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山水畫技巧的五個步驟
1、創作法。
以上講了筆墨、章法、寫生等問題,這些都是為創作作準備的、創作是一切技法的綜合運用。
5、山水畫寫生技法:樹木寫生技法。
古人畫樹一般先畫枯樹,因為枯樹的出枝、穿插、組織結構清楚。
㈡ 怎樣畫山水畫
山石是山水畫中最基礎的景物之一,畫山石從畫石頭學起,逐漸過渡到畫山體。畫山石時,首先要注意線條要有力度和轉折,不能太圓潤,否則就成了卵石;其次要注意用筆要有輕重起伏的變化,線條要有粗細變化。
㈢ 國畫山水教程
一、山水畫基本步驟中國山水畫在前人經過長期的總結、觀察、概括、舍取、歸納下,大致 可分勾勒、皴擦、點苔、設色這幾個過程。
1.勾勒勾勒的起筆可以用側鋒,也可以用中鋒,用筆應當有虛實和輕重變化,一般先畫近景再畫遠景,用墨略干,大石和小石要搭配均勻,聚散有致。畫石不宜太方,也不宜太圓。
㈣ 簡單山水畫畫法技巧
簡單山水畫畫法技巧
山水畫,簡稱「山水」。中國畫的一種。描寫山川自然景色為主體的繪畫。以下是「簡單山水畫畫法技巧」,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先用濕墨勾出山石輪廓造型,勾線看似簡單,實則關繫到整幅畫成敗的關鍵,因為勾線實際是總體面貌的設計,通過勾線,山體、樹木的形態、走勢就確定了,這一步沒作好,後期無法補救,所以勾線後要掛起來反復酌作修正,直到滿意為止。
之後勾畫出樹木,此樹以枯枝為主,可設為鹿角枝或直伸枝,用側鋒筆法點簇出樹葉,可先用濃墨點,再用淡墨點外圍,分出層次。
用散鋒破筆皴擦出山石、樹干紋理,皴紋不要太多,本圖採用枯筆隨意自由皴,似點非點,似面非面,比較自然。也可用扁鋒枯筆刷皴,刷出披麻皺。最後用刀筆點簇出山石上的草叢,勾畫出小船、飛鳥點景即可。
1.勾斫法
勾斫法是千餘年來傳統山水的典型畫法,通常按勾、皴、點、染的步驟。下圖設為北派山水,用熟宣作的畫。北派山水的特徵是以高山大嶺、蒼松古樹為原型,構圖雄偉大氣,講究布局造型,大多採用點子皴法,如關仝的.釘頭皴,范寬的雨點皴,李成的麻皮皴,均工密精細,屬工寫結合的小寫意畫法,後期郭熙改變為較隨意的卷雲皴,南宋又變為斧劈皴等,使寫意性更強。
勾線:
用淡墨勾畫出山石、樹木的輪廓線,勾線應先勾近景,由近至遠,石質山和蒼松古樹線條不能太圓滑,應有一定的楞角,且線條應曲折有變化。
勾線
畫樹:該畫有松樹、夾葉樹和枯樹,松樹碗形針葉,夾葉樹主要用小圓形圖案構成。樹幹部份用淡墨順著線點刷,皴出樹干紋理。
樹枝上畫一些藤蔓,樹幹上點一些苔蘚更顯蒼古。畫藤蔓將筆毛刮成扁鋒,從上向下輕刷,長短不等,數量適度,並點些小點。苔蘚用正鋒點,數量適度不要太多。
畫樹
皴紋:山石均使用麻皮皴,用鈍筆蘸少許淡墨點皴陰面,靠線處皴密些,光亮面皴稀些。待干後,再用次濃墨和濃墨皴一至二遍,重點是皴山石陰面靠線條處,不要全覆蓋頭遍皴紋。皴時順便點簇出山上的樹叢草叢。
渲染:用淡墨染樹葉、中景山峰陰面。近景山石用濃墨染。
渲染採取分染法,用一支筆順著山石陰面塗上墨汁,另用中號清水筆染開淡化。遠山用淡墨塗出形狀,下面用清水筆染開淡化。
待整個畫面干透後,再將紙全部噴濕,用大號清水筆普遍罩染一次,罩染時,應在畫面內進行,避免將墨染出畫面弄臟天空。由於五代後的小寫意畫多為水墨畫,所以不再染色。
渲染
3、染畫法
