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麥稈子是什麼樣子的
麥子,別名小麥,單子葉植物,禾本科的小麥屬,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莖稈中空,有節。葉長披針形。穗狀花序稱「麥穗」,小穗兩側扁平,有芒或無芒。穎果即麥粒。按播種期分冬小麥和春小麥。世界各地都有栽培。子粒主要制麵粉,皮可作飼料,麥稈可用於編織等。以播種期分為冬小麥和春小麥兩種。我國以冬小麥為主。冬小麥在生長過程中抗寒的能力極強,其幼苗能夠過冬,在春天來臨時,幼苗分孽很快,扎蹲長大,冬小麥磨出的粉很好吃。春小麥的抗旱能力極強,株矮穗大,生長期短,適於春天播種,但不如冬小麥粉好吃。春小麥是冬季很冷的地方種的,因為冬季太冷,不能播種,所以在開春後才種,稱為春小麥;冬小麥是稍暖的地方種的,冬季播種夏季收,比如我國東北就是春小麥,華北及其以南是冬小麥。
麥稈的用途:可用於編織、可製作板材、可生產肥料、麥桿可用於生產飼料、可用於造紙用、用於生活取暖等。
分析:
資料表明,麥稈可用於編織、可製作板材、可生產肥料、麥桿可用於生產飼料、可用於造紙用、用於生活取暖等。禾本科植物如穀子、稻穀、玉米、大麥、高粱等的秸稈都具有這樣的用途。
『貳』 麥稈畫的簡介
麥稈畫,又稱麥草畫、麥燙畫、麥秸畫、燒燙畫等,其工藝源於我國古代中原地區,歷史已有千年,後經歷代傳播,成為一種完善的藝術形式。麥稈畫是民間純手工藝技術,它充分利用天然麥稈的自然光澤和材質,表現天地風雨、花鳥蟲魚、人物風景、花卉動物等,栩栩如生,巧奪天工。其一幅作品的完成要經歷割、漂、刮、碾、燙、熏等多道工序,製作精細而繁瑣,過程漫長而艱辛,對製作者的耐心、毅力以及審美能力等都是一種考驗。正因我們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勤勞和堅毅的品質,才造就了麥稈畫這不可多得的藝術精粹。因其出色的工藝價值和表現技巧,文化部將其正式譽為「中國民間藝術一絕」。常言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麥稈工藝畫既具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又極富現代裝飾性和欣賞性,最能體現和展示漢民族自古就有的精巧技藝和聰明才智,自麥稈畫浮現以來,因其獨特的工藝價值和廣泛適合的裝飾性.
麥稈畫分字屏、畫屏,已製作出玻璃鏡框與油漆硬板兩種幅畫,掛式、立式、座式,大中小型齊全,多種字畫圖案能與現代各種款式傢具擺飾和諧,悅目賞心,並廣泛應用於家庭、賓館、店鋪、會議廳等室內永久性裝飾。
『叄』 麥稈能否造紙
麥稈切斷成紙5-8cm小段,除塵後,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鈉和硫化鈉,高溫高壓一段時間,排放廢氣,再升溫升壓,一段時間後,冷卻、洗滌、去除雜質,漂白後,打漿分絲帚化,加入松香膠乳液、硫酸鋁溶液,加入適量滑石粉,加入增白劑,通過抄紙機,壓榨烘乾壓光,檢驗合格後,裁切打包。(具體每個步驟都有詳細嚴格的工藝要求,以上為書寫用紙的基本流程,其他的大同小異。傳統的造紙過程中每一步都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備料過程粉塵污染、制漿過程廢氣和廢渣,廢水,造紙過程更是廢水嚴重,許多不上規模的小廠及作坊都關停就是因為污染嚴重)
『肆』 用麥桿做什麼手工最簡單
做扇子,簡單又實用
草編麥桿扇:
編織的過程可分為:選料,用水浸泡漂白,編織縫釘,綉扇心花,裝柄等五個過程。
1、選料:
把麥桿頭的穗殼部分和根部剪掉,就剩下約1.5尺左右長的麥桿,而且選時注意麥桿要無裂縫、無害蟲疤跡的麥桿,大約取150桿左右,分成若干小捆,捆麥桿要扎三道。
2、浸泡漂白:
把選好捆紮的麥桿放在鍋內稍加水煮沸;有的是直接浸泡石灰小量的水裡,浸泡一周,再用清水洗凈,漂白涼干不可日曬。
3、編織縫釘:
把涼乾的麥桿每根分成四片,做到四片要基本均勻,編織時起頭是編的小方塊形,用的數量是5—7片麥桿編織,編成一丈余的麥桿編織物,編完後盤成直徑約一尺余的扇面,扇面直徑為37公分,大小圈20個左右,用細白線縫成圈圈相連的圓狀扇形。
4、綉扇心花:
在做法上,先是用幾層布糊裱成一塊硬布板,然後剪成直徑約二寸大小的圓形,又在圓形布面上糊上一塊質地較好的白布,求擅長繪畫的人畫上花鳥或寫上幾個字,一般是畫荷花為常見,還可依據畫的圖案用絲線刺綉,色彩搭配,針腳的長短,圖案的疏密都要搭配如意,扇心中心部位,還貼上一個寬二三寸的空心圖作邊,一般用藍絲線作緯線,用幾根其它顏色的線作徑線,一上一下打著格子花樣編排成有象徵形的圖案,表示著年年有餘,五福吉祥,萬事大吉圖形。
5、裝扇柄:
扇柄採用當年的毛竹做成,取上一節節頭很長的毛竹節削成薄的竹片,正面長16公分,反面23公分,寬2公分,削好後分成兩片,一面短,一面長,短面是正面,緊貼扇心花圈下沿,柄漆上紅色,或漆成墨黑色,或寫上幾個表達情意的字,扇柄底端鑽出一個洞眼,串上幾顆珠子,或用紅綠絲線結個小穗作扇墜就成了一把實用觀賞為一體的麥桿扇。
一把扇全部完成,工藝好一些的要用7天左右時間,一般的三天左右,全套工序都採用手工製作,工藝美觀,就地取材,隨時隨地可編,經久耐用。
『伍』 小麥秸稈怎樣做紙箱
小麥桿可以做造紙的原料,也就是紙漿。要經過許多工序才能成紙箱,我們以前就做過麥草紙的紙板
『陸』 麥桿和秸稈能製成衛生紙嗎
可以的。但是做這個污水處理是最主要。河南的漯河銀鴿紙就是用這些材料做的,不過做衛生紙差點。主要是文化用紙。(興盈廣告加油站燈箱提供)
『柒』 農村秸稈怎麼做紙
1. 玉米秸稈是可以造紙的。
2. 玉米秸稈堆積發酵,增加土壤肥力,秸稈碾碎製成動物飼料飼喂動物、用以燒飯,釀酒的燃料,清潔環保、秸桿還田、用以發酵,製成沼氣、秸桿造紙。
3. 造紙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重要發明。分有機制和手工兩種形式。機制是在造紙機上連續進行,將適合於紙張質量的紙漿,用水稀釋至一定濃度,在造紙機的網部初步脫水,形成濕的紙頁,再經壓榨脫水,然後烘乾成紙。
『捌』 幼兒園用麥桿的手工製作圖片
麥稈作畫很難弄的,專業的都是要把麥稈經過好幾道工序才能使用的。幼兒園做麥稈畫,只能因陋就簡,顏色和形狀比較單一,用麥稈簡單的拼出簡單的形狀,僅此而已。現在秋天了,可以考慮用樹葉貼在紙上,做一些樹葉畫更方便一些!
『玖』 秸稈能製作什麼
秸稈是指除農作物主產品(又稱農作物經濟產品)之外的農作物副產品。包括:穀物、豆類、薯類、棉花、油料、麻類等農作物的稈、莖、葉、殼、芯(主要是玉米芯);煙稈和殘棄煙葉;甘蔗的葉、梢,甜菜的莖、葉以及糖料作物加工的殘渣;蔬菜(包括瓜類)藤蔓及其殘余物;葯材收獲後的剩餘物;農田青綠飼料等。它不包括麥麩、餅粕等農副產品,也不包括農作物的根部。
『拾』 秸稈畫的製作工藝步驟
一種野草、玉米秸稈工藝畫的製作方法。
採集優質粗壯的野草秸稈和玉米秸稈;先用手工把采來的秸稈壓平;再用粘合劑製成粘貼材料;再用製作工具將粘貼材料切割後,粘貼在製作畫面的畫板上;然後用烙鐵在畫面上按所需要求,烙出色彩;最後裝入鏡框即成為工藝裝飾畫。該工藝畫選材獨特,廢材利用,製作的畫傳神如真;用這些材料和方法製作的裝飾畫美觀大方、環保、高檔、畫面立體感、真實感極強,經久不衰。
其特徵是:
(1)採集優質粗壯的野草秸稈和玉米秸稈;
(2)用手工把采來的秸稈壓平;
(3)用粘合劑製成粘貼材料;
(4)用製作工具將粘貼材料切割後,粘貼在製作畫面的畫板上;
(5)用烙鐵在畫面上按所需要求,烙出色彩;
(6)裝飾後,裝入鏡框即成為工藝裝飾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