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物速寫的步驟有哪些
首先去感受人物給你的感覺,動態是怎麼個造型 怎麼扭的。身材是高還是矮,身材是胖是瘦。
2.用三橫一豎的方法確定大的動態。三橫:肩線、胯線、雙腳的線。一豎:上身扭曲方向和腿部的擺放方向。
3.勾大型。注意四肢比例(一般坐姿和蹲姿比較難把握)。方法是在畫的時候從整體著眼,不要畫什麼只看什麼。比如說一個高個子的人腿很長,於是畫腿的時候為了表現他的人物特徵就只顧把腿畫長,最後整體看起來卻不協調。解決這個問題要了解人體骨骼和肌肉的構造,平時可以臨摹一些大師們話的裸體,大概知道人體骨骼和肌肉是怎麼長的。這一點很重要。
4.確定好了人物動態比例之後,就用流暢的長線條塑造人物,切忌短線、斷線和來回重復。
5.如果畫的是線描,就要更加註意線條的流暢和自然。線描要給人清新硬朗的的感覺,所以要在線的組織和疏密上下功夫。不能讓畫面看起來單調,也必須要有重色,即線密集的地方,同時也要有稀疏的地方。一般關節處衣服褶皺最明顯,線最密集密集;衣服貼身的地方線條稀疏。(這點生活中應該有所觀察)。頭發是線最密集的地方。畫面看起來有層次有節奏感。如果人物本身就沒有什麼地方可以畫的,自己也要主觀加上去。
6.如果畫用陰影來表現,一定要注意線的粗細同時也必須流暢。用陰影來表現人物的體積感和虛實,這就要求素描功底了。黑白對比一定要明顯,一般頭發最黑。同時身體衣服覆蓋的地方一定要表現人體的肌肉,即使是女生也要表現,只不過不用那麼明顯。畫陰影的時候也要照顧整體,不要讓人看起來畫面上突然出現一坨黑黑的東西,要給人透氣的感覺。
7.如果想要加分,就在臉部、手、腳(鞋)上多刻畫。(一般手掌的關節是很難把握的)建議突出臉部的刻畫,況且這對頭像素描也很大幫助。
8.理論的都懂了,就要加強練習了。練習的時候不要只求速度,必要時可以慢點,把該畫到位的畫到位。如果動態掌握不好可以集中聯系動態,一分鍾一個動態,畫室的同學可以輪流擺。
9.多臨摹范畫,特別是動態大的,比如說跑步、打球、坐姿、蹲姿之類的。
2. 人物全身素描畫法步驟
人物全身素描畫法步驟
表現人物特徵,生動地反映其精神面貌和內心世界,是人物素描的基本內容和要求。。面對不同對象,怎樣去塑造和表現,對於初學者,是一個新的課題。下面我們就來介紹素描中人物的全身比例以及全身速寫畫法的步驟。
人物全身素描畫法
人物全身比例分以下幾種:
第一種是上下比例,標準的成年人身體的鄉下比例為6.5-7個頭的長度,及頭部是一個長度,第二個是從下頜到胸部,第三個是從胸部到肚臍,第四個長度是從肚臍到大腿的1/3處左右,第五個長度是從大腿的1/3處到膝蓋部分,第六、第七個長度是膝蓋到足底。
第二種是四肢比例,一般情況下,上肢(指從肩部到手的中指尖)為三個半偷得長度,下肢部分將近四個頭長。
第三種是左右比例,左右比例是指兩肩間的寬度,兩肩間寬度為兩個頭的寬度。根據這種比例進行人物全身速寫,再把線條畫的漂亮些,就能夠完成一幅較好的人物全身速寫。
人物全身素描繪畫方法與步驟
素描寫生是通過、整體――局部――整體「的觀察方法在不斷地比較中來實現的,全身像寫生過程通常是由以下三個階段所組成的。
一、構圖
不能簡單地確定位置理解成構圖創意,應該是通過認真的觀察對象而產生的一種創作熱情及表現慾望,並能運用動態、比例、形體及環境構成因素進行組合、穿插、取捨來實現的。當然,寫生時首先應確定人物在畫面中的位置,通過「一豎、二橫、三體積、四肢」的對應關系找出模特兒的動態特徵和形體特徵,然後對周圍的場景作簡要的勾勒。
二、形體塑造
構圖創意階段已使作者對模特兒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而進一步關注的是「合理空間」中人的形體塑。要對由於動態使人體各部分之間出現的「顯」與「隱」,「實」與「虛」,「大」與「小」,「長」與「短」,「緊」與「松」等變化進行深入刻畫。特別是形體特徵更不應放過,使所塑造的形體真實可信。
