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桌面手工玩具怎麼做
可以做一些花盆種花、走迷宮、投放積木、填充中間物,具體教程如下:
1.花盆種花:孩子可以用彩色編織布或者紙張,裁剪成花盆和花朵的形狀,在花盆上貼上黑色的圓圈,每個花盆的圓圈數量不一樣,這里可以讓孩子按照花盆上點子數的數量往花盆裡面,貼上相應數量的小花。
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是線下幼兒園老師對孩子的重點培養方向,讓孩子獨立或者合作完成手工玩具,是老師經常會布置給孩子的任務在製作教具過程中可以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在教具玩具的遊玩中,可以提升孩子的認知和思維,家長們平時在家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動手哦。
㈡ 幼兒園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2、通過編綵帶、做香囊、畫彩蛋等有趣的活動,體驗端午節特有的習俗。
3、感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
4、讓幼兒了解節日的由來,感受節日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節日。
5、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徵。
活動准備:
1、flash故事《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的習俗》
2、編綵帶、做香囊、畫彩蛋等活動的相關材料。
活動過程:
(一)了解端午節的名稱及時間。
1、出示粽子實物,引發幼兒興趣。
師:看,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什麼?你們吃過粽子嗎?什麼節日的時候我們會吃粽子呢?
教師小結:五月五,是端午。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
(二)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來歷。
1、觀看端午節的故事。
師:你們知道端午節的故事嗎?
2、提問幫助理解。
師:剛才故事裡說了什麼?
教師小結: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還要吃粽子呢。吃粽子,憶屈原。
(三)集體感知端午節吃粽子和劃龍舟這兩種主要習俗。
1、從幼兒自身經驗來感知吃粽子的風俗。
從粽子的味道、形狀、粽葉等方面讓幼兒體驗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
教師小結:看來粽子的味道不同,形狀和顏色也有很多種呢。
2、玩賽龍舟游戲,體驗端午賽龍舟的快樂。
師: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人們還要進行一項很熱鬧的活動。
幼兒玩賽龍舟游戲,並分享游戲的感受。
教師小結:看來呀賽龍舟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給大家帶來快樂呢!
(四)自主探索,通過編綵帶、做香囊、畫彩蛋等有趣的活動,了解端午節的其他一些習俗。
1、提供實物、錄像等,幼兒分組探索端午節的常見習俗。
2、幼兒交流探索結果。
教師小結:這些活動不僅是為了紀念屈原,還有著人們希望一家團聚,生活美滿的心願呢!
(五)結束活動,兒歌總結。
1、教師念兒歌總結。
2、去教室里繼續尋找端午節的其他活動。
活動延伸:
美工區:用彩色紙折粽子,嘗試編蛋網兜。
生活區:繼續學習包粽子,編綵帶、做香囊、畫彩蛋等有趣的活動。
語言區:講講端午節的一些風俗習慣與傳統故事。
教學反思:
本活動設計,讓幼兒初步感知一些中國民俗文化,從而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和情感,又因為中國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而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具體直觀形象,故本活動設計通過包粽子、看圖片、采艾草、做龍舟、賽龍舟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認識,從而使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探索發現吹泡工具的形狀,並體驗從活動中帶來的樂趣。
2. 指導幼兒能真實記錄活動結果。
3. 培養幼兒發現問題和動手的能力。
4. 使幼兒在操作探索中獲取新知識,培養感情。
5. 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並學會自我保護。
6. 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製作吹泡工具,觀察泡泡吹出來的形狀並記錄結果。
難點:引導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准備
鐵絲做成的三角形、正方形、星星形、菱形,肥皂水,紙杯
活動過程
1. 導入
放著輕快愉快的音樂,吹著泡泡走進教室,引起幼兒注意力
老師:小朋友們快看,多麼漂亮的泡泡啊!小朋友們喜不喜歡吹泡泡?
幼兒:喜歡
2. 認識實驗材料
老師:既然小朋友們都喜歡吹泡泡,那麼我們來認識不同形狀的吹泡工具吧,小朋友們看看這里有鐵絲做成的三角形、正方形、星星形、菱形(拿起來逐一展示給小朋友看)小朋友想想如果老師用這些形狀來吹泡泡,吹出來的泡泡會不會是三角形、正方形、星星形、菱形呢?
老師發問引導幼兒大膽猜測激發起幼兒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幼兒:是三角形、是正方形、是星星形、是菱形、是圓形,小朋友七嘴八舌的在探討著。
3. 動手做一做
老師:小朋友們動手做一做,我們來從中尋找答案好嗎?(好)在動手做之前,老師會給你們一小杯肥皂水和一些細鐵絲,小朋友們把鐵絲做成自己喜歡的形狀。
老師巡視,幼兒發揮想像製作不同形狀的吹泡工具,以保證每位幼兒製作成功。
4. 動腦想一想
老師:每個小朋友製造出不同形狀的吹泡工具,那麼我們把製作好的吹泡工具放入肥皂水裡,拿出來看看你的肥皂膜(鐵絲圈的形狀)是什麼形狀? (三角形、正方形等)
5. 得出結論
老師引導小朋友觀察自己製作吹泡工具的形狀並真實記錄實驗結果。
老師:小朋友們現在可以吹吹,看看自己製作的吹泡工具吹出來的泡泡是什麼形狀呀?
幼兒:圓形。
請幼兒示範,並做好實驗記錄
最後得出結論:無論用什麼形狀的吹泡工具,吹出來的肥皂泡泡都是圓圓的。
活動延伸:
幼兒相互交換工具,看看不同形狀吹出來的肥皂泡泡是不是圓形。
教學反思
這次活動幼兒學會了如何製作吹泡工具,但是還有不足的地方,如安全措施,幼兒使用鐵絲時應該小心注意安全,防止鐵絲劃破手指等。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計數兩圈交叉情況下圈內物體的數量。
2、探索按標記圖的要求在圈裡擺放相應數量的物體。
3、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功感和合作游戲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活動准備:
電子白板課件;大、小呼啦圈若干,瓶寶寶10隻,幼兒操作用的小兔、圓圈等。
活動過程:
一、玩套圈並看標記記錄。
1、出示瓶寶寶,數出瓶寶寶的數量,分別請兩名幼兒玩套圈游戲。
2、、出示標記圖(紅圈和黃圈),請幼兒說說標記圖的含義。(www、dakao8、com)在標記圖後面記錄套圈游戲中套到的圈內瓶寶寶的數量。
3、請幾名幼兒和教師同時套圈,設置兩個圈同時套中一個瓶寶寶的情境,引發幼兒討論:藍圈和紅圈套中了同一個瓶寶寶,這個瓶寶寶該算誰套中的呢?
二、學習計數兩圈交叉情況下圈中瓶寶寶的數量。
1、在PPT上演示兩圈套中同一個瓶寶寶的過程,帶領幼兒分析交叉部分瓶寶寶的特徵:既在紅圈也在黃圈,計數兩個圈內瓶寶寶數量時都要將它算進去。
2、出示圖二,改變交叉部分瓶寶寶的數量,引導幼兒正確計數紅、黃圈裡各有幾個瓶寶寶。
三、操作活動:兔寶寶站圈。
2隻小兔來站圈,怎麼站呢?又要來看標記圖了。
1、出示標記圖一:紅圈2隻藍圈2隻,分析標記圖要求:怎樣給2隻兔寶寶站圈。
幼兒第一次操作。教師演示幼兒的操作,請大家檢查進行驗證。
2、出示標記圖二:3隻小兔來站圈,看標記,什麼要求?紅圈2隻藍圈2隻,怎麼站?
幼兒看標記進行第二次操作。請一個幼兒上來展示。
3、出示標記圖三:紅圈2隻藍圈3隻,3隻小兔來站圈,怎麼站?
幼兒看標記進行第三次操作。講評幼兒的操作。
四、合作游戲:站圈樂
你們想不想也來玩站圈游戲,看標記圖一,幾個人一組?(4個人一組)對,4個小朋友來站圈,怎麼站呢?什麼要求?(紅圈裡3人,藍圈裡2人),規則是4個小朋友全部都要參加站圈游戲,不能漏了一個人。
1、幼兒4個人一組站好後,老師給幼兒發紅、藍兩個圈,幼兒自由站圈。
2、分別出示圖二(紅圈裡2人,藍圈裡4人),幼兒看標記玩站圈游戲,體驗成功和合作的樂趣。
活動延伸:
出示圖四(紅圈裡4人,藍圈裡4人)
活動反思:
在備課前,我就一直構思如何來安排這節課,我班班額過大(77名幼兒,最近常到園的也有70或72名幼兒),對幼兒的分組活動也做了認真的思考,組分多了沒人管理(一個老師、兩個保育員),最終把每個游戲活動時分成三個組來完成。
在「自由玩圈」活動中,當老師讓幼兒自己想出圈的玩法時,幼兒的積極性很高,每個幼兒都能拿著圈玩,有幾個幼兒表現特別突出,能用圈套自己、手上轉、地上滾,老師請出玩法好的幼兒玩給大家看時,別的幼兒都積極地跟著做,活動中老師說的不多,幼兒能自主練習,每個幼兒都能玩起來。
在「小球鑽圈」活動中,老師分組示範動作後讓幼兒自己嘗試,幼兒躍躍欲試,第一次滾球的時候,老有幼兒滾不到圈裡,老師讓他們多看(看別的小朋友滾)多練,經過嘗試後最終能把小球滾進地上的圈裡,開始距離要遠些,看到幼兒能滾進的不多,及時縮短距離後效果好很多。這個活動中,幼兒參與意識強,看到自己能把球滾進圈裡時都很激動,都期盼能再滾一次。
「過小河」時,老師在講雙腳跳的要領時,幼兒在原地就跟著做,都能雙腳多前一個圈跳進後一個圈,只有少數幼兒能連續跳,幾個年齡小、個子矮小的幼兒跳時不能保持身體的平衡摔在地上,經過老師再次提醒方法以及同伴鼓勵後,能堅持跳完,還有幾個幼兒膽小不敢雙腳跳,在老師的鼓勵幫助下也敢跳了。
「開火車」時,幼兒一個接一個做得非常好,用腳尖走比較平穩,用腳跟走時好些幼兒走不了幾步就掌握不了平衡,這時我縮短了腳跟走的時間,幼兒就走得很好了。
這次活動設計方案時幼兒我沒把人數問題考慮周全,分成三個組活動,幼兒的等待時間都很長,後面沒玩的幼兒玩的興致受到一定的影響,有的幼兒開始不能約束自己,經過老師的提醒後方能管住自己。活動前沒考慮到小班幼兒的能力,第一次滾小球時,距離遠了,幼兒滾球的准確性差,第一輪幼兒基本都沒把球滾進圈裡。
如果現在讓我再上一次,首先我會考慮到人數的問題,盡可能讓每次活動的人數少一些,把幼兒分成兩部分來上,一部分由一名保育員安排在教室做別的活動,每個游戲活動前把游戲規則講清楚,讓幼兒在活動時安全方面有保障。活動前多推敲活動方案的可行性,並對教案進行說課,發現問題及時修改。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在一次體育游戲中練習走木梯,部分幼兒膽小不敢大膽邁步前行,尤其有少數女孩沒有人扶住更不敢邁步。根據幼在體育活動中,尤其是在有一定挑戰性的器械運動中顯示出膽小、害怕的心理,我選擇了兒歌《小熊過橋》,通過小熊過橋前後的心情變化塑造了一隻勇敢的形象。旨在讓幼兒通過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學習有表情地朗誦兒歌,從而體會小熊過橋的心情,不畏懼困難勇敢克服害怕心理,大膽參加有挑戰性的體育活動。
活動目標:
1、體會小熊過橋的心情,不畏懼勇敢克服害怕心理。
2、理解兒歌內容,學念兒歌。讀准:"竹""聲""睛"等字音。
3、能較連貫、有表情地的朗誦兒歌。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表演。
活動准備:
知識經驗准備:
教師:熟悉兒歌《小熊過橋》。
幼兒:觀看過水流湍急的河水,玩過獨木橋。
物質材料准備:木偶小熊、自製小竹橋、烏鴉等;手偶若干;
環境准備:小熊過橋的情景;在活動區提前投放小熊木偶、
活動過程:
一、手偶表演,激發幼兒興趣。
1、討論:你們走過獨木橋嗎?
2、教師隨故事表演木偶。
二、幼兒初步了解兒歌內容。
1、播放課件《小熊過橋》,幼兒觀看,並引導幼兒討論:
(1)小竹橋,搖搖搖,有誰來過橋?
(2)小熊走到橋上是怎樣的表現?心情怎樣?
(3)小熊不敢過橋,誰看見了?它們是怎樣對待小熊的?
(4)聽到烏鴉和流水的嘲笑聲,小熊是這么做的?誰跳出來,用什麼方法鼓勵小熊大膽過橋?
(5)小熊是怎樣過橋的?鯉魚樂的怎麼樣?
三、學念兒歌《小熊過橋》。
1、教師隨兒歌有節奏的表演木偶。
2、教師有感情的朗誦兒歌。
3、播放課件《小熊過橋》,幼兒集體朗誦。(2次)
4、教師與幼兒接龍朗誦兒歌。(1次)
5、遮蓋部分兒歌,教師幼兒交換角色進行。(2次)
四、幼兒隨教師一起進行表演
1、將椅子擺一排,請一個幼兒扮演小熊(戴頭飾),全班一起朗誦。(老師操作烏鴉、流水)
2、全班幼兒操作手偶表演兒歌。
五、教育幼兒在體育游戲時,大膽按照老師的要求練習,向小熊學習。對於膽小的小朋友,我們要想小鯉魚一樣給予熱心的鼓勵,讓他們慢慢勇敢起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喜歡動手操作,能與同伴合作榨出果蔬汁,並用完整的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發現的結果。
2、能運用多種感官感知果蔬汁在顏色、味道等方面的不同,並能用不同的方法表徵紀錄。
3、知道果蔬汁有豐富的營養,願意多喝果蔬汁。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 講話。
5、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活動准備
1、各種榨汁機若干
2、新鮮水果、蔬菜若干(西紅柿、橘子、香蕉、菠菜、芹菜等)
3、糖、蜂蜜等若干
4、圖文並茂的記錄卡紙若干、大匯總表一個
5、操作時用的各種小勺、小盆等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橘子汁、西紅柿汁」引發幼兒探索興趣。
1、「小朋友,你們知道我的.手絹下面藏的是什麼嗎?」師幼共同說:5、4、3、2、1,老師打開手絹。
2、請幼兒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說一說他認為是什麼東西。
3、請幼兒觀察自己桌上的兩杯果蔬汁,通過聞味、觀察發現有果粒等方法知道是果蔬汁。
4、你覺得這會什麼水果、蔬菜汁呢?為什麼?
