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清明節的詩句配畫
1.清明節手抄報古詩十九首
關於描寫清明節的詩句最著名的篇章: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關於清明節寒食習俗的詩句,最著名的一篇:《寒食》(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關於描寫清明節的詩句之一: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迴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清明日送鄧芮二子還鄉 【唐】戴叔倫 鍾鼓喧離日,車徒促夜裝。
曉廚新變火,輕柳暗翻霜。傳鏡看華發,持杯話故鄉。
每嫌兒女淚,今日自沾裳。清明後登城眺望-【唐】劉長卿 風景清明後,雲山睥睨前。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
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清明日曲江懷友-【唐】羅隱 君與田蘇即舊游,我於交分亦綢繆。
二年隔絕黃泉下,盡日悲涼曲水頭。鷗鳥似能齊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應寒食,遙望江陵一淚流。關於描寫清明節的詩句之二 寒食-【唐】孟雲卿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清明即事-【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清明-【唐】孫昌胤 清明暮春里,悵望北山陲。
燧火開新焰,桐花發故枝。沈冥慚歲物,歡宴阻朋知。
不及林間鳥,遷喬並羽儀。清明日憶諸弟-【唐】韋應物 冷食方多病,開襟一忻然。
終令思故郡,煙火滿晴川。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長安清明-【唐】韋庄 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鞦韆。
遊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關於描寫清明節的詩句之三 《途中寒食》(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閭門即事》(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清明》(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寒食上冢》(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郊行即事》(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關於描寫清明節的詩句之四 清明-【宋】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候。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宋】王禹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2.古詩《清明》詩配畫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問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寒食》(唐)韓翃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閭門即事》(唐)張繼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清明》(宋)王禹俏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蘇堤清明即事》(宋)吳惟信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寒食上冢》(宋)楊萬里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郊行即事》(宋)程顥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3.有哪些關於清明所見景色的詩詞(要寫詩配畫的作業)
詠廿四氣詩 清明三月節(唐·元稹)
清明來向晚,山淥正光華。楊柳先飛絮,梧桐續放花。
鴽聲知化鼠,虹影指天涯。已識風雲意,寧愁雨谷賒。
使東川 西縣驛(唐·元稹)
去時樓上清明夜,月照樓前撩亂花。
今日成陰復成子,可憐春盡未還家。
長安清明(唐·韋庄)
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
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鞦韆。遊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清明後登城眺望(唐·劉長卿)
風景清明後,雲山睥睨前。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O(∩_∩)O~
4.清明唐詩配畫怎樣畫簡筆畫牛
詩配畫中牛的簡筆畫:
因為中國古詩配畫中,牛的品種是水牛和耕牛,而非奶牛和鬥牛,這需要注意。
5.清明節手抄報古詩十九首
關於描寫清明節的詩句最著名的篇章:清明(唐)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關於清明節寒食習俗的詩句,最著名的一篇:《寒食》(唐)韓翃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關於描寫清明節的詩句之一:清明夜【唐】白居易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迴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清明日送鄧芮二子還鄉【唐】戴叔倫鍾鼓喧離日,車徒促夜裝。
