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好看圖片 » 手工製作五穀豐登圖片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手工製作五穀豐登圖片

發布時間: 2022-11-05 07:28:45

① 怎樣做燈籠的手工製作兒童手工

《手工燈籠》網路網盤免費下載手工燈籠

鏈接:

提取碼: pesk

小學生手工燈籠製作方法,如何製作簡單的燈籠

② 怎樣做燈籠的手工製作兒童手工

裁剪出一張長方形的卡紙,長方形的兩端用尺子和筆各畫出一條寬一厘米的線,這是燈籠的上下邊緣。

用小刀把紙中畫出的線條一條一條的割開,把一開始畫出的兩個線條用力往後折,折出摺痕,然後再展開。

把卡紙的兩端彎曲,兩端放到一起,在其中的一側粘上雙面膠,把兩端進行粘合,然後用手往下壓,就可以清晰的看出燈籠的形狀了。

燈籠上的內容比較傳統的有「福」、「吉祥」、「太平盛世」、「五穀豐登」等等,而由於是羊年,所以「三羊開泰」等美好祝福也映然紙上。

當然,門庭的燈籠還可寫上自己心水的對聯,卧房的燈籠不忘寫上自己的格言,或是深情地寫上自己愛侶的昵稱等,再不就來一首自己與愛侶姓名等的「藏頭露尾」詩也別有一番情致。

③ 剪紙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剪紙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剪紙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左右對稱圖案的剪紙,樂意在活動中自主探索製作方法並大膽表現各事物形象。

2、對剪紙活動感興趣,感知圖案的對稱美。

活動准備:

各色手工紙、勾線筆、糨糊、白紙、剪刀、愛心製作示意圖、欣賞範例圖。

活動過程:

一、出示愛心圖案,感受其對稱的特點。

1、師:今天老師剪了一個愛心圖案,漂亮嗎?你們知道我是怎樣剪出來的嗎?(根據幼兒回答的內容,請幼兒思考為什麼要將手工紙一折二?)幫助幼兒理解對稱的含義。

2、出示愛心製作過程的示意圖,請幼兒觀察,歸納為:折一折、畫一畫、剪一剪的製作過程。

師:在畫的時候我們要想一想,它的一半圖案又會是怎樣的呢?

二、請幼兒嘗試剪愛心,將愛心貼在白紙上當成花兒。

針對小朋友出現的問題及時解決,如愛心圖案不能連接等問題。

三、運用已掌握的技能進行拓展。

1、請幼兒為花兒剪葉子。

2、教師出示小動物的圖案(小貓、小狗)

師:看到這么美麗的花兒,小貓、小狗也來了,還有什麼小動物也會來呢?如果你有信心也來試試吧!

3、幼兒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能夠完成的圖案進行製作。

四、欣賞教師作品,提升幼兒的審美力。

1、出示蝴蝶、蜻蜓的剪紙,讓幼兒欣賞。

師:除了地上的小動物,空中也飛來了小動物,你們看是蝴蝶、還有蜻蜓呢!真漂亮。

2、欣賞鏤空的剪紙作品,進一步激發幼兒對剪紙活動的興趣。

師:老師也製作一幅剪紙畫,漂亮嗎?只要一把小剪刀,幾張彩紙,就能夠變出這么豐富多彩的畫面,剪紙有趣嗎?下次老師再教你們更多剪紙的方法,剪出更精緻的圖案,好嗎?

剪紙教案 篇2

一、活動的設計構思

剪紙是最為流行的中國傳統的民間藝術之一,中國剪紙歷史悠久,題材廣泛,風格獨特。每逢春節或結婚等喜慶節日和活動,人們總要在窗戶上或居室內貼滿剪紙,以示喜慶歡樂。剪紙內容,有反映現實生活中人民群眾的生產活動、風俗習慣的作品;有表現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如「五穀豐登」「連年有餘」等運用諧音、象徵和寓意手法的作品;有表現神話傳說、戲劇故事,如「武松打虎」「楊門女將」等類作品。它貼近我們的生活,以豐富多彩的形式走進我們的生活,在這個活動中,孩子會與剪紙零距離的接觸,通過看一看、說一說、剪一剪等活動,全身心的去體驗這門獨特的傳統民間藝術。

