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巴馬百魔洞
老公說要去巴馬,我非常開心。因為巴馬有活泉啊,那裡人長壽幾率那麼高,肯定與水有關,我去到一定要多喝幾口長壽泉。
跟著導航,我們輾轉找到巴馬的百魔洞,在附近的深圳人家酒店放好行李,樓下吃完飯就出來了。我們剛剛走出去,就看到有很多人搬著小板凳,手裡還提著或多或少的空水瓶。我們覺得奇怪,問問才知道是去洞旁邊納涼,然後接水喝。路上,甚至看到有小孩子去提水。
洞口前面,有一條河。這時候可以看到洞口上方很高的地方都是黑乎乎一片,增加了很多魔氣,想著「百魔洞」的名字,我們猶豫著明天要不要帶小寶進去,畢竟孩子還太小。洞口外面的空地上,有很多人在跳交誼舞,都是老年人居多。橋旁邊有很多人排隊打水,我們看到有一個水管在那裡,嘩啦啦的流著,比起曾經見過的小股泉水,再次顯示這里是水的故鄉。我們跟著人群繞河走了一小時,到處都是鍛煉身體的人們,到處都是外地口音,只是看起來都悠閑自在。可惜手機都沒電,無法拍照。
第二天早起,在樓下吃了早餐,興奮的趕往百魔洞。天空依舊飄著細雨,遠遠近近的山上都雲霧繚繞,巴馬彷彿人間仙境。旁邊的河水看起來很安靜也很混濁,細看,河面並非如鏡,各種水波混流在一起,匆匆的往前面趕,讓人望而生畏,不知道到底多深。這樣的寬闊,這樣的有力卻不張揚,配以巨大的轟鳴聲,彷彿來到了黃河邊。抬起眼睛,發現河面蒸騰著白氣,氤氳纏綿,縹縹緲緲。
百魔洞,傳說這是天下第一洞,負離子含量極高,洞內還有一處磁場很強,磁療效果很好,因此,很多人來此地長住。在洞口,遇見了一位山東老鄉,才做了甲狀腺癌手術,由丈夫陪同來這里休養。她告訴我,洞口兩邊很多凹進去的地方是可以佔位蹲坐的,這里磁療效果很好;還可以辦理兩種形式的月票;裡面有吸氧區和磁療區;洞里有點黑但並不嚇人……看著她的笑容以及夫妻二人相扶的樣子,我感慨生命是有多脆弱,祝願早日康復!希望我們大家都健健康康的!
從洞口走進去幾步,就又能看到天空,這或許就是晚上看這山格外猙獰的原因吧。
這是一個石灰岩溶洞,洞中形態各異的鍾乳石,精美別致。跟著解說員一路走一路聽一路贊嘆。我們還知道了這是一個仍在生長的岩溶洞,所以裡面很多滴水很潮濕。她說「百魔」取自壯語「泉水」,再次表明此地水多。在天坑處,有各種的我們不懂得的古老植物。我們能感受到的是,這里雖地勢低窪,卻一點兒也不壓抑,洞內亦如此,或許這就是負離子極高的表現吧!
山上住著一群瑤族人,百魔洞是他們下山的通道,相比山那邊的路好走多了。集市上,很多十歲左右的女孩子在路邊叫賣,我們還看見一位很老的老太太在兜售東西。我很想給她們拍照,但是還要照顧懷中六個月的稚子,也就作罷。聽說他們有一座小學,只有一位老師……
路過磁療區,這里有很多或坐或躺的人們,還有坐著輪椅的人,還有攙扶著在旁邊練習走路的人……我們也坐下休息,經常看到有背東西的婦女走過,她們的身後往往跟著一個女孩子,背著一個跟自己差不多高的小背簍,裡面裝滿了東西……
休息夠了之後,我們原路返回。
百魔洞是個好地方,它承載著多少人康復的希望!也是那一村瑤族人與外界聯系的通道!想著來到這里的很多人並不是追求長壽而是癌症後的療養,想著那年幼的赤腳的賣力兜售產品的伶牙俐齒的女孩子們,我竟有些沉重。
Ⅱ 廣西巴馬有個百魔洞,洞內隱居許多候鳥人,他們到底有多魔性
7年前,曾隨 旅遊 系統匆匆來過巴馬住過一晚,自然、生態、 健康 是那個時候的初印象。之後,長壽巴馬一直想再來,由於工作忙碌暫時擱淺。終於,隨央視《喜上加喜》走進巴馬,探尋這被譽為世界長壽之鄉神秘的長壽之謎——
一下榻酒店,好友孫導說,去百魔洞去體驗一下她的魔性。巴馬的任老師說,百魔洞里有候鳥人…仲秋的巴馬的戶外依然很熱,可一走進這聞名的百魔洞,頓時一身清爽。之見洞中有洞、洞上連洞,洞與洞組成龐大的洞群。
隨行的導游小哥說,百魔洞分為4個大殿堂,輝煌瑰麗,多姿多彩,讓人看了留連忘返。其中最為壯觀的是那個100多米高,幾百米寬、1000多米長的大殿堂內,幾十個鍾乳石柱,構成龐大的石塔群,挺拔高聳,雄偉壯麗,讓人驚嘆不已。加上洞中霧氣繚繞,變幻無窮,更使這個巍巍景觀顯得詭秘多姿。這些巨大的鍾乳石塔,是經過幾億年岩溶發育的結晶,其中最大的石筍需十人方能合圍,最高的石柱達39米,實屬"天下之最"。
