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手工dna的模型製作教程
所需材料:顏色不同的正方形手工紙、剪刀、大卷透明膠布、記號筆、鉛筆、小尺等
具體步驟:
①脫氧核糖的製作:
准備一張正方形藍紙,連續對折三次,並將其剪為小紙條,利用折星星的方法將其折為脫氧核糖,多做幾個。
Ⅱ 核糖體放大圖片
(1)分析圖解可知,圖1表示蛋白質合成過程中的翻譯過程,翻譯發生在細胞質中的核糖體上,其中①是蛋白質合成過程的直接模板,表示mRNA.
(2)圖2是圖1中tRNA部分的放大,圖1中看出,該tRNA與氨基酸連接處的核糖核苷酸的鹼基為A,因此圖2中的②是腺嘌呤(含氮鹼基).
(3)圖2中可以看出,tRNA與氨基酸結合的部位,氨基酸的羧基上少了-OH,tRNA的核糖的羥基上少了一個-H,因此tRNA與氨基酸結合的過程中有水生成.
(4)由於mRNA上三個相鄰的鹼基構成一個密碼子,一個密碼子決定一個氨基酸,並且終止密碼子不決定氨基酸,因此若圖1中mRNA最終可以形成一條十肽,那麼mRNA上鹼基數量至少=(10+1)×3=33個;而十肽中的十個氨基酸需要10個tRNA轉運,因此在此過程中經過核糖體的有10個.
(5)圖1中右側的tRNA上的反密碼子為GGU,則mRNA上對應的密碼子為CCA,因此DNA分子模板鏈上的鹼基序列為GGT,由此可確定圖1中右側的tRNA所攜帶的氨基酸是脯氨酸.
故答案為:
(1)翻譯 核糖體mRNA
(2)腺嘌呤(含氮鹼基)
(3)水
(4)33 10
(5)B
Ⅲ 關於地球這個令人驚嘆的細胞是如何產生的
生命開始於一個細胞。第一個細胞一分為二,二又分為四,以此類推,僅僅到第47次加倍以後,你就有了1億億(10000000000000000)個細胞,並作好了最終形成一個人的准備。從卵子受精的那一刻起,一直到你離開人世,為了維持和保護你,這些細胞中的每一個都完全知道自己的職責。
對於你的細胞來說,你無任何秘密可言,它們對於你的了解,遠遠超過你對自己的了解。每一個細胞都帶有一整套基因密碼——你身體的指令手冊,因此它不僅知道怎樣做自己的工作,而且對於你體內的其他任何一項工作,它都了如指掌。在你的一生中,你永遠沒有必要提醒任何一個細胞,要它隨時注意其腺嘌呤核苷三磷酸鹽的情況,或是找到存放不期然間出現的多餘葉酸的地方。它將會為你做這樣的一些事,以及幾百萬件別的事。
每個細胞都是自然界的一個奇跡。即便是最簡單的細胞,其構造的精巧程度也是人類的智慧所永遠也無法企及的。舉個例子,即便是製造一個基本的酵母細胞,你所需要的零部件就和一架波音777噴氣式飛機的一樣多,而且還必須在直徑僅有5微米的球體內將它們組裝起來,然後你還得以某種方式驅使那個球體進行繁殖。
但是,與人體細胞比起來,無論其多樣性還是其復雜性,酵母細胞簡直不值一提。但是,酵母細胞有著復雜的互動性,因此更有意思。
你的細胞是一個有著1億億個公民的國度,每一個公民都以某種特有的方式全心全意地為你的整體利益服務。它們為了你什麼都干,它們讓你感覺快樂,產生思想。它們使得你能夠站立、伸懶腰和蹦蹦跳跳。當你吃東西的時候,它們攝取養分,供給能量,排除廢物——干所有你在高中生物學中所了解到的事情,而且它們還不忘記先使你有一種飢餓感,並使你在就餐後產生舒適的感覺,以後就不會再忘記吃東西。它們使你的頭發生長,耳朵產生耳垢,大腦悄無聲息地運轉。它們管理你身上的每一個角落:當你受到威脅時,它們會挺身而出保護你。它們會毫不猶豫地為你而獻身——每天有多達數十億個細胞在這么做:可是終其一生你從未向它們中的任何一個表達過謝意。因此,現在就讓我們肅立片刻,向它們表示我們的敬佩與贊賞之意。
