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水面反射怎樣拍出創意感照片
沒有什麼比風景秀麗的水面反射,帶給風景攝影更多的生活和創意性了。在本文中,將介紹在水面光線反射如何拍攝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技巧。
水在風景中的倒影
水在風景攝影中意義重大,能夠拍攝出精美的水像並捕捉風景攝影中引人入勝的水反射的能力是取得出色效果的關鍵。許多形式的水是風景攝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是觀眾首先要注意的元素之一。此外,水和水中的反射為照片增添了深度和神秘感。
水面拍攝倒影的方法
光線
當太陽離地面低時-日出或日落時,最好拍攝反射效果。在此期間,光線柔和並均勻地照亮對象,同時,反射本身的陰影會更冷,拍攝令人驚艷的圖像時,不要被大霧或多雲的天氣嚇到。
組成
在水中拍攝反射是您可以並且應該打破構圖規則的時候之一。在這種情況下,當反射與景觀本身一樣多時,你需要完美對稱的照片,因此切勿將地平線嚴格放置在中間,使用經典方法將地平線放置在頂部或底部邊緣的三分之一處,可以強調圖像的必要部分並突出顯示水中或水面上方的重要點,專注於波紋狀的水反射將創建圖像的抽象圖像。
清晰度
要獲得正確的曝光,請針對中等色調的對象進行調整-不太亮或太暗。請記住,在風景攝影中,清晰度很重要,這意味著光圈值應高於f / 8,約為f / 11或f / 16,ND濾鏡或偏光濾鏡用於更深的圖像在工作中非常有用。
漸變濾鏡
ND濾鏡將有助於平衡明亮的天空和暗水之間的差異,使用濾鏡可能會改變曝光設置。
全景水反射
拍攝風景反射時,並非總是3:2的比例或3:1格式會更好,合並這些圖像會容易得多,並且全景圖本身將具有良好的解析度。要創建全景,你需要使用三腳架,並且最好將每張新照片與前一幀的重疊部分重疊30%。曝光應設置為手動模式,手動對焦也更好,光圈值應在f / 11到f / 16之間,以實現最清晰的拍攝。
在水面拍攝
拍攝角度越低,反射越少。從俯視角度拍攝是不可取的,最好的選擇是將其放置在水邊緣的高度,將三腳架安裝在最低腳位,對焦時,可以使用實時顯示。
㈡ 如何拍攝水面倒影照片
拍攝水中倒影的魅力在於創造有趣的圖像,感受新視角的美麗,讓照片看起來具有不同的維度、深度和故事。尤其是雨剛停的時候,我們將有機會拍攝更多水中倒影的照片,讓我們介紹一下,如何拍好水中的倒影照片。
一、在圖片中尋找角度或反射
尋找角度或反射:大多數時候,我們傾向於選擇一條小水坑足以反射的道路又或許是鏡子的影子。各種反射使圖像看起來更有趣,之後在其中構建故事。
收集一些觀點以供參考:嘗試參與大量反射攝影拍攝,讓我們也能夠從拍攝中學習不同的拍攝觀點。最後,學習了技巧後在日常中需要大量的練習,通過練習來熟練掌握運用這些拍攝方法。
㈢ 如何拍好水庫照
通過拍攝各種水庫,河流,湖泊和海洋,可以獲得非常有趣的照片。
有趣的拍攝主題
許多人認為固定焦距的廣角鏡頭最適合風景攝影。與變焦鏡頭相比,該鏡頭通常更銳利並且具有更大的光圈。但是在風景攝影中,攝影師經常面臨這樣的問題,即他無法接近動機或遠離動機。因此,變焦鏡頭更加通用。風景的最佳焦距約為35毫米(對於全畫幅)。但是這一切都取決於動機和地形。也可以使用焦距為70至200 mm的遠攝鏡頭拍攝風景。我們不能忘記,鏡頭焦距越大,視野越窄。因此,在使用這種鏡頭時,必須將鏡頭放在一邊,並且遠攝鏡頭的景深(清晰描繪的空間深度)較小,因此圖像將很平坦。
㈣ 用單反怎麼拍攝動態的流水,該怎麼調我想拍得美美的!
