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好看圖片 » 雷峰塔手工圖片要寫詞嗎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雷峰塔手工圖片要寫詞嗎

發布時間: 2022-10-29 01:42:58

1. 杭州西湖雷峰塔的導游詞

雷峰塔(Leifeng Pagoda)又名皇妃塔、西關磚塔,位於浙江省會杭州市西湖風景區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雷峰塔初建於公元977年,是吳越忠懿王錢弘俶為供奉佛螺髻發舍利而建。因塔成之時恰逢北宋追謚錢弘俶逝去不久的夫人孫氏為「皇妃」,所以命名為「皇妃塔」。接下來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杭州雷峰塔 導游詞 ,方便大家閱讀與鑒賞!

杭州雷峰塔導游詞1

遊客們,雷峰塔在西湖十景中被冠名「雷峰夕照」,一聽這個名字就使人浮想聯翩,出現詩意盎然的畫面,湖光瀲灧,塔影婆娑,青山秀麗,夕陽殘美。的確,雷峰塔的賞景角度情趣獨到令人嘆為觀止。在雷峰新塔上看西湖,湖光山色盡收眼底,九大勝景歷歷在目,近看南屏晚鍾,花港觀魚,蘇堤春曉,三潭印月, 柳浪聞鶯,遠眺麴院風荷,平湖秋月,和斷橋殘雪,整個西湖彷彿濃縮成了一座盆景,讓你目不暇接。雷峰塔之所以賞景角度極佳,是因為其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它位於西湖南岸的夕照山,又稱雷峰頂偏東的平崗上,這里是南平山蜿蜒而來的支脈,山高海拔僅僅48米,山勢起伏,三面環水,直嵌湖中,樹木蔥蘢,分外秀麗,是西湖風景最美的一塊地方,至於雷峰一名的來歷,據《臨安府志》記載,南宋有個姓雷的隱者在此築庵隱居而得名。

很多遊客會詢問雷峰塔因何而建,有何 典故 ?

關於其建造歷史要追溯到公元10世紀的五代,當時杭州屬於吳越國管轄,吳越國是個小國,但在那一段戰亂頻繁的時期,這個小國卻一直相對太平、安穩的地方,吳越王國的創立者是來自臨安的錢鏐,他雖以「一劍霜寒十四州」取得江南的統治權,然而一心保境安民,因此到了他孫輩錢弘俶主政時,國力已經比較強盛,佛事活動也十分興旺。公元975年,錢弘俶的寵妃黃氏生了個兒子,為紀念這一喜慶事件,錢弘俶在當時杭城西關外的雷峰上建寶塔,977年落成,初名黃妃塔。因寶塔建在西關外,用磚壘砌,又名西關磚塔。此後才因建在雷峰上,得名雷峰塔。

杭州雷峰塔導游詞2

從南宋李嵩所繪的《西湖圖》分析,當時的雷峰塔是一座八角形五層磚身木檐的閣樓式塔。塔內八面砌以《華嚴經》石刻,塔下供有金銅羅漢十六尊。塔上重檐飛棟,窗戶洞達,人們可登臨其中眺望湖景。每當夕陽西下,塔影斜橫,一片寂靜,滿湖金波,分外艷麗,所以從南宋以來,雷峰夕照就被列為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塔也就成為了建築史上宋塔造型的一個精品。1000多年來,文人墨客對傲立余暉的雷峰塔風姿贊嘆不絕。元朝詩人尹廷高在詩中寫到:煙光山色淡溟濛,千尺浮屠兀倚空。湖上畫船歸欲盡,孤峰猶帶夕陽紅。 充滿傳奇色彩的雷峰塔,比起其他古塔來厄運更多,其倒塌前先後經歷了初建,復建,燒毀三個階段。初建時寶塔為7層,南宋時因遭雷擊,塔頂受損,修復時減為5層。到了元朝,它還是千尺浮屠兀倚空的雄偉姿態,明朝時遭到了極大破壞,那是明嘉靖三十四(1555)年,倭寇入侵杭州,懷疑塔中埋有伏兵,放火把雷峰塔的塔檐,迴廊,欄桿、塔頂全部燒光,僅存磚制塔心。劫後餘生的雷峰塔,頹然蒼老,全塔通體赭紅,猶如醉翁酡顏,詩人以:雷峰殘塔紫煙中,潦倒斜熏似醉翁。來描寫它的形貌。也有人把它比喻為瞑目入定的老僧寂然屹立於湖畔,與西湖北岸寶石山上亭亭玉立的保俶塔風格迥異,於是就有了: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的說法。

清康熙三十八(1699)年,康熙皇帝御書西湖十景時,改名雷峰西照,並刻碑建亭,盛極一時。後其孫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又將西照改為夕照。經歷戰爭後,社會動盪不安,雷峰塔年久失修,由於迷信者盛傳塔磚能辟邪,盜挖者日增一日,久而久之塔基被挖空,終於在1924年9月25日下午1時40分左右轟然倒塌了,當時杭城萬人空巷爭堵塔身殘軀倒塌景象,西湖十景少了一景,西湖南面景觀全虛。

__年金秋颯爽,桂子飄香的時候,金碧輝煌的雷峰新塔在闊別人們78年後聳立起來了,雷峰塔的重建,不僅使西湖十景得到了完整的展現,更使人們的古塔情節有了一定的寄託。我們下面就蹬塔游覽。

杭州雷峰塔導游詞3

中國四大民間愛情神話 傳說 之一的白蛇傳及歷代文人墨客歌頌雷峰塔的詩詞,將雷峰塔詩化神化。使雷峰塔聲名遠播,家喻戶曉。

傳說白娘子與許仙斷橋相會,借傘定情,之後結為夫妻,就在白娘子生下兒子夢蛟滿月的那天,鎮江金山寺的法海和尚趕到杭州,以白蛇是妖孽為由,用金缽將其鎮壓在雷峰塔下,揚言除非雷峰塔倒,西湖水干,白蛇方能重見天日。這神乎其神的 故事 ,不禁使許多遊人心馳神往,魂牽夢縈般地來到斷橋,遙想著白娘子與許仙這段凄美婉轉,頗費周折的古代婚姻。於是這座橋,這座塔,還有這個美麗的故事,深深地嵌在西湖的青山綠水之間,再也抹不去了。大半個世紀以來,民眾對雷峰塔的重建十分關注,世紀之交,杭州市政府終於做出了重建雷峰塔的決策,於是「夢回苦憶雷峰塔,誰是湖山再造才」的疑問終於有了答案。

杭州雷峰塔導游詞4

杭州西湖的美麗景色少不了周邊景點的相襯,今天,我們將參觀的便是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各位朋友,我們面前這座塔就是雷峰塔了。是目前杭州最高大的一座塔,塔身五層,高71米,在我們杭州西湖邊上顯的特別搶眼。我們現在目前看到的這座雷峰塔已經是重新修過的一座了,所以我們叫他新雷峰塔。雷峰塔因曾經關過白娘子而出名,所以他是國內目前知名度、美譽度最高的一座塔。