曉廚新變火,輕柳暗翻霜。傳鏡看華發,持杯話故鄉。
每嫌兒女淚,今日自沾裳。清明後登城眺望-【唐】劉長卿風景清明後,雲山睥睨前。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
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清明日曲江懷友-【唐】羅隱君與田蘇即舊游,我於交分亦綢繆。
二年隔絕黃泉下,盡日悲涼曲水頭。鷗鳥似能齊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應寒食,遙望江陵一淚流。關於描寫清明節的詩句之二寒食-【唐】孟雲卿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清明即事-【唐】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清明-【唐】孫昌胤清明暮春里,悵望北山陲。
燧火開新焰,桐花發故枝。沈冥慚歲物,歡宴阻朋知。
不及林間鳥,遷喬並羽儀。清明日憶諸弟-【唐】韋應物冷食方多病,開襟一忻然。
終令思故郡,煙火滿晴川。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長安清明-【唐】韋庄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鞦韆。
遊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關於描寫清明節的詩句之三《途中寒食》(唐)宋之問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閭門即事》(唐)張繼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清明》(宋)王禹俏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寒食上冢》(宋)楊萬里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郊行即事》(宋)程顥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關於描寫清明節的詩句之四清明-【宋】黃庭堅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候。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宋】王禹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明)高啟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6.關於清明節的詩句古詩大全
清明節的詩句
1、算韶華,又因循過了,清明時候。——王雱《倦尋芳慢·露晞向晚》
2、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韋庄《長安清明》
3、清明時節雨聲嘩。潮擁渡頭沙。——張炎《朝中措·清明時節》
4、今日清明節,園林勝事偏。——賈島《清明日園林寄友人》
5、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歐陽修《採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清明節的古詩
《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1)清明詩配畫好看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傳統食物
1、蒿餅
清明節要吃青的食物。農村中有蒸制蒿餅的習俗。
蒿餅類似江南的青團,製法是:「采新蒿嫩芽和糯米同舂,使蒿汁與米粉融和成一體,以肉、蔬菜、豆沙、棗泥等作餡,納於各種花式的木模之中,用新蘆葉墊底入籠蒸熟。」蒿餅顏色翠綠且帶有植物清香,它是清明祭祖的食品之一,也用來饋贈或款待親友。
2、青團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團子的風俗習慣。青團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乾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製作團子。
團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製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後,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團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
青團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青團子還是江南一帶人用來祭祀祖先必備食品,正因為如此,青團子在江南一帶的民間食俗中顯得格外重要。
2. 清明詩配什麼畫簡單又好看
1、清明
[ 唐 ] 杜牧
原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譯文
清明節這天細雨紛紛,路上遠行的人好像斷魂一樣迷亂凄涼。
問一聲牧童哪裡才有酒家,他指了指遠處的杏花村。
3. 清明怎麼畫簡單的圖
清明節內涵很多,可以從這幾方面畫:
1、根據《清明》這首詩畫一幅畫,裡面下著小雨,遠處有垂柳,一個人正在向騎著牛的牧童問路。
2、清明節是祭拜祖先的日子,一群孩子正在向烈士墓碑敬禮,緬懷革命先烈。
3、清明節是出門郊遊的好時節,可以畫小朋友們騎車郊遊的場景,遠處一輪紅日,身邊一棵大樹。
4、清明節是放風箏的好時候,可以畫幾個小朋友在一起快樂的玩耍,一起放風箏。
5、清明節是植樹的好時節,畫幾個小朋友一起植樹,有的拿著鏟子鏟土,有的在河邊打水。
6、還可以畫兩個小朋友一起在郊外遊玩的場景,路邊的花開了,草也綠了,柳樹也伸展了枝丫。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