5、到底是什麼呢?請幼兒品嘗。
二、鼓勵幼兒自選材料動手榨果蔬汁。
1、除了橘子和西紅柿,還有什麼水果、蔬菜可以榨汁?會是什麼顏色?味道的?
2、出示各種果蔬,提問:怎樣做?那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
3、幼兒自選材料進行榨汁活動,
⑴、活動前老師提出操作要求:
※每組幼兒自己分工,選出一名紀錄的小朋友,操作結束後,要將操作結果(榨的是什麼?有沒有汁?多還是少?是什麼顏色的?會是什麼味道的?汁里渣粒剩餘的多少?)記錄下來。
※在操作是要注意安全,可以請周圍的老師來幫忙。
⑵、幼兒操作時,教師注意指導觀察幼兒操作過程,引導幼兒及時紀錄觀察結果。
⑶、操作活動後,每組請一名幼兒到前面介紹自己組的記錄結果。引導幼兒思考:為什麼有的汁多?有的汁少?有的沒有汁?怎樣才能炸出汁來?
三、在品嘗活動中,感受果蔬汁的不同味道。
1、「那麼,他們到底是什麼味道的呢?」鼓勵幼兒用小勺隨意品嘗自己、同伴榨出的果蔬汁。
2、在品嘗過程中,鼓勵幼兒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並將表示好喝或不好喝的標志貼在相應的大統計表裡。
3、請幼兒觀察統計表。
※鼓勵幼兒說一說哪些果蔬汁是好喝的,告訴孩子們果蔬汁非常有營養,要多喝果蔬汁。
※和孩子們一起找找那些果蔬汁是不好喝的。提問:果蔬汁非常有營養,怎樣才能讓蔬菜汁變得好喝呢?
4、出示老師 提供的各種材料,鼓勵幼兒進行嘗試,幼兒操作前,教師要提出相應的要求。
5、鼓勵幼兒再次和同伴分享自己的發現。
四、 小結自然結束,請幼兒和老師一起將用過的材料進行 整理歸類,分別放好。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一、來園接待:7:35——7:45。活動內容:迎接幼兒,值日生照顧自然角、。活動准備:前一天安排值日生並分配任務。活動目標:觀察幼兒入園情緒,並主動與幼兒進行交流。
二、晨間活動:7:45——8:20
活動內容:
套圈
活動准備:
套圈若干
活動目標:
1、加強幼兒手眼協調能力。
2、有序活動,積極探索活動的新玩法。
三、早操:8:20——8:40
活動內容:阿童木、維納斯、搏擊操
活動准備:平衡木10根
活動目標:
1、出操前,行進的隊伍有序、整齊,保持情緒愉悅。
2、做操時,能根據音樂的節奏展現肢體動作,與同伴配合默契。
四、生活活動和晨談:8:45——9:00
活動內容:
點名
播報新聞
我去過的地方(重點)
活動准備:《小朋友用書·我的祖國叫 中國》
活動目標:
1、用完整的語言講述我去過 中國的哪裡,看到了什麼。
2、提高幼兒傾聽習慣,增長幼兒見識。
五、教學活動:9:00——9:30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 中國人與外國人在膚色、外貌以及飲食習慣等方面的不同,知道自己是 中國人。
2、知道 中國很大, 中國人很聰明,萌發做 中國人的自豪感。
活動准備:
1、各種膚色的小朋友圖片
2、各國食物和餐具圖片
3、人手一個地球儀
活動過程:
一、經驗交流
策略:1、教師出示各種膚色小朋友的圖片,引導幼兒找出圖片上的 中國小朋友
把 中國和外國小朋友分別放上下兩排
2、學說各國小朋友互相問好的語言
指 導語:1、今天張老師請來了幾位小朋友,請你先找出 中國小朋友,第幾個?
2、 中國的小朋友長得什麼樣?與其他國家小朋友比較,他們有什麼不同地方?
二、觀察與操作
策略:1、幼兒分別選擇各種食物和餐具進行分類
2、師幼共同檢查
指 導語:我們最愛吃什麼?外國小朋友愛吃什麼?
三、尋找發現 中國的地理位置
策略:1、出示地球儀,以「 中國娃娃住在哪裡」為題,請幼兒在地球儀上找找 中國的位置,並用筆做上記號。
2、共同認識首都北京的位置以及地圖上的特殊標記。
3、引導幼兒嘗試在世界地圖上找到某些外國小朋友居住的大致位置
四、感受祖國真大
策略:1、地球儀上比較 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大小,知道 中國很大。
2、看 中國地圖,啟發幼兒說說 中國地圖的外形像什麼,通過比較知道 中國很大。
3、欣賞歌曲《我們是 中國人》
六、區域活動:9:35——10:05
活動內容:區域活動
建築基地——建構區
腦力大比拼——益智區
書香小築——語言區
小月亮舞台——表演區
科學小奧秘——科學區
數學智多星——數學區
製作間——美工區
驚奇一線——美工區
爭分奪秒——認知區
勞動真光榮——生活區
重點指導:建構區
活動准備:
各種塑積、薯片罐、奶粉罐、紙盒和紙箱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安靜有序的參加區域活動,遇到問題能夠尋找正確渠道解決。
2、重點觀察「火車軌道」的活動情況,鼓勵幼兒互相合作延伸空間。
七、生活活動:10:10——10:20
活動內容:吃橘子
活動准備:每人1個橘子
活動目標:
1、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嘗一嘗,形容橘子的特徵。
2、懂得吃水果前後要洗手,能做到安靜吃東西。
八、戶外活動:10:20——10:50
活動內容:跳繩
活動准備:每人一根繩子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掌握跳繩的要領,並能堅持練習。
2、培養幼兒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 精神。
九、餐前活動:10:50——11:00
活動內容:區域講評
活動准備:火車軌道游戲時遇到的困難,討論如何解決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不同的想像與創造,並給予肯定。
2、引導幼兒遵守在區域活動中的規則。
十、午餐:11:00——11:30
活動內容:午餐
活動准備:人手一份午餐、小毛巾
活動目標:
1、能夠安靜、愉快的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不挑食、不剩飯。
2、養成飯前洗手、飯後漱口的良好衛生習慣。
㈢ 幼兒園廢紙箱手工製作收銀台
紙箱做收銀台怎麼做
㈣ 幼兒園小班區域活動教案
幼兒園小班區域活動教案 1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區域活動教案 ,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區域活動教案 1
活動目標:
喜歡上幼兒園,體驗與教師、同伴共同活動的樂趣。
活動准備:
錄制「幼兒在園一日生活」的錄影或拍攝幼兒園活動的照片。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看錄像或照片,說說幼兒園的一日活動。
2 、 引導幼兒自由交流自己的想法,鼓勵幼兒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3、操作《幼兒園里真快樂》教師引導小班幼兒看一看、說一說圖片內容 鼓勵幼兒在自己喜歡的活動下
方的小圓臉上畫笑眯眯的嘴巴。
4、開展「大帶小」活動,鼓勵幼兒與中大班的哥哥姐姐一起聽音樂快樂的游戲 。
活動重點:
能講出幼兒園快樂的事情。
區域活動:
開放角色區、建構區、表演區等,投放適宜的活動資料,鼓勵幼兒自
由選擇材料開展活動; 學唱《找朋友》歌曲。
家園共育:
(1)引導家長經常與孩子說說幼兒園的趣事,激發幼兒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願望。
(2)開展家長助教、親子同樂等活動,豐富幼兒一日活動內容,體驗在幼兒園生活、游戲的快樂。
活動資料:
《找朋友》
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敬個禮呀、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再見。
幼兒園小班區域活動教案 2
擺扣子
【操作目標】
1、喜歡參加游戲活動,願意動手進行操作。
2、能根據不同的數字進行擺放鈕扣。
3、學習一一對應。
【操作材料】
自製衣服,鈕扣,1~4的數字卡片。
【操作層次】
第一層次:幼兒自由探索玩扣子,培養對數字的感興趣並認識不同的數字。
第二層次:學習一一對應。利用教師提出的材料進行擺放,初步學習一一對應。
第三層次:根據自己的意願在衣服上擺放鈕扣,並根據鈕扣的數量尋找相應的數字。
【指導建議】
1、活動初期到在數字的後面畫上圓點,幫助幼兒理解認識數字。
2、鼓勵幼兒在活動中進行合作游戲。
幼兒園小班區域活動教案 3
活動目標:
1、認識數字1-5,能進行點數。
2、愛護圖書,不撕扯毀壞,能安靜看書。
3、 喜歡與同伴交流,能一起合作游戲。
4、認識紅、黃、藍三種顏色,能按圖形進行粘貼花朵和葉子。
能較好使用膠水。
5、游戲結束能將玩具材料收放整齊。
活動准備:
娃娃家:餐具和廚具、娃娃。
語言區:圖書、字卡。
美工區:畫好的花朵圖形、各種顏色的花瓣和葉子。
科學區:帶數字的手、海綿紙製作的戒指。
活動過程:
一、引入:
小朋友們,大家都有一雙靈巧的手,你的手會做些什麼?幼兒說一說。現在讓我們用靈巧的手開始好玩的游戲吧。
二、認識各區
1、玩玩樂:大家一起看,在娃娃家中,老師為大家准備了很多好玩的餐具和廚具,有小鍋小勺,杯子水壺,大家商量好自己當什麼,可以當爸爸媽媽,可以當爺爺奶奶,還可以當小娃娃。注意,用完的東西要放回原處哦。
2、讀讀樂:現在我們來到了讀讀樂,這里有很多圖書和字卡,老師聽說小朋友可愛看書了,咱們輕輕翻,慢慢看,安靜地,不打擾別人好嗎?
3、套套樂:這里來了好多的手寶寶,看看手指上都有什麼?有有數字寶寶,你認識這些數字嗎?能給她戴上戒指嗎4、貼貼樂:花園里的花開得真鮮艷,這些花都是什麼顏色的?我們一起做一做好嗎?
三、幼兒取卡進區活動,教師提要求:小朋友們看見這么多好玩的,已經躍躍欲試想玩了,讓我們趕快取卡進區吧。注意,不要喊,不要擠。要互相謙讓。
四、幼兒活動,教師指導五、講評,展示作品六、活動結束,整理材料。
幼兒園小班區域活動教案 4
一、科學區:
摸一摸
1、材料:達布口袋、海棉、砂紙、蠟光紙、小瓶內分別裝有冷、熱水。
2、玩法:讓幼兒伸手在大口袋裡摸一摸,說出自己的感受,如:軟軟的是海綿。
3、指導:注意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對不同物體的感受。
二、手工區:
穿珠珠
1、材料:自製珠子若干、細繩
2、玩法:
1)幼兒任意的串珠子。
2)穿珠子是保持正確的姿勢。
3、指導:
1)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發現木珠掉在地上及時撿起來。
2)注意避免幼兒將珠子放入口、塞進耳、鼻之中。
三、語言區:
鏡子里的東西
1、材料:大小不同的鏡子若干。
2、玩法:認識鏡子,知道鏡子能照出物體的樣子,能使用鏡子照出自己的面容,說出自己的五官。
幼兒園小班區域活動教案 5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培養幼兒對看圖講述的興趣,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2、學習完整、連貫地描述單幅(多幅)圖片內容。
3、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自己動手製作故事桶。
活動准備
可樂瓶、飲料罐、廢舊圖書、畫報、剪刀、膠水、記號筆等。
操作層次
第一層次:自由擺弄故事桶,學習玩的方法,並且在活動中,產生對語言活動的興趣。
第二層次:嘗試進行單幅(或多幅)圖片講述,注意講述內容的連貫性和完整性,學習良好的語言習慣。
第三層次:學習自己動手製作故事桶,利用圓點、圖案等進行標記。
指導建議
1、在講述中,鼓勵幼兒先進行單幅圖片講述,再將單幅圖片串連起來,學習完整、連貫的講述。
2、製作故事桶時,幼兒可以將相連的圖片內容加以組合,也可以嘗試將不相關的圖片加以,串連成一個故事。
幼兒園小班區域活動教案 6
喂豆豆
【活動目標】
1、幼兒能正確使用勺子。
2、注意安全操作。
3、讓幼兒愛護小動物。
【活動准備】
黃豆若干;小勺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們,老師今天帶來了幾個小動物,他們都很餓很餓啦,可是它們太小了,我們需要給小動物餵食物。
二、活動過程。
(1)和幼兒一同討論勺子的作用。
(2)和幼兒討論怎樣使用勺子。
(3)介紹用勺子怎樣來盛豆子,並且向幼兒介紹豆豆的安全使用。
A、勺子使用的安全,不能搶勺子,也不能用勺子打人戳人。
B、安全使用豆豆,不能把豆豆放到嘴裡耳朵和鼻孔里。
C、延伸到其他小豆豆之類的東西,也不能隨便放在嘴裡耳朵里和鼻孔里
(4)教師示範怎樣喂豆豆給小動物。
(5)讓幼兒自己嘗試給動物喂豆子,鍛煉幼兒的手部肌肉。
三、總結。
總結如何給小動物喂豆豆,並且培養幼兒熱愛小動物的情感。同時要注意強用勺子和豆豆的安全。
幼兒園小班區域活動教案 7
【活動目標】
1、能圍繞主題扮演角色開展游戲,通過游戲增進對社區的了解。
2、願意與人交往,體驗和同伴共同游戲的樂趣。
【活動准備】
超市、醫院、理發店、娃娃家等娃娃社區游戲環境布置與材料准備。
【活動過程】
1、以兒歌形式,引出遊戲。
(1)教師邊開汽車邊念兒歌入場。
小汽車呀嘀嘀嘀,開到東來開到西,車輪軲轆轉呀轉,小汽車呀開呀開,載著我們到娃娃社區去。
(2)幼兒自選角色區域上車。
師:要到超市、理發店、醫院、娃娃家的人請上車。
(3)邊念兒歌邊帶領幼兒進角色游戲區。
幼:小汽車呀嘀嘀嘀,載著我們到娃娃社區去。
師:陽光超市到站了,到超市的人請下車……
2、幼兒扮演角色,分組游戲,教師巡迴指導。
(1)協商角色,引導幼兒明確理發店、醫院、超市、娃娃家等角色區中的職責,積極參與游戲。
(2)教師以角色身份參與游戲,有意識地創造、豐富游戲情節。
(3)鼓勵幼兒在游戲中積極與人交往,能參與其他組的游戲。
3、結束游戲。
(1)教師進區域分組評價(與人交往、服務質量、態度等)。
(2)兒歌結束語:小汽車呀嘀嘀嘀,開到東來開到西,車輪軲轆轉呀轉,小汽車呀開呀開。娃娃社區下班了,坐上我的小汽車,我們一起回家了。
幼兒園小班區域活動教案 8
設計意圖:
丟手絹游戲規則簡單搞笑,貼合幼兒好奇、好模仿、好動的特點,容易被幼兒所理解,且隨時隨地自由結合,只需要一塊手絹做道具就玩的很開心,十分適合孩子玩。所以我設計了一節體育游戲《丟手絹》。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幼兒傾聽音樂,大膽的游戲表演。
2.透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准備:
手絹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
師:孩子們你們喜歡玩游戲嗎?生:喜歡。
師:你們最喜歡玩什麼游戲,能告訴老師嗎?
