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好看圖片 » 鳳凰手工編織圖片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鳳凰手工編織圖片

發布時間: 2022-11-28 07:37:36

㈠ 毛衣鳳凰尾針怎麼織

所需材料:棒針、毛線。

1、首先,一行下針一行上針,如下圖所示。

(1)鳳凰手工編織圖片擴展閱讀

編織技法

編織工藝品中豐富多彩的圖案大多是在編織過程中形成的;有的編織技法本身就形成圖案花紋。常見的編織技法有編織、包纏、釘串、盤結等。

1、編織。最基本的技法,包括編辮、平紋編織、花紋編織,絞編、編帽、勒編等工藝。編辮是草編中最普遍的技法,它沒有經緯之分,將麥秸、玉米皮等原料邊編邊搓轉,編成3 ~ 7股的草辮,通常作為草籃、草帽、地席的半成品原料。平紋編織是草編、柳編、藤編普遍運用的技法。它以經緯為基礎,按一定規律互相連續挑上(緯在經上)、壓下(緯在經下),構成花紋。

2、包纏。以某一原料為芯條,再以其他原料包、纏於芯條之上 ,編織成所需要的造型和花紋 。主要有纏扣、包纏、棒錘扣等。纏扣是玉米皮編常用的技法。它以麥秸等編織成辮子狀的芯條作為經繩,然後在外面以玉米皮纏之。每片玉米皮可在芯條上纏兩圈後而結扣,並通過結扣,將上下纏過的芯條連接成形。

㈡ 常見的中國傳統設計元素有哪些

1、中國結

中國結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手工編織工藝品,它身上所顯示的精緻與智慧正是中華古老文明中的一個側面。它原本是由舊石器時代的縫衣打結,後推展至漢朝的儀禮記事,再演變成今日的裝飾手藝。

周朝人隨身的佩戴玉常以中國結為裝飾,而戰國時代的銅器上也有中國結的圖案,延續至清朝中國結才真正成為了盛傳於民間的藝術。

當代多用來裝飾室內、親友間的饋贈禮物及個人的隨身飾物。因為其外觀對稱精緻,可以代表中國悠久的歷史,符合中國傳統裝飾的習俗和審美觀念,故命名為中國結。

2、皮影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老北京人都叫它「驢皮影」。據史書記載,皮影戲始於西漢,興於唐朝,盛於清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3、宮燈

宮燈又稱宮廷花燈,是中國彩燈中最富有特色的傳統手工藝品之一。宮燈始於東漢,盛於隋唐,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宮燈顧名思義是皇宮中用的燈,主要是些以細木為骨架鑲以絹紗和玻璃,並在外繪以各種圖案的彩繪燈,它以雍容華貴、充滿宮廷氣派而聞名於世。

由於長期為宮廷所用,除去照明外,還要配上精細復雜的裝飾,以顯示帝王的富貴和奢華。正統的宮燈照型為八角、六角、四角型的,各面畫屏圖案內容多為龍鳳呈祥、福壽延年、吉祥如意等。

4、剪紙

中國剪紙是一種用剪刀或刻刀在紙上剪刻花紋,用於裝點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動的民間藝術。在中國,剪紙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交融於各族人民的社會生活,是各種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傳承賡續的視覺形象和造型格式,蘊涵了豐富的文化歷史信息,表達了廣大民眾的社會認以、道德觀念、實踐經驗、生活理想和審美情趣,具有認知、教化、表意、抒情、娛樂、交往等多重社會價值。

5、祥雲火炬

一朵流連婉轉、旖旎飄逸的祥雲,跨越了上下五千年的華夏歷史,飄向世界五大洲。火炬的主題元素,還包括代表中國四大發明的紙,它們通過「天地自然,人本內在,寬容豁達」的東方精神,借祥雲之勢,傳播祥和文化,傳遞東方文明。

㈢ 鳳凰古城是位於哪個城市,距離最近的火車站是什麼

一、鳳凰古城,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境內。

二、鳳凰縣沒有火車站,相近的有吉首火車站、懷化高鐵南站可以中轉。

1、距離鳳凰古城最近的普鐵站是新鳳凰站,但停靠車次不多,可選擇距離較近交通便捷的懷化站、銅仁站、吉首站出行。
2、距離鳳凰古城最近的高鐵車站是懷化南站。

㈣ 怎樣手工編織螞蚱。鳳凰。花朵。我想學這門技術。求大神們幫幫忙。

你也知道這是門技術,所以你這個問題問得有點大,並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得明白的,建議自己上度娘搜索相關編織資料學習。

