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最簡單的航模固定翼飛機如果不用現成圖紙製作的話,對於翼展,上反角等有什麼具體要求不
如果對性能什麼的沒有具體要求的話,這個就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就行了。
比如上反角,角度大了穩定性更好,但機動性下降,當然太大機翼投影面積太小,影響升力。
翼展大了升力大滑翔性更好,但阻力大,而且對機翼剛性要求更高(越長越容易彎嘛),比如大展弦比的代表——滑翔機。反之,像超音速機的機翼,翼展很小阻力小速度快,升力也小,更容易失速掉下來。
有個最簡單的方法可以幫助你直觀地體會這些參數的影響,就是用紙板或吹塑紙等折/沾個最簡單的小飛機,然後把機翼調成不同角度、剪出不同大小飛幾次就明白了。折紙飛機是學習體會飛機飛行姿態、調整機翼之類的一個非常簡單有效的方法。
當然在有一定經驗之前,要自己設計製作,最好是找幾個類似飛機的圖紙參考一下,或者圖片什麼的看看。只要重心對,機翼大小差的不太離譜,航模要飛起來是很容易的。
② 遙控飛機的製作 是遙控!@!
怎樣製作遙控飛機
0 購買發動機和設備。(花去經費的70%)
1 備齊工具。
2 了解模型內構(與真飛機相似,但簡化好多)。
3 備齊和了解材料(花去經費10-20%)。
4 制圖,我是用Autocad設計和輸出。
5 製作和調試。
6 找玩過遙控模型帶你試飛,因為那天你可能會興奮的手打抖。
怎樣製作遙控飛機
要分為幾個部分:
1:遙控器部分.2.無線電發射接收部分.3控制電路部分.4.飛機的機械部分.
我對最後一個部分不熟,不過應該有買的吧.那個飛機的模型,你可以買一個,拿回來在它的基礎上改裝.
遙控器那邊, 如果你的功能不多,可以用2262\2272這一對編碼\解碼晶元.至於無線電,有賣那種做好的發射\接收模塊的,那個東西,自己做很麻煩,有時候又起不了振,不如就買個現成的.
把上面的東西連好後,就可以從2272輸出信號了,用這個信號控制步進電機之類的,當然需要自己連個電路了.自己設計,不難.
機械技術其實非常簡單,首先是材料得選定,要求是必須輕,而且有一定得強度,現在在小模型方面應用最多得是納米材料,看上去有點像泡沫塑料,但是強度較大。
其次就是機械,簡單得模型你需要兩個馬達,裝在飛機機翼上,馬達只需要控制轉速就可以了。當兩個馬達都高速旋轉時,帶動螺旋槳使飛機升空。當轉速較低或者停止時,飛機下降。當兩側馬達轉速不平衡時,飛機朝轉速低得馬達方向傾斜旋轉,只要把馬達得控制電路做好就ok。
只能簡單的告訴你,飛機航模有分橡筋動力,內燃機動力,微型渦輪噴氣式動力,電動動力.一架飛機航模由機身,機翼,尾翼,接受器,舵機,輪子.這是最基本的.比如說,一架內燃機動力的飛機,有內燃機5.0CC,$500.有舵機用於控制機襟即升降,尾翼即方向.還有油箱,一般600毫升的混合油(汽油+酒精+煤油),油管.接受器(越高級就越復雜),機身,機翼,記住機身是機翼的70%-80%的長度.如果是初學者,我推薦你用電動的既撞不爛,又便宜,又簡單.時間有限我不說太多了,我也是一個飛機航模的初學者呀!有兩架飛機,今年打算搞一架航空母艦,哈哈!
航模製作
真羨慕啊!
這不是錢的問題,需要不了多少錢的。
1.一個大型的流水工作台兼木工台。
2.一個專業點的製作台(包括鑽床,小車床等)。
3.兩個工具箱,考究點的話做一個工作牆。
4.可以的話辟出一小間油漆間。
5.可以的話建造一個小的水池。
6.電工製作台和相配套的工具。
7.設計兼寫字台。
8.全方位的燈光照明。
9.整套測試設備(萬用表,測速器等)。
10.各種小零件(這就要靠你平時的收集的)。
一一不能說齊,靠你自己的積累了。
航空模型的一般知識
一、什麼叫航空模型
在國際航聯制定的競賽規則里明確規定「航空模型是一種重於空氣的,有尺寸限制的,帶有或不帶有發動機的,不能載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
其技術要求是:
最大飛行重量同燃料在內為五千克;
最大升力面積一百五十平方分米;
最大的翼載荷100克/平方分米;
活塞式發動機最大工作容積10亳升。
1、什麼叫飛機模型
一般認為不能飛行的,以某種飛機的實際尺寸按一定比例製作的模型叫飛機模型。
2、什麼叫模型飛機
一般稱能在空中飛行的模型為模型飛機,叫航空模型。
二、模型飛機的組成
模型飛機一般與載人的飛機一樣,主要由機翼、尾翼、機身、起落架和發動機五部分組成。
1、機翼———是模型飛機在飛行時產生升力的裝置,並能保持模型飛機飛行時的橫側安定。
2、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兩部分。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飛機飛行時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飛機飛行時的方向安定。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飛機的升降,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飛機的飛行方向。
3、機身———將模型的各部分聯結成一個整體的主幹部分叫機身。同時機身內可以裝載必要的控制機件,設備和燃料等。
4、起落架———供模型飛機起飛、著陸和停放的裝置。前部一個起落架,後面兩面三個起落架叫前三點式;前部兩面三個起落架,後面一個起落架叫後三點式。
5、發動機———它是模型飛機產生飛行動力的裝置。模型飛機常用的動 力裝置有:橡筋束、活塞式發動機、噴氣式發動機、電動機。
三、航空模型技術常用術語
1、翼展——機翼(尾翼)左右翼尖間的直線距離。(穿過機身部分也計算在內)。
2、機身全長——模型飛機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線距離。
3、重心——模型飛機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點稱為重心。
4、尾心臂——由重心到水平尾翼前緣四分之一弦長處的距離。
5、翼型——機翼或尾翼的橫剖面形狀。
6、前緣——翼型的最前端。
7、後緣——翼型的最後端。
8、翼弦——前後緣之間的連線。
9、展弦比——翼展與平均翼弦長度的比值。展弦比大說明機翼狹長。
飛翼式模型滑翔機的飛行原理