生:(七嘴八舌的議論著,比劃著)
師:孩子們,這天老師教你們玩一個新游戲,你們高興嗎?
生:(回答)
二、游戲開始
師:但是,我們要玩這個游戲還得會表演才行喲。
1、師:描述一些小動物如:小花貓的叫聲(喵喵)、小黃狗的叫聲(汪汪)、小青蛙是怎樣跳(半蹲雙手兩側舉跳)、小白兔是怎樣跳(半蹲雙手做兔子耳朵跳)、蝸牛是怎樣爬(緩慢的爬)、大猩猩是怎樣走(大手大腳的往前走)等等。
2、教會幾個舞蹈如:《花蝴蝶》、《兔子舞》等等。
3、教會幾首歌如;《上學歌》、《哈巴狗》、《數鴨子》、《小兔子乖乖》、《數蛤蟆》等等。
4、教師教會幼兒唱《丟手絹》這首歌。
5、嘗試游戲
(1)講述游戲的規側,由教師先示範游戲。
(2)用開火車的方法圍成一個圈,然後蹲下,把自己的小手輕輕的跟著音樂拍起來,一邊拍一邊輕輕的跟著音樂唱《丟手絹》這一首歌,但是在做游戲的時候,小朋友們必須要遵守游戲的規側不要告訴被丟者,這樣主要訓練學生的反應潛力和跑步。當小朋友沒有發現或者沒有追上者在圈中表演一個小節目。
(3)在活動過程中還有些小朋友不停地叫:加油!加油!
6、教師和孩子們愉快地游。
三、游戲結束
師:小朋友,游戲好玩嗎?生:(回答)
師:游戲這么好玩,在課間休息的時候也能夠五個八個小朋友就能夠做這個游戲,回到家也能夠和自己的爸爸、媽媽、哥哥、姐姐等等一齊來做這個游戲。當然,以後你們如果還有更好玩的游戲,也能夠到學校來和老師,和小夥伴們一齊玩。
【活動提示】
1、游戲開始時間由教師扮丟手絹的人,坐在地上的幼兒不能隨意,扭頭看身後,也不能告訴其他幼兒手絹丟在哪裡。
2、丟手絹的人不能繞著圈子走了一圈又一圈,還是沒有把手絹丟給某人。
3、丟手絹的人剛走過你的身後時,你不能偷看背後有沒有手絹。
幼兒園小班區域活動教案 9
操作目標:
1、認識3種動物的名稱及其外形特徵。
2、初步了解這些動物的生活習性,學說相關的短句。
操作材料:
1、各種動物形象(嘴部開口)。
2、各種食物卡片。
操作層次:
第一層次:選出1~2種動物愛吃的食物,邊送入動物的口裡,邊說出「××,××請你吃××」的短句。
第二層次:分別選出3種動物各自愛吃的食物,用普通話說出相關的短句。
第三層次:在以上基礎上說說這些動物有什麼本領。
操作說明:
根據動物的習性,挑出相應的食物卡片進行餵食,邊喂邊進行語言表述。
指導建議:
1、允許幼兒餵食時有多樣性的選擇。
2、引導幼兒在餵食時用語言來表述自己的行為。
幼兒園小班區域活動教案 10
活動目標:
1、 加深對圓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印象。
2、 能根據材料的指示進行相應的分類活動。
3、 養成認真思考的好習慣。
材料提供:
1、 自製4個顏色不一的天線寶寶,並在每一個天線寶寶的肚子上剪出各種圖形。
2、 圖形餅干若干。
操作層次:
第一層次:根據天線寶寶肚子上口袋的形狀,進行餅干分類。
第二層次:根據天線寶寶肚子上口袋的形狀和顏色,進行餅干分類。
指導建議:幼兒在喂娃娃時,教師要引導幼兒說出手中圖形的形狀和顏色。
幼兒園小班區域活動教案 11
幼兒園小班教案
活動目標
1.樂意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並有與其他人交流的意願。
2.學習有意識地記住家裡或親人的電話號碼。
3.知道電話的用途,會進行簡單的操作。
活動准備
1.自製電話若干個。
2.應急電話號碼幾自製小動物電話卡若干。
幼兒園環境布置
活動提示
1.幼兒隨意擺弄電話,模仿打電話狀進行有話題地講述。
2.知道怎麼打電話,並嘗試看應急電話卡進行撥號呼叫。
3.給小動物打電話,並自由地進行想像性表述。
4.同伴間互打電話,能配合對方的思路進行交流。
指導要點
1.為幼兒營造一個樂說、敢說的環境。
2.鼓勵幼兒與同伴大膽地交流,自由表達自己的情感。
3.讓幼兒知道只有在求救的情況下,才能撥打應急電話。
小班教案區域活動
小班一日活動教案
一、晨間活動:區域活動
目標:
1、熟悉各個區域的活動內容與方法。
2、增進幼兒間的互相交流交往,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
准備:布置好各區域活動
過程:
1、互相問好,師幼、幼幼相互交流。
2、幼兒選擇喜歡的區域進入活動,教師作好引導、觀察。
3、整理活動區,適當講評。
幼兒園小班區域活動教案 12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感知夏季服裝的特點,並找出其規律。
材料投放:
各季節的服裝,紙箱。
游戲指導:
幾個紙箱中放著幼兒帶來的服裝。幼兒紛紛翻找自己帶來的衣服向別人介紹。教 師提出問題:「這么多漂亮的衣服放在紙箱里不好找怎麼辦?」幼兒商量出的辦法是「疊整 齊」和「放在衣櫃里」。整理好衣服後,教師與幼兒玩給娃娃選衣服的游戲,重點引導幼兒 說出選衣服的理由,以強化夏季服裝的特點。給娃娃換好衣服後,教師再次提出問題:「現 在櫃子又翻亂了,大家再想一想,怎樣把衣服收得又整齊又好找?」幼兒想出許多辦法,最後一致認為,把夏天的衣服放在衣櫃里,其他季節的衣服放回箱子里。幼兒在整理的'過程中找出了夏季服裝的規律。
美工區
活動目標:
讓幼兒通過挑選布料為娃娃做衣服、搭配服裝來感知服裝的特徵。
材料投放:
硬紙板做的人物頭型若干。不同質地的布料剪成的服裝樣若干,包括 厚裙、薄裙、長衣、長褲、短袖衫、短褲等,與服裝樣相同的紙樣若干。
游戲指導:
教師引導幼兒用布剪成的服裝樣與紙樣為娃娃製作夏季服裝。製作方法為幼兒將 同樣的服裝樣與紙樣配對粘好,再選擇人物頭型帖上。教師可引導幼兒說說「為 什麼用這塊布為娃娃製作夏天的服裝」,以強化幼兒對夏季服裝特點的認識。
通過製作,幼兒總結出「製作夏天的服裝要用薄布,選擇無袖、短袖的裙子或上衣以及短褲 」。 還可根據本班幼兒的不同能力水平把服裝樣剪成兩三塊,讓幼兒在選一選、拼一拼的基礎上 ,製作夏天的服裝。
認知區
活動目標:
通過觸摸配對,讓幼兒感知夏季服裝的特徵。
材料投放:
摸箱,娃娃2~3個,娃娃的四季服裝若干,四季服裝配對卡片。
游戲指導:
幼兒從摸箱中摸出夏天的服裝給娃娃換上。教師引導幼兒用語言總結出夏季服裝的特點
幼兒園小班區域活動
給小動物穿毛衣
目的:嘗試有順序地纏繞毛線,發展手部小動作。
准備:齒輪繞線板,自製動物模板(由硬紙板和指偶組合而成)。
玩法:將毛線一端嵌入紙板缺口處,有順序地由里向外或由外向里纏繞,熟練後要求繞密繞緊。
造房子
目的:拼搭圖形,培養觀察能力,提高空間感知力。
准備:自製立體小房子(塑料飼養盒裝飾而成),四式貼片,平面小房子,五式貼片。
玩法:將不同形狀的貼片加以組合,直到貼滿「房子」空缺處,完成造房任務。
小刺蝟背果果
目的:練習搓圓,發展幼兒的小肌肉動作,提高造型能力及對形體的感知能力。
准備:牆面布置「小刺蝟」(餅干內盒 十 吸管),各色橡皮泥。
玩法:將橡皮泥搓成大小不同的圓球插在吸管上。
建議:年齡小的幼兒玩橡皮泥技能較單一,教師可創設有趣、易於體驗成功的環境。例如,用小籃子製成娃娃臉,讓幼兒將橡皮泥球串在一起給娃娃做項鏈;提供彩盤讓幼兒擺放自製「點心」等。
幼兒園小班區域活動教案 13
活動目標:
1、學慣用團、搓、捏的技能,並運用輔助材料表現出小刺蝟的外形特徵。
2、對泥工活動的興趣,發展的動手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
活動重點:
學慣用團、搓、捏的技能,並運用輔助材料表現出小刺蝟的外形特徵。
活動難點:
用團、搓、捏的技能,並運用輔助材料表現出小刺蝟的外形特徵。
活動准備:
1、人手一份橡皮泥
2、泥工板一塊
3、老師範例一個
4、火柴棒若干盒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1、有一種小動物,它全身都是刺,當發生危險遇到了敵人的時候,它就會捲成一團,變成一個刺球,這樣敵人就傷害不到它了,而且到了秋天的時候它就會在地上打滾,把果子刺到它的身上去,帶回洞里去,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小動物嗎?
2、老師:對啦,那就是刺蝟,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做一隻小刺蝟。小朋友們看一看,刺蝟身上有什麼啊?
幼兒:對了,有許多許多尖尖的刺。
3、老師:刺蝟身上有很多刺,這些刺是尖尖的形狀是用火柴棒做的,我們再來看看刺蝟的頭,刺蝟的頭像水滴,前面也是尖尖的,身子就是一個橢圓形的半圓形!再給它添上腳,腳用小小的圓來表示吧!大家看一看。
4、出示老師的範例,一邊講解一邊引導幼兒觀察。
二、基本部分。
(分發操作材料)
老師:現在呢,老師就把橡皮泥和泥工板發給小朋友,請你們把橡皮泥放在桌子中間,我們現在開始來做小刺蝟啦!
老師分發橡皮泥,和泥工板,請小朋友們拿出一團橡皮泥。
老師:我們先來做刺蝟的身體,揉成橢圓形,然後我們把長長的火柴棒擦在在刺蝟的背上,把黑黑的這一頭留在外面。我們來做刺蝟的頭部,頭部像一滴水珠,水珠尖尖的地方就是刺蝟的嘴巴,嘴巴做好了嗎?
(幼兒繼續操作)
老師:好的,現在大家一起來用少量的橡皮泥揉成刺蝟的腳吧,只要用一點點的橡皮泥就可以了。
三、評價活動。
老師:現在我們來看看大家做的怎麼樣吧,請小朋友們把你的作品放在桌子上,老師來看一看吧。
(表揚操作較好的幼兒)
四、收拾材料。
五、活動結束。
老師:好了,現在請小朋友們把橡皮泥裝起來放在桌子上,大家先一組一組把橡皮泥拿上來,收拾好了橡皮泥再把泥工板像傳書一樣給火車頭。
幼兒園小班區域活動教案 14
區域活動
一、科學區:摸一摸
1、 材料:達布口袋、海棉、砂紙、蠟光紙、小瓶內分別裝有冷、熱水。
2、 玩法:讓幼兒伸手在大口袋裡摸一摸,說出自己的感受,如:軟軟的是海綿
3、 指導:注意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對不同物體的感受。
二、手工區:穿珠珠
1、材料:自製珠子若干、細繩
2、玩法:
1)幼兒任意的串珠子。
2)穿珠子是保持正確的姿勢。
3、指導:
1)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發現木珠掉在地上及時撿起來。
2)注意避免幼兒將珠子放入口、塞進耳、鼻之中。
三、語言區:鏡子里的東西
1、 材料:大小不同的鏡子若干
2、 玩法:認識鏡子,知道鏡子能照出物體的樣子,能使用鏡子照出自己的面容,說出自己的五官。
幼兒園小班區域活動教案 15
一、活動目標:
培養寶寶搓、擰泥的技能。
二、活動准備
彩色橡皮泥(紅、黃、藍、綠、巧克力色等);一個盤子,泥工板,範例一盆麻花。
三、活動過程:
1、教師頭戴廚師帽:我是高級點心師,我做了世界上最好吃的點心,你們想看看嗎?(出示範例麻花)你知道它的名字嗎?(討論)這么漂亮的麻花,寶寶想動手做一做嗎?
