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好看圖片 » 手工製作收銀錢盒圖片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手工製作收銀錢盒圖片

發布時間: 2022-12-08 10:46:21

Ⅰ 收銀機錢箱怎麼打開

一、錢箱問題
1、收銀機錢箱打不開、關不上
這種現象也是最常見了,原因可能是在收銀機收款的過程中,鈔票滑進收銀機錢箱抽屜的後部,導致卡到了錢箱內的掛鉤,然後就出現收銀機錢箱關不上的問題了。這時我們只要拉出抽屜,取出卡住的鈔票就能解決了。
2、收銀機錢箱打不開
A、收款機軟體前台點擊結賬後,正常情況下錢箱是會彈出來的,如果錢箱彈不出但有響聲,這時就要檢查錢箱的導軌是否變形或有硬物卡死。
B、這一種情況是錢箱既彈不出來也沒響聲,這時我們要檢查一下連接到列印機的介面有沒有連接好,如果連接沒問題,再檢查列印機是否正常列印,若列印機能正常使用,收銀機錢箱還是彈不出來,這時應該是錢箱繼電器有問題。

二、列印機問題
收銀機的錢箱都是跟小票列印機連接的,錢箱上有一根線插在小票列印機上的,小票列印機不列印錢箱就沒有收到指令,就不會開。因此,你先要檢查列印機:
1、電源是否通電。
2、是否缺紙。
3、列印機與電腦的lpt並口線是否連接正常有無脫落。

1.用鑰匙打開2.把錢箱插在小票列印機後面的插孔中。然後在收銀系統裡面找插件在系統可以用測試功能打開錢箱。或者在結賬後自動列印小票和打開錢箱。要注意小票列印機要放紙,不然沒有放映,嘗試正常收銀可以不3.把錢箱拆開,看看是什麼問題

Ⅱ 幼兒園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綱要》指出:幼兒的發展是在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良好的教育環境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應充分利用社區資源,拓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借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潛在的、有利於孩子身心和諧發展的教育價值。

超市是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場所之一,超市裡各種各樣的物品吸引著幼兒。為此,我們選擇了幼兒感興趣的題材——「超市」開展主題活動。將幼兒從「課堂」帶到「社會情景」中,並通過參觀、游戲、談話、繪畫等多種活動形式把孩子零星的經驗整合起來,使孩子了解超市的結構,體驗購物的快樂,感受超市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在開展主題活動中,我們經常聽到孩子們談論去超市購物時自己買了多少東西,付了多少錢,但是,對人民幣的概念仍較模糊,於是生成了這節數學活動——《超市購物》。旨在創設一個「超市購物」的游戲情境,在多次去「超市購物」的過程中認識紙幣,學會使用紙幣。整個活動過程,引導幼兒積極參與,自主探究學習,願意與同伴分享快樂,學會處理生活中簡單的問題,增強了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當幼兒親自購物之後,能用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購物體驗,也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認識5元、5角、1元的紙幣,及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

2.掌握購物時不同的付錢方式,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感受購物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准備

1.知識准備:

活動前幼兒對人民幣有初步認識,有「超市購物」的經驗。

2.物質准備:

(1)布置「超市」,貨架上擺有各種物品卡片,並標明價錢。

(2)裝有10個1角、2個5角、1個1元硬幣的盒,幼兒人手一份。

(3)付錢方法展示板四塊。

(4)直觀演示1角、5角、1元硬幣之間換算關系的課件。

(5)幼兒人手一張存錢卡。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認識硬幣

(1)讓幼兒感知、發現硬幣的特徵。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份禮物,請你們輕輕地打開盒子,看看裡面裝著什麼。」(幼兒打開盒子。)

師:「哇,好多硬幣!小朋友們看看,都有多少錢的硬幣?」(1角,5角,1元。)

「好,現在請小朋友把盒子蓋起來,老師要考考你們。」

(2)出示1角課件。

師:「小朋友們看,這是多少錢的硬幣?」(1角。)

「你怎麼知道它是1角錢?」引導幼兒觀察硬幣上的標志。教師小結:對了,它的上面寫著「1角」,它就是1角錢。

以同樣方式分別出示5角、1元課件,讓幼兒認識。

師小結:5角的硬幣是金色的,上面寫著5角;硬幣中最大的是1元的硬幣,它的上面寫著1元。

游戲:取硬幣

師:「我們一起玩一個取硬幣的游戲:老師說出多少錢的硬幣,請小朋友快速地舉起這個硬幣,看誰舉得又快又准確。」老師發布命令:「請舉起1角(5角、1元)的硬幣。」幼兒取相應的硬幣。

師:「小朋友們真棒!今天我們有這么多錢,想不想去超市購物?」

(想。)

「去超市購物時,小朋友要先看看貨架上都有哪些商品,價格是多少,然後選一樣自己喜歡的,到收銀台付錢。」「老師先請小朋友

拿著錢盒到1號貨架購物。」

評析:此環節的設計意圖是讓幼兒對已有的經驗進行整理。幼兒在活動前對硬幣有了粗淺認識。活動過程中,教師藉助實物,通過游戲,從1角、5角、l元三種硬幣最明顯的特徵入手,引導幼兒准確

認識l角、5角、1元硬幣,體現了活動的趣味性。

2.幼兒第一次購物,探索1角、5角、1元毛硬幣之間的換算關系幼兒帶著錢盒,到超市1號貨架選商品(師設計的每一件商品均為5角錢或1元錢),並到收銀員處付錢。(收銀員由老師擔任:展示幼

兒付錢方法,幼兒只有付錢正確才能拿走商品。)

集中梳理經驗,知道硬幣之間的換算關系。

提問:「誰願意來說說你買的是什麼?多少錢?你是怎樣付錢的?」幼兒分別說出5角錢的兩種付錢方式:用1個5角來付錢;用5

個1角付錢。

師小結:「這些小朋友買的都是5角錢的東西。有的小朋友用1

個5角付錢,有的用5個1角付錢。」

出示課件梳理:「5個1角的硬幣合起來是5角錢,1個5角的硬

幣也是5角錢。

提問:「誰買的是1元的東西?你是怎麼付錢的?」

幼兒分別說出1元錢的多種付錢方式:「我買了一個1元的××,用一個1元的硬幣付錢。」「用10個1角的硬幣付錢。」「用2個5角的硬幣付錢。」「用5個1角和1個5角的硬幣付錢。」出示課件,梳理1元硬幣之間的換算關系:2個5角的硬幣合起來是1元錢;10個1角合起來是1元錢;5個1角和1個5角合起來

也是1元錢。

師:「原來硬幣里還藏著這么多秘密。我們剛才只買了5角、1元的商品,超市裡還有很多不同價格的商品,你們想買嗎?購物時請小朋友仔細看看上面的標價,想想怎樣付錢簡便些?好,請大家拿著錢盒去購物吧!」

評析:教師在幼兒認識了1角、5角、1元三種硬幣的基礎上,給幼兒提供了親身購物的機會,進一步探索1角、5角、1元三種硬幣之間的換算關系。每個幼兒都只有在付錢正確的情況下才能買到商品。幼兒必須先觀察商品的價格,然後思考該如伺正確付錢,並將付

錢方法粘貼在展板上,最後通過課件梳理幼兒經驗,為下一環節做鋪墊。

3.幼兒第二次購物,發現多種付錢方法

幼兒到超市選商品,教師觀察。收銀員由老師擔任,展示幼兒付錢方法。

集中討論,梳理多種付錢方法。

師提問:「你買的是什麼?多少錢?你是怎樣付錢的?」(幼兒邊講,教師邊演示課件。)

(1)6角錢的商品的兩種付錢方式:用6個1角的硬幣來付錢;用1個5角和1個1角合起來也是6角,這種付錢方法只用了2個硬幣,簡便多了。

(2)8角錢的咪(mi)咪蝦條付錢方式:用了8個1角來付錢;用1個5角的硬幣和3個1角的硬幣合起來也是8角錢。

(3)如果我買的東西是1元,請小朋友幫我想想怎樣用1元、5角或者1角的硬幣來付錢呢?」

小結:可以直接用1元的硬幣來付,也可以用2個5角的硬幣來付,因為他們合起來是1元,還可以用10個1角來付。還可以用1個5角和5個1角來付。」

師:「原來同樣的價錢可以有多種付錢方法。」(請小朋友將商品放進桌子底下的籃子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順著底盤按同一方向依次纏繞毛線,編織動物相框。

2、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3、感受編織的樂趣和編織在生活中的應用。

【活動准備】

1、不同款式的相框若干個;

2、各種顏色的毛線;

3、示範編織作品;

4、視頻相框圖片;

5、作品展示所用畫架;

6、輕音樂。

【活動過程】

一、看視頻PPT,觀察不同款式的相框,並提問:

小朋友,這是什麼?相框漂亮嗎?相框有什麼用?這些相框都有哪些形狀?還有其他形狀嗎?這些相框是用什麼做的?這些相框真漂亮,小動物們真羨慕啊,我們為它們編一個漂亮的相框,好嗎?

二、介紹材料。

「今天為孩子准備了什麼材料?用這些材料怎樣編相框呢?

三、幼兒自己用底板和毛線探索編相框。

1、請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編相框的。把編好的和沒有編的進行對比,發現編相框的方法。

2、出示編相框纏繞毛線的步驟圖示,請幼兒說說方法。

3、觀察示範編織動物相框,提出要求:

首先按順序間隔8~10格一對一依次往下編,KT板的顏色要配好,其次編到第一個開始的地方就編完了,編完後把2根線頭在反面打結固定好後,再把小動物照片貼好。

四、放音樂,選擇不同材料的底板和毛線動手自主編織。需要幫助的小朋友,鼓勵幼兒大膽想像編織。

五、作品貼在牆上裝飾教室,互相欣賞作品。

六、幼兒互評。

【活動反思】

1、通過觀察實物及調動以往經驗使幼兒對要創作的作品有感性的認識,既豐富了有關知識又使幼兒能有的放矢地去製作。

2、讓幼兒自己去觀察和思考相框編織的技巧,想像自己想編織的相框,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和學習性,留給幼兒充分的發揮空間。

3、整個活動過程輕松愉快,幼兒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了編織技巧,充分地感受了藝術創作的樂趣和應用,很有成就感。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根據手形的變換聯想各種事物,並嘗試用自己的`小手變出各種生動的圖案。

2.體驗手形畫帶來的樂趣,啟發幼兒大膽想像。

3.激發幼兒對繪畫產生興趣。

活動准備

1.課件:樂趣卡—用手掌印出小雞

2.背景紙:用手掌畫公雞

3.幼兒用油畫棒

教學具圖片

活動過程

一、引題

伸出你的手,你的手能變什麼?

