2米、1.3米、1.4米,對於各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都非常適宜。
那麼幼兒園購買的兒童床一般多少錢呢?兒童床的價格和其質量、品牌和用料有直接關系,所以不同品牌的兒童床價格有很大的差異。從整個市場來看,幼兒園購買的兒童床在兩百元至六、七百元不等。
對於經營幼兒園的人們來說,在購買兒童床時切不可因為價格因素而忽略兒童床的品質。如果購買劣質產品,將會給很多孩子的健康造成嚴重影響,不僅不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而且也會影響自己幼兒園的口碑,所以建議慎重。
兒童床多大、長寬高尺寸標准一般是多少、規格有幾種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們若是首次給孩子購買兒童床,會很難下決定,因為如今兒童床的風格、種類、材質都非常之多,同時兒童床的尺寸也分得非常細,家長們多不知道如何給自家孩子選擇。那麼就兒童床來說,買多大比較合適呢?或者說兒童床的長寬高尺寸標准一般是多少呢?具體有哪幾種規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般若自家孩子年齡在三歲以內,此時孩子的身高多在一米內,所以建議購買長寬高尺寸為100cm*60cm*30cm的兒童床。同時,家長們還需要注意的是此時的孩子年齡較小,需要給兒童床添加護欄,否則孩子單獨睡覺時可能出現摔落的情況;對於學齡前的兒童來說,兒童床尺寸一般為120cm*70cm*40cm;對於已經就讀小學的兒童來說,其身高在增長,所以建議購買190*100*50的尺寸,這樣更能滿足孩子的需求。此時的孩子有一定自主保護意識,所以可以不用安裝護欄。但是由於現在的孩子因為營養好了,很多都發育得很快,家長也還需要根據自家孩子的具體身高來選擇合適的長度和寬度。
那麼兒童床的規格究竟有幾種呢?現在若在網上購買的話,5歲以下的兒童床常見的尺寸有100cm*56cm和120cm*65cm;學齡期的兒童床尺寸規格的話,長有1.9到2米的規格,寬有1.2米、1.35米和1.5米的規格,到家長們在購買時一定要考慮自家孩子的實際身高以及兒童房的面積。
8歲以上兒童床的尺寸
一般當孩子三歲左右時,家長就需要給孩子進行分床了,這樣會有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培養孩子獨立的意識。在日常生活中,對於多數家長來說,第一次購買兒童床時多會選擇最小的尺碼,但是隨著孩子年齡增加,其身高也會增加,這樣最初的兒童床便不再適合,這就涉及到更換兒童床,那麼對於八歲以上的兒童來說,應該購買多大尺寸的兒童床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對於購買過兒童床的家長來說,都知道根據孩子的年齡、身高等因素,兒童床的規格也分為了多種。其中學齡期兒童床的長度有明顯的變化,這是因為孩子的身高在不斷變化。對於八歲的孩子來說應該睡多大尺寸的兒童床這完全取決於其身高和身形,若孩子偏高或者偏重一些,家長們則可以考慮購買大一些的床,如寬長為1.2米*2米或者1.5米*2米的床。
雖然多數家長都願意為孩子提供最好的條件,但是家長們還是會考慮自己的經濟情況,因此有部分家長在孩子可以分床睡的時候不太願意購買兒童床,認為這是一種浪費行為,想說等孩子上小學了再分床,到時直接買一張大的兒童床就好。其實不然,早一點給孩子准備一個好的兒童床,可以早些激發孩子對世界的探索,同時也能早點讓孩子適應獨自睡覺,何樂而不為呢。
兒童床買1米5還是1米2,10歲的兒童床多寬合適
在平時的生活中,家長們購買兒童床時總會糾結其規格,不知道買哪一種合適。如果買小了,孩子睡不了多久;若買得過大,不僅浪費房屋的面積,也不適合年齡偏小的孩子,因此,家長們一定要慎重做決定。那麼購買兒童床時,到底是買一米五的床還是一米二的床好呢?另外,對於十歲的兒童來說,床多寬比較合適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們在選擇相關品牌兒童床時,多會在一米二寬和一米五寬的床中徘徊。相對於一米五的床來說,一米二的床更加小巧,同時擺放在兒童房裡也不會佔用過多的空間;但是呢,對於部分孩子來說,一米二的床空間較小,舒適度會差一些。所以要購買多寬的床,家長們需要綜合考慮自家孩子的身高和體重,對於偏瘦小的孩子來說,則可以考慮一米二的兒童床;對於體型較胖的孩子則考慮一米五的兒童床。
