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貴州綉娘繪制百米「千鳥圖」為黨慶生,這幅「千鳥圖」綉制的有多絕
貴州綉娘繪制百米“千鳥圖”為黨慶生,這幅“千鳥圖”綉制的栩栩如生,要多秀麗就多麼的秀麗,堪稱是一絕。苗族的同胞給黨獻上了最用心的禮物,最有民族特色的禮物,這一份用心,這一份恢弘大氣,讓網友們紛紛表示苗族的畫娘和綉娘們真的是太心靈手巧了。
要知道這些都是細致精緻的活,沒有十幾年的功力是綉不出這樣的畫卷的,要知道這個一百米的土布上可是有著1018隻栩栩如生形態各異的鳥,若是沒有上佳的洞察力,若是沒有上佳的綉工,若是沒有日以夜繼,是不可能完成這一副綉卷的。這一副千鳥圖,象徵著吉祥和幸福,一千多隻鳥的幸福都被綉娘們刻畫得栩栩如生,要知道鳥可是苗族同胞的精神符號。
貴州綉娘繪制百米“千鳥圖”為黨慶生,這幅“千鳥圖”綉制的要多絕就有多絕。
『貳』 苗族的特色刺綉、圖案有哪些
苗族刺綉
苗族刺綉,代表了中國少數民族刺綉的最高水平。
刺綉是苗族源遠流長的手工藝術,是苗族服飾主要的裝飾手段,是苗族女性文化的代表。中國西南部的貴州省居住著大量的苗族同胞,他們創造了不同樣式、風格的服飾。他們的服飾有便裝與盛裝之分,平日著便裝,節目或姑娘出嫁時著盛裝,無論服裝還是頭飾,工藝復雜,做工精細。苗族刺綉的題材選擇雖然豐富,但較為固定,有龍、鳥、魚、銅鼓、花卉、蝴蝶,還有反映苗族歷史的畫面。苗族刺綉十分美麗,技法有12類,即平綉、挑花、堆綉、鎖綉、貼布綉、打籽綉、破線綉、釘線綉、縐綉、辮綉、纏綉、馬尾綉、錫綉、蠶絲綉。這些技法中又分若乾的針法,如鎖綉就有雙針鎖和單針鎖,破線綉有破粗線和破細線。
苗族刺綉圍腰,以白色為底色,上面滿綉有蝴蝶、蜈蚣龍,造型飛舞張揚。綉品以蜈蚣龍為主紋樣,下面三層另有蝴蝶、小蜈蚣龍等,為苗族綉品的傳統典型紋樣。
苗族刺綉有一種極常見的人騎龍或騎水牯紋樣,體現了苗族人民英勇無畏的氣概和生活情趣。苗族民間藝術中的騎龍、馴龍、雙龍的各種圖案,再現了人們對龍敬而不畏的心理。
苗族刺綉種類很多,從色彩上分,大體上可分為單色綉和彩色綉兩種。單色綉以青線為主,刺綉手法比較單一,其作品典雅疑重,樸素大方;彩色綉用七彩絲線綉成,刺綉手法比較復雜,或平綉或盤綉或挑綉,多以自然界中的花鳥蟲魚或龍鳳麒麟為題材,刺綉成品色彩斑斕,栩栩如生,是鳳凰民族工藝品中的精品。
苗族刺綉另一特色是藉助色彩的運用、圖案的搭配,達到視覺上的多維空間。挑花也稱數紗綉,是苗族特有的技藝,不事先取樣,利用布的經緯線挑綉,反挑正取,形成各種幾何紋樣。挑花就是藉助色彩和不規則幾何紋樣的搭配,形成多視角的圖案,從而達到「則看成嶺近成峰」的立體與平面統一的視覺效果。
苗族刺綉具有傳承歷史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刺綉的圖案上。幾乎每一個刺綉圖案紋樣都有一個來歷或傳說,都深含民族的文化,都是民族情感的表達,是苗族歷史與生活的展示。蝴蝶、龍、飛鳥、魚、圓點花、浮萍花等圖案都是《苗族古歌》傳唱的內容,色彩鮮艷,構圖明朗,朴實大方。
刺綉是苗族婦女的特長,很多作品都具有技術高超,造型奇特,想像豐富,色調強烈,風格古樸的特點。苗族刺綉圖案色調多種多樣,松桃地區以花、鳥、蟲、魚為主,喜歡用粉紅、翠藍、紫等色,較為素凈。黔東南多以龍、魚、蝴蝶、石榴為圖案,喜歡紅、藍、粉紅、紫等顏色。黔中地帶喜歡用長條、長方、斜線等組成幾何圖案,喜歡大紅、大綠、滌藍等顏色。藝術大師劉海粟對苗族的工藝給予很高的評價:「縷雲裁月,苗女巧奪天工」。古藏衣上刺綉的蝴蝶紋,是苗族紋飾中最常見和最重要的裝飾文化,除了蝴蝶紋絢麗的因素外,還與苗族一個家喻戶曉的神話傳說——蝴蝶媽媽相關。在苗族人的心目中蝴蝶媽媽、大宇鶺鳥是苗族的始祖,是創業者,把這些蝴蝶、鳥紋綉在衣服上用以表示對祖先的尊敬與崇拜。這些圖案還有明顯的陰陽結合、創造生命的寓意。表達了苗族祖先對自然、宇宙、對生命起源的理解和認識。