斗指乙(或太陽黃經達15°)為清明節氣,交節時間在公歷4月5日前後。這一時節,生氣旺盛、陰氣衰退,萬物「吐故納新」,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遊與行清墓祭的好時節。清明祭祖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祭祖節期內。
4. 清明詩配畫圖片
清明詩配畫圖片大全
古人有許多關於清明的'詩句,那麼,下面是我為您分享的清明詩配畫圖片大全,希望你喜歡。
清明詩配畫圖片一
清明詩配畫圖片二
清明詩配畫圖片三
清明詩配畫圖片四
清明詩配畫圖片五
關於清明的詩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5. 小學生關於清明的詩怎麼配畫
小學生關於清明的詩配畫:
1 、[唐]杜牧《清明》
原文: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4、[宋]程顥《郊行即事》
原文:芳原綠野恣行時,春入遙山碧四圍。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飛。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6. 清明古詩的配圖有哪些
清明古詩的配圖有:
清明古詩4首
1、杜牧《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2、韓翃[hóng]《寒食》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3、陸游《感舊四首末章蓋思有以自廣 》
路入梁州似掌平,鞦韆蹴鞠趁清明。
未論日遠長安近,且喜南山天際橫。
4、王禹偁《清明》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5、張繼《閭門即事》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6、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7. 關於清明節詩句配圖
1.清明古詩的配圖有哪些
清明古詩的配圖有:清明古詩4首1、杜牧《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2、韓翃[hóng]《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3、陸游《感舊四首末章蓋思有以自廣 》路入梁州似掌平,鞦韆蹴鞠趁清明。
未論日遠長安近,且喜南山天際橫。4、王禹偁《清明》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5、張繼《閭門即事》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專。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6、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屬鶯。
2.清明節的古詩詞有哪些
《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郊行即事》芳原綠野恣行時,春入遙山碧四圍。
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飛。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清明夜》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迴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木蘭花慢·拆桐花爛漫》拆桐花爛熳,乍疏雨、洗清明。
正艷杏燒林,緗桃綉野,芳景如屏。傾城,盡尋勝去,驟雕鞍紺幰出郊垧。
風暖繁弦脆管,萬家競奏新聲。盈盈,鬥草踏青。
人艷冶,遞逢迎。向路旁往往,遺簪墮珥,珠翠縱橫。
歡情,對佳麗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傾。拼卻明朝永日,畫堂一枕春酲。
《清明即事》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3.關於清明節的圖片
清明節相關的簡筆畫:
1. 放風箏:
風箏又稱風琴、紙鷂、鷂子、紙鳶。起源於中國,是一種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通信工具,第一個風箏是魯班用竹子做的,後來只有皇宮里才有紙鳶。閩南語稱風吹。
風箏是一種比空氣重的,能夠藉助風力在空中漂浮的製品。晚唐,人們在紙鳶上加竹笛,紙鳶飛上天以後被風一吹,發出「嗚嗚」的聲響,好像箏的彈奏聲,於是人們把「紙鳶」改稱「風箏」。
現代以風箏,風琴作為統稱,包括沒有哨子的紙鳶。
放風箏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後,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2. 與杜牧《清明》有關:
《清明》是唐代文學家杜牧的詩作。此詩寫清明春雨中所見,色彩清淡,心境凄冷,歷來廣為傳誦。第一句交代情景、環境、氣氛;第二句寫出了人物,顯示了人物的凄迷紛亂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擺脫這種心境的辦法;第四句寫答話帶行動,是整篇的精彩所在。全詩運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頂點放在最後的手法,余韻邈然,耐人尋味。
作品原文:
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3. 掃墓祭祀
掃墓祭祖,是清明節俗的中心。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春祭大節,與清明春祭相對應的是重陽節的秋祭。清明掃墓,即為「墓祭」,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清明節掃墓祭祖禮俗與信仰、祭祀、歷法節氣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禮俗觀念。古時代農業是傳統社會的主業,為了農事的豐收,除了祈求自然風調雨順外,還得請祖先保佑,由此在清明時節逐漸形成春祭的傳統。掃墓祭祖習俗在先秦以前就有了,由於先秦時期南北風俗各異,有些地方掃墓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先秦時代有些地方掃墓主要在寒食節與寒衣節,到唐宋後清明掃墓才開始在全國范圍盛行。