㈤ 著名硃砂品牌

著名硃砂品牌:一,鳳凰涅磐品牌簡介:「鳳凰涅_」是重慶凰韻商貿旗下的中國風原創首飾品牌,本著堅持手工、堅持原創的原則,由國內外知名首飾設計師傾情打造,專為各個年齡段的喜愛原創和中國風的男士女士設計,純手工製作,產品採用天然水晶、瑪瑙和玉髓等,已成為中國風首飾第一品牌。二,親寶水晶品牌簡介:親寶水晶品牌隸屬於深圳市親寶水晶飾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公司致力於水晶文化,樹立天然水晶良好形象,推動天然水晶品牌網路化的發展。每件水晶都洋溢著靈性的氣息,訴說著自然與靈魂的對話。公司不斷開拓多種銷售與運營模式,占據市場主要地位。三,晶湖品牌簡介:安徽裕豐糧油集團有限公司,晶湖,知名大米品牌,安徽省著名商標,安徽省名牌農產品,安徽省農業產業化和省糧食產業化雙龍頭企業,專業從事糧食購銷及加工、漁網加工及銷售的企業。四,風水閣品牌簡介:風水閣(FENGSHUIGE)中國吉祥用品知名品牌,頂級傳統吉祥文化傳播名企。集團創立於2006年,坐落於宗教文化聖地-泰山,系與中華周易風水研究院聯合舉辦。是一家以弘揚傳統文化為己任的文化企業。五,旺馳品牌簡介:旺馳品牌成立於2014年,隸屬於廣州市月之晟貿易有限公司。公司企業實力雄厚,重信用、守合同、保證產品質量,以多品種經營特色和薄利多銷的原則,贏得了廣大客戶的信任,公司始終奉行「誠信求實、致力服務、唯求滿意」的企業宗旨,全力跟隨客戶需求,不斷進行產品創新和服務改進。

㈥ 毛衣的鳳凰尾怎麼織

鳳凰尾的織法是;一行下針一行上針,然後是兩行下針,2針並1針織3次,加一針一針下,加一針一針下,依次類推,共加6針,然後再向左2針並1針,並3次,織依行下針,即一朵花完成。每花17針,六行為依花。

㈦ 鳳凰卷那個叉叫什麼

叫做烤肉叉。
因為鳳凰卷吃起來不方便,所以利用烤肉叉當做工具。
鳳凰卷,是一種蛋卷。為了取意吉祥,就選用了「鳳凰」的名字。鳳凰卷的配料一般有麵粉、雞蛋、各種調料等。不同的鳳凰卷配料不同,口味也有差異。現在的市場上銷售的鳳凰卷都是蛋卷機做的,並且都是比較大型的機械,一般個人用不到的,純手工製作的鳳凰卷廠家不多。

㈧ 誰知道鳳凰

鳳凰古城
鳳凰古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曾被紐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贊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這里與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順的猛洞河,貴州的梵凈山相毗鄰,是懷化、吉首、貴州銅仁三地之間的必經之路。

作為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鳳凰的風景將自然的、人文的特質有機融合到一處,透視後的沉重感也許正是其吸引八方遊人的魅力之精髓。

這座曾被紐西蘭作家路易艾黎稱作中國最美麗的小城之一的「鳳凰古城」建於清康熙時,這顆「湘西明珠」是名副其實的「小」,小到城內僅有一條像樣的東西大街,可它卻是一條綠色長廊。

【古城來歷】
相傳天方國(古印度)神鳥「菲尼克司」滿五百歲後,集香木自焚。復從死灰中復生,鮮美異常,不再死。此鳥即中國百鳥之王鳳凰也。鳳凰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飛的鳳凰,故以此而得名。

【歷史】 鳳凰縣自古以來一直是苗族和土家族的聚居地區。明始設五寨長官司,清置鳳凰廳,以境內的鳳凰山而得名。1913年改為鳳凰縣。2001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特批,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春秋戰國 時期,鳳凰為「五溪苗蠻之地」,鳳凰屬楚國疆域。據本縣出土的文物考證,當時漢文化已影響到這里。秦一統天下,分天下為36郡,鳳凰當時屬黔中郡。

