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塑料瓶可以做什麼手工藝品
塑料瓶可以做簡易橙汁榨汁機和簡易氣球打氣筒,步驟分別如下:
一、簡易橙子榨汁機
1、拿出一大一小的可樂瓶。
Ⅱ 急!!這種像玻璃的手工藝品是是用什麼做的呢
廢舊玻璃在重新融化後可以根據其料性和顏色製作成很多東東,比如可以製成微珠,另外也可以做成空心的珠子(做成掛簾等)。
Ⅲ 花糕的做法大全圖片
食材明細
麵粉
適量
老面
適量
阿膠蜜棗
適量
甜味
口味
技巧
工藝
一小時
耗時
普通
難度
過年食品——棗花糕的做法步驟
過年食品——棗花糕的做法步驟:1 1面團和好後蓋上保鮮膜,發酵到原面團的兩倍大,把發酵好的面團揉成光滑狀。
過年食品——棗花糕的做法步驟:2 2取一小盤阿膠蜜棗。
過年食品——棗花糕的做法步驟:3 3取一塊面團,搓成長條。
過年食品——棗花糕的做法步驟:4 4S形對著捲起來,中間卷上蜜棗。
過年食品——棗花糕的做法步驟:5 5用筷子在中間夾一下,夾成4個圓。
過年食品——棗花糕的做法步驟:6 6用刀在四個圓卷上各切至圓心。
過年食品——棗花糕的做法步驟:7 7弄成花的形狀。
過年食品——棗花糕的做法步驟:8 8若是做兩層的,可再做一個疊在一起。
過年食品——棗花糕的做法步驟:9 9疊好後的。
過年食品——棗花糕的做法步驟:10 10上鍋蒸熟即可。
Ⅳ 江西有什麼特產或是手工工藝品之類的
有景德鎮瓷器、南康甜柚、狗牯腦茶、贛南臍橙、南豐蜜桔等。
1、景德鎮瓷器
景德鎮瓷器,江西省景德鎮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景德鎮瓷器以白瓷為聞名,素有「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之稱,品種齊全,曾達三千多種品名。瓷質優良,造型輕巧,裝飾多樣。
在裝飾方面有青花、釉里紅、古彩、粉彩、鬥彩、新彩、釉下五彩、青花玲瓏等,其中尤以青花、粉彩產品為大宗,顏色釉為名產。
釉色品種很多,有青、藍、紅、黃、黑等類。僅紅釉系統,即有鈞紅、郎窯紅、霽紅和玫瑰紫等,均用"還原焰"燒成,產品馳名世界, 是稱譽世界的古代陶瓷藝術傑出代表之一。
2、南康甜柚
南康甜柚,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南康甜柚在贛州市有1500多年的種植歷史,由於特定的環境氣候和土質條件,加上傳統的種植技術,形成了南康甜柚特有的外形特徵,果皮具芳樟香氣,果肉脆嫩,化渣爽口,呈蜜蠟色,蜜香甘甜略有蘋果味,回味持久,風味獨特,在柚類中獨具特色。
吃後有清心明目,除油去膩之感,有利腸胃、助消化之功效。柚肉有外、中、內三層皮質包裹,外界污染難以侵入,柚果被譽為天然「綠色食品」和「天然罐頭」之美稱。
3、狗牯腦茶
狗牯腦茶,江西省遂川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狗牯腦茶是江西珍貴名茶之一,產於羅霄山脈南麓支脈,遂川縣湯湖鄉狗牯腦山。該山形似狗頭,取名「狗牯腦」,所產之茶即從名之。
狗牯腦茶始制於明代末年,距今已有300年歷史。1983年被評為江西省名茶,1985年被評為江西省優質名茶,並選送全國名茶展評會。
狗牯腦茶葉片細嫩均勻,碧色中微露黛綠,表面覆蓋一層柔細軟嫩的白毫,茶葉五至七片,茶水清澄而呈金黃,茶味清涼芳醇香甜,沁人肺腑,口中甘味經久不去。
4、贛南臍橙
贛南臍橙,江西省贛州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贛南臍橙年產量達百萬噸,原產地江西省贛州市已經成為臍橙種植面積世界第一,年產量世界第三、全國最大的臍橙主產區。
贛南臍橙果大形正,橙紅鮮艷,光潔美觀,可食率達85%,肉質脆嫩、化渣,風味濃甜芳香,含果汁55%以上。
贛南臍橙已被列為全國十一大優勢農產品之一,榮獲「中華名果」等稱號。贛南臍橙作為江西省唯一產品,入圍商務部、質檢總局中歐地理標志協定談判的地理標志產品清單。