4.關於清明節的古詩帶翻譯 五首
杜牧《清明》賞析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賞析】
清明的時候,又下起了紛紛的春雨。奔走旅行在外的人,心理更加增添了一分愁苦,簡直失魂落魄了。他向別人詢問,附近那家小酒館可以歇歇腳,放牧的孩子伸手指了指遠方遙遠的杏花深處的小村莊……
詩的前兩句,讀者可以看做是一幅清明煙雨圖。清明本是春暖花開的好季節,人們多出來祭祖踏青。詩篇中第一句就講述一位孤獨旅行在外的人,遇到了「雨紛紛」的天氣。小雨下的不急也不大,這自然是春雨特色。清明節原本是全家人掃墓的日子,是親情色彩濃郁的日子,但他獨身趕路,又被雨淋濕,無處可藏,心情自然是加倍的凄迷紛亂了。「欲斷魂」三字,將行人心中的愁苦描寫的淋漓盡致。能不能找個酒館,喝點酒,避避雨,暖暖身子?於是讀者可以想像,他急匆匆向一個牧童詢問,牧童招手一指,用比答話還要明確的手勢,指向遠方的「酒家」。在春雨中或開放的飄落的杏花林的後面,隱隱約約是個小村莊,就從那裡,似乎已經飄出了酒香……
黃庭堅的《清明》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蕪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候。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全詩的意思是說,清明時節,春雷萬鈞,
驚醒萬物,宇宙給大地帶來了勃勃生機。
春雨綿綿,使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桃李盛開。
野田荒蕪之處,是埋葬著死者的墓地,
死去的人們長眠地下,使活著的人心裡感到難過。
詩人由清明的美景想到死者,
從死想到了生,想到人生的意義。
詩人指出,人生各不相同。
古代的某個齊人天天到墓地偷吃別人祭奠親人的飯菜,
吃得油嘴膩臉。回到家裡,還要對妻子和小妾撒謊吹噓,
他是在某個當大官的朋友家裡吃喝,主人如何盛情招待他。
這種人的人生萎瑣卑下,毫無人格尊嚴。
而另有一些高士,如春秋戰國時代的介子推,
他幫助晉文公建國以後,不要高官厚碌,寧可隱居山中。
晉文公想讓他出來做官,下令放火燒山。
但是,介子推其志不可動搖,意抱樹焚死在綿山中。
黃庭堅由清明的百花盛開想到荒原的逝者,
想到人生的價值。他感嘆地說,雖然無論智愚高低,
最後都是篷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義卻大不相同。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譯文] 暮春時候長安處處飄絮又飛花,寒食節日風吹皇家花園柳枝斜.夜色降臨宮里忙著傳蠟燭,裊裊炊煙散入王侯貴戚的家裡.
《寒食上冢》
(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小路可真是細長!高橋不用倚扶嗎?遠處山上的楓葉朦朧色淡,麥田邊的小屋顯得很孤獨.野草一夜間又隨風生長出來,剛過一年的小路就消失了.清明後梨花會生長,到這個季節我很思念你.
《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5.關於清明節的詩句
關於清明的詩句:《清明》[宋] 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清明》[唐]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 韓翃《寒食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 —— 晏殊《破陣子·春景》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 韓翃《寒食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 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 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
—— 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滿眼游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 —— 馮延巳《鵲踏枝·清明》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 王禹偁《清明》。
8. 關於清明節的畫有什麼
清明上河圖。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9. 清明詩配畫簡筆畫怎麼畫
一、詩配畫中牛的簡筆畫:
(9)清明詩配畫好看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清明古詩有:
1、清明夜唐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獨繞迴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2、清明日送鄧芮二子還鄉唐戴叔倫
鍾鼓喧離日,車徒促夜裝。曉廚新變火,輕柳暗翻霜。知傳鏡看華發,持杯話故鄉。每嫌兒女淚,今日自沾裳。
3、清明後登城眺望唐劉長卿
風景清明後,雲山睥睨前。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10. 簡單的清明畫怎麼畫
從紙的四周畫一個方框,方框外可以塗成自己喜歡的顏色。
2
/6
在紙的上面寫上「清明節」三個字當作主題。
3
/6
畫上一座小橋,分出文字框的位置。
4
/6
在紙的邊緣畫出柳條、小花等關於春天的裝飾。
5
/6
在文字框內寫上和清明節有關的詩詞和來歷,這樣一張清明節的手抄報就畫好了。
6
/6
溫馨提示:分出各部分時要先用鉛筆打出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