2、操作:
A、取一紅色橡皮泥,給它拉拉長,然後放板上搓搓長,搓成亮亮的細圓棒,再把它折過來兩端靠在一起,折好後,雙手持兩端,輕輕擰一擰。這樣一根麻花就做好了!然後,把它輕輕放入盆中。
B、取綠色橡皮泥(顏色由寶寶的喜愛自選,可以是單色,可以是雙色)搓兩根小圓棒,然後兩根小棒放在一起,擰成麻花果。注意:每根圓棒的長短要一樣,粗細要均勻,做出的麻花才漂亮。
3、寶寶操作並引導它邊搓邊念兒歌;
橡皮泥兒拉拉長,放在板上搓搓長。
搓成亮亮細圓棒,捏起兩端輕輕擰。
小小棒兒變了樣,變成麻花的模樣。
展評:讓寶寶說說盤里的哪根麻花最漂亮,一共有幾根數一下。教師給予表揚鼓勵。
提示:做好的麻花可以做多種游戲,如:「分果果」「請客」還可利用它來引導寶寶排序,數數分類比較等。
㈤ 幼兒園中班區域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需要准備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區域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班區域教案 篇1
閱讀區的"新書"
在玻璃球滾畫中,孩子們用老師提供的許多圖片在把小玻璃球出去玩的事都反應在了自己的作品上,孩子們講述的興趣很高,我就選擇了幾張孩子們的作品張貼在了語言區天線寶寶的肚皮上,早上就有幾個孩子來到了語言區出現了這樣的現象:
實錄:
陸雨晨指著牆上的畫說,"呀,快看呀 ,這是我的,我的小玻璃球到草地上玩了,還看見小草呢 ,蝴蝶也飛來了,蝴蝶身上的顏色很漂亮 五顏六色的。"邊說還學這蝴蝶飛起來。陳浩傑說:"小玻璃球看見了小朋友了,還有滑滑梯的小玻璃球也去玩了。說著還拍起了小手。"、、、、、、 就這樣,孩子們在你一言我一語中愉快地分享著閱讀的快樂。
看著孩子們開心的樣子,我不禁反思:
為什麼孩子們會對這些畫產生強烈的閱讀興趣呢?我覺得這想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一是由於這些閱讀材料是孩子自編的,因此,他們已經從感情上接納了這一閱讀材料。而且閱讀的過程也成為了再次重溫和體驗成功的活動。二是孩子自編圖書的內容比較貼近他們的生活,孩子能夠獨立理解,所以非常容易引發孩子的閱讀興趣。三是因為幼兒在閱讀自己或同伴自編的材料時,思維的自由度相對較大,且不受原作的約束,故而閱讀的難度相對降低了。
由此,我感到在非正式的閱讀活動中,教師在提供孩子閱讀的材料時應更貼近孩子的生活。如可以提供孩子的繪畫作品,將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照片製作成系列圖書等。這一類的閱讀材料更易引發孩子的情感的共鳴,促進孩子之間的交流以及發展孩子的人際交往智能。同時,通過對同伴圖畫符號的破譯,孩子閱讀的能力又能得到提高,是一舉多得舉措。尤其對於小班孩子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
幼兒園中班區域教案 篇2
一、角色區
理發店
幼兒一般都有上理發店理發,或陪媽媽做發型、美容的體驗。他們對發型師熟練的梳、剪、吹、洗等操作頗有興趣,幼兒園設置「理發店」,將會滿足他們參與這類活動的願望。
開辦「理發店」必備的材料有:鏡子、「剪刀」、梳子、「電吹風」、臉盆、圍布「卷發器」,以及洗發水瓶,發屋標志、發行頭像等。
「剪刀」: 用硬紙板或塑料墊板製作。
「電吹風」: 用泡沫塑料切割製作或利用壞了的電吹風
「熱水器」: 找一與熱水器相似的紙箱,在底部穿兩個洞,插上塑料管,裝上「開關」,並在出水管上安裝「噴頭」。
娃娃家
家,通常讓人感到溫馨、親切、有安全感。因此,幼兒(特別是小班幼兒)喜歡在這安全的港灣中,放鬆自己,體驗親情,扮演角色,得到滿足。幼兒只需用幾塊積木圍合起來,放進「小床」、「小鍋」、「小灶」等玩具,就可以再現家庭成員的言行與關系。為了讓幼兒玩得更投入、更開心,教師可以從環境布置、材料投放以及知道等發面動一番腦筋。
首先,「娃娃家」的布置應貼近家庭並充滿童趣。在場地布局上,最好用小屏風或積木將「娃娃家」分隔成「廚房」和「卧室」,以便活動的開展。「廚房」擺放「飲具」,「卧室」里放置「傢具」,再掛上一張反映家庭生活或合家歡的圖片,有條件的話,鋪上一快地毯,使「娃娃家」變得更加舒適溫馨。
「娃娃家」所投放的玩具與道具,應是幼兒在家常見的東西。如搖籃、布娃娃及日用品(奶瓶、菜籃、小桶、掃把、簸箕、圍裙、抹布)等。此外還需准備一些反映角色特徵的服飾、道具或小標志,使角色更加形象逼真,也使扮演者牢記自己的身份和職責。尤其對年齡較小的幼兒,可促使他們有始有終地扮演。
年齡小的幼兒很難與別人分享玩具或輪流、等待而且模仿的願望特別強,看見別人做「媽媽」,也要做「 媽媽」;看見別人有 「小鍋」,也吵著要「小鍋」。因此,教師提供給小班幼兒的玩具數量要多些,應允許幾個幼兒同時扮演「媽媽」然後,逐步將他們分成幾個「家」。
在「娃娃家」游戲的開展過程中,教師重要的是觀察幼兒
的活動,並適時適度的介入指導。一般年齡較小的幼兒對成人的依賴性強,他們喜歡游戲,但又缺乏經驗,活動的內容十分單調,常常是沉浸在玩具材料的擺弄之中。這時教師不妨扮演「外婆」的角色適度地幫助幼兒回憶各角色的言行與職責,提醒「媽媽」給「娃娃」「喂飯」、「洗澡」哄「娃娃」「睡覺」,「爸爸」去「買菜」,「姐姐」去「上學」……幼兒明確了自己所擔任角色的職責,便能逐漸使游戲的情節更加豐富和深化。年齡較大的幼兒已能共同協商,自選角色了,應獨立開展游戲。教師只需採取間接的指導方法來幫助他們拓展游戲的內容和情節,引導幼兒向健康的主題及更深的扮演技巧發展。如:給 「家庭成員」「過生日」,開「家庭聯歡會」,或到「商店」「購物」,到「美容廳」「理發」,促進「娃娃家」與其他主題的聯系。有時侯也可在一個班內多設幾個「娃娃家」讓各個「家庭」互相往來,到「鄰居家」中「串門做客」,培養文明交往能力。
以下介紹幾種「娃娃家」道具的製作方法,希望能起拋磚引玉的作用。
「液化氣灶」: 在扁長形的紙箱上方挖兩個洞,並加上「開關」,然後稍加裝飾。
「鍋」: 用廢舊皮球切半或用大竹節等做「鍋」。
「搖籃」: 用毛巾或繩網固定在兩張小椅子靠背上,就成為一個簡易的「搖籃」。也可用一個長形籃子或木版鋪上小床單,四個角安上繩子吊起當「搖籃」。
「洗衣機」、「冰箱」: 選擇較大的紙箱,在上方割成兩個可翻開的蓋,裝飾成「洗衣機」。如果在紙箱的側面割成兩個可打開的「門」,加上「拉手」,就是一個「雙開門冰箱」。若有條件,用木材製作成外觀像家用電器的櫃子,將更加牢固,能長期使用。
商店
「商店」里琳琅滿目的「商品」常激起幼兒購買的慾望。他們在「商店交易」活動中,體驗社會交往,發展口語能力,培養市場經濟意識。開展「商店」游戲前,需豐富幼兒有關貨幣和買賣交易方面的常識,同時准備「商店」游戲所需的道具,如「商店」的「商品」,「售貨員」使用的「秤」、包裝袋「零鈔」,「顧客」使用的「錢包」、「籃子」「貨幣」等。活動中,教師應提醒幼兒禮貌待客主動為「顧客」介紹「商品」。還可根據活動狀況,適時地給「商家」設置些難題,引發他們改變「經營方式」,增添「商品」種類,增加「服務項目」,以深化活動
主題。如開展「送貨上門服務」、「優惠大酬賓」等。還可提供一些紙張畫筆,讓幼兒在「買賣」閑暇時製作「宣傳廣告」,開展「促銷」活動。
「商店」里的「貨源」可!等等。
活動前,教師可組織幼兒或讓家長帶幼兒
觀看馬路上交通繁忙的景象,了解關於司機、交通警察的工作情況,獲得簡單的交通規則知識。建立輪流充當「司機」和「交警」的規則,讓大家都有機會擔任喜歡的角色,減少糾紛。活動中,教師可參與游戲,隨時提出問題,讓「售票員」和「司機」思考解決的方法。如: 「車」上的「座位」坐滿了,教師扮演「乘客」上車,提出沒有「座位」怎麼辦的問題,讓他們解難。同時還可以間接地引導「開車」游戲與其他主題游戲之間的聯系,擴展游戲內容。
下面介紹一些道具的製作方法,供參考。
「汽車」、「火車」: 利用長方形的紙箱,把上下挖空,在紙箱外面畫上或貼上車頭、車輪、車廂等裝飾圖案,左右兩側裝上背帶或挖一些小孔,幼兒站在箱內背上背帶或提著紙箱邊走邊「開車」或「乘車」。也可將桌子倒下安上「方向盤」,「車身」可用椅子擺成兩列再用細繩將「車身」圍起來做行走的「車」。
「人力車」: 將志向對角割開呈簸箕狀,把底部挖空,在兩邊各釘上一根小竹竿或小木棒,在紙箱兩邊安上「車輪」,使用時「乘客」站在「車」內與「拉車」幼兒一起走。
「紅綠燈」:可用硬紙板剪成,一面貼上紅紙,一面貼上綠紙,由「交警」舉著轉動「紅綠信號」指揮「交通、」。
「方向盤」: 用硬紙板剪成原形或用樹枝、草藤紮成圓圈,也可用大蛋糕盒的底部切割製作。
「票夾」: 將紙裁成長條做成「車票」,再用訂書釘釘在硬紙板上,或用鐵夾子夾「車票」。
「交通標志」: 用厚紙板剪成圓形,畫上各種交通標志圖案,繫上繩子,懸掛在必要的地方。
「交通崗亭」: 用大型積木搭一平台,「交警」站在上面大手勢,或用「紅綠燈」指揮「交通」。
「欄桿」: 將易拉罐或可樂瓶用竹竿連接製作,竹竿上可塗成紅白兩色。
小警察
警察正義凜然的形象是許多幼兒敬慕的對象。利用黑貓警長故事中黑貓警長、白貓衛士、白鴿偵探等正面角色,幫助幼兒分清是非,促進其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形式。教師可結合本班幼兒的觀察分析水平,設置一些案發情景。如:誰啃壞了「娃娃家」的用具,偷吃了「娃娃」的「食物」?玩具怎麼不見了?桌上是誰的腳印?……讓幼兒學會在細致的觀察和分析中尋找偵破案件的蛛絲馬跡。最後抓到壞蛋——一隻耳朵的 「小老鼠」等等。
此外,在「小司機」游戲中增設指揮「交通」的「交警」,在人民需要幫助時,出現「110巡警」等。這些都是幼兒喜歡效仿的角色,教師可隨時引導。
集市
在農村小鎮商品交易最熱鬧的地方,莫過於五天一次的集市了。集市上魚、肉、蛋、瓜果、蔬菜、土特產、手工製品等琳琅滿面,任人挑選,叫賣聲、吆喝聲此起彼伏,充滿了農家的風情,又不乏濃郁的商業氣息。
開展「集市」游戲,能滿足農村
幼兒參與成人交易活動的慾望,發展幼兒的社會性交往能力。我們不妨為幼兒開設「集市」,讓幼兒體驗那種熱鬧純朴的交易活動。教師可以和幼兒一道收集廢舊物品,自製一些游戲道具,如各類「農副產品」、「手工藝品」、「小商品」,以及交易用的「貨幣」、「秤」等,有些「商品」還可利用現成的自然物品。「集市」中需要製作和可利用的材料很多,下面向您提供幾種常見材料的製作方法。
「蛋」: 用泡沫塑料削磨成蛋形,塗上蛋的顏色。
「糧食」: 將水果包裝網一條條撕開當「粉干」、「面條」,泡沫塑料剝碎當「大米」,還可直接用秕谷代替。
「秤桿」: 用小木棍或竹棍制「秤桿」,用鐵線彎成「秤鉤」,取易拉罐或可樂罐底部做「秤盤」,廢鎖做「 秤砣」。
「蔬菜」: 可將海綿、泡沫塑料切割成需要的形狀,塗上相應顏色成為「青菜」、「蘿卜」等,最簡便的是直接用實物或採集野菜、樹葉來替代。
「瓜果」: 用粘土、泡沫塑料或海棉製成瓜果模型,用砂紙磨光並上色,也可用布縫制,用毛線編織,或用實物。
集市活動的「商品」非常豐富,除以上介紹的外,您不妨動動腦筋,製作一些本鄉本土的特色玩具,豐富幼兒的活動內容。活動中應注意提示他們禮貌待客,文明交易。
餐館
餐館的廚師頭戴廚師帽,手持鍋鏟,利索地進行烹飪,制出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佳餚,常令人羨慕,也令幼兒感到興趣。開設「餐館」將是幼兒樂意參加的活動之一。
您可以考慮為幼兒提供桌椅、屏風、櫥具、餐具、廚師帽、圍裙、菜譜、「食物」、「佐料」、抹布等,也可以讓幼兒自行尋找替代物或自製游戲材料與道具。下面介紹幾種道具和活動材料的製作方法,您不妨試試。
廚師帽: 用白布縫制或用較厚的白掛歷紙折疊成船形帽。
圍裙: 用白布或淺色花布縫制,上面稍加裝飾。
「 炊具」、「餐具」: 用大竹節或可樂瓶做蒸籠,用小竹節、瓦片或飲料瓶做 碗、盤。
「食物」: 食物的殼是最形象、最易得的「食物」,如貝類的殼,只要將其清洗干凈並曬干即可。另外,用橡皮泥、面團來製作「點心」,都是十分形象的材料。
「菜譜」: 用較厚的紙畫上或貼上各種食物的圖形。
醫院
上醫院看病,是幼兒常有的生活體驗,他們既好奇於醫生的診斷過程,又害怕護士打針。「醫院「的創設正好可以滿足幼兒好奇的心理,又可以幫助其克服恐懼的心理。
在創設「醫院」這一活動時,教師不妨與幼兒一同准備各部門(「掛號處」、「收費處」、「葯房」、「注射室」、 「診室」等)的標志,常見的醫療器械和葯品等(「聽診器」、「體溫計」、無針頭注射器、棉簽、紗布、膠布「脈枕 」、托盤、「處方單」、塑料「葯瓶」、自製「葯片」、小紙袋等),以及「醫護人員」用的桌、椅、「帽子」、「白大褂」等。
由於「醫院」游戲需要一定的醫療常識,因此活動前必須先豐富有關知識,讓幼兒熟悉就診程序,使活動順利開展。隨社游戲的深入,還可增加服務項目,如:添置「救護車」、「急救箱」等,上門為「病人」「治病」,開展「衛生宣傳」等活動。
幼兒園中班區域教案 篇3
活動來源
在活動中,幼兒對於心中的英雄人物——孫悟空有著濃厚的興趣,幼兒喜歡模仿孫悟空的動作,羨慕孫悟空的火眼金睛、順風耳,希望自己也有孫悟空的金箍棒,於是開展了區域化學習活動「美猴王」的活動。
活動目標
1、會進行細致地觀察,用多種方法來表現猴子的特徵;
2、知道人多的地方會等一等,遵守游戲規則。
活動資源
各種操作材料,供幼兒探究使用。
活動過程
1、介紹本次
活動的區域:
Happy time的時間又到了,這次又增加了一個新游戲「火眼金睛」,小朋友要從復雜的圖片中找出猴子來,你會怎樣找猴子?(引導幼兒按照一定順序從上到下、或從左到右)。看誰找得多。
2、提出活動規則:
⑴活動後保持桌面的整齊和干凈;
⑵人多的地方知道等一等,或先選擇其他的地方進行活動。
3、幼兒進行活動:
(附表格見後)
教師觀察發現:
⑴美工區中,雖然教師出示了幾種不同猴子的製作示意圖,但多數幼兒呈現的作品較單一,都選擇了倒掛的撕貼猴子。
⑵幼兒對如何操作記錄表缺乏經驗,許多幼兒都不知如何下手。
⑶科學區中,幼兒對於課件中能動且有語音配音的猴子,這一全新的內容興趣較濃,人數較多,有的幼兒因沒有選擇到此活動而變的有些不開心。
⑷益智區中《拼圖》的內容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幼兒很感興趣。
措施:
⑴動態的猴子比較可愛,
幼兒雖有相關經驗,但對於如何用撕貼的方法表達缺乏相關經驗,需要通過繪畫、描畫的形式,並鼓勵幼兒自己尋找輔助工具、材料,表現動態的猴子。
⑵在下次區域活動前,用5~10分鍾的時間請幼兒提出記錄時遇到的困難,大家一起來幫助他們想辦法解決。
⑶增加幼兒活動的機會,以滿足更多幼兒參與科學區、益智區的興趣。
活動延伸
根據幼兒的需要,為幼兒提供VCD、錄象《動物世界》,滿足幼兒對猴子的興趣。
幼兒園中班區域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自主活動,發展幼兒的動手探索操作能力和創造能力。
2、樂意共享自己的和別人的快樂。
活動材料准備:
音樂區:鋼琴、鈴鼓、響板
動手區:編制板、細紙條
認知區:小動物圖片若干
實踐區:火腿腸,小刀
游戲區:娃娃家所需材料
計算區:數字卡片、計算題板、水筆
探索區:雞蛋若干
生活區:筷子、小碗、菜、鞋帶
活動過程:
一、 導入主題
1、談話活動:你們喜歡玩區角活動嗎?(在上次的活動中王定渙學會了系鞋帶的本領,還有的小朋友發現了磁鐵的許多秘密)
2、 要求活動時保持安靜,專心操作、探索,不影響別人。遇到困難,不怕失敗,不輕易放棄。
3、介紹新增設的區域:今天在探索區放置了蛋寶寶,等會請小朋友動腦筋讓蛋寶寶站起來,好嗎?