二、出示範畫手開圖

1.這是我的手形

你們能不能把我的手變成其他東西。

2.出示樂趣卡

這是我變的小雞,你會變什麼?

3.教師手掌動作示範

可以這樣豎著放,也可以橫著放。

他可以變成什麼?

4.我又變了一隻雞,你會變什麼?

5.我們除了伸直手指放,還可以任意彎曲幾個手指。

看我可以這樣放。

6、這是我變的小花,你會變什麼?

三、示範、講要求。

原來我們的小手這么能幹,這些手形都是怎麼變到紙上去的呢?

老師來示範一遍,講解注意點。

四、幼兒作畫

教師指導,開始作畫

五、展示幼兒作品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本次活動擬將對流動數據的整理作為主要的內容主體,從中幫助幼兒習得關於統計的基本方法,在教學方法設計上,本活動考慮了盡可能多的尊重幼兒原有經驗和各自的學習方法,從自主學習入手,了解幼兒的原有經驗,在同伴互助,教師提升過程中,形成新經驗,在小步遞進,不斷嘗試中掌握新經驗。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記錄的方法收集流動的數據,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2.能通過比較、判斷,選擇又快又准確的方法進行記錄。

3.體驗學會統計的成功感。

活動准備:

經驗准備:已有基礎的統計經驗物質准備:PPT; 記錄表; 筆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交代主題,活動導入

1.播放PPT,激發幼兒猜測的興趣播放禮物PPT,請幼兒猜測是什麼禮物,激發幼兒想得到禮物的興趣。

師:大家都想要禮物,怎麼辦?引出遊戲《石頭剪刀布》

2.兩人一組隨音樂進行游戲《石頭剪刀布》。

師:游戲次數多,記不清贏了多少次,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

3.幼兒再次進行游戲並嘗試為猜拳比賽記錄輸贏。

要求:兩人記錄在一張紙上。

4.交流記錄的方法,提升做標記,用記號記錄等統計經驗。

師:介紹自己是怎麼記錄的,"怎樣讓別人一眼就能看出是自己的",引出畫符號或寫名字做標記的方法。

二、統計獎品數量

1.播放獎品PPT,出示統計表,學慣用自己的方法記錄獎品。

(1)快速播放PPT,引導幼兒繼續用記錄的方法來記錄。

(2)出示統計表,學慣用表格記錄的方法。

師:剛才PPT里的三種獎品,我們可以為做個什麼樣的標記呢?

(3)幼兒記錄,教師指導。

2.交流在記錄獎品中出現的問題。

集體討論:怎樣用又快又准確的方法記錄?

3.再次統計獎品數量,在記錄中提升"用又快又准確的方法記錄"的新經驗。

(1)引導幼兒先在白紙上畫上表格和做標記。

師:這次白紙上什麼都沒有,那我們應該首先做什麼?

(2)幼兒記錄,教師指導。

4.集體驗證交流統計結果。

5.發放獎品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動手腦操作、探索,來發現圖片、某些物品的中心點,從而知道某些物品有中心點的原理。

2、通過活動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探索興趣,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

3、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活動准備】

繩子、圓形紙片、正方形紙片等。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引出課題

1.出示一根繩子,請幼兒來找出它的中心點。

2.教師小結:小朋友想的辦法又快又好,准確地找到這段繩子的中心點。

二、幼兒操作、探索尋找圓的中心點

1.老師為每個小朋友准備了一個圓形的紙片,請你來找找看圓的中心點在哪?

2.幼兒動手腦進行操作、探索,尋找圓的中心點,用筆點好。

教師巡迴指導、檢查,進行個別輔導。

3.請幼兒來介紹操作過程和結果。

你是怎樣找到中心點的?你的圓的中心點在哪?

4.教師小結:小朋友操作、探索的方法、結果,並選出最佳的操作方法和最准確的操作結果。

5.請幼兒再試試:學用剛才最佳的方法操作。

三、幼兒操作、探索尋找正方形的中心點

1.請幼兒動手腦操作、探索尋找正方形的中心點

2.幼兒動手腦進行操作、探索,尋找正方形的中心點,用筆點好。教師巡迴指導、檢查,進行個別輔導。

3.請幼兒來介紹操作過程和結果。

你是怎樣找到中心點的?你的正方形的中心點在哪?

4.小結:邊對邊、角對角對折,兩條線的交叉點就是它的中心點。

四、幼兒探索尋找圓形隊列的中心點

出示:九個圓片排列成的正方形。

剛才我們是用對折的方法找到的中心點,現在這九個圓片排列成的方形,不能折,那麼,它的中心點在哪裡呢?

1.請幼兒動腦後講出中心點的位置,並說出理由。

在中間的圓心上,橫的中心線與豎的中心線交叉的地方就是它們的中心點。

2.出示:八個圓片排列成的長方形。那麼,它的中心點在哪裡呢?

3.請幼兒動腦後講出中心點的位置,並說出理由。

在兩條中心線的交叉的地方就是它們的中心點。

五、幼兒操作探索其他物品的中心點

1.那麼,你知道我們桌子的中心點在哪兒嗎?

2.請幼兒與同伴一起合作操作,探索、測量出桌子的中心點。

3.讓幼兒來介紹與同伴合作的操縱過程和結果。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主題的產生:

在「小動物學本領」這一主題開展的過程中,我們帶著孩子們去參觀了養ji場,回來之後,他們的話題經常圍繞著ji媽媽、小雞、ji蛋寶寶等內容。進午餐的時候,吃到鵪鶉蛋,他們會說「我吃到一個小雞蛋寶寶」;西紅柿蛋湯,他們又會說「這是ji蛋寶寶做的」……聯繫到,平時幼兒看書時無論看到什麼蛋,都說是ji蛋,於是就產生了開展這一主題活動的想法。

目標:

1、引導幼兒知道鵝蛋、ji蛋、鴨蛋、鵪鶉蛋的大小、顏色不一樣。

2、樂意與老師、同伴交往。

3、初步感受幫助別人是快樂的。

准備: 雞、鴨、鵝、鵪鶉的圖片,ji蛋、鴨蛋、鵝蛋和鵪鶉蛋個若干個(包括圖片、實物)

過程:

(一)出示一個蛋,引出主題

師:哎呀,我撿到一個什麼呀?(一個蛋)是什麼蛋呀?這個蛋寶寶是誰生的呢?我們一起來幫幫它,找找媽媽,好嗎?

(二)幫蛋寶寶找媽媽

(1)鼓勵幼兒問問客人老師:客人老師,這是您丟的蛋嗎?

(2)逐個詢問ji媽媽、鵝媽媽、鵪鶉媽媽和鴨媽媽,讓幼兒通過觀察、比較,得出結果,到底是誰生的蛋。

(三)幫更多的蛋寶寶找媽媽

(1)幼兒可選擇實物的或圖片的蛋,然後把這些蛋送到自己媽媽那兒去。

Ⅲ 錢盒操作起來便捷嗎

錢盒快速、簡潔的操作界面無需安裝資料庫,設置VPN等,在線下載軟體,安裝登陸即可使用;海量商品庫支持商品快速錄入,5分鍾即可開始收銀。

Ⅳ 幼兒園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尋找生活中的數字,初步了解數字在不同物品中所表示的含義。

2.感知數字在生活中的應用,知道生活離不開數字。

3.發現運用數字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4.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

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幼兒已經認識數字1-10。

2.物質准備:邀請幼兒與家長一起收集生活中有數字的物品日歷、時鍾、電話、尺子、溫度計等。課件:生活中的數字。

活動過程:

1.結合數字象形歌出示數字1-10,幫助幼兒區分鞏固數字1-10.

2. 出示部分有數字的生活常見物,了解數字的用途。

(1)這些物品上的數字有什麼用途?

(2)你覺得數字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用處?

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回憶,講述生活中見過的數字。

3.引導幼兒觀看PPT課件,進一步了解數字在生活中的運用。

小結:原來我們生活中到處有數字,可以說我們生活在一個「數字」的世界中,數字在我們生活中十分的重要,數字可以幫助我們區分車牌、電話號碼、身份證、門牌號等等。沒有它,我們的生活將會有許多的不方便。

4.討論:如果沒有數字,我們的生活會怎麼樣?

5.游戲:設計電話號碼。

為幼兒提供記錄紙與記號筆,引導幼兒按要求自編電話號碼。

活動反思:

《綱要》指出:科學探索應從身邊的事物開始,引導孩子們關注周圍生活和環境中常見的事物,發現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於保護孩子們的好奇心,激發他們善於觀察和發現。中班幼兒正處於數學學習的啟蒙時期,幼兒學習的特點是離不開具體豐富的生活經驗,因而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的內容與組織離不開生活實際。

數字在生活中的用途很廣,而且孩子們每天都會和數字打交道,可以說生活中處處有數字,然而大部分的孩子幾乎都沒有注意到生活中數字的存在。本次活動我以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數字作為內容,通過綜合化的形式、生活化的內容、經驗化的拓展、游戲化的延伸,讓幼兒發現、了解生活中的數字,並在生活中運用數字。

活動開始,首先投放了與幼兒一起朗讀有趣的數字兒歌,對數字有個初步的概念。

接著,我准備了幼兒生活中常見物,如:有數字T恤衫、時鍾、尺子、鞋子、食品袋等幼兒身邊物,讓幼兒發現數字的存在,知道不同的數字在不同的物品上表示著不同的意思。

然後,我採用PPT課件的方式,引導幼兒在經驗講述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數字在我們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發現數字給我們生活中帶來的方便。並通過小組討論,發現數字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

最後,以師幼共同編有趣的電話號碼結束活動,體驗玩數字的樂趣。

活動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也就是活動的重難點,我採用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將整個社區生活搬到課件中,在各個場景中,孩子們很快地發現了秒錶、地鐵公交站、機場屏幕、各種儀器、溫度計、信號燈、身份證、股票、電話、門牌、海報等等生活物中的數字,大家不禁感慨:啊!數字真是太奇妙了。紛紛打開思維,暢談了很多生活中不同用途的數字。

多媒體課件的充分利用,讓我的活動開展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職業,了解勞動者的辛苦。

2、知道五月一日是國際勞動節,能夠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准備】

搜集各行各業人們工作時的圖片、

讓家長幫幼兒做活動前的社會小調查,並填寫下表。

勤勞的人們、

晚上工作的人、周末工作的人

調查人:

調查時間: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請幼兒說一說自己了解的職業。

(1)請幼兒互相介紹自己爸爸媽媽的工作,說說爸爸媽媽工作時都做些什麼?