二、活動重點與難點

活動重點:激發孩子對剪紙作品的興趣。

活動難點:能夠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三、活動目標

① 能夠清晰的表達自己的感受。

② 進一步了解剪紙的各種風格和種類。

四、活動准備

① 幼兒收集的剪紙作品或者圖片

② 錄音機、磁帶

五、活動過程

① 欣賞:

幼兒欣賞大家帶來的剪紙作品。

② 談話:

引發幼兒談話:我最喜歡的剪紙,引導幼兒說出剪紙作品的名稱、用途,以及為什麼喜歡這個作品。教師用錄音機錄下幼兒的談話內容。

③ 教師參與:

教師介紹自己帶來的剪紙作品,引發更多的幼兒參加談話的熱情。

④ 總結:

繼續幼兒的談話。大家一起傾聽談話的錄音,並請幼兒評價自己的講述情況。

⑤ 拓印:

請幼兒把收集的最喜歡的剪紙平整的放在紙的下面,然後用蠟筆在書頁上均勻塗色,把剪紙的圖案拓印下來。

⑥ 製作:

幼兒和教師一起將剪紙標註上剪紙名稱及收集者的名字,參考下面的方法製作《我們最喜歡的剪紙》小書。

A:先准備一些大於剪紙規格的紙張。

B:將剪紙粘貼在上面。注意固定剪紙的四角。

C:將收集這個剪紙的幼兒的名字寫在剪紙的下面。

D:一起選擇一個剪紙粘貼在紙上做封面,並寫上《我們最喜歡的剪紙》的書名,寫上製作的時間。另一張白紙做封底。

E:將所有的紙張對齊,左側用打孔器在中間有間隔的地方分別打兩個孔。(或者左側用訂書器裝訂)

F:將繩子穿過並在封面的一面系蝴蝶結。

六、變化與延伸

① 將幼兒收集的剪紙製作成小書和錄音機、幼兒談話的錄音磁帶放在一起,大家可以在欣賞剪紙作品的同時聽談話錄音。

② 幼兒可以繼續收集,逐步增加小書的內容及錄音的內容。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我最喜歡的一本書

活動目標:

1、能比較清楚的說出自己喜歡的一本書的理由。

2、知道書能讓我們增長見識,產生喜歡讀書的情感。

活動重點:

介紹自己喜歡的圖書

難點:

說說閱讀的作用

活動准備:

幼兒每人帶一本自己喜歡的圖書

活動過程:

1、師生共同介紹喜歡的圖書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一本書,你最喜歡的是哪一本書呢?為什麼?」

(1)教師介紹自己喜歡的一本書,並說出理由

(2)幼兒自由結伴介紹自己喜歡的一本書

2、討論閱讀的作用

「你們讀過那麼多的.書,想想對自己有什麼幫助呢?」

(1) 幼兒交流閱讀的作用

(2)教師小結閱讀的作用:書能讓我們增長見識,許多我們不知道、不了解的事情都能在書上找到答案,使人變得聰明起來。

3、交換圖書閱讀

幼兒相互交換圖書進行閱讀,也可向同伴介紹數的大致內容。

剪紙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慣用紙剪出漂亮的小雪花,並把雪花貼在彩紙上,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2、發展幼兒創造力,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准備:折成六邊形的形狀的白紙,剪刀,彩紙,膠水。

活動重點:幼兒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剪出各種花色的雪花。

活動過程:

一、教師邊唱邊出示手中的小雪花,引起有幼兒的興趣。

想不想知道這朵漂亮的小雪花是這么做出來的啊?