台江苗族刺綉
台江苗族刺綉是苗族人民以勤勞和智慧創造的一門藝術,堪稱"無字史書",其蘊含的文化內含可折射出苗族的歷史和變遷過程,具有極高的文化品味。由於受到不同的社會歷史、自然地理、宗教信們和風俗習慣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人們的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各異,因而製作的刺綉造型風格也各異。就服飾而言(服飾不同,其刺綉紋案也各異)台江苗族服飾可劃分為方你型、方糾型,方南型、方翁型、方白型、方秀型、翁芒型和後哨型等九個不同類別。
刺綉手法主要有平綉、給練、辯綉、纏綉、破線綉、鎖綉、絞綉、馬尾綉等多種。有的憑對大自然事物的觀察和感受,不雖起草,信手綉出;有的在布面上畫好圖案再綉;有的用剪紙粘貼進行刺綉。刺綉紋樣造型多為誇張得體、風格獨特的飛禽走獸、花鳥魚蟲等。其中以龍、魚、蝴蝶、蜈蚣、蝙蝠等圖案最為廣泛。
苗綉不同於湘綉、蜀綉、蘇綉,它以其濃厚的民族風格;以構圖的美觀和誇張;造型的獨特和豐富的色彩而民名於世。
苗族姑娘未出嫁前,都要親手綉作一套嫁妝。從綉作到完成一般要三至五年,每一件綉品的完成,無不滲透姑娘的心血。心靈手巧的苗族姑娘也才能博得人們的贊許、愛慕和追求。
『叄』 苗族刺綉和湘綉、蜀綉、蘇綉不同,苗族刺綉的起源和特點是什麼呢
苗族刺綉花色紋案對比鮮明,造型誇張,富有民俗特點。苗族刺綉的綉法上以」疊綉「」破線綉「出名。破線綉是指將絲絨破成六到十根進行刺綉,每一根細如發絲,能夠用這么細的絨線刺綉其技法精度可想而知。非手工是不可實現秀出的。苗族刺綉產品如綢緞般絲滑光亮,工藝刺綉時間也會更長,綉出的產品精細,非常珍貴。苗綉的圖案有植物、花卉、蝴蝶、魚、花鳥、花瓶、水果等,每一幅圖案都有深刻的意義,這些圖案和生活息息相關,它每一幅圖案都是描述的苗族人民平時的生活畫面,或者是節慶的場景圖案,畫面生動。
湘西苗綉源於古代濮人的雕題紋身。苗族的刺綉起源於大汶口文化時期或更早的河姆渡和半坡母系氏族時期,濮人後裔南蠻發明了桑蠶之術,蠻氏苴人織出了苴布」卡綈「,雕題紋身便成了描在布上的藝術。後來隨著時代發展演變為綉花。到周代有了鐵針後,綉花技藝得到飛速發展。春秋戰國時期形成了蠻綉,隨著苗族的歷史地位確定後,它被稱為苗綉。
『肆』 苗族的姑娘人人都會苗綉嗎她們是從幾歲開始學習苗綉的
苗族刺綉具有傳承歷史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刺綉圖案上,幾乎每一個刺綉圖案紋樣都有一個來歷或傳說,都蘊含著深厚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情感的表達,是苗族歷史與生活的集中展示。苗族的傳統紡織工藝刺綉,是苗族婦女勤勞智慧的結晶,也是她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2006年5月20日,苗綉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伍』 苗族的服飾特色是什麼
銀飾、苗綉、蠟染是苗族服飾的主要特色。
苗族服飾,苗語叫「嘔欠」,主要由童裝、便裝、盛裝組成,「盛裝」苗語叫「嘔欠嘎給希」,即「升底衣服」,「 嘔欠濤」苗語稱謂即「銀衣」,下穿百褶裙,前後有圍腰。