(2)請幼兒結合圖片說一說:自己還知道哪些工作?例如:交警、醫生、公安、售貨員、公交司機等,他們都在做什麼?

二、請幼兒了解人們工作的時候是在為別人服務,學會尊重、關心勞動者。

(1)請幼兒看看自己的調查表和同伴交流調查的結果和感受,說一說晚上和周末誰還在工作?他們是怎樣工作的?

(2)請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說一說還有哪些工作是為別人服務的以及自己曾受到過幫助的經歷,進一步體驗人們的辛苦。

(3)請幼兒說一說怎樣尊重和關心勞動者。知道每年的五月一日是國際勞動節,是每一個勞動者的節日。

三、請幼兒幫助老師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體會勞動的辛苦。

(1)請幼兒討論:自己可以幫老師做什麼事情?比如:幫老師整理活動區的玩具、打掃活動室、擦桌椅等。

(2)請幼兒分小組幫老師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動延伸】

(1)戶外活動時,帶幼兒撿拾衛生區的垃圾及綠化帶的野菜。

(2)請家長帶孩子參加一次社會實踐活動。

【設計意圖】

五月一日是國際勞動節。結合我班正在實施的主題活動《房子大觀》我設計了本次活動。通過社會調查、觀看圖片、實踐活動等形式,幫助幼兒了解勞動節的來歷,學習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並在活動中感受勞動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換牙是成長必經的過程,能以正確的心態面對換牙

2、理解超級頑固在故事中的意思,感受故事的有趣。

3、了解牙齒的有關知識,學習保護牙齒。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換牙是成長必經的過程,能以正確的心態面對換牙;了解牙齒的有關知識

活動准備

多媒體 圖片 幼兒換牙記錄表 一封信

活動過程

一、 討論、交流

1、今天爸爸媽媽來到這里要和寶貝一起學本領,哪個寶貝學習得好,我有禮物送給你們哦。

2、說說人長大的變化。

——一個人從媽媽肚子里生出來長大再長大,人的一生有很多變化,誰來說說人長大會有什麼變化?

——請爸爸媽媽來說一說。

——我們身上有一樣東西一直在變化,它在嘴裡。牙齒有什麼變化?

——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以及爸爸媽媽談談換牙的問題。

3、快速提問家長。

——你的寶寶換牙了嗎?換了幾顆?什麼時候換的,,,,,,

——小結:其實,換牙是寶貝成長的一個重要標志,我們可不能忽視哦。

二、看看小電影「一顆超級頑固的牙齒」

1、欣賞故事前半部分,討論、猜測。

——提出觀看要求,要安靜。

——小朋友看懂了嗎?講了什麼故事?要把牙齒拔掉,牙牙用了什麼辦法?

——請孩子邊說邊找出相應的故事圖片片段,並排出正確的順序。

——這么多辦法都沒掉下來,看來這是一顆超級頑固的牙齒,你們說可以用什麼辦法讓它掉下來?(幼兒家長討論)

2、觀看故事結局

——大家說了這么多方法,看看最後這顆牙齒是怎麼掉下來的?你們絕對猜不到。

——講述故事:牙牙不高興了。她把能想到的辦法一個個都試過了,現在該睡覺了,今天晚上,牙仙子不會來了!突然,她的鼻子開始發癢,她的眼睛也開始發癢,然後。。。。。。阿阿阿嚏!!!」牙牙的牙齒「蹦」地一下跳了出來!

——出示圖片:它怎麼掉的?結果真是出人意料。原來一個普普通通的噴嚏也會讓松動的牙齒掉下來。

——出示牙牙給牙仙子的信,讀一讀。

——小結:這是一個關於換牙可愛有趣的故事,原來換牙是件蠻有趣的事情,所以小朋友不要怕,它是我們成長的一個經歷。

3、討論換牙要注意什麼?

——你們掉牙了嗎?說說自己的掉牙感受。

——討論換牙要注意什麼?

三、爸爸媽媽知識搶答。

1、人生下來長出的第一副牙是什麼牙?有幾顆?

2、全部乳牙換完是在多少歲?

3、第二副牙叫什麼牙?橫牙有多少?

4、什麼食物對牙齒有好處?

5、哪些習慣對牙齒不好……

四、送禮物

——出示幼兒換牙記錄表,送給每一個孩子,請家長在每一顆牙齒上記錄下孩子換牙的時間。

——小結

教學反思

課堂整體效果很好,幼兒家長都積極發言,了解了關於換牙的知識,引起了家長對孩子換牙的足夠重視。這是幼兒家長老師三方互動的新上課方式的嘗試,家長看孩子的表現,孩子也看家長的表現,課堂氣氛活躍,在輕松的氛圍中學到了知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幼兒初步嘗試用各種方法進行統計。

2、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3、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准確性、敏捷性。

4、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活動准備:

1、之前幼兒已製作了工資表。

2、幼兒已有用木珠進行兩數相加的初步體驗。

材料准備:

木珠,雪花片,點卡,夾子,各種圖片,紙,筆等。

貼有各組標記的黑板四塊。

活動過程:

一、幼兒介紹自己的工資表。

「現在你們手裡都拿著自己的工資表,那麼誰願意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你的工資表呢?」

「說說你做了什麼事,得到了多少錢?」(提示介紹1、2件事即可。)

二、算算你一共賺了多少錢(個人統計):

1、「今天我要給你們發工資了。」

請幼兒算出自己所得工資的總數。

「你們可以請放在旁邊的工具們幫幫忙,算一算你到底能得到多少錢?」(簡單介紹一下周圍的輔助材料。)

2、幼兒自由取材,進行計算。

教師巡迴指導,並鼓勵算好的小朋友嘗試其他的方法。

3、小結:

請先算好的幼兒(按小組)把答案貼在黑板上,並互相簡單的檢查得數。

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計算方法,教師簡單小結。

三、檢查答案。

1、幼兒自由檢查貼在黑板上的別人的答案。

2、小結:說說檢查的結果。

四、發工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集中注意傾聽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有趣的故事情節。

2、體驗故事主人公失去小貓和得到小貓時的心情,產生喜歡小貓的情感。

3、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並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4、藉助圖文並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活動准備】

ppt(與故事匹配的);《小朋友的書·親親小動物》。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主題。

師:你喜歡小貓嗎?誰來說說你喜歡什麼樣的小貓?

你家有小貓嗎?有一個小朋友,她的名字叫卡羅爾,她非常想要一隻小貓,那麼,她後來有沒有得到小貓呢?我們來聽聽故事吧。

二、教師出示掛圖,分段講述故事。

教師講述故事開始到「什麼樣的都有。」

師:第一隻貓是什麼樣子的?叫什麼名字?

師:你的小耳朵真靈!這是一隻顏色一塊白、一塊黑的花貓。那它叫什麼名字?

師:對,她叫伯洛。

師:第二隻貓是什麼樣子的?叔叔是怎麼送貓的?

教師講述故事「打這以後」至結束。

師:這些小貓在卡羅爾家裡干什麼?

為什麼要把這些貓送走?

送走貓的時候,卡羅爾的心情是怎麼樣的?

最後卡羅爾還有貓嗎?它是誰?它為什麼沒被送走?

卡羅爾看到伯洛時,心情是怎麼樣的?伯洛呢?你喜歡伯洛嗎?為什麼?

三、幼兒閱讀。

幼兒閱讀《小朋友的書·親親小動物》第21~26頁「卡羅爾和她的小貓」一邊聽教師講述故事。

引導幼兒觀察《小朋友的書·親親小動物》第24頁畫面上有幾只可愛的貓,說說它們長得什麼樣,在什麼地方,在干什麼。

根據《小朋友的書》上的`圖畫嘗試講述故事。

【活動反思】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可以從學生日常生活最熟悉的事物中擷取素材。「廣告」是學生生活中接觸最多的,因其語言簡練、設計新穎而倍受孩子們的喜愛,許多孩子對廣告的記憶勝過對書本知識的記憶。於是我就根據學生的興趣,結合小學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准二年級下冊第八課的特點(揭示廣告的作用,敘述有趣),以課文中「卡羅爾想有一隻小貓,於是在報上登廣告」為切入點,設計了課前讓學生從電視、廣播、報紙以及其他媒體上收集廣告,課上學說廣告、練寫廣告的教學環節。目的是為了讓學生了解廣告的特點、作用,知道在現實生活中有什麼需求或遇到困難時可以通過廣告的形式來尋求幫助。雖然學生撰寫的廣告詞不那麼完美,但我在此以激勵性的話語、中肯的批評進行評價,更能對學生的學習生活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也許未來的廣告設計師就在他們中間。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數字或點、線等符號標記記錄活動,能較清楚地表示活動結果。

2、能較積極地參與討論,分析多種記錄方法的優缺點。

3、有一定的記錄與表達的能力。

活動准備經驗准備:

幼兒學寫過1-10的數字,並會製作點、線等標記。

物質准備:

1、《幼兒用書》P 21、22頁,雙色魚操作材料。

2、《幼兒用書》P 10頁,雙色魚記錄表,小簍子、黑、紅、黃三色水彩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班級飼養的魚,請幼兒介紹魚的名稱,並引導幼兒說說家裡養的魚。

教師:這兒還有一些奇怪的魚。教師出示雙色魚,引導幼兒觀察,知道引門叫雙色魚,有兩種顏色,一面是紅色,另一面是黃色,請幼兒數一數一共有幾條 魚,想一想可以用數字幾表示。好玩的雙色魚。

教師:今天我們大家來玩撤小魚的游戲。把5條小魚抓在手裡,輕輕地撤在小簍子里,看看幾條是紅色的?幾條是黃色的?請個別幼兒示範,大家來說一教師出示三色筆:這兒有一些筆,怎樣才能把撒小魚的結果記錄清楚呢?引導幼兒思考,並提己的意見。

二、小組操作活動:好玩的雙色魚。

1、請幼兒數一數自己簍子里的小魚,先記錄總數。

2、引導幼兒撒小魚,每撒一次記錄一次,用不同顏色的水彩筆將結果記錄清楚。

3、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方法進行記錄,如:用數字或點、線等標記進行記錄。展示、交流操作結果。

4、展示幼兒的記錄單,請幼兒看看自己和同伴的操作結果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5、師幼共同分析,討論各種記錄方法的優缺點,引導幼兒把多種優點結合起來,概括出一種比較好的記錄方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綱要》指出:幼兒的發展是在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良好的教育環境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應充分利用社區資源,拓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借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潛在的、有利於孩子身心和諧發展的教育價值。

超市是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場所之一,超市裡各種各樣的物品吸引著幼兒。為此,我們選擇了幼兒感興趣的題材——「超市」開展主題活動。將幼兒從「課堂」帶到「社會情景」中,並通過參觀、游戲、談話、繪畫等多種活動形式把孩子零星的經驗整合起來,使孩子了解超市的結構,體驗購物的快樂,感受超市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在開展主題活動中,我們經常聽到孩子們談論去超市購物時自己買了多少東西,付了多少錢,但是,對人民幣的概念仍較模糊,於是生成了這節數學活動——《超市購物》。旨在創設一個「超市購物」的游戲情境,在多次去「超市購物」的過程中認識紙幣,學會使用紙幣。整個活動過程,引導幼兒積極參與,自主探究學習,願意與同伴分享快樂,學會處理生活中簡單的問題,增強了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當幼兒親自購物之後,能用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購物體驗,也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認識5元、5角、1元的紙幣,及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

2.掌握購物時不同的付錢方式,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感受購物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准備

1.知識准備:

活動前幼兒對人民幣有初步認識,有「超市購物」的經驗。

2.物質准備:

(1)布置「超市」,貨架上擺有各種物品卡片,並標明價錢。

(2)裝有10個1角、2個5角、1個1元硬幣的盒,幼兒人手一份。

(3)付錢方法展示板四塊。

(4)直觀演示1角、5角、1元硬幣之間換算關系的課件。

(5)幼兒人手一張存錢卡。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認識硬幣

(1)讓幼兒感知、發現硬幣的特徵。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份禮物,請你們輕輕地打開盒子,看看裡面裝著什麼。」(幼兒打開盒子。)

師:「哇,好多硬幣!小朋友們看看,都有多少錢的硬幣?」(1角,5角,1元。)

「好,現在請小朋友把盒子蓋起來,老師要考考你們。」

(2)出示1角課件。

師:「小朋友們看,這是多少錢的硬幣?」(1角。)

「你怎麼知道它是1角錢?」引導幼兒觀察硬幣上的標志。教師小結:對了,它的上面寫著「1角」,它就是1角錢。

以同樣方式分別出示5角、1元課件,讓幼兒認識。

師小結:5角的硬幣是金色的,上面寫著5角;硬幣中最大的是1元的硬幣,它的上面寫著1元。

游戲:取硬幣

師:「我們一起玩一個取硬幣的游戲:老師說出多少錢的硬幣,請小朋友快速地舉起這個硬幣,看誰舉得又快又准確。」老師發布命令:「請舉起1角(5角、1元)的硬幣。」幼兒取相應的硬幣。

師:「小朋友們真棒!今天我們有這么多錢,想不想去超市購物?」

(想。)

「去超市購物時,小朋友要先看看貨架上都有哪些商品,價格是多少,然後選一樣自己喜歡的,到收銀台付錢。」「老師先請小朋友

拿著錢盒到1號貨架購物。」

評析:此環節的設計意圖是讓幼兒對已有的經驗進行整理。幼兒在活動前對硬幣有了粗淺認識。活動過程中,教師藉助實物,通過游戲,從1角、5角、l元三種硬幣最明顯的特徵入手,引導幼兒准確

認識l角、5角、1元硬幣,體現了活動的趣味性。

2.幼兒第一次購物,探索1角、5角、1元毛硬幣之間的換算關系幼兒帶著錢盒,到超市1號貨架選商品(師設計的每一件商品均為5角錢或1元錢),並到收銀員處付錢。(收銀員由老師擔任:展示幼

兒付錢方法,幼兒只有付錢正確才能拿走商品。)

集中梳理經驗,知道硬幣之間的換算關系。

提問:「誰願意來說說你買的是什麼?多少錢?你是怎樣付錢的?」幼兒分別說出5角錢的兩種付錢方式:用1個5角來付錢;用5

個1角付錢。

師小結:「這些小朋友買的都是5角錢的東西。有的小朋友用1

個5角付錢,有的用5個1角付錢。」

出示課件梳理:「5個1角的硬幣合起來是5角錢,1個5角的硬

幣也是5角錢。

提問:「誰買的是1元的東西?你是怎麼付錢的?」

幼兒分別說出1元錢的多種付錢方式:「我買了一個1元的××,用一個1元的硬幣付錢。」「用10個1角的硬幣付錢。」「用2個5角的硬幣付錢。」「用5個1角和1個5角的硬幣付錢。」出示課件,梳理1元硬幣之間的換算關系:2個5角的硬幣合起來是1元錢;10個1角合起來是1元錢;5個1角和1個5角合起來

也是1元錢。

師:「原來硬幣里還藏著這么多秘密。我們剛才只買了5角、1元的商品,超市裡還有很多不同價格的商品,你們想買嗎?購物時請小朋友仔細看看上面的標價,想想怎樣付錢簡便些?好,請大家拿著錢盒去購物吧!」

評析:教師在幼兒認識了1角、5角、1元三種硬幣的基礎上,給幼兒提供了親身購物的機會,進一步探索1角、5角、1元三種硬幣之間的換算關系。每個幼兒都只有在付錢正確的情況下才能買到商品。幼兒必須先觀察商品的價格,然後思考該如伺正確付錢,並將付

錢方法粘貼在展板上,最後通過課件梳理幼兒經驗,為下一環節做鋪墊。

3.幼兒第二次購物,發現多種付錢方法

幼兒到超市選商品,教師觀察。收銀員由老師擔任,展示幼兒付錢方法。

集中討論,梳理多種付錢方法。

師提問:「你買的是什麼?多少錢?你是怎樣付錢的?」(幼兒邊講,教師邊演示課件。)

(1)6角錢的商品的兩種付錢方式:用6個1角的硬幣來付錢;用1個5角和1個1角合起來也是6角,這種付錢方法只用了2個硬幣,簡便多了。

(2)8角錢的咪(mi)咪蝦條付錢方式:用了8個1角來付錢;用1個5角的硬幣和3個1角的硬幣合起來也是8角錢。

(3)如果我買的東西是1元,請小朋友幫我想想怎樣用1元、5角或者1角的硬幣來付錢呢?」

小結:可以直接用1元的硬幣來付,也可以用2個5角的硬幣來付,因為他們合起來是1元,還可以用10個1角來付。還可以用1個5角和5個1角來付。」

師:「原來同樣的價錢可以有多種付錢方法。」(請小朋友將商品放進桌子底下的籃子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及小實驗,深入理解故事情節;

2、知道遇事多動腦筋;

3、學習詞語「倒影」,能清楚完整不離題地回答問題。

4、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

5、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重點難點

重點體會猴子們撈月亮前的表現,這故事說明了什麼問題。

活動准備

1、配樂故事《猴子撈月亮》錄音。

2、每桌一盆水,一隻手電筒。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幼兒對中秋節的回憶。

「昨天是什麼節日?」

「你是怎樣過中秋節的?」

「中秋節的月亮是什麼樣的?」

二、講故事《猴子撈月亮》

三、當講到「老猴子說:『快想辦法把月亮撈上來』時,停止講述,提問:

「你猜猜他們是怎樣撈月亮的?「(想各種辦法)

「月亮撈上來了嗎?為什麼撈不上來?」

四、小實驗

用手電筒當月亮,水盆當井,並讓幼兒觀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麼樣的?用手去撈,『月亮』變得怎麼樣了?」使幼兒感知水面很平時,「月亮」是圓圓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紋,影子就碎了。

五、教師接著把故事講完,提問:

「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小猴子在井裡發現了什麼?」

「它們用什麼方法撈月亮?撈到了沒有?為什麼撈不到?」

「最後,老猴子一抬頭,看見了什麼?它對小猴子說了什麼?