觀察水流的走勢方向決定構圖,如果是拍攝垂直瀑布這種由上而下流動的水勢,建議採用豎幅構圖,能讓畫面更緊湊。如果拍攝的小溪是由左至右在流動,建議採用橫幅構圖。
使用腳架,因為要拍出絲絹般的流水,至少快門速度要比1/4秒更慢,在這么慢的快門速度下,根本無法用手持相機,因此務必使用腳架。加上拍攝流水的地方通常濕氣重、站立處易滑。
建議使用包圍拍攝,例如快門速度2秒時拍一張、4秒時拍一張、6時秒拍一張等,或者乾脆設定好包圍曝光的間隔後,加上自動三連拍,一口氣拍出三張不同的感覺。接著使用小光圈,一方面捕捉所有的細節,一方面讓快門速度更慢。
考慮使用偏光鏡。偏光鏡在這里有兩個作用,一個是減光,讓快門速度更慢,另一個是去除雜光及反射,包括水面的反射,讓畫面增艷,但也有的人認為保留水面的鱗光可以讓畫面更有生氣。
拓展資料:
拍攝水景的技巧
一、搭配好水的前景中景和遠景
二、注重水與環境物體的結合
三、通過與水面保持不同角度突出不同主題
四、設法改變單調的畫面
五、幾個水景的曝光技巧
技巧二,要突出水面的平靜和倒影,放慢快門是關鍵,
技巧三,要突出水的氣勢力量,不妨通過高速快門(1/250秒以上)凝固浪花的形態,同時我們可以嘗試利用閃光燈的高速同步閃光保證快門速度並創造獨特效果,因為你會發現,閃燈下的浪花尤其的晶瑩剔透。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利用閃光燈補光,最好使用離機閃光並從側低位補光,這樣浪花會更加立體和透徹。
六、拍攝水景的時機
毋庸置疑,早晨是拍水的最好時機,尤其夏冬兩季的清晨,水和空氣的較大溫差常常會讓水面產生一層平流霧,而一旦有了霧,水就有了無窮的靈氣和變幻,這時候,讓相機保持稍微過曝的指數,想不拍出好照片都難。
參考資料:怎樣才能拍出一張好看的水景照片
㈤ 如何用手機拍攝水天一色的水中倒影
㈥ 女生在湖泊邊擺什麼樣的POSE,拍出來的照片最好看
發自內心的笑,美好的笑臉。仰望、低頭、側臉、45度角,(裝)沉思。溫暖美好的笑容可以給一張照片加很多分。發自內心的笑容可以給看到照片的人也帶來快樂,讓一張很普通的照片也變得有光彩。
㈦ 求一張自己照的樹葉或水面或晚霞的圖片,一定要是自己照的。謝謝
㈧ 水面倒影怎麼拍,6個技巧,教你拍攝漂亮倒影
很多攝影愛好者喜歡在水邊拍攝,原因就是畫面當中的對稱美能為照片增添一份平衡美、對稱美。利用倒影,可以讓畫面更有觀賞性與藝術感,但拍攝倒影也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否則拍攝出來的作品效果要差上不少,接下來就跟大家聊聊倒影怎麼拍。
器材准備
想要拍攝出漂亮的倒影效果,器材的輔助是不可缺少的 ,以下幾個器材會對拍攝有輔助作用:
1.廣角鏡頭:廣角鏡頭的視角較大,能容納更多的景物,無論是拍攝山脈連綿不絕的感覺還是在我們拍攝倒影時,都有非常不錯的效果,雖然其他的鏡頭拍攝效果也不錯。但是考慮到廣角鏡頭的視角更廣,所以建議大家使用廣角鏡頭拍攝。
2.濾鏡的使用:
想要拍攝好水面倒影,偏振鏡、漸變鏡、減光鏡這三款濾鏡是比較實用的,偏振鏡減少水面反光,漸變鏡減少光比,減光鏡拍攝長曝光時作用較大。我們在拍攝水面的倒影時,會因為陽光過盛導致畫面高亮區域過多,所以在拍攝時困難較大,利用這三款濾鏡可以有效地解決。
3.三腳架:
三腳架的作用大家都知道,穩定、防抖,如果你是在拍攝長曝光作品時,三腳架是並不可少的。在風光作品的拍攝中,能減少抖動造成的失焦。
水面平靜的時候拍攝