染畫法古代不多,是筆者在傳統基礎上變法出的畫法,特點是充分發揮了水墨的長處,水墨淋漓,韻味悠遠,畫面滋潤,意趣橫生。下圖設為南派山水,因使用的生宣,所以按勾、染、皴、點的步驟。當然也可按勾、皴、點、染的步驟,只是染時要防止跑墨弄花畫面。南派山水的特徵是以丘陵江湖、花柳雜樹為原型,構圖簡略天趣,講究詩情畫意,大多採用線皴法,如董源、巨然的披麻皴,黃公望的解索皴,倪瓚的折帶皴,王蒙的牛毛皴,均溫潤而不張揚。
勾線:構圖按兩點對角式構圖,近景由土坡構成,中景是石山,遠山設為丘陵地貌,因此線條應平緩婉延,用濕墨勾畫出山石地貌即可,線條應近濃遠淡。
勾線
畫樹:南派山水多畫花柳雜樹,並將幾種樹間搭配置,這樣畫面不會呆板,畫法寫意一些為好。樹畫完後,用電吹風將樹吹乾,用濕墨或淡墨點染樹葉和樹干。
畫樹
渲染:待畫面干透後,將紙噴濕,以剛好全部濕紙為度。將筆洗凈,先蘸半筆濕墨順著山石輪廓線陰面用側鋒筆勢塗染,之後在輪廓線處用淡墨和次濃墨逐步加深至滿意為止,加深時採用皴刷的畫法較好,蘸墨要少,用筆要輕,此法稱為積墨法。注意每次要掌握好墨的濃度,爭取一兩遍就染成功,不要反復塗染。
如果技法基礎較好,也可採用混染,用清水筆蘸半筆濕墨,再在筆尖上蘸一點濃墨,從山石最暗處下筆,順著輪廓線用側鋒筆勢塗染,一次染成一條輪廓線。
雲霧採取留白法較為簡單,渲染時,留出空白即可。如需破白渲染,用清水筆蘸半筆濕墨,筆尖向內,筆桿傾斜染出雲頭形狀,個別地方用淡墨加深,下圖山體採取的積墨染,雲層採取的破白渲染。
渲染
皴紋:待畫面八成干時,再重勾一下輪廓線,使山石輪廓更為清晰,注意所用墨色濃度與染墨大體相同,筆法以散鋒為好。之後,用筆蘸上少許淡墨將筆刮成扁鋒。順著輪廓線輕輕刷畫,刷出披麻皴紋,個別地方用濃墨刷畫一遍。注意筆上墨汁一定不要太多,以枯筆為好,且皴紋也不宜太多,不要全面施皴,簡略皴一些紋理即可。
皴紋
點景:生宣大面積渲染時,難免不跑墨,點景可掩飾跑墨,並可豐富畫面。用刀筆或側鋒點畫出山石上的叢樹,注意疏密有致,高低錯落,有跑墨的地方,可點些叢樹將其掩飾。之後,在適當位置可畫一兩株小枯樹。在河面上勾畫一兩只小船或飛鳥,使畫面活躍顯得有生機。
;㈤ 國畫山水怎麼畫
國畫山水入門基本技法如下:
1、山石技法中最重要的就是石皴法,用勾勒加皴、點、擦的方式將山石從一個山頭增加成一幅完整的畫,最後加點加皴,用筆是逆鋒和順鋒交叉進行,將畫自然過渡,豐富畫面。此方法畫出來的山虛而生動,遠山近山,一重一輕。
4、國畫山水畫的技巧有很多,大致分為山石、樹木、雲水等。山石技法是點、染、擦、皴、勾五種,樹木是按品種分類,雲水是按積墨法、破墨法和潑墨法三種。
㈥ 山水畫畫法步驟
山水畫畫法分為以下三點:
1、先用濕墨勾出山石輪廓造型,勾線看似簡單,實則關繫到整幅畫成敗的關鍵,因為勾線實際是總體面貌的設計,通過勾線,山體、樹木的形態、走勢就確定了,這一步沒作好,後期無法補救,所以勾線後要掛起來反復酌作修正,直到滿意為止。
3、用散鋒破筆皴擦出山石、樹干紋理,皴紋不要太多,本圖採用枯筆隨意自由皴,似點非點,似面非面,比較自然。也可用扁鋒枯筆刷皴,刷出披麻皺。最後用刀筆點簇出山石上的草叢,勾畫出小船、飛鳥點景即可。
㈦ 怎樣畫山水素描畫
1,首先我們畫出一些山脈的輪廓。
㈧ 山水畫畫法步驟
山水畫畫法步驟
山水畫的基本步驟1、勾線,分出主次,概括勾線。
2、皴擦,補充骨架,表現脈絡。
3、點染,豐富層次,補充畫面 .
