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好看圖片 » 紅薯梗手工編飾圖片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紅薯梗手工編飾圖片

發布時間: 2022-12-17 22:31:21

❶ 紅薯葉有幾種特色吃法

紅薯葉又被稱作地瓜葉,就是我們吃的紅薯的葉子,還記得小時候家裡種了好多紅薯,然後到了夏天,母親就會摘好多紅薯葉,然後做出蒸紅薯葉、炒紅薯葉等等各種美食,至今難以忘記那種美味的味道。

紅薯葉被譽為"蔬菜皇後",營養遠高於紅薯,在外國還曾掀起一股"紅薯葉熱",研究表明,紅薯葉中含有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元素含量極高。紅薯葉有提高免疫力、止血、降糖、解毒、防治夜盲症等保健功能。經常食用有預防便秘、保護視力的作用,還能保持皮膚細膩、延緩衰老。夏天到了,食材好找,做法簡單,營養健康,不防一試!

第一道美食:清炒紅薯葉

具體方法步驟:1、紅薯葉一小把去莖留葉,清水洗凈控水背備用;2、鍋里加水上屜開火燒水;3、拌紅薯葉,加適量油攪拌均勻,再加適量鹽攪拌均勻;4、加麵粉適量,拌勻,使每片葉子都能均勻的沾上麵粉;5、水開後,把拌好的紅薯葉上屜蒸十分鍾,十分鍾後出鍋裝盤!用胡蘿卜片稍做裝飾即可。

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紅薯葉,腸胃消化能力不好的人,腎病患者都不適合吃太多紅薯葉。

❷ 紅薯以及紅薯葉帶來的回憶

這就是紅薯秧圖1,碧綠的藤蔓四散蔓延,片片綠葉直立向上生長。不規則的五個角的紅薯葉越到藤蔓頂上越是嬌嫩。

記憶中的紅薯地是圖2這樣的,大片大片地連在一起,還有那除不盡又長得飛快的的野草。常常讓要幹活的我們非常痛恨這塊地怎麼這么大,啥時候才能把紅薯秧轉完。註:我們轉紅薯秧就是把所有的紅薯藤從根部提起,翻個面,讓原來的葉片朝下,常常幹完活會看到紅薯藤是這樣的如圖3,整塊地沒有了原來的碧綠,變成了一片青白色,這就是區分誰家勤快不勤快的標志。常常會聽大人說:你看看誰家,今天又把紅薯秧轉了一遍,地里連一根草都沒有。

那時候每到星期天,只要是才下過雨,我們就會被大人派出去轉紅薯秧,一是防止紅薯秧長根,影響根部紅薯的生長;二是除草,避免它們跟紅薯爭搶肥料。手腳麻利的,會很少歇歇,一鼓作氣的幹完,這樣可以避免頻繁的彎腰,使腰部肌肉受不了。

我們還小,就不一樣了,轉兩棵紅薯秧,就站起來東張張西望望,感覺怎麼還有那麼多啊。再扒拉兩棵,再站起來立一會。或者玩一會地裡面的小石子,大人回頭望過來了,隨手把石子扔到遠遠的地邊上,以此向家長證明我在幹活呢。

時間過去不久,就覺得腰好酸,那些討厭的小草怎麼那麼多,那麼小,索性蹲下來,一棵一棵連根拔起,有的牛筋草、刺芥芽、回頭青(都是野草的名稱)太頑固了,一拔就斷,為了確保下次不再來,我們是決不會放過它們的根,讓它們在紅薯地里繼續生長。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把它們的根部從土裡刨出來,扔到地邊上讓太陽暴曬,讓它們失去繼續生存的能力。

其實我們常常忽略了野草的本性,真是「太陽曬不死,下雨它又生。」整個夏天,我們就不能閑著,下一場雨,我們就得為紅薯秧翻一次身,就得跟除之不盡的野草斗爭一回。

當然,在幹活的過程中,還是有很多樂趣的。比如,有時候在比較偏僻的地里,會不其然的遇到一個或者兩個毛茸茸的小野兔,或白或灰,它們眨巴著紅紅的、小小的眼睛,無辜的望著你。而且它們那時候還跑不快,只會在窩周圍慢慢地挪動。有的鄰居會把它們帶回家養起來,我常常會把它們放生,因為我不習慣養一些小動物,也不想它們那麼小就跟它們的媽媽分離。

有時候會很幸運的,看到紅薯秧開花的樣子,如圖4,大家看看開得像不像喇叭花。

等到秋天來了,紅薯快成熟的時候,我們還有一個任務就是拉紅薯葉。每個人背一個大背籠,提一個竹籃子,去地里采紅薯葉。回家洗凈晾一下水後,榨成紅薯葉酸菜,是那時候冬天家家過冬必須儲存的菜。