二、教師示範剪紙。

1、 把已經折好的六邊形給小朋友瞧一瞧,請小朋友看老師是如何變「魔術」的。

2、在折好的紙上隨意剪一些圖案下來,然後把紙拆開鋪平,一朵小雪花就剪好了。

3、然後把它貼在彩紙上,可以貼在窗上,彷彿小雪花飄到了窗上變成了一朵漂亮的窗花。

三、幼兒動手剪小雪花,教師在旁觀察並給予適當指導。

四、請幼兒把剪好的雪花貼在彩紙上,並且布置到主題牆上。

五、在歌曲《小雪花》中,結束活動。

剪紙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後兩個自然段。

2.聯繫上下文並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的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思念和依戀。

[教學重點]體會「我」與姥姥之間的濃濃親情。

[教學難點]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教學准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欣賞剪紙,復習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姥姥的剪紙》(齊讀課題),姥姥的剪紙可有名了,老師今天專門為同學們搜集了幾幅姥姥的剪紙,請大家欣賞!

(課件出示,欣賞剪紙)

2、看著這么多精美的剪紙,你想說點什麼?

二、學習1-2自然段,初次體會姥姥剪紙的「神」

姥姥的剪紙的確是又漂亮又逼真,你知道鄉親們是怎麼贊嘆的呢?請你打開課文,自由朗讀1-2自然段。

1、誰來當一回老鄉,誇一誇姥姥的剪紙。

(指名學生朗讀)

2、姥姥。真是剪什麼像什麼,要什麼有什麼,人物、動物、植物、器物,無所不能。用一個字來稱贊,那就是--「神」。

3、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呢?

指名回答,並相繼板書。(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惟妙惟肖…)

三、學習3-6自然段。再次體會姥姥剪紙的「神」

1、姥姥剪紙的「神」還體現在哪裡?請你快速朗讀3-6自然段,劃劃相關句子。

2、學生匯報:

a、噢,捂住姥姥的雙眼也能剪?肯定你沒捂緊,讓姥姥從手指縫里偷著往外看了。

b、你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姥姥沒偷看?

3、那讓我們趕快去欣賞一下姥姥摸著黑剪的「喜鵲登枝」圖吧。

(課件出示「喜鵲登枝」圖,)

4、同學們,你感覺這幅「喜鵲登枝」怎樣?

5、指名朗讀,讀出這份驚嘆。

6、姥姥這么高超的剪紙技藝是生來就有的嗎?文中姥姥的那一句話就道出了這個秘密?(課件出示句子;「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

7、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a、「熟」指什麼?「巧」呢?「手能生巧」什麼意思?

b、結合你的生活體驗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8、姥姥是如何達到手能生巧的呢?誰能用文中的句子來回答?

a、齊讀:數九隆冬剪,三伏…

b、由姥姥剪紙的身影我想到了一句話:「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你還想到哪些俗語?

從中說明姥姥是一位怎樣的人?(板書:姥姥心靈手巧)

10、除此之外,姥姥還是一個怎樣的人?

a、出示第3自然段

b、抓住「廣結良緣、有求必應」進行理解

c、指導朗讀

板書:勤勞善良

四、學習7-12自然段。體會姥姥剪紙的「情」

心靈手巧的姥姥給對鄉親們有求必應,什麼都剪,給我剪得最多的是什麼?為什麼姥姥剪得最多的是牛和兔呢?請你默讀7-12自然段,看文中具體描寫了幾幅「牛兔」剪紙圖?

學生匯報。

指名讀這兩幅圖,思考:

a、姥姥剪「牛和兔子」的最初目的是什麼?(拴住我)

b、你從這個「拴」字中讀出了什麼?

(讀出了姥姥對我的--關心、愛護、疼愛……)

c、分角色讀課文中「我」與姥姥的對話:

讀出我的頑皮、可愛,讀出姥姥的慈祥、讀出姥姥對小孫子的疼愛來。

如果說姥姥最初拴住的是我的身體,那後來拴住的則是我的什麼呢?