細胞是怎樣完成它們所做的一切——它們怎樣儲存脂肪,怎樣製造胰島素,怎樣參與維持和你這樣復雜的實體所必需的其他活動,我們也許了解一點點——但僅僅是一點點。你的身體內活躍著至少20萬種不同類型的蛋白質。可是到目前為止,我們對它們的了解不超過2%。(有人將這一數字調高到50%左右。顯然,這取決於你如何界定「了解」這個詞的含義。)
細胞世界所發生的令人驚訝的事總是層出不窮。在大自然中,一氧化二氮是一種極為可怕的有毒氣體,它是造成空氣污染的罪魁之一。20世紀80年代中,科學家們發現人類細胞中不斷產生這種氣體的時候,自然感到有點兒吃驚。一開始,科學家對它的作用感到很困惑,但接著就發現它無處不在——控制血液的流量和細胞的能量水平呀,進攻癌症及其他病原體呀,調節嗅覺呀,甚至幫助陰莖勃起。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硝酸甘油,即人們所熟知的炸葯,能夠緩解心絞痛。(它在血液中轉換為一氧化二氮,使得血管內壁的肌肉放鬆,血液就可更順暢地通過了)。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這種氣體從大自然中的一種外在毒素成了人體內無處不在的靈丹妙葯。
根據比利時生物化學家克里斯蒂安·德迪夫的統計,你擁有「約幾百種」不同的細胞,它們的大小和形狀有顯著的不同:神經細胞呈線狀,可以伸展到1米長;紅細胞呈盤狀;而幫助給我們視覺的光電細胞呈桿狀。細胞的大小也差別很大——給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懷孕的那一刻,一個不甘示弱的精子竟然迎向比它大85000倍的卵子(這是男人征服欲的形象化表現)。不過,一個人體細胞的平均寬度不過20微米左右——也就是1毫米的大約2%,小到幾乎看不見,但大得足以容納數以千計的像線粒體這樣的復雜結構,以及幾百萬幾百萬個分子。從最基本的方面來說,細胞的活力也各不相同。你的皮膚細胞都是死的。想到自己身體表面的每一部分都是死的,你也許會感到有點屈辱。如果你是個中等個兒的成年人,你身上裹著大約2千克的死亡皮膚,其中每天都有幾十億的微小組織從你身上脫落。如果你將一個手指從布滿灰塵的擱架上劃過,那個痕跡在很大程度上是用你死去的皮膚劃成的。
大多數細胞的存活時間很少超過1個月左右,但也有一些明顯的例外,肝臟細胞可以存活幾年,雖然它們的內部成分每隔幾天就更新一次。大腦細胞和你的壽命一樣長。從你出生起,你擁有大約1000億個細胞,這也就是你所能擁有的細胞數的最高值。據估計,你每小時大約丟失500個細胞。因此,要是你認真想一想的話,你真的是一刻光陰也不該浪費。令人欣慰的是,你腦細胞的組成部分總是在不斷更新,因此,與肝臟細胞相類似,你的大腦細胞實際上只存活1個月左右。事實上,據認為,我們身上的任何一個部位——包括迷途分子在內——都與9年前不同。這聽起來似乎有些玄乎,但從細胞的層面上講,我們都是年輕人。
最先描述細胞的是羅伯特·胡克,我們在前面提到過他。他為行星運行平方反比律的發現權和艾薩克·牛頓產生過爭執。胡克活了68歲,一生中取得了許多成就——他不僅是一個頗有造詣的理論家,同時還是一位製作精密儀器的高手——但是使他贏得最大聲譽的還是他完成於1665年的暢銷書《顯微圖片:或關於使用放大鏡對微小實體作生理學描述》。他向心馳神往的公眾展示了一個微觀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其紛繁復雜的多樣性,其熙熙攘攘的熱鬧程度,其巧妙絕倫的結構方式,都遠遠超出了此前任何人的想像。
