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好看圖片 » 鋼筆字寫法步驟圖片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鋼筆字寫法步驟圖片

發布時間: 2022-11-07 10:06:36

⑴ 鋼筆字怎麼寫

短橫口訣:寫短橫,不能平,肩稍抬,筆上行。

長橫口訣:寫長橫,要看準,零到五度求平穩。

執筆方法口訣:輕松握鋼筆,上邊一個圓,三指來擠嚴,四指一條線,手握空心拳。

⑵ 鋼筆字的入門技巧是什麼

第一節、基本姿勢

一、坐法

鋼筆書寫的姿勢,通常採用坐姿,其方法要求頭正、身直、腳平、挺胸,兩肘平放,視線一尺,左手按紙,右手書寫,力求自然。

二、執筆法

通俗的鋼筆書寫執筆法為「三指虎口法」。即以大拇指和食指第一關節的前端,從左右兩面夾住筆桿;以中指第一關節的側面,從下往上抵住筆桿;筆桿尾端靠在虎口上。無名指與小指雖不能觸及筆桿,但須緊抵中指。五個手指均向手心微微彎曲,做到指實、掌虛,切忌緊握拳頭。

三、指法

合理運用指法,能寫出各種不同粗細的筆畫。

指法是以手指動作為主,手腕動作為輔來完成一個筆畫或一個字書寫過程的方法。即指鋼筆在書寫過程中,手指動作的具體表現。當書寫前的執筆角度大約為45度時,五個手指的彎曲程度應保持適中。書寫時,手指當隨筆畫不時地向前後、左右做伸縮運動,以此來改變筆尖的角度和筆畫的粗細等,從而求得字的"靈氣"。要掌握正確的指法,須在書寫中盡可能以手指運動來減少手腕的動作。

第二節鋼筆字的學習方法

學習鋼筆字,必須具備兩個要素:一是方法,二是毅力。練習鋼筆字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訓練要從楷書入手楷書體現了漢字的結構和運筆的基本規律,只有掌握了楷書的書寫技能,才能由慢到快,由熟生巧,為寫好行書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挑選一本好字帖

怎樣選擇字帖,可以從兩個角度去考慮:一是自己所喜愛的,這樣學起來倍感親切,興趣盎然,收效自然好;二是適合自己書寫特點的,這樣練起來隨心應手,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掌握臨帖的方法

臨帖的最好方法是讀帖——摩帖——臨帖——背帖。

讀帖是為摩帖和臨帖做准備,著重觀察漢字的間架結構,組合比例,筆畫布局,運筆特點,做到心中有數,為下一步書寫打好基礎。正如黃庭堅在《書論》里所言:觀之入神,則下筆如人意。

摩帖就是用比較透明的紙,覆蓋在字帖上印著寫。這樣練習,可以初步掌握點畫的寫法,控制字型的大小,逐步改變自己不良的書寫習慣。

臨帖就是把字帖放在面前,對帖照寫。這樣,可以全面掌握字的正確的寫法--筆畫輕重快慢緩急,結構工整平穩,點畫承起呼應。一可以培養自己對字的觀察力,看出點畫與點畫、部分與部分之間相互關系和微妙變化;二可以體會這個字在形態、神韻方面的特點,使書寫流暢,錯落有致。臨帖的關鍵在於"用心對照",就是看一看自己寫的字和字帖上的字,在點畫的起勢、長短、收放、間距等方面有什麼差異。哪一筆不像,就改哪一筆,哪個部位沒擺好,就修正哪個部位,一定要努力學像。

背帖就是不看字帖,把字的形態背寫下來。只有臨的真切,背的相似,才算學到家。同時要注意寧少精,勿多濫。每個字要練數十次,上百次,力求學像,寫熟。對於難寫的字或寫不好的字,更要重點練習,各個突破。

練習寫字,只要有決心,有信心,刻苦勤奮,善於分析對照,並能持之以恆,就會達到預期目的。

第二章、鋼筆字基本筆畫的寫法

鋼筆楷書的基本筆畫主要有點、橫、豎、鉤、挑、撇、捺、折等。它們是構成楷書的基本要素,因此,我們要准確地掌握其表現手法。

第一節運筆方法

凡筆畫,均可由起筆、行筆、收筆三個階段來完成。

一、起筆法

起筆的方法有頓勢、尖勢、連帶等。

(一)頓勢起筆法:指筆尖在紙上做一停頓;

(二)尖勢起筆法:指起筆速度很快並且很輕,筆畫出現尖鋒狀;