5、南豐蜜桔
南豐蜜桔,江西省南豐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南豐蜜桔又稱南豐蜜橘,富含氨基酸、硒等40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自唐代開始就為皇室貢品。
南豐蜜桔是「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農產品」和「綠色食品」,年均產量達30億斤,行銷全國和40多個國家和地區,單一品種種植規模和產量均為世界之最,出口量和出口國家數全國第一,是江西省撫州市第一個「百億」農業產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景德鎮瓷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南康甜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南豐蜜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贛南臍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狗牯腦茶
Ⅳ 手工食物怎麼做
自製椒鹽薯片】
准備材料:土豆150克{1個},椒鹽
製作方法: (製作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細節,都已經總結在最後了,千萬別錯過了哦)
【第一步】:土豆洗凈削皮,全部倒入清水裡面把表面的澱粉沖洗干凈,浸泡5到5分鍾左右,然後撈出來控干水分,也可以用紙把表面的水分給吸干,
我當初在做的時候把這一步給省略掉了,直接拌上椒鹽,因為土豆遇上食鹽之後會滲出汁水,所以我們應該先讓它把水分吸干,拌上椒鹽之後立馬放入烤箱里去烤,這樣會更省事,也更入味,在調味的時候還可以撒上一些孜然粉。
【第二步】:然後一條一條地鋪在烤架上面,不建議用大家用錫紙墊在烤盤上面再去烤,最好是用烤架來烤,
這樣能讓土豆片上下左右都能夠均勻受熱,這樣子烤出來之後口感才會更加酥脆,因為土豆片過薄,鋪在錫紙上面的話很容易就粘住了,揭不下來,到時候就該浪費了。
【第三步】:烤箱上下管都調到190度,放在中層烤8-10分鍾就足夠了,
時間到了之後在烤箱裡面停留十分鍾左右,讓余溫繼續烤一烤,然後就可以取出來了,這樣子烤出來的薯片酥脆可口。注意切勿讓烤箱一直哦,超過10分鍾之後薯片就會烤黑烤糊了。
製作小心得:(注意事項)
做薯片,應該選用形狀長圓,外皮比較粗糙的土豆,這種土豆的澱粉含量比較高,適合烘烤或是炸薯條。
另外要多說一句:適量而止,平時應過多防止攝入薯片等煎、炸、焙烤食物,平衡膳食,少油少鹽,保持多樣化的飲食習慣。
結語:孩子想吃薯片?用1個土豆加1把椒鹽在家這樣做,刀功不好也能做得比紙薄,咬一口嘎嘣脆滿嘴
Ⅵ 中國的民間工藝有哪些,哪一個你認為最難
1.竹絲鑲嵌。所謂竹絲鑲嵌,就是在竹絲方格紋樣上拼貼出以白桃木剔出的主題形象,通常有山水、花鳥、博古、人物,突顯了浮雕效果。製作成客堂屏風或掛屏,是顯現高雅的家居陳設。隨著收藏時間的久遠,篾絲籬底紋的本色還會逐漸由黃而紅以致棕紅呈現古董色,顯得特別珍貴。可能沒怎麼聽說過竹絲鑲嵌,但是都應該看過在G20會場的那副《八扇大屏風》。經歷了半個世紀,《八扇大屏風》依然能在峰會上引人矚目,這都離不開鹿城籍的手工藝大師張錦達用了長達一個月的時間對其精心的修復。我覺得這個工藝是最難的,這需要很多的時間還有精力,更離不開多年的經驗,特別的難得。
4.溫嶺大奏鼓。大奏鼓是在浙江溫嶺箬山漁村的一種傳統民間舞蹈,漁民們會男扮女裝,身穿著大襟衣,頭戴著羊角帽,耳掛大金環,臉抹上紅油彩,跟隨著大鼓的鼓點跳舞。大奏鼓的舞蹈動作是各種的扭捏作態,與激昂粗獷的音樂節奏形成鮮明的對比,展示出世代與風浪不懼較量的漁民們的樂觀和豪邁。
Ⅶ 最古老的中華傳統美食有哪些
美食之家
用心做好每一道菜, 出好每一道教程