4、從那時候起,我總是纏著姥姥剪兔子和老牛,它們形象各異--引讀--姥姥剪的兔子和老牛無論形象怎麼改變,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引讀(兔子總是在玩耍,老牛總是在幹活)。從此段話中你體會出作者飽含了什麼感情呢?(贊美、依戀)

原來姥姥的剪紙會說話、能傳情,傳達的是濃濃的祖孫情。(板書:濃濃親情)

五、學習13自然段。體會姥姥剪紙的「夢」

1、「姥姥的剪紙陪伴我度過了快樂的童年,後來,我上學了,小學,中學,大學--越走越遠了,但我還是不斷收到姥姥寄來的剪紙,其中一幅是這樣的:一頭老牛定定地站著,出神地望著一隻歡蹦著遠去的小兔子,聯結它們的是一片開闊的草地。我知道,這是姥姥對我的期待。」

2、姥姥的期待是什麼?

3、請你給這幅剪紙取個名。

4、從這幅剪紙看出了姥姥對我的牽掛,我有何從忘記過姥姥,引讀:事實上……

5、你讀出了姥姥牽掛的是一顆什麼樣的心?(思念的心、依戀的心、感恩的心……)

6、指導朗讀最後一段,讀出姥姥對我的牽掛、我對姥姥的思念。

課外拓展

出示小練筆:「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我的心境與夢境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我彷彿聽到了(),聽到了(),又彷彿看到了(),看到了()……

七、課堂總結:剪紙不僅展示了姥姥的心靈手巧、技藝高超,更體現了姥姥對「我」的疼愛與牽掛,同時也寄託了「我」對姥姥的思念和依戀。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份寄託濃濃的親情的見證--姥姥的剪紙(讀題)。

八、作業:

1、抄寫課堂上積累的四字詞語和俗語。

2、課後小練筆:課件出示一幅剪紙,仔細觀察,寫一段話。

板書設計

12、姥姥的剪紙

剪紙: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姥姥:心靈手巧請老善良

濃濃親情

剪紙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運用對稱剪紙的方法表現人物.

2. 激發對中國傳統剪紙活動的興趣.

活動准備:

1. 收集各種民族剪紙藝術品,布置活動室.

2. 每人長方形的紙條、彩紙、剪刀、彩筆和剪紙畫範例一張.

活動過程:

1. 欣賞範例,引起剪紙的興趣:

「想知道這幅手拉手的剪紙作品是怎樣做的嗎?」

教師將範例發給各小組,供幼兒研究.

小結:這幅畫上的主要內容是許多手拉著手、大小相同、連在一起的小朋友,並將紙對折幾次後一下子剪成的.

2. 與幼兒共同討論,分析製作的方法與步驟:

將紙折疊後,畫出半個小朋友的輪廓,用剪刀沿輪廓線剪開,然後打開折疊的紙,並粘到紙上,然後進行人物裝飾及豐富背景畫面.

3. 學習折、剪、畫的方法:

將長條紙對折2-3次.

在紙上畫出一個小朋友的輪廓線,將小朋友的手一直畫到紙的邊緣.

用剪刀沿輪廓線剪開,注意手處邊緣線不要剪斷.

剪好後將折疊的紙打開,畫出不同服裝和頭發.

4. 幼兒製作,教師給予指導和幫助:

幫助個別幼兒掌握剪的方法.

剪紙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我國剪紙的發展歷史、藝術風格、審美心理以及在民俗活動中的廣泛應用,增強民族自豪感。

2、剪紙樸素的美與現代生活緊密聯系,不僅美化了生活,而且為現代生活工藝設計了豐富的資源。

3、要求學生獨立或合作創作。

教學重點:難點:較熟練的掌握工具,體驗紙的平凡與神奇。

教學過程設計:

一:師生收集剪紙作品、資料

1、工具、材料

2、剪紙作品

3、剪紙介紹

4、剪紙的應用

二、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美化教室、貼上剪紙作品。(師生共同創設)

2、介紹剪紙作品的來源。(展示介紹相結合)

3、談談你對剪紙的感受。(組、班口語交流)

4、綜合交流對剪紙的認識。

三、欣賞探究、了解剪紙歷史

1、直觀展示或創設氛圍(選擇各歷史時期、各地域、各民族有代表性的剪紙作品欣賞介紹)