飛翼式彈射滑翔機由機翼、折疊絞鏈、復位鉤兼彈射鉤和復位橡筋組成。在機翼翼尖的後緣部分設有調整片(圖一)。把兩片機翼折起來合成一體,用一根橡筋用力一彈,它就直沖藍天,不一會機翼展開,象一隻大鳥一樣飛翔起來,十分有趣,它飛行方便,容易調整,又十分安全。
飛翼就是沒有水平尾翼的飛機。飛翼沒有尾翼,怎麼會飛呢?我們知道滑翔機是由機翼產生升力,由重力向前的分力提供給滑翔機前進速度(圖二)。水平尾翼掌握平衡(圖三),並使它具有良好的俯仰安定性。飛翼有機翼,也有重力,這與普通滑翔機一樣,具有一定的前進速度,能產生升力,但是沒有尾翼;怎樣來保持平衡和安定呢?原來飛翼的重心都設在很前面,機翼產生的升力一方面用來克服重力,另一方面它產生一個低頭力矩,而飛翼翼尖附近的調整片一般向上翹起,產生一個向下的力,這對重心來說是一個抬頭力矩,使整架模型保持平衡(圖四)。同時,調整片也起到保持飛翼俯仰安定性的作用,這樣飛翼與常規飛機就一樣了:它有向前的飛行速度、由機翼產生升力克服重力、由調整片來保持平衡和安全。
飛翼式彈射滑翔機的飛行方法是:右手持彈射棒,左手拿住合攏後的機翼翼尖部分,彈射橡筋掛在右側的彈射鉤上(即右側復位鉤),彈射方向垂直向上(圖五),只要一松開左手,合攏的飛翼模型就像火箭一樣射向天空……。這里一定要注意,用右手拿彈射棒時一定要使用右邊的彈射鉤,你如果使用左邊的彈射鉤,飛翼就會彈到彈射棒上(圖六),甚至會彈到右手。
飛翼滑翔姿態依靠調整調整片的角度,調整方法與普通的模型相仿:如果模型向下墜,也就是頭重,那麼可以把調整片向上扳一些,增加上翹的角度;如果模型產生波狀飛行或失速,也就是頭輕,那麼把調整片向下扳一些,即減小調整片向上的角度,同學們可以在反復的飛行中調整,取得一個最佳的角度。
調整時,還應注意飛翼的上反角不宜過大,因為上反角是用來保持模型的橫側安定性的,而飛翼的後掠角也可以起到上反角的作用,因此上反角不宜過大。試飛時如果滑翔機左右搖晃,就是上反角太大了,可以減小一些。
飛翼式彈射滑翔機高速上升時,依靠迎面而來的強大空氣動力,使兩片機翼緊緊合在一起,當速度減小時,空氣動力也減小,空氣對機翼的壓力小於復位橡筋的張力時,飛翼的兩片機翼就自然張開,進入滑翔。如果復位橡筋的力量很大,飛翼就彈不高,適當調整復位橡筋的力量,可以使你的模型彈得更高,但是一定要保證機翼能平穩展開。
如果你把機翼的後掠角適當地增加一些(圖七),可以使你的小飛機飛得更穩定。因為後掠角略為增大一些,可以使翼尖更向後伸展,這樣有利於飛翼的安定性。
航空模型的分類
一、普及級航空模型的分類和分級(競賽項目)
一、自由飛行類(P1類)
P1A——牽引模型滑翔機(分P1A-1、P1A-2兩級)
P1B——橡筋模型滑翔機(分P1B-1、P1B-2兩級)
P1C——活塞式發動機模型滑翔機(分P1C-1、P1C-2兩級)
P1D——室內模型飛機(分P1D-1、P1D-2兩級)
P1E——電動模型飛機
P1F——橡筋模型直升飛機
P1S——手擲模型滑翔機(分留空時間和直線距離)
P1T——彈射模型滑翔機。
二、線操縱類(P2類)
P2B——線操縱特技模型飛機(分P2B-1、P2B-2兩級)
P2C——線操縱小組競速模型飛機
P2D——線操縱空戰模型飛機
P2E——線操縱電動特技模型飛機(分P2E-1、P2E-2兩級)
P2X——線操縱橡筋模型飛機
三、無線電遙控類(P3類)
P3A——無線電遙控特技模型飛機(分P3A-1、P3A-2兩級)
P3B——無線電遙控模型滑翔機(分P3B-1、P3B-2兩級)
P3E——無線電遙控電動模型飛機。
二、在青少年中廣泛開展的航空模型項目
一、紙模型飛機
二、手擲模型滑翔機(簡稱:手擲,編號為P1S)
三、橡筋模型直升飛機
四、彈射模型滑翔機(簡稱:彈射,編號為P1T)
五、牽引模型滑翔機(簡稱:牽引,普及級編號為P1A-1和P1A-2,國際級編號為F1A)
六、橡筋模型飛機(簡稱:橡筋,普及級編號為P1B-1和P1B-2,國際級為F1B
飛機模型翼型
常用的模型飛機翼型有對稱、雙凸、平凸、凹凸,s形等幾種,如圖所示
對稱翼型的中弧線和翼弦重合,上弧線和下弧線對稱。這種翼型阻力系數比較小,但升阻比也小。一般用在線操縱或遙控特技模型飛機上
雙凸翼型的上弧線和下弧線都向外凸,但上弧線的彎度比下弧線大。這種翼型比對稱翼型的升阻比大。一般用在線操縱競速或遙控特技模型飛機上
平凸翼型的下弧線是一條直線。這種翼型最大升阻比要比雙凸翼型大。一般用在速摩不太高的初級線操縱或遙控模型飛機上
凹凸翼型的下弧線向內凹入。這種翼型能產生較大的升力,升阻比也比較大。廣泛用在競賽留空時間的模型飛機上
S形翼型的中弧線象橫放的S形。這種翼型的力矩特性是穩定的,可以用在沒有水平尾翼的模型飛機上
機翼升力原理
如果兩手各拿一張薄紙,使它們之間的距離大約4~6厘米。然後用嘴向這兩張紙中間吹氣,如圖所示。你會看到,這兩張紙不但沒有分開,反而相互靠近了,而且用最吹出的氣體速度越大,兩張紙就越靠近。從這個現象可以看出,當兩紙中間有空氣流過時,壓強變小了,紙外壓強比紙內大,內外的壓強差就把兩紙往中間壓去。中間空氣流動的速度越快,紙內外的壓強差也就越大。
飛機機翼地翼剖面又叫做翼型,一般翼型的前端圓鈍、後端尖銳,上表面拱起、下表面較平,呈魚側形。前端點叫做前緣,後端點叫做後緣,兩點之間的連線叫做翼弦。當氣流迎面流過機翼時,流線分布情況如圖2。原來是一股氣流,由於機翼地插入,被分成上下兩股。通過機翼後,在後緣又重合成一股。由於機翼上表面拱起,是上方的那股氣流的通道變窄。根據氣流的連續性原理和伯努利定理可以得知,機翼上方的壓強比機翼下方的壓強小,也就是說,機翼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壓力比機翼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壓力要大,這個壓力差就是機翼產生的升力。
使用要領和有關常識
(一)小發動機的使用要領:使用小發動機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磨合運轉——凡是新發動機,必須先以較低的轉速運轉一個階段,時間從半小時到一小時以至更多些,稱為磨合運轉(磨車)。磨合運轉很重要,磨合運轉不好,發動機不但壽命短、馬力小、難以起動,還會帶來很多故障。說磨車沒有用,是白白損耗發動機等認識都是片面的。正確的磨合運轉決不會縮短發動機的壽命,相反會延長壽命與改進性能。即以新汽車和摩托車等為例,出廠時汽化器上裝有限制轉速的堵頭,或是規定車速不得超過某個限度,要行駛幾百公里後才可逐步地提高車速,這也就是為了磨合各個機件。
為什麼要磨車呢?