「聽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六、欣賞配樂故事《猴子撈月亮》。

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用孩子們喜歡聽故事的形式開展,這樣極大的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在揭示故事所講的道理時,我沒有直接給孩子們說出答案,而是讓孩子們自己悟出道理來。特別是小組進行試驗這一環節,幼兒開心得不得了,對「水中成像」也有了深刻的認識。

小網路:猴子是三種類人猿靈長目動物的成員,靈長目是動物界的種群,猴子一般大腦發達,眼眶朝向前方,眶間距窄,手和腳的趾(指)分開,大拇指靈活,多數能與其他趾(指)對握。包括原猴亞目和猿猴亞目。

Ⅳ 愛心無價作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愛心無價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愛心無價作文1

一個美麗的小村莊里,有著這樣一個美麗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苗族老奶奶和一個善良可愛的漢族小姑娘。

這位老奶奶年紀大了,行動不便,很多時候出門總得依仗著她的拐杖。而且老奶奶的親人都在外地,她一個人孤零零的,沒個談心的人不說,生活也有許多的不便。然而老奶奶卻又是幸運的。因為她的鄰居是一位俏皮可愛的小姑娘。她的肚子里總是裝滿著無盡的趣事,每天小鳥般的在老奶奶身邊「嘰嘰喳喳」,老奶奶臉上的皺紋可是「越笑越深」了!除此之外,小姑娘還幫老奶奶把家裡收拾的利利索索的,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親祖孫倆呢。

看,老奶奶家裡又出現了小姑娘那靈動的身影。原來今天是周末,小姑娘寫完作業就來到老奶奶家。只見她哼著歌兒,收拾著房子。這時她看到床單臟了。於是,她收拾好衣物,放到盆子里。又跑到小溪邊打水,小小的她提著水桶一晃一晃的,水弄濕了她的衣服。「要是奶奶提,更得困難,」她自言自語道。回到家,小女孩把水倒進盆子里,開始認真的搓洗。她一邊洗衣服一邊哼著小曲,時不時還用白嫩的手擦擦額頭上的汗珠。最後,她吃力地把衣服擰干,晾在衣架上。她滿意的看著自己的傑作,心想:我真的長大了,比以前能幹了,奶奶回來一定會誇我。想著,她臉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

不一會,奶奶慢悠悠地走進來。看到洗完的衣服,微笑著來到女孩跟前,和藹地說:「孩子,咱們非親非故,你天天幫助奶奶,把奶奶的家收拾的井井有條,真是我的親孫女啊!我該怎麼謝你呢?"聽了奶奶的誇獎,小女孩低下頭,雙手抓著圍裙,小臉通紅,不好意思的說:「奶奶,不用謝。咱們是鄰居,鄰居之間就該互相幫助呀!」

這是一幅多麼溫馨的畫面,雖然,她們不是親人,但是,她們之間的情誼可是比親人還親啊!

愛心無價作文2

商品有價,愛心無價。愛是生命的火焰,沒有了它,一切都會變成黑夜。

我想起愛因斯坦說過:「生命的意義在於設身處地地替人著想,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那是上個星期,我們一家三口上晉城購物(shopping),在紅燈時,我們停在線後,這時,一位乞丐正在一輛車一輛車的向我們要錢,當乞丐走到前面那個車旁時,車主向乞丐擺擺手,然後,搖起窗戶,乞丐失望的離開了。我自言自語道:「不給他活該,這年頭騙人的乞丐多了,我肯定不給他錢。」聽到這句話的爸爸以善良的口氣說:「女兒,你不應該這樣想,即使他需要錢此事不存在,但是,我們的愛心還在呀!所以,我們應該伸出援助之手!」說著,乞丐便向我們走來,你瞧!他蓬頭垢面,衣衫襤褸,他正步履蹣跚,他唯唯喏喏的懇求我們:「各位,行行好吧!求你們了!」爸爸看後,毫不猶豫的給了乞丐100元,一張又大又紅的錢在裡面,我看到乞丐可憐巴巴的樣子,不禁想起了爸爸剛才說的話,我終於真正領悟了什麼是愛心無價了,乞丐連連點頭道謝!「謝謝您!謝謝您!太感謝您了!」爸爸為自己剛才的舉動感到欣慰,認為自己又幫助了一位祖國同胞,我被爸爸的愛心和那一顆火熱的心感到了,熱淚流了下來,我激動的.說:「爸爸,您能以一顆真誠的心對待祖國的每一位同胞,真是讓我敬佩!」在這個國家裡,人們對乞丐印象大都是騙子,裝可憐,臟兮兮,很少有人,能用一顆對待正常人的心,對待他們,在丐幫的眼裡,我們對他們永遠都只有歧視,偶爾,會碰到我們對他們給予溫暖,大多數都是冷漠,包括我在內,但是,通過了這件事後,讓我真正的理解了他們那顆受過無數次傷的心,不管他是騙子還是乞丐,我都一定要對的起自己的良心,給予他們愛心,其實,他們丐幫真正在乎的並不是金錢,而是我們的愛心,他們真正需要的是充滿愛心的金錢,要記住,愛心無價!

愛是力量的源泉,愛是幸福的源泉。愛是靈丹妙葯,愛可以化解所有的困難,愛可以給人力量,愛可以治療受傷的心靈,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為缺愛的人獻出愛心吧!

愛心無價作文3

昨天下午烈日炎炎,愛心義賣於下午1點准時拉開帷幕,整個校園瞬間變成了叫賣聲的海洋。

「這位小弟弟小可愛,快來看看」「全場8折,布丁買1送1」「快來看看水果茶,清涼解渴」所有逛街的人都被極力叫賣的人纏得一步三停留,各種飄香的食品連空氣都喜歡,它迫不及待地吸取了一點咖喱魚蛋的咖喱香,珍珠奶茶難忘的甜中帶清,棉花糖的絲絲香甜,以及烤炸雞翅的肉香。五花八門的招牌,五彩繽紛的的賣台,五顏六色的的飲料,各色各樣的布丁,還有生動俊俏的娃娃立在堆積如山的書本上……讓人目不暇接。

如此多姿多彩的賣品中,最單調的就是我們的雪糕了吧。我沮喪地想。一直賣不出去的雪糕,在我和嚴子炫手裡徘徊。「不吆喝啦,好傻氣。」我心裡的小人已經替我打起了退堂鼓。

「來看看商品來獻獻愛心吧。」一位雙頰通紅,汗流浹背的小姑娘,竭盡全力地吆喝著,她這個模樣,深深打動了我,吸走了我的雜念,方才灼熱的陽光彷彿變溫和了,我焦躁的心也漸漸平靜了,那個小女孩向我奉獻了一顆愛心,讓我再不言敗不再氣餒。

我在陽光底下站了一個半小時,不僅賣完了雪糕,還賣了許多玩偶和中國結。

愛心是不能用價錢衡量的,就像雪中送炭,千里送鵝毛。你說這些東西值多少錢呢?不值錢,但是十分有意義。

正當我為雪糕公仔的收獲高興時,一個突如其來的任務從天而降——賣甘蔗汁「嘁,幾瓶甘蔗汁算什麼?來幾瓶我給你買幾瓶!」我打心眼兒里瞧不起這任務,可做起來總比想著難,我滿「大街」大喊:「賣甘蔗汁了,賣甘蔗汁了!清甜潤喉的甘蔗汁只要5元!」吼了半天人們不是謝姐就是嘲諷「誰會買甘蔗汁呀?喝奶茶不好?」累成狗的我無奈地休息了一會兒,突然間我靈光一閃,便又躊躇滿志起來,我先鎖定目標——一個小胖子,我趕忙湊過去:「小弟弟買瓶甘蔗汁吧,送老師的話會被表揚的!」「可我只有一元錢」「那就一元賣給你」「好,我買了」好不容易賣走一瓶,但卻虧大了。

堅持就是勝利,愛心永遠無價,這次義賣我學到很多!

愛心無價作文4

在世上,在我們心裡,商品雖有價,但愛心無價!這次,我們再義賣活動中,獻出了我們廣校師生的愛心。

中午,我們盼來了義賣活動。我們一起將我們精心准備的招牌——「愛的接力屋」,各式各樣的商品都有,看來我們推銷員要加把力拉顧客嘍。難得大家這么熱心吶!

陸陸續續的擺上了各班的小攤子。有的叫愛心夢工廠,有的叫愛心店鋪,有的叫陽光小屋……花花綠綠的,使我目不暇接。

我要上崗了,我的光榮職務是推銷員。

太陽曬得正猛,火辣辣的,曬得我懶洋洋的。本來曬太陽是種享受,但我們這些推銷員得舉著牌子,在太陽下一站就是二十多分鍾!哪受得了?於是,我們機靈一動,將牌擋著太陽宜佳。

義賣的人真多!我們這琳琅滿目,應該會招來許多顧客吧?嘿!我們的顧客不少啊!

「王樺,你們大聲叫吧!」低頭一看,王文意正笑著說。

大聲喊?這年級段認識我的人不少,他們不會笑話我吧?

我正想著,看到對面一個班級一個同學正扮小丑來吸引顧客。

人家都能這么大膽,我王樺怎麼不能?不是喊一下有什麼不能?

「買回的是商品——」我大聲喊道,「獻出的是愛心——」我故意把「心」拖長了音,好讓大家注意到。

「出手購買吧——」瞧,旁邊的王昊也喊了起來。後來,我的舉動傳染了盛天。

「買到商品,送一顆糖哦——」

「心動不如行動,快來購買吧——」……

十分鍾過去了,攤子的顧客越來越多,我們的聲音越來越啞,可熱情,卻從未滅過。

我停止了喊叫,看了看一隻拿著大招牌的章秦瑞,他沉著氣,一隻把沉重的牌子拿到現在。櫃台前還站著收銀員洪帆。

他拿來10元,又拿出2元;收完這個又收那個,一會兒收錢一會兒找錢,忙的不亦說乎啊。瞧他滿頭大漢,真是負責!

我甩了甩收,將牌子轉給了肖芫芫。

其他攤子也使人看得目不暇接,什麼鬧鍾啦,什麼書本啦,就連賣帽子的也有。我看了看計算器,真是可愛,我愛不釋手,可一問價格,要5元。5元,本來不貴,可我不想魯莽地買,算了就算是獻一份愛心吧,雖然這計算器有價格,但我追求的是無價的愛心,對吧。

是啊,我們買到的是商品,但獻出的是無價的愛!