2、多媒體拓寬知識(通過站或計算機儲存的大量的剪紙作品、資料介紹、人機互動對話,增大信息量)

3、查資料探究學習(通過自查資料、互動交流、加深對剪紙的認識)

4、觀察生活:剪紙的應用(課前布置,學中交流)

四、直觀示範,感悟剪紙的方法

1、用錄象機直觀展示剪紙過程。

2、學生觀摩,掌握製作程序(組內交流,教師檢查)

3、自學程序,加深認識。

五、實踐體驗,掌握剪紙方法

1、師生共同參與,教師重在指導。

2、同學互助互學,逐步掌握剪紙方法。

3、獨立設計、製作完成剪紙作品。

六、互動展評,交流感受

1可以說出對剪紙的感受

2、對自己的剪紙作品優、缺點的認識

3、互動點評

七、課外延伸

剪紙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繼續學習對稱剪紙蝴蝶和花,並根據自己的意願組合畫面。

2、讓幼兒體驗剪貼和合作的樂趣。

3、培養幼兒剪紙時良好地操作習慣。

活動准備:

1、剪好形狀的2開白紙6張,各色正方形彩紙若干,剪刀每人一把,膠水每人一瓶,筐子12個。

2、將白紙分貼在教室周圍。

活動過程

1、引入部分 欣賞春天的景物圖片、展示教師范畫,重點引導幼兒觀察花和蝴蝶的形態。

師:春天來了,春姑娘飛到我們教室里來了,她給我們帶來了禮物,請小朋友們看看她帶了什麼禮物來呀?(展示範圖)

2、學習剪紙

1)我們今天就要自己動手來剪蝴蝶和花,先看看老師是怎麼剪的。

2)教師示範蝴蝶剪法,(先把紙對折,再用筆在對稱線旁邊畫蝴蝶的身子,接著畫蝴蝶的翅膀,邊畫邊念:一個大橢圓接著一個小橢圓,最後用剪刀剪下來,打開就成了。用磁鐵將蝴蝶固定在「花園里」,啟發幼兒觀察:蝴蝶還少了什麼東西?

3)示範花的剪法。 師:花園里沒有花,蝴蝶會來嗎?所以我們要做出美麗的花去吸引蝴蝶。學習

3、分組剪貼 幼兒動手剪貼,教師巡迴指導(指導能力差的幼兒學會剪,啟發能力強的幼兒剪出各種各樣的花和蝴蝶,並使構圖更美觀)

4、評價展示:將作品展示教室牆上,幼兒根據畫面豐富、整潔、美觀的標准互評。

剪紙教案 篇8

教學內容: 冀教版《數學》三年級上冊5頁——7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折紙、剪紙的活動,經歷學習剪紙活動的全過程。

2、能運用對稱的知識剪出一些簡單的剪紙。

3、在剪紙的動手活動中,欣賞對稱圖形的美,感受數學學習的樂 趣。

教學過程:

一、欣賞剪紙

1、觀看介紹我國民間剪紙的錄象資料讓學生邊欣賞邊了解有關剪紙的民間藝術。

今天我們大家不僅能欣賞到我國傳統的民間剪紙藝術,而且如果你願意的話還能學會這門技能。請大家看錄象。

2、欣賞對稱的剪紙作品,讓學生觀察教材上剪紙的圖,說說它們有什麼特點,師:同學們我們的課本上也有幾幅剪紙請大家也來欣賞欣賞。觀察後說一說這些剪紙有什麼特點?

學生可能說出:每一幅圖都是對稱的(還可能具體說出來怎樣對稱),圖片的擺放也是對稱的。

你們行不想用自己的雙手剪出漂亮的圖案來?