(三)連帶起筆法:指與上一筆畫有連帶的形狀。

二、行筆法

主要是指筆畫書寫過程中,某一階段的平斜、曲直等關系通過指力的作用,求得變化的方法。

三、收筆法

(一)頓勢收筆法

收筆時筆尖仍停留在紙上做一頓勢,並多有回鋒之意。

(二)出鋒收筆法

收筆時筆尖快速離開紙面,並出現尖鋒。

(三)連勢收筆法

收筆時隨意連帶一下,多用於行書。

書寫運筆時,要注意起筆與收筆的變化。也就是說,同一筆畫在同一字中出現兩次或兩次以上時,書寫要有變化。

⑶ 鋼筆字入門基本筆畫

筆畫:橫。

書寫提示:起筆、收筆要明顯,起筆按一下,行筆向右上方略斜,收筆再按一下。

筆畫:豎。

書寫提示:豎筆一般在田字格的中線上寫,要寫直,起筆和收筆要寫慢一些,中間行筆快一些。

筆畫:撇。

書寫提示:起筆稍微按一下,行筆越走越快,到最後快速甩出來,形成一個尖。

⑷ 鋼筆字的格式!!!!!!!

1、格式橫豎皆可,或定扇形,蒲扇團扇形,繪制中堂微縮版等,可看內容。一般古體詩文歌賦適合豎寫,現代文章散句適合橫寫。

2、文句間可不寫標點,但是如果不是楷書,行書是有字組的要求,即幾個字為一組,書寫時必須一氣呵成,即使筆斷意也不能斷。方格楷書可在格子右下方標點。注意鈐印章法。

3、比賽作品以適應比賽主題為佳。

4、另外可以將自製的格式紙粘在卡紙上,幾張合為一處,可積氣勢。

(4)鋼筆字寫法步驟圖片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練筆畫:一個筆畫從什麼位置起筆,什麼位置收筆,提頓按捺該如何書寫,這些在傳統書法中都有道道,學會了,那麼字的局部也美觀了。

練布局章法。書寫一篇作品,單字寫好還不夠,還得將字合理布局,尋求整體美,最後練個性氣質。這是高級要求了。就是要寫出自己得個性來。個性可以來源於獨特的運筆方式、獨特的結構、獨特的章法。但無論怎麼獨特,要注意一個原則,那就是符合人們的審美觀。

⑸ 硬筆書法怎麼寫

寫好硬筆書法有以下方法:

1、一般練字的起點都是由楷書作為起點。我想說在剛入門時就要注意字的結構。每一個領域都有一些訣竅,當然硬筆書法也不例外,因為中國的漢字一般來說都是上下結構和左右結構。口訣為:左收右放重心穩,上嚴下寬中收緊。

寫硬筆書法注意事項:

1、找一本合適的字帖。這里合適的字帖有兩個意思,一是指正規的出版社出版的符合漢字規范的字帖,第二是指符合個人性格的字帖,大家都知道字如其人,不同性格的人寫出來的字會很不一樣,如果你是個文靜內向的人,那麼你就不宜選擇豪爽硬氣的字帖來進行練習。

找一本合適的字帖。這里合適的字帖有兩個意思,一是指正規的出版社出版的符合漢字規范的字帖,第二是指符合個人性格的字帖,大家都知道字如其人,不同性格的人寫出來的字會很不一樣,如果你是個文靜內向的人,那麼你就不宜選擇豪爽硬氣的字帖來進行練習。

2、仔細觀察每個字的間架結構。在寫作之前先進行觀察,仔細觀察每個字的結構,不要以為自己寫過很多年的字,就不去觀察而只憑感覺和記憶進行臨摹,這樣的效果並不好,先觀察再臨摹會事半功倍的。

3、認真進行臨摹。打算練字就是覺得自己以前寫字寫的不夠美觀,因此要擯棄之前的寫法,認真臨摹選好的字帖,每一筆畫都要臨摹到位,不要打折扣,這樣寫出來的字才夠美觀。

4、持之以恆。練習書法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的事情,一定要堅持,不要今天高興了就寫一上午,明天不高興了就一個字不寫,這樣效果是不明顯的,每天無論有多忙,都要抽出時間來寫,哪怕只是很少的時間,只能寫幾行字要要寫,每天的堅持才會有進步。

5、觀察比對。練習的時候,可以將自己寫的字收藏起來,用以比對,練習一段時間之後,就把不同階段的字拿出來進行比對,看一下這段時間的練習達到了什麼樣的效果,這樣看到了進步,以後練習的積極性就更高了,同時通過對比自己的字和字帖的差異,找到自己的不足也可以有的放矢的進行糾正。