愛心無價作文5

就在這個星期三,20xx年的最後一天,也就是12月31日,我們學校開展了慶元旦義賣活動,讓人分外期待。

義賣活動還沒有開始,負責美食的一二年級攤位前就已經引得許多同學駐足觀看,但暫時還不能購買,讓大家口水都流了近三千尺。

稍息片刻,在程老師正式宣布義賣活動開始後,大夥兒似箭一般地沖向桃李芬芳廣場以及操場,沒過多久某些貨架上便已經清空。原本寧靜的校園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叫賣聲議論聲響成一片。

我也飛速地跑到一家店鋪前,沒想到當時我看中的那種棒棒糖已經賣完了只好買了另一種。輕輕一躍,看到的是滿大街的人頭,密密麻麻,便可知道,來買賣的人多麼多啊!

每家店鋪都各有自己的特色,有些店專門賣糖果,有些店專門賣飲品,有些店專門賣燒烤,琳琅滿目。其中有一家特殊的店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那家店門前站滿了人,我搞不容易擠進去一探究竟他們到底在賣什麼吸引了這么多顧客,才發現原來是一些手工製作的卡片和書簽,非常精緻,價格也非常合理,而且沒有一個是重復的。我就站在那裡獃獃地看著,這些卡片多麼漂亮啊,巧奪天工,手要多靈巧的才能製作出如此美的手工。

不一會兒,同學來通知我我們組的售貨時間馬上就要到了,要我馬上趕回我們班的「藏寶小鋪」進行買賣。我們非常熱情地向顧客推銷著每一樣產品,錢盒裡的錢漸漸多了起來。當然,討價還價的顧客也不少,多數為大人,原價十五塊,他們說要七塊,為了將貨物更早賣出賺取更多的錢,我們也只好答應。一百元……兩百元……三百元……四百元……我們組賺的錢越來越多,我們心裡不由得有一種自豪感。

慢慢的,天色漸晚,義賣活動結束了,我們班一共賺取了一千零九十多塊錢,全部捐給貧困山區的人們,這非常值得我們驕傲。

經過這次義賣,我明白了:金錢是有價的,但愛心是無價的!

愛心無價作文6

鳥兒需要翅膀才能展翅飛翔;

花朵需要土地才能茁壯成長;

自然,有人需要你伸出你雙手,才能度過難關。

5月13日中午,我放學回家。在路上,我看見了抗震救災的捐款箱。心裡有一絲觸動,不過還是捨不得打開美麗的儲蓄罐。

回到家,我打開電視機,想了解抗震救災的最新情況。眼前的一幕讓我驚呆了:一個女孩被埋在了一片廢墟之下,人民子弟兵正在奮力援救。

為了防止廢墟再次坍塌,子弟兵們放棄了使用大型機械,而改成徒手挖掘。他們用一雙雙大小不同的手,一次次地伸進廢墟。有些子弟兵的手被劃破了,鮮血一滴一滴的往下流,可他們似乎毫無感覺似的,仍在全力挖掘。對於那個女孩來說,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十分珍貴的,因為沒有人知道,她還能撐多久。子弟兵們的速度家快了,鋒利的瓦塊絲毫沒有對他們產生影響。他們知道,他們正在用自己的雙手去拯救一個鮮活的上生命。

在場的每一個群眾都被深深地震撼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群眾們全沖上來,伸出自己的雙手,幫助子弟兵們。一幅動人的畫面出現在人們眼前,一雙雙手在瓦礫間飛舞著譜寫人間最感人的篇章。

終於,經過所有人的努力,女孩得救了。她被蒙上了雙眼,看不見那一雙雙幫助過她的手。或許,她還不知到,她就是被那一雙雙沾有鮮血的手就出來的。一位子弟兵用那沾滿泥土和鮮血的手抱著女孩,笑了。那笑容是我見過的最美麗的笑容。

一股暖流涌遍我的全身。面對這次中國歷史上最強烈的地震,中國人民萬眾一心,手拉手,築起了抗震救災的新長城,我們向每一個中國人高呼:「伸出呢的雙手,奉獻你的愛心!再大的困難也壓不垮我們!中國人會頂天立地永遠做主宰自己命運的主人。」

我伸出我的雙手,抱起儲蓄罐,沖出家門。一顆淚珠在眼邊閃爍,我心裡默念到:「伸出你的雙手。」

是啊,愛心無價!讓我們永遠熱情地幫助別人吧!

愛心無價作文7

《愛心樹》是一本類似連環畫的書,但是它也有字,把故事內容告訴我們。

《愛心樹》的主要內容是這樣的:從前有一棵大樹,它喜歡上了一個男孩,男孩每天會跑到樹下,採集樹葉,給自己做王冠,好像自己就是森林之王。他常常爬上樹干,在樹枝上盪鞦韆,吃樹上結的蘋果,同大樹捉迷藏,累了的時候就在樹蔭下睡覺。小男孩愛這棵樹,非常非常愛它。大樹很快樂,但是時光流逝,孩子逐漸長大,大樹常常感到孤寂。有一天,孩子來看大樹,大樹說:「來吧孩子,趴到我身上來,在樹枝上盪鞦韆,吃幾個蘋果,再到樹蔭下玩一會兒,你會很快活的。」孩子說:「我已經長大了,不愛爬樹玩了。想買些好玩的東西,我需要些錢,你能給我一些錢嗎?」大樹說:「很抱歉,我沒有錢,我只有樹葉和蘋果,把我的蘋果拿去吧。孩子把它們拿到城裡賣掉,你就會有錢,你就會快活了。」於是孩子爬上大樹摘下了樹上的蘋果,把它們拿走了,大樹很快樂。後面男孩不斷的向大樹索取,最後大樹只剩下一個老樹墩,只能讓男孩在老樹墩上休息。

讀了這個繪本後,我非常討厭那個孩子,因為那個孩子太自私了,一味的向大樹索取。我非常喜歡大樹,因為大樹它默默地為他人付出,卻不求回報,是一棵名副其實的愛心樹。大樹的無私奉獻,大樹的博大胸懷,讓我感動了。他為男孩付出了那麼多,卻一點兒也不求回報。

讓我想到了在我的生活中,也有兩棵這樣的大樹在時時刻刻保護著我,為我遮風擋雨,他們就是我親愛的爸爸媽媽。無論何時何地,他們一直在我身旁,給我世上最深厚的愛,讓我無憂無慮地健康成長。而我卻習以為常地享受著這一切,不以為然。讀了《愛心樹》讓我感到了心靈的觸動。爸爸媽媽對於我只有無私的給予,卻從不求回報。我可不能做那故事中的孩子。我要做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我要做力所能及的事來回報他們。

愛心無價作文8

人間處處有真情,真情時時暖人心。愛心無處不在:在心裡、歌聲里、苗族村莊里……

這是發生在苗族村莊里的一個故事:

靜靜一家生活在湖南鄉下的一個苗族村莊里,他們是漢族。他們的鄰居是一個苗族老奶奶。她沒有親人,也沒有一隻寵物陪伴,她就像雪地里的唯一一個雪人。

靜靜和她爸爸經常幫助這位白發蒼蒼、行動不便的苗族老奶奶。老奶奶總是感動得熱淚盈眶。

這是一個周末的中午,靜靜認真地做完了作業,老奶奶的身影立刻閃現在她的腦海里。「不知道老奶奶有沒有需要我幫助她的事情呢?」靜靜想。

於是,靜靜閃電般地跑到了老奶奶的家門口。

「呼嚕嚕,呼嚕嚕。」一陣如雷的鼾聲傳到了靜靜的耳朵里。

「噢」,原來是老奶奶在睡午覺啊!

靜靜躡手躡腳地走進了老奶奶的小房間。突然,「咣當」一聲音,她被絆了一跤,摔倒在地上。靜靜一邊站起來一邊打量起讓她摔倒的盆子。「好多臟衣服呀!奶奶還沒洗呢,我要幫她洗衣服,讓她能好好地睡個午覺。」

靜靜拿起盆子,輕手輕腳地退出了老奶奶的小房間。飛一般地沖到了家裡,拿了棒槌、肥皂、刷子來到了唱著歌兒匆匆流向大海的小溪邊。

靜靜把衣服在水裡漂了一會兒,然後擠一擠,把濕衣服在石頭上平攤開來,塗上了肥皂。再拿起板刷去刷衣服,再在水裡漂洗,然後拿起棒槌敲起了衣服,「嚓嚓嚓、啪啪啪、唰唰唰……」這輕快的音樂布滿了四周。不一會兒,靜靜的頭上爬滿了挨挨擠擠的汗珠。

……

終於洗完了,靜靜剛把臉盆輕輕地放到地上,老奶奶卻拄著拐杖顫巍巍地走了過來,她把拐杖放在一邊,菊花般的皺紋綻放開來:「謝謝你,靜靜。又幫我這老太婆洗衣服了。」

靜靜卻害羞極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看著自己的腳尖,像一個可愛的小淑女。她的臉紅了,紅得像蘋果,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兩個小酒窩也調皮地笑了。那甜蜜的微笑彷彿一眼泉水,從心裡流過。

這就是愛的力量,它像一朵花,給人以芳香。它是無價之寶,無論花多少錢也買不到!其實,它就在你的心裡。

愛心無價作文9

那天,我和媽媽去圖書市場買書。半路上,天空下起了蒙蒙細雨,很是清爽。

回來的時候,雨越發的細密了,馬路上的車輛穿梭在雨霧中少了往日的喧囂。突然,在一處十字路口紅燈處,一隻出生不久的小花貓不知深淺地走到路的中央,在雨中瑟瑟發抖,無助地四下張望呼叫。突然,紅燈亮了,車輛穿梭,我們的心一下子懸了起來。「快回來!快回來!危險!」我和媽媽都情不自禁的喊了起來。從它身邊騎過的行色匆匆的人們,無不愛憐地看著這只無助的小生靈,卻也不願停下匆匆的步履。

小貓絲毫沒有離開的意思,似乎也意識到了四周的危險,更加惶恐。我心中浮起無限的憐憫,多可憐的小傢伙兒啊,它一定是想家了,想念爸爸媽媽,想念自己的兄弟姐妹。我再也想不下去了,正當我准備沖出去的時候,站在一旁的媽媽拉住了我。「太危險了。」媽媽說。「可是媽媽,小貓會被軋死的」。正說著,小貓咪跑到了自行車道上,我緊張的心稍稍放鬆了下來。