二、學習剪紙

1、學習折紙的方法。

完成教材6頁中間內容。

折紙方法讓學生自己觀察課本。然後進行操作交流。

讓學生觀察課本上兩種折紙的方法,引導學生看明白後說出並演示,然後自己動手摺一折,同桌互相交流自記者的方法。是學生明確可以一次對折,還可以幾次對折,根據你想創作的作品需要選擇對折方法

2、學習剪紙方法讓學生觀察剪紙的方法

1讓學生自己觀察課本。然後進行操作交流。

再觀察剪紙方法2

教師可以先示範,然後引導學生操作。

下面就請同學們根據你自己的設計思路,去折、去剪,作出你的成果來吧!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案剪一剪。實際操作然後展示學生作品。

三、實踐操作、動手剪紙完成折一折剪一剪1和2。

通過觀看錄象、剪紙作品等,使學生了解我國有關剪紙的文化傳統以及剪紙的由來以及各種精美的民間剪紙藝術,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以及剪紙藝術的美。

(在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和交流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碧眼的方法的指導是非常必要的,有利於學生正確的學習掌握和理解知識。

通過觀察讓學生了解到剪紙藝術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體會到數學的美以及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④ 水果網做手工作品

水果網做手工作品大全

水果網做手工作品大全,我們一般買來的水果都會套有水果網,它的作用就是保護水果。 吃完水果之後的水果網不要丟,可以用來做一些簡單的手工,以下分享水果網做手工作品大全。

水果網做手工作品1

1、 水果網變身彩色的水果小圓球,掛滿枝頭,黃橙橙一片,象徵著豐收的喜悅。

2、 當然,同樣的小球球換一種組裝方式,放在書桌上,風格和韻味就完全不同了哦!

3、 這是我一開始用水果網做的最多的一種花,名叫滿天星,花枝燦爛。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4、 這個就是發了視頻後,大家很喜歡的一個作品。大大的水果球花。很鮮艷,很燦爛,放在桌上,真的'有點百看不厭。

5、 這個作品是不是看起來比較粗壯一點呢?對噠!這個就是用紫色的水果網,做成的一束薰衣草。當然,除了水果網,我們還用購物袋、吸管都做過不同品種的薰衣草哦!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我的視頻。

6、 用紅色的水果網做的一束紅梅,算是冬天雪地里最鮮艷的一抹紅了。頗有種「踏雪尋梅」的感覺。

7、 水果網在冬天裡化身一枝紅梅,那麼在秋天裡當然要化身成收獲的喜悅。下面這個作品就是用黃色的水果網做成的麥穗,有沒有五穀豐登的感覺呢?

8、 這個花不知道叫什麼名字。我在做這朵花的時候,也是完全憑腦子去想像的,所以暫且叫他想像的美好吧!

9、 想像的美好,其中有一種美好就叫做勿忘我。用三種不同顏色的水果網做成的勿忘我,希望大家也別忘記火火。喜歡的話還請幫忙點個贊、分享、關注一下哦~在這里謝謝各位啦。

10、 這個水果網球就厲害了。你們知道它裡面是什麼嗎?其實是紙巾揉成的圓球,外面的水果網碎末,就是平時做手工時剪下來的垃圾。但是垃圾我都沒捨得扔,保留下來,最後就成了這個球球。