⑹ 如何寫鋼筆字

要想寫好鋼筆字應做到以下幾點:首先選購鋼筆時先嘗試足夠多的鋼筆,選出真正適合自己的類型。然後在購買力許可的前提下,挑最貴的來買。一支製作精良的鋼筆,是最能表現筆畫的頓挫和節奏的。其次正確的寫字姿勢是很重要的。頭放正,不能歪著斜著頭,身正,身子也要放在不能側著或卧著,足放平,腳平放在地上,不要翹腿墊腳的。眼睛要離紙面有一尺的距離,不能靠的太近,也不能離的太遠,現在有很多人近視,就習慣離紙面很近,這樣的習慣不好。手離筆尖的距離為一寸,這是抓筆的技巧。抓筆一般大約在整隻筆的前三分之一處。胸不能依靠著桌子,也不能離桌子過遠,以一拳的距離為宜。再次
寫好一個字需要基本功就是對字的審美能力。審美能力提高是通過臨摹字帖逐漸改變你對每個字的結構的認識來的。哪一筆需要長哪一筆需要短,偏旁的高矮胖瘦都需要一個字一個字掌握。熟悉和掌握不同漢字的間架結構。了解並熟悉大部分漢字的間架結構,是使練字更有目的、更有效率的不二法門。之後臨摹帖應注意筆隨帖走,切勿失形,要看準筆畫的來龍去脈,揣摩它的筆法和結構形態。摹帖要帶有「寫」意,將筆畫一筆寫成,飽滿而精到,切勿依葫蘆畫瓢地填描塗抹。最好是臨摹楷書,熟悉點橫撇捺豎的基本寫法,而後當鋼筆有一定的基礎時,同時可以試試再拿毛筆練習試著輕筆寫,這樣有助於更好的學習,因為鋼筆是硬性的,而毛筆是軟性的,所以需要本人能自己控制自如,當筆鋒與字體計巧掌握了,學起來就很容易了。最後
執筆方法:筆和紙之間的夾角約在50-75度間。
執筆時候,不應當用拇指搭住食指,或者用食指搭住拇指。拇指食指間應保持若即若離的狀態。
食指指腹,拇指指腹右半部,中指第一指間關節和食指掌指關節與筆接觸;
食指指腹,拇指指腹右半部為主要發力點,中指第一指間關節為次要發力點,食指掌指關節作為定位用。
在書寫「鉤」之類自右下到左上的筆畫的時候,無名指應該協助中指發力踢鉤,不宜軟趴趴地枕在紙面。最重要的就是持之以恆的練習字。

⑺ 硬筆書法書寫紙格式

硬筆書法具有實用性和藝術性,學習硬筆書法不僅要追求高層次的藝術水平,還要注重其實用價值。下面我帶給大家的是硬筆書法書寫紙格式,希望你們喜歡。

硬筆書法書寫作品欣賞

硬筆書法書寫作品圖片5

硬筆的要領

硬筆書法具有實用性和藝術性,學習硬筆書法不僅要追求高層次的藝術水平,還要注重其實用價值。在教學中應把實用性放在第一位,提高教學指導方法的科學性、規范性,如何使學生能快速掌握硬筆書法技法是每個老師所追求的目標。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從傳統書法理論的寶庫中提煉所適合的精華,總結出楷書書寫技法,對高深的專業術語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講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從而達到事半功倍。橫上斜”:由於人們的視覺誤差,橫畫一般要向右上方稍斜一點,這樣容易得勢。打破“橫平豎直”的誤人子弟的俗念,讓學生一擊頓悟,改變原有的書寫筆法。

1、豎挺直:

豎常為一字之脊樑,要使一個字立如松,書寫時必須做到挺直,但要注意曲中見直。豎有懸針、垂露之分。不僅要告訴學生如何寫好懸針和垂露,還要告訴他們如何運用。本人發現懸針常會用於一字之中的末筆,收筆出鋒,而垂露則要停頓後轉入下筆。

2、撇捺出鋒:

撇捺為一字之翼,只有出鋒飄逸才能有靈動之美。書寫時注意撇捺要對稱,不宜一高一低。撇捺又如人體之手或足,有一波三折之美,捺畫一定要寫出捺腳而出鋒之。

3、點要快:

點為一字之眼,一個小點其中也蘊含起落的節奏,要想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書寫時要點到為止,眼到手到,強調一個快字。不能拖拉,寫成一短線段。書寫時要凌空而入,騰空而起,似小雞吃米,時起時落。點有斜點、豎點、左點、撇點之分。其中唯有撇點用筆時要先重後輕,其它則先輕後重。

硬筆書寫姿勢

首先那就是坐姿,身體坐正,兩腿自然平放,頭和上身稍向前傾,胸部離桌子一拳,兩臂平放在桌面。右手執筆寫字,左手按紙,紙要放正。要配備高矮合適的桌椅。寫字時,首先注意姿勢,糾正錯誤姿勢。只要持之以恆,就一定能掌握正確的執筆方法和寫字姿勢。