胡克最先發現了許多微觀情景,其中有植物身上的小空洞。他給這些空洞取了一個名字:「細胞」,因為它們使他聯想起修道士的單人小室。胡克計算出1平方厘米軟木片大約包含195255750個這樣的小空洞——如此巨大的數字在科學領域還是第一次出現。顯微鏡的發明到這個時候已經有一代人左右的時間,但不同的是,胡克的顯微鏡達到了高超的水平。它們可以放大30倍,在17世紀的光學技術中鶴立雞群。
因此,僅僅10年以後,當胡克和倫敦皇家學會的其他成員收到由荷蘭代爾夫特一個亞麻布料商寄來的用275倍率顯微鏡觀察所得的圖像和報告時,他們不免感到有些吃驚。這個亞麻布料商名叫安東尼·范·列文虎克。盡管他幾乎沒有受過正規教育,也無任何科學背景,但卻是一個敏銳的專心致志的觀察者和技術天才。
直到今天,我們也不知道他是怎樣通過簡陋的手工裝置製造出如此高倍率的顯微鏡。它無非就是將一小塊玻璃嵌入木榫而成。他的顯微鏡更像是放大鏡,而不像我們大多數人認為的顯微鏡,但其實二者都不大像。列文虎克每做一個實驗都要製作一件新的儀器。可是,對於自己的技術,他卻總是守口如瓶,不過他倒是就怎樣提高解析度而向英國人透露過情況。
在長達50年的時間里——不可思議的是,從他40多歲後才開始——他向皇家學會提交了近200份報告,全都用低地荷蘭語寫成,他只會這種語言。列文虎克羅列了他所發現的一些事實,並配以一些精美的繪圖,卻沒有任何解釋和說明。他所提交的報告幾乎包括了所有可以用於檢測的事物——麵包霉、蜜蜂螫針、血細胞、牙齒、頭發,他自己的唾液、精液甚至大便(提及後面兩樣時,他還說了為它們的惡臭表示歉意的話)——所有這些以前幾乎都沒有用顯微鏡觀察過。
1676年,列文虎克在一份報告中聲稱,他在一份胡椒水試劑中發現了微生動物。皇家學會動用了英國所能生產的一切先進設備來尋找這種「小動物」,直到1年以後才最終解決了放大倍率的問題。列文虎克發現的是原蟲。據他計算,一點水中有8280000這樣的微生物,比荷蘭的人口還多。世界充斥著這樣的生命,其生存方式和數目遠遠超出了以前人們的想像。
在列文虎克驚人發現的鼓舞下,其他人開始目不轉睛地盯著顯微鏡從事研究,他們的目光有時是過於敏銳了,以致有時他們發現了一些實際上不存在的事物。一位令人尊敬的荷蘭研究人員尼古拉·哈茨奧克聲稱,他在精子細胞中看到了「預先成形的小人」,他為這些小生物取名為「侏儒小人」。有一段時期,許多人相信所有的人——事實上,所有生物——都不過是小而完整的母體的放大體。列文虎克自己偶爾也沉湎於個人興趣。在他的一次最不成功的實驗中,他試圖通過近距離觀察一次小型爆炸來研究火葯的爆炸特性,結果他的眼睛差一點被炸瞎了。
1683年列文虎克發現了細菌——可是由於顯微鏡技術的限制,在此後的一個半世紀里,一直停留在那個水平。直到1831年,才有人第一次看到細胞核——它是由蘇格蘭人羅伯特·布朗發現的。布朗是一位植物學家,經常對科學史懷有興趣,雖然始終不為人所知。他生活的年代從1773—1858年。他根據拉丁語nucula,意思是小堅果,將他的發現取名為細胞核。到了1839年,才有人真正認識到細胞是一切生命的基質。他就是具有這種洞察力的德國人索多·施旺。就科學洞察力而言,這一發現不僅相對較晚,而且一開始也沒有被廣泛接受。直到19世紀60年代,由於法國人路易·巴斯德完成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工作,才徹底地證明了生命不能自發地產生,而必須來自一個事先存在的細胞。這一理論被稱為「細胞學說」,它是整個現代生物學的基礎。
