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好看圖片 » 古塔晚上好看圖片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古塔晚上好看圖片

發布時間: 2022-12-20 01:41:37

1. 介紹農安寶塔的早上中午晚上都是什麼樣的

早晨有扭秧歌的,中午晚上有唱二人轉的。介紹農安寶塔的早上中午晚上:早晨有扭秧歌的,中午晚上有唱二人轉的,一直都很熱鬧。農安古塔坐落在吉林省[1]長春西北六十公里處農安縣內農安鎮城西門,又「佛塔、遼塔、金塔」。古塔因近千年的風雨侵蝕,損壞嚴重。解放前此塔已瀕臨坍塌,1953年國家撥專款全面修繕古塔,後因故停工,一九八三年又對未竟工程進行續建,終使千年古塔恢復了原貌。2013年3月5日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新疆這座另類的古建築,曾耗資7000兩白銀打造,堪稱新疆第一古塔

相信大部分自由行的朋友來到新疆吐魯番旅行,往往行程中都會關注到交河故城、高昌故城、葡萄溝以及吐峪溝等,然而地處市郊的蘇公塔或許因為規模不大,似乎並沒有像其他景點那麼深受遊客的喜歡。

不過對於喜歡人文和古建築愛好者的馬且停來說,這座有著200多年 歷史 的古塔同樣成為我的驚喜之地。翻開蘇公塔的 歷史 ,我們可以了解到這是一座始建於1777年的古塔,如今更是成為了新疆現存最大的古塔,堪稱新疆第一塔。

那麼為什麼在吐魯番會出現這座如此精美且古老的塔呢?這就不得不提到清代名將吐魯番郡王額敏和卓,在他晚年的時期自己籌備了白銀7000兩建造了這座塔,因此蘇公塔也被叫做額敏塔。

當然蘇公塔的建造並非僅僅只是一己私慾,而是額敏和卓一方面為了表達對於清王朝的恩遇,另一方面證明自己對真主的虔誠,以及將自己的一生功績傳揚後世。

蘇公塔地處吐魯番市東郊2公里外的木納爾村,我比較喜歡從沿著郊區的鄉間小道一路步行前往蘇公塔,沿途可以看到濃郁的吐魯番民居以及葡萄藤。

大概行走30分鍾的樣子就可以看到一座土黃色的古塔屹立在眼前,蘇公塔有別於曾經看過的古塔,整座塔帶著濃郁的邦克樓建築。

其實整個蘇公塔景區不僅僅只有塔,而是由禮拜寺大殿和蘇公塔組成,這種塔建於寺前右隅的布局,和泉州的清凈寺很是相似,並且塔和大殿相連。據說這種古建築屬於早期清真寺建築的制度,和我在埃及開羅老城區內看到的清真寺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首先來看看右側的古塔,整座塔有非常多的特色之處,第一個特點在於塔身渾圓採用磚砌的方式建造,內部設有螺旋形蹬道,可以直達塔的頂部。第二個特點在於整座塔從下而上逐層收窄,遠遠看去彷彿就像是堆形的圓形巨塔。第三個特點在於其表面的花紋,從塔身的三分之一處開始往上均用各種花紋裝飾。

從圖片中可以看出菱格紋、山紋、水波紋、團花紋等,我個人最喜歡的就是中間部分的團花組合花紋。

從這些花紋的精緻度就可以體現出工匠的技藝,若不是成熟的工匠一定是做不成這種工藝,體現出了維吾爾族先民的高超技藝。

在古塔的旁邊就是禮拜大殿,和精美的蘇公塔相比,大殿的建築看起來簡練了很多。第一個簡練體現來建築布局,禮拜堂、進廳、休息室、門廳全部集中在大殿之內,除此之外並沒有其他的空餘房間;第二個簡練就是禮拜大殿中部高起呈圓拱形狀,圓拱也保持了土黃色,和古塔融為一體。

第三個簡練就是禮拜大廳,雖然比起很多中東地區清真寺的奢華相比,這個清真寺看起來有些簡陋,不過穹形的拱頂、馬蹄形券頂以及壁龕等同樣非常精緻,處處彰顯著宗教氣息。

可以說百年過去如今的吐魯番和伊犁相比低調了很多,然而屹立在城郊的蘇公塔卻依然屹立,見證著郡王額敏和卓的豐功偉績,也守護著這片大地。(作者:馬且停,人生在於行走,旅途需要記錄!)

