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民間剪紙圖樣
剪紙就是利用紙張等各類材料製作而成的一種藝術造型,它是我國的古老民間藝術,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源遠流長,經久不衰,給人以美的享受。剪紙寄託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崇拜,代表著一種藝術語言。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剪紙圖案大全及方法吧。
剪紙圖案大全
1、陽刻:以線為主,把造型的線留住,其他部分應剪去,並且線線相連,還要把形留住,開以外的剪去,稱為正形。
2、陰刻:以塊為主,把圖形的線剪去,線線相斷,並且把形剪空,稱為負形。
3、陰陽刻:陽刻與陰刻的結合。
㈡ 刻紙用的圖案去哪裡找啊我要可以列印下來的 越多越好 謝謝啦
可以去昵圖網看看,那裡有很多的矢量圖,可以直接列印雕刻的
www.nipic.com。
㈢ 刻紙怎麼刻或者剪紙怎麼剪
刻紙是把印好的圖案蒙在紅色紙上用刀刻出來。一.剪法
掏剪(又稱摳剪)
用剪刀尖刺穿紙張,然後從內向外挖剪。剪小孔時,要注意把剪尖放在小孔的中心點上,輕輕搖動使之鑽透紙張,這叫開孔,然後將剪尖置於孔中,左手輕托紙背,右手執剪逆時針方向轉剪,邊剪邊旋轉前移。掏剪細小部位時,用剪尖完成。
折疊剪
剪刀從紙張的折疊處開剪,展開來即產生兩兩相對的圖案,折疊剪多用於剪制對稱、重復的圖案,也可用於局部對稱圖案。紙張折疊後會有一定的厚度,所以折疊剪多用剪口根部(靠近剪軸部位)運剪。
破剪
剪刀從外部剪破邊緣線,進入預定的剪鏤部位為破剪。破剪稱為「暗口」,「暗口」安排的巧妙,可即方便剪鏤,有不易看到破口痕跡,不致於破壞作品的整體效果。
打毛
剪制纖細、勻稱的鋸齒紋來表現動物的毛發,民間俗稱「打毛」。打毛需用剪軸靈活的剪刀。左手托紙,右手運剪;運剪時剪尖始終朝前,一左一右邊剪邊勻速平移,打出一連串細如毫發的絲毛來。
游剪
游剪擅長剪曲線與內外輪廓線。游剪的關鍵在於左右手的配合。剪時,執紙手為主動手,不停左旋右轉,帶動執剪手運行;執剪手隨之上下開合運剪,如魚游水、流轉自如。二.刀法切刀
垂直執刀,自上向下按切。刀尖上下拉鋸式前移,切割出短而直的點狀刀口。切刀跨度不能過大,過大會造成線條斷斷續續。切刀適合多層剪紙的刻制和刻制剪紙的精細部分,尤其是精細部分的起落處和交叉處,用切刀可防止因用力不當而造成的斷線。
鑽孔
刀尖沿圓孔線順時針方向上下按切並前移,左手執紙配合旋轉移動一周。也可用打孔器。
劃刀
斜執刀,如執筆寫字。運刀時,手腕用力要均勻,方能在紙上劃出流暢的切口。此法適合用於質地挺括的紙張,劃刀刻制紙張的層數要少,以三張以內為宜。多了不容易劃透。所用的墊板也要有一定的硬度,太軟了容易帶紙斷線。
針刺法
用錐子或縫衣針在紙上刺出一組或一連串的小針孔。此法始用於傳統花樣剪紙,作為刺綉的針法提示,後逐漸發展成為剪紙中的裝飾手法之一。
破刀
破刀與切刀的區別在於切刀切且鏤,破刀只切不鏤,在紙上形成如同破剪法的暗刀。傳統剪紙中的花樣剪紙中常常使用破刀作為刺綉針法的提示。
敲鑿法