細胞被許多人比喻成許多事物,從「一個復雜的化學精煉廠」(物理學家詹姆斯·特菲爾)到「一個人口稠密的大都市」(生物學家蓋伊·布朗)。細胞既是二者,而又都不是。說它像個精煉廠,是因為在其內部進行著規模巨大的化學活動;說它像個大都市,是因為裡面擁擠不堪,忙忙碌碌,充滿互動,貌似紛繁混亂,卻有著自成一體的結構。不過,它實質上比你所見過的任何城市或工廠都要可怕得多。首先,在細胞內部沒有上下之分(引力對細胞大小的東西幾乎不起任何作用),它的每一處原子大小的空間都被充分地利用。活動到處存在,電流不停流動。你也許並不覺得自己帶很多電,實際上是帶的。我們吃的東西、呼吸的氧氣在細胞里被合成電流。那麼,我們為什麼在相互接觸時沒有把對方擊倒,或者我們坐在沙發上時又為什麼沒有將沙發燒焦呢?原因在於這一切都是在非常小的規模內發生的:電壓僅僅是0.1伏,傳輸的距離要以納米來計算。然而,如果將其按比例擴大,它所產生的沖擊力相當於每平方米2000萬伏,與一次雷電核心區所產生的電荷一樣多。
不論其形狀和大小如何,你身上所有細胞的構造大體相同:它們都有一層外殼或細胞膜,一個細胞核,裡面存儲著你正常運轉所必需的基因信息。兩者之間有一層繁忙的空間,叫做細胞質。細胞膜並不是我們大多數人所想像的那樣是一層你用別針能刺穿的耐久膠狀物,相反,它是由一種叫做脂質的脂肪物質所構成,用舍溫·B.紐蘭的話說,它和「輕度機油」大體相像。如果你覺得這些東西似乎很不堅實,請記住:在顯微鏡下,事物的表現形式是不同的。在分子的層面上,對於任何東西而言,水成了重型凝膠,而脂質簡直就像鋼鐵一樣。
如果你有機會去訪問一個細胞,你一定不會喜歡它的。若是將原子放大到豌豆一樣大小,那麼一個細胞就會變成直徑達800米的一個球體,由一個名叫細胞骨架的大梁似的復雜架子支撐著。在它的裡面,幾百萬幾百萬個物體——有的大如籃球,有的大如汽車——像子彈一樣呼嘯而過。在這里你簡直難以找到立足的地方,每一秒鍾都會遭到數千次來自四面八方的物體的撞擊和撕扯。即使對長期待在細胞裡面的成員來說,這里也是一個險象環生的地方。每一段DNA鏈平均每8.4秒就要遭到一次襲擊或損害——每天要遭到1萬次——被化學物質或是其他物質撞擊或撕成碎片,所有這些傷口必須很快被縫合,除非細胞不想再活下去。
蛋白質極為活躍,它們總是處於不停旋轉、顫動和飛舞的狀態之中,每秒鍾它們都要彼此撞擊10億次。酶本身也是一種蛋白質,它們到處橫沖直撞,每秒鍾要完成1000件任務,就像快鏡頭里的工蟻,它們不斷地建立和重建分子,為這個減去一小塊,為那個增加一小塊。一些酶隨時監控路過的蛋白質,為那些已損壞得無法修補的或有缺陷的蛋白質標上化學記號。接著,這些被標上記號的蛋白質形成了一種被稱為蛋白酶的結構,在這個結構中進行分解,並形成新的蛋白質。有幾種蛋白質的存活時間不超過半小時,另一些則達好幾周。但是,它們都以令人難以置信的瘋狂方式存在。正如德迪夫所指出的:「分子裡面的一切都以不可思議的高速運轉,我們簡直無法想像。」
但是,如果讓分子世界事物運轉的速度慢下來,慢到足以仔細觀察其相互作用的程度,事情似乎就不會那麼令人不知所措了。你會發現一個細胞不過是數百萬個物體——不同大小、不同形狀的溶酶體、內吞體、核糖體、配位體、過氧化物酶體、蛋白質,它們與數百萬個別的物體相互撞擊,從而完成了再普通不過的任務:從營養物里攝取能量、聚合成新的結構、排除廢物、抵擋入侵者、接發信息、進行修補工作。一個細胞一般包含大約2萬種不同的蛋白質,其中近2000種中的每一種至少有5萬個分子。「這意味著,」紐蘭說,「即使我們只統計那些每一種的數量在5萬以上的分子,每一個細胞中所包含的蛋白質分子總數最少有1億個。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我們從中可以了解一點我們體內生物化學活動的劇烈程度。」