漢朝 高祖五年,更黔中郡為武陵郡。所以鳳凰在西漢、東漢、時期為辰陽縣地,屬武陵郡。

三國 時期,鳳凰先屬辰陽縣、武陵郡,歸蜀;後劉備戰敗,吳占其地,鳳凰仍屬武陵郡。

西晉 時鳳凰歸鐔城縣地,屬武陵郡;東晉時為舞陽縣地,也屬武陵郡。

南北朝 時期,鳳凰一直屬武陵郡。

隋朝 一統江山,改辰陽縣為辰溪縣。鳳凰當時屬辰溪縣,隸屬沅陵郡地。

唐朝 初為錦州地,唐高祖武德三年,置麻陽縣,鳳凰又屬麻陽縣。唐武後垂拱三年,鳳凰從麻陽縣分出,次年設渭陽縣,縣址設黃絲橋,即今黃絲橋古城。古渭陽縣,屬錦州盧陽郡。

宋朝 太宗太平興國七年,改渭陽縣為招諭縣。宋神宗熙寧八年,廢招諭縣,復置麻陽縣,渭陽又劃歸麻陽縣。

元 朝設五寨司,屬思州安撫司。這是土司政權時期,由本縣少數民族的統治人物執政,五寨司設在今鳳凰縣城。

明朝 承元制,設五寨長官司和竿子坪長官司,都屬保靖宣慰司管轄。明永樂三年,置竿子坪長官司,仍屬保靖宣慰司管轄。明隆慶三年,在鳳凰山設鳳凰營。

清朝 順治三年,清朝為了鎮壓苗民,採取了一系列軍事和政治的的的措施,在五寨司設鎮竿協副將。清康熙三年,為辰沅永靖道治。康熙三十九年,又將沅州鎮總兵官移駐五寨司城,將鎮竿副將換防駐沅州。康熙四十三年,苗人向化,裁去土司,置鳳凰營於今縣城,在鳳凰山的原鳳凰營地設置通判。通判本應管理地方行政,但當時土司大權在握,形成土流並存的局面。雍正七年,設辰沅永靖兵備道。乾隆元年,改沅州為府屬兵備,十六年改鳳凰營為鳳凰廳,通判升為同知。嘉慶二年,鳳凰廳升為直隸廳,屬湖南布政使司。

辛亥革命後,推翻清王朝,1912年元旦,鳳凰光復。

民國 二年9月,廢鳳凰廳,改建為鳳凰縣,仍為湘西軍政統治中心。

1949 年鳳凰縣解放,初屬沅陵專區,1955年劃歸湘西苗族自治區,1957年改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區直至如今。

【建築】
鳳凰古城始建於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歷經300年風雨滄桑,古貌猶存。現東門和北門古城樓尚在。城內青石板街道,江邊木結構吊腳樓,以及朝陽宮、天王廟、大成殿、萬壽宮等建築,無不具古城特色。

鳳凰古城分為新舊兩個城區,老城依山傍水,清淺的沱江穿城而過,紅色砂岩砌成的城牆佇立在岸邊,南華山襯著古老的城樓,城樓還是清朝年間的,銹跡斑斑的鐵門,還看得出當年威武的模樣。北城門下寬寬的河面上橫著一條窄窄的木橋,以石為墩,兩人對面都要側身而過這里曾是當年出城的唯一通道。

【風味美食】
湘西鳳凰薑糖, 鳳凰血粑鴨子, 酸湯煮豆腐, 苗家酸魚, 苗家的火燒食, 農家菜豆腐, 酸辣子炒沙蘿菇, 湘西糍粑, 湘西臘肉, 鳳凰酸蘿卜, 蕨菜炒隔年熏臘肉

【工藝品】
這里的織錦、蠟染、扎染、銀飾等做工獨特,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較高的藝術價值。

鳳凰蠟染原始古樸,分為兩大流派:一為土家族蠟染印花布;一為苗族蠟染土布。土家蠟染印花注重配色純凈,講究立意構圖,成形的布料呈花異彩流布,幅面藝術風格特異純美,突出的工藝特點為熱色;苗族蠟染土布注重染色純,不講究華美雕飾,給人一種自然純凈的藝術感,突出的工藝特點為冷色。

扎染可稱為蠟染的姊姐藝術,但它的特殊工藝性能,突出表現在手扎製作方面。用白色的線繩,在純白光滑的布料上扎制好形象各異的花紋圖案、飛鳥蟲魚等,置入已准備好的藍能溶液里浸煮,放於通風透光處曬繩,那一幅幅形象逼真的圖像便出現在你眼前。最後再做些防止脫麓的技術性加工處理,整個工序便告完成。