執筆是將,拇指、食指、中指分別用第一節從三個方向合力捏住筆桿下端,即拇指、食指從筆桿的前部左右夾住筆桿,食指稍前伸,而中指以指甲的上後側抵住筆桿的後下方。距離筆尖約一寸左右,筆尖低於拇指、食指。無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向手心彎曲,緊靠中指下方,對中指起運筆協調作用,不能接觸紙面。筆桿上端斜靠在食指第三節的最高骨處,向右後方傾斜,和紙面呈50度左右的角度。執筆要做到“指實掌虛”,就是指握筆要實,掌心要空,空若蛋形。

運硬筆書法也講究起筆、行筆、收筆三個步驟,首先是運筆的力度與速度:硬筆書法在運筆時也要講求力度與速度的配合。一般在按筆時力度重,行筆相對要慢;而在提筆時力度輕,行筆相對要快,腕部用力。接下來運筆要一氣呵成:硬筆書法筆畫的起、行、收是在一瞬間完成的連續性很強的動作,它不允許在行筆途中有絲毫的猶豫。記住運筆要平穩起伏、過度自然:運筆要講究變化。硬筆書法運筆的變化應該是相對平穩的,其過度也應該是自然的。突然的變化和突然的起伏都會造成病筆。

這樣,書寫時才能靈活運筆,提高書寫效果。

⑻ 怎樣才能寫好鋼筆字

(但記住,沒有一下就能寫好的字!!)
※ 寫字姿勢

寫字姿勢非常重要。正確的寫字姿勢,不僅能保證書寫自如,充分發揮書寫技能,提高書寫水平,而且還能促進青少年身體的正常發育,預防近視、脊椎彎曲等疾病的發生,有益健康。這也是寫字最基本的要求。

正確的寫字姿勢是:身直、頭正、臂開、足開。身坐端正,兩肩擺平,腰要自然伸直,並略向前傾,胸口離台桌沿一拳左右;頭正、微向前傾,眼睛與紙面的距離應保持一尺左右;兩臂自然向左右張開,小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紙,右手握筆,使筆桿略斜偏向右側,不是在鼻樑正前方,筆尖要落在鼻樑正前方;兩腳自然平放在地上,與肩同寬。

※ 執筆方法

用右手拇指、食指的指肚和中指的側面分別從三個不同方向捏住筆桿的下端,使之形成合力。無名指和小指自然彎曲,手腕輕貼桌面,以形成安穩的「支撐點」。

※ 寫字姿勢要做到三個「一」:

眼睛距書寫紙面一尺,

筆尖距捏筆手指一寸,

胸部距書桌邊緣一拳。

※ 練寫硬筆字書法的要領:

練習硬筆書法這個最重要的是興趣,要想用速成法也不是太好的方法,因從開頭打好基礎持之以恆練字才會扎實。先練習筆畫:點、橫、豎、撇、捺、提、豎鉤、彎鉤、斜鉤、卧鉤、豎彎、豎彎鉤、豎提、橫鉤、橫折、橫折鉤、橫撇、撇折、撇點、等等這些基本筆畫要領。我建議練習龐中華的字都幾好的,要照著字帖模仿他的間架結構,然後用自己學到的基本筆畫去寫,很快就會有很大收獲。每天練習時間,這個一開始的時候如果有時間最少不要低於1個小時,如果有興趣其實不用很長,連續一個月應有成效,這樣堅持一個月,然後自己自然就會自覺每天去寫,不用寫太多時間太長加班加點會太累反而沒效果,後期每天寫15-30分鍾就行。當然是加強興趣,買一本基礎筆劃的字帖,即是闡述怎樣寫偏旁部首的,和結構布勢,龐中華、李放鳴,錢沛雲等的硬筆.可以入中國硬筆書法.持久便能戰勝硬筆書法.那些書法家不是歷經十年數十年而成的.所以選到那位就習慣愛上那位書家的字來練就行了。一、寫字的字體已經成形,能不能改,怎樣改法?
答:能改,而且用不多久。很多同志認為:寫字已經成形,年齡已經漸大了,不能改了……,這種看法不對。要知道,寫好字並不是什麼難事,也不是高不可攀,而是極其好學,只要你方法對頭,改正舊的寫字習慣。具體地說,在你練寫的時候,必須端正寫字的姿勢和執筆方法,這是首要條件。
現在列舉先人練字二例,現結合本身體會,談談這個問題。
大家知道,中國書聖王羲之,他先從衛鑠學書,之後又多見先代名家鍾繇等名著,遂改變初學。正是他,繼往開來,把古樸的書體變成嬌美流暢的今體,對楷、行、草書均有創造性的貢獻,這就是王羲之在中國書法史上的歷史功績。
再說顏真卿,他初學褚遂良,後從張旭得法。他參用了篆書筆意,寫出了端莊雄偉的楷書。是他開創了二王以外的新風格。
我本身先從鍾紹京的楷書摹法,後又從歐陽詢、黃自元的楷書得法,在行書上追學黃若舟的筆法,自感距離尚遠,自己仍須努力。但不論你寫的字成形多少年,都是可以改的。
有的同志提出:寫鋼筆字摹仿毛筆字帖行嗎?實踐證明,可以,其效果一樣。
寫好鋼筆字和毛筆字,不論年齡大小,不論你寫字是否成形,只要勤字當頭,下定決心,認識到對工作對前途有著相關的重要性,經過一番努力,是能寫好的。
起步雖晚猶可追,古往今來,有許多三十而立後學成才的名師。宋朝的梁顥,八十二歲才考上進士,他詠道:「也知少年登科好,爭奪龍頭屬老成。」明朝李贄,棄官就學,立志著書的時候已是五十四歲了,他的名著《焚書》,《藏書》先後在六十四歲和七十三歲時完成的。
成就的取得,不在於年齡大小,關鍵在於志向和恆心。
二、寫字應當從何學起?
答:先要選好你所理想的字帖,又要考慮是否近似你所寫的字形,選好了,先看上幾遍,分析其中字形要點和結構的規律。這叫「意在字先」,然後用透明白紙先描摹,後臨摹,熟記每個字中的關鍵部位。具體步驟分述如下:
寫字的姿勢和執筆
(1)坐要正,肩要平,背要直,身子和頭部不能歪,更不要低;兩眼距桌面約一尺,前胸距桌沿約三寸。
(2)執筆要正,筆尖應直向前,切忌內斜,(只要掌心放平些,筆尖就自然向前);食指指尖距筆尖約一寸。拿筆不正或筆尖向內斜,就寫不好捺,寫不好橫,寫不好鉤,很難順手,甚至每寫一筆,就得挪動一下右手。同時,寫出的線條一無骨氣,二無韻律,字形也就談不到舒展大方。
(3)筆桿的斜度,寫大字拿筆往上些,筆桿斜度要稍大,寫小字往下些,筆桿斜度稍小。一般的斜度應傾斜在食指關節處,超過這個部位,寫出的筆畫,不是拘泥,就是呆板。筆桿斜度不適當,筆速要受到局限的,並且不可能寫出飄然、神韻的字形來,因此不應傾斜「虎口」處。
(4)握筆要輕松,運筆才自如;握筆太緊,寫出的字,不能開闊大方。據在中學講課所見,一個有五十人的班級里,就有四十五人拿筆不正或筆尖向內斜,大學里也是這樣,正是這個緣故,這些同學寫出的字,鉤不象鉤,捺不象捺,筆畫全是平拖堆砌。
前已說過,寫字好壞,在姿勢和執筆上有絕對關系。如同木工鋸木一樣,如果姿勢和拿鋸不正,即便「線條」畫得再直,你也要鋸歪的。這和寫好字的道理是一樣的。
三、學書法的步驟應當怎樣安排?
答:先從楷書基本筆畫學起,即點、橫、豎、撇、捺、提、鉤、折八種。
一個字好比一台機器,基本筆畫練好,等於把「零件」加工好;練好偏旁部首,就好比開始「組裝」;練整個字形,就等於進入「總裝」。就是說,先學「分解」,後學「連貫」。所以說,楷書是基礎,而基本筆畫則是基礎的基礎。
在練寫基本筆畫時,要分類去練。如練寫「丶」時,要把丶、丿、丶、丨等分別練好,然後後再寫「連貫」,進行組合。