到了地裡面,把背籠放到地邊上,挎著藍子去采紅薯葉,最開始看哪裡的紅薯葉長勢旺盛,就先去那裡,拿起紅薯藤,去掉變黃了葉子,餘下的一捋一大把。藍子滿了,倒進背籠里再去別處采,一直到背籠裝滿了才回家。

然後就是淘、洗,在門前的小溪裡面洗去泥沙,洗去灰塵,放到大曬席子上控水。這常常要家人們一起,洗菜的洗菜,來回跑腿的負責倒上面控水;燒火的,負責榨菜的,就是把青青的紅薯葉倒進開水鍋里,打幾個滾,直到它們變了顏色,就撈起來,倒進有酸漿做引子的大缸里,不幾天就會變成上好的紅薯葉酸菜,黃亮亮的酸菜軟乎乎的,清涼的酸漿粘粘的、滑滑的,是我最愛吃的樣子。

記得最喜歡每次煮麵條的時候,等水燒開了,面條也煮得差不多的時候,舀一瓢酸菜和漿水倒進鍋里,放點鹽,就成了現在頗具特色的、最原始的十堰小吃「酸漿面」。那時候家裡條件稍微好點的,會把酸菜先用油炒一下,然後倒進鍋里。大部分家庭就像上面一樣的吃法,仍然覺得酸溜溜的面條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主食,酸爽酸爽的,一頓不吃就心裡空落落的,欠的慌。

那時候我們常常一邊幹活,一邊打鬧。會把紅薯葉的桿掰成一節一節的如圖5,掛在耳邊,當裝飾品。我們常常比賽看看誰的最長,最漂亮。一邊幹活,一邊尋找桿最長的紅薯葉。每次比賽贏了的,就非常開心;輸了的當然不服氣,繼續尋找,爭取下一個回合贏回來。

小時候最怕挖紅薯的時候,深秋或者初冬的早上,冷風颼颼,不想出門,不想上坡。

父母常常先去挖,讓我們暖和一點了再去擇紅薯如圖6,就是把挖出來的紅薯,去掉土,去掉根須,只留下胖胖的果實。

那時候雖然帶著手套,可是仍然抵擋不住凜冽的寒意。有時候再刮點北風,就更冷了。這時候父母常常會把紅薯歸攏到背風的地方,讓我們擇。

在地里我們有時候會發現一種專門吃紅薯的蟲子,叫做蠐螬,白白胖胖的,用小木棍一戳,它就縮成一團。我們常常到處尋找,把它們歸攏到一起,放到太陽底上曬。小時候真的覺得太陽太偉大了,簡直是萬能的,可以曬死一切討厭的東西。

再看看這就是紅薯發芽的樣子,俗稱紅薯母子,發了芽的紅薯是不能吃的。大人們把發出來的紅薯芽掰下來,栽入事先扒好的紅薯堆里,叫做栽紅薯秧。不過,這常常是大人乾的活,我們盡多幫忙給幼小的它們澆澆水,讓它們適應新的環境,盡快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當然,也有不適應,很快就蔫頭耷腦的,眼看是活不成了,這時候就要重新補栽,直到都活了為止。