拍攝倒影肯定是要水面平靜,沒有漣漪和波浪才能有好的反射效果,更好地映照出水邊的畫面 。如果你是想拍攝水面平靜,光可鑒人的效果的話,建議找無風的時間去拍攝。
利用光線拍攝
這里說到的利用光線,並不是指在正午光線很好的情況下進行拍攝。如果是 正午拍攝,畫面當中的景物都會因為環境的光比導致拍攝得很暗或是過於明亮,導致畫面的細節丟失 。拍攝時,我們 盡量選擇傍晚或是清晨,光線不是那麼明亮的時候進行拍攝 。特別是傍晚的時候,霞光萬丈,映照在水面上,十分漂亮。而且,在日出日落時分基本沒有什麼風,水面也會更平。更適合倒影的拍攝。
構圖要嚴謹
拍攝倒影,大多是使用對稱式構圖,利用對稱性來展現湖光山色的美景。在構圖時需要記住的一點就是, 一定要保持畫面的水平,如果出現傾斜,那麼就破壞了照片當中的那份平衡感 了。
小光圈拍攝
風光作品大多是用小光圈拍攝,拍攝水面的倒影也不例外。小光圈的拍攝能使眼前的細節有更多地保留,留下更多的細節。 當然,小光圈的拍攝也是為了更好地拍攝倒影的效果。如果使用大光圈的虛化,畫面當中的細節保留就不會這么多了。
拍攝小風景
我們不必執迷於拍攝廣闊的風景,如果你對廣角鏡頭掌握的不是很好, 可以嘗試去拍攝一些小景物,一些小溪流積的水池也能拍攝出不錯的倒影效果, 不過拍攝時,依然是很考驗技術,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一陣微風,將水面拂動得波光粼粼。在合適的機會捕捉畫面也是非常重要的。
總結:
有時候,我們不必執迷於拍攝某些素材,要善於發現身邊的美。如果倒影拍攝不了,也可以退而求其次選擇拍攝靚麗的風光。美常在,我們卻不常發現。
㈨ 拍攝8種迷人水姿態的技巧
水具有多種形式,作為固體(雪、冰和霜),它能使水陸環境都得到覆蓋或隔離,從而避免熱量散失和冷空氣的作用。作為蒸汽,水有助於形成各種天氣。但水蒸氣是無形的,所以,只有當凝結為霧、雲或其他凝結物時,換句話說,也就是轉化為液態固態時,才能拍成照片。然而,水的這兩種形態可以連續不斷地為我們提供豐富的拍攝內容。
拍攝水:
由於水的顏色看來變化萬千,所以,如果你想在照片中避免意外結果的話,就必須對水色進行非常仔細地觀察。這一點特別適用於白天有雲時的大片水面,因為無論是水的顏色還是水的色調,都不會沒有變化的。
水經常處在運動之中。水波和降落中的雨水之所以不像平靜的水面一樣易於研究,只是因為顏色和色調的變化太快,以致肉眼難於捕捉。但是還是有可能感受到整體的色彩和色調,並選用適當的膠卷和技術,用預定的方法拍攝下來的。
雨:
降落中的雨水很難捕捉到膠片上。如果你把鏡頭對准傾盆大雨,那麼,不管你選用什麼快門速度,你大概只能拍下灰濛蒙的一片。然而,也還是會有特別好的機會能拍到優秀的落雨照片的。不過,你必須把相機預備好,作好立即行動的准備。
假如磅礴大雨是下在傍晚時分,你要小心地守候著。在刮西風的地帶,大多數的暴雨和陣雨都是由西向東移動的,所以當你所在的地區仍在下雨的時候,太陽可能透過西方的雲層,從背面照在雨絲上。在其他風向的地帶,早晨的陣雨往往能提供同樣的機會。
如果你已經預先選好了構圖,最好有一片暗調的背景,那麼,逆光照耀的亮晶晶的雨絲就會清晰醒目。如果減少大約一級曝光,保持背景相當黑暗,效果就更好。如用1/8到l/3O秒的速度,雨絲將更長,大雨的氣勢也更明顯。
水滴:
水滴是美麗的自然物,水滴並不永遠呈球狀,你用一個微距鏡頭或其他近攝設備,即可設法捕捉到水滴在各種形式下的影象。水滴往往起棱鏡的作用,使陽光的光束分解成為按次序連續分布的彩色光譜。你如果想拍攝這種現象,用紫外線濾鏡或天光鏡保護鏡頭。為了捕捉水的棱鏡效應,必須總是面向太陽,使水滴處於逆光照射之下。