一般的規律:練楷書先練基本筆畫;再練筆畫順序;三練偏旁部首;四練字形結構;五練分行布局。
漢字的「點」畫寫時要加重,如石墜地。什麼樣的部位需要什麼樣的點,要做到「意在筆先」。如「宀」上頭的點按鍾紹京、歐陽詢的寫法,用短小豎勢書寫是比較有力的。
四、為什麼說學字必先練楷書?
答:大家知道,幼兒開始走路時,必先學站立,站穩了才能學邁步,步子熟了,才能快步走,然後跑起來。
這和練字的三部曲一樣,先練楷;再練行;三練草。歷代書家一致主張,只有練好楷書,基礎牢了,再寫行、草就容易了。只有練好楷書,寫出的字,才能筆不浮滑,體不支離。
五、先學楷書需要多久呢?
答:只要你選好字帖,每天堅持寫兩頁,持之以恆,兩個月就可以收效。至於練寫的方法,仍是先描摹,後臨摹,然後對照找差距。對難寫的字,要分別記下來,專門突破。
當你練有成效的時候,你就自然產生了興趣:越寫越愛寫,越看越高興!這就是你成功的開始。
六、寫行書已經習慣,再練楷書能成嗎?
答:沒問題,而且還快呢。因為你對字形的結構已有一定的印象,在書寫上也有一定的基礎,手指和腕部更有一定的素養,只要方法改變一下,糾正你原來拿筆和運筆姿勢,按著楷書的基本體系,堅持練下去,那麼,在半年的時間就可收效。
七、要想寫好每個字,其重點應當掌握哪些?
答:第一要掌握筆力,這里指的是該用力的筆畫就要用力;不該用力的就要輕筆過渡。例如寫國、紅、真、鋼等字,輕重分得清,看起來就會給人以美感。
一般來說,寫「丶、一、丨、丶(捺)」等筆畫著筆應用力,其它稍輕些。但一個字中的個個筆畫不能都用力。比如,寫「人、大、天」等字的撇畫應當輕,捺畫應當重。相反,撇畫寫成重,捺畫寫成輕也可以,總之不能平均用力。
八、有人說,基本筆畫好練,間架結構難寫,是這樣嗎?
答:說起來好象很難,實際上只要你方法找准,路子對頭,是很容易的。
比如,你首先練好了基本筆畫之後,就有基礎功底了。所說方法找准,路子對頭,指的是在結構上分清是獨體字,還是合體字。
如果是獨體字,就要掌握字的中心和重心。例如「上、下、千、十」等字全是獨體字,這就要掌握它的重心:橫畫稍長,豎畫稍短,而豎畫必須居中而下(楷書)。
如果是合體字,則要分清是左右結構;還是上下結構;是左中右結構,還是上中下結構,是半包結構,還是全包結構。
弄清這六個區別,再按字的定義和組織規律去掌握。這樣,就可寫出一個完美而秀麗的字形來。
例如:「好」「媽」屬於左右結構;「幸」「素」屬於上下結構;「常」「掌」屬於上中下結構;「匠」「醫」屬於半包結構;區別這些不同的結構定義,就好辦了。
比如:幸、素二字的上下兩豎,注意居中對齊;常掌二字是個長形體勢,不要寫太長,稍加緊縮;好媽二字是個左右結構,左邊稍小,右邊稍大些,只要掌握好疏密得當,參差有序,不就好看了嗎?相反,不分字形,疏密不當,一寬一窄,線條輕重不分,那就難看了。
九、有人說,要想寫好鋼筆字,必先練好 毛筆字才行,是這樣嗎?
答:不是。實踐證明,那樣要多走彎路。為什麼?道理很清楚:因為漢字的結構規律完全一樣,只是字形大小書寫工具及手法不同,兩先學哪一種都行。
繼承和臨摹古人作品,應力求形似,神似,但不能丟開個人的風格。
有些人對怎樣寫好字過於神秘化,也有的人把寫好字說成是天生的……。事實上,不論寫毛筆字還是寫鋼筆字,都不需要十年或二十年。不客氣地說,毛筆字我只練了兩年。當我把兩年後寫的字聯拿給一位書法編輯看時,所得到第一句評語是:「你的字起碼有十年的功夫」。這位編輯問我:「你都跟誰學過?」我說:「沒跟誰學過」。事過三個月之後,我寫的字聯在一本雜志上選登了。
此事使我聯想到,多少人和書法資料都一再聲稱:要想寫好字,沒有十年以上和更多的年頭是練不成的……。又說,寫好字是天才等等。這些論斷是不符合實際的。事實上,只要字帖選好,方法對頭,下定恆心,用不上一年的時間就可取得成效,請同學們試試看。
有的人提倡寫好鋼筆字必先練好毛筆字,實際不必要,因為你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同時掌握兩種筆法。
十、怎樣安排好字形有大小?
答:中國漢字有大有小,形狀各異,不論用毛筆或鋼筆,寫出的大小不能完全一樣,我們管它叫「參差有序」。
具體要求:筆畫多的寫細稍收縮,筆畫少的寫粗稍擴散。要寫得大小勻稱,不要象棋子不分大小一律排列。例如:「騰」字同「小」字;「口」字同「國」字;「工」字同「騫」字。
十一、寫字講究呼應,這指什麼說的?