因為每台小發動機都是由若干零件裝成的,這些零件的相互配合還沒有完全協調,各個摩擦表面更免不了有高低不平或毛刺的地方。如在這時就以高速工作,活塞和氣缸等零件就會產生過熱甚至卡死,造成表面拉毛等損傷。磨合運轉就是以較慢的速度運轉,慢慢地、一點一滴地將那些互相接觸的零件表面都「磨」得很光滑,能互相適應和協調配合。這好比我們剛穿上一雙新鞋時會感到有點不舒服一樣,如果硬要在這時候跑步的話,腳就會不適應;如果穿了幾天以後再跑步,腳就會覺得「順」多了。
磨車必須在結實的試車台或桌子上進行,決不能裝在模型飛機上或其他不夠結實的板上進行,以免在運轉時引起振動,使機件受損。
磨車要用較大的螺旋槳來限制發動機的轉速,一般維持在5000~6000轉/分左右,然後逐步提高轉速。轉速過低會產生較大的振動,對零件不利。最好是穩定均勻的中等轉速。磨車期間,不要使用有附加劑的油料,油門要開大些,不要將調壓桿壓得太緊。
一般磨車步驟如下:
剛磨車時,應在發動機運轉1~2分鍾後就迅速關斷油路停車,待發動機稍稍冷卻後再開車,不要連續運轉很長時間。這樣做,也有利於熟悉這台發動機的起動和調整。而後,先低速運轉20~30分鍾,如果氣缸頭不太燙手(手指按上1~2秒鍾也能忍受),轉速均勻,就可以稍稍壓緊調壓桿,關小一點油針,提高一點轉速。繼續磨車20分鍾左右。再換上較小的螺旋槳,逐步提高轉速。最後用放飛模型的螺旋槳,高速磨車10~20分鍾。
新發動機剛磨車時,排氣口有黑色油點噴出。如將手指伸近排氣口,即會噴上一層油,在陽光下可從油層中看到閃閃發光的金屬粉末。一般磨車半小時左右,噴出的黑油即大大減少或消除。這時應逐步提高轉速,如轉速一直穩定,也無「熱死」現象,磨車即告結束,可以將發動機裝在模型飛機上使用。每台發動機需要磨車的時間不全相同,要根據具體情況來決定。一般約一小時左右。
經過正確磨車的小發動機,具有良好的氣密性,容易起動,轉動時輕松靈活,即使連續高速運轉,轉速也不改變(可從聲音來判斷)。
2.安裝——壓燃式小發動機可以用作航空、航海和陸上模型的動力裝置。當用在模型飛機上時,它可以裝在機頭前方(拉進式),即是一般最普通的式樣;也可以
裝在機尾等部位(推進式),這時必須使後槳墊和機匣前端面間的距離小於曲柄銷和機匣後蓋間的距離,以便螺旋槳的推力通過後槳墊傳到機匣端面,不使曲柄銷和後蓋產生摩擦。
小發動機可以正裝(氣缸頭在上)、倒裝(氣缸頭在下)和橫裝(氣缸頭朝向側面)。最普通的是正裝和橫裝。倒裝起動較難,容易引起油多。在線操縱模型上,尤其是線操縱特技模型上,為了保護發動機,經常採用橫裝。橫裝的發動機仍能很好起動。
圖13是小發動機在模型飛機上橫裝時的起動方法。助手蹲在模型的右側稍靠後,左手緊抓靠近發動機的機身部分(主要是抓住,不是使勁將模型往地面壓,以免壓彎起落架或使螺旋槳打地),右手輕輕扶住右翼尖;起動者右手撥槳,左手捏住調壓桿,以便根據右手感到的力量大小,隨時調節壓縮比。熟練後也可一人起動,用左手抓模型,右手撥槳。
小發動機一定要結實可靠地裝在模型的發動機架上;每次飛行後必須檢查,有松動時立即擰緊。裝得不牢靠的發動機,開動後會引起劇烈振動,使模型無法飛好。
調整裝在模型上的發動機時,不能只顧地面運轉情況,必須考慮飛行的條件和要求。例如,線操縱特技模型飛機有垂直上升、俯沖和倒飛等動作,發動機起動後應將模型飛機先後放在抬頭、低頭、平飛和倒飛等狀態去調整發動機,使抬頭時馬力最大,低頭時稍稍富油。其他狀態下都能正常工作不停車。
小發動機在實際應用中,還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問題,要善於分析,找出原因,注意通過實踐,總結經驗。
3.平時維護:
(1)經常保持發動機的內外清潔,決不要讓塵土、灰沙、紙木屑或其他臟物進入內部。發動機不用的時候,要用清潔的布或紙包好。每次使用或放飛後,要用清潔的廢紙或布將發動機外面的臟物擦凈並包好;同時用帶點汽油或煤油的布將模型飛機上的油擦去,再用干布擦凈。不要在塵土很大或沙土地上開車或起飛;迫不得已需在沙土地上起飛時,應先潑些水或墊些厚紙和木板,以防沙土進入發動機。做模型飛機時,往往需用發動機測量位置和尺寸,應將發動機的進、排氣口包好,防止紙木屑等臟物進入。
(2)愛護發動機。非必要時,不要連續用高轉速開車,或用過份短小的螺旋槳和飛輪開車。不要將調壓桿壓得過緊。
(3)盡可能不拆或少拆發動機。
(4)要選用恰當的工具、合適的螺旋槳、成份正確和潔凈的油料。
(5)與發動機經常接觸的注油用具、工具和模型飛機等要保持清潔。應准備一隻干凈的小盒專門盛放注油用具,不要將注油用具隨地亂放,以免灰土隨著注油進入發動機。灰土象研磨劑一樣,會很快磨壞發動機。最好將注油用具盒、油瓶和扳手等放在專門准備的布包或小木箱內。既便利使用,又保證清潔,更可避免外出放飛時忘帶某種必需的工具。
4.注意安全——航模發動機雖然很小,但轉速很高。因此,要注意安全,防止事故。
起動後,不要站在螺旋槳的旋轉面內。不能使用已經破裂或斷去一段和不平衡的螺旋槳,斷裂的螺旋槳決不能膠上再使用。絕對不要使用金屬做的螺旋槳。
存放油料時,不可靠近高溫或有火種的地方。配製混合油和用汽油清洗發動機時,絕對不能抽煙,並防止抽煙人接近。不要在室內開發動機,盡可能避免吸入乙醚和廢氣。混合油瓶外面需註明有毒,以免誤用。
二)有關小發動機的常識:
我們已經懂得了一些內燃機的工作原理,初步掌握了航模內燃機的起動和使用,大家一定希望知道更多的有關內燃機的知識。那麼究竟有那些因素影響內燃機的性能呢?怎樣才能更好地利用和發揮手中這台航模發動機的作用呢?下面就來介紹一些有關這方面的常識:
1.分氣定時圖——小發動機的進氣、轉氣和排氣的開始和終止時間叫做分氣定時。分氣定時對發動機的功率、轉速、耗油率和起動性能等都有著很重要的影響。要合理選擇分氣定時,充分利用氣體流動時產生的慣性,以便盡可能地將廢氣驅除干凈,吸進更多的新鮮混合氣,提高發動機的功率。分氣定時圖用來表示進氣、轉氣及排氣的時間和先後次序,從圖上可以看出某個過程在何時開始、何時終止,以及開放延續時間的長短。在定時圖上,各個氣門的開閉時間都用曲軸旋轉的角度來表示。
圖14右方是曲軸式進氣小發動機(如銀燕1.5)的分氣定時圖。從圖14左方曲柄銷(曲軸後端裝有連桿的一段圓銷)的旋轉運動來看,當活塞下降到排氣口時,排氣開始,曲柄銷的位置相當於定時圖上的「1」;曲柄銷轉到「2」時,轉氣口打開了,轉氣開始;活塞經過下止點後開始上升,曲柄銷轉到相當於「3」的位置時,轉氣終止;到「4」時,排氣終止;活塞繼續上升,曲柄銷轉到相當於「5」的位置時,曲軸上的進氣孔與進氣管接通,進氣開始;活塞經過上止點後,轉為下降,到「6」時,曲軸上的進氣孔與進氣管不再相通,進氣終止。
2.負荷特性曲線——發動機工作時,用來轉動螺旋槳的功率叫發動機有效功率,簡稱發動機功率。發動機功率是衡量小發動機性能的一個重要標准。當發動機在地面以不變的最大容許進氣壓力進行工作(不以任何物體堵住進氣管口而增加進氣阻力)時,可利用改變曲軸負荷的方法(如採用大小不同的螺旋槳)來改變轉速。隨著轉速的改變,發動機的有效功率也發生變化。有效功率與轉速的變化關系叫發動機的負荷特性。用來表示發動機有效功率(馬力)隨著曲軸轉速(每分鍾轉數)高低而變化的曲線叫發動機負荷特性曲線,或稱外部特性曲線和功率轉速曲線。根據這根曲線,可查出某一轉速時發動機的功率。例如,在圖15的曲線上,當這台發動機的轉速為7000轉/分時,它的功率是0.135匹馬力左右;10000轉/分左右,功率最大,這時的轉速稱為最大功率轉速;轉速再增高,功率反而下降。不同型號的發動機,其功率轉速曲線也不同。
由此看來,如要發揮某台發動機的最大功率,那就要選擇適當尺寸的螺旋槳,使發動機在飛行中的轉速,恰好在最大功率轉速附近。飛行中,發動機的轉速一般要比地面高10%左右。有些小發動機的說明書,附有功率轉速曲線圖,可供參考。
3.測定轉速——上面說過,如能知道發動機的轉速,就可根據發動機的功率轉速曲線來推求功率。即使沒有功率轉速曲線,也可從轉速上大致地估計出功率的大小來。因為一般普及用壓燃式小發動機的最大功率轉速約在10000~14000轉/分之間,知道轉速就可大約估計該發動機的最大功率是否發揮了。
測定轉速可用測量范圍在20000轉/分左右的離心式或閃光式轉速計來進行。也可自製一個簡單實用的振動式轉速計,它是根據物理學上共振原理製成的,測速時並且不會消耗發動機的功率。
振動式轉速計由十幾根不同長度的鋼絲做成(圖16)。每根鋼絲的自振頻率都不同,鋼絲越長,自振頻率越低;長度越短,自振頻率越高。小發動機工作時,每轉一轉,活塞上下一次,產生一次振動。當發動機產生的振動頻率和某根鋼絲的自振頻率相同或成整數的倍數時,這根鋼絲就會因共振而開始振動。使用時,將振動式轉速計固定在發動機附近,或直接用底座靠在發動機的氣缸頭等部位上;只要觀察那一根鋼絲的振動幅度最大,就可根據該鋼絲的刻度測得發動機的轉速。其准確度依鋼絲質量、直徑大小及鋼絲和底座的夾緊程度不同而略有出入,一般為±200轉/分。最好先用標准轉速表校準刻度。
鋼絲的自振頻率和它的直徑、自由長度及鋼材的彈性有關。一般鋼絲的自振頻率f可按下式計算:
其中:d 鋼絲直徑(單位厘米)
L 鋼絲自由長度(單位厘米)
或其中:n 發動機轉速(單位轉/分)
利用上式,可以求出不同直徑的鋼絲在代表某一轉速而產生共振時所需要的自由長度。
轉/分
自由長度
毫米
轉/分
自由長度
毫米
自由長度
毫米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5500
6000
117
110
103
98
94
90
86
6500
7000
7500
8000
8500
9000
9500
82.5
79
76.3
74
71.5
69.5
67.8
10000
10500
11000
11500
12000
12500
13000
66
64.5
63
61.5
60
59
58
如用直徑1毫米的鋼絲,其代表各種轉速的自由長度(露在底座外面的鋼絲長度)見上表。
這種轉速計也可用金屬片做底座(圖17、18)。靠近鋼絲根部的底座上寫有代表轉速的刻度。為了縮小體積,可少用幾根鋼絲。還可採用活動鉛筆式的構造,以便攜帶。在裝鉛芯的位置上有一根可以伸縮的鋼絲,測轉速時拿轉速計的一端靠上氣缸頭,將鋼絲伸長或縮短,看鋼絲在那個位置振動最劇烈,據此相應刻度便能知道發動機的轉速。
4.選用螺旋槳——練習起動航模小發動機時,需要螺旋槳。首先,撥槳起動需要螺旋槳;此外,螺旋槳具有使小發動機連續工作的飛輪作用和冷卻作用。
供練習起動和磨車用的螺旋槳,可以比放飛的螺旋槳大些和厚些。較重的螺旋槳有利於起動和運轉的穩定。如用在1.5毫升的發動機上,螺旋槳直徑約為240毫米,螺距約為120毫米;用在2.5毫升發動機上,螺旋槳直徑約為260毫米,螺距約為130毫米。
應選擇質地細潔堅實、不易開裂、強度較好又易加工的木材做螺旋槳。較合適的有松木和椴木等。樺木也很合適,就是稍硬些,加工時費點力。桐木太軟,強度又差,不能選用。