雷峰塔建於北宋年間,當時杭州這里屬於一個小國家叫吳越國。當時的國王叫錢弘俶,但是他的皇後們一直未給他生一個兒子以傳宗接代。中國古代家裡怎麼可以沒有男丁,沒有男丁就意味著家裡的香火斷了啊,這重男輕女的思想可是一代傳一代根深蒂固的思想啊。這又更何況是皇室,沒有小太子那這個國家可就不姓錢了嘍,這怎麼可以?皇帝天天盼著有妃子給他生個兒子。終於有個黃姓妃子給錢氏王朝添了一個男丁,皇帝一高興,錢家有後皇室香火得以延續,高興的不得了,於是就為了紀念這黃姓妃子的大功德就為她在西湖邊建了一座塔,取名叫黃妃塔。從這個事情上可以充分看的出,中國古代的重男輕女思想多麼地嚴重,這個情況似乎到了 90年代之後才好轉了許多。

杭州雷峰塔導游詞5

雷峰塔的知名度之高,與中國民間廣泛流傳的神話傳說《白蛇傳》密切相關。中國有四大悲劇 愛情故事 ,分別是白蛇傳、梁祝、孟姜女、牛郎織女。其中兩個故事發生在杭州,為杭州西湖美麗的湖光山色平添了不少的人文色彩。故事中白蛇的化身白素貞因追求人間真情而被法海和尚囚禁於雷峰塔下,雷峰塔因而聲明遠播。法海揚言,除非雷峰塔倒掉,西湖的水抽干,白素貞才有可能逃出來。白素貞也真是一個至真至性的一個女子,令人佩服。修煉了這么多年了,都快要成仙了。據說白素貞只要收集齊「生老病死悲歡離合」八粒眼淚,即可成仙。我時常在想,她已經快收集齊了,為什麼不成仙偏偏愛上許仙呢?成了仙多好啊,想幹嘛幹嘛。不要成仙愛許仙?我想如果我能收集齊這八粒眼淚也可以成仙的話我想我一定不會愛上許仙。但是這可能嗎?答案是否定的。是凡人就不可能真的看透生老病死非歡離合這八滴眼淚。如果真的能看透,置生老病死而不顧,遇到快樂之事並不快樂,遇到悲傷並不流淚,那做人還有什麼意義呢?你都超脫了,什麼都不在乎了,那談什麼悲傷快樂。真的有一天,你說一個人什麼感情也沒有了,死也不在乎了,有沒有感情也不在乎了,沒有快樂也不在乎了,那這個人和死了有什麼區別?所以老人家講的:難得糊塗,這話講的好。既然你不可能看透不如及時行樂,樂得糊塗。有的人天天在煩惱這個煩惱那個,煩錢賺的太少,煩工作太忙。可你想過沒有,錢賺的要怎麼樣才算多?有如郭台銘這么多?還是蔡萬霖?是蓋茨這么多還是李嘉誠這么多?工作太忙沒時間出來消費沒時間陪家裡人,你不覺得這只是自己假設的一個借口嗎?出來玩的人哪個不比你忙?忙不忙,想不想忙,這在於你自己,人生的道路自己走,快樂自己尋,花錢買開心,這都在於你自己。要不要開心要不要擁抱大自然,一切盡在自己掌握哦!


杭州西湖雷峰塔的導游詞相關 文章 :

★ 關於浙江雷峰塔的導游詞5篇

★ 杭州雷峰塔導游詞精選

★ 浙江雷峰塔導游詞精選5篇

★ 關於雷峰塔的導游詞

★ 介紹浙江導游詞

★ 雷峰塔的導游詞

★ 浙江雷峰塔導游詞五篇

★ 最新的浙江雷峰塔導游詞範文

★ 雷峰塔的導游詞範文

★ 杭州西湖導游詞一日游

2. 形容雷峰塔的詞語

雷峰夕照 無限風光 極目四眺 碧波盪漾 富麗典雅 金碧輝煌 氣勢宏偉 蓋世無雙 引經據典 源遠流長

3. 描寫雷峰塔的句子有哪些

  1. 傍晚,夕陽西下,雷峰塔巍然聳立,水面上塔影沉沉,落日耀金。

  2. 最著名的兩個是雷峰塔和西冷峭的故事。

  3. 雷峰塔倒,道不盡我對你的思念;西湖水干,趕不走我對你的掛念;斷橋橋裂,列不清我對你的愛戀。七夕佳節,對你思念倍勝前,愛你疼你直到老。

  4. 許仙站在雷峰塔前:法海你把我娘子鎮在塔中,讓我們夫妻分離!是何道理?法海未語,白素貞在塔內幽幽道:在杭州想弄一套躍層,難道指望你那點薪水?

  5. 夕陽西照,雷峰塔浴在血紅的晚霞中,燃燒著自己,如一個滿懷心事的胭脂艷艷的姑娘。不,它是一個墓,活活埋著心死的素貞,人和塔,都滿懷心事。

  6. 一漂亮女孩站在西湖邊,背景是雷峰塔.

  7. 把我的壞脾氣鎮壓在雷峰塔下,讓它萬萬年不再萌芽,把我的臭大男子主義拋進沸騰的水裡,讓它隨著熱氣瞬間蒸發,求你原諒我吧,讓我心裡也開朵快樂的花!

  8. 那時我惟一的希望,就在這雷峰塔的倒掉.

  9. 雷峰塔磚塊祛病健身的說法,磚塊被偷也有上百年的歷史,偷雷峰塔的磚去給老人治病,盡管愚鈍,但其情可原、其心可嘉,需另當別論。

  10. 惟有許宣情願出家,禮拜禪師為師,就雷峰塔披剃為僧。

  11. 同樣是壓了白蛇精,人家杭州西湖的雷峰塔卻是能文能武,揚名立萬,而眼前的雷音塔卻灰頭土臉,名不見經傳。

  12. 拜託,雷峰塔解放前就倒了,塔倒山虛,雷峰也改名叫夕照山了,沒什麼可看的。

  13. 採用白娘子被禁錮的雷峰塔作為其外觀,多面立體銀幕將高速升降的刺激體驗與白娘子在雷峰塔中經歷的故事情節天衣無縫地結合在一起。

  14. 「倘在民康物阜的時候……新的雷峰塔也會再造的罷」。

  15. 我!大約你是放心的,一直扎掙著呢,涵!雷峰塔已經倒塌了,我們的離合也都應驗了。

  16. 就是天門山寺;雷峰塔地宮(已存他處);法門寺;房山雲居寺;甘露寺;虎丘塔(已存他處);靈光寺;阿育王寺。

  17. 塔身的設計沿襲了雷峰塔被燒毀前的平面八角形樓閣式制型,外觀是一座八面、五層樓閣式塔,保留了宋塔的慣有風格。

4. 雷峰塔的導游詞

作為一位盡職的導游,時常要開展導游詞准備工作,導游詞一般是根據實際的游覽景觀、遵照一定的游覽路線、模擬游覽活動而創作的。那麼你有了解過導游詞嗎?下面是我整理的雷峰塔的導游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雷峰塔的導游詞1

各位朋友,我們面前這座塔就是雷峰塔了。是目前杭州最高大的一座塔,塔身五層,高71米,在我們杭州西湖邊上顯的個性搶眼。我們此刻目前看到的這座雷峰塔已經是重新修過的一座了,因此我們叫他新雷峰塔。雷峰塔因以前關過白素貞而出名,因此他是目前知名度美譽度最高的一座塔。