苗族服飾是我國所有民族服飾中最為華麗的服飾,既是中華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是歷史文化的瑰寶。湘西方言苗區和黔東方言苗區喜好銀飾,黔南某些地區喜好貝飾,而西部方言區苗族服飾則少銀飾。
(5)苗族手工綉花圖片欣賞擴展閱讀
苗族服飾-傳統的苗族男裝大襟短衣,襟向右開,顏色多為藍、黑色。現在,男子的服飾已基本與漢族服飾一樣。而苗族女子的服飾就顯得精美了。
苗族婦女的臘染技藝水平很高,能染出有各種精美圖案和花鳥的衣裙、手帕和巾帽,因而苗族婦女的頭飾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
苗族婦女的頭巾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黑布尖頂帽,帽底下有墊頭,墊頭上綉有精美的花紋。製作別致,深藍色的綉著花邊的尖頂頭巾套在外邊,帽後垂下一根紅帶長及腿部。另一種是小花帽,這種花帽在平常農閑、休息時,她們都愛戴,是平頂式的,做工精美,綉有花紋。
苗族婦女很少戴耳環,盛裝時才戴,手飾和腳飾也很少,沒有戴頸圈的習慣。苗族衣服以深藍及黑色為主,配以紅色的腰帶,下裝是一條過膝的短裙,兩側有疊縫,疊裙上有美麗的圖案,均是臘染而咸。
小腿上,是一條長2米的棉打腿布,另有兩條1米的紅色綵帶。打腿時,先用綁腿布纏繞於小腿上,然後用綵帶結成菱形將綁腿布綁緊,綵帶頭的紅色彩絲團垂飄於小腿之上,遠看似一團火球,與上裝搭配十分和諧。
服飾價值
1、藝術價值。
苗族服飾經過種麻、收麻、績麻、紡線、漂白、織布等一系列復雜的工藝到刺綉、蠟染、裁縫,最後成為一套精美的服裝,無不反映了苗族婦女的勤勞和耐性。
苗族女性抽象的刺綉、蠟染圖案中反映和表現了她們的內心情感世界,同時表達了苗族女性對大自然的認識和了解及她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當一個苗族姑娘將自己親手綉的花帶贈與情人時,則不用更多華麗的語言來表達自己對情人如何的忠貞,只要通過綉花飄帶就將姑娘所要表達的一切都包含在其中,真正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情感境界。
苗族是一個感情極為豐富的民族,其精美的刺綉、蠟染工藝更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
2、觀賞價值。
苗族的刺綉和蠟染圖案,特別講究「規整性」和「對稱性」,就是挑花刺綉的針點和蠟染時的染距都有一定的規格,一定的變化規律,或等距,或對稱,或重復循環。圖案結構嚴謹,給人以整齊、緊湊感。
尤其是挑花刺綉圖案,很容易在其中找到圓心,坐標軸不論沿橫向還是縱向折疊,都是對稱的。許多圖案,不僅整個大的組合圖案對稱,而且大圖案與小圖案之間也是對稱的。同時很講究圖案的色彩搭配,強調色彩與圖案的完整和統一,似乎事先經過精確計算過。
當你欣賞苗族刺綉蠟染圖案時,是否可以將數學公式、幾何原理套入進行計算,其圖案結構間的等距、對稱關系是分毫不差的。
3、收藏價值。
苗族服飾,是中國所有的民族服飾里最多姿多彩,樣式最多,跨越的時代最久,綉花和銀飾最華麗的民族服飾,是我國民族文化的一大奇葩。隨著苗族傳統工藝的衰落,精美的手工製作的苗族服飾越來越少,隨著老一代苗族會這種傳統工藝的人的離去,傳統的苗族服飾漸漸變得越來越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