二、幼兒自主活動 ;
1、幼兒按自己的興趣和意願進入活動區活動。
2、教師觀察幼兒的活動,對個別新材料,個別幼兒作適時的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探索,及時捕捉幼兒的創造表現,給予肯定。
3、發現幼兒遇到困難想放棄時,給予適時指導,爭取取得成功。
4 活動記錄:
今天在探索區放置了蛋寶寶,並要求幼兒利用教室里的各種材料讓蛋寶寶站起來,活動剛開始時,一起玩的幾個幼兒都徒手想讓蛋寶寶站起來,試了好些時間也不行,於是陳一鳴想起了去拿一塊長方形,中間有鏤空的積木,結果蛋寶寶站起來了,經他的提醒,旁邊幾個幼兒也想到了用積木讓蛋寶寶站起來,後來,他們又找到了杯子、瓶蓋、瓶子等各類材料,都能讓蛋寶寶站起來。
三、師生交流共享:
1 讓幼兒展示、介紹作品,部分展示在展示欄中,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及成功感,並體驗並分享自己的和別人的快樂,並引導幼兒大膽的表達自己的作品及成果。(王定渙表演彈鋼琴、林子怡把編織的生梨展示給大家看等)
2 請幼兒講講活動中有沒有遇到困難,遇到了怎麼做的。鼓勵大家遇到困難不要放棄,想辦法克服,就會學到更大的本領。
3 共同收拾各類教玩具。
幼兒園中班區域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實踐和討論,使幼兒進一步學習和同伴友好地共同玩。
2. 幼兒共同分享成功後的喜悅,使幼兒感受愉快的活動情緒。
3.鼓勵幼兒能用完整的語言、大膽的向別人講述自己和誰一起玩的,是怎麼玩的。
4.通過觀看圖片,引導幼兒分析、討論,懂得朋友間交往的方法。
5.幼兒能與同伴協商:「我能和你一起游戲嗎?」或者「我們交換著玩好嗎?」等,掌握簡單的分享策略。
二.分區目標:
1.操作區 (晾衣服) :能力強的幼兒能幫助能力弱的幼兒正確的擺放圓點,給衣服排隊;能力一般的幼兒能完整的說出自己是怎麼做的;能力弱的幼兒能根據數字准確的擺放圓點。
2.數學區(找朋友):能力弱的幼兒能准確的點數並將卡片放到相應的位置;能力一般的幼兒能完整的講述:「幾個**,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能力強的幼兒能將自己如何玩的說給其他小朋友聽。
3.語言區(小信封):能力弱的幼兒能用手指逐字點讀所掌握的兒歌;能力一般的幼兒能有表情的朗讀兒歌;能力強的`幼兒能將自己會讀的兒歌表演給別的小朋友看。
4.雙語角(卡片游戲):根據圖片提示擺放相應的英語卡片和漢字卡片,幼兒間能相互介紹自己認識的英語和漢字。
5.轉盤游戲(夏天裡的運動):幼兒能相互講述自己所認識的各種不同的運動。
6.認知區(夏天的果實):幼兒能說出各種不同的果實的名稱,並能相互提問,分享自己所掌握的內容。
7.3.3.3:幼兒能初步掌握1-8的步驟,能以比賽的形式開展,共同感受成功的喜悅。
活動准備:活動區角創設
(1)做做玩玩:棒冰棒、棉花、泡沫、剪刀、膠水等。
(2)剪刀、膠水。
(3)3.3.3:3.3.3學具。
三.活動組織與指導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起興趣:
今天老師收到了一封信,我們來看看信里的內容?
(二)觀察圖片,引導討論:
1. 看看照片上的小朋友發生了什麼事?
2. 我們小朋友有什麼好辦法可以幫助他們?
(三) 創設情景,幼兒體驗:幼兒自由結伴,分別到已創設的活動區域自由選擇玩,
1.操作區 (晾衣服) :幼兒正確的擺放圓點,給衣服排隊。
2.數學區(找朋友):幼兒能准確的點數並將卡片放到相應的位置,能完整的講述:「幾個**,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3、重點區角:語言區(小信封):幼兒能將自己會讀的兒歌完整的念給別的小朋友聽,並能與同伴協商交換區角內容。
4、雙語角(卡片游戲):幼兒能共同分享自己認識的英語和漢字。
5.轉盤游戲(夏天裡的運動):幼兒能根據字卡和圖片,講述自己所認識的各種不同的運動,並能與同伴合作講述。
6.認知區(夏天的果實):幼兒能根據字卡和實物說出各種不同的果實的名稱。
7.3.3.3:幼兒能准確的做出1-8的步驟。
8.重點區角:手工區:
(1)幼兒能將自己的作品與其他小朋友分享。
(2)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啟發幼兒能將自己所掌握的內容與同伴分享。
(3)鼓勵幼兒遇到問題能相互協商,不與同伴爭搶。
(4)啟發幼兒嘗試參與各種不同的活動區域,能與同伴友好協商:「我也想玩這個游戲,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嗎?」「我參加這個游戲可以嗎?」「我們交換著玩好嗎」等。
(四)幼兒相互介紹自己的活動情況。
幼兒說說自己剛才和誰一起玩的?玩了什麼?怎麼玩的。
(五)重點指導:引導幼兒與同伴一起友好的游戲,分享自己游戲的喜悅,能和同伴協商共同或輪流進行游戲。
(六)個別指導
引導小朋友在自己完整的講述後,能幫助其它小朋友,和他們一同游戲。
鼓勵幼兒能與同伴友好的玩,不與同伴爭搶玩具。
反思:孩子們在區域活動中學會了分享、謙讓,孩子們在玩中學,以游戲的形式,情景化的表演,讓孩子不知不覺得學會了知識,掌握了技能。
幼兒園中班區域教案 篇6
區角活動觀察記錄表班級:中3班教師:蔡瑞瑞時間: 區角名稱:美術區觀察對象:黃瑋琪、林鉦樂觀察過程:
黃瑋琪和林鉦樂就跑到美工區,開始進行"指印畫"。黃瑋琪很熟練的用手指沾著顏料,根據作品需要運用著"平按、側壓、轉壓、點印"的技巧。一會兒,白色的畫紙就呈現了春天的景象。然後用濕抹布擦乾凈手,再畫下一景物。在繪畫過程中能將物品放回原位保持畫面整潔,操作熟練。在她一旁的林鉦樂情緒高漲,操作步驟也很有序,但由林鉦樂對黃瑋琪難說"你會印這個小女孩的胳膊嗎?幫幫我吧!" 黃瑋琪(思考了一下)"給我,我會"。 "你怎麼弄得?教教我吧。" 林鉦樂興奮又帶著祈求說。"你這樣就行了", 黃瑋琪邊說邊又畫了一次。"我試試吧",說著就迫不及待的手沾顏料畫起來,畫的沒有黃瑋琪快、好,但也畫出了基本特徵還是不錯的。活動結束音樂響起時,兩人有序整理材料,(按標記收放。)將作品整齊的擺放在站牌上,並主動洗手。
行為分析:
1.孩子已具備基本的繪畫技能的能力,且已學會自己思考並想辦法解決遇到困難時的解決方法。在孩子進行思考時,教師"不參與",是為了給幼兒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動的機會,這樣有助於幼兒獨立性與自主性、合作性的培養。
2.在這一過程中,幼兒的行為可以說是孩子日常活動的再現,積累孩子們一定的活動技能經驗,展現出她們養成的良好規則意識,充分體現了幼兒區域活動的規則性。(圖標規則、繪畫程序規則)教育策略:
1.在活動中,當幼兒遇到困難時,教師給予孩子們充分的獨立思考空間,這樣提高了孩子們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合作意識。在幼兒自主活動過程中,教師應盡量採用間接介入的方法來引導幼兒,並以此提高他們對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幼兒脫離教師的範例,靈活運用繪畫技巧,發揮想像大膽繪畫。)2.幼兒的繪畫技能與語言表述能力、詞彙量及傾聽習慣的發展有很大偏差。教師應想辦法在講評活動中提高幼兒語言組織的完整性和表述的優美性、情節性。
效果及反思:
1.轉變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
2.建構積極的師幼互動。
3.讓孩子真正成為區域活動的主人。
4.指導到得當、適時,有針對性5.有效的抓住一切教育契機豐富幼兒的活動經驗。
㈥ 幼兒園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一、主題的由來
帶孩子們去水東電站花圃秋遊。小朋友發現了許多美麗的葉子,有又硬又厚的劍蘭的葉子、紫紅色和帶花邊的觀葉花卉、高大的柳樹上細細的葉子、長長的棕櫚樹的葉子、堅硬的鐵樹的葉子。幼兒通過看、摸、聞感受葉子的餓不同形態和質感,特別想知道葉子的秘密。因此,小朋友和老師就確定「葉子」的主題。
二、主題絡
三、活動一:葉子的秘密 活動目的:
1、對探究葉子的秘密感興趣
2、觀察各種葉子的外形特徵。
3、感受不同形狀、顏色葉子的美。
活動准備:去戶外場地上的樹下安全查看、小塑料袋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到戶外尋找各種各樣的葉子。
(1)出尋葉子、提出疑問:你們猜猜,我這片葉子是從哪兒找來的?
(2)交代去戶外活動的注意點。
①注意安全、不亂跑;
②注意蟲子。
(3)幼兒尋找不同的葉子。
①觀察形狀不同
②觀察顏色不同
③了解葉子是什麼樹的?帶著問題回去找資料查詢。
2、回教室後。
(1)數葉子
(2)葉子分類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一、說教材及設計思路
顏色是我們大家非常熟悉的,顏色遍布在世界的每個角落,可以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布滿顏色的世界裡,萬物沒有了顏色,我們的生活也會暗淡無光。顏色使世界美麗,顏色也美化幼兒的心靈,所以我們的生活及我們生活的整個世界是不能沒有顏色的。
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對顏色有一定的經驗,也比較感興趣,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托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將活動目標確立為以下三個方面。
1.認識、區別紅色、黃色、綠色,在活動中找出與之相對應的顏色。
2.觀察氣球由小變大的過程,培養幼兒探究新事物的興趣。
3.引導幼兒按物體顏色分類。
三、說活動准備
活動准備是為了完成活動目標而服務的,活動准備必須與活動目標的需要相適應,所以我既進行了物質准備:各色氣球若干、打過氣的氣球、貼有紅、黃、綠氣球的紙箱、自製月亮一個。這個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認識、區分紅色、黃色、綠色;難點是在活動中找出與之相對應的顏色。
四、說活動過程
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幼兒的接受能力,我把教學過程分為三個部分去完成。
(一)認識顏色
活動一開始,我以「神秘的盒子」引出活動,吸引幼兒的注意,變出一個氣球,幼兒觀察氣球由小變大的過程,並能說出氣球的顏色。
(二)尋找相對應的顏色
這個環節是本活動的難點,我通過「開氣球商店」,讓幼兒根據自己喜歡顏色來買氣球。並能完整說出「我要買一個x色的氣球」。
(三)送氣球回家,通過游戲讓幼兒按游戲分類。
五、說教法
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我運用了游戲法、啟發聯想法等教學方法。使整個教學活動動靜結合,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做到寓教於樂。
六、說學法
在教學活動中我通過引導、觀察、講述、游戲,讓幼兒認識和區分紅色、黃色、綠色,並盡量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鼓勵幼兒找出與之相對應的顏色。培養和發展幼兒的表現力和辨別能力。
七、說延伸活動
課後讓幼兒在美工區運用塗色的方法,給每個區域製作不同顏色的標記牌;在益智區放置各種顏色的物品,讓幼兒按照顏色進行分類;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相關的顏色活動。
八、活動小結
本活動堅持以幼兒為主體,注重個體差異,教師通過為幼兒創設由易到難的學習環境,充分發揮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使幼兒在直接觀察、直接體驗、具體表現的活動中,能動地建構著知識經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一、幼兒發展情況
我們班的幼兒思維較活躍、求知慾強,平時對事物的好奇心強,凡事愛問:「為什麼」,對周邊事物喜歡探根究底,更樂意親手去嘗試一下。由於一些涉及到太空題材的動畫片的播出,班上很多的孩子在區域活動中熱衷參與繪畫、拼插各種飛行器的活動,很多幼兒想像力豐富,能構思出與眾不同的飛行器。通過平時的「動手做、游戲樂」活動的開展,幼兒已具備一定的做與玩的能力,但還有一部分幼兒之間缺少交流與互助合作的精神,還停留在自玩自樂的層面上。
二、活動背景條件
1、近期由於一些涉及到太空題材的動畫片:如《宇宙英雄奧特曼》、《飛天小女警》在各個電視台的熱播,很多孩子迷上了神秘的太空世界,對各種飛行器有了強烈的探索慾望。在孩子們的提議下,我們與全班幼兒共同商討指定了一系列的活動,並將游戲命名為:「進入太空的夢想」由孩子自己動手動腦,在區域活動中進行繪畫、利用積木拼插各種飛行器的活動。很多孩子都能掌握一些簡單飛行器,如小飛機、飛碟的製作方法,並且在製作過程中能充分體現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2、20xx年10月15日,38歲的中校航天員楊利偉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乘座我們中國人自行設計製造的載人飛船成功飛向太空,並成功的返回。這個令所有中國人振奮的喜訊同樣也使我們班的孩子興奮不已。很多孩子將有關內容的報紙、畫報上的圖片搜集起來,在老師的倡議下,共同設置了一個新聞角,紛紛表達自己對中國第一位宇航員的崇敬之情。並且在游戲活動中能將這一內容加以表現。
3.在我們一貫的教育理念影響下,我班的家長非常理解並積極地加入孩子們的活動,他們支持幼兒的想法,能幫助幼兒一同搜集材料、共同設計與製作,這次在我市博物館舉辦了「中國航空展覽」,我們班許多家長都帶孩子進行了參觀,不僅豐富了孩子的科學知識,還拓展了孩子的視野。為本次活動的成功開展奠定的基礎。
三、活動目標
1、創新能力:能利用各種廢舊材料自主設計、創造出形態各異的飛行器。
2、語言能力:能用語言大方地向同伴介紹飛行器的構造和特點,並能尊重他人的想法,樂於傾聽。
3、社會性能力:學會與同伴合作,共同設計、製作飛行器,並學會協商解決活動中遇到的問題。
4、探索能力:鼓勵幼兒利用各種輔助材料探索使飛行器上天的辦法,從而體驗成功的快樂。
四、活動准備
1、環境材料的准備:
(1)、環境創設:活動室內布置由幼兒、教師、家長共同收集的太空宇宙的圖片、飛行器的模型和玩具
(2)、材料准備:大紙箱、各種紙、盒子、可樂瓶、酸奶盒、筷子、橡皮筋及各種輔助材料膠水、美工剪刀、雙面膠等
2、知識技能的准備:
(1)、在區域活動中,利用繪畫、用積木拼插的方式設計過一些飛行器。
(2)、事先了解並掌握一些飛行器的製作方法及所需要的製作材料。
五、活動流程
1、導入:
教師:「最近我們的國家發生了一件振奮人心的大事,誰知道是什麼事呢?」(幼兒回答)「對,我們中國的宇航員楊利偉乘坐我們國家自己設計、研製的宇宙飛船成功的進入了太空。今天,讓我們班的小朋友一起去參觀發射場吧,可是沒有飛行器怎麼辦呢?讓我們大家自己動手設計、製作飛行器吧。
2、分組設計:「我們曾設計過飛機和飛碟。今天我們用各種廢舊材料來為自己製造各種不同的飛行器。」
指導重點:鼓勵幼兒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形成設計方案,在此過程中體現小組之間的交流、傾聽、吸納。
小組商討:「你們想造什麼樣的飛行器呢?用什麼材料製作呢?」
教師:「小組長,你們去相互問問看,別的組製作的是什麼樣的飛行器,你們碰到的難題也可以請別人幫忙想辦法解決。」
3、動手做活動:進入太空的夢想
幼兒自由選擇材料操作,教師巡迴幫助。這時,幼兒首先得尋找與自己的設計相符的材料,或根據材料來更改設計方案。
幼兒可以用用紙板和筷子做飛機、牛奶盒做飛碟、瓶蓋和碎布做降落傘等;指導重點:引導幼兒積極合作,發揮小集體的合力,時刻注意每位孩子的反映和安全,教師作為活動的一員,積極參與和示範。
4、游戲
(1)教師:飛行器製作好了,現在讓我們把它們送到發射場,在指定的發射區域內發射自己製作的飛行器。(幼兒自由投擲)
指導重點:為什麼有的小朋友製作的飛行器飛不高呢?(可請幼兒檢查自己的飛行器,如不牢的可做修補)鼓勵幼兒之間交換玩飛行器。
(2)教師:請小朋友們想想看,你用什麼好辦法能使你的飛行器飛得高、飛得遠呢?