20xx年10月25日,千年勝跡雷峰塔重建峻工落成了。1000多年的風雨滄桑,1000多年的喜怒哀樂,1000多年的冷眼旁觀,1000多年的熱戀情結,在這一天,全都打上了一個重重的驚嘆號!雷峰塔,揭開了全新的畫卷,雷峰夕照景區,書寫出全新的篇章。

當代文明和國際慣例,注重完整、真實地保護歷史文物,倡行風景旅遊建設的可持續發展。這兩大科學理念,在雷峰塔重建工程中得到了周密、嚴格的遵循和富有創意的實踐。

雷峰新塔,創造性地對雷峰塔遺址保護設施的內在功能和外觀形象加以適度的延伸和合理的拓展。新塔盡可能按照雷峰塔原有的形制、體量、風格和功能,在五代吳越雷峰塔原址上重建。重建工程以對古塔遺址實行切實、永久保護為基礎,充分利用古塔遺址真實、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承托新塔景觀。同時,又藉助新塔引人矚目的身姿和供人登臨游賞的魅力,彰顯古塔遺址負載的1000多年的人文積淀,滿足人們對千年勝跡集體記憶的認同心理需求和對千年往事舊夢重溫的游賞心理需求。而且,也為重現由來已久的西湖山水名勝完整的大格局,打造了一件既恰到好處、又統領全局形勝的景觀建築精品。

雷峰塔重建之後的雷峰夕照景區,佔地面積8公頃,主要景觀和設施有:雷峰塔、夕照亭、妙音台、匯文軒、放大光明閣、如意苑遊客中心、藕香居餐飲點等,由杭州雷峰塔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管理經營。我們實施的是品牌經營戰略,採用「公益性項目、市場化運作」的全新模式,不但在景區基礎設施硬體建設上做到第一流,而且在景區的導游、管理、公益服務等軟體建設和員工隊伍建設上,同樣扎扎實實地全方位向國內、國際第一流水準的長遠目標邁進。

雷峰塔的.導游詞2

各位遊客大家好,西湖以其一山二堤三島十景而聞名於世,而在西湖十景中,雷峰夕照是唯一損毀又恢復的景點,此刻咱們所來到的便是剛對外開放不久的雷峰塔景區。

雷峰塔景區是於2000年冬奠基,2002年秋竣工,於2002年11月20日開始對外開放,目前還屬於試運營階段。整個景區的造價達1。5億元人民幣,新塔的下半部是遺址保護層,通高9。85米,塔身五層,高61。9米,建築面積達三千三百多平方米,塔身採用鋼結構框架,外牆包銅,全塔共用銅280噸。

各位可能還記得在兩年前,也就是2001年3月11日,中央電視台和浙江電視台曾連袂直播了發掘雷峰塔遺址的過程,當時在雷峰塔的地宮還發掘出很多文物,其中最珍重的就是供奉佛祖釋迦牟尼發髻舍利子的阿玉王塔。咱們此刻所看到的塔就是在老塔的遺址之上,這樣的建築形式很好的保護了原塔的遺址,而這種建築格式在目前尚屬首創。此刻就請大家跟隨我走上電梯一同到塔里去看一番究竟。好,各位遊客,咱們此刻所來到的是雷峰塔的遺址保護層,在咱們面前用玻璃罩罩著的便是老雷峰塔的遺址。

雷峰塔初建於北宋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原本為吳越國王錢淑為奉藏佛螺髻發舍利子以祈禱國泰民安所建,原名叫皇妃塔,塔為磚木結構。雷峰塔的知名度之高,與中國民間廣泛流傳的神話傳說《白蛇傳》密切相關,故事中白蛇的化身白素貞因追求人間真情而被法海和尚囚禁於雷峰塔下,雷峰塔因而聲明遠播。歷史上的雷峰塔曾兩次遭遇大火,第一次是在北宋宣和年間,因方臘起義,一把火把外面的木結構塔身加以焚毀。到了南宋年間,曾重修雷峰塔,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就是在那個時候流傳的。雷峰塔第二次遭受火燒是在明朝的嘉靖年間,當時倭寇侵犯杭州,雷峰塔再次把火焚,僅剩塔身屹立於西湖之濱。這種情形一向持續到清末民初,雷峰塔終因不堪重負而倒塌了。關於雷峰塔倒塌的原因,歷史上也很有爭論,一般來講有兩種說法,前兩年在清理雷峰塔遺址的時候,發現有相當一部分的塔磚一側有一個小洞,在洞里有佛經。而在過去,老百姓們以訛傳訛將經磚傳成金磚,紛紛將塔磚拿回家,從而導致塔的倒塌。此說法之一。說法之二,由於江南自古就是魚米之鄉,而杭州又是絲茶之府,歷史上的杭州就盛產絲綢,而每年蠶寶寶吐絲結繭之時由於多種原因,往往有超多的蠶繭死亡,過去的人迷信,誤以為蠶繭中了邪,而雷峰塔是鎮妖的(白蛇),以為將雷峰塔的磚放在家裡,就能夠抵擋妖邪的侵蝕,你家養蠶拿一塊,他家求財拿一塊,久而久之,塔身個性是塔基由於老百姓的破壞,加上當權者的漠不關心,雷峰塔最後在1924年9月25日下午1點40分轟然倒塌。

透過玻璃罩,咱們能夠看到塔的遺址,在正前方有台階能夠上去的就是塔的正南門,老塔共有八個門,分別對應八個方向,而咱們此刻游覽的新塔,塔門也是和老塔相對應的。旁邊有木台階的是前兩年發掘雷峰塔地宮時,專家學者們走的。

各位遊客,看過雷峰塔遺址後,咱們從外面的台階上到塔的第三層,這層也是新塔的第一層。在那裡,咱們將直接乘電梯上到頂層。

雷峰塔的導游詞3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吳導游,歡迎大家來本市遊玩!今天我們的目的地是西湖的著名景點——雷峰塔。希望各位旅途愉快。接下來,就讓我們帶好物品,有序上車,直奔雷峰塔吧!

大家抬頭看,這就是著名的雷峰塔。雷峰塔分為七層,其中第一層是雷峰塔的塔底,所以工匠用漢白玉別出心裁地雕刻出各種美麗的花紋。上面幾層和正方形的塔底截然不同,外形呈六邊形,是從大到校向上排列的。每層都塗了紅色漆,改了黑瓦片。大家拿起望遠鏡仔細看,就會發現瓦片的下方掛著小巧玲瓏的鈴鐺,十分引人注目。當風吹過時,鈴鐺就叮鈴鈴作響,彷彿告訴人們風來了。

下面我們將進入塔的內部遊玩。大家檢票後有序地排隊進入。你看,這就是壁畫展示層,牆上掛滿了用奶白色象牙雕刻而成的壁畫。這些壁畫記錄著一些神奇的傳說,下面我來給大家講講最有名的一幅壁畫吧。這幅壁畫是關於《白蛇傳》的,傳說一條修煉多年的白蛇吞了一顆靈丹後變成了白娘子,和許仙成了親。結果法海抓走了許仙,白娘子費盡千辛萬苦救出許仙,自己卻被壓在了雷峰塔下。如今以前的雷峰塔已經倒了,白娘子應該也重獲自由了吧!

請大家跟我來到最頂層,這是1個俯瞰西湖的最佳地。大家向前望,西湖、森林、魚塘……各種美景盡收眼底,真是美不勝收。

塔頂有1個金屬盒子,大家猜猜裡面有什麼?對了,是珍貴的舍利子。舍利子是什麼呢?其實是高僧火化後的顆粒,注意,只能是高僧死後才有的哦!