這種活動所消耗的能量也是十分巨大的。你的心臟每小時必須輸出約340升血液,每天則要輸出8000多升,每年輸出300萬升——這足以裝滿4個標準的奧林匹克游泳池——以使所有細胞獲得新鮮的氧氣。(這是指在休息的時候,如果做劇烈運動,這個數字還要增加至6倍)。氧氣被線粒體吸收,它們是細胞的發電站。一個細胞里一般有大約1000個這樣的發電站,其具體數目根據細胞所做的事情及所需的能量的不同而有很大差異。
你大概還記得,我們在前面提到,據認為,線粒體原先是被俘獲的細菌,如今是我們細胞中的寄居者。它們保留了自己的基因指令,按照自己的時間表來分裂,操自己的語言。你也會記得,多虧它們的好心照料,我們才得以安康。為什麼這么說?因為你攝入體內的幾乎所有食物和氧氣經過加工後都被輸送給線粒體,然後由它們將其轉換為一種名為三磷酸腺苷的分子,也就是ATP。
你可能沒聽說過ATP,但正是它使你身體運轉正常。ATP分子實質上就像一組小小的電池,它們在細胞內移動,為細胞活動提供全部能量,在此過程中你獲益匪淺。在你生命的每一瞬間,你體內的每個細胞內通常具有10億個ATP分子,2分鍾以後它們的能量都會消耗殆盡,然後又會有10億個新的ATP分子接替它們的位置。每天你產生和消耗的ATP重量大約是你體重的一半。摸一摸你溫熱的皮膚,那是你的ATP在工作。
當細胞不再被需要時,它們以堪稱高貴的方式死去。它們拆下所有支撐它們的支柱和拱壁,不露聲色地吞噬掉其組成部分。這一過程被稱為凋亡或細胞死亡機制。每天都有數十億個細胞為你而死,又有數十億個別的細胞為你清掃它們的遺體。細胞也可能暴死——比如當你被感染時——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它們是按照指令死去的。事實上,如果它們沒有收到繼續活著的指令——如果沒有收到另一個細胞發出的活動指令,細胞會自己殺死自己。細胞真是太需要安慰了。
有一些我們認為是很原始的生物有著某種層面的細胞組織,使得我們自己的細胞組織看上去馬虎潦草,平淡無奇。將海綿的細胞分解開(比如通過過濾器過濾),然後把它們倒進溶液中,它們會很快重新聚合,再次形成海綿。你可以反復做這種實驗,它們總會頑固地重新聚合在一起。這是因為,就像你和我,以及所有別的生物那樣,它們有一種不可抗拒的沖動:繼續活下去。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存在一種非常古怪、堅定不移、我們所知甚少的分子。這種分子本身沒有生命,它們中的絕大多數根本不做任何事情。它的名字叫DNA。在開始了解它對於科學和對於我們所具有的極端重要性之前,我們有必要先回到大約160年前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即博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所生活的時期。當時,達爾文提出了一種「有史以來最好的理論」——可是在隨後的15年裡卻被鎖在抽屜里。其中原因,我們得花費一些筆墨才能解釋清楚。
Ⅳ 如何製作立體細胞模型
以植物細胞為例,步驟如下:
1、用乒乓球做細胞核,乒乓球的形狀與細胞核很相似。