三、空間造型
形體塑造階段主要是針對局部結構深入刻畫,容易出現畫「碎」了,「過」了的錯誤,這時要求作者回到整體、全局上來,對前面的塑造進行統一,大膽地整理結構與形體之間的關系,使之符合所處空間的位置並與形象感受相吻合。整體是原則,適度為要點,形體塑造階段運用的多是「加法」,而這一階段則多用「減法」,減去繁瑣的描寫,不必要的細節,使主題更突出。
四、調整統一
另外,還有幾個問題必須強調。首先,邊緣淺與空間的關系不能畫「死」了「僵」了,否則造成邊緣線游離該空間之外,其次,調子、背景和空間氛圍是否吻合。再次,刻畫的主體各局部與局部的關系是否和諧。
畫人物寫生須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人物特徵的表現
人物頭像不僅有復雜的結構,更有豐富的表情。在循序漸進的素描寫生中,先訓練抓「形」,在較熟練地掌握了形的基本規律後,逐漸達到「以形寫神,形神兼備」這樣便要求頭像的塑造時注意模特兒的形象特徵。
魯道夫·阿思海姆在《藝術與視知覺》一書中曾證明出人在視覺上存在兩種習慣傾向,即整平化與尖銳化,在整平化傾向化的人往往強調對稱,剔除細節,消除傾斜,有尖銳化傾向的人則產生分離,加強差異,強調傾斜。這兩種傾向都不利於造型,整平化的缺點更為有害,它易呆板的毛病是肖像個性化的'嚴重障礙。
頭像的生動神態的捕捉,主要取決於五官表情區的刻劃。安格爾說:「畫頭像時,一個藝術家所最關心的就是讓眼睛說話,即使是一般的眼睛,首先應該畫眼窩,然後過渡到隆起的鼻子。眉毛的運動方向也是表情的關鍵,嘴角對微妙表情的變化反映更加細致准確。
(二)另外,手在某種精神狀態下的意識的反應,也會把面部要隱藏的東西暴露出來。畫家所作的是把他對手的觀念與真的手的概念統一起來――用真的手的概念去研究手的用途,使用方法和規律。畫手就先要了解它的結構,從幾何結構,即從圓柱體、立方體來理解對的方法,手與表現,手與性別等等。
(三)衣紋:衣紋的表象來自人體的結構和自身的質地,產生衣紋的原因:(1)與人體的形體結構相一致,是力的作用,與人的運動或外力有關;(2)由服裝本身的樣式有關;(3)長期折疊形成的;(4)衣服自身垂力產生的垂感。
(四)線型與衣料的質地
由一料的質地不同,影響衣紋的形狀如絲綢類的質地較薄的衣服,衣紋多而密,線型也較柔圓。麻布等硬質類衣紋多用折線、直線,線型方而短,呢絨及化纖織物,衣紋少而挺。我國傳統繪畫對衣著的造型,也有很高見解,並總結出一套不同於西畫的完整的表現樣式和體系,沈宗騫在《芥子圖學畫編·人物談話》中說:「周圍骨骼要從衣外看出,何處是肩,保處是肘……,凡此皆骨骼之隱於衣中,而於作紋時隨筆寫出。」「先將裸體骨骼約定,後施衣服。」其中道出衣服結構與人體結構之間的關系。
以線為主畫衣紋,須更加重視衣紋的提練,概括和取捨。寫生時要充分發揮線條的疏密,長短,虛實節奏等效果,有時並帶有一定的裝飾性。這一點在中西繪畫中有異曲同工的一致性。
(五)全身人物著衣寫生
它是肖像畫的一種,也是收集創作素材的重要手段,它在胸像的基礎上,更推進一步,要求畫者對整體的了解和掌握,對整個人物形體各部分的刻劃與協調能力的提高。對人物個性的體現將是全面的,甚至包括場景在內。
(六)手的具體畫法
手由二十七塊骨和十六個關系組成,手背和形狀幾乎由骨決定,手骨有腕骨、掌骨、指骨組成。腕骨有八塊,和足部跗骨一樣呈不規則形。它們結合成一個整體。
具體描繪手時,要掌握手的比例、體積和體積。手的體積有兩部分,(1)手掌;(2)大拇指,手平放從側面看,腕關節高,自指關節傾斜,被稱為「降價式」象一級降低的台階。
(七)小結
素描(線描)人物寫生,綜合起來說就是先由頭像、胸像、半身像、全身像四階段的寫生訓練,每個階段的要求不一樣,但從整體到局部,由局部再加到整體這一方法是不變的,多訓練、多研究、多比較,方能一步步的取得進步。
;3. 速寫中人物的手怎麼畫