指導重點:(幼兒發揮創造力想辦法、並選擇各類輔助材料)
如:用橡皮筋彈射、用可樂瓶發射等各種方法
(3)教師:讓我們大家一同到外面去發射飛行器吧。
指導重點::(在游戲過程中,使幼兒充分體會到同伴互助和夥伴共同游戲所帶來的愉快情緒。)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指導幼兒在探索活動中發現有些物體是靠反沖作用在運動的。
2、啟發幼兒運用科學的思維方式推出火箭上天的基本原理。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動手能力和分析類推及判斷能力。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像力。
活動重點:
在探索活動中發現有些物體是靠反沖作用在運動的。
活動難點:
啟發幼兒運用科學的思維方式推斷火箭上天的基本原理。
活動准備:
1、幼兒人手1個氣球,每組1個裝有小口瓶子的木板自製船。
2、火箭發射升空的圖片1張。
3、已學會畫簡單的火箭。
活動過程:
1、教師指導幼兒實驗,通過實驗引出活動內容。
操作方法:小朋友將裝滿氣的氣球松開口,氣球向前飛去。
引導發現:鼓勵幼兒反復操作、觀察,找出氣球向前飛行的原理。
幼兒討論:什麼力量使氣球飛動起來了?
教師指導幼兒小結:往後流動的氣體形成氣流,氣體的反沖作用推動著氣球往前飛。
2、實驗:小船是怎樣前進的?
操作方法:將小口瓶子裝滿水,蓋好,然後把它裝入木板船上的固定位置,要求瓶口朝後。把自製船放入水盆中後,拔掉瓶蓋,船就前進了。
引導發現:鼓勵幼兒反復實驗,重點觀察船運動的方向和水流方向,找出船是靠什麼力量前進的。
幼兒討論:船是靠什麼力量前進的?生活中還能見到哪些物體是靠反作用運動的。
3、通過實驗,引出活動內容:
出示火箭發射升空的圖片,提問:小朋友,這是什麼?通過剛才的實驗你能說出什麼辦量推動這么大的火箭上天,而且使火箭的速度這么快?
4、觀察火箭結構與火箭發射升空的實況,運用實驗發現進行合理判斷。
(1)教師指點火箭部分,逐一指導幼兒觀察認識火箭頂艙,燃料箱,發動機和助推火箭。
小結:火箭分上下兩個部分,上半部頂艙裝載人造衛星和各種空間探測器,下半部分由巨大的燃料箱和強大的發動機組成,旁邊還有兩個助推火箭。
(2)引導幼兒觀察火箭發射升空時的工作狀況,並進行合理推斷。
提問:火箭的尾部有什麼在燃燒?整個火箭是怎樣啦?火焰是向什麼方向噴射的?猜一猜,火箭是靠什麼力量升入太空的?
小結:火箭的燃料燃燒時有了巨大的火焰,巨大的火焰向後高速噴射,形成了強大氣流,氣流的反沖作用加上發動機的巨大力量就推動著火箭飛速前進,升入太空。
延伸活動:
組織幼兒參觀少兒科技館,通過參觀和工作人員的講解肯定幼兒的探索熱情,激勵幼兒繼續再學習、再探索的慾望。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並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中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積極參加續編故事,對續編故事情節的想像活動萌發興趣。
2、能大膽想像,並連貫、完整以及較生動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認真傾聽故事,根據故事提供的線索,創造性地、合理地續編故事情節。
活動准備
1、有大公雞、小猴、小貓、小白兔和小牛在森林裡玩耍的背景圖片。
2、大老虎圖片、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1、出示森林裡的.背景圖,提問:這是什麼地方?森林是誰的家?
誰能看著這幅圖來說說這個發生在森林裡的故事?(幼兒描述圖片)
2、教師根據幼兒進行小結。
二、集中討論活動:
1、幼兒自由交流討論自己的想法:
(1)播放「老虎吼叫」的錄音,師:聽,這是什麼聲音?是誰來了?你覺得老虎是怎麼樣?
(2)提問:老虎來了以後,小動物會怎麼樣呢?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
(幼兒自由討論。)
2、個別幼兒集體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幼兒分組活動,教師提出分組要求。
1、教師用符號幫助幼兒歸納出幾種可能出現的故事結局:
(1)小動物想出了什麼辦法來打跑老虎的?
(2)小動物怎樣逃跑才能躲避兇猛的大老虎?
(3)老虎是怎樣捉到小動物的?
(4)為什麼老虎跟小動物做了好朋友?
2、交流、記錄
(1)每組選擇一個問題進行續編,每個朋友都參加,把自己的想法先用符號記錄下來,
再在小組中大聲、連貫、完整地說給同伴聽。
(2)使用符號記錄的時候互相幫助,記錄完了就坐下來交流。
(3)認真傾聽小朋友的發言,評選「故事大王」,在集體中交流。
3、幼兒分組活動:教師重點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大聲、連貫、完整地進行表達,
提醒幼兒在小組活動中學會合作學習。
四、集中交流、分享:
1、每個幼兒先自由地和同伴分享自己續編的故事。
2、每組的「故事大王」在集體中交流。
附:故事《老虎來了》的開始部分
茂密的森林裡,住著許多小動物。一天清晨,紅彤彤的太陽升起來了。小公雞張大嘴巴「喔喔喔」地叫醒了小動物們。兔子、貓和小猴都是好朋友,它們圍著一顆大榕樹,在草地上高高興興地玩起來了。瞧,小貓在練跳繩,它一下一下有節奏地甩著繩子,越跳越起勁;可愛的兔子拍著大皮球,臉都漲紅了;最淘氣的小猴子山骨碌碌地轉動著機靈的大眼睛,在大榕樹上蹦來跳去,還在樹枝上盪鞦韆呢!小牛也來湊熱鬧,它搖晃著大腦袋,東瞧瞧,西看看,然後豎起它那對尖尖的牛角,神氣地說:「誰來跟我比賽,頂一頂,看誰的力氣大!」小動物們正玩得高興,突然,遠處傳來一陣老虎的叫聲,小動物都嚇壞了,嚷著說:「大老虎來了,大老虎來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孩子和家長能緊密的用紙團粘貼的方法裝飾紙盒。
2、知道廢舊紙盒在經過裝飾後也能變廢為寶,激發幼兒表現美和創造美的情感。
3、提高孩子和家長之間的合作能力。體會親子共同活動的樂趣。
活動准備:
1、幼兒已經搓好的紙團若干,塗好黑色底色的大小紙盒若干。
2、加了乳膠的丙烯顏料檸檬黃、紅色、中黃、橘紅。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1、師:孩子們前一段時間老師和大家一起用衛生紙搓了很多紙團,你們知道要用來干什麼嗎?(幼兒自由發揮想像表達)師:今天我們要給這些小紙球穿上漂亮的衣服,用它們來裝飾我們的紙盒。
(二)欣賞活動1、出示範例:師:你們看這是老師用小紙球製作的作品,好看嗎?(激發孩子創作的慾望)2、師:這些小紙球都是隨意擺放在紙盒裡的嗎?還是有順序整齊的擺放的?
3、師:一個盒子里的小紙球顏色都是一樣的嗎?
4、師:小朋友們你們想製作一幅這樣漂亮的作品嗎?
(三)作畫前教師的指導1、老師演示製作方法: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提供了四種顏色的顏料,我們來看一看有什麼顏色呢?
師:我們每個小朋友只能選一種顏色,用水粉筆沾上顏料刮一下將小紙球表面塗上顏色,盡量不露出白洞洞。再把小紙球一排一排的擺放在盒子里,讓它們緊緊的挨在一起,這樣小紙球就不會冷了。(教給幼兒製作的方法)2、 師:小朋友們都學會了嗎?今天我們要請小朋友和家長一起裝飾盒子,可是我們今天的紙盒有的大有的小,大的需要的時間要長一些,小的很快就做好了,怎麼辦呢?
師:老師想了一個辦法,大家看好不好,大的盒子兩個家庭合作,小的一個家庭完成。
3、師:製作過程中請家長注意要和孩子互相配合,不要大聲指責孩子,鼓勵孩子多塗一些小紙球,堅持整幅作品的完成。在使用顏料時盡量不要滴到桌上或是地上。
(四)分發材料,播放舒緩音樂,幼兒及家長製作。
指導重點:
1、孩子蘸了顏料給小紙球穿上衣服後,盡量將小紙球團得圓一點。
2、對家長和孩子的需要給予及時幫助。
(五)欣賞評價——小紙球是否排列整齊,是否挨得緊密,穿的衣服有沒有露出白洞洞。和家長的合作是否愉快。
(六)分組合影留念——感謝家長對美術節的支持與參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紙製品,感受紙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通過討論及觀察圖片等活動,初步了解紙的製造過程以及造紙的原料。
3、進一步懂得用紙要節約,增強環保意識。
活動准備:
1、教學掛圖。
2、各種紙製品(書、報紙、紙巾、紙杯、紙盒等)及各
種非紙類物品,相應的標志圖兩張。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小朋友,你們看一看老師手上拿的是什麼東西?(紙) 你們看老師手上都拿著各種各樣的紙,黃老師想知道我們班哪一個小朋友最聰明啦,誰來說一說這些紙用來干什麼的?(讓幼兒來回答。)
2、我們班的小朋友都非常棒,知道紙的用處可大了,它可以寫字、畫畫、可以折紙、可以做漂亮的頭飾、可以做各種各樣不同形狀的盒子裝東西等等,但小朋友想不想知道紙是怎樣製造的呢?(想)
這節課黃老師和你們一起來學習紙的製造。
二、認識各種紙製品,感受紙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1、板書:紙的製造。
2、出示教學掛圖進行教學。
(1)、討論做河粉的過程。
(2)、告訴幼兒:我們的紙跟做河粉一樣也要有它的原料,做紙的 原料是樹皮和草。
(3)、學習紙製造的過程:第一步,先將樹皮切碎,浸泡在水中加熱。第二步,清洗樹皮後加漂白劑浸泡,讓樹皮變白。 第三步用攪拌器攪拌成紙漿。第四步,把紙漿分布在抄簾上就是一張濕紙。第五步,用木頭把濕紙壓平,並擠出多餘的水分。最後,在熱熱的烘板上把紙烘乾整。
3、讓幼兒感覺紙在生活的重要作用。
小朋友都知道我們的紙需要樹皮和草做的,紙做出來的過程可不容易了,所以我們在使用紙和紙製造時應注意什麼呢?(讓幼兒討論回答)
三、認識各種各樣紙製品及非紙製品。
1、師:看一看老師的桌面上有些什麼?幼兒:有衛生紙、書、報紙、紙巾、紙鈔、紙杯、玻璃杯、塑料袋、等等。
2、按紙製品和非紙製品進行分類。
3、集體檢查,交流分類情況。
四、收集各種紙製品。
㈦ 自製小玩具廢物利用,幼兒手工玩具製作大全廢物利用簡單
小朋友放假在家的時候,很多家長都非常頭疼,孩子要麼天天往外跑,要麼在家看電視玩手機。其實家長們不妨抽些時間陪孩子利用廢棄的物品DIY一些簡單的手工玩具,這樣一來既能鍛煉孩子動手能力,激發他們的創造力,還可以讓他們遠離電子產品,一舉多得。那麼有哪些簡單的廢物利用的幼兒手工玩具可做呢?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
其實廢物利用可以製作很多不同種類的手工玩具,例如小花籃,收納架,玩具車,傳聲筒,小燈籠,玩具鼓,小城堡等,下面就給大家詳細介紹其中三種手工玩具的做法:
1、可以用一次性紙杯或者紙碟做。一次性紙杯可以做成小花籃,傳聲筒,小燈籠,還有各種小動物。而一次性紙蝶可以做成小畫框,孩子可以在上面作畫,然後裁剪成自己喜歡的形狀。
2、可以用喝完的奶粉罐做成創意小花盆,收納架,小風鈴,還有玩具鼓等。讓寶寶把自己的玩具收納到自己做的收納架上面,既可以讓他們充滿成就感,而且還可以趁機引導他們養成收拾玩具的好習慣。
3、還可以用紙箱做成各種各樣的玩具車,小房子。這時父母往往會驚奇的發現孩子們擁有無窮無盡的創造力,雖然有時形狀可能會比較怪異,但父母盡量不要去糾正或干涉,讓孩子發揮自己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如此才能激發他們的興趣。
㈧ 大班手工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手工教案(精選12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手工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學慣用粘貼的方法把杯子裝飾成獅子。
2.體驗自己動手操作裝飾的快樂。
3.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設計能力、審美能力。
二、活動准備;
紙漿等
三、活動流程:
導入——演示——操作——欣賞
(一)導入師:我們把紙漿杯子,變成了漂亮的紙漿娃娃,那小朋友們,開動你們的小腦筋想一想,我們還可以把紙漿杯子變成什麼呢?幼:娃娃、水杯,小花籃。
師:那你們想不想知道,老師能把紙漿杯子變成什麼?幼:想。
師:看,這是誰啊?幼:是獅子,真漂亮。
師:其實啊,杯子可以變成很多的小動物的,今天啊。老師就教小朋友製作大獅子。
(二)演示我們先用黑色的即時貼剪兩隻眼睛貼上去,然後再用金黃色的即時貼剪兩個三角形作獅子的眼珠子。用紅色的長圓形作獅子的大鼻子。用即時貼剪成彎彎的紅色的嘴巴,嘴巴上面的胡須用歡色的。最後,做獅子的頭發,我們用桔黃色的剪成一絲一絲的,粘滿他的頭,粘得多一點,我們看,一頭大獅子製作好了。
(三)操作師:你們也來嘗試著做一隻可愛的大獅子吧!