走著走著,發現有來自各地的遊客購買了月票,尤其是來自北方的許多人,索性躺、卧、坐、立等等不同姿勢,做起了候鳥人,在百魔洞里靜坐上一天「吸氧」。而且,還遇到三三兩兩的打水人,百魔洞巴馬的長壽老人絕大多數都飲用這里的山泉水。喀斯特地形的山泉水,保持著特有的清澈。據說這百魔洞里的水有滋潤護膚的功效,其中最為著名的是那桃鄉班交村長綠山的泉水,在當地被稱為"神仙水",能治百病。 據 研究者說,曾重點對綠山泉水取樣分析並得出結論:這里的水源完全符合原生態 健康 水源的要求,源水接近零污染,通過檢驗,源水不含有機物、重金屬、放射元素、微生物等污染;水中PH值7.38-7.53,屬於微鹼性,接近人體血液PH值。
一直往洞中走,突然前面出現了一座洞中天窗。南、北洞間,是個桶形的通天洞,洞周圍峭壁垂直,高達百米,洞底有百草園,堪稱"世外桃源"。洞邊有曲折小路可攀援而上,一條瑤族天梯通往洞外的村落,也是百魔洞正是瑤寨的唯一出寨通道。
沿著洞中小路登臨"天窗",俯瞰空谷,忽覺那一株株高出人頭的果樹,恰如一列列伏波的幼苗,依偎在大山古洞的曠袤深邃中。南洞的二、三樓洞的皇帝宮殿、迷魂宮更加瑰麗多姿,有的如帆出海,百舸爭發;有的像群仙席地,各具形情;有的如卧室裝飾,枕被俱全,壁上掛鏡閃閃發光,不啻鬼斧神工,天造地設。
洞前盤陽河源頭綠水瑩瑩,洞中天坑百草園鬱郁蔥蔥,底層有暗河涌動;頂層是玉帝寢宮,富麗堂皇,在已開放的醒獅揚威、萬里長城、廬山飛瀑、龍宮銀柱、煙霞聖地、鳳凰拜觀音等等景點,百魔洞內的景觀最神奇的是,通過不同的角度,每一道景觀可以充分發揮你的想像力,都能演變成一道新的景觀,令人嘆為觀止,贊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百魔洞是典型的喀斯特溶洞,它包容了一切溶洞的特質:鍾乳石或懸在頂部或拔地而起,有形態各異的動物、人形。
這些岩石在燈光下閃爍著迷人的光彩,如鑽石、珍珠。而百魔洞吸引我的更是它那無以倫比的恢宏氣勢,看那碩大無朋的窟窿、高處有好幾十米,在不知何處射來的微光中猶如月夜的天空,悠悠的"白雲"依稀浮在上面,難怪有一位同行把它當成真正的天空了。再看那巨大的鍾乳石群,簡直就是一般溶洞的超大版,真正做到了寓雋秀於恢宏之中。那千姿百態的豐富景觀,簡直令人目不暇接。洞內所有均為幾億年岩溶發育的結晶,堪稱"大自然藝術之宮"。
一位來自北方的老者說,他陪伴老伴在這里已經半年有餘,老伴身體不好,除了堅強的意志,就是對於生命 健康 的渴望,其實,除了這百魔洞的磁場,還有這里的水和空氣,再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生活規律,就是這里的魔性和巴馬的 健康 之道。
Ⅲ 百魔洞的介紹
百魔洞位於廣西河池市巴馬縣甲篆鄉坡月村西側,是最為雄偉壯觀的石灰岩溶洞。在巴馬至鳳山二級公路邊,距縣城30千米。1987年,當中國和英國的岩溶地質專家踏進了百魔洞,進行了聯合考察後,一致認為:該洞集天下岩洞之美於一身,可號稱「天下第一洞」。洞的平均高度為80米,寬70米,主游路程4000多米,盤陽河從百魔洞下流過。百魔洞的獨到之處還在於它的鍾乳石高大氣派;據測量,最高的石筍為39米、直徑為10米。景點設有:孔雀迎賓、良田萬頃、金山猴王、杜甫吟詩等」
Ⅳ 為啥廣西人不去巴馬百魔洞
因為百魔洞在廣西並不出名。
百魔洞位於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甲篆鄉坡月村,距長壽村巴盤屯只有幾公里的路程,是典型的石灰岩溶洞。
「百魔洞」一個具有神秘魔力的名字。單單聽到這個名字,估計就會讓許多人心生嚮往之。其實,「百魔」是壯語「泉口」的音譯,因泉水從百魔洞流出,與盤陽河伏流在洞口交匯。真是無巧不成書,人們更願意相信其漢語意思。那麼,百魔洞究竟有什麼魔力,吸引來自天南地北的人們,安居在其附近的坡月村。
一到百魔洞景區,但見連綿不絕的秀山環圍著,眼前的一座秀山山腰處有個近橢圓形的大山洞,此山前一碧水緩緩地流淌著。臨近景區入口處的山體,頓覺涼爽;進入景區內,更是清涼倍至。
百魔洞是石灰岩溶洞,與其它石灰岩溶洞相比,讓遊人最先感到與眾不同的亮點是天窗。
欣賞了巨大的迎賓石後,向前走不遠處的右手邊有洞上洞的新奇,更有看到最上方天窗的驚