11、 最後這個作品叫做紅紅火火,希望2020年不開心的一年馬上過去。2021年新的一年裡大家都能夠紅紅火火,開開心心。

水果網做手工作品2

准備好需要的工具及材料。

把黃色水果網剪開,然後順著紋路剪下來。

把白色水果網向外翻對折,把剪刀來的黃色水果網放在白色的水果網中間。

用白色的線把它系起來拉緊。

剪平下面多餘的部分,然後把白色的翻外翻過來,用前刀沿的紋路剪開。

用綠色卡紙剪出枝葉。

把做好的部分全部拼貼在紙面上。

水果網做手工作品3

准備材料:水果網套、剪刀、雙面膠、橡皮筋。

1、用剪刀將水果網套剪開,並且修整成合適的形狀大小。

2、在水果網套的一側貼上雙面膠,如下圖所示。

3、將水果網套合上,與有雙面膠的那一邊重合,如下圖所示。

4、如下圖所示,花瓣就做好了。

5、將綠色的水果網套捲起來,如下圖所示。

6、使用皮筋將水果網套綁起來,如下圖所示。

7、使用剪刀將水果網套修剪成球形,如下圖所示。

8、在修剪好的球形上貼上雙面膠,如下圖所示。

9、最後將球形作為花心粘在黃色花瓣中間就可以了。這樣水果網套花朵就做好了。

⑤ 聞喜花饃的傳承意義

山西麵食,漢族傳統麵食文化的代表之一,已有兩千年的歷史,被譽為「世界麵食之根」。山西麵食有280種,按照製作工藝來講,可分為蒸制麵食、煮制麵食、烹制麵食三大類。
最高龍王
龍王神像麵塑位列花饃展的第一位,高14米,創造了世界最高的麵塑紀錄。由聞喜縣畖底鎮眾村民製作。 設計者聞喜縣文化館館長支建康是聞喜花饃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龍王用麵粉、鋼筋和泡沫三部分組合而成,用泡沫45立方米,用麵粉2000餘斤,鋼架結構有三噸之多。歷時半個月時間,20多個人才把它製作完成。
最長飛龍
神龍麵塑曲線長30.05米,創世界最長的麵塑紀錄。神龍麵塑是由禮元鎮阜底村製作,共用白面100多公斤,用人力每天80到100人,製作時長達半個月。
最大花饃
龍騰盛世大花饃,高4.06米,直徑2.012米,近二十層的饃饃凝聚了民間藝人的獨特設計。最上層是天安門城樓的造型,下面盤著九條世龍,底座的第二層是象徵著56個民族團結興盛的向日葵,第三層是百花爭艷,第四層是四季發財,第五層是五穀豐登。
最大麵塑群
裴氏宰相將軍群塑由聞喜縣禮元鎮裴柏村村民一起製作的裴氏宰相將軍群體麵塑排成長長的兩列,望不到邊。裴氏宰相將軍群塑共有113尊聞喜歷史人物花饃造像,平均身高為1.8米,創世界最大的麵塑造像群像紀錄。原材料就地取材,用龍骨搭架,蒸熟以後用彩繪把像勾勒出來,共用白面兩噸。
2012年,聞喜縣把打造花饃特色產業列為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點工程。聞喜縣婦聯與13個鄉鎮聯合舉辦聞喜花饃技藝培訓班,聘請花饃藝人,為農村婦女傳授花饃製作技術,3500餘名農村婦女經過培訓後,成為手工花饃加工能手。通過扶持培養衛嫂饃、玫瑰紅花饃等一批專業合作社,輻射帶動了一大批農村婦女從事花饃加工業。縣婦聯和金融部門,聯合通過發放小額貸款,解決了農村婦女發展花饃這一產業的瓶頸,激發聞喜花饃產業的活力。

⑥ 五穀是指哪五種請附上圖片,謝謝

1、稻,是禾本科一年生水生草本,水稻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耕種與食用的歷史都相當悠久。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食用稻,主要在亞洲、歐洲南部和熱帶美洲及非洲部分地區。

2、黍,黍米。它有紅、白黃、黑幾個品種。白黍米粘性次於糯米,紅黍米粘性最強,可以煮粥,可以包棕子吃,起源地是內蒙古敖漢旗。

3、稷,為人類最早的栽培穀物之一,穀粒富含澱粉,供食用或釀酒,稈葉可為牲畜飼料。由於長期栽培選育,品種繁多。分布於中國西北、華北、西南、東北、華南以及華東等地山區都有栽培,新疆偶見有野生狀的。亞洲、歐洲、美洲、非洲等溫暖地區都有栽培。

4、麥,是禾本科植物,是一種在世界各地廣泛種植的谷類作物,小麥的穎果是人類的主食之一,磨成麵粉後可製作麵包、饅頭、餅干、面條等食物,發酵後可製成啤酒、酒精、白酒(如伏特加),或生質燃料。

5、豆,主要是指豆科植物的種子或莢果。豆類的正品有大豆、菜豆、綠豆、黃豆、蠶豆、紅花菜豆、印度菜豆等。

⑦ 五穀雜糧貼畫用的膠水是什麼

五穀雜糧貼畫用的膠水一般是這兩種:

1、乳白膠 ,這種多是民間五穀畫常用。

2、一種固體膠,膠體是透明的朔料棒,有膠槍,將朔料棒放入膠槍內然後通電將膠棒融化即可粘東西了,絕大多數五金店都有賣。

(7)手工製作五穀豐登圖片擴展閱讀:

五穀畫也叫糧食工藝字畫、豆子畫、豆塑浮雕畫、豆粘畫等等,源於民間用五穀做畫的習俗,在民間基礎上,依據豆子的本色創新,充分利用各種豆子五穀的內外殼、形狀、豆莖、豆桿、紋路、天然顏色等(甚至利用蟲子咬過的痕跡)經過防腐處理、粘貼做畫,畫面小巧精美、朴實雅緻。

民間藝術家們用一捧捧五顏六色的豆子把對理想與生活的熱愛變成了一幅幅美妙的藝術品,是以純天然的各類植物的種子如:

谷、黍、米、豆等,經過高科技的防蟲,防腐,防霉變等特殊處理,通過粘、貼、拼、塑等純手工精製而成,五穀畫充分展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具有很強的藝術收藏價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五穀畫

⑧ 棗山的寓意和象徵是什麼

棗山的寓意和象徵是糧食堆山,寄託五穀豐登的願望。

棗山也是一種特色的地方食品,通常會在重要的節日期間製作,比如結婚、春節等。它由面和棗子做成,是過年時的重要祭品之一。

棗山是花饃中的典型代表,做起來並不容易。製作棗山的過程費時又繁瑣,從選面,發面到輔料搭配,手工捏制再到上籠蒸熟,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

棗山有其吉祥寓意,紅棗的顏色象徵吉祥與好運,「棗」又諧音「早」,寓意「早春、早福、早富」,飽含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紅紅的棗兒點綴在層層疊疊的山性麵食上,寓意著一家人的生活紅紅火火、蒸蒸日上。

「棗山」的每一個部分都有特定的象徵意義:圓形的底盤象徵太陽和月亮,以示日子紅火,家庭團圓;周邊的12個「雲」字邊代表12個月,鑲嵌24顆紅棗象徵24個節氣。

中間放上雙魚代表年年有餘,刺蝟則寓意來年翻身,小豬則是豬拱福門等等。

棗山的意義:

棗山,作為豫東春節民俗文化藝術的一部分,可以說是伴隨著百姓的生活而生的,是依附著民俗風情而傳承的。

雖然它是一種寄存在舌尖上的地域文化,但它卻具有著深厚的藝術內涵與人文情懷,是一種執著於對祥瑞、忠孝、倫理、至愛、向善、求美的追求,散發著濃郁溫馨的情懷。

隨著時代的發展,盡管棗山原有的某種功利意義已經被改變,然而在長期的傳承演變過程中,棗山所包含的引導民眾積極向上,尊老愛幼、崇尚美好等具有啟迪教化思想的文化精神,並沒有因時代的變遷而改變。

棗山,作為豫東人民抒發感情的一種表現形式,不僅是一門根深葉茂的傳統藝術,更是豫東輩輩民眾對幸福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對未來生活的熱愛和嚮往。

⑨ 黑米做五穀豐登怎麼做

1、糯米、黑米、大黃米、紅豆分別洗凈,放碗內,加入適量的沸水蒸熟,取出,分別加入白糖(30克)、化雞油(20克)、桔紅末拌勻。鮮玉米、紅豆、木瓜丁、青棗丁分別焯水。青、紅、黃果脯切成2厘米長、0.6厘米粗的條。
2、取大蒸碗1個,依次放入紅豆、鮮玉米、青紅黃果脯、熟糯米、熟黑米、熟大黃米岔色擺好,放沸水籠內蒸熟,取出翻扣大盤內。
3、鍋內加入清水,餘下的白糖燒沸,待糖溶化後,放入棗丁、木瓜丁、濕澱粉,勾成薄汁芡,放入西瓜丁和餘下的熟雞油推轉,起鍋,澆淋於菜上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