槳葉的斷面一般應呈平凸翼型狀,前緣較圓,後緣較薄;槳根部要厚實些,以保證強度,根部斷面呈雙凸形。練習起動時,由於手指反復撥動,往往會被槳葉後緣磨痛或使後緣開裂。因此,要將練習起動用螺旋槳的後緣做得厚些、圓滑些。
製作螺旋槳的弧面時,用木銼加工比用刀子好,只是加工後的表面毛糙些,這可用粗鋼銼或砂紙多打磨幾下。完工後的螺旋槳要仔細檢查平衡。要求兩邊槳葉的長短、外形、重量和對應斷面的槳葉角等都一樣,特別是兩邊槳葉的重量要一樣。不平衡的螺旋槳,在發動機起動後會引起劇烈振動,以致造成停車、松動和磨壞軸承等零件的情況。槳葉表面要塗三至五遍透布油(也可用油漆或噴漆代替),防止發動機燃料滲入木材,影響平衡。
決不能使用金屬螺旋槳,以防把手打壞。氣冷式新發動機不能用飛輪開車,那會因冷卻不好而使零件損壞。
圖19是螺旋槳的製作步驟,最下方是完工後的形狀。圖20是供參考用的槳葉樣板(直徑230毫米)。
飛機螺旋槳工作原理
一、工作原理
可以把螺旋槳看成是一個一面旋轉一面前進的機翼進行討論。流經槳葉各剖面的氣流由沿旋轉軸方向的前進速度和旋轉產生的切線速度合成。在螺旋槳半徑r1和r2(r1<r2)兩處各取極小一段,討論槳葉上的氣流情況。V—軸向速度;n—螺旋槳轉速;φ—氣流角,即氣流與螺旋槳旋轉平面夾角;α—槳葉剖面迎角;β—槳葉角,即槳葉剖面弦線與旋轉平面夾角。顯而易見β=α+φ。空氣流過槳葉各小段時產生氣動力,阻力ΔD和升力ΔL,合成後總空
③ 怎樣繪制航模飛機CAD制圖
參考下現有圖紙看看吧,主要是注意制圖規范,要求什麼的,每個專業都不一樣,即便是機械制圖,也未必通用,我是搞采礦的,也不好說!
④ 有圖紙沒尺寸怎麼用AutoCAD畫航模 只用CAD畫可以嗎
你好:有圖紙沒尺寸,可以用AutoCAD畫航模 只用CAD畫可以的。你可以根據航模的實際大小進行測量。如果沒有航模你可以按照你需要的尺寸進行畫圖然後標注尺寸。在依據圖紙尺寸進行加工航模實際物品。也可以畫三維圖形進行組合測試安裝尺寸。這要求CAD有很高的水平。
⑤ 怎麼做航模
今天演示的是一個低成本、易入手的小製作作為演示。模型愛好者中有一部分人喜歡投入較大的金錢和精力,製作成本較高、並配以各種改造補品的模型,這是個人的自由和興趣,但是不利於普及和推廣。所以,我始終堅持對72小比例的興趣,意義在於,這是一件不難入手的事情,但是能夠做到多好,在於你用心的多少。
演示開始:
飛機模型的比例常規為1:144、1:72、1:48和1:32,另有少量35和24的超大比例。我個人常選的主流是72和48的大小搭配。現在演示的是德國利華(revell)生產的72比例的P51-B後期型(英軍塗裝)。
revell這個品牌的飛機總體上來說性價比較好,會有少數極差的敗筆,如果判斷模型質量的好壞,後面介紹。我在選購模型的時候,會很關注利華的72小飛機,30-40塊錢,多為精品。這盒P51B非常有意思,美國野馬式戰斗機是二戰後期勝利時的空中明星,其中大家熟悉的是全鋁外殼、氣泡形艙蓋的D型,而早期的老式座艙的B型相比顯得土氣,但是這盒英軍裝備的B型對艙蓋進行了改動,座艙中蓋使用了噴火式的「鼓泡型」艙蓋,多了一分英國特色。
選購一盒質量上乘的模型,能夠降低你製作時的精力消耗,不用為修補廠家的錯誤而費神。最簡單的是看細節,如上圖,「釘」和「線」是最後出效果的基礎保障,也是模型和玩具的本質不同;其次,看合模線、飛邊等不應該出現在作品上的工業壓模痕跡的多少,在製作過程中,去掉這些痕跡,是「業余愛好者」比較容易忽略的。還有一點是在你付帳以前看不出的,拼裝時的組合度,是否能夠嚴絲合縫地組裝在一起?只有世界上少數頂級模型廠能夠保證這一點,其他的只能靠購買經驗的累積。
談一個具體的教訓,revell最糟糕的是艙蓋,專業的說法叫透明件,厚度厚、不均勻、屈光高、可視度低,而且和機身的組合還會有縫,大家可以看到流導邊框里的氣泡,就可見revell在這個工藝上的欠缺。
製作開始,第一步,先完成座艙的所有工序,因為它將封進機身以後,就無能為力了。上色時,先墊一層黑,噴塗主色的時候,留出邊角的陰影,可以增加色彩質感;噴塗完後,用細筆對操縱桿等細部手塗相應的顏色,72小飛機的儀表用水貼紙就可以了,48比例的儀表表現還可以有其他方法;最後用稀釋後的油畫顏料褐色漬洗,表現油污和銹垢,用細排筆非常清淡地干掃銀色,表現金屬質感。
做飛機最累的一步——整機打磨。這也是初學者容易忽略的,模型飛機的機身和機翼都是「中劈式」的分解、組合,粘接後會留下中縫,但是真飛機不會有這些縫隙,必須用細砂紙沾水,磨掉它!因為模型膠水的原理是溶解塑料,所以大多數縫在你初步打磨以後消失,還有少數縫隙較大的,填入模型補土或520膠水後再磨,使用520膠水一定小心,如果擠出過多,滴流到其它地方,它會造成無法修補的腐蝕,這個模型就可以宣布報廢。
業餘人士以為專業做模型就是該上什麼色就上什麼色,其實不然。和工業上做真飛機、真汽車一樣,我們要上底漆——水補土,和工業底漆的作用一樣——增加油漆的附著力。然後,把線條描黑,在後期上色的時候,還要將主色多次調淺、反復增加色彩的層次,這就是美術上的陰影和色差。另外,提前遮蓋艙蓋,專業製作模型的艙蓋筋骨是怎麼上色的?就是這樣,不能偷懶,准確無誤地遮住透明部分,露出筋骨。
噴完第一種主色後(我在具體製作時,機腹色也已經噴完),根據說明書里的塗裝說明,剪出迷彩遮蓋帶。這活需要耐心,先貼上完整的遮蓋帶,以周圍的釘線為參造物,用筆畫出形狀,揭下遮蓋帶用剪刀剪,最後准確地貼回去。