一位好心的騎電動車的叔叔順手抱起了小貓,把它放到了電動車腳踏上。「太棒了,太棒了!小貓得救了,小貓得救了!」我高興極了。可正當我長長舒了一口氣的時候,頑皮的小貓一下子從車上掉了下來。

「小貓掉下來了!小貓掉下來了!」我沖著那個叔叔喊了起來。可是,雨的聲音壓過了我的聲音。也許那個叔叔心中並不想要它,也只為避免它被車軋死才順便放在車上。我的心一下子懸到了嗓子眼,我和媽媽又為它捏了一把汗。小貓再一次在風雨中凄厲的叫著,我再也忍不住了,不顧媽媽的阻攔,跑上前去,抱起了小貓。小貓那靈動的眼睛望著我,彷彿在表達著對我的感激。

撫摸著小貓濕潤而柔軟的毛發,我真想收養它,可是,我們從來沒養過小動物,所以,媽媽沒有答應。

於是,我們一邊走一邊問周圍的人:「您要小貓咪嗎,請問您要小貓嗎?」終於,一位好心的門衛叔叔收養了小貓,並把小貓帶到了門房。我高興極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雖然全身都濕了,但我卻非常快樂,因為我拯救了一個弱小的生命。古語有「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如果每個人都付出一點愛,即便是一點點——相信我們的生活也會更加美好。

Ⅵ 幼兒園教案:超市購物

作為一名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超市購物,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教案:超市購物1

(一)活動目標

1.體驗超市購物的樂趣以及加減法在生活中的運用,積極主動地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活動過程和經驗。

2.能運用算式記錄購買物品的過程,並清楚地表述自己購物的過程及算式的含義,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

3.運用己有的數學經驗解決購物中「一共用去多少錢」或「還剩下多少錢」的問題,學習10以內的加法和10的減法。

(二)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幼兒已有超市購物的經驗。

2.物質准備:畫有貨架和貼有1——9元價格標簽的商品圖片布置成「超市」場景圖,算式記錄卡每人一張,筆若干,《操作材料(二)》中的《超市購物》。

(三)活動過程

1.玩「一共需要多少錢」的購物游戲,學習加法。

(1)教師出示「超市」場景圖,幼兒觀察貨架。

教師:超市裡有哪些商品?每種商品的價格是多少?你是從哪裡知道的?每行商品有什麼共同用途,每行商品可取什麼共同名稱?(學慣用具、玩具、食品)

(2)教師提出購物要求:到超市買兩種商品,總價不超過10元,說一說所買的兩種商品的價格各是多少,再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錢。

幼兒邊看場景圖邊進行「一共需要多少錢」的購物游戲。

個別幼兒用一句話介紹自己買的兩種商品,以及總價。講述自己購買商品的事情。如買了2元錢的口香糖和3元錢的卷筆刀,一共需要5元錢。

小結:買兩種商品,總價不超過10元。有多種組合方法。

(3)幼兒學慣用算式記錄購買商品的事情。

教師提問:可以用一道什麼算式把「買了2元錢的口香糖和3元錢的卷筆刀,一共需要5元錢」的事情記錄下來?教師記錄幼兒所講述的算式。

學習講述算式中數字與符號表示的意義:2+3=5,買了2元錢的口香糖和3元錢的卷筆刀一共需要5元錢。

(4)從2+3=5的算式進行猜測,說一說除了買口香糖和卷筆刀外,5元錢還可以買兩樣什麼商品?

猜一猜老師用5元錢買了哪兩種商品。如用5元錢買了一個玩具和一種食物,猜一猜老師買了什麼?當幼兒說出多種結果後,告訴幼兒買的食物是冰棍,讓幼兒猜另一樣玩具是什麼?

用以上的方法猜一猜老師用10元錢買了哪兩種商品。

(5)幼兒再次進行買商品的活動並學慣用加法算式進行記錄。

幼兒兩兩結伴,每人任意買兩種商品,先將算式寫在算式記錄卡上,再互相講述自己買商品的情況,最後相互檢查算式是否正確。

2.玩「還剩多少錢」的購物游戲,學習10的減法。

(1)教師提出購物要求:用10元錢到超市買一種商品,說一說所買的這種商品的價格是多少,算一算買了這種商品後還剩下多少錢。

邊看場景圖邊進行「還剩多少錢」的購物游戲。

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用10元錢購買一種商品的事情。如用10元錢買了3元錢的餅干,還剩下7元錢。

(2)學慣用算式記錄購買商品的事情。

提問:用一道什麼算式可以把「用10元錢買了3元錢的餅干,還剩下7元錢」的事情記錄下來?教師記錄幼兒所講述的算式。

學習講述算式中數字與符號表示的意義:10-3=7,,10元錢買了3元錢的餅干還剩下7元錢。

(3)幼兒再次進行買商品的活動並學慣用減法列算式進行記錄。

幼兒兩兩結伴,每人用10元錢任意買一種商品,算一算剩多少錢,先將算式寫在算式記錄卡上,再互相講述自己買商品和找零的情況,最後相互檢查算式是否正確。

3.進行操作練習,鞏固10以內的加減法運算。

(1)幼兒根據《超市購物》的指導語做練習:幫明明算一算買兩樣商品需要花多少錢?拿10元錢買一件商品,還應找多少錢?

(2)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檢查。

幼兒園教案:超市購物2

活動目標

1、認識人民幣1角、5角、1元,並會靈活運用。

2、了解人民幣、標簽、物品三者的關系,產生購物的興趣。

3、主動參與活動,體驗超市購物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人民幣1角、5角、1元,了解人民幣、標簽、物品三者的關系

活動准備

1、創設超市情

2、投影儀1台

3、人民幣學具每個幼兒1套

4、實物若干、標簽若干

活動過程

一、歌」進入活動室隨音樂「卡通之。

師:「寶寶們,我們在不知不覺中來到了嘟嘟超市的門前,你們知道超市裡是干什麼的嗎?(幼兒:賣東西的地方)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去逛超市吧!

(激發幼兒購買的慾望。)

二、幼兒進超市購物

1、師:「寶寶們看,超市裡擺放的東西多整齊呀!你們看這里擺放的是什麼(教師指向文具區)(幼兒會說:「這里有鉛筆、棒棒膠、橡皮、尺子」等),這里是賣學慣用品的地方,是文具區。

依照此方法逐一介紹生活用品區、圖書區、食品區。

(讓幼兒知道超市的物品是分類擺放的。)

2、師:「寶寶們看,每排物品的下面都有一個標簽,它表示上面的物品是多少錢,我們在賣東西的時候要看好價格和手中的錢再買,下面老師發給每個小朋友一個錢包,自己去賣東西好嗎?

(分發錢包,幼兒自己去購物)告訴幼兒買完東西要到收印台去交錢。買東西時不推、不擠,做一個文明的小顧客。(保育員老師扮演收印員)

3、幼兒在賣東西的時候可能出現一些問題,這時教師只是旁觀,不給予幫助。

4、師:「寶寶們到老師這邊來,老師看看你們買到什麼東西了?」

幼兒圍到教師身邊,師問:「你買到什麼了?」「你為什麼沒買到東西?」

有的幼兒沒買到東西可能活說:「我不認識錢。」「我不認識上面的字。」「我不會花錢。」等,這時教師讓買到東西的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買到東西的。

(此環節讓幼兒認識到不認識錢不會花錢是買不到東西的,從而激發幼兒認識和使用人民幣的慾望。)

步驟2

三、交流比較

請買到東西的幼兒到投影儀前演示並說說自己買的是什麼、怎樣付的款。

如:用1角錢買了一根鉛筆。就在投影儀上擺出一根鉛筆、1角的標簽和一個1角的硬幣,從而讓幼兒認識1角錢。

用同樣的方法認識5角及1元的硬幣,並了解5個1角和1個5角一樣多,2個5角和1個1元一樣多,10個1角和1個1元一樣多。

(在幼兒敘述的過程中不認識人民幣的幼兒學到了本領,認識了人民幣,也學會了怎麼使用,他們會有強烈的購買慾望,以此來展示自己的本領)

四、再次去超市購物

師:「寶寶們現在認識錢了嗎?知道怎樣買東西了嗎?我們現在再次進入超市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吧!如果不小心把東西碰到了地上該怎麼辦?(幼兒:「把它撿起來」)對,撿起來放回原處。好,現在出發吧!

幼兒自由去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然後去收印台交款。

師:「寶寶們快開告訴老師這次你買到什麼東西了?用了多少錢?」

幼兒個個會非常興奮的向老師說自己買到了什麼東西,用了多少錢。

(幼兒的本領得到了展示,他們會感到非常自豪。)

五、教育幼兒不亂花錢

師:「寶寶們手中還有錢嗎?(幼兒:「有」)我們剩下的錢不能亂花,應該把它積攢起來留到以後有用的時候再用。今天我們學會了購物,以後我們要做家長的小幫手,幫他們去買東西好嗎?(幼兒:「好」)現在寶寶們把剩下的錢放在存錢罐中吧!」

收學具,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只是讓幼兒初步了解人民幣,通過超市購物的游戲來認識人民幣,幼兒興趣頗高,求知慾強烈。但活動前對幼兒原有知識經驗估計得過高,導致幼兒在第一次購物中遇到很大的困難,在認識人民幣的過程中感到吃力。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要深入了解幼兒的原有知識經驗,除了備教材,還要備孩子,這樣才能使活動有條不紊的進行。

小網路:超市一般是指商品開放陳列、顧客自我選購、排隊收銀結算,以經營生鮮食品、日雜用品為主的`商店。一種消費者自助選購、統一收銀結算的零售企業。在中國,超級市場被引入於1978年,當時稱作自選商場。

幼兒園教案:超市購物3

活動目標:

1、能細致分辨相似圖案之間的差異。

2、正確判斷並找出一模一樣的物品。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准備:

老爺爺、老奶奶、小姑娘手偶、不同花紋的(帽子、裙子、水杯)、幼兒購物單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分辨相似圖案之間的差異。

活動難點:找出一模一樣的物品。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老爺爺手偶導入活動

二、基本部分

1、為爺爺買帽子。

請幼兒找出到爺爺的購物單卡片,提問"爺爺想要買什麼?"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超市購物>游戲圖上的4條帽子。"觀察四頂帽子哪裡―樣,哪裡不一樣?"