(四)欣賞師:小朋友都製作好了嗎?我發現好多小朋友真的很厲害啊。做的大獅子可真漂亮啊,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看看誰製作的最好呢,下次老師教小朋友製作另一個小動物。
大班手工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手工製作的興趣。
2、讓幼兒體會手工製作成功的快樂。
3、鍛煉幼兒手眼並用,靈活使用剪刀。
活動准備
1、與幼兒人數相等的剪刀。
2、幼兒用書《創意手工第四課》。
3、濕毛巾。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
小朋友喜歡你的家嗎?
1、幼兒討論、交流。
2、小結:今天我們來做手工《我愛我家》,看誰製作得最認真,來比一比吧!
二、教師示範操作過程
1、第一步用剪刀沿圖的邊線剪下兩個正方形。
2、提問:表示什麼〔表示塗膠水的位置(用於圖之間的粘貼)〕。
3、第二步把兩個正方形粘貼成房門和在屋裡的樣子。
4、剪下梯形,粘貼在門上,做成房子的屋頂。
5、畫上屋裡的人,裝飾房子的屋頂和外牆。
三、幼兒製作
1、提醒幼兒注意安全,不要把剪刀對著自己和小朋友,不要剪到手。
2、教師巡迴指導,重點幫助能力弱的幼兒。
四、評價作品
1、給製作認真的幼兒進行獎勵。
3、小結:今天,小朋友們都大膽嘗試製作,都能認真完成手工活動,當一回小小建築師,真棒!
活動延伸:
將作品展示在手工區,供幼兒欣賞。
大班手工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感知搖擺裝入不同物品的瓶子會發出不同聲音的效果。
2、嘗試用撕、畫、貼等方法裝飾瓶子。
3、自製各種的瓶子樂器,並演奏簡單的樂曲。
二、活動准備
1、自製裝有豆子、石頭、沙子樂器各一個。
2、收集各種飲料瓶(塑料)。
3、各種豆子、石頭、沙子和工具若干。
4、即時貼條、形狀若干。
5、音樂一段、指揮棒一根、頭飾一個。
三、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游戲:猜猜瓶子裡面有什麼?
教師搖擺裝入不同物品的瓶子,讓幼兒猜測瓶子裡面裝的是什麼。提問:
A、為什麼我的瓶子會"唱歌"?(幼兒自由討論)
B、你們想不想要一個和老師一樣的會唱歌的瓶子呢?
(二)基本部分
1、幼兒自製瓶子樂器。(教師先示範)
A、將豆子、沙子、石頭放入瓶子中。(不能裝太多的物品、小心不要弄如到口鼻眼中、蓋子需擰緊。)
B、把即時貼條狀裝飾,並貼上眼睛、嘴巴。(大拇指和食指慢慢的撕、圓形當眼睛、嘴巴。)
2、感知瓶子發出的聲音,並與常用的樂器進行比較、匹配。
提問:你覺得的樂器發出的是什麼樂器的聲音?(請個別幼兒說)
(三)結束部分
1、用自製的樂器演奏樂曲。
指導語:我們可以用這些樂器做什麼?我們一起來演奏吧!(分成三組)
A、教師講解示範。
B、(放音樂)幼兒自己為曲子伴奏一次或兩次。
2、結束語:今天我們用飲料瓶製作了樂器,小朋友,你們想想看,在我們生活當中還有什麼東西可以製作樂器呢?(紙箱、牛奶瓶、鐵盒)真棒!那小朋友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用我們剛剛說的那些廢舊材料做做看,聽聽發出來的聲音是不是一樣的,好嗎?好了,現在我們去給小班的弟弟妹妹演奏一曲吧!
課前准備
1、熟悉各種樂器發出的聲音。
2、打擊樂器的經驗。
3、場地設置。
大班手工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橡皮泥造型並運用秋天的農作物果實採用多種方式有規律地來裝飾瓶子,激發幼兒對製作活動的興趣。
2、能合理利用周圍生活中的廢舊材料來美化生活,增強環保意識。
活動准備:
各種罐頭、飲料瓶,橡皮泥,黑豆、黃豆、綠豆、玉米、紅豆等。
活動過程:
1、欣賞花瓶。 談話:小朋友,你們見過花瓶嗎?花瓶是什麼樣子的?老師帶來了幾幅花瓶圖片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2、 我們也來做小小設計師來設計花瓶上的圖案。
出示圖片,幫助幼兒歸納規律
1)主題式的裝飾
2)瓶口、瓶底對應的裝飾
3、觀察裝飾好的花瓶,激發製作慾望。
「它們是用什麼材料裝飾的?運用了上面的哪種方法?」
4、出示課件,幼兒觀察製作過程,了解製作方法
5、幼兒動手嘗試製作。
1)鼓勵幼兒用多種材料進行裝飾。
2)幫助能力強的幼兒富有個性的創作。
5、共同布置花瓶展,相互欣賞、評價。
「你是用哪種方法來裝飾的?你喜歡哪個花瓶?為什麼?」
大班手工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在看看、摸摸、做做中探索皮影的特點,並初步嘗試製作簡略的皮影,從而進一步了解我國的傳統皮影。
2、在活動中,積極地看、說、做,培養幼兒的觀察、探索、動手、合作的能力。
二、活動准備:
圖釘、訂書針、吸管、雙面膠、剪刀、墊板和活動圖每人一張、皮影、皮影台、投影儀。
三、活動過程:
(一)、欣賞皮影戲
1、說明為什麼製作皮影的原因:平常玩皮影的時候,覺得很好玩,很想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玩,所以老師想了一個辦法,學做皮影。
2、了解皮影好玩的特點:身體各部位會活動。
(二)、分組觀察皮影
提問:1、皮影為什麼會活動?它是怎麼製作的?皮影都是什麼部位在動?
(三)、集體討論皮影的特點
1、將皮影放在投影儀上,讓幼兒觀察,教師記錄幼兒的觀察結果。
2、討論:皮影為什麼會活動?(是用線穿上的.,未固定住;而且是用鐵絲穿上,進行操作)皮影都是什麼部位在動?是手的哪裡啊?(身體各部位的關節處)
(四)、探索皮影的製作
師:我們把皮影身上的特點都找了出來,這個皮影對我們來說一點都不難了,接下來我們學做這個皮影。
1、觀察材料,在投影儀上示範活動處的製作方法。
2、幼兒探索製作皮影,重點指導訂書針的使用。
(五)、用自己製作的皮影進行合作表演,體驗成功感。
大班手工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從課題入手,激發幼兒製作慾望,鼓勵幼兒動手操作。
2、圍繞主課題,引導幼兒大膽實踐,提高幼兒動手能力。
活動准備:
1、廢舊材料:飲料瓶、玻璃珠、光碟、彩繩等
2、背景圖:草地、樹。
3、製作蝸牛的流程圖
活動過程:
一、出示禮物盒子
師:今天李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份禮物,猜猜是什麼?
(幼兒自由猜猜裡面的禮物請2——3名幼兒)
師:我打開來看看哦,是不是和你們猜的一樣。
(打開禮物)
師:哦~~~,原來是一個蝸牛轉珠的玩具。瞧,裡面還有一顆珠子,我拿出來,誰來玩一下。
(請1名幼兒嘗試玩)
A:師:還有沒有不一樣的玩法。(剛剛的幼兒玩的方法不正確,在請一位幼兒)
B:這么好玩的玩具大家都想玩(想)可是李老師只有一個,給誰玩好呢?你們有什麼好辦法呢?(自己做)
二、幼兒探索蝸牛轉珠的方法。
師:嗯,這到是一個好辦法,那我們先來看看蝸牛轉珠是用哪些材料做的?
(請幼兒說,幼兒說一樣教師出示一樣材料)
師:有了這些材料,我們該怎麼做呢?誰來說說我們可以先做什麼?在做什麼?
(請幼兒猜一猜,說一說)
幼兒猜測製作的過程,教師根據幼兒的猜測出示流程圖。
教師小結:有的小朋友認為做蝸牛的殼,有的認為先做身體……你們的想法都可以,但是老師做下來發現這樣做是比較順的:先裝飾蝸牛的殼,在剪瓶子,然後把蝸牛的殼和瓶子固定在一起,再做蝸牛的身體,最後把身體固定在殼上面。
大班手工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觀察並欣賞賀年卡漂亮的外表、精美的圖案和文字,能使用剪貼、折疊、圖畫裝飾等方法製作賀年卡。
2、了解賀卡在人與人交往中的作用以及賀卡所蘊含的情感。
3、能正確使用剪刀,有及時收納的意識,保持良好的手工製作習慣。
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收集一些賀卡帶到幼兒園與大家分享。
2、各種造型、圖案的賀卡實物、圖片。
3、彩筆、剪刀、色卡紙、卡通圖案、即時貼、雙面膠等製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馬上要到什麼節日了嗎?
在這樣的節日里人們會做些什麼呢?
大家為什麼要互相贈送賀卡呢?
總結:在節日里送賀卡可以表達自己對別人的祝福,增進彼此之間的友誼。
二、欣賞感知
1、欣賞感知,學習製作。
每到這個時候,大象伯伯總能收到許多朋友們送來的賀卡。新年快到了,大象伯伯也准備許多賀卡想送給朋友們呢!(出示賀卡)
重點指導:
愛心:一顆顆愛心表達了大象伯伯對好朋友的喜愛之情。
聖誕樹:這棵聖誕樹是怎麼做的呢?
上面還有什麼?猜一猜大象伯伯會對好朋友說些什麼呢?
大象伯伯用剪和貼的方法做了一棵聖誕樹,還寫上自己的祝福,朋友收到一定很開心。
紐扣:用漂亮的紐扣變成邊框,中間畫上一盆鮮花,一張美麗的賀卡就完成了。
教師賀卡:
你們看上面還有文字呢,寫的是什麼?哦,原來大象伯伯還有朋友是老師呢。他為什麼要送這么漂亮的賀卡給老師呢?老師收到這張漂亮的賀卡心情會怎麼樣呢?
是的啊!這真是一張特別的賀卡,上面有鮮花和愛心圖案,還有對老師的祝福,小小賀卡表達了大象伯伯對老師的尊敬和喜愛,老師收到這張賀卡心裡就會像蜜一樣的甜,也會把它滿滿的愛送給它的朋友們。
楓葉:兩片美麗的楓葉配上幾顆可愛的星星就做成了一張精緻的賀卡,大象伯伯的祝福像美麗的楓葉隨著風兒飄向遠方,送給了可愛的朋友。
一束花:上面的鮮花代表什麼樣的祝福呢?
氣球:這些五顏六色的氣球載著大象伯伯的祝福飛到小動物的身邊。
總結:大象伯伯做的賀卡可真漂亮,每張賀卡上的圖案都很特別,代表了不同的祝福,有的在封面上,有的藏在裡面,有的圍在四邊,有的在中間。這些賀卡上還有文字呢,它代表了大象伯伯對朋友的祝福。
2、學習製作
新年快到了,大象伯伯想把這些賀卡送給他的朋友們,但是數量好像不夠,小朋友我們一起來幫幫忙吧!
折
要把一張彩色的卡紙變成一張漂亮的賀卡先要做什麼呢?·畫圖案
我們可以用畫一畫、剪一剪、貼一貼的方法裝飾出漂亮的圖案,表達自己的祝福。
寫祝福
打開之後我們在裡面除了可以畫畫還要做什麼?還要寫上祝福的話,如果小朋友不會寫字可以畫一些標記來代替,當然也可以找老師來幫忙。
三、自由創作,表達創意。
1、啟發構思
你想設計什麼特別的圖案,表達什麼樣的祝福呢。
2、自由創作
今天大象伯伯在後面的桌子上為你們准備了油畫棒、彩色卡紙、雙面膠、剪刀、紐扣等小飾品,待會兒每個人到後面找一個座位,用畫一畫、剪一剪、貼一貼的方法製作一張美麗的賀卡,不要忘記幫大象伯伯的祝福哦!
小朋友在製作的過程中要小心使用剪刀,廢紙要放在桌上的小簍子里。
四、展示交流,分享快樂。
1、展示作品
小朋友們,賀卡做好了,送到大象伯伯這兒來吧。
2、交流感受
這么多漂亮的賀卡,誰來說說你是怎麼做的,表達了什麼樣的新年祝福呢?