答:要想把字寫得生動活潑,就得注意線條的往來和筆勢的呼應。筆畫相間有呼應,句間的開頭和末尾也講究呼應,這樣的寫法是為了避免機械式和堆砌現象。我們經常提到的「筆斷而意連」,使點畫互相間的聲勢具有連貫性,這種聲勢好比幼兒伸手喊媽媽,媽媽伸手接幼兒的那種動作。
《書筏》中說:起筆為呼,收筆為承。反之,如果寫完一筆再考慮下一筆,中斷筆間勢能,那就是《續書譜》所批評的:「圖寫其形,末能涵容,皆支離而不貫,其結果多成珠子,字形當然活不起來」。
所以要使字寫得生動活潑,情趣誘人,呼應二字是不能忽視的。
十二、據說橫豎有原則寫法,是這樣嗎?
答:是的,這是當代書法家鄧散木說的,鄧老講得有道理。寫「橫」要稍斜,左邊低,右邊高,其斜度約在5-7度上下。不要低於5度。不要高於7度。這是因為人的兩眼視覺並不平衡,如果把「橫」畫寫成平直,那麼,由於兩眼的錯覺,看上去右端的末尾似乎倒下去了,很不自然。
漢字的「豎」畫比較重要,在一字當中起著棟梁作用。虞世南在《筆隨論釋行》(引王羲之語)說:「為豎必弩,貴戰而雄。」故寫豎畫要剛勁有力。如中、牛、千、山等字。
十三、練字用什麼樣紙好?應注意些什麼?
答:用方格本較好,因為它有一定的方格,對你練寫的字形在規范上有一定的約束。在練寫時要按行按序進行,每寫完一頁,就要分析一下,看看差距在哪?每寫完一本,也要留存起來,以鑒別對照,衡量進步的程度。在練寫時,切不能無規律地東寫一個,西寫兩個,這樣的練字會影響你掌握章法和布局。
按著次序練寫,一能練好章法,二能安排好整篇布局,更會幫你養成寫好行序的好習慣。如果任意亂寫一通,那你在正式寫作時,雖然字形本身寫得尚好,但全篇布局肯定不規整,這是個大事。
十四、寫字在快慢上有關系嗎?
答:關系很大。寫字在行筆快慢上有極大關系,字形的優美,線條的神韻,大部在快速行筆中體現出來。呼應的連貫筆勢也是在快速運筆中體現。慢筆寫出的字是沒有神韻的。
大家知道,一些快速行筆的人寫出的字形和篇章,不拘泥,不呆板,具有高昂的氣勢!這就是他們運用了「一氣呵成」的良好效果。
要想快速行筆,達到滿意的效果,除了要對字形本身結構具有素養之外,更重要的是執筆要正,並盡量往上些。
書寫每個字要按照字的基本定義去構思,信指而書,信腕而行,不要做作,不要修飾。「筆勁洞達美而韻,書貴瘦硬方有神」。這就是寫字在快慢上應當體現的一面。
十五、書寫基本筆畫時,應注意哪些?
答:(1)寫「點」重如石,形斷而意連;
(2)寫「橫」要稍斜。一字有兩「橫」上「橫」要仰勢,下「橫」寫俯勢;
(3)「豎」畫粗而壯,寫直不要歪;
(4)「撇」之發筆利,「捺」之發筆揚;
(5)「折」的發筆緩,「鉤」之發筆沖。
初練稍慢,循序漸進。要知道,書體成就的取得,都必需先把楷書的基本筆畫練好,它是寫好一切書體的立足點。
十六、學字非得模仿古人的字體嗎?
答:是的,這是一個繼承傳統的問題。但是時代在前進,事物在發展,各種藝術總是要不斷創新,因此也不能一味照搬古人的,應當取其精華。
明代的陳洪綬說:「謂學者,竟言鍾王,顧古人何師?擷諸家法意,自創一體」。蘇軾在「畫論」中也提到:「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王羲之變隸法為行楷後稱「書聖」;張旭變二王草法為今草稱「草聖」。如果照古人一翻再翻,千人一體,千字一面,那就說談不上書法藝術的發展。脫其窠臼,創出新貌,沒有個性創新,就等於失去其生命力了。這是兩種書法在發展上的必然趨勢。
十七、怎樣選擇字帖?
答:這要看你對哪種字體感興趣,也要看你的字近似哪種,然後就可定下來。如果選不到理想的鋼筆字帖,也可選毛筆的字帖。如「靈飛經小楷字帖」,歐陽詢的「三十六法」,黃自元的「九十二法」,這些秀麗端莊,遒媚勁健的楷書雖屬毛筆字帖,但它的字形和大小,都可做學習鋼筆字的範本。
十八、衡量一個字、一篇文章應從哪些方面來評價?
答:第一要看字的「筆力」;第二要看字形和間架結構規律的掌握;第三要看全篇手法和布局。
「筆力」分布怎樣,結構相間的疏密程度是否適當,字間、行間、開頭、結尾等,條理是否分明。
要知道,真正的書法功底還要注重在挺拔雄勁的楷書上面。
十九、 怎樣才能掌握好章法和布局?
答:書寫文章時,不能看一個字寫一個字,應當看準一句,接連不停地寫下去。這樣的寫法,能使字序整齊,氣韻豐滿。如果看一個寫一個會產生字間、行間以致整個篇幅的不規則現象,這雖然是個小事,但對衡量作品的整個格調是很主要的。
鋼筆字橫寫居多,要邊寫邊向左方看齊,豎寫時邊寫邊向上部看齊。