手部結構包括腕、掌、指三部分. 刻畫時要注意先整體分塊面.再細分結構, 要注意大拇指與其他四指頭是相對的。手的結構中,手腕運動也很重要, 它是連接手和胳膊的一個紐帶, 要正確地表現出它的運動狀態, 手的刻畫在速寫中一 般當作細節刻畫, 不過依照速寫的整體, 有時候還可以不去描繪出指甲、關節、紋理這些微小的細節。
概括出手的形態,將手指與手掌的分界線找出 。
答案來源:網路經驗
速寫人物手的畫法
4. 怎樣練習人體速寫
下面是成人的人體。一般來說成人是8頭身(如果不是寫實的話那就隨便了),男人和女人的身體比例也是很不一樣。
例如上面的這幅圖,畫的時候注意肌肉是如何表現的。小腿不是一根直木棍,而是有厚度的。
5. 真人速寫要怎麼畫
在進行人物速寫前,最好能找些攝影畫報一類的刊物,對作品先進行臨摹,一是畫報中照片人物動態千姿百態、形象豐富多彩且生動,同時人物都是靜止的,隨你用多少時間對象都保留著完整的造型,並能克服初學者因水平有限而產生怕人圍觀的膽怯心理。當你有了一定基礎後,面對真人速寫就有了一定底氣,自信心也增強了,用筆也更加大膽果斷肯定,從而形成良性循環,進步也更加顯著。
速寫是最能鍛煉作者眼、腦、手相互協調配合能力的,任何技能都是由生到熟、從量到質的轉變過程,古人說:「廢紙三千」,可以這么說:「沒有畫不好速寫的畫家」,速寫是人們認識畫家面貌最直接最本質最准確的鏡子。只有長期堅持速寫並從中不斷體會感悟,速寫時就會越發感到表現對象越來越順手,畫面也越來越美妙,速寫興趣也越來越高漲,此時的你面對事物就會情景交融,在你的手中自然而然就描繪出形與神、情與理、物與我和諧精彩的優美速寫。 靜物上調子么,先從明暗交界線入手,在上調子的時候要注意跟到型走走,然後開始向亮部和暗部過度,在整體的上調子,然後在暗部地方著重理一下型,一面畫的太板了。在上調子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景物的轉折面,線條要跟到轉折關系走,注意五大調三大面的整體效果,恩大概就這么多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6. 人物速寫的方法是什麼
1、構圖:選擇合適的角度,將所畫對象安排在畫面的合適位置,輕輕用線把大的比例、形態確定在紙面的合適位置!
2、定型:從整體入手,確定形體的比例、結構以及透視關系,並不斷檢查其形態的准確性,邊畫邊調整。
3、局部處理:局部處理至關重要。首先要對人的頭部表現作充分刻畫。其次是衣紋的處理,還要注意刻畫手與足,不要出現形的錯誤和比例的不協調。
4、統一完成:對整體畫面進行調整,強調重點刻畫的部分,削弱次要的部分,舍棄不必要的部分,統一畫面效果,形成整體感。
(6)速寫人物步驟圖片擴展閱讀
先慢後快,快慢結合是速寫訓練應該遵循的原則。速寫貴在快速,最好一氣呵成。。速度只能在速寫實踐中逐步練就。初學速寫,如果只講速度,往往會浮於表面,難有深入。慢寫是素描和速寫的過渡環節。
慢寫的作畫方式與素描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慢寫的起稿更加直接,可以忽略對象的體面和光影,直接用線勾勒出形體,具有一定的速寫特性。慢寫時間相對較長,一般半小時到一小時,有推敲的過程和時間,便於研究,能解決速寫中碰到的具體問題。速寫訓練可以與慢寫訓練交替進行。
7. 人物全身像速寫的畫法
畫速寫要先畫眼睛,眼睛的大小決定了頭的大小,頭的大小決定了整個速寫人物的大小。眼睛的位置決定構圖。先畫離你較近的那隻眼睛,然後畫兩個眼窩,再畫另一隻眼睛,一點一點找著畫。
畫速寫時最重要的是比例關系和結構關系。
坐著的人5個頭長,上身畫三個半。(從頭頂到臀部以下)
站著的人7個頭長,但一般畫六個到六個半頭長就可以,看起來更舒服一截胳膊是一個頭長。(從腋下算起)
人物關節的地方一定要好好畫。(例如手肘處和膝蓋處)
速寫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不可能一下就畫得很好,最重要的是多畫多練習。