如今,每次看到菜場裡面這捆紮在一起的紅薯葉和洗得乾乾凈凈的紅皮紅薯,我就會想起與它們相伴的童年,累而且充滿了樂趣。

還有很多紅薯製成各種成品的樂趣,容我有空再寫,希望看到此文的你喜歡。

❸ 寧鄉旅遊

風景名勝
寧鄉是中國十七個旅遊強縣之一,是湖南省著名的旅遊資源大縣。寧鄉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寧鄉是三國蜀相蔣琬、唐代詩僧齊已、宋代狀元易祓、近代著名教育家朱劍凡、共和國主席劉少奇、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原全國政協副主席謝覺哉、科學界泰斗周光召的故鄉,也是湖湘文化的傑出代表張拭、唐代相國裴休長期活動和歸葬之地[1]。境內出土的四羊方尊、人面紋方鼎等2000多件青銅器震驚世界,寧鄉被譽為「南中國青銅文化中心」,炭河裡西周遺址被評為「2004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創建於公元807年的千年古剎密印寺是我國佛教禪宗首派溈印宗的祖庭,唐宣宗御賜「密宗禪寺」牌匾,歷代皇朝都賜予密印寺無比尊榮。密印寺寺廟正殿四壁所嵌12988尊鑲金佛像,為世界佛寺之奇觀,故稱「萬佛殿」。青年毛澤東游學寧鄉時,留宿密印寺,與主持長談。千多年來,因為密印寺,溈山成為溈仰宗創宗、百丈清規踐行、警策文首倡之佛教聖地,並培育了寄禪、虛雲、太虛、一誠四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享譽日本,印度和東南亞。2005年9月20日,「2005中國寧鄉首屆國際佛文化節」在溈山隆重開幕,四海嘉賓,雲集祖庭,盛況空前,密印寺聲名遠播。回龍山千年古剎白雲寺,全國百大名寺之一,相傳清朝乾隆皇帝曾游覽至此,並題寫「回龍望祖」,戍邊名將左宗棠曾親筆題贈「南楚靈山」。劉少奇故居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4A」級旅遊區。雲山書院是湘中革命的搖籃,從這里走出了何叔衡、謝覺哉、姜夢周、王凌波、甘泗琪等風流人物。古樸幽深的大夫堂相傳是楚文化的遺址,古城牆、護城河依稀可辨。寧鄉山奇水秀,風光獨特。境內自然風光秀麗,擁有灰湯溫泉養生之奇、溈山風景名勝區等著名景區景觀。千佛洞是省會周邊近距離內最大最具特色的天然溶洞。洞內石乳形態各異,如羅漢雲集,更有「天下第一洞穴峽谷」、「天下第一鍾乳石柱」、「天下第一無極天頂」等奇絕景觀。有「高峽平湖」之稱的青洋湖「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三關門鬼斧神工,奇峰壁立;城大林場、芙蓉寨、芙蓉山、望百峰、香山竹海等景觀秀麗奇異,美不勝收。劉少奇故居湖南劉少奇故居位於中國湖南省寧鄉縣花明樓鎮炭子沖。1898年11月24日,劉少奇誕生於此,並在此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故居在一座蓋有茅草的柵欄門內的四合院中。為土木結構,泥磚牆上粉飾著糠殼泥,屋面是一半小青瓦、一半茅草。門前有清澈的池塘,屋後是山巒。劉少奇1916年去長沙讀書以後,寒暑假回家居住。1961年5月,他回家鄉進行調查研究工作時,曾在此居住一周。文化大革命期間,故居被毀壞。1980年對故居按原
少奇故居
樣進行了修復。當年的卧室、書房、開調查會的橫堂屋內展出了實物、照片數百件,重新對外開放,供人瞻仰參觀。 [9]溈山溈山,亦名大溈山,溈水的發源地,雄跨湖南寧鄉西北,北鄰桃江,西接安化,最高處為雪峰頂,海拔927米。溈山人傑地靈,文物薈萃。盆地西北側的毗盧峰下,有千年古剎密印寺,是中國佛教禪宗五派之一的溈仰宗祖庭。
溈山
溈山,自古有「大溈凌雲」之壯觀。「衡岳之下,山之大者數十,而溈最著」。從清代著名學者陶汝鼐的評價中可見溈山名氣之大。公元807年,晚唐靈祐禪師建「密印禪寺」於山中毗廬峰下,創宗立派,遂使密印禪寺成為禪宗五派之首溈仰宗祖庭。密印寺千年密印寺的繁盛、萬佛靈山的輝煌造就著溈山文化沃土。古代名人,遺跡尚存,革命先輩
密印寺
,故居依舊,人文景觀有密印寺開山鼻祖靈祐肉身塔、唐相國裴休墓、唐詩僧齊己墓、宋狀元易祓墓、抗金名將張浚和朱張理學創始人張栻父子之墓及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故居、共和國司法制度奠基人謝覺哉故居、辛亥革命烈士何南薰墓等。千佛洞千佛洞是省會長沙周邊近距離惟一的天然溶洞,洞內鍾乳石形態各異,「天下第一洞穴峽谷」、「天下第一鍾乳石柱」、「天下第一無極天頂」等奇景令人嘆為觀止。

溈山峽谷溈山峽谷距著名的千年古剎——密印寺以東六公里,峽谷全長10公里,當地人也稱百葉坡峽谷,峽內奇峰陡立、苔蘚滿石、起伏跌宕,險峻無比。溈山峽谷因交通不便,兩岸高山阻隔,人跡罕至,是一塊養在深閨人未識的處女地,旅遊專家和業內人士實地考察後,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一是特色突出。溈山峽谷絕崖千仞、氣勢恢宏、潭瀑相連、奇石遍布、驚險刺激。二是品位很高。峽谷內看點有100個以上,一步一景、步移景換,具有極高的觀賞性。三是開發前景廣闊。[10]灰湯溫泉灰湯溫泉位於湖南省寧鄉縣南部灰湯鎮,總面積48平方公里,泉水水溫高達89.5℃,年平均氣溫16.2—17.6℃,雨量適度,日照充分,空氣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宜人。