Ⅳ 動物細胞模型製作方法 最簡單的
1、准備一盒橡皮泥
Ⅵ 怎樣利用廢舊物品做動物形狀的玩具或擺設
有很多手工製作,利用廢舊材料製作的動物,動物細胞的特點就是沒有細胞壁,細胞質多可以流動比較好,比如像變形蟲一樣
製作思路如下:
1)找一個大號無色氣球、或者是大玻璃球,實在不行用無色塑料袋,向內部放入塗有不溶於水的黃色煮熟的鴨蛋(鵝蛋更好),再蛋殼上可以用針點很多孔(核孔),如果能挖去一部分路出蛋黃更好(核仁),再放入自製的其他各種細胞器,比如許多小圓紅豆(核糖體)、綠葡萄3~5個代表葉綠體、橙色棒狀的兩頭密封的小塑料管2個代表線粒體、捆好的幾個纏著線的粉色扎頭橡皮筋兩端可以用許多小圓圈連上代表高爾基體,然後用幾層困著比較鬆散較大窟窿的漁網,內部可以夾雜這小紅豆模仿粗面內質網、溶酶體可以用紮好口的內含五彩小顆粒的小水汽球,中心體(成分蛋白質)用兩個的相互垂直的白色塑料管。
Ⅶ 細胞模型製作方法
關於這種製作方法,可以考慮的方法有三:
方法一
首先,考慮一個真核細胞模型製作所需要的零件,即細胞各部分結構尤其是各種細胞器,包括細胞核、液泡、葉綠體等,材料我自然選取了硬紙卡,由於以前手工課剩下的紙卡不夠了,我就剪了一個餅干盒子作為細胞壁;接著做細胞核,為了使其富有立體感,我選擇了塑料泡沫,並用水彩顏料染上紫色;我認為做內質網的最好材料是紫色毛線,但是條件不允許,所以我選擇了塑料網,也染上了紫色;葉綠體和線粒體分別用彩色卡紙剪貼,也很逼真。最後的細胞膜頗費了一帆周折,用保鮮膜和膠帶貼好即可。
02
【方法二】
用硬紙殼做細胞壁,並在內部貼了一層紙作為細胞膜,內部的細胞器,是仿照書上做的比較粗糙,由於細胞核是圓的,不方便做,我就找了一個小土豆,削皮後切掉1/4作為細胞核。主要設計思路是仿照書上的範例做的,由於紙卡比較硬,高爾基體和線粒體的嵴做得不是很像。
【方法三】
材料:各色彩色卡紙、白紙、青棗、橘皮(綠色)、米粒、透明塑料外殼、膠帶、剪刀、膠水等。
過程:
1、用彩色卡紙做線粒體、高爾基體、內質網、類囊體。
線粒體:用紅色彩紙剪一長條,圍起來用膠帶粘住作為外膜;再剪一長條,反復折疊後取開放在裡面作為內膜。
高爾基體:用粉色彩紙剪幾個長條圍成幾個圈粘好,用膠帶將它們固定。
內質網:用藍色彩紙剪一長條反復折疊,用膠帶固定成形。
類囊體:用綠色紙片剪若干小圓片,5-18個用膠水粘合疊在一起,組成基粒。
2、葉綠體:切1/5左右的橘皮,自然捲曲成為葉綠體的形狀,把做好的基粒放在其中。
3、細胞膜和細胞壁:用普通白紙折一個無蓋方盒作為細胞膜,用黑色卡紙折一個更大的無蓋方盒套在細胞膜外面作為細胞壁。
4、核糖體:將一些米粒粘在內質網上作為附著的核糖體,撒在細胞內一些米粒作為游離的核糖體。
5、細胞核:用一個青棗放在細胞內作為細胞核。
6、液泡:將一個塑料包裝盒稍加改造作為大液泡。
還有其他等等
Ⅷ 到底是多個核糖體參與一條多肽的形成還是一個核糖體參與一條多肽的形成
肽鏈合成是單向的,並且不能連接,也不能從中間插入,所以只能是一個核糖體參與一條多肽的形成,從頭到尾。
Ⅸ 生物 酵母菌中有無核糖體
酵母菌是真核單細胞生物,屬於異養生物,它既可以進行有氧呼吸也可以進行無氧呼吸。它有核糖體,用來進行酶的合成,另外,幾乎所有生物都有核糖體,除了成熟的紅細胞和病毒,因為只要進行代謝都需要酶作催化劑;而病毒是吸取宿主細胞的養料,紅細胞很快就死去了,所以它們都不需核糖體。
純手工製作,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