那麼十歲的兒童應當選擇多寬的兒童床比較合適呢?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營養攝入也越加充足,所以相對於以前的孩子來說,生長發育都較快,多數孩子都偏高偏重。因此為了讓孩子的睡眠質量更佳,建議十歲孩子選購一米五寬的床更適宜。
C. 幼兒園床的尺寸一般是多少
幼兒園床的尺寸一般是:大班是140x65x40cm;中班是130x65x40cm;小班是120x120x25cm。
也有幼兒園使用雙人床,可以節約空間。一般幼兒園雙人床的尺:長寬高為120x120x40cm;雙人床欄桿高度為30cm。這樣設計的兒童床安全可靠,且對打理工作方便。
由於每個幼兒園的建築面積和午休房間的面積不同,所以在選擇床鋪時尺寸也會有所差異,具體選擇多大的床鋪,還要根據幼兒園的裝修而定,以上數據只是普遍尺寸。
幼兒園床鋪的准備工作:
幼兒園的床一般會選擇120×60×25厘米——140×65×40厘米之間的床鋪,這兩種尺寸比較適合幼兒園小班和大班使用,所以幼兒園中班的同學最好選擇二者之間的尺寸即可,幼兒園床鋪具體選多大還要根據幼兒園的面積和招生情況來決定。
幼兒園枕頭尺寸選擇30×50厘米的就可以,因為幼兒園的孩子們年齡都比較小,他們不需要太大的枕頭,買小小的枕頭就能夠讓他們睡得舒服。買枕頭時最好選擇竹炭、蕎麥殼這類透氣性比較好的材質,這樣可以避免孩子在睡覺中出現窒息的問題。
D. 幼兒園床尺寸,一般幼兒園床尺寸是多少
幼兒園被子的尺寸是根據幼兒園小床的尺寸來定的。而幼兒園床的款式各式各樣,常見的尺寸一般有兩種,一種是長寬高是120*120*25cm,欄桿的高度是30cm。而另一種是雙層的小床,長寬高是135*60*143cm,下鋪距離地面高度是25cm,欄桿的高度是30cm。
幼兒園被子的尺寸:幼兒園被子的尺寸大概在130-160cm之間,而且需要准備兩條,一條厚點的,一條是薄點的。而且冬天使用的被子要比夏天的空調被長一些、寬一些,這樣才能讓孩子的腳部更暖和、舒適。
(4)幼兒園小床手工圖片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可以用手觸摸兒童床的表面。兒童的皮膚比較嬌嫩,所以兒童床必須得觸感光滑。如果產品表面有很明顯突刺,可以果斷PASS掉。
好的產品體現在一個個不經意的小細節,真正用心做出來的產品會考慮到方方面面。一般來說,好的兒童床都會經過邊角圓弧處理,能有效的防止兒童磕碰。
E. 幼兒園中班區域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區域教案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中班區域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通過區域活動不斷細致。深入的開展,中二班的小朋友特別喜歡區域活動,我們班的區域活動環境和材料 在不斷創新,進步,幼兒的各種能力也在不斷提高,主要表現在:有良好的操作習慣有較強 的交往能力。在游戲中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對科學活動有較強的探索慾望。但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如語言區,音樂分區幼兒參與率不高,喲而活動內容單一針對這些情況,本學期。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來設置區域環境材料。
活動目標:
1、大膽選擇喜歡的游戲內容和材料,自主,愉快的游戲。
2、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交往能力,提高幼兒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角色游戲中提高角色意識並自己發展游戲情節在科學活動中發展幼兒觀察能力,大膽動手操作。