下面是自由活動時間。張三,我話還沒說完,先別急著跑!大家要注意安全,可以拍照留念,1個小時候我們在塔下不見不散。

雷峰塔的導游詞4

歡迎你們到我們杭州來。杭州美,美在杭州有西湖,游西湖,那是一定要來到雷峰塔一游的。我們杭州人有一種說法:到了杭州來旅遊,不到雷峰塔里走一走,等於沒有到杭州。

同學們:面前這座塔就是雷峰塔了。是目前杭州最高大的一座塔,塔身五層,高71米,在我們杭州西湖邊上顯得特別搶眼。我們現在目前看到的這座雷峰塔已經是重新修過的一座了,所以我們叫他新雷峰塔。雷峰塔因曾經關過白娘子而出名,所以他是國內目前知名度、美譽度最高的一座塔。

同學們:在幾年前,也就是2001年3月11日,中央電視台和浙江電視台曾連袂直播了發掘雷峰塔遺址的過程,當時在雷峰塔的地宮還發掘出很多文物,其中最珍貴的就是供奉佛祖釋迦牟尼發髻舍利子的阿育王塔。

新的雷峰景區是於2000年冬奠基,2002年秋竣工,於2002年11月20日開始對外開放,整個景區的造價達1.5億元人民幣,新雷峰塔的下半部是遺址保護層,通高9.85米,塔身五層,高61.9米,加起來71米多。塔身採用鋼結構框架,外牆包銅,全塔共用銅280噸。登上雷峰塔,舉目望遠,即可看到西湖全貌,我認為這是觀西湖絕佳之處。你可發現在塔上看西湖,我們的西湖有如有塊無瑕的翡翠碧玉一般,清澈透亮。你會發現西湖周邊的群山,如同絲帶一樣,邊綿不絕。望向遠方,呷上一杯上好的龍井茶,,美麗的景色會讓你享受的感覺油然而生,胸中便會豁然開郎,讓你心曠神怡,感覺人生就是這樣美好,生活就是這樣和諧!西湖西湖,天下之西湖,最美是杭州西湖!

同學們,我想你們市也有塔吧!下次我們的同學來你們學校時也要介紹有名的塔呵!

雷峰塔的導游詞5

各位朋友,我們面前這座塔就是雷峰塔了。是目前杭州最高大的一座塔,塔身五層,高71米,在我們杭州西湖邊上顯的特別搶眼。我們現在目前看到的這座雷峰塔已經是重新修過的一座了,所以我們叫他新雷峰塔。雷峰塔因曾經關過白素貞而出名,所以他是目前知名度美譽度最高的一座塔。

雷峰塔建於北宋年間,當時杭州這兒有個小國家叫吳越國。當時的國王叫錢俶,因為他的皇後們一直未給他生一個兒子以傳宗接代。中國古代家裡怎麼可以沒有男丁,沒有男丁就意味著家裡的香火斷了啊,這重男輕女的思想可是一代傳一代根深蒂固的思想啊。這又更何況是皇室,沒有小太子那這個國家可就不姓錢了嘍,這怎麼可以。皇帝天天盼著有妃子給他生個兒子。終於有個黃姓妃子給錢氏王朝添了一個男丁,皇帝一高興,錢家有後皇室香火得以延續,高興的不了,於是就為了紀念這女人的大功德就為她在西湖邊建了一座塔,取名叫皇妃塔。

從這個事情上可以充分看的出,中國人的重男輕女思想多麼地嚴重,這個情況似乎到了90年代之後才好轉了許多。遠的男尊女卑我就不說了,就說我們父母這一輩的事情發子。不是有個笑話嗎?說有個陳姓人家,好不容易娶了老婆生了孩子。結果生出來居然是個女孩子,爸媽當然不開心了,希望這個姐姐能為家裡帶來弟弟。於是就取名為,陳招弟。爸媽不甘心啊,非得生個兒子不可。於是乎晚上嘿咻嘿咻不止,好不容易又生一個,還是女的,氣壞了。於是取名叫陳再招。不生男孩子絕不停止。於是再嘿咻嘿咻,生生不息啊。結果又生女子,只好取名為陳又招。嘿咻嘿咻一年後又生了,哎,這回乾脆來了一雙———女孩子。這可怎麼辦。陳家於是就取名為,陳左招陳右招。

一年復一年,正當女兒們都長大之時,終於陳家生出了男孩子,高興的兩老淚流不止啊,我們陳家有後了嘍!有了男孩子就不用再生了,老公也特別心疼老婆,這些年為了生個兒子沒少讓老婆受罪,既然香火得以延續,就不用再生了,男生取了一個威振天下的名字:陳絕招。

雷峰塔的知名度之高,與中國民間廣泛流傳的神話傳說《白蛇傳》密切相關。中國有四大悲劇愛情故事,分別是白蛇傳,梁祝,孟姜女,牛郎織女。其中兩個故事發生在杭州,為杭州西湖美麗的湖光山色平添了不少的人文色彩。故事中白蛇的化身白素貞因追求人間真情而被法海和尚囚禁於雷峰塔下,雷峰塔因而聲明遠播。法海揚言,除非雷峰塔倒掉,西湖的水抽干,白素貞才有可能逃出來。

白素貞也真是一個至真至性的一個女子,令人佩服。修煉了這么多年了,都快要成仙了。據說白素貞只要收集齊「生老病死悲歡離合」八粒眼淚,即可成仙。我時常在想,她已經快收集齊了,為什麼不成仙偏偏愛上許仙呢?成了仙多好啊,想幹嘛幹嘛。不要成仙愛許仙?我想如果我能收集齊這八粒眼淚也可以成仙的話我想我一定不會愛上許仙。但是這可能嗎?答案是否定的。是凡人就不可能真的看透生老病死非歡離合這八滴眼淚。如果真的能看透,置生老病死而不顧,遇到快樂之事並不快樂,遇到悲傷並不流淚,那做人還有什麼意義呢?你都超脫了,什麼都不在乎了,那談什麼悲傷快樂。真的有一天,你說一個人什麼感情也沒有了,死也不在乎了,有沒有感情也不在乎了,沒有快樂也不在乎了,那這個人和死了有什麼區別?所以老人家講的:難得糊塗,這話講的好。

既然你不可能看透不如及時行樂,樂得糊塗。有的人天天在煩惱這個煩惱那個,煩錢賺的太少,煩工作太忙。可你想過沒有,錢賺的要怎麼樣算多?有如郭台銘這么多?還是蔡萬霖?是蓋茨這么多還是李嘉誠這么多?工作太忙沒時間出來消費沒時間陪家裡人公公婆婆老婆出來玩,你不覺得這只是自己假設的一個借口嗎?出來玩的人哪個不比你忙?忙不忙,想不想忙,這在於你自己,人生的道路自己走,快樂自己尋,花錢買開心,這都在於你自己。要不要開心要不要擁抱大自然,一切盡在自己掌握哦!