迷彩完成後,我要強調一個高要求的做法,上圖中的黃色、白色色帶,本來是有水貼紙的,但是水貼紙覆蓋在釘線之上,多少都會影響效果。所以這種簡單的色帶,能遮蓋噴塗的,就不用水貼紙。不過,需要注意的,如果水貼還有其它出現白色和黃色的地方,必須把色調調到和水貼一致。
遮蓋噴出輪艙色。製作接近尾聲,這個時候其它的小零件都要分別上色到位,但是不要急於總裝。因為在貼水帖的時候,我們要用棉簽用力趕壓,如果你已近安裝了起落架等附屬小零件,就會捉襟見肘,萬一壓斷小零件,就欲哭無淚了。
水貼,無論是帖水貼,還是判斷水貼的質量,主要是兩個標准:軟化和消光。在模型商店中,都有水貼軟化劑,在准確定位後,用軟化劑敷,用棉簽壓,讓水貼最大程度地服貼於模型表面,看水貼是否隨著釘線起伏;其次是消光,大部分廠家的水貼都有和模型漆面不同的反光感,可以通過噴塗消光漆解決,也有部分讓人很省心的消光水貼。
漬洗、舊化,模型油漆分不同的屬性,我們可以利用互不相溶的特性,使用琺琅漆和油畫顏料在油性油漆的漆面上做特效處理。深灰色琺琅漆的流動性強,主要用於滲流出凹線的顏色;油畫顏料色彩豐富,主要用於做油污和塵垢。另外兩個必須做的特效是「拉煙」和「掉漆」,拉煙,指的是發動機排氣管和機槍射口附近的煙痕,用消光黑噴畫,再用天然土淡掃;掉漆的含義很簡單,銀色反應出來的金屬感通常會讓新手容易興奮、沖動,亂點一通,掉漆要講原則,一般只在飛行員登機處和維修人員經常會打開的機械蓋上,而且掉漆點根據你所做的比例,要控制大小。
完成,補充說明的是,二戰時期的飛機多半有個「拉線」的問題,那是為了防止飛機在高速飛行時斷裂,在飛機中段和尾翼之間拉一根或多根鋼纜加固。這根線的表現,模型廠家一般不提供素材,由製作者自行解決。我目前使用的是釣魚線。但是這架飛機可能屬於後期型,說明書上顯示沒有拉線,只有一根短小的電台天線,我用0.6的銅絲表現。
⑥ 怎麼用3維模型畫航模龍骨
使用SketchUp中創建龍骨模型。
打開草圖大師,新建一個模型。點擊右邊的默認面板,點擊組件。右鍵點擊翻轉方向,可以調整方向。之後使用滑鼠滑輪調整大小即可。
目前利用無人機進行三維建模主要有三種方式:點雲融合、立體環繞和智能攝影。
⑦ ug新手,畫航模,像圖片中所示,我做的機頭是一個體,然後抽殼,但是下圖裡面的框架結構是怎麼畫的
我看你這個圖是個輕木的飛機,外殼是蒙皮熱縮。裡面一般都是輕木板雕刻出來組裝
⑧ 航模製作的膚色塗裝
膚色一直是人物GK模型的熱門話題,對於如何塗裝膚色有幾種不同的觀點,不能絕對的說哪種方法是對的、是好的。基本上可分四大類的膚色上色法: 利用透明漆的通透感來噴塗膚色的方法。由於透明漆會顯現出底色,因此底色部份需要好好處理,並以白色為最佳,其它顏色不適合當底色。透明漆法以使用透明橙色為主來上色,基本上調色是有困難的,一般油漆要調出棕色,只需要用橙色加上適量的黑色即可,但是透明漆若照相同的原則去調,卻會變成暗橙色而不是棕色。相同的,若要調透明綠色,也不可以直接使用透明黃加透明藍,結果會調出藍綠色來,因此要另購透明綠色。透明其有疊色的特性,也就是塗越厚顏色越深,因此要噴出陰影和高光色就很容易,只需要多噴一些或少噴一些即可,但是想噴塗均勻就需要較高的技巧,而且不適合分件來上色,否則很容易產生色差,最好整個GK大致組合完成再來一起上透明膚色。
混色的硝基透明漆噴塗時若比較慢干,還會產生二個現象:顏色分離與浮出。透明漆與其它油漆混合之後,噴塗時很容易就分離開來,若溶劑加多一些,就更明顯了。若都是透明漆,就會發現顏色各歸原色,藍是藍,紅是紅。若是加入一般油漆,透明漆就會浮在一般油漆的表面,變成二種色調。硝基透明漆噴好後最好不要再噴其它顏色,否則透明漆會「浮」到一般油漆的上面,改變上層油漆的色調,一定要很小心。
一般油漆與透明漆混合噴塗法
沒什麼特別,就是用透明漆加到一般油漆中調色的方法,看透明漆的比例多寡其透明感會有所不同,但是要十分小心前面提到的硝基透明漆噴塗時產生的顏色分離與浮出現象。 一般來說膚色不好看,不在於膚色調的不好,而是忽略掉光影的變化,全部膚色都只用一個單色來上,當然沒有立體感與真實感了。很多人總以為自己調的膚色不對或不好看,卻忽略掉*一些技巧就能讓膚色生動起來,訣竅就在於陰影的變化。
那陰影噴在那裡?又要怎樣噴呢?很簡單,只要是肌膚和衣物交界處、關節處、凹處等地方噴上陰影色就行了。若還是不知道噴在那裡,那也不難,拿一盞台燈從上面照,陰影就自然出現了,照陰影的位置噴就對了。
噴的時候使用噴槍輕噴,油漆可以調稀一些,邊緣會比較細。油漆太濃的話會產生噴霧的效果,會產生細小的班點,不太好看。若是使用一般油漆或混合漆上色,最後再用調稀一點的基本膚色全面薄噴一次,讓色調比較接近,會比較均勻好看。若使用透明漆技法,則不用再噴一次了,噴越多越糟糕。
掌握光影的變化,膚色就成功七成了,再來就是色調的調整功力。色調的調整不難,多調、多試就是了,若一直都掌握不了,找本色彩學相關的書籍看看吧。基本上很多人的問題是調太黃或調太紅,讓膚色怪怪的。基本上調色最好不要直接用純色來調,而且調的時候不要一次加太多,一次只要一點點慢慢調,一般來說一瓶油漆只要加入幾滴其它顏色,色調就會明顯改變,尤其明度越高、彩度越低的顏色加入彩度高的顏色變化越明顯。若不知道要調哪種色調的膚色比較好,建議不妨多參考一下寫真集,或者自己的皮膚。注意哦,不是說要調到一模一樣,而是調到「感覺相近」,不要想調出真人一樣的膚色,那是不可能的。 很多人都想追求所謂的真人膚色,但是基本上油漆是不可能做出真人的膚色,而是用一些上色技巧來讓人「覺得」像。很多人認為透明漆法是模擬真人膚色的最好方法,也最接近真人膚色,但真是如此嗎?透明漆的確有透明感,顏色很乾凈,但是色調卻與真人不相同,顏色很死而呈現出以橙色為主色調,每一個GK的色調都是很接近的,一眼就能看出來。