字的大小,一般在5×8mm的寬高度,字間的距離應佔一個字的一半,行間距離應佔一個字的寬度。
字形寫得雖好,但章法和布局安排不當,是要降價三分的。因此必須重視對章法布局的安排,要在平常寫作時養成好的習慣。
二十、怎樣體現書法藝術美感?這種美感從何而來?
答:書法藝術是運用聯想來喚起人們內心情感的萌發,其中包括「形、神」兩方面。
書法「形」的美主要運用點線、結構、疏密、輕重、行筆的緩急組成形象的「字形」,以這形式的美、力度的美、結構的美喚起人們的情趣和美感!
書法「神」的美,指的是線條組合後總體的外貌。它不是象幾何學里那樣機械式的配合,而是書家以唯物的、運動著的氣勢和本能,發自熱愛生活的審美理想。「壯則雄健以嵑嶫,麗則綺靡以清遒」。這就是書法「神」美的應有體現。
古人說,情之喜、怒、哀、樂各有分數,它體現在書者的廣闊胸懷中。喜則氣和而字舒;怒則氣憤而字險;哀則氣郁而字斂;樂則氣平而字麗。書者內心蘊含著生命激發的意念,洋溢於字里行間震撼著欣賞者的心靈,從而引起共鳴。
我國書法藝術「形神」兼備,氣勢生動!正是這種美,中國的書法藝術價值已被世界所重視。一九七七年四月美國耶魯大學舉辦的首屆國際書學史討論會上,就有《中國書法對現代畫家的影響》的論文。
具有典型東方美並成為世界上獨樹一幟的中國書法藝術,其影響之大,可窺一斑了。
二十一、今後在寫字上應注意哪些?
答:要注意「識、簡、連、美」四個方面,這是原副省長,遼寧書法家協會名譽會長朱川同志提倡的,這四個字,對今後硬筆書法規范化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識」指的是寫出的字要准確,清晰易辨。既然文字是代表無聲語言的符號,表達一個人的心意和行動,那麼,這個符號寫出來就得叫人認識。如果寫得七扭八歪,誰也不認識,日子久了,連自己也不認識了,這種字還有什麼用處呢?
「簡」指的是按國家規定的簡化字去寫。要知道,漢字由繁向簡發展、不斷輾轉演變已不是現在的事。從秦始皇統一文字並做了規范以後,小篆變隸書,草書變楷書,漢末的草書又變成楷書的草體。字體的不斷簡化是漢字發展的規律。
今天,我們正在建設物資文明和精神文明,人們對漢字書寫效率要求更高。因此簡寫漢字的提法就十分必要了。但提倡寫簡化漢字,不是亂來的。
「連」指的是用連寫的筆勢寫出的字,簡單地說,就是快寫的連筆字。
不論行書或草書,都必須有規范性的約束,不是無規律地亂來。重復地說,寫出的字,必須叫人看得懂,領會其意,不給別人為難才行。
「美」是指一個字寫出後的最高要求。書法美的表現形式是以線條造型美,而不是以象形美。
比如寫個「魚」字,欣賞者如果根據這個「魚」字象不象自然界里的「魚」而判斷它美不美,這就混淆了美的含義。
評價字形美不美,應摒棄漢字古老的原型,而是以其線條造型所體現的「形、神」為依據。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漢字象形性的古老寫法已不被人們所重視。如果有人認為象形性強的甲骨文是美的,那麼,沒有象形性的楷書就不美了,這顯然不符合中國書法史的實際情況。
線條本身的美,來源於造型。毛筆字表現在「筋、骨、血、肉、神、氣、韻、味」(朱川語)上,鋼筆亦如此。
這種美不是牽絲拖沓或牽強做作,而是線條整體自然美,它通過「形、神」的具體化所表現出來的。

⑼ 鋼筆字怎麼寫

如下:

1、掌握正確執筆姿勢

首先要有正確的執筆運筆姿勢。執筆輕重的調控,書寫坐姿、站姿等要領;其次是要有正確的讀帖方法和臨帖方法,如看筆跡,悟其運筆過程,看結體悟其組合規律,臨帖時「字數宜少,遍數宜多」等。

2、遵守書寫規律

注意寫字衛生,如桌凳、光線、寫字姿勢等,通過嚴格的學習訓練,不但可以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還可以培養氣質。漢字書寫,落筆的輕重,結構的疏密,運行的緩急,氣勢的強弱,均有章法可循,訓練小學生遵守漢字書寫規律,便是「有紀律「。


3、掌握正確方法


實際上,練字是一件並不太難的事情,只是要掌握正確的方法,關鍵是多臨摹。寫字,也就是點、橫、豎、撇、捺,再加幾個轉折筆畫,把這些寫好,再注意一下筆畫之間的搭配,作為一般日常使用的寫字就行。多看、多琢磨,反復臨摹好的字帖,就能自然地形成好的書寫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