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用撲克牌能做哪些手工製作
製作步驟:
1.准備好12張撲克牌。
2.拿出兩張撲克牌垂直放置在一起。
3.將下面撲克牌多出的部分向內折。
4上面的撲克牌多出的部分向後折。
5.將兩張撲克牌拼插在一起。
6.按照上面的方法,做三個相同的卡片。
(要點:這里共用到六張撲克牌。)
7.再拿出三張撲克牌,將做好的三個卡片連結起來。
(要點:連結成一個三角形。)
8.再拿出三張撲克牌,插在三角形底部。
9.將另一端捲起來,作一個放手機的槽。
一個撲克牌做的手機支架就完成啦,用起來十分方便哦!以後手機支架不用購買啦,家中有撲克牌的朋友不妨按照教程中的方法,動手做幾個來使用哦
② 撲克牌里的圖案分別代表什麼
黑桃:春,象徵和平。
紅心:夏,象徵愛情。
方塊:秋,代表財富。
梅花:冬,意味著幸福。
紅桃K:紅桃K里的國王是建立查理曼帝國的查理大帝,是撲克牌中唯一不留鬍子的國王。
方塊K:方塊K里的國王是古羅馬的愷撒。
梅花K:梅花K里的畫像是亞歷山大,曾一手締造了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亞歷山大帝國。黑桃K里的畫像是公前10世紀以色列國王索洛蒙的父親戴維。他善於用豎琴演奏,並在《聖經》上寫許多贊美詩,所以這張牌上有豎琴圖案。
黑桃Q:黑桃Q是希臘智存慧和戰爭女神帕拉斯,雅典娜,在四位皇後中,惟有此皇後手持武器。
紅桃Q:紅桃Q名叫朱爾斯,她是德國巴伐利亞人,嫁給英國斯圖爾特王朝的查爾斯一世。後來,查爾斯一世因實行殘暴統治被外極刑,朱爾斯改嫁去了英國。
梅花Q:梅花Q寓意著這樣一個故事:英國的蘭開斯特王族以紅色薔薇為象徵,約克王族以白色薔薇為象徵。兩個王族經過薔薇花戰爭後,取得和解,並把雙方的薔薇結在一起。所以這位皇後的手上就拿著薔薇花。
方塊Q:方塊Q是萊克爾皇後,她是雅各布的女兒。雅各布是舊約《聖經》中約瑟夫的父親,他共有12個兒子,在以色列建立了12個部族。
黑桃J和方塊J:分別為查爾斯一世的侍從霍克拉和洛蘭。
紅桃J:為查爾斯工七世的侍從拉海亞。
梅花J:是阿瑟王故事中的著名騎士蘭斯洛特。
(2)撲克牌手工動物圖片擴展閱讀:
最早的紙牌是唐代天文學家張遂發明的,最初稱做「葉子戲」,因為紙牌只有樹葉那麼大。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在《歸田錄》中也有對「葉子戲」的記載。到了元朝,馬可·波羅來中國游歷,在宮廷里當官,和上層知識分子過往甚密,學會了這一游戲。
紙牌傳到歐洲時,最早只是貴族們的奢侈品,但是因為它造價低廉、玩法多樣,又容易學,很快就在民間流行開來。歐洲人根據自己的文化和傳統,對紙牌游戲進行了改進,最終出現了「撲克牌」。
16世紀開始,西方流行一種稱為「勝牌」的紙牌,它在17世紀初演變為類似橋牌的惠斯特牌戲。1894年,在英國倫敦俱樂部中產生了橋牌,這種橋牌再經演變就是現在的撲克牌。
③ 用紙牌可以住哪些東西,手工
可以做菠蘿
需要准備的材料:紙牌、剪刀、膠水
三角插紙菠蘿折法:
1、首先把彩色紙裁成長條,折成下圖的樣式。
2、然後將三角插借著膠水粘黏在一起,如圖所示。
3、這里使用了30個三角插進行粘黏,得到一個三角插的環,如果您希望製作大一點的折紙三角插菠蘿,可以嘗試更多的三角插。
4、將三角插環按照圖中所示方式聚攏起來,然後在上面插入第二圈折紙三角插。
④ 撲克牌可以做什麼手工作品
撲克牌能做一個簡單的收納盒。
准備材料:撲克牌
1、准備一些家裡用不到的撲克牌,如下圖所示:
⑤ 如何用撲克牌折工藝品
可以使用撲克牌折收納盒,需要准備的材料包括有:50張撲克牌、透明膠。
一、將兩張牌成90°交叉放好。
⑥ 小時候在學校玩的紙牌,有黑紅兩種,上面有老鼠貓獅子老虎一共六種動物,那種怎麼玩呀能有圖就好了
象獅虎豹狼狗貓耗(鼠)
這種棋叫做斗獸棋,我想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小時候都可能玩過這個小游戲的。
游戲是中國所特有的一種棋類游戲,游戲中雙方各有八種棋子,分別是大象、獅子、老虎、豹子、狼、犬、貓和老鼠。
游戲的規則非常簡單,大的動物吃小的,同種動物之間可以互吃,但是最後的小老鼠可以吃大象。
⑦ 撲克牌能做什麼簡單的手工工藝品
撲克牌能做一個簡單的垃圾桶。
准備材料:
撲克牌
塑料袋
步驟:
一、准備好所需要的撲克牌和膠帶。
⑧ 用八張撲克牌怎樣疊出正方體手工做法
正方體只有六個面,因此只需六張相同大小的紙牌就可以手工製作,步驟如下;
1、先准備4張相同大小的紙牌,一般三角尺,一卷透明膠,一支筆,
⑨ 世界上最早的撲克牌是哪個