5. 描寫西湖雷峰塔的優美句子

掃花游(西湖十詠·雷峰落照)

朝代:宋代

作者:陳允平

原文:

  1. 數峰蘸碧,記載酒甘園,柳塘花塢。最堪避暑。愛蓮香送晚,翠嬌紅嫵。2.欸乃菱歌乍起,蘭橈競舉。日斜處。望孤鶩斷霞,初下芳杜。

2.遙想山寺古。看倒影金輪,逆光朱戶。暝煙帶樹。有投林鷺宿,憑樓僧語。可惜流年,付與朝鍾暮鼓。漫凝佇。步長橋、月明歸去。

3.張岱

雷峰塔

聞子狀雷峰,老僧掛偏裘,日日看西湖,一生看不足。

4.時有熏風至,西湖是酒床,醉翁潦倒立,一口吸西江。」

6. 描寫杭州西湖雷峰塔的詩句

1. 關於杭州西湖雷峰塔的詩句

2. 關於西湖雷峰塔的詩句
關於杭州西湖雷峰塔的詩句 1.西湖雷峰塔詩句
掃花游(西湖十詠·雷峰落照)

朝代:宋代

作者:陳允平

原文:

1. 數峰蘸碧,記載酒甘園,柳塘花塢。最堪避暑。愛蓮香送晚,翠嬌紅嫵。2.欸乃菱歌乍起,蘭橈競舉。日斜處。望孤鶩斷霞,初下芳杜。

2.遙想山寺古。看倒影金輪,逆光朱戶。暝煙帶樹。有投林鷺宿,憑樓僧語。可惜流年,付與朝鍾暮鼓。漫凝佇。步長橋、月明歸去。

3.張岱

雷峰塔

聞子狀雷峰,老僧掛偏裘,日日看西湖,一生看不足。

4.時有熏風至,西湖是酒床,醉翁潦倒立,一口吸西江。」
2.形容雷峰塔的詩句
1、寶塔凌蒼蒼,登攀覽四荒。頂高元氣合,標出海雲長。

譯文:寶塔高高,直指蒼穹,登上絕頂,飽攬四周風光。塔頂與天空的元氣相接合,高聳的標志在海雲之上。

出自:唐代:李白《秋日登揚州西靈塔》

2、雲合雲開樓上下,月升月落榻東西。側身枕畔低回看,身與雷峰塔頂齊。

譯文:

雲升雲降在樓上下,月升月落在東西。側身枕邊低聲回看,我和雷峰塔頂齊。

明代:宋珏《西湖雜詠二首》

3、三天竺路漸平登,高似雷峰塔幾層。山到無人行處好,松陰萬樹立孤僧。

譯文:三天竺路漸漸平登,有雷峰塔幾層高。一直從山上走到沒有人走的地方,松陰下站著一個孤獨是僧人。

出自:元代:方回《三天竺道中》

4、雷峰看塔迥,葛嶺弄泉遙。

譯文:雷峰看塔很清楚,葛嶺弄泉遙。

出自:明代:吳五兆《西湖春遊詞七首 其五》

5、底處憑闌思眇然,孤山塔後閣西偏。陰沉畫軸林間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譯文:黃昏時分,憑欄何處,思緒才如此飄渺無際?就在那孤山塔後小閣西邊幽僻的僧房。

縱目遠眺,映入眼簾的森森樹林,陰陰寺院,暗淡得像一幀退了色的古畫;而葑田塊塊,在水面上零星飄盪,又彷彿是棋盤上割下來的方格子。

出自:宋代:林逋《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
3.描寫雷峰塔的詩句
掃花游(西湖十詠·雷峰落照)

朝代:宋代

作者:陳允平

原文:

數峰蘸碧,記載酒甘園,柳塘花塢。最堪避暑。愛蓮香送晚,翠嬌紅嫵。欸乃菱歌乍起,蘭橈競舉。日斜處。望孤鶩斷霞,初下芳杜。

遙想山寺古。看倒影金輪,逆光朱戶。暝煙帶樹。有投林鷺宿,憑樓僧語。可惜流年,付與朝鍾暮鼓。漫凝佇。步長橋、月明歸去。

張岱

雷峰塔

聞子狀雷峰,老僧掛偏裘,日日看西湖,一生看不足。

時有熏風至,西湖是酒床,醉翁潦倒立,一口吸西江。」
4.關於「杭州雷峰塔」的五言古詩詞有哪些
1、《南鄉子·春情》 宋 蘇軾

晚景落瓊杯,照眼雲山翠作堆。

認得岷峨春雪浪,初來,萬頃蒲萄漲淥醅。

春雨暗陽台,亂灑歌樓濕粉腮。

一陣東風來卷地,吹回,落照江天一半開。

釋義:描寫了杭州雷峰塔在春天雨水中的美景。

2、《雷峰夕照 步步嬌》 清 張易

煙凝暮色和峰黯。日映浮屠晚,霞飛陣陣寒。

樹杪流霞,夕陽檀板。此際好留連,卻如何便解歸周纜。

釋義:暮色下,晚霞相應,雷峰塔邊好景一片,讓人流連忘返。

3、《雷峰夕照 清江引詞》 清 厲鶚

黃妃塔頹如醉叟,大好殘照逗。

渾疑劫燒余,忽訝飛光候。漁村網收人喚酒。

釋義:雷峰塔邊漁村人收網,居民一副和樂融融的景象。

4、《雷峰塔》 明 張岱

聞子狀雷峰,老僧掛偏裘,日日看西湖,一生看不足。

時有熏風至,西湖是酒床,醉翁潦倒立,一口吸西江。

釋義:聽說過雷峰塔,僧侶帶著偏裘,圍著西湖,看著日落,此時此景,乃是讓人沉醉。

5、《雷峰夕照 蝶戀花》明 莫番

古塔斜陽紅欲暝,西崦人家,半在桑榆影。水印殘霞如灌錦,煙花佛國非凡境。

十里畫船歸欲盡,漁唱菱歌,別是湖中景。待月有人樓上等,珠簾半卷闌重憑。

釋義:古塔在夕陽的半掩下,景色美不勝收,讓人好生歡喜。
5.有關「雷峰塔」的詩句有哪些
關於「雷峰塔」的詩句:

1. 宋.陳允平《掃花游》(西湖十詠·雷峰落照)

數峰蘸碧,記載酒甘園,柳塘花塢。最堪避暑。愛蓮香送晚,翠嬌紅嫵。欸乃菱歌乍起,蘭橈競舉。日斜處。望孤鶩斷霞,初下芳杜。

遙想山寺古。看倒影金輪,逆光朱戶。暝煙帶樹。有投林鷺宿,憑樓僧語。可惜流年,付與朝鍾暮鼓。漫凝佇。步長橋、月明歸去。

2. 明.馬洪《雷峰夕 照南鄉子》

高塔聳層層,斜日明時景倍增。常是游湖船攏岸尋,登看遍,千峰紫翠凝。

暮色滿觚稜,留照溪邊掃葉僧。鴉背分金猶未了,生憎,幾處人家又上燈。

3. 清.張易《雷峰夕照 步步嬌》

煙凝暮色和峰黯。日映浮屠晚,霞飛陣陣寒。樹杪流霞,夕陽檀板。此際好留連,卻如何便解歸周纜。

4. 清.夏敘典《雷峰夕照 金浮圖》

誰裝知浮圖?聳秀四啟霞窗入。開雲牖晚煙平,消得黃岩瘦。極地擎天閱遍陰陽爭斗。歲歲雨馳風驟。秋毫暮霽,勝跡依舊。斜陽漏,玲瓏明透。翠簨呤龍,寶香噴獸。乳鴉冷鳴鍾後,落葉飄蕭幾片。翻甃兀立,黃昏無偶。歸橈遠送,倦客頻回首。

