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好看圖片 » 竹子做成的手工圖片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竹子做成的手工圖片

發布時間: 2022-11-29 10:57:42

A. 如何用竹子作筆筒

材料:20厘米高的竹段

工具:刨刀、砂紙、開水適量

操作步驟:

1、用大口徑的鍋裝滿水,以水漫過竹筒為宜,加少許食用鹽,放入竹段,開大火燒開,然後中火煮至少1小時。

B. 簡單一點的竹子工藝品怎麼做

將竹子切段、打磨後,可以製成筆筒。

准備:切割後竹段、刨刀一把、砂紙一塊、開水適量

製作方法:

1、鍋中放清水,加食鹽攪拌均勻煮開,放入竹段,大火再次煮開,中火煮一小時。

C. 竹子可以做成什麼

主料:雞蛋3個、麵粉8克。

輔料:蘆筍若干、鹽2克、黑胡椒粉適量、清水少許、植物油適量。

步驟:

1、綠殼雞蛋磕入碗中,雞蛋較小所以用了3顆,大的雞蛋可以用兩顆即可。

D. 怎樣用竹子做手工

可以使用竹子做水杯,需要准備的材料包括有:竹子、鐵鋸、膠水、裁紙刀、鐮刀、紙條、記號筆

一、首先准備一截竹子,用鐮刀去掉底部凸起來的皮

E. 中國古代人民把竹子做成哪些工具

1、竹筒

竹簡,古代用來寫字的竹片,也指寫了字的竹片。戰國至魏晉時代的書寫材料。是削製成的狹長竹片(也有木片,稱木簡),牘比簡寬厚,竹製稱竹牘,木製稱木牘。

均用毛筆墨書。冊的長度,如寫詔書律令的長三尺(約67.5cm),抄寫經書的長二尺四寸(約56cm),民間寫書信的長一尺(約23cm),因此人們又稱信為「尺牘」。

在湖南長沙、湖北荊州、山東臨沂和西北地區如敦煌、居延、武威等地都有過重要發現,其中居延出土過編綴成冊的東漢文書。

2、竹根雕

竹根雕是以竹根為材料雕刻而成的傳統工藝品,主要產地是江蘇南京以及上海嘉定,曾有「嘉定派」與「金陵派」之分。

中國用竹子做的藝術品有竹刻、竹根雕、竹子盆景、竹臂擱等。在南方地區,生長著茂密的竹林。

竹子作為一種植物,對於古代文人來說卻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這句話雖是宋代文豪蘇東坡用來表達自我的精神世界,但同時也映襯出這位大詩人對竹的喜愛。

歷代喜愛竹的文人墨客並非只有蘇東坡一位,魏晉時期的嵇康、阮籍、山濤等七人「相與友善,游於竹林、號為七賢」七人共以竹自喻,世稱「竹林七賢」。

3、竹椅

在農業時代,因竹材取得容易,可塑性大,原料充足、低廉,且生長周期短,於是先人便利用竹來編製成竹椅,竹椅較現代的沙發更涼快且通風,為崇尚環保的人們視為時尚家居的新選擇。

竹椅就是竹材製成的椅子,一般挑選較為成熟的原竹為材,主要架構為不同粗細的竹管,應用竹傢具製作的烘彎、鑽孔、榫接、打竹釘等製作方法組合而成,其形式有方形、六角形、扶手靠背形等竹椅。常見的竹椅有餐椅、學士椅、太師椅及乳母椅等。

4、爆竹

爆竹起源至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中國古代沒有火葯和紙張時,人們使用火燒竹子,使之爆裂發聲,以驅逐瘟神,因竹子焚燒發出「噼噼叭叭」的響聲,故稱爆竹。節日或喜慶日燃放,這種習俗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願望。

在現代的傳統節日、婚禮喜慶、各類慶典、廟會活動等場合幾乎都會燃放爆竹,特別是在春節期間,爆竹的使用量超過全年用量的一半。

5、竹簾

竹做的簾子,尤指掛在門口或窗戶的簾子,是漢族竹編工藝的一種。古代太後或皇後臨朝聽政,殿上用竹簾遮隔,則稱為垂簾聽政。

竹簾採用慈竹為原料,以手工技術為主,藉助簡單而巧妙的木結構機械,抽成細如毫發的竹絲,經過20多道工序手工製作,織成薄如蟬翼、形似錦帛的獨特竹簾工藝品,給人古樸典雅的感覺,讓空間充滿書香氣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竹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竹根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竹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爆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竹簾

F. 竹子可以做成什麼東西

竹子編織成的東西有:瓷胎竹編花瓶、竹編茶具、咖啡具、酒具、文具、竹編平面畫等,民間竹編涼席 、涼枕 、扇 、籮 、筐 、籃 、箕畚等生活日用品;