嚴格來說人的膚色是由多層不同的半透明組織組成,不是說用哪種油漆就能表現出真人的膚色,要說最接近真人的膚色,應屬蠟像莫屬了,但仔細一看,還是能分辨出來與真人的不同,當然任何一種油漆都是不可能表現出真人的質感了,別說膚色,連車輛的塗裝都沒有辦法說找到一個顏色與實車一模一樣,只能說看起來像罷了。
我不是說透明漆法不好,但是若過分強調透明漆法能表現出真人膚色、是最佳的膚色、是高手的膚色技法....等等說法,個人是不認同的,就如我在技巧篇的前言里所說所說:「沒有任何一種方法是最好的,任何技法都有其不同的效果,完全看個人想要達到怎樣的效果。」,西方的人物模型名人,最常用的方法不是油漆噴,也不是用透明漆技法,而是用琺琅漆與油畫顏料以筆來塗,當然,這也要看題材,一個泳裝美女,用筆塗實在不討人喜歡,但是用筆塗卻能做出很豐富的光影與色擇變化,尤其是用在男性人物、軍人、動物等比較需要表現出「真實感」的題材上。
那到底哪一種方法是最好的呢?答案是:沒有。
⑨ 航模DIY,我下的圖紙都沒尺寸,怎麼來畫圖在KT板上還是要列印去怎麼列印
圖紙都有尺寸,最簡單的地方法,用photoshop,或者CorelDRW打開,調整至想要的大小,之後復制到excel,則可以幫你列印出A4幅面的圖紙,接著拼裝粘接圖紙
剩下的有兩種方式:
1.把圖紙粘貼到KT板,粘接劑用白乳膠即可,切板後可以方便撕下
2.使用復寫紙,描至KT板
做人要厚道,轉載請註明--愛跑的蘇菲
⑩ 航模飛機設計基本知識分析
第一步,整體設計
1、確定翼型
我們要根據模型飛機的不同用途去選擇不同的翼型。翼型很多,好幾千種。但歸納起來,飛機的翼型大致分為三種。一是平凸翼型,這種翼型的特點是升力大,尤其是低速飛行時。不過,阻力中庸,且不太適合倒飛。這種翼型主要應用在練習機和像真機上。二是雙凸翼型。其中雙凸對稱翼型的特點是在有一定迎角下產生升力,零度迎角時不產生升力。飛機在正飛和到飛時的機頭俯仰變化不大。這種翼型主要應用在特技機上。三是凹凸翼型。這種翼型升力較大,尤其是在慢速時升力表現較其它翼型優異,但阻力也較大。這種翼型主要應用在滑翔機上和特種飛機上。另外,機翼的厚度也是有講究的。同一個翼型,厚度大的低速升力大,不過阻力也較大。厚度小的低速升力小,不過阻力也較小。實際上就選用翼型而言,它是一個比較復雜、技術含量較高的問題。其基本確定思路是:根據飛行高度、翼弦、飛行速度等參數來確定該飛機所需的雷諾數,再根據相應的雷諾數和您的機型找出合適的翼型。還有,很多真飛機的翼型並不能直接用於模型飛機,等等。這個問題在這就不詳述了。機翼常見的形狀又分為:矩形翼、後掠翼、三角翼和紡錘翼(橢圓翼)。矩形翼結構簡單,製作容易,但是重量較大,適合於低速飛行。後掠翼從翼根到翼梢有漸變,結構復雜,製作也有一定難度。後掠的另一個作用是能在機翼安裝角為0度時,產生上反1-2度的上反效果。三角翼製作復雜,翼尖的攻角不好做准確,翼根受力大,根部要做特別加強。這種機翼主要用在高速飛機上。紡錘翼的受力比較均勻,製作難度也不小,這種機翼主要用在像真機上。翼梢的處理。由於機翼下面的壓力大於機翼上面的壓力,在翼梢處,從下到上就形成了渦流,這種渦流在翼梢處產生誘導阻力,使升力和發動機功率都會受到損失。為了減少翼梢渦流的影響,人們採取改變翼梢形狀的辦法來解決它。
2、確定機翼的面積
模型飛機能不能飛起來,好不好飛,起飛降落速度快不快,翼載荷非常重要。一般講,滑翔機的翼載荷在35克/平方分米以下,普通固定翼飛機的翼載荷為35-100克/平方分米,像真機的翼載荷在100克/平方分米,甚至更多。還有,普通固定翼飛機的展弦比應在5-6之間。確定副翼的面積機翼的尺寸確定後,就該算出副翼的面積了。副翼面積應占機翼面積的20%左右,其長度應為機翼的30-80%之間。
3、確定機翼安裝角
以飛機拉力軸線為基準, 機翼的翼弦線與拉力軸線的夾角就是機翼安裝角。機翼安裝角應在正0 -3度之間。機翼設計安裝角的目的,是為了為使飛機在低速下有較高的升力。設計時要不要安裝角,主要看飛機的翼型和翼載荷。有的翼型有安裝角才能產生升力,如雙凸對稱翼。但是,大部分不用安裝角就能產生升力。翼載荷較大的`飛機,為了保證飛機在起飛著陸和慢速度飛行時有較大的升力,需要設計安裝角。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設計有安裝角的飛機,飛行阻力大,會消耗一部分發動機功率。安裝角超過6度以上的,更要小心,在慢速爬升和轉彎的的情況下,很容易進入失速。
4、確定機翼上反角
機翼的上反角,是為了保證飛機橫向的穩定性。有上反角的飛機,當機翼副翼不起作用時還能用方向舵轉彎。上反角越大,飛機的橫向穩定性就越好,反之就越差。但是,上反角也有它的兩面性。飛機橫向太穩定了,反而不利於快速橫滾,這恰恰又是特技機所不需要的。所以,一般特技機採取0度上反角。
5、確定重心位置
重心的確定非常重要,重心太靠前,飛機就頭沉,起飛降落抬頭困難。同時,飛行中因需大量的升降舵來配平,也消耗了大量動力。重心太靠後的話,俯仰太靈敏,不易操作,甚至造成俯仰過度。一般飛機的重心在機翼前緣後的25~30%平均氣動弦長處。特技機27~40%。在允許范圍內,重心適當靠前,飛機比較穩定.