5. 清.厲鶚《雷峰夕照 清江引詞》

黃妃塔頹如醉叟,大好殘照逗。渾疑劫燒余,忽訝飛光候。漁村網收人喚酒。

雷峰塔名字的由來:

雷峰塔之名,則是因為塔建於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之上,民間以地名指稱,都叫開了雷峰塔,反而少有知道黃妃塔的。

雷鋒塔地理位置:

雷峰塔原建造在夕照山峰上,又稱西關磚塔,位於杭州西湖南岸南屏山日慧峰下凈慈寺前。雷峰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脈,瀕湖勃然隆起,林木蔥郁。
6.贊美「雷峰塔」的詩句有哪些
1、《西湖雜詠二首》

年代: 明 作者: 宋珏

雲合雲開樓上下,月升月落榻東西。

側身枕畔低回看,身與雷峰塔頂齊。

2、《三天竺道中》

年代: 宋 作者: 方回

三天竺路漸平登,高似雷峰塔幾層。

山到無人行處好,松陰萬樹立孤僧。

3、《住西湖白雲禪院》

年代: 近代 作者: 蘇曼殊

白雲深處擁雷峰,幾樹寒梅帶雪紅。

齋罷垂垂渾入定,庵前潭影落疏鍾。

4、《西湖春遊詞七首》

年代: 明 作者: 吳兆

晴光上柳條,結伴戲花朝。

歌近舟沿岸,人開馬度橋。

雷峰看塔迥,葛嶺弄泉遙。

日暮爭門入,衣香滿路飄。

5、《題雷峰塔南山小景》

年代: 宋 作者: 毛滂

錢塘門外西湖西,萬松深處古招提。

孤塔昂昂據要會,湖光灧灧明岩扉。

道人安禪日卓午,寺外湖船沸簫鼓。

靜者習靜厭紛喧,游者趨歡窮旦暮。

非喧非寂彼何人,孤山詩朋良獨清。

世間名利不到耳,長與梅花作主盟。

嗟我於此無一得,曾向峰前留行跡。

天涯暮景盍歸來,坐對此圖三太息。
7.描寫"雷峰塔"的古詩詞有哪些
1、擺脫人間名利韁,湖山深處事韜藏。要知晦里真消息,養取靈台一點光。——《游雷峰塔處晦上人求詩》年代: 宋 作者: 陳淳

2、錢塘門外西湖西,萬松深處古招提。孤塔昂昂據要會,湖光灧灧明岩扉。道人安禪日卓午,寺外湖船沸簫鼓。靜者習靜厭紛喧,游者趨歡窮旦暮。非喧非寂彼何人,孤山詩朋良獨清。世間名利不到耳,長與梅花作主盟。嗟我於此無一得,曾向峰前留行跡。天涯暮景盍歸來,坐對此圖三太息。——《題雷峰塔南山小景》年代: 宋 作者: 毛滂

3、聞子狀雷峰,老僧掛偏裘,日日看西湖,一生看不足。時有熏風至,西湖是酒床,醉翁潦倒立,一口吸西江。——《雷峰塔》明 張岱

4、數峰蘸碧,記載酒甘園,柳塘花塢。最堪避暑。愛蓮香送晚,翠嬌紅嫵。欸乃菱歌乍起,蘭橈競舉。日斜處。望孤鶩斷霞,初下芳杜。 遙想山寺古。看倒影金輪,逆光朱戶。暝煙帶樹。有投林鷺宿,憑樓僧語。可惜流年,付與朝鍾暮鼓。漫凝佇。步長橋、月明歸去。——《掃花游(西湖十詠·雷峰落照)》朝代:宋代 作者:陳允平

5、大覺光明,不須外覓,人人各有如來。浮生迷昧,販骨走千回。鑿透靈源法海,禪河漲、風浪崔巍。泥牛吼,威音嘹亮,鐵壁起雲雷。菩提。無縫塔,林巒掩映,山色分開。任曹溪雪滿,漏泄紅梅。處處香嚴法界,休分別、只樹蒿萊。真消息,孤峰頂上,石女綉莓苔。——《滿庭芳》金 長筌子

關於西湖雷峰塔的詩句 1. 西湖雷峰塔詩句
掃花游(西湖十詠·雷峰落照)

朝代:宋代

作者:陳允平

原文:

1. 數峰蘸碧,記載酒甘園,柳塘花塢。最堪避暑。愛蓮香送晚,翠嬌紅嫵。2.欸乃菱歌乍起,蘭橈競舉。日斜處。望孤鶩斷霞,初下芳杜。

2.遙想山寺古。看倒影金輪,逆光朱戶。暝煙帶樹。有投林鷺宿,憑樓僧語。可惜流年,付與朝鍾暮鼓。漫凝佇。步長橋、月明歸去。

3.張岱

雷峰塔

聞子狀雷峰,老僧掛偏裘,日日看西湖,一生看不足。

4.時有熏風至,西湖是酒床,醉翁潦倒立,一口吸西江。」
2. 贊美西湖菏花,段橋,雷峰塔的詩
《游雷峰塔處晦上人求詩》

年代: 宋 作者: 陳淳

擺脫人間名利韁,湖山深處事韜藏。

要知晦里真消息,養取靈台一點光。

《題雷峰塔南山小景》

年代: 宋 作者: 毛滂

錢塘門外西湖西,萬松深處古招提。

孤塔昂昂據要會,湖光灧灧明岩扉。

道人安禪日卓午,寺外湖船沸簫鼓。

靜者習靜厭紛喧,游者趨歡窮旦暮。

非喧非寂彼何人,孤山詩朋良獨清。

世間名利不到耳,長與梅花作主盟。

嗟我於此無一得,曾向峰前留行跡。

天涯暮景盍歸來,坐對此圖三太息。

曲苑風荷

年代: 清 作者: 許承祖

綠蓋紅妝錦綉鄉,虛亭面面納湖光。

白雲一片忽釀雨,瀉入波心水亦香。

《花港觀魚》

年代: 清 作者: 乾隆

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魚身魚嘬花。

最是春光萃西子,底須秋水悟南華!