4、發展幼兒口語表達力和對音樂表演的興趣。
活動准備:
1、同一首歌
2、城幼電視台:廢舊圖書,圖片,幼兒自製,廣告牌,自製電視機,話筒
3、美工區 繪畫工具,托盤,乒乓球,膠水,彩色紙,布置一個展示台
4、觀察區 小錘子 釘子 泡沫 海綿 花生 彈性物體 小蝸牛 大蒜 蔥 土豆植物 觀察記錄單
5、新聞發布區 小棍 水電名城剪報粘貼 話筒
6、娃娃快餐廳 環境布置 餐桌 餐具 廚師 服務員工作服 冷飲提供橡皮泥
7、積木區 各種積木 幼兒設計玩具城搭建示意圖 各種玩具 花 樹泡沫板、小印章
活動過程:
1、介紹今天的活動內容, 提出活動要求。
出示區域活動自評表讓幼兒通過今天的活動評價自己的行為 ,並蓋上自己的小印章。
2、幼兒按意願選擇活動區 進行分區活動
a、同一首歌, 幼兒自選主持人, 自己安排節目順序。
二重唱,《 我的家》 合唱:歡樂頌、小火車,故事劇:花頭巾、 勇敢的小刺蝟 英語童話劇:小貓釣魚, 節奏樂:小星星。
b、城幼電視台:中文台小小故事會,天天飲食,請快餐廳廚師教做美食,配樂詩朗誦:《路》、《我們的家》、《梳子》、《畫房子》;教你學英語,聘請主持人中間穿插廣告。
c、美工區: 製作乒乓球娃娃、托盤畫。
d、觀察區: 試試小錘子、認識彈性、給植物澆水、小蝸牛並做好相應的觀察記錄。
e、新聞發布區:講講創宜昌水電名城的一些報刊資料,談談自己的想法,設計並畫出自己心中的水電名城。
f、娃娃快餐廳:推出特價優惠周,外買活動。
g、積木區搭建玩具場。
3、教師指導a、觀察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適時介入。
b、鼓勵 幼兒在遇到問題先想一想再試一試。
c、重點觀察指導:城幼電視台和同一首歌。
d、幫助個別游戲中有困難幼兒 鼓勵幼兒大膽交往。
結束:
今天,小印章特別忙,我猜你們是不是學會了許多本領。不過。,我還不知道你們學會了什麼。講講給大家聽聽:
a、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強自信心及成功感,並體驗分享自己和別人的快樂。
b、說說今天的新發現,怎麼發現的結果怎麼樣,鼓勵幼兒下次自己去試一試。
c、講講幼兒在活動中遇到的困難,是怎樣解決的。
d、教師小結今天幼兒游戲情況,收拾玩具,材料。
幼兒園中班區域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實踐和討論,使幼兒進一步學習和同伴友好地共同玩。
2. 幼兒共同分享成功後的喜悅,使幼兒感受愉快的活動情緒。
3.鼓勵幼兒能用完整的語言、大膽的向別人講述自己和誰一起玩的,是怎麼玩的。
4.通過觀看圖片,引導幼兒分析、討論,懂得朋友間交往的方法。
5.幼兒能與同伴協商:「我能和你一起游戲嗎?」或者「我們交換著玩好嗎?」等,掌握簡單的分享策略。
二.分區目標:
1.操作區 (晾衣服) :能力強的幼兒能幫助能力弱的幼兒正確的擺放圓點,給衣服排隊;能力一般的幼兒能完整的說出自己是怎麼做的;能力弱的幼兒能根據數字准確的擺放圓點。
2.數學區(找朋友):能力弱的幼兒能准確的點數並將卡片放到相應的位置;能力一般的幼兒能完整的講述:「幾個**,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能力強的幼兒能將自己如何玩的說給其他小朋友聽。
3.語言區(小信封):能力弱的幼兒能用手指逐字點讀所掌握的兒歌;能力一般的幼兒能有表情的朗讀兒歌;能力強的幼兒能將自己會讀的兒歌表演給別的小朋友看。
4.雙語角(卡片游戲):根據圖片提示擺放相應的英語卡片和漢字卡片,幼兒間能相互介紹自己認識的英語和漢字。
5.轉盤游戲(夏天裡的運動):幼兒能相互講述自己所認識的各種不同的運動。
6.認知區(夏天的果實):幼兒能說出各種不同的果實的名稱,並能相互提問,分享自己所掌握的內容。
7.3.3.3:幼兒能初步掌握1-8的步驟,能以比賽的形式開展,共同感受成功的喜悅。
活動准備:活動區角創設
(1)做做玩玩:棒冰棒、棉花、泡沫、剪刀、膠水等。
(2)剪刀、膠水。
(3)3.3.3:3.3.3學具。
三.活動組織與指導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起興趣:
今天老師收到了一封信,我們來看看信里的內容?