①湯圓
湯圓起源於中國宋朝,當時明州興起吃一種新奇的食品,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把「浮元子」改稱湯圓,這就是湯圓的由來。
潢川空心貢面,河南省潢川縣特產,潢川空心貢面又稱光州貢面,歷史悠久,相傳創制於唐朝,距今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曾為歷代朝廷貢品。潢川空心貢面選用優質小麥粉,芝麻油、精鹽等,經傳統手工工藝百遍揉和製成,富含人體所需多種營養,具有條細如絲,心似管狀,筋通爽口,耐煮不粘,久不粘湯等特性。其絕妙之處是每根貢面雖細,但皆有微孔,心似管狀,工藝精巧,素有"長素麵、長親面、龍鳳面"等美稱。
3、山東周村燒餅
還有一個就是台灣鹵肉拌飯,這樣的美食也有著很多特色,而且花樣繁多,雖然不是最著名的一個,但是風味非常獨特。最主要的是肉醬和肉汁,這是這一個班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鹵肉飯在台南台中,台北的製作方法基本上都有一點的差異。因為它的風味非常獨特,所以人盡皆知,甚至還有很多中國人也慢慢的學做鹵肉飯,做出來的味道也是一級棒的。
說起最古老的傳統美食,第一個想到的是湯圓、蒸糕、粽子、月餅、糍粑和豆腐。
窮人家平時吃的都是應季的蔬菜,肉食可能兩三個月才會吃一次,做法也極為簡單,不是炒就是煮,沒什麼特別,唯有湯圓、蒸糕、粽子、糍粑、月餅和豆腐是過年過節必吃,印象最深。
2.饅頭。饅頭是三國時期的諸葛亮發明的,最初叫做饅首,是深受我國北方人民喜歡的主食。
3.粽子
家裡包的粽子是長條形,中間塞一條肥瘦相間的臘肉,臘肉外裹一圈草果面,風味獨特。
後來,爺爺的瑤族朋友送了爺爺一個三月粽,糯米在艾草灰中泡一夜,第二天包上特製的花生醬,用yan(二聲)葉包裹蒸熟。
還有就是瓦罐湯,這是非常傳統的一種民間方法,在很早的時候,呂氏春秋中就已經記載,所以這一種美食現在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記載和沉澱它有著非常獨特的特色,至今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這是一種具有非常獨特風味的地方小吃。雖然現在瓦罐湯是將江西南昌的一種美食,但是這樣的美事現在已經聞名,基本上沒一個地區都非常的熟悉。
還有一個就是台灣鹵肉拌飯,這樣的美食也有著很多特色,而且花樣繁多,雖然不是最著名的一個,但是風味非常獨特。最主要的是肉醬和肉汁,這是這一個班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鹵肉飯在台南台中,台北的製作方法基本上都有一點的差異。因為它的風味非常獨特,所以人盡皆知,甚至還有很多中國人也慢慢的學做鹵肉飯,做出來的味道也是一級棒的
Ⅷ 中國傳統手工食物有哪些
中國傳統手工食物,這個有很多像我們所熟知的月餅,湯圓,麻花或者是一些各地當色的,當地的特色麵食,如北京的驢打滾等都是屬於傳統的手工食品
Ⅸ 怎麼用易拉罐做手工藝品
用易拉罐做成的手工藝品,平時放在家中的書房格子里,或者放在電視桌上做裝飾都是不錯的,主要是小巧,精緻。
1、先上材料:啤酒易拉罐;
注意:如果做成高的靠背,可能條狀的高度不夠,那麼我們就要用另一個易拉罐剪成相同寬度的條狀來插接,效果會更好的。 全部完工後,需要用一紙板剪成易拉罐底部大小的圓型,然後塗上自己喜歡的圖案和顏色,做為椅面。
Ⅹ 民間工藝品擺件都有哪些商品