《西湖春遊詞七首》

年代: 明 作者: 吳兆

晴光上柳條,結伴戲花朝。

歌近舟沿岸,人開馬度橋。

雷峰看塔迥,葛嶺弄泉遙。

日暮爭門入,衣香滿路飄。

《斷橋殘雪》

年代: 南宋 作者: 王洧

望湖亭外半青山,跨水修梁影亦寒。

待伴痕旁分草綠,鶴驚碎玉啄欄干。
3. 游西湖雷鋒塔詩詞有多少
《雷峰夕照》蝶戀花(明)莫番

古塔斜陽紅欲暝,西崦人家,半在桑榆影。水印殘霞如灌錦,煙花佛國非凡境。

十里畫船歸欲盡,漁唱菱歌,別是湖中景。待月有人樓上等,珠簾半卷闌重憑。

《買陂擴》(明)瞿佑

望西湖,雷峰隱隱,霞光雲彩紅粲。相輪高聳猶難礙,何況鈴音低喚。堪愛玩,最好是前山,紫翠峰腰斷。平銜一半,似金鏡初分,火珠將墜,萬丈瑞光散。

憑欄處,催罷舞群歌伴,遊船競泊芳岸,雕並綉勒爭門入,得六街塵亂,君不見疏星,淡月橫微漢。敲其待旦,聽鯨吼華鍾,龜鳴急鼓,光景暗中換。

《雷峰夕 照南鄉子》

(明)馬洪

高塔聳層層,斜日明時景倍增。常是游湖船攏岸尋,登看遍,千峰紫翠凝。

暮色滿觚稜,留照溪邊掃葉僧。鴉背分金猶未了,生憎,幾處人家又上燈。

《雷峰夕照 步步嬌》

(清)張易

煙凝暮色和峰黯。日映浮屠晚,霞飛陣陣寒。樹杪流霞,夕陽檀板。此際好留連,卻如何便解歸周纜。

《雷峰夕照 金浮圖》

(清)夏敘典

誰裝知浮圖?聳秀四啟霞窗入。開雲牖晚煙平,消得黃岩瘦。極地擎天閱遍陰陽爭斗。歲歲雨馳風驟。秋毫暮霽,勝跡依舊。斜陽漏,玲瓏明透。翠簨呤龍,寶香噴獸。乳鴉冷鳴鍾後,落葉飄蕭幾片。翻甃兀立,黃昏無偶。歸橈遠送,倦客頻回首。

《雷峰夕照 清江引詞》

(清)厲鶚

黃妃塔頹如醉叟,大好殘照逗。渾疑劫燒余,忽訝飛光候。漁村網收人喚酒。
4. 有關「雷峰塔」的詩句有哪些
關於「雷峰塔」的詩句:

1. 宋.陳允平《掃花游》(西湖十詠·雷峰落照)

數峰蘸碧,記載酒甘園,柳塘花塢。最堪避暑。愛蓮香送晚,翠嬌紅嫵。欸乃菱歌乍起,蘭橈競舉。日斜處。望孤鶩斷霞,初下芳杜。

遙想山寺古。看倒影金輪,逆光朱戶。暝煙帶樹。有投林鷺宿,憑樓僧語。可惜流年,付與朝鍾暮鼓。漫凝佇。步長橋、月明歸去。

2. 明.馬洪《雷峰夕 照南鄉子》

高塔聳層層,斜日明時景倍增。常是游湖船攏岸尋,登看遍,千峰紫翠凝。

暮色滿觚稜,留照溪邊掃葉僧。鴉背分金猶未了,生憎,幾處人家又上燈。

3. 清.張易《雷峰夕照 步步嬌》

煙凝暮色和峰黯。日映浮屠晚,霞飛陣陣寒。樹杪流霞,夕陽檀板。此際好留連,卻如何便解歸周纜。

4. 清.夏敘典《雷峰夕照 金浮圖》

誰裝知浮圖?聳秀四啟霞窗入。開雲牖晚煙平,消得黃岩瘦。極地擎天閱遍陰陽爭斗。歲歲雨馳風驟。秋毫暮霽,勝跡依舊。斜陽漏,玲瓏明透。翠簨呤龍,寶香噴獸。乳鴉冷鳴鍾後,落葉飄蕭幾片。翻甃兀立,黃昏無偶。歸橈遠送,倦客頻回首。

5. 清.厲鶚《雷峰夕照 清江引詞》

黃妃塔頹如醉叟,大好殘照逗。渾疑劫燒余,忽訝飛光候。漁村網收人喚酒。

雷峰塔名字的由來:

雷峰塔之名,則是因為塔建於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之上,民間以地名指稱,都叫開了雷峰塔,反而少有知道黃妃塔的。

雷鋒塔地理位置:

雷峰塔原建造在夕照山峰上,又稱西關磚塔,位於杭州西湖南岸南屏山日慧峰下凈慈寺前。雷峰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脈,瀕湖勃然隆起,林木蔥郁。
5. 描寫"雷峰塔"的古詩詞有哪些
1、擺脫人間名利韁,湖山深處事韜藏。

要知晦里真消息,養取靈台一點光。——《游雷峰塔處晦上人求詩》年代: 宋 作者: 陳淳 2、錢塘門外西湖西,萬松深處古招提。

孤塔昂昂據要會,湖光灧灧明岩扉。道人安禪日卓午,寺外湖船沸簫鼓。

靜者習靜厭紛喧,游者趨歡窮旦暮。非喧非寂彼何人,孤山詩朋良獨清。

世間名利不到耳,長與梅花作主盟。嗟我於此無一得,曾向峰前留行跡。

天涯暮景盍歸來,坐對此圖三太息。——《題雷峰塔南山小景》年代: 宋 作者: 毛滂 3、聞子狀雷峰,老僧掛偏裘,日日看西湖,一生看不足。

時有熏風至,西湖是酒床,醉翁潦倒立,一口吸西江。——《雷峰塔》明 張岱 4、數峰蘸碧,記載酒甘園,柳塘花塢。

最堪避暑。愛蓮香送晚,翠嬌紅嫵。

欸乃菱歌乍起,蘭橈競舉。日斜處。

望孤鶩斷霞,初下芳杜。 遙想山寺古。

看倒影金輪,逆光朱戶。暝煙帶樹。

有投林鷺宿,憑樓僧語。可惜流年,付與朝鍾暮鼓。

漫凝佇。步長橋、月明歸去。

——《掃花游(西湖十詠·雷峰落照)》朝代:宋代 作者:陳允平 5、大覺光明,不須外覓,人人各有如來。浮生迷昧,販骨走千回。

鑿透靈源法海,禪河漲、風浪崔巍。泥牛吼,威音嘹亮,鐵壁起雲雷。

菩提。無縫塔,林巒掩映,山色分開。

任曹溪雪滿,漏泄紅梅。處處香嚴法界,休分別、只樹蒿萊。

真消息,孤峰頂上,石女綉莓苔。——《滿庭芳》金 長筌子。
6. 形容雷峰塔的詩句
1、寶塔凌蒼蒼,登攀覽四荒。頂高元氣合,標出海雲長。

譯文:寶塔高高,直指蒼穹,登上絕頂,飽攬四周風光。塔頂與天空的元氣相接合,高聳的標志在海雲之上。

出自:唐代:李白《秋日登揚州西靈塔》

2、雲合雲開樓上下,月升月落榻東西。側身枕畔低回看,身與雷峰塔頂齊。

譯文:

雲升雲降在樓上下,月升月落在東西。側身枕邊低聲回看,我和雷峰塔頂齊。

明代:宋珏《西湖雜詠二首》

3、三天竺路漸平登,高似雷峰塔幾層。山到無人行處好,松陰萬樹立孤僧。

譯文:三天竺路漸漸平登,有雷峰塔幾層高。一直從山上走到沒有人走的地方,松陰下站著一個孤獨是僧人。

出自:元代:方回《三天竺道中》

4、雷峰看塔迥,葛嶺弄泉遙。

譯文:雷峰看塔很清楚,葛嶺弄泉遙。

出自:明代:吳五兆《西湖春遊詞七首 其五》

5、底處憑闌思眇然,孤山塔後閣西偏。陰沉畫軸林間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譯文:黃昏時分,憑欄何處,思緒才如此飄渺無際?就在那孤山塔後小閣西邊幽僻的僧房。