竹編在編織過程中,不同的編織手法自然形成千變萬化的幾何紋樣,幾何紋樣具有規律的組織,體現了勞動的節奏感和基本的形式法則。

除了幾何紋,人們在編織竹編的過程中不斷有所創新,圖案紋樣也是豐富多彩的,有花卉、果實等植物紋樣、動物紋、人物、書畫等等。

(6)竹子做成的手工圖片擴展閱讀

類別區分

叢生型:就是母竹基部的芽繁殖新竹。民間稱「竹兜生筍子」。如慈竹、硬頭簧、麻竹、單竹等等。

散生型:就是由鞭根(俗稱馬鞭子)上的芽繁殖新竹。如毛竹、斑竹、水竹、紫竹等等。

混生型:就是既由母竹基部的芽繁殖,又能以竹鞭根上的芽繁殖。如箭、苦竹、棕竹、方竹等等。

散生型竹類有紫竹、方竹、毛竹、淡竹等;叢生型的有佛肚竹、鳳凰竹、青皮竹等,而混生型的有茶竿竹、苦竿竹。

G. 手藝人復原福建古法竹子造紙術,一根竹子究竟是如何變成一張紙的

把竹子砍下來選取其中比較軟的一部分攪碎,再放在陰涼處晾乾,再把竹子晾乾之後放在生石灰裡面,等竹子裡面植物纖維發生了變化的時候就可以把這些竹子挖出來,放入鍋里蒸熟,在蒸完之後經過一系列的處理就可以把竹子變成紙了,這是我們國家的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造紙術是我們國家一項非常偉大的發明,所以記憶比較繁瑣,所以在傳承上也會遭受到一定的阻礙,很多人在製作的時候都沒有辦法成功的把竹子變成紙。

對於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一定要大力的發展和繼承,對於一些落後的文化我們也要選擇性的將他們去除掉,這樣才能夠讓我們國家的文化發揚光大。造紙術其實在很多地區還是可以見到的,因為寫毛筆字的宣紙就是需要手工製作,雖然現在也可以批量生產,但是手工製作的要更加精美,書寫感受也會更好。

H. 竹子手工製作六角燈籠

製作過程為:(一) 將竹子放在蒸氣室內加熱的半小時,然後取出,置陰涼處晾乾,但不得過分乾燥,也不能放在強光下曝曬。

(二) 用竹刨刨去牛面粗糙的表皮。

(三) 裁取竹條所需的長度;這種得依燈籠大小而定。(四) 編織方法以交叉方式完成燈架。

(五) 燈架中間,扎數圈竹圈於燈壁上亦可。

(六) 糊(裱)燈籠,先裱糊棉紗布,再黏貼二層做燈籠用的單光紙。(如沒有單光紙,細棉紙亦可。)裱糊棉紗布得先將稀釋的漿糊,均勻的平刷在骨架表面,

再將剪好的紗布輕附在燈架上,再用刷子沾漿糊刷平,這里需要注意,刷平漿糊的刷子必須是干凈的刷子方可,否則,燈面將是一片臟亂。

同時,裱糊的紙也必須糊的沒有接縫才算真正的裱糊完成。

(七) 將燈籠放在陰涼通風處晾乾。

(八) 彩繪。彩繪以個人所需圖案彩繪,如人物、八仙、花鳥、仕女等。

(九) 彩繪後,依情況來決定是否書寫文字。等文字、圖案完全乾後,再上一層桐油,然後待桐油陰干,燈籠就大功告成。

I. 竹子編織成的東西有哪些

竹子編織成的東西有:瓷胎竹編花瓶、竹編茶具、咖啡具、酒具、文具、竹編平面畫等,民間竹編涼席 、涼枕 、扇 、籮 、筐 、籃 、箕畚等生活日用品;

竹編在編織過程中,不同的編織手法自然形成千變萬化的幾何紋樣,幾何紋樣具有規律的組織,體現了勞動的節奏感和基本的形式法則。

除了幾何紋,人們在編織竹編的過程中不斷有所創新,圖案紋樣也是豐富多彩的,有花卉、果實等植物紋樣、動物紋、人物、書畫等等。

(9)竹子做成的手工圖片擴展閱讀:

竹編工藝大體可分起底、編織、鎖口三道工序。在編織過程中,以經緯編織法為主。在經緯編織的基礎上,還可以穿插各種技法;

如:疏編、插、穿、削、鎖、釘、扎、套等, 使編出的圖案花色變化多樣。需要配以其它色彩的製品就用染色的竹片或竹絲互相插扭,形成各種色彩對比強烈、鮮艷明快的花紋。

瓷胎竹編工藝使用的竹材是經過嚴格挑選來自成都地區的特長無節瓷竹,經過破竹、烤色、去節、分層、定色、刮平、劃絲、抽勻等十幾道工序,全是手工操作,製作出精細的竹絲。

J. 用竹子做的玩具有哪些

1、竹蜻蜓是一種中國傳統的民間兒童玩具之一,流傳甚廣。竹蜻蜓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竹柄。二是「翅膀」。玩時,雙手一搓,然後手一松,竹蜻蜓就會飛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