剪紙是中國最普及的民間傳統裝飾藝術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大約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見、適應面廣而普遍受歡迎;更因它最適合農村婦女閑暇製作,既可作實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國各地都能見到剪紙,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風格流派。剪紙不僅表現了群眾的審美愛好,並含蘊著民族的社會深層心理,也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民藝之一,其造型特點尤其值得研究。民間剪紙作為中國本源哲學的體現,在表現形式上有著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徵,同時民間剪紙用自己特定的表現語言,傳達出傳統文化的內涵和本質。 陶器生產是雲南最早的手工藝,距今已有4000年歷史。賓川白羊村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就發掘出罐、杯、鼎等陶片;元謀大墩子新石器遺址中,出土一件雞形陶壺,體形如蹲踞的母雞,栩栩如生,生動可愛.是雲南最早的造型精美的原始工藝品。此後,漢代墓磚,唐代的瓦當、鴟吻,宋、元時代的青花瓷,清代的紫陶,在國內皆頗有名氣。特別是創於清代的建水紫陶,被譽為「陶中一秀」,評為中國四大名陶之一。華寧綠白釉陶,麗江金沙陶,永勝瓷器,祥雲土鍋,傣族陶罐,也都各具特色。 雲南金屬資源豐富,金屬加工技藝精湛,歷史悠久,名品多。雲南的青銅時代最早始於商代末期,盛於漢代;雲南的青銅器以造型奇異、風格獨特著稱。雲南的銅工藝品生產已有2000多年歷史,西漢時堂狼(今會澤、東川)以產銅而聞名全國。明清時雲南銅錫生產及工藝品加工在國內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個舊錫工藝品始於明代,盛於清代,迄今久盛不衰。雲南斑銅創於明末清初,已有300多年歷史,技藝日趨精良。雲南白銅製品在歷史上久負盛名。烏銅走銀是雲南獨特的手工藝,它以熔銀「走」人烏銅形成圖案,別具特色。雲南民族刀劍自佔有名,古有青銅劍戟,唐宋時代有著名的南詔「澤鞘」、「郁刀」、「浪劍」及大理刀。明代產生了著名的阿昌族戶撒刀,一直留譽至今,精益求精,達到了「柔能環腰如帶,堅可削鐵擊石」的工藝水平。始於清代的祿豐剪刀,以馬掌鐵為原料:工藝精良,剪刀鋒利,美觀耐用。 雲南多數民族都擅長木刻,其中以劍川白族木雕最為著名,其歷史上溯到1500年前,唐宋時代達到很高工藝水平。北京明清故宮,承德避署山莊,近代省內許多著名建築和民居,皆有劍川木雕裝飾的格子門窗和雕梁畫柱。特別是近代,劍川木雕工藝與大理石天成之美結合,製成大理石鑲嵌的雲木傢具,享譽省內外,並成為雲南傳統的出口產品。木雕陳設工藝品亦不斷推陳出新,在旅遊紀念品中唱主角。還有彝族漆韶,傣族彩繪木雕,景頗族、德昂族、佤族等民族祭祀木雕,既有傳統工藝,又保留著粗獷古樸造型怪異的特點。 大理石因雲南大理所產品質最好,而因地得名。白族人民早在l000多年前的唐代就已開采加工大理石工藝品。現在大理石工藝品的加工生產遍於大理城鄉,大理石工藝品琳琅滿目。 雲南的石刻工藝,首推劍川石寶山石窟石刻造像和昆明地藏寺古幢的雕刻工藝。昆明古幢共雕刻大小神佛200多尊,造型優美,刀痕遒勁,備極精巧,被譽為「滇中藝術,此極品也」。 騰沖自古以來就是翡翠玉石的集散地,玉石加工:技藝極佳,到明、清時盛極一時,有「翡翠城」之稱。 雲南圍棋子,明代產地保山,古稱永子。其特點是堅而不脆,沉重扁圓,白子潔白如玉,黑子烏里透碧,冬暖夏涼,手感特好,是雲南民族手工藝之一絕。 雲南紡織印染工藝歷史久遠。考古證明遠在4000多年前,雲南就已出現手工紡織,初以麻為原料,以後為棉、絲、毛,東漢時就用木棉織出蘭於細布。唐、宋時創造了扎染、蠟染(時稱絞纈、蠟纈),生產出「五彩斑布」、「孔雀布」、「錦文頗有密緻奇彩」。迄今,扎染蠟染技法更精,圖案更美,品種更為豐富。 雲南民族織錦工藝在國內獨樹一幟,尤以傣錦、景頗錦、壯錦最為著名。 利用羊毛織毯、擀氈,製作毛氆氌,是許多少數民族中廣為流傳的手工藝。民族氈毯,穿可作衣,卧可作墊,防雨隔潮,久盛不衰。 挑花刺綉手工藝在各民族群眾中最為普及,民族婦女自幼習藝,心靈手巧,具有針法多變、花樣豐富的特點。 