3)師:"爺爺想要買的帽子是怎樣的?"請幼兒找出。並提問"你是怎樣找到一模一樣的帽子?"

4)教師和幼兒一起總結購買的帽子的特徵

2、為奶奶買杯子。

1)師:請幼兒找到奶奶的購物單>卡片,提問"奶奶想要買什麼?"

2)師:"超市購物>游戲圖里購物架上的4個杯子―樣嗎?仔細觀察哪裡一樣,哪裡不一樣?"

3)師:"奶奶想要買的杯子是怎樣的?"請幼兒找出。並提問"你是怎樣找到的?"

4)教師和幼兒一起總結購買的杯子特點

3、逛超市

1)為喜羊羊、美羊羊、懶羊羊買東西。 教師出示購物清單,讓幼兒了解購物單的使用方法。

2)教師介紹超市,講述物品的擺放,幼兒根據購物單的要求購買商品,引導幼兒自管觀察,找出一模一樣的物品來。

3)引導幼兒回座位將物品匹配好,再次觀察是否一模一樣。

4)同伴之間互相查看。

三、結束部分

喜羊羊、美羊羊和懶羊羊很感謝小朋友們為他們購買了自己所需要的東西,為了表示感謝,他們邀請你們到羊村裡做客,邀請你們跳舞~

幼兒園教案:超市購物4

活動設計背景

超市是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去的地方,不僅是在城市還是在鄉村,幼兒都能見到大小不同的超市。然而超市裡的各種各樣的物品又是那樣的吸引幼兒。如超市裡的毛絨玩具、小汽車等等。這次活動我們力求通過參觀、游戲、談話等多種活動形式把孩子零星的經驗整合起來,使孩子了解超市的結構,體驗購物的快樂,感受超市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旨在創設一個「超市購物」的游戲情境,在多次去購物的過程中認識硬幣,學會使用硬幣。整個活動過程,引導幼兒積極參與,自主探究學習,願意與同伴分享快樂,學會處理生活中簡單的問題,增強了幼兒社會交往能力。豐富幼兒的日常生活經驗和對各種生活用品的認識,也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認識1角、5角、1元的硬幣,及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

2、掌握購物時不同的付錢方式,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感受購物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不同面額硬幣之間的換算關系。

2、掌握購物時不同的付錢方式。

活動准備

1、准備常用商品,並標明商品的價格,擺成購物小超市。

2、裝有10個1角、2個5角、1個1元硬幣的盒,幼兒人手一份。

3、付錢方法展示板四塊。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認識硬幣

(1)讓幼兒感知、發現硬幣的特徵。(1角,5角,1元。)

(2)出示1角課件。

引導幼兒觀察硬幣上的標志。

教師小結:它的上面寫著「1角」,它就是1角錢。

以同樣方式分別出示5角、1元課件,讓幼兒認識。

師小結:5角的硬幣是金色的,上面寫著5角;硬幣中最大的是1元的硬幣,它的上面寫著1元。

游戲:取硬幣

了解活動要求

師:「我們一起玩一個取硬幣的游戲:老師說出多少錢的硬幣,請小朋友快速地舉起這個硬幣,看誰舉得又快又准確。」

老師發布命令:「請舉起1角(5角、1元)的硬幣。」幼兒取相應的硬幣。

師:「小朋友們真棒!今天我們有這么多錢,想不想去超市購物?」(想。)

「去超市購物時,小朋友要先看看貨架上都有哪些商品,價格是多少,然後選一樣自己喜歡的,到收銀台付錢。」「老師先請小朋友拿著錢盒到1號貨架購物。」

2、解決問題

幼兒第一次購物,探索1角、5角、1元毛硬幣之間的換算關系

幼兒帶著錢盒,到超市1號貨架選商品(師設計的每一件商品均為5角錢或1元錢),並到收銀員處付錢。(收銀員由老師擔任:展示幼兒付錢方法,幼兒只有付錢正確才能拿走商品。)

集中交流經驗,知道硬幣之間的換算關系。

提問:「誰願意來說說你買的是什麼?多少錢?你是怎樣付錢的?」

幼兒分別說出5角錢的兩種付錢方式:用1個5角來付錢;用5個1角付錢。

師小結:「這些小朋友買的都是5角錢的東西。有的小朋友用1個5角付錢,有的用5個1角付錢。」

出示課件梳理:「5個1角的硬幣合起來是5角錢,1個5角的硬幣也是5角錢。

提問:「誰買的是1元的東西?你是怎麼付錢的?」

幼兒分別說出1元錢的多種付錢方式:「我買了一個1元的××,用一個1元的硬幣付錢。」「用10個1角的硬幣付錢。」「用2個5角的硬幣付錢。」「用5個1角和1個5角的硬幣付錢。」

出示課件,梳理1元硬幣之間的換算關系:2個5角的硬幣合起來是1元錢;10個1角合起來是1元錢;5個1角和1個5角合起來也是1元錢。

師:「原來硬幣里還藏著這么多秘密。我們剛才只買了5角、1元的商品,超市裡還有很多不同價格的商品,你們想買嗎?購物時請小朋友仔細看看上面的標價,想想怎樣付錢簡便些?好,請大家拿著錢盒去購物吧!」

3、購物活動

幼兒第二次購物,發現多種付錢方法

幼兒到超市選商品,教師觀察。收銀員由老師擔任,展示幼兒付錢方法。

集中討論,梳理多種付錢方法。

師提問:「你買的是什麼?多少錢?你是怎樣付錢的?」(幼兒邊講,教師邊演示課件。)

(1)7角錢的商品的兩種付錢方式:用7個1角的硬幣來付錢;用1個5角和2個1角合起來也是7角,這種付錢方法只用了3個硬幣,簡便多了。

(2)8角錢的咪咪蝦條付錢方式:用了8個1角來付錢;用1個5角的硬幣和3個1角的硬幣合起來也是8角錢。

(3)如果我買的東西是1元,請小朋友幫我想想怎樣用1元、5角或者1角的硬幣來付錢呢?」

小結:可以直接用1元的硬幣來付,也可以用2個5角的硬幣來付,因為他們合起來是1元,還可以用10個1角來付。還可以用1個5角和5個1角來付。」

師:「原來同樣的價錢可以有多種付錢方法。」(請小朋友將商品放進桌子底下的籃子里。)

4、分享商品,結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1角、5角、1元的硬幣,學會了不同的付錢方法,到超市裡買了這么多的商品,真開心!今天也來了這么多的客人老師,我們請她們一起來品嘗我們購買的商品好嗎?請小朋友把自己購買的商品送與客人老師一起分享吧。」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始終貫穿「超市購物」這一主線,以游戲的形式引導幼兒在不斷的超市購物中認識1角、5角、1元的硬幣。從認識硬幣到探索1角、5角、1元硬幣之間的換算關系,再引導幼兒發現多種付錢方法,層層深入。活動過程中充分調動幼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

幼兒園教案:超市購物5

【活動目標】

1、10以內連加算式的去處方法。

2、聽懂游戲規則,並按要求進行記錄。

3、願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記錄結果。

【活動准備】

1、布置超市的各種道具,帶標價的商品圖片若干,樣幣若干。

2、記錄紙和筆,幼兒每人一份。

3、請一配班老師協助。

4、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設置情境,導入課題。

師:瞧,超市裡有各種各樣的物品,你們想去購買嗎?那我們一起來玩超市購物的游戲吧!

2、游戲:「超市購物」,10以內的連加運算。

(1)交代游戲玩法。

師:你們每個人有10元錢,只能選擇購買三樣物品,三樣物品的價格合起來不能超過10元。然後要把你選的三樣物品圖片貼在記錄紙上,並列出算式三種物品合起來是多少錢。

(2)幼兒選購物品,教師巡視。

(3)幼兒展示記錄結果,學習連加算式方法

①師:誰願意先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記錄結果呢?請你指著記錄紙上的圖或算式讀給大家聽一聽,好嗎?如,我買了三種物品,膠棒的價格是1元、水彩筆的價格是3元、皮球的價格是6元;我列的算式是1+3+6=()。(教師把幾位幼兒的記錄紙貼在黑板上,並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話邊記錄紙上相應的位置邊讀。)

②師:誰發現這些算式與我們之前學過的加法算式有什麼不同呢?(多一個加號和一個數字。)這樣連續有兩個加號的算式,我們叫連加算式。請大家想一想,這樣的連加算式該怎麼計算呢?老師來告訴你們,連加算式要分兩步來計算:先算出1+3+4,再算出4+6=10,結果就是10、我們怎麼知道這樣算是對的呢?下面我們來驗證一下1下面排1個一元硬幣,3下面排3個一元硬幣,6下面排6個一元硬幣,大家一起數一數共有幾元錢?(教師引導幼兒從左到右依次點數硬幣。)10元,跟我們剛才計算出來的結果一樣嗎?(一樣)所以連加算式要分兩步算,第二步算出的結果就是整個算式的答案了。

③師:老師知道,很多小朋友都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記錄結果,對嗎?那現在請你用剛才老師教你們的方法把答案算出來,然後再和同伴互相交換記錄紙,來分享一下,看看同伴選了哪三樣物品?他列的算式和算出的答案都對嗎?如果不對,請悄悄的告訴他改正,好嗎?如果判斷不準的可以舉手請老師幫忙哦!

3、操作幼兒用書上的練習,鞏固10以內的連加運算。

(1)交代題意。

(2)幼兒操作,教師巡視。

(3)幼兒互相檢查操作結果,集體驗證答案。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始終貫穿「超市購物」這一主線,以游戲的形式引導幼兒在不斷的超市購物中認識1角、5角、1元的硬幣。從認識硬幣到探索1角、5角、1元硬幣之間的換算關系,再引導幼兒發現多種付錢方法,層層深入。活動過程中充分調動幼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