(二)觀察圖片,引導討論:
1. 看看照片上的小朋友發生了什麼事?
2. 我們小朋友有什麼好辦法可以幫助他們?
(三) 創設情景,幼兒體驗:幼兒自由結伴,分別到已創設的活動區域自由選擇玩,
1.操作區 (晾衣服) :幼兒正確的擺放圓點,給衣服排隊。
2.數學區(找朋友):幼兒能准確的點數並將卡片放到相應的位置,能完整的講述:「幾個**,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3、重點區角:語言區(小信封):幼兒能將自己會讀的兒歌完整的念給別的小朋友聽,並能與同伴協商交換區角內容。
4、雙語角(卡片游戲):幼兒能共同分享自己認識的英語和漢字。
5.轉盤游戲(夏天裡的運動):幼兒能根據字卡和圖片,講述自己所認識的各種不同的運動,並能與同伴合作講述。
6.認知區(夏天的果實):幼兒能根據字卡和實物說出各種不同的果實的名稱。
7.3.3.3:幼兒能准確的做出1-8的步驟。
8.重點區角:手工區:
(1)幼兒能將自己的作品與其他小朋友分享。
(2)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啟發幼兒能將自己所掌握的內容與同伴分享。
(3)鼓勵幼兒遇到問題能相互協商,不與同伴爭搶。
(4)啟發幼兒嘗試參與各種不同的活動區域,能與同伴友好協商:「我也想玩這個游戲,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嗎?」「我參加這個游戲可以嗎?」「我們交換著玩好嗎」等。
(四)幼兒相互介紹自己的活動情況。
幼兒說說自己剛才和誰一起玩的?玩了什麼?怎麼玩的。
(五)重點指導:引導幼兒與同伴一起友好的游戲,分享自己游戲的喜悅,能和同伴協商共同或輪流進行游戲。
(六)個別指導
引導小朋友在自己完整的講述後,能幫助其它小朋友,和他們一同游戲。
鼓勵幼兒能與同伴友好的玩,不與同伴爭搶玩具。
反思:孩子們在區域活動中學會了分享、謙讓,孩子們在玩中學,以游戲的形式,情景化的表演,讓孩子不知不覺得學會了知識,掌握了技能。
幼兒園中班區域教案 篇3
一、角色區
理發店
幼兒一般都有上理發店理發,或陪媽媽做發型、美容的體驗。他們對發型師熟練的梳、剪、吹、洗等操作頗有興趣,幼兒園設置「理發店」,將會滿足他們參與這類活動的願望。
開辦「理發店」必備的材料有:鏡子、「剪刀」、梳子、「電吹風」、臉盆、圍布「卷發器」,以及洗發水瓶,發屋標志、發行頭像等。
「剪刀」: 用硬紙板或塑料墊板製作。
「電吹風」: 用泡沫塑料切割製作或利用壞了的電吹風
「熱水器」: 找一與熱水器相似的紙箱,在底部穿兩個洞,插上塑料管,裝上「開關」,並在出水管上安裝「噴頭」。
娃娃家
家,通常讓人感到溫馨、親切、有安全感。因此,幼兒(特別是小班幼兒)喜歡在這安全的港灣中,放鬆自己,體驗親情,扮演角色,得到滿足。幼兒只需用幾塊積木圍合起來,放進「小床」、「小鍋」、「小灶」等玩具,就可以再現家庭成員的言行與關系。為了讓幼兒玩得更投入、更開心,教師可以從環境布置、材料投放以及知道等發面動一番腦筋。