建議多研究一些形體,多畫寫生,也可以臨一些好的速寫。
8. 速寫的步驟是什麼
速寫的步驟是:
1、認真觀察動態對象,選定典型動態,集中精神,全力完整地感受動態特徵。
2、迅速畫出主動態線和動態輔助線。
3、憑觀察或記憶畫出體積關系。
4、迅速畫出表現動勢的衣紋。
5、憑觀察和解剖知識填補細節。
6、按照畫面結構要求調整形式節奏。
7、刻畫頭部完成。作為初學者,開始畫動態速寫是有一定困難的。
初學者在剛開始畫動態速寫時可以選擇重復性強的動態對象進行練習,如拉鋸、鏟土等,待技術熟練積累起經驗以後,再進行諸如舞蹈、體育方面的動態練習。
動態速寫作為一項需要付出極大努力和培養專業精神的訓練課程,只有常年堅持不懈地刻苦訓練,才能練就一手動態速寫的硬工夫,為將來創作出優秀的藝術作品打下堅實的基礎。熟的動態速寫技術是畫家成熟的標志。
速寫要點:
人物動態速寫的要點是表現人物的動態,人物形象速寫則著重表現人物形象,包括其五官形象、服裝動態及所體現的性格、人物身份等個性特點。
相對來說,人物形象速寫要表現的內容更為廣泛和深刻,難度也就更大,其速寫效果也更加精細和富有生活氣息。人物形象速寫著重表現頭部形象、手勢和服裝特徵以及和人物形象有關的道具等。速寫空間感,是指畫面有縱深和前後距離的感覺。
9. 速寫人物線的結構與技巧
人體比例是以頭長為單位計算的。人體通常為七個半頭長,比例如下:
1.頦底到乳頭連線= 乳頭連線到臍孔=1頭長
2.大轉子到膝關節= 膝關節到腳根= 2頭長
3.兩肩距離= 2頭長
手部結構包括腕、掌、指三部分。腕部連接手與前臂。腕部骨骼與手的其他骨骼連在一起,築成一塊體積,腕和手一起活動。前臂的背面、腕、掌、指呈「降階式」。要注意腕部在運動中的形狀變化。手部的比例為:
正面手掌長:正面手的中指長=4∶3
頭部的三停五眼
●眼的頭部的二分之一處。眼長= 兩眼間距離= 鼻寬。
●三停:發際線至眉線= 眉線至鼻底線= 鼻底線至頦線。
●五眼:如圖所示。從頭部左邊外辦輪廓到左眼外眼角的寬度= 左眼寬度= 兩眼間距離的寬度= 右眼寬度= 右眼外眼角到頭部右邊輪廓的寬度。
根據頭部解剖構造,以幾何形概括頭部形狀。這些幾何形之間的構造及組合便是頭部基本形體結構,首先我們可以將頭部理解為一個長方形六面體,也可將頭的上部理解為圓球體,顏面理解為梯形。
五官的刻畫對形象塑造很重要。速寫中的五官畫法,與較長時間的素描寫生相比較有其自己的特點,速寫主要是以線來刻畫五官,作畫時要集中精力看準對象的五官大小位置及個性特徵,放筆直取,抓住結構,達到既反映個性特徵,又生動傳神的效果。
面部肌肉的收縮作用,使外形起著微妙的變化,從而產生出各種表情。表情變化多半體現在口角、眼角和眉宇之間。在刻畫表情時要注意這些關鍵部位的變化。
·以線條為主的速寫
由於考生追求不同,有的線剛健,有的線柔弱,有的線拙笨,有的線流暢;有的畫家的線條注重素描關系,以粗的、實的、重的、硬的線表現物象的前面及突出的地方,以細的、虛的、輕的、軟的線起後退、減弱的作用;有的畫家則只是用粗細較重均同的線,不考慮細微的空間關系,用線的透視位置來決定形體的前後。
以線條為主的速寫有時也並不完全排斥點和面,有些畫家常喜用一些點來活躍畫面,用一些面(色調)來輔助形體。
以線條為主的速寫要講究:
1.用線要貫連、整;忌斷、忌碎。
2.用線要中肯、朴實;忌浮、忌滑。
3.用線要活潑、松靈;忌死、忌板。
4.用線要有力度、結實;忌輕飄、柔弱。
5.用線要有變化、剛柔相濟,虛實相間。
6.用線要有節奏、抑揚頓挫、起伏跌宕。
當然,畫速寫時不可能將這諸多原則都顧到,往往容易顧此失彼,一追求結實就容易呆板,追求活潑又容易飄浮,這都是正常的.需多年的練習,方可達到技藝精湛的地步。
·以明暗為主的速寫·
運用明暗調子作為表現手段的速寫,適宜於立體地表現光線照射下物象的形體結構其長處有強烈的明暗對比效果,可以表現非常微妙的空間關系,有較豐富的色調層次變化,有生動的直覺效果,它適於學習油畫、版畫專業的學生掌握。