通過鏡頭(或者不用鏡頭)注視水滴,假如你看不到草上的水珠閃出彩色光譜,就要把鏡頭向下傾斜,使與陽光大體上成直角,然後再去觀察。這樣可以把鏡頭的光圈開到最大。並聚焦於一個固定距離(根據你所用的特寫設備,可定在10至30厘米)。因為把相機輕輕向前後移動比不斷地重新調焦要容易一些。你常會發現焦點外的水珠顯出的彩色光譜效應最為清晰明顯。利用這種效應可以把色彩完全抽象化,也可以聚焦於一片草葉的尖端,而把彩色光譜圖案作為一個戲劇性的背景。
要記住,除非水珠所佔的畫面空間非常之大,否則是不會影響測光表的讀數的。所以,你必須注意水珠與背景之間在亮度上存在的差異。如果背景很暗,你就要減少曝光,以保持背景的暗調並防止水滴的輪廓模糊。往往你會發現必須調整光圈或速度,至少減少一級曝光量,如果逆光照明很強時,還要減少兩級。
在個別情況下(通常在多雲的時候),拍攝水珠的特寫時,你才需要完全按照測光錶行事。在這種情況下,雖然水珠和背景的色調(亮度)幾乎相等,但是影象的顏色對比能保證在視覺上把二者區分開來,並使水珠鮮明地表現出來。如果沒有顏色的對比,可以用下述方法達到區分的目的:聚焦於水珠本身,使用盡可能小的景深;使背景虛化。
大片水面:
對於大體水面,我們大多數人所觀察和拍攝的不過是湖、河、海的表面,所以,水面的質感不論對於它所提供的信息,還是它所喚起的氣氛都是必須認真考慮的。以波峰和波谷為標志的十分粗糙的質感,來表現狂濤的洶涌澎湃。如果我們膽敢入水,就會對我們構成威脅。
中等粗糙的水面質感能引起警覺,而微波粼粼使人鎮定安靜,因為它們意味著溫馴和善。平靜的水面能引起一種和平和安全之感。拍攝水面的寧靜是比較容易的,而表現洶涌和粗糙卻需要有良好的判斷力。為表現驚濤拍岸擊石的雄姿而選擇適當的拍攝速度,這只不過是判斷力的一部分,決非全部。哪怕水面布滿白色的浪花,我們依然有辦法把它拍成風暴席捲的黑黝黝的大海。
滔天巨浪使人聯想到粗野之力。如果你想表現這種現象,就要選用快速度,專等那巨浪擊石,水濺於空的一剎那。或者你可以稍稍提前一點按下快門,使巨浪懸於岩石之上——這一未完成的動作使人聯想到即將發生的撞擊。
但是,如果用一種很慢的速度,使巨浪在曝光期內移過整個畫面空間,便會產生一種更強烈的動感,盡管這在表現純粹的威力方面不如前者有力。如果你把上述任一影象的曝光量減少,就能表現那天水渾沌中,狂暴盛怒的驚濤駭浪。
寧靜的水面提供了拍攝漣瀝圖案的機會,這種圖案在日出或日落時特別動人。要用各種快門速度進行試驗。快速能把圖案固定下來,但是,如果光線很弱,你得把光圈開得相當大—為使微波的曝光得當而犧牲景深。快門速度較慢時會有些模糊,然而,你會因其動人的結果而感到吃驚。
日出之前或日落之後,對漣漪所作的定時曝光會是十分美麗的。當水面仍然泛出暖色的時候,使用低速膠卷(譬如用ISO25)和最大景深(f/16或f/22)。以便能長時間曝光(30秒)。在定時曝光期內雖然很多漣漪會橫流穿過畫面,但是它們的浪尖大體上出現在同一個位置上。所以,長時間的定時曝光看起來很象使用快速曝光拍成的照片一樣。
瀑布:
一切以流水為內容的照片表現的都是人們的印象。因而為拍攝瀑布而選用的技術措施應取決於你預期表現的效果。你或許想拍攝全景以表現其總的外觀。如果瀑布既不高也不陡峭,可使用慢速(如1/2,1/4或1/8秒),使瀑布顯得緩緩而下,如果湍急奔騰,從很高的地方直瀉而下,則用快速(得用l/500秒),可以更充分地表現大瀑布的雷霞萬鈞之勢。