借用皮影製作或民間鑿「喜錢」的方法。用特製的不同功能和類型的鑿刀在紙張上敲鑿出不同的鏤空花紋來。此法適用於多層剪紙的批量加工。 至於握刀常見的有握筆式和食指握法。
㈣ 牛的刻紙圖案,不需要太復雜
刻紙,源於剪紙而精於剪紙,在我國素有北剪南刻之稱,即北方以剪為主,淳樸渾厚,豪邁粗放,變形誇張,喜用塊、面,線條也簡練概括,人物特徵鮮明,風格樸素,單純,明快,色彩濃艷。南方以刻為主,注重寫實,藝術風格秀麗細膩,柔美明快,工藝精巧,玲瓏剔透,體現了南北不同的文化風格。當然,在製作過程中「剪不離刻,刻不離剪」,所以,兩者實為同源分支。
早在遠古時代,人類就已經發現和運用了以影像做為形象表記的藝術手法,並繼而創造了在各種材料上鏤刻、透空的藝術語言。這在諸多的原始社會彩陶岩畫、商周青銅器、漢畫像石藝術中,都體現了遠古藝匠運用這一藝術手法的完善。今天的民間刻紙與之在造型方式和外部特徵極其明顯的一致,充分說明他們之間的傳承和延續關系。
「漢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葉照窗紗。」利用薄片材料剪刻鏤花,在有紙以前就已經不乏,如漢代的金銀箔刻花。但確切意義上的刻紙,當然是在有紙以後。我國是發明紙的國家,早在西漢時代已開始造紙。至此,利用紙便於剪刻鏤空的性能符合民俗所需的剪紙、刻紙藝術,隨之在民眾之中產生。目前發現最早的剪(刻)紙實物,是新疆吐魯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時期(公元386一581年)五幅團花剪紙。這幾幅剪紙,採用重復折疊的方式和形象互不遮擋的處理手法,與今天的民間團花剪(刻)紙極其相似。
唐代以後的刻紙實物流傳至今的已屬罕見,但有皮革刻花冠飾和漏版印花圖案可作佐證。宋代出現了行業性質的刻紙和用於工藝裝飾的刻紙,其較為多見的例子是吉州窯宋代瓷器上的剪(刻)紙紋樣。另外,宋代皮影盛行,也有用紙製作皮影的,稱為「紙窗影子」。明清刻紙傳世作品有刺綉底樣、扇面裝飾、窗花等,風格趨向精細秀麗,俗中求雅。
由於刻紙只是應民情風俗的需要而存在,其材料又不易保存,所以,很少有真正代表不同歷史時期面貌的作品傳世。我們不妨從歷代的典籍載記和文人的字行中,尋到一些蛛絲馬跡:「向舊都天街,有剪諸色花樣者,極精妙,隨所欲而成……有少年能手於袖中剪字及花朵之類……-----」(周密《志雅堂雜鈔》)「嘉靖中制夾紗燈,刻紙刻成花竹禽鳥之狀。隨輕濃罩色,熔蠟徐染,用輕紹夾之,映日則光明瑩徹,芳菲翔舞,恍在輕煙之中,與真者莫辨。」------(明《蘇州府志》)
有人說,民間藝術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是有其道理的。由於地域文化背景的差異,及民間刻紙某些體裁樣式作品的相對穩定,使今天的民間刻紙中仍保留著我國古代文化的不同層次,我們得以從其中領略民族藝術初始期的神秘、上升期的雄渾和成熟期的神韻,從勞動者的創造中獲取歷史的啟迪。
民間刻紙作為民俗的陪襯,在民間獨自頑強地生長,延續到了今天的時代,顯示了它生命力的旺盛不衰。正是那些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鄉村巧手,他們的祖祖輩輩都在譜寫著民族藝術史中無聲的樂章。
下圖為關於牛的剪紙
㈤ 求多張動漫的刻紙圖案,圖片要清晰,圖片較大,謝謝!