織錦主要體現土家族風格,手工編織,作工精細;比扎染和蠟染製作時間較長。

古城區內銀飾較多,作工精巧,款式多樣。這里的銀飾分老銀和新銀。老銀從民間收集而來,無論在作工和設計上都具有濃郁的民俗特色,這里一般以苗族銀飾為主,這樣的銀器價格較貴。新銀,現代加工及設計,都具有標准含銀量,因款式和做工不同而價格不同。

還有一些民間工藝品,如民間剪紙, 編織花帶等。

【旅遊禁忌】
1. 不要打張開的傘進別人的家。
2. 不要隨便踩別人家的門檻。
3. 到別人家做客的時候,男女不能同房住宿。
4. 到苗族家裡做客不要踩人家的三腳架,不要坐正堂主位(神龕方向)。
5. 苗寨里盡量不要和已婚婦女套近乎。
6. 苗寨,土家山寨里不要隨便吹口哨(召鬼)。

【景點介紹】
沱江泛舟
沱江河是古城鳳凰的母親河,她依著城牆緩緩流淌,世世代代哺育著古城兒女。坐上烏蓬船,聽著艄公的號子,看著兩岸已有百年歷史的土家吊腳樓,別有一番韻味。順水而下,穿過虹橋一幅江南水鄉的畫卷便展現於眼前:萬壽宮、萬名塔、奪翠樓……一種遠離塵世的感覺悠然而生。
沱江的南岸是古城牆,用紫紅沙石砌成,典雅不失雄偉。城牆有東、北兩座城樓,久經滄桑,依然壯觀。
沱江河水清澈,城牆邊的河道很淺,水流悠遊緩和,可以看到柔波里招搖的水草,可以撐一支長篙漫溯。沿沱江邊而建的吊腳樓群在東門虹橋和北門跳岩附近,細腳伶仃的立在沱江里,象一幅永不回來的風景。

東門城樓
東門城樓位於城東,緊靠沱江,原名"升恆門",為鳳凰古城四大城門之一。
東門城樓始建於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城門下部由紫紅砂岩砌成,上部城樓則用古磚砌築。 城門寬3.5米,高4米,呈半圓拱,兩扇城門都用鐵皮包裹,用圓頭鐵釘密釘,牢實堅固。 城牆修築全部用紅砂條石,精工細鑽,規格一致,城牆厚0.8米,下部內外兩側用條石加石灰漿砌成,中間填以碎石粘土,層層夯實;頂部的中間填充物改為石灰、鵝卵石、黃土拌成的三合土,厚約0.33米,上面鋪以紅砂塊石。
城樓高11米,大門上方有槍眼8孔。歇山屋頂,覆以腰檐,飛檐翹角,精美壯觀。

沈從文故居
沈從文原名沈岳煥,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歷史學家、文物專家。他的文學作品被英、美、日、法、瑞士等幾十個國家所翻譯,如《邊城》、《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等。被譽為世界鄉土文學之父。
他不僅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更是鳳凰人民的驕傲。他的一生所創作的500多萬字的作品,是世界的文學瑰寶,也給後人研究中國和湘西留下了寶貴的歷史文獻。
故居始建於清同治五年(1866年),系木結構四合院建築,佔地600平方米,分為前後兩棟共有房屋10間,沈先生902年12月28日誕生在這里,並在此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1988年沈老病逝於北京,骨灰葬於鳳凰縣聽濤山下,同年故居大修並向遊人開放,現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熊希齡故居
熊希齡故居位於古城北文星街內的一個小巷裡,故居往東200米便是秀麗的沱江。故居為四合院系南方古式的木瓦結構,比較矮小但很精緻,故居現存房屋4間基本是保持原貌,很富於苗族情調,故居屬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869年6月25日(農歷)熊希齡先生誕生在這里並在此度過了他的童年。他天生聰慧被喻為「湖南神童」,十五歲中秀才,二十二歲中舉人,二十五歲中進士,後點翰林。1913年當選民國第一任民選總理,由於他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不久就被迫辭職。
熊先生晚年致力於慈善和教育事業,1920年創辦著名的香山慈幼院。1937年12月25日這位風雲人物在香港逝世,享年68歲。當時國民說什麼為他舉行了國葬儀式。