首先,「娃娃家」的布置應貼近家庭並充滿童趣。在場地布局上,最好用小屏風或積木將「娃娃家」分隔成「廚房」和「卧室」,以便活動的開展。「廚房」擺放「飲具」,「卧室」里放置「傢具」,再掛上一張反映家庭生活或合家歡的圖片,有條件的話,鋪上一快地毯,使「娃娃家」變得更加舒適溫馨。
「娃娃家」所投放的玩具與道具,應是幼兒在家常見的東西。如搖籃、布娃娃及日用品(奶瓶、菜籃、小桶、掃把、簸箕、圍裙、抹布)等。此外還需准備一些反映角色特徵的服飾、道具或小標志,使角色更加形象逼真,也使扮演者牢記自己的身份和職責。尤其對年齡較小的幼兒,可促使他們有始有終地扮演。
年齡小的幼兒很難與別人分享玩具或輪流、等待而且模仿的願望特別強,看見別人做「媽媽」,也要做「 媽媽」;看見別人有 「小鍋」,也吵著要「小鍋」。因此,教師提供給小班幼兒的玩具數量要多些,應允許幾個幼兒同時扮演「媽媽」然後,逐步將他們分成幾個「家」。
在「娃娃家」游戲的開展過程中,教師重要的是觀察幼兒
的活動,並適時適度的介入指導。一般年齡較小的幼兒對成人的依賴性強,他們喜歡游戲,但又缺乏經驗,活動的內容十分單調,常常是沉浸在玩具材料的擺弄之中。這時教師不妨扮演「外婆」的角色適度地幫助幼兒回憶各角色的言行與職責,提醒「媽媽」給「娃娃」「喂飯」、「洗澡」哄「娃娃」「睡覺」,「爸爸」去「買菜」,「姐姐」去「上學」……幼兒明確了自己所擔任角色的職責,便能逐漸使游戲的情節更加豐富和深化。年齡較大的幼兒已能共同協商,自選角色了,應獨立開展游戲。教師只需採取間接的指導方法來幫助他們拓展游戲的內容和情節,引導幼兒向健康的主題及更深的扮演技巧發展。如:給 「家庭成員」「過生日」,開「家庭聯歡會」,或到「商店」「購物」,到「美容廳」「理發」,促進「娃娃家」與其他主題的聯系。有時侯也可在一個班內多設幾個「娃娃家」讓各個「家庭」互相往來,到「鄰居家」中「串門做客」,培養文明交往能力。
以下介紹幾種「娃娃家」道具的製作方法,希望能起拋磚引玉的作用。
「液化氣灶」: 在扁長形的紙箱上方挖兩個洞,並加上「開關」,然後稍加裝飾。
「鍋」: 用廢舊皮球切半或用大竹節等做「鍋」。
「搖籃」: 用毛巾或繩網固定在兩張小椅子靠背上,就成為一個簡易的「搖籃」。也可用一個長形籃子或木版鋪上小床單,四個角安上繩子吊起當「搖籃」。
「洗衣機」、「冰箱」: 選擇較大的紙箱,在上方割成兩個可翻開的蓋,裝飾成「洗衣機」。如果在紙箱的側面割成兩個可打開的「門」,加上「拉手」,就是一個「雙開門冰箱」。若有條件,用木材製作成外觀像家用電器的櫃子,將更加牢固,能長期使用。
商店
「商店」里琳琅滿目的「商品」常激起幼兒購買的慾望。他們在「商店交易」活動中,體驗社會交往,發展口語能力,培養市場經濟意識。開展「商店」游戲前,需豐富幼兒有關貨幣和買賣交易方面的常識,同時准備「商店」游戲所需的道具,如「商店」的「商品」,「售貨員」使用的「秤」、包裝袋「零鈔」,「顧客」使用的「錢包」、「籃子」「貨幣」等。活動中,教師應提醒幼兒禮貌待客主動為「顧客」介紹「商品」。還可根據活動狀況,適時地給「商家」設置些難題,引發他們改變「經營方式」,增添「商品」種類,增加「服務項目」,以深化活動
主題。如開展「送貨上門服務」、「優惠大酬賓」等。還可提供一些紙張畫筆,讓幼兒在「買賣」閑暇時製作「宣傳廣告」,開展「促銷」活動。