4、調整,添加細節,畫眼留白 .
5、著色就完成了.
㈨ 山水畫怎麼畫
山水畫基本步驟:中國山水畫在前人經過長期的總結、觀察、概括、舍取、歸納下,大致可分勾勒、皴擦、點苔、設色這幾個過程。
1、勾勒:
勾勒的起筆可以用側鋒,也可以用中鋒,用筆應當有虛實和輕重變化,一般先畫近景再畫遠景,用墨略干,大石和小石要搭配均勻,聚散有致。畫石不宜太方,也不宜太圓。
2、皴法:
皴原是指肌膚受凍後破裂的裂紋,表現在山水畫中就是指山石、峰巒的體積感和質感及種種脈絡紋理的方法。
3、擦染:
一般畫山水畫時,有時皴和擦時同時進行的,這主要是作者用筆時正好將皴法畫好,筆頭稍乾的同時將擦這一步驟完成。
擦主要是增加山石的朦朧感,以達到使畫面更加切合實際的表現對象。染是山水畫中很重要的一步,它可以使畫面明暗、主次分明,同時使山石的質感更加豐富。
4、點苔:
這一步是山水畫中畫龍點睛的一步,傳統的山水畫都離不開這一步。點苔的作用主要使山石間前後層次更加分明,還可以作為小樹林和小樹來充當。整幅畫一點苔馬上就可以生動起來,更加充滿活力。
5、設色:
設色一般以淺絳山水、小青綠山水、青綠山水和金碧山水等幾種為主。
㈩ 山水畫技巧的五個步驟
山水畫的步驟如下。
1、勾勒:勾勒的起筆可以用側鋒,也可以用中鋒,用筆應當有虛實和輕重變化,一般先畫近景再畫遠景,用墨略干,大石和小石要搭配均勻,聚散有致。畫石不宜太方,也不宜太圓。
2、皴法:皴原是指肌膚受凍後破裂的裂紋,表現在山水畫中就是指山石、峰巒的體積感和質感及種種脈絡紋理的方法。皴無定法,古人也不是一張畫中只畫一種皴法,主要是看如何把對象表現到最貼切為止,有時一張畫中可有多種皴法混合運用。
3、擦染:一般畫山水畫時,有時皴和擦是同時進行的,這主要是作者用筆時正好將皴法畫好,筆頭稍乾的同時將擦這一步驟完成。擦主要是增加山石的朦朧感,以達到使畫面更加切合實際的表現對象。染是山水畫中很重要的一步,它可以使畫面明暗、主次分明,同時使山石的質感更加豐富。
4、點苔:這一步是山水畫中畫龍點睛的一步,傳統的山水畫都離不開這一步。點苔的作用主要使山石間前後層次更加分明,還可以作為小樹林和小樹來充當。整幅畫一點苔馬上就可以生動起來,更加充滿活力。
5、設色:設色一般以淺絳山水、小青綠山水、青綠山水和金碧山水等幾種為主。當我們初步完成一幅墨骨作用待干後,我們就可以上色了,如以淺絳山水設色為例,先是將受光面的塊石用赭石(或赭石加墨)烘色,要注意上色不是簡單的平塗,必須按山石的前後面有深淺變化,待赭石未全乾時,再將墨青(花青+藤黃+墨)畫山石的陰暗面,而赭石和墨青的結合處會自然過渡,形成天然植被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