少數民族群眾自古以來自紡自織,自製衣飾,各民族傳統服飾是各民族手工藝水平的集中展示。 許多民族自古擅長利用獸皮製衣,技藝不斷改進。鹿皮領褂、羊皮披肩,至今仍被許多民族群眾視為珍品。 各民族群眾善於利用當地的竹藤棕草,編織各種生活用具,大理草帽,騰沖藤器均始於唐代,騰沖的藤杖在唐代是紅極一時的文明器物,許多詩人以詩歌頌之,到元代騰沖因盛產藤器而被稱為騰越州。 雲南各民族群眾能歌善舞,各族群眾皆有自製民族樂器的手工藝,並且能製作多種民間玩具,以娛樂兒童。 綜上所述,雲南民族民間手工藝,具有以下鮮明特點: 以實用為主,注重功能,同時力求美觀,把功能和審美要求完善地結合起來,如陶器、木器、竹藤編織、皆是民族群眾的生活用品,同時又都作了藝術加工,達到實用與審美的統一。 大多數手工藝品皆就地取材,因材施藝,如充分利用雲南豐富的銅錫資源、竹木藤草資源、棉麻毛資源、大理石資源,進行藝術加工,使天然資源為人們生活服務。 民族民間手工藝,以手工勞動為主,家庭副業為主。其技藝的傳承,以家庭世代相傳為主,這就使各種手工藝及其產品,具有鮮明的個性,因人因藝而異的獨特風格。 民族民間手工藝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手工藝品的造型、款式和圖案,往往是表達了各族勞動人民祁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願望。反映了各族人民特有的審美觀念、信仰宗教和風俗習慣,其圖案紋飾、色彩配置,皆有民族文化背景,如彝族尚黑,以黑為尊貴;白族尚白,以白為純潔高尚。傣族愛用大象、孔雀圖案,象徵吉祥;苗族婦女服裝上的三道橫線,代表了該民族歷史遷徒路線;彝族刺綉多為虎紋、火紋、馬櫻花紋;白族挑花則多為花鳥蟲魚,都反映了各民族的性格、審美取向和信仰追求。 各民族民間手工藝風格,一般都呈現出簡練、粗獷、純朴,自然的特點,圖案裝飾性強,色彩鮮明,對比強烈,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富有民間性、平民風格,而無宮廷味和貴族味。 雲南民族民間手工藝都具有各具特色的工藝技巧,特別是一些傳統名牌手工藝,匠心獨具,巧奪天工,堪稱絕技。綜合起來,雲南民族民間手工藝其技藝上的特點有三: 一是原料配方工藝獨特而科學。如古青銅器的銅錫配比,斑銅的原料配方,扎染的植物染料配方,圍棋子的礦物原料配方,騰沖宣紙和鶴慶白棉紙的纖維原料配比等。這些手工藝產品的原料配方經過長期的實踐,摸索優選而成為一絕。配比不合,則產品質量難以保證。以雲南圍棋子為例,《永昌府志》記載:「永棋:永昌之棋,甲於天下。其製法,以瑪瑙合紫瑛石研粉,加以鉛硝,投以葯料,合而煅之,用長鐵蘸其汁,滴以成棋。」但古代的具體配方已失傳。有些生產戶由於配方上未掌握真經,製成的圍棋子,或者是色澤不純,斑點雜亂;或者是質地不好,開裂易碎;或者是手感不好,冬涼夏濕;或者是發霉發粘,沾污手指,令棋手們厭煩,頓失棋興。雲南圍棋廠在試制過程中,對老永子的化學成分進行科學化驗分析,取得數據,又經過反復多次的試驗,才確定了科學配方,使用了20多種元素,再加隊真操作,才保證了雲子的內在質量優良,觀感手感俱佳,從2米的高度自由下落在水泥地上不裂不碎,長期存放,不霉不變。 二是造型奇異,構思奇妙,別具一格。如古城青銅器中造型奇妙的牛虎銅案,款式多樣而別致的銅扣飾。在現代工藝品中如仿古斑鋼工藝品的古樸莊重,錫工藝品的華貴典雅,建水、華寧等地美術陶和昆明紅土陶的古拙和多樣化,木雕工藝品造型之多變,民間竹編斗笠竹籮之精緻,都顯示出很高的造型藝術。 三是製作工藝各有絕招。如斑銅工藝品的鑄造和顯斑技術,建水紫陶的雕填工藝,鎮源黑陶和白陶燒成溫度,白族扎染的扎花針法,傣族織錦工藝,騰沖玉雕匠人辨別玉石質地的技術和因材施藝的功夫等等。而且許多工藝是世代相傳,使手工藝有獨特的個性,許多手工藝的裝飾圖案,不打畫稿,全憑經驗和靈感,成圖在胸,心手並用,意到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