「商店」里的「貨源」可!等等。
活動前,教師可組織幼兒或讓家長帶幼兒
觀看馬路上交通繁忙的景象,了解關於司機、交通警察的工作情況,獲得簡單的交通規則知識。建立輪流充當「司機」和「交警」的規則,讓大家都有機會擔任喜歡的角色,減少糾紛。活動中,教師可參與游戲,隨時提出問題,讓「售票員」和「司機」思考解決的方法。如: 「車」上的「座位」坐滿了,教師扮演「乘客」上車,提出沒有「座位」怎麼辦的問題,讓他們解難。同時還可以間接地引導「開車」游戲與其他主題游戲之間的聯系,擴展游戲內容。
下面介紹一些道具的製作方法,供參考。
「汽車」、「火車」: 利用長方形的紙箱,把上下挖空,在紙箱外面畫上或貼上車頭、車輪、車廂等裝飾圖案,左右兩側裝上背帶或挖一些小孔,幼兒站在箱內背上背帶或提著紙箱邊走邊「開車」或「乘車」。也可將桌子倒下安上「方向盤」,「車身」可用椅子擺成兩列再用細繩將「車身」圍起來做行走的「車」。
「人力車」: 將志向對角割開呈簸箕狀,把底部挖空,在兩邊各釘上一根小竹竿或小木棒,在紙箱兩邊安上「車輪」,使用時「乘客」站在「車」內與「拉車」幼兒一起走。
「紅綠燈」:可用硬紙板剪成,一面貼上紅紙,一面貼上綠紙,由「交警」舉著轉動「紅綠信號」指揮「交通、」。
「方向盤」: 用硬紙板剪成原形或用樹枝、草藤紮成圓圈,也可用大蛋糕盒的底部切割製作。
「票夾」: 將紙裁成長條做成「車票」,再用訂書釘釘在硬紙板上,或用鐵夾子夾「車票」。
「交通標志」: 用厚紙板剪成圓形,畫上各種交通標志圖案,繫上繩子,懸掛在必要的地方。
「交通崗亭」: 用大型積木搭一平台,「交警」站在上面大手勢,或用「紅綠燈」指揮「交通」。
「欄桿」: 將易拉罐或可樂瓶用竹竿連接製作,竹竿上可塗成紅白兩色。
小警察
警察正義凜然的形象是許多幼兒敬慕的對象。利用黑貓警長故事中黑貓警長、白貓衛士、白鴿偵探等正面角色,幫助幼兒分清是非,促進其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形式。教師可結合本班幼兒的觀察分析水平,設置一些案發情景。如:誰啃壞了「娃娃家」的用具,偷吃了「娃娃」的「食物」?玩具怎麼不見了?桌上是誰的腳印?……讓幼兒學會在細致的觀察和分析中尋找偵破案件的蛛絲馬跡。最後抓到壞蛋——一隻耳朵的 「小老鼠」等等。
此外,在「小司機」游戲中增設指揮「交通」的「交警」,在人民需要幫助時,出現「110巡警」等。這些都是幼兒喜歡效仿的角色,教師可隨時引導。
集市
在農村小鎮商品交易最熱鬧的地方,莫過於五天一次的集市了。集市上魚、肉、蛋、瓜果、蔬菜、土特產、手工製品等琳琅滿面,任人挑選,叫賣聲、吆喝聲此起彼伏,充滿了農家的風情,又不乏濃郁的商業氣息。
開展「集市」游戲,能滿足農村
幼兒參與成人交易活動的慾望,發展幼兒的社會性交往能力。我們不妨為幼兒開設「集市」,讓幼兒體驗那種熱鬧純朴的交易活動。教師可以和幼兒一道收集廢舊物品,自製一些游戲道具,如各類「農副產品」、「手工藝品」、「小商品」,以及交易用的「貨幣」、「秤」等,有些「商品」還可利用現成的自然物品。「集市」中需要製作和可利用的材料很多,下面向您提供幾種常見材料的製作方法。