小朋友們的手真巧,幫大象伯伯做了這么多漂亮的賀卡。新年快到了,我們下次再做些,把祝福送給自己的好朋友或者爸爸媽媽吧。
大班手工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利用製作好的紙漿模型進行創造性的自由組合成娃娃。
2.在裝飾中體驗快樂。
二、活動准備:
美工紙、固體膠、雙面膠、剪刀、鉛筆、及時貼、毛線等。
三、活動流程:
導入、操作、欣賞
(一)導入師:我們製作了很多的紙漿作品,但是還需要我們進行裝飾,簡單的塗色裝飾,我們小朋友裝飾的很好,那我們還可以用這些紙漿作品製作點什麼呢?
(幼兒討論)小結:我們除了單獨的裝飾以外,我們還可以進行組合裝飾,今天我們就來進行組合裝飾可愛的娃娃。
(二)操作:幼兒操作,設計裝飾,教師巡迴指導。
1.操作要求
1)利用我們製作的紙漿作品進行組合,變成一個可愛的娃娃。如:用杯子做娃娃的臉,用紙漿盤子做娃娃的帽子等等。
2)選好組合時需要的紙漿作品,再進行塗色、粘貼、裝飾。
2.教師指導
1)給能力強的幼兒提出一定難度的裝飾要求。
2)幫助能力弱的幼兒設計裝飾的物品,講解裝飾的方法,鼓勵幼兒大膽操作。
(三)欣賞幼兒之間互相欣賞作品,並請幼兒講解自己作品的裝飾過程,體驗製作的快樂,互相分享,交流經驗。教師給予鼓勵和肯定。
大班手工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了解紙杯娃娃的基本構造;
2、 初步掌握分割、組合等基本製作方法;
3、 能設計自己喜歡的娃娃,並能按照設想製作。
過程與方法 :
能在設計、製作過程中相互評價、反思發現自己的不足,進行適當的改進。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設計製作,享受製作的樂趣,感受合作的力量和樂趣,體驗創造魅力;
2、通過廢棄紙杯再利用滲透環保意識和環保能力;
3、通過對作品的評價交流,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紙杯娃娃的製作方法。
教學難點:
分割、組合等基本的製作技巧並有所創新。
教學准備:
調查表、幾個一次性紙杯、課件
教學過程:
一、交流信息,引入課題
1、師:上周老師布置大家去收集廢棄的紙杯並調查了家裡一周使用一次性杯及處理方法的情況,現在請大家交流一下。
2、學生交流,師隨機評價,補充資料(課件出示)
3、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 師:我也帶來了一個大紙杯,(出示實物)它哭了,哭得可傷心了,為什麼呢?原來它的主人用它喝茶後,說它沒用處就把它扔了。同學們,難道它只能被扔掉或賣掉,真的沒用處了嗎?趕快想個辦法幫幫它吧!
(2) 學生出主意,開闊思路,教師隨機評價。
(3) 揭示課題:
師:原來只要動動腦,動動手,紙杯能做出這么多東西啊!這節課我們就學慣用紙杯做個娃娃。老師從書上、網上找了幾個紙杯娃娃,你瞧:(出示課件)
二、表達交流,自主設計
1、師示範:老師看了這些圖片,也想用這些紙杯來個超級變變變,看清楚了,我要變了。
2、自主設計娃娃的樣子。
3、表達交流
三、討論製作,合作加工
師:(過渡)接下來請同學們發揮你的聰敏才智,發揮你的想像力,利用這些廢舊紙杯創造出更多漂亮精緻的娃娃。不過,動手之前看看友情提示。
1、友情提示
(1)先設計後製作;
(2)組內進行合理的分工;
(3)完成之後,給作品起一個名稱,寫在評價表上;
(4)要特別提醒大家的是:操作時一定要注意安全,當心別把手弄破;
(5)老師這里有一個廢品回收站,你不用的材料可以分類放到回收站,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到回收站進行資源共享。
2、分組活動:
(1)教師一同參與,要注意到後面幾組的同學,適當指導,提醒學生要注意多交流,積極嘗試,及時鼓勵敢於創新的學生,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2)老師看到大多同學都已經完成,就組織參觀作品。
四、反思評價,延伸拓展
師:同學們的手真靈巧,都已經做好了。
1、組織學生評價
師:接下來,我們請每組選派代表上來介紹作品,介紹時要把作品名稱和作品特色說清楚。其他同學當評委評一評:設計上,製作上等。
相機鼓勵:不錯!你們的作品很有創意!你們合作得很好!相信下一次你們會有更好的作品。你們的作品真精緻啊!你說得多好呀!今後繼續努力!
2、整理課桌,回收廢品
出示眉開眼笑的大紙杯:你們看,這個紙杯有什麼變化?為什麼?(能被再次利用)
3、組織學生評估
師:(過渡)剛才大家在製作過程中表現都很好,下面請你們完成評估表。
4、拓展延伸
1、做好後,這些娃娃還可以怎樣進行美化,改進?
2、小結:今天這堂課,同學們利用一些廢舊紙杯加上自己的聰明才智,製作出了精美的小製作。其實,我們身邊有許多的廢棄物都潛藏著被再塑造的條件,只要通過大家的慧思巧手,它們都可以化腐朽為神氣。(出示廢品製作的作品的圖片),課後去試試看,用你的作品來裝飾自己的家。
五、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設計了「交流信息、引入課題——表達設想、自主設計——討論製作、合作加工——反思評價、延伸拓展」等教學環節,並力求突出以下幾點:
1、培養學生多渠道收集信息能力。
2、充分利用交流評議,實現互動學習,促進技術思維。
具體包括:
(1) 設計圖的交流評議
(2) 作品的交流評議
(3)問題和體會、發現的交流評議
3、多途徑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3) 通過課前調查、作品展示拓展學生思路
(4) 設計過程中鼓勵創新
(5) 作品交流注重特色介紹
(4)課尾的拓展延伸
大班手工教案 篇10
設計思路:
本活動選自大班下冊主題十一《什麼變了》,在幼兒初步掌握揉、搓、團、捏等基本手法基礎上,結合幼兒愛動手愛探索的特點,通過體驗親自製作面點這一過程,鍛煉幼兒的精細動作及手眼協調能力,體驗勞動過程中的快樂,培養孩子分組合作能力,同時讓幼兒體驗分享的快樂。
活動目標
1、 激發幼兒製作面點的興趣,感受動手勞動的快樂。
2、 培養幼兒耐心細致地做事態度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3、 引導幼兒學習製作面點的技巧,感知面製成面點的變化過程。
活動准備
1、叉子、勺子、瓶蓋、硬幣、安全剪刀、安全小刀、筷子、果脯(葡萄乾、芝麻、花生、瓜子若干自選)和好的面團每小組一份,已製作好的點心樣品、大面板、牙簽。
2、 根據所制面點的需要做好其他物質准備:盛面點用的盤子人手一個、微波爐、圍裙、廚師帽每人一套、保溫桶、臉盆、毛巾。
3、 課件:各種點心的圖片、輕柔音樂。
活動過程
1、教師以面點師的身份帶領幼兒進入活動場地。
師:小朋友們看老師今天繫上圍裙戴上帽子知道我們要做什麼嗎?今天老師跟小朋友一起當一次面點師。
2、教師介紹各種面點的名稱及方法
(1)出示面點及圖片,引導幼兒欣賞並說出各種面點的不同。
(2)教師講述和面的方法,並簡單介紹幾種不同材料做成的面團。
3、帶領幼兒按順序洗手。
4、教師帶領幼兒動手製作面點(輕柔音樂)
(1)鼓勵幼兒用揉、搓、捏等技能製作面點,並啟發幼兒創作性的製作面點如動物形狀、各種器械的形狀,或自選輔助食品。
(2)鼓勵幼兒用不同工具製作面點。
5、加工成熟
(1)幼兒製作完畢送到微波爐蒸熟(引導幼兒討論還可以用什麼工具製作)
(2)教師和幼兒一起清理衛生,把剩餘的面和輔助食品送到指定的地方。
(3)洗手
6、品嘗面點:教師和幼兒一起欣賞烤製成熟的面點,分享勞動成果。
五、活動延伸:
製作單餅,包水餃等。
大班手工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學慣用進退針的方法,用毛線綉簡單的圖案。
2.喜歡編織活動,對編織活動感興趣。
活動准備:
編織網、毛線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出示毛線:這是什麼?它有什麼本領?幼兒說一說。
2.今天,我要讓你們用這根毛線來和你們玩游戲,你們想不想和它玩?玩游戲的時候還要請出它的好朋友——編織網。
二、教師演示操作方法
1.教師演示用進退針的方法在蠶網上進行編織。
2.剛才你們看到了我是怎麼玩的?
3.幼兒自由講述,教師歸納總結。
4.你們想學嗎?那我們今天就來學慣用進退針的方法綉有趣的線條。
三、教師再次示範
1.先將毛線的一頭打上死結,然後用毛線進兩針退一針,使線條變得長長的,曲里拐彎的也可以。看清楚了嗎?誰想來試試看?
2.個別幼兒上前嘗試,教師給予肯定。
四、集體操作
1.向幼兒提出操作要求:
1)編的時候要有耐心、要認真。
2)遇到困難可以互相幫忙,也可找老師幫忙。
2.幼兒集體操作,師巡視。
五、展示作品,集體交流。
1.展示幼兒作品。你們覺得誰編的好?你覺得那裡好?
2.我們下次要向他們學習,再來用這種方法進行編織,好嗎?
3.材料收拾。
大班手工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通過製作小船,培養幼兒發散性思維和創新能力。
活動准備
泡沫盒蓋、長竹簽、長短不同的橡筋、大水盆等。
活動過程
看一看橡筋小船。
在泡沫快餐盒蓋一端的中間剪出一個小矩形,套上一根橡筋,在橡筋中夾一片小木片,旋轉小木片後放入水中,小船就會前進了。 解決的問題:怎樣製作一隻雙槳小船?
幼兒討論。
(1)在小船的兩側安上兩個木槳。
(2)在小船的前後都安上槳。
(3)在小船的前面安上兩個小槳。 我來做雙槳小船。
(1)將兩根長竹簽插入快餐盒蓋前後兩端,在竹簽的兩端各套上一根橡筋圈,在橡筋圈中夾上木片,雙槳小船就做好了。
(2)用四根竹簽交叉插進快餐盒蓋呈菱形狀,在兩個分叉口的外側分別套上橡筋圈,再在橡筋圈中插上木片。
畫一畫我設計的方案。 說一說我的體驗。
(1)小船前後有兩個槳,跑得真快。
(2)我的小船偏航,可能是兩邊橡筋圈轉的圈數不一樣造成的。
(3)我做的小船能向前行駛,但不是很快。修改調整我的小船,使我的小船行駛得更快。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㈨ 廢舊紙箱可以變成什麼創意東西手工
1.DIY小巧首飾盒首先我們找一個普通的紙盒子。 然後把其中一端的蓋子剪下來。找一張硬度差不多的硬紙板,按照剛才紙盒子的長寬高來做出一個抽屜的形狀,要比之和的尺寸要小一號,集體小多少要看紙板的厚度,我這個比較厚,所以縮小了0.5厘米。就像小時候手工課做的一樣,在需要黏合的地方留一條邊,用來粘住。
(紅色是長,藍色是寬,綠色是高) 再把畫好的剪下來,在需要摺合的地方用小刀輕輕的劃一下,輕輕的劃,這樣著起來的時候不會費勁。然後把它折好再粘上,如果膠水粘不牢可以用透明膠帶,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結實。 再把做好的紙盒放進之前做好的盒子里就是一個抽屜的形狀了。再用包裝紙把盒子露在外面的部分包好,如果有耐心的話也可以用布。就像小時候包書皮那樣包好,怎麼漂亮怎麼包。抽屜的大概樣子就出來了。然後來做抽屜的把手,在抽屜的面上用錐子扎兩個洞,可以大一點。再穿一根繩子或者絲帶進去,在抽屜的裡面打個死結。 再用膠布把剛才打的結粘到打好的結上。 這樣這個抽屜就完成了!如果覺得不夠漂亮還可以再加些裝飾。 裝飾等等都可以自己隨心所欲的發揮。這樣的小盒子可以裝些首飾之類的小東西。也可以做好幾個小抽屜拼在一起做一個小櫃子。 2.餅干盒變首飾盒吃完的月餅盒或是餅干盒,利用裡面的間隔可以用來存放首飾,比如耳環、項鏈等,既一目瞭然,又方便拿取。 3.CD盒製作浪漫燈箱推行環保我們要身體力行,這期教大家如何用舊CD盒子來製作浪漫燈箱。
熱身行動:大家來檢查一下抽屜里、甚至罐罐盒盒鍋碗瓢盆,有沒有已經不再使用的舊CD盒子。恭喜找到盒子的垃圾蟲,你可以進入下一步。沒有找到的,繼續找或者問隔壁大方的老三老四索要一些。
准備工具:除了CD盒子,你還需要刻刀或剪刀,尺子,包裝帶,裝飾畫紙(或者想製作成相架的朋友可以准備一定尺寸的相片),熱熔槍和熱熔劑……
Step1:先把你准備好的裝飾畫紙(或相片)按照CD盒封面大小裁剪出來。
Step2:將裁剪好的紙片嵌入CD盒面,做成像原裝CD的封底和封面一樣。然後見上圖,兩個盒子立起對接,四處介面處均用熱熔劑粘合,待膠干後能使其固定。
Step3:使用膠水和包裝帶把盒子上方的沿邊裝飾好。
Step4:然後裝飾測沿邊。使用一條足夠長的包裝帶,不切斷的圍繞燈箱一周。注意在拐角處多使用膠水加以固定,同時把step3的長出來的那部分包裝帶壓在下面,美觀而堅固。
最後是enjoy time:把一個蠟燭托杯放在裡面,熄燈點燃蠟燭,浪漫無比~
㈩ 如何手工自製收納盒
准備一張15厘米邊長的正方形紙,將彩色面朝下,將紙張的四個角兩兩對折,再展開。然後把紙翻過來,將四條邊也兩兩對折,再展開。接下紙張,並使用剛剛製作的摺痕將其折疊成雙三角形。確定好距離頂角1厘米處的位置,然後把頂角向下折疊到該位置。接著把左右角的前層向上折疊,使兩個角與剛製作的摺痕對齊。現在將位於中部的左右角向內折,折疊到每側的垂直邊。翻轉紙張,然後在這面重復。然後將右側翻蓋的頂部向下,沿著小三角形的一條邊折疊以形成摺痕。還原。然後再把它在向下折疊以形成水平摺痕。在左側翻蓋重復上述操作。小心地打開每側的口袋,並將小角塞進去。向下折疊頂角以形成水平摺痕,並還原。.將折紙模型從桌子上取起,小心地將一個或兩個手指放在開口內,撐開。拉直所有邊緣,並將摺痕按壓到位以做出盒子的形狀。帶有漂亮圖案的四方收納盒折紙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