縱目遠眺,映入眼簾的森森樹林,陰陰寺院,暗淡得像一幀退了色的古畫;而葑田塊塊,在水面上零星飄盪,又彷彿是棋盤上割下來的方格子。

出自:宋代:林逋《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

7. 描寫雷峰塔的句子

描寫雷峰塔的句子:

1、雷峰塔,一座雄偉壯觀的塔,一座馳名中外的塔,一座擁有著數千年到數萬年歷史的塔。這座華麗雄壯的塔矗立在杭州南部的雷峰上面,與北山上纖細俊俏的保俶塔遙遙相對。順著階梯走進雷峰塔,雷峰塔舊址立即撲入眼簾。那一堵堵殘垣斷壁,一塊塊殘損的陶磚,讓人想起勞動人民的艱辛,抗倭者戚繼光的英勇,以及那倭寇的霸道。

2、杭州西湖邊的雷鋒塔,因為白娘子的傳說而廣為人知。1924年雷鋒塔倒塌後,魯迅先生的兩篇雜文更使它名滿天下。最初是由吳越國的最後一位國王錢俶以「敬天修德」名義在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召集一批頂尖的能工巧匠,在秀甲天下的西湖山水的最佳地段夕照山上開始建造的雷鋒塔。新雷鋒塔共有五層,高71米,佔地面積3133平方米,造型設計是以南宋重建後的姿容為形象依據,是一座八角形的樓閣式塔。

3、進入雷峰塔內部,乘著電梯來到第四層,再走上天宮。只見四處的壁畫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畫出了許仙與白娘子感人的傳說故事,畫出了倭寇侵城的心狠手辣……每一面牆上都刻畫得很逼真。抬頭一望,塔頂佛光普照、金光閃閃。站在陽台上展望,此時杭州的一切都是那樣的美好與安詳,眼前美不勝收的景色已經成為了色彩明麗的人間仙境。

4、雷峰塔矗立在西湖岸的山峰上,雖然相隔甚遠,但還是辨別得出,因為它所在的位置太突出,很引人矚目。遼闊的西湖湖面迫使遊人不得不遠眺,一遠眺自然會看到湖岸或水天相接的地方,這樣雷峰塔自然便會攝入眼瞼。

5、我們興致勃勃地來到西湖,老遠,就看見那雄偉、庄嚴的雷峰塔,在碧水青山的襯托下,顯得更加絢麗多姿。雷峰塔位於西湖南岸,在南屏山支脈的夕照山上,與凈慈寺遙遙相對。塔高70多米,塔身分五層,是平面八角仿唐宋的樓閣式塔,塔基以下二層,呈平面八角形,外飾漢白玉石欄桿。這里彌漫著一股歷史文化的氣息:朱漆門,漢白玉石欄桿,中間與底樓相通,還是倒塌的雷峰塔遺址……

8. 舌尖上的美食,怎樣將花生糖做成雷峰塔

很多小孩子都愛香脆的花生,我也不例外,小時候家裡隨時隨地都會有媽媽製作的花生零食,每年寒暑假從家裡返校,行李箱里最重的東西總是媽媽專門用花生製作的花樣美食,這其中當然少不了花生糖。盡管現在各種豐富多彩的零食那麼多,最愛依然是這又香又脆的花生糖。純手工花生糖十里飄香,實在是舌尖上的美食,讓人一口咬下去就能吃出童年的味道。怎樣將花生糖做成雷峰塔?首先就要先把花生糖製作出來,然後擺放成雷峰塔的樣子,最後澆糖汁固定,這樣就能品嘗到別出心裁的花生糖啦。判斷糖漿是否熬好需要掌握以下小竅門:用筷子沾少許糖漿插入冷水中,當糖漿凝固後咬起來口感是那種脆脆不粘牙,說明已經熬好了。感覺熬得差不多時要多試幾次,這樣可及時掌握好火候。

9. 西湖的雷峰塔簡介

雷峰塔原名皇妃塔,文獻及民間亦名黃妃塔、王妃塔、黃皮塔,原為五代吳越王錢俶所建供養舍利的佛塔(功德塔),位於今中國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西湖南岸凈慈寺前雷峰之上,與北岸寶石山上的保俶塔南北對峙、遙相呼應。原塔於1924年坍塌,僅存遺址,2002年在原址重建新塔。

夕陽西下時余暉映照雷峰塔形成著名的雷峰夕照景觀,為西湖十景之一。中國民間故事《白蛇傳》中,法海和尚騙許仙至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許仙,被法海鎮在雷峰塔下。後小青苦練法力,終於打敗了法海,雷峰塔倒塌,白素貞獲救。

舊雷峰塔已於1924年倒塌,後重建,新建的雷峰塔為中國首座彩色銅雕寶塔。雷峰夕照為西湖十景之一。是西湖重要景區之一。

(9)雷峰塔手工圖片要寫詞嗎擴展閱讀:

2000年至200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雷峰塔遺址進行了清理發掘。已探明的遺址主要有塔基、地宮、殘存的塔身及部分外圍建築(僧房、道路等)。塔基與塔身均為等邊八角形,塔基為外緣包磚砌石的生土台基,利用自然山崗平整改造而成,以最外側計算每邊長17米,對徑41米,高出地面1.2-2.5米。

塔身基座為石砌須彌座,因地勢西高東低,故東側採用雙層須彌座,西側採用單層須彌座,東側須彌座上雕刻有象徵佛教「九山八海」的須彌山、海濤,西側須彌座上雕刻有仰覆蓮。塔基外緣與塔身基座之間為副階,從塔基外緣出土的24塊石灰岩方形柱頂石判斷,原副階每面均為四柱三開間,明間與次間面闊均約5米,進深約5.8米。

塔身僅存最底層,殘高平均3-5米,為套筒式迴廊結構,由外向內依次為外套筒、迴廊、內套筒和塔心室,與蘇州雲岩寺塔、杭州六和塔相仿,為吳越國後期典型的佛塔形制,其外套筒外壁邊長10米,對徑25米,為現存五代佛塔中體量最大的一座。

10. 寫雷峰塔的詞語

雷峰塔位於杭州西湖南岸的南屏山麓。雷峰塔,因位於雷峰之上而得名。

塔建於公元975年,雷峰塔之名以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和「白蛇傳」中白娘子的故事而傳遍天下。

雷峰塔比起其他的古塔來,厄運更多,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倭寇侵入杭州,放了一把火,把雷峰塔的塔檐、平座、欄桿、塔頂全部燒光,只留下了磚體塔身。在這以後,由於迷信,一些無知的人常常從塔磚上磨取粉末、挖取磚塊,用來治病或安胎,甚至把它說成是無病不治的靈丹妙葯。還有人從塔內挖尋經卷,企圖發財。到1924年8月,塔腳已被挖空,加上大雨沖刷和雷擊,這一古塔全部崩塌。
新塔已於2002年10月25 日重新復建。

《白蛇傳》是明代作家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回「白娘子永鎮雷封塔」:講法海把許仙騙去金山雷峰寺,不讓許仙夫婦團聚,白娘子為了救回許仙,和青青一道,跟法海鬥法,不惜引西湖之水貫金山寺。但因為身懷六甲,力敵不能,被法海壓在雷峰塔下。 青青得以逃脫,修練有成,再回金山,斗贏法海,法海無處可逃,身穿著黃色的僧衣,遁身入蟹腹。青青推倒雷峰塔,放出白娘子,許仙夫婦終於能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