灰湯境內盛產溫泉,因其泉沸如湯滾,氣騰如灰霧而得名灰湯;又因溫泉晶瑩潔白,水泡如珠,此起彼落,蔚為奇觀,灰湯又被世人稱之為「湯泉費玉」炭河裡遺址炭河裡遺址位於湖南長沙寧鄉的黃材鎮,是南方最著名的青銅器出土地。年代約為商代到西周時期。寧鄉位於長江以南,卻有大量珍貴的青銅器出土,其中包括中國最大的方尊——四羊方尊,最大的銅鐃和最大的銅瓿。這是中國歷史界的一個還沒有解開的謎。
炭河裡遺址位於寧鄉縣黃材鎮寨子村塅溪與溈水交匯的台地上,面積約20000平方米,1963年初發現,1976年進行過小面積試發掘,1994年重新勘探,認為該遺址與青銅器有直接關系,是揭開寧鄉青銅器之謎的突破口。2001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進行試挖掘,發現大型土台建築遺跡,確定為商周時期古文化遺址。2002年、2003年、2004年在國家文物局的支持下,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大面積的發掘,不僅發現有商周時期的大型宮殿建築基址和城牆,還在遺址周圍發現了大量的西周古墓葬,出土了具有本地文化特徵且器物極為精美的陶器、玉器、青銅器等文物,證明炭河裡遺址確為西周時期某一方國的都城所在地。[11]

❹ 紅薯果脯的做法大全

所需食材
薯塊50公斤,白糖15~20公斤,蜂蜜1~1.5公斤,檸檬酸100克,水75公斤
製作方法
1.洗薯:選直徑5厘米以上的鮮薯,將泥土洗凈;
2.去皮:用去皮機或手工將皮去掉;
3.切塊:切成長方、菱形等多種形狀,長度不超過5厘米。不要切成細條,以防煮爛。切後用清水洗去在薯塊上的碎屑和澱粉;
4.糖煮:切好的薯塊,加水、白糖、蜂蜜、檸檬酸(或亞硫酸),放入銅鍋或不銹鋼鍋中,

用旺火盡快把鍋燒開,約煮半個小時,以薯塊熟而不爛為宜;
5.浸漬:將薯塊和糖液一同出鍋放入大缸內浸漬24小時,使薯塊進一步吃糖;
6.控糖:將浸漬的薯塊撈出,單層平攤(不疊壓)於籠屜上,把籠屜放在大盆上控去糖液;
7.烘烤:把籠屜放入烘房烘烤,溫度在60~70℃之間。烘烤時應注意調整位置、勤翻動,連續烘烤12小時。薯塊含水量降至16~18%時出房;
8.整型包裝:將出房的薯塊除去碎屑和不成型的小塊,裝入塑料袋內密封包裝。
食用須知
紅薯脯含有多種維生素和轉化糖,口感好,有鮮薯香味,韌性適中。每公斤成本約8角。
紅薯含有獨特的生物類黃酮成分,能促使排便通暢,可有效抑制乳腺癌和結腸癌的發生;能提高消化器官的功能,滋補肝腎,也可以有效治療肝炎和黃疸。
紅薯蛋白質質量高,可彌補大米、白面中的營養缺失,經常食用可提高人體對主食中營養的利用率,使人身體健康、延年益壽。
紅薯富含膳食纖維,具有阻止糖分轉化脂肪的特殊功能;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和防止便秘,用來治療痔瘡和肛裂等,對預防直腸癌和結腸癌也有一定作用。
紅薯對人體器官黏膜有特殊的保護作用,可抑制膽固醇的沉積、保持血管彈性,防止肝腎中的結締組織萎縮,防止膠原病的發生。
紅薯和柿子不宜在短時間內同時食用,至少應相隔五個小時以上。如果同時食用,紅薯中的糖分在胃內發酵,會使胃酸分泌增多,和柿子中的鞣質、果膠反應發生沉澱凝聚,產生硬塊,量多嚴重時可使腸胃出血或造成胃潰瘍。

❺ 紅薯面怎麼做好吃

紅薯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一種食物,尤其是在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紅薯的營養價值高,而且它有很多的吃法。那麼,紅薯怎麼做好吃?食用紅薯的禁忌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紅薯怎麼做好吃

紅薯也叫地瓜、山芋等,它有著非常豐富粉維生素、糖等營養元素,而且紅薯對人們身體的健康也有著很多的好處。但是很多人都只知道紅薯蒸著吃、烤著吃很美味,其實紅薯還有著很多好吃的做法,那麼,紅薯怎麼做好吃?