動漫人物本身就是前期在電腦上,用點線畫出來的,表現出來的形象也非常稜角分明,所以很適合剪紙這種較為單一的表達方式。
這可以說是離不開日常生活中的觀察的學習的,並且在這生活當中是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觀察學習的,可以觀察不同的動作和不同的姿態,通過對人體關節的活動、肢體的擺放進行描繪以得到各種各樣的人體姿態。
㈥ 求幾張簡單的刻紙圖案
你在網路圖片里搜簡筆畫,有很多的
㈦ 剪紙手工製作大全的圖片有哪些
蜘蛛網教程:
一款很有裝飾效果的剪紙手工,比如萬聖節什麼的用來裝扮效果相當不錯噢。平時來布置一些聚會的現場也可以。
製作很簡單,不過大家可能光是看圖片有點看不懂,所以小編要解釋一下。
首先用一個正方形的紙張,可以大一點,當然大小你隨意都可以。
然後如第一個小圓圈裡的那樣將它折成扇面一樣的小褶皺,盡量多折一些,然後對折一下,這樣出來的蜘蛛網會更多網絲噢。
然後就是見了,大家發現整個網絲上從外延到里口一共有3個缺口,所以我們要剪出3個缺口,當然你想更多,或者少就相應的變化。
然後就展開就可以了.
剪紙,又叫刻紙,是一種鏤空藝術。是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其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剪紙的載體可以是紙張、金銀箔、樹皮、樹葉、布、皮革。
剪紙在中國農村是歷史悠久,並且流傳很廣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這種民俗藝術的產生和流傳與中國農村的節日風俗有著密切關系,逢年過節亦或新婚喜慶,常常會貼"囍"這個字,人們把美麗鮮艷的剪紙貼在雪白的牆上或明亮的玻璃窗上、門上、燈籠上等,節日的氣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濃郁喜慶。
剪紙藝術是漢族傳統的民間工藝,它源遠流長,經久不衰,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瑰寶,已成為世界藝術寶庫中的一種珍藏。那質朴、生動有趣的藝術造型,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其特點主要表現在空間觀念的二維性,刀味紙感,線條與裝飾,寫意與寓意等許多方面。
㈧ 誰能給我發幾張高清的能列印出來直接刻的剪紙圖案
中國剪紙是一種用剪刀或刻刀在紙上剪刻花紋,用於裝點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動的民間藝術。在中國,剪紙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交融於百姓的社會生活,是各種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8)刻紙圖案好看圖片大全簡單擴展閱讀
中國剪紙的起源:
民間剪紙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深受國內外人士所喜愛。剪紙的主要材料是紙。紙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過去一直公認造紙術是蔡倫於公元105年前後發明的。
後來陝西省扶風縣出土了西漢時期的紙,專家們認為紙在我國出現的時間要提前到兩漢平帝之前,可能在宣帝時期(公元前73一前49年)。不管結論最後怎麼定,在紙發明之前,不會有真正的剪紙。
但用其它薄片材料用於剪刻鏤花,卻在有紙之前,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和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其載體可以是紙張、金銀箔、樹皮、樹葉、布、皮、革等片狀材料。
㈨ 簡單又好看的剪紙步驟是什麼
准備材料:紙、剪刀。
1、如圖,准備正方行材料紙;把材料對角折。
㈩ 大象萌萌噠,那應該如何製作手工大象呢
做刻紙的製作當然要准備一些基本的刻紙道具。這里主要需要的就是卡紙,或者A4紙也是可以的。還有刻刀或者是美工刀、訂書機、還有白乳膠等。先將我們所需要的刻紙大象圖案列印出來(這個刻紙大象的圖案可以在本個教程的最後下載到)。列印好刻紙大象之後,然後將紙張進行對折。這里是需要製作出對稱的結構,這樣可以更好的襯托出刻紙大象的立體感。 在紙張對折完成之後,再用訂書機將紙張進行固定。在用訂書機進行固定的時候,要繞著已經列印出來的刻紙大象的外輪廓進行固定,這樣在進行刻紙操作的時候,不會出現紙張滑動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