也許你要更近一些瞄準那瀑布的輕流慢瀉或萬馬奔騰,並設法捕捉水的抽象圖案,可以用落水作特寫試驗,試用各種速度、光圈,看看究竟能捕捉到什麼。慢速可以攝出精緻的線條花紋或朦朧模糊的景象,但是如果你用很高的速度,能使運動停頓下來,就可以拍到流水在下落過程中的起伏圖案,因為瀑布的流動情況很少是恆定不變的。
從低角度上拍攝的'緩流瀑布的特寫可以捕捉到水中反射出來的顏色,而且拍攝速度能影響到顏色的再現方式。慢速可以產生一種模糊柔和的色感,而快速可以把顏色固定在一個更富靜態的圖案中,雖然顏色的視覺重要性減少了,但能強化某些形狀。
雪:
不管光源的強度如何,通常我們都把雪看做比「中灰」色調更亮一些,在設計這類反射光型測光表時,中灰正是測光表指示的基準亮度(相機內裝的所有測定光表都屬於這種類型)。所以,如果你把相機撥到「自動測光」上或者完全按照測光表上的讀數,拍出的雪色就是中灰的(或者中藍、中黃等等)。
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你並不想讓照片上的雪看起來似乎蒙上一層煤灰或晦暗的薄霧,所以,為了使白色重歸雪上,你必需增加曝光。這一點在前光照明或均勻照明時(陰天)尤為重要,因為那時是沒有陰影的。為了使照片中的雪呈白色,你自己的測光表只能作為參考,用彩色膠卷時,要增加曝光大約一級——我們說「大約」,是因為拍攝條件各不相同的緣故。
舉個例子,如果雪是被明亮的前光照明的,那麼,再比一級更多,就會完全消除質感,這在一般情況下是並不心甘情願的。如果是日落時深紅色的雪,把曝光量加得太多就會洗掉顏色。一般說來,照片上的雪色越白,需要增加曝光的量就要越大。雪色越不白或者雪的顏色越豐富,需要增加曝光的量就越少。如果雪量不大(或者遠遠近近只有一小片白雪,或者掛雪的樹枝襯在藍色天空上),就完全不需要增加曝光。
要學會評價構圖中存在的大片亮區,這樣你才能恰當地判斷它們對曝光量的影響。沒有人能向你提供適合各種情況的硬性規則。而只能通過一些試驗和失誤學到更多東西。
落雪:
雪花片片從天而降,融化後又凍結成冰。有時象玉片一樣堅實,有時又象羽毛一樣輕柔,朔風狂卷,漫舞當空,落地成堆。雪的變化是無窮無盡的,無論哪種變化都能觸及我們的心靈,給我們以深沉的影響。這種冬日氣氛的每個側面都值得我們去拍攝,但在拍攝難度上恐怕就要算暴風雪的場面了。
拍攝落雪時可以使用閃光裝置,也可以不用。如果你使用閃光裝置,特別是在薄暮時分,背景發黑時,片片雪花都會清晰而突出。這樣拍出的雪花給人的印象是剎那間運動停頓下來了,暴風雪和世界都凝固不動了。
然而,你可能寧願去表現雪的運動狀態,因為暴風雪本身是怒號狂舞、傾瀉而下的。為此,你也許不使用閃光裝置,而選用慢速(根據風吹雪花的速度大小而選用1/15到l/60秒),這樣一來,雪片就要模糊不清。如果構圖當中包含有暗調區域,那麼模糊的雪片會顯得清晰突出,使你能「意識到」這場暴風雪。
霜:
當你拍攝一片覆霜的地面時,可以象拍攝雪景那樣來處理,也要使曝光偏愛亮一些。但是,如果你要給霜花鉤邊的樹葉或漿果拍攝特寫時,就要仔細注意色調的整體分布,隨之而調整曝光量。要小心地對准主要色調區域測光,並根據預期的照片亮度或暗度來計算曝光量。
舉個例子,你要拍攝莖、葉或漿果上的幾簇霜花,曝光多半應比中灰稍暗一些,要略為減少曝光。用高逆光照明的葉邊霜花如果曝光量不減少整整一級,就會失去霜花的細部和結晶狀的外觀。假如你認為離你最近的葉面(在陰暗處)會由於曝光不足而失去顏色和細部,可使用一塊銀箔把光線反射到葉子的暗面。雖然逆光往往可以強化戲劇效果,但你也可以背陽的地方拍出絕好的霜花照片,在這種地方曝光量的計算一般都比較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