四、空腹不宜食用紅薯

由於紅薯含糖量高,空腹吃會產生大量胃酸,當胃酸過多時會刺激胃黏膜而引起返酸,讓人有燒心的感覺。同時,紅薯還含一種氧化酶,在胃腸道里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容易引起胃脹、打嗝等症狀。

總結:閱讀了上面的文章,相信大家對紅薯怎麼做好吃這個問題詳細的了解了,紅薯有著非常高的營養價值,對人體好處多多。但是很多人只知道普通的蒸煮吃法,本文介紹的這些簡單又好吃的做法大家不妨試試看。

❻ 紅薯葉手工作品怎麼做

在農村,過去的時候,每當紅薯長得枝繁葉茂時,孩子們都會自己動手製作「小飾品」,自己戴在頭上,或者脖子上,到處臭美。

這種小飾品的製作並不復雜,把紅薯葉掰成一段一段的,留下外皮相連,就做成了這些簡單的小飾物,或是項鏈,或是手鐲,或者是小辮……一根紅薯葉的桿,不出幾分鍾的時間,取自大自然的飾物就完成了。

過家家的時候常用,或者也會掛在脖子上、耳朵上自己晃悠著臭美一下。這也算是人生中第一條項鏈,肯定限量版,就算天天做,也很難做出一模一樣的東西。

小飾品說不上美,甚至有點丑,雖然比不上城裡那些銀光閃閃的飾品,但是這些取自農村原生態的項鏈,這是自己親手做的,有更多的樂趣在裡面,是孩子們童真的延續。

農村孩子的日常娛樂就是這些了,偶爾掏個鳥蛋,偶爾尋找野果,或者去田裡抓螞蚱烤著吃,雖然少了城市中的繁華,但是在農村的童年充滿了喜悅,無限的快樂。

看著現在孩子玩兒的電子產品、高科技產品,他們能夠體會戴著紅薯葉飾品的快樂么?隨著韶華老去,這種紅薯葉的項鏈、手鐲、小辮……永遠會留在一代又一代人純真的記憶里。

❼ 地鐵跑酷番土豆用什麼背飾

答:地鐵跑酷番土豆用 時光大翅膀背飾。
地鐵跑酷金幣的用處就是購買角色、滑板、高級通行證、還可以跳過任務,總之就是你沒有金幣就玩不下去。

❽ 怎麼區分真假紅薯粉條

一看:看外觀

拿到紅薯粉條的第一步,就是看一下它的外觀,觀察一下它的顏色。比較純正的真紅薯粉,因為所使用的紅薯澱粉質量等因素的差異、加工過程的精細程度差異,從而形成顏色上的差異。比如說,有的紅薯粉顏色深,有的顏色淺,還有的甚至是透明的,呈現這幾種顏色的,這些都是正常的。反而是那些顏色比較通透亮麗,過於好看的紅薯粉才是值得注意的,這種一般就是添加了添加劑或者真假摻半的紅薯粉。

看完顏色之後,再看一下紅薯粉的粗細,一般來說,紅薯粉也是有粗細之分的,對於同一批紅薯粉來說,如果紅薯粉粗細不同,這種一般就是純手工製作的;如果是那種粗細完全相同的,這種一般都是機器做的,可能是摻假的粉絲。(這一點不要作為主要依據,只適合作為參考,因為不能保證機器產的就是假粉條。)

二聞:
聞味道

正宗的紅薯粉主要製作原料就是紅薯澱粉,紅薯澱粉是沒有任何味道的,所以用它製作出來的紅薯粉自然也就沒有味道。但是當你聞到紅薯粉上有難聞的氣味,或者是墨水味等其他異味,這種一般就是假紅薯粉。另外,大家可以用火機把紅薯粉燒一下,紅薯粉燒斷之後,如果聞起來有燒焦的味道,這種就是真紅薯粉;如果燒過之後,還在繼續燃燒,並且還會釋放黑煙和難聞的氣味,這種就是假粉條,這種一定不要購買。購買了,也不要再吃了。

三掰:掰粉條

用紅薯澱粉製作的紅薯粉條韌性比較差,用手掰一下,一般一掰就會斷開,所以我們通常會看到有一些碎掉的粉條落在包裝袋中。如果用手掰的時候,紅薯粉是有彈性的,不容易掰斷,這種基本上就是「假紅薯粉」。

紅薯粉條真假難辨?
牢記「一看二聞三掰」,輕松辨別真假!這些辨別方法大家一定要學會,這樣才能買到良心真品,才不會給身體增加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