做為速寫來要求,它要描繪的明暗色調當然要比素描簡潔得多.所以明暗的五個調子中,基本只需要其中的明面,暗面和灰面三個主要因素就夠了.要注意明暗交界線,並適當減弱中間層次,在以明暗為主的速寫中,因為常常省去背景,有些地方仍離不開線的輔助,有些明面的輪廓線大都是用線來提示的。
以明暗為主的速寫,除了抓住物象的光影明暗這一因素外,還要注意到物象固有色這一因素.初學者在速寫中,應該靈活地運用明暗調子關系和物象的固有色,不要僵死地處理。
在以面為主的速寫中,是以運用黑白規律來經營畫面的.黑白做為一種表現手段,常用的幾種明暗表現方法形成獨特的審美趣味,所以對於初學者除了了解明暗規律外,也有必要了解一些黑白配置的比例法則。
明暗表現方法:
①黑白要講究對比。要注意黑白鮮明,忌灰暗。
②黑白要講究呼應,要注意黑白交錯,忌偏墜一方。
③黑白要講究均衡,要注意疏密相間,忌毫無聯系。
④黑白要講究韻律,要注意起伏節奏,忌呆板。
以明暗為主的速寫.有三種比較常用的明暗表現方法:
1、用密集的線條排列.可以畫得准確.
2, 用塗擦塊面表現,可以畫得生動而鮮明.
3、用密集的線條和塊面相結合表現,能兼顧兩者之長。
4、用毛筆蘸墨汁大面積的塗抹.並可有濃淡深淺變化。
幾種比較常用的明暗表現方法:
·線條與明暗結合的速寫·
例如,遇到對象有大塊明暗色調時,用明暗方法處理,結構、形體的明顯之處,則又用線條刻劃,有線有面,這種方法畫人畫景都很適宜.又如,當畫一個人時,頭部至全 身所有的衣紋、輪廓都用各種不同的線條畫出,面部明暗交界處及人體各關節部位,又可以用明暗法加以皴擦.
再如:當一張畫面上有景有人時,也可採用線面結合的方法.後面的景物深的地方,幾乎全用明暗法以塊面畫出,但前面的人物則又以線條表現,以大塊的面來襯托出 前面的人.景和人的姿態都很突出(還可以人體用明暗、服飾用線條)。
畫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可適當減弱物體由光而引起的明暗變化,適當強調物體本身的組織結構關系,有重點。
<2>用線條畫輪廓,用塊面表現結構,注意概括塊面明暗,抓住要點施加明暗,切忌不加分析選擇地照抄明暗。
<3>注意物象本身的色調對比,有輕有重,有虛有實,切忌平均,畫哪哪實,亮部勾線 暗部塗面
線的運用
①線的穿插
表現好線與線之間的穿插和呼應關系,是使畫面富有節奏感的重要因素。同時,線的穿插呼應關系和透視關系對表現物象的空間感、層次感起著重要的作用。不同方向的線的組織穿插,給人前後方向感是不一樣的,它可以直接表現物體的透視方向。但速寫又不同等於線描,如果每一處的刻畫都象線描一樣那麼注意衣紋,線與線之間的穿插呼應又失去了速寫富有節奏、流暢淋漓的韻味。
②線的取捨提煉
速寫訓練中,基本形肯定之後,對於線的處理應注意以下幾點:「衣紋線」應注意忌平行,注意疏密對比,體現結構。「結構線」要准確,貼皮膚處要實一點,線要准。「慣性線」刻畫時不要畫得太多,且不宜畫得太重。
③線的對比
在速寫中,通過對比發現物體形體比例、透視關系的正確與否。而速寫中強調在形體比例、動態、透視等幾方面准確的前提下,利用和強調線的對比,通常有以下幾種對比手法:
線的曲直對比、線的濃淡對比、
線的虛實對比、線的長短對比、
線的疏密對比、線的粗細對比。
④關於結構
速寫的目的在於培養正確的觀察方法及嚴格的造型能力。寫生者必須具備扎實、熟練的人體解剖知識,這樣在寫生中才能做到游刃有餘,人體的內部結構是沒有變化的,變化的只有隨著人體運動的動態、衣紋等。因此,線的運用與結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表現方法要為表現結構服務。
10. 速寫 人頭 簡單 步驟
1、頭部的形體結構大體上可以歸納為一個蛋形來理解,要正確地理解三停五眼在透視中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