「蛋」: 用泡沫塑料削磨成蛋形,塗上蛋的`顏色。
「糧食」: 將水果包裝網一條條撕開當「粉干」、「面條」,泡沫塑料剝碎當「大米」,還可直接用秕谷代替。
「秤桿」: 用小木棍或竹棍制「秤桿」,用鐵線彎成「秤鉤」,取易拉罐或可樂罐底部做「秤盤」,廢鎖做「 秤砣」。
「蔬菜」: 可將海綿、泡沫塑料切割成需要的形狀,塗上相應顏色成為「青菜」、「蘿卜」等,最簡便的是直接用實物或採集野菜、樹葉來替代。
「瓜果」: 用粘土、泡沫塑料或海棉製成瓜果模型,用砂紙磨光並上色,也可用布縫制,用毛線編織,或用實物。
集市活動的「商品」非常豐富,除以上介紹的外,您不妨動動腦筋,製作一些本鄉本土的特色玩具,豐富幼兒的活動內容。活動中應注意提示他們禮貌待客,文明交易。
餐館
餐館的廚師頭戴廚師帽,手持鍋鏟,利索地進行烹飪,制出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佳餚,常令人羨慕,也令幼兒感到興趣。開設「餐館」將是幼兒樂意參加的活動之一。
您可以考慮為幼兒提供桌椅、屏風、櫥具、餐具、廚師帽、圍裙、菜譜、「食物」、「佐料」、抹布等,也可以讓幼兒自行尋找替代物或自製游戲材料與道具。下面介紹幾種道具和活動材料的製作方法,您不妨試試。
廚師帽: 用白布縫制或用較厚的白掛歷紙折疊成船形帽。
圍裙: 用白布或淺色花布縫制,上面稍加裝飾。
「 炊具」、「餐具」: 用大竹節或可樂瓶做蒸籠,用小竹節、瓦片或飲料瓶做 碗、盤。
「食物」: 食物的殼是最形象、最易得的「食物」,如貝類的殼,只要將其清洗干凈並曬干即可。另外,用橡皮泥、面團來製作「點心」,都是十分形象的材料。
「菜譜」: 用較厚的紙畫上或貼上各種食物的圖形。
醫院
上醫院看病,是幼兒常有的生活體驗,他們既好奇於醫生的診斷過程,又害怕護士打針。「醫院「的創設正好可以滿足幼兒好奇的心理,又可以幫助其克服恐懼的心理。
在創設「醫院」這一活動時,教師不妨與幼兒一同准備各部門(「掛號處」、「收費處」、「葯房」、「注射室」、 「診室」等)的標志,常見的醫療器械和葯品等(「聽診器」、「體溫計」、無針頭注射器、棉簽、紗布、膠布「脈枕 」、托盤、「處方單」、塑料「葯瓶」、自製「葯片」、小紙袋等),以及「醫護人員」用的桌、椅、「帽子」、「白大褂」等。
由於「醫院」游戲需要一定的醫療常識,因此活動前必須先豐富有關知識,讓幼兒熟悉就診程序,使活動順利開展。隨社游戲的深入,還可增加服務項目,如:添置「救護車」、「急救箱」等,上門為「病人」「治病」,開展「衛生宣傳」等活動。
幼兒園中班區域教案 篇4
區角活動觀察記錄表班級:中3班教師:蔡瑞瑞時間: 區角名稱:美術區觀察對象:黃瑋琪、林鉦樂觀察過程:
黃瑋琪和林鉦樂就跑到美工區,開始進行"指印畫"。黃瑋琪很熟練的用手指沾著顏料,根據作品需要運用著"平按、側壓、轉壓、點印"的技巧。一會兒,白色的畫紙就呈現了春天的景象。然後用濕抹布擦乾凈手,再畫下一景物。在繪畫過程中能將物品放回原位保持畫面整潔,操作熟練。在她一旁的林鉦樂情緒高漲,操作步驟也很有序,但由林鉦樂對黃瑋琪難說"你會印這個小女孩的胳膊嗎?幫幫我吧!" 黃瑋琪(思考了一下)"給我,我會"。 "你怎麼弄得?教教我吧。" 林鉦樂興奮又帶著祈求說。"你這樣就行了", 黃瑋琪邊說邊又畫了一次。"我試試吧",說著就迫不及待的手沾顏料畫起來,畫的沒有黃瑋琪快、好,但也畫出了基本特徵還是不錯的。活動結束音樂響起時,兩人有序整理材料,(按標記收放。)將作品整齊的擺放在站牌上,並主動洗手。