撲克牌的歷史 撲克牌的誕生至今已有數百年歷史,但迄今沒有一個定論,法國人認為撲克是法國人在1392年發明;比利時人說比利時早在1379年就出現了撲克牌;義大利人則說撲克是義大利人1376年發明,還有說是埃及、印度、朝鮮等國發明,而更多的西方人卻認為,中國紙牌在12-13世紀(南宋時期)傳入歐洲,依此說法,最早發明撲克牌的國家應該算是中國。 根據文字記載,中國最在公元969年時就出現了類似撲克的紙牌游戲。當時中國的一副紙牌有四個花色,每個花色有14張牌,既作為紙幣使用,又用來進行牌戲。 撲克牌的演變 開始的時候,撲克全部是由藝術家手工繪制,所以價格昂貴,特別是流行於義大利及法國的塔羅牌,通常是由宮廷畫家所繪制。 1428年,一位名叫MiguelArcanyis的著名畫家受西班牙瑪麗(Mary)皇後委託,為她繪制一副撲克牌,一名商人特意贈送了一個精美的盒子來放這副撲克,可以想像,這必定是一副非常精美的撲克。 在法國,保留著1392年法國國王查爾斯六世命令雅奎明·格林公紐爾(J.Gringonneur)手工繪制一副紙牌。 在德國,博物館中收藏著1427到1445年手工繪制的以狩獵為題材的撲克。 在古代保留下來的一些撲克上,可以發現有針眼,經過考察,這是當時的撲克牌牌主把這些撲克牌作為藝術品釘在牆壁上展示所致。這可以證明,當時這些撲克是非常珍貴的。 在15世紀,由於木刻印刷術的發展,使到撲克可以進行工業化生產,使到撲克牌戲得到迅速推廣。當時印刷用的木模主要是用黃楊木及梨木製造。 當時的撲克是先在紙板上用黑色油墨印刷黑白圖案,然後按照印刷好的線條用人工上色,但上色的時候不一定按照印刷好的線條來上色,這種上色方法上色速度非常快,生產效率高,受到了一些善於調配顏色的畫家的歡迎。 後來發明了新的上色方法,使用打孔薄紙板覆蓋在印好的圖案黑白上,然後用上了紅、藍、黃等顏色的埽子在紙板上面掃過,顏色通過紙板上的孔印刷到撲克上,這種方法使到生產效率大大提高,為撲克的大眾化普及起了重要作用。在所有的國家中,直到19世紀還在使用這種方法。 與此同時,撲克生產商用銅板印刷,生產出品質優良的撲克,這種撲克仍然由美術家手工上色,圖案非常精美。這種高質量的撲克在17世紀前的歐洲各國幾乎都能找到。 由於技術的限制,撲克上色仍然比較困難,價格相對較高,所以,19世紀前的撲克始終是一般老百姓買不起的,只有中上階層的人才能享受。 1832年,英國倫敦一位叫多馬的撲克印刷商發明了一種新的印刷技術,大大提高了印刷質量,為此,英國皇室還特別對他進行了表彰。 1833年,德國B.Dondorf發明了平板印刷技術,並應用這種可以同時印刷16種顏色的技術印刷撲克,這種技術的使用,使到撲克生產飛速發展,真正得到了普及,進入千家萬戶,進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最早的圓形撲克是由15世紀德國生產,美國在1874年第一次生產圓形撲克,之後英國、西班牙等國也陸續有生產。但必須注意的是,印度的傳統撲克是圓形的,但很難考證到它的最早生產日期。 開始的時候,撲克的背面都是不印刷圖案的,直到17世紀中葉,才開始有生產商在撲克的背面印刷一些簡單的幾何圖案。 早期的西班牙撲克商人就把自己的姓名印刷在撲克中,以作為質量保證書。17世紀開始,一些廠家開始使用一些天文學的符號,如太陽、星星、月亮等圖案作為商標。 在西班牙,16世紀,開始有撲克製造廠家生產上下邊線有缺口的撲克,以方便在打牌時持牌人分辯4種花色。無缺口代表「硬幣」,一個缺口是「杯」,兩個缺口是「劍」,三個缺口是「棍棒」,這種撲克很快就成為當時撲克的標准,其它廠家爭相效仿。18世紀末,開始在牌角上印刷1~12的羅馬數字,後來使用阿拉伯數字。與19世紀美國發明的角碼不同的是,只印有數字但沒有花色標記。18世紀,西班牙第一次印刷可倒過來看的雙向人頭牌,現在收藏著的最早的雙向人頭牌撲克是在1790年生產的。而在19世紀,這種印刷方法才在其它國家推廣開來。 1778年,西班牙最早生產出專門提供給小孩子玩的小型撲克。 18世紀以前的西班牙式撲克,花色「杯」騎士一牌中都印有「AIVA」或「AHIVA」字樣。 自從哥倫布發現了美洲大陸之後,大量的關於新大陸的題材出現在撲克圖案上。 18世紀,出現了鑲嵌銀片的撲克牌。 17世紀以來,具有教育意義及紀念性意義的花色撲克廣為流行,幾乎所有的歷史事件都在撲克中被反應出來,還生產出了大量其它具知識性及教育性的撲克。如諷刺漫畫、神話故事、天文知識、音樂、地理、動物、戲曲等等題材。這些撲克都非常受歡迎,並被收藏家們收藏。 一副撲克牌為什麼是52張(大、小王除外)?這是因為一年中有52個星期。撲克牌中的紅桃、方塊、草花、黑桃四種花色分別象徵著一年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每種花色有13張牌,這表示一個季節里有13個星期。 如果我們把54張牌的點數全部加起來,就可以進一步證明撲克牌與歷法的關系。如果把「J」當十一點,「Q」當十二點,「K」當十三點,大、小王各當作半點,把54張牌的點數加起來,恰巧是全年365的總天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