3. 中國神奇的千年古塔,為何只用一個晚上就建成了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改朝換代都是很正常的歷史發展結果,在漫長的歷史變遷的長河中,唯有那些飽受風霜摧殘及戰火洗禮的古建築,艱難的保存下來,供後人觀賞及研究。迄今為止還有很多古建築因年久失修,遺留至今其形式很不容樂觀,或將隨時消失在大眾的視野當中。

相傳這座丹山白塔有“二郎擔山趕太陽”的這個傳說,據說當時丹山白塔是給二郎抓去了塔頂。據了解,實際上建造這座寶塔當時只花費了一晚上時間建成的。但目前丹山白塔似乎沒以前那樣名氣高了,周圍長滿了各種各樣的綠色植物。關於丹山白塔的傳說,還有一個版本流傳的家喻戶曉,說是姑嫂二人修塔,而這就更為神奇了也鮮為人知。但最為神奇的是,整座丹山白塔居然沒有塔頂,所以千百年來一直令人匪夷所思。就現如今我們撇開各種傳說不談,修建這樣一座塔,在人力、物力、財力上肯定是要做好充分准備的。

4. 興聖教寺塔的古塔風貌

興聖教寺塔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松江區中山東路南側方塔園內。此塔建造於公元1068~1094年間(北宋熙寧至元祐年間),以後歷代均有修葺。
仰觀塔身外形,古樸秀美,高聳入雲。頂部由復盆、相輪、寶瓶等組成高達8米的塔剎。有4條鐵索從尖頂分別系向9層的四角塔檐,名「浪風索」。塔檐翹角處系有銅鈴,名曰「驚鳥」,上下計有36隻。風吹銅鈴,叮當聲,悅耳動聽,響徹方圓數里。登高九層外廊,憑欄俯瞰,全城景色,盡收眼底。
塔的形制結構繼承了唐代磚塔的建築風格,磚木結構,樓閣式,平面呈正方形,故俗稱「方塔」。塔總高42.5米 (一說為42.65米 ),共9層,底層每邊寬6米,向上逐層收縮,層高也隨之降低,塔內各層有木梯。塔身各面均有磚砌圓形壁柱,柱上裝有木製斗拱來承托木構的瓦屋檐。磚身外壁每面建磚制柱劃分為3間,正間設壼(kǔn)門,入內為方室。磚身各層外均有腰檐、平座、欄干,底層在圍廊中置扶梯,穿過磚身中的踏步進入第二層,其餘各層皆在方室內置樓板和木梯。第八層設橫木交叉,承托塔心木,長13米,穿出頂層8.20米,套上鐵制的塔剎,以覆盆、露盤、相輪、寶瓶等組成。塔上的木構件多為宋代原物,第七、八、九層則是清代改砌的,形制與下面幾層不同。在塔基下還發現有地宮一座,安放有石匣1個,銀盒石匣2個,匣內藏有宋代錢幣42枚、銅菩薩坐像和卧像各1尊。
興聖教寺塔是江南地區造型最美的古塔之一,為人們了解唐代佛塔的形制,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圖冊來源: ;名片圖片來源: 。)

5. 古塔怎麼畫漂亮又簡單

古塔漂亮又簡單的畫法:

1、首先畫出塔的外形輪廓。

2、再將塔體補充完整。

3、然後將塔座補充完整。

4、最後塗上合適的顏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