楊家祠堂
楊家祠堂始建於道光16年(1836年),木結構四合院,上下兩層,佔地770平方米,由大門、戲台、過廳、廊房、正廳組成,呈長方形。戲台為單檐歇山頂,檐下飾如意斗拱,高16米,四根台柱雕龍刻鳳,戲台為穿斗式,正殿為抬梁式,整個建築做工精細,極富民族特色,屬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楊家祠堂座落在縣城東北部的古城牆邊。太子少保、果勇侯、鎮竿總兵楊芳捐資修建於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 祠堂由大門、戲台、過亭、廊房、正廳、廂房組成,是典型的四合院建築,佔地770平方米。戲台為單檐歇山頂,穿斗式結構,高16米,面闊7米,進深8米;檐下如玉斗拱,台柱雕龍刻鳳。正殿為抬梁式建築,山牆為貓背拱,分為一明二暗三間。兩邊配有廂房。楊家祠堂設計精巧,做工精細。窗戶、門、檐飾件均系鏤空雕花,整體建築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很高的建築藝術價值。

南方長城
中國南方長城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竣工於明天啟三年(公元1622年)長城南起與銅仁交界的亭子關,北到吉首的喜鵲營,全長三百八十二里,被稱為「苗疆萬里牆」,是中國歷史上工程浩大的古建築之一。
南長城沿城牆每三五里便設有邊關、營盤和哨卡,以防苗民起義。如:亭子關、烏巢關、阿拉關、靖邊關等,如今這一線還依稀可見碉堡、炮台和邊牆。它把湘西苗疆南北隔離開,以北為「化外之民」的「生界」規定「苗不出境,漢不入峒」,禁止了苗 、漢的貿易和文化交往。
南方長城,是個實實在在的歷史文化實體遺存,它表現了一個朝代的特徵,涵溶了那個朝代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現象,構架了那個朝代治國方法的精神實質,是研究明清兩代對邊遠少數民族征服統治鮮活的歷史史料。

黃絲橋古城
黃絲橋古城位於縣城正西24公里處,古稱渭陽城,始建於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朝廷為了安撫和鎮壓少數民族,這里設立了鳳凰直隸廳和沅永靖兵備道。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這里爆發了歷史上最大的苗民起義,也就是歷史學家稱這次起義是清朝中之戰,從此清朝走向落。黃絲橋古城屬南方長城的一部分,是苗漢相爭的前沿陣地。
古城座西朝東是一座青石結構的石頭城,城牆所用石料皆採用石灰岩的青光巨石,最大的約重2000斤,小的也有1000餘斤,石面平整,工藝講究。
城牆周長686米,東西長153米,南北長190米,總面積29070平方米,城牆高5.6米,厚2.9米,城牆上走道寬2.4米可以跑馬,大小箭垛300個,開東、西、北三門。1983年10月黃絲橋古城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奇梁洞
奇梁洞位於縣城北四公里處,屬典型的碳酸鹽岩洞,該洞以奇、秀、闊、幽四大特色著稱。洞長6000餘米,共分五大景區:即古戰場、畫廊、天堂、龍宮和陰陽河。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洞相連。它集奇岩巧石,流泉飛瀑於一洞,由千姿百態的石筍、石柱、石鍾乳構成了一幅幅無比瑰麗的畫卷。
一條小溪穿洞而過,水流平緩,燈光打在岩壁上,皺襞倒影在水中,如夢如幻。
岩洞用五光十色的霓虹燈打在石筍、石幔及石花上,營造出一個流光溢彩的世界。在洞內有一大廳,據傳是苗民糾集的地方,廳里立著一塊帶一個小孔的石頭,對著小孔「嗚嗚」地吹,整個大廳會回盪著低沉的號角聲,當年的苗民就是用這種方式傳令的。

㈨ 什麼茶好喝

1、江蘇——碧螺春

碧螺春產自江蘇洞庭湖一帶,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素來以「形美、色艷、香濃、味醇」聞名全國,此茶製作工藝精細縝密,未經過發酵,因此保留了較多的天然物質,是中國綠茶界的頂尖名品。

此茶品質優越,茶樹生長的茶園生態環境良好,土層深厚肥沃,是難得的宜茶之地,果樹與茶樹常年相伴,茶葉吸收了果樹的香氣,因此孕育了碧螺春天然的花果香味。

品質特點:

外形纖細,條索緊結成螺旋狀,銀毫遍布全身,干茶顏色銀綠隱翠,內質香氣淡雅,茶葉經過熱水沖泡後香氣更加鮮香,湯色清碧柔亮,顏色非常好看,喝上去滋味醇和爽口,回甘持久,入喉一陣清涼之感,葉底嫩綠勻整,飲後十分舒暢。

㈩ 怎樣手工編織螞蚱·花朵·鳳凰。我想學這門技術。求大神們幫幫忙。

在手工客里有,在那搜:
逍遙--手工編織螞蚱 教程
只有螞蚱,對不起,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