6、確定機身長度
翼展和機身的比例一般是70--80%。
7、確定機頭的長度
機頭的長度(指機翼前緣到螺旋漿後平面的之間的距離),等於或小於翼展的15%。
8、確定垂直尾翼的面積
垂直尾翼是用來保證飛機的縱向穩定性的。垂直尾翼面積越大,縱向穩定性越好。當然,垂直尾翼面積的大小,還要以飛機的速度而定。速度大的飛機,垂直尾翼面積越大,反之就小。垂直尾翼面積占機翼的10%。在保證垂直尾翼面積的基礎上,垂直尾翼的形狀,根據自己的喜好可自行設計。
9、確定方向舵的面積
方向舵面積約為垂直尾翼面積的25%。如果是特技機,方向舵面積可增大。
10、確定水平尾翼的翼型和面積
水平尾翼對整架飛機來說,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們有必要先搞清常規布局飛機的氣動配平原理。形象地講,飛機在空中的氣動平衡就像一個人挑水。肩膀是飛機升力的總焦點,重心就是前面的水桶,水平尾翼就是後面的水桶。升力的總焦點不隨飛機迎角的變化而變化,永遠固定在一個點上。首先,重心是在升力總焦點的前部,所以它起的作用是起低頭力矩。由此可知,水平尾翼和機翼的功能恰恰相反,它是用來產生負升力的,所以它起的作用是抬頭力矩,以達到飛機配平的目的。由此可知,水平尾翼只能採用雙凸對稱翼型和平板翼型,不能採用有升力平凸翼型。水平尾翼的面積應為機翼面積的20-25%。我選定22%,計算後得出水平尾翼的面積為89100平方毫米。同時要注意,水平尾翼的寬度約等於0.7個機翼的弦長。
11、確定升降舵面積
升降舵的面積約為水平尾翼積的20-25%。如果是特技機,升降舵面積可增大。
12、確定水平尾翼的安裝位置
從機翼前緣到水平尾翼之間的距離(就是尾力臂的長度),大致等於翼弦長的3倍。此距離短時,操縱時反應靈敏,但是俯仰不精確。此距離長時,操縱反應稍慢,但俯仰較精確。F3A的機身長度大於翼展就是這個理論的實際應用,它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精確。垂直尾翼、水平尾翼和尾力臂這三個要素合起來,就是“尾容量”。尾容量的大小,是說它對飛機的穩定和姿態變化貢獻的大小。這個問題我們用真飛機來說明一下。像米格15和F16高速飛行的飛機,為了保證在高速飛行時的縱向穩定,其垂直尾翼設計得又大又高。像SU27和F18甚至設計成雙垂直尾翼。而像運輸機和客機,垂直尾翼就小得多。
13、確定起落架
一般飛機的起落架分前三點和後三點兩種。前三點起落架,起飛降落時方向容易控制。但著陸粗暴時很容易損壞起落架,轉彎速度較快時容易向一邊側翻,導致機翼和螺旋槳受損。後三點雖然在起飛降落時的方向控不如前三點好。但是其它方面較前三點都好。尤其是它能承受粗暴著陸,大大增加了初學者的信心。前起落架的安裝位置一定要在飛機的重心前8公分左右,以免滑跑時折跟頭。
14、確定發動機
一般講,滑翔機的功重比為0.5左右。普通飛機的功重比為0.8—1左右。特技機功重比大於1以上。安裝發動機時,要有向下和向右安裝角,以解決螺旋槳的滑流對飛機模型左偏航和高速飛行時因升力增大引起飛機模型抬頭的影響。其方法是以拉力軸線為基準,從後往前看,發動機應有右拉2度,下拉1.5度的安裝角。當然,根據飛機的不同,這個角度還要根據飛行中的實際情況作進一步的調整。
就功重比而言,我們的航模飛機與真飛機有著很大的不同。我們航模的功重比都能輕松的達到1,而真飛機的功重比大都在0.3至0.6之間,唯有高性能戰斗機才能接近或超過1。這也就是說,我們在飛航模中很多飛行都是在臨界失速和不嚴重的失速的情況下飛行的,如低速度下的急轉彎、急上升、吊機等。只是由於發動機的拉力大,把失速這一情況掩蓋罷了。所以我們在飛航模時,很少能飛出真飛機那種感覺。這也是我們很多朋友在飛像真機時,很容易出現失速墜機的主要原因。
第二步,繪制三面圖
根據上面的設計和計算結果,我們就可以繪制出自己需要的飛機了。繪制三面圖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得到您想要的飛機效果,並確定每個部件的形狀和位置。使您在以後的工作中,有一個基本的藍圖。
第三步,繪制結構圖
繪制結構圖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確定每個部件的布局和製作步驟。如:哪個部件用什麼材料,先做哪個部件後作哪個部件,部件與部件的結合方法等等。如果您胸有成竹,這一步可以省略。
第四步,放樣和組裝
根據您繪制的圖紙,應做一比一的放樣圖。目的是在組裝飛機各部件時,在放樣圖上粘接各部件。這樣能做到直觀准確,提高工作質量。網上有很多介紹製作方面的精品文章,大家可以參考,我就不再贅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