行為分析:
1.孩子已具備基本的繪畫技能的能力,且已學會自己思考並想辦法解決遇到困難時的解決方法。在孩子進行思考時,教師"不參與",是為了給幼兒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動的機會,這樣有助於幼兒獨立性與自主性、合作性的培養。
2.在這一過程中,幼兒的行為可以說是孩子日常活動的再現,積累孩子們一定的活動技能經驗,展現出她們養成的良好規則意識,充分體現了幼兒區域活動的規則性。(圖標規則、繪畫程序規則)教育策略:
1.在活動中,當幼兒遇到困難時,教師給予孩子們充分的獨立思考空間,這樣提高了孩子們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合作意識。在幼兒自主活動過程中,教師應盡量採用間接介入的方法來引導幼兒,並以此提高他們對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幼兒脫離教師的範例,靈活運用繪畫技巧,發揮想像大膽繪畫。)2.幼兒的繪畫技能與語言表述能力、詞彙量及傾聽習慣的發展有很大偏差。教師應想辦法在講評活動中提高幼兒語言組織的完整性和表述的優美性、情節性。
效果及反思:
1.轉變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
2.建構積極的師幼互動。
3.讓孩子真正成為區域活動的主人。
4.指導到得當、適時,有針對性5.有效的抓住一切教育契機豐富幼兒的活動經驗。
F. 幼兒園娃娃家小床用紙箱怎樣做
1、主要材料:廢舊紙盒或紙皮、包裝紙、雙面膠;
2、所需工具:剪刀、美工刀、筆、直尺;
3、製作步驟:
(1)找個大一點的盒子,用來做娃床大小剛好合適;
G. 深圳一學校的午休床火了,你們的孩子都是如何午休的呢
網路上有一個新聞,引起了很多網友的注意,就是深圳有一個學校的無休止都是如何午休的呢。我有一次去幼兒園看我小侄子和小侄女,順便接他們放學回家。但那天我比較閑,所以中午的時候呢,就過去看了一下他們,我發現他們睡覺呢都是趴在桌子上,然後有一部分小床,老師會選一些孩子睡在小床里邊有一些孩子就被迫睡在桌子上。
不是所有的學校呢,都能夠給孩子准備午休床,不是所有的學校午休床都非常有童趣的,不是所有的學校都能夠讓每一個孩子都體會到溫暖的午休的感覺。
當然做這些的前提就是孩子能有一個比較好的學習的環境,這才是最重要的一點。孩子能不能午休好,其實就看環境安不安靜。
H. 幼兒園需要哪些傢具
一個設施完整的幼兒園,其傢具主要包括:兒童學習桌椅、兒童床、衣櫃、書櫃、書架以及其他收納櫃類等,當然並不所有的幼兒園傢具都要配備齊全,主要視功能需求和幼兒園空間大小而定。
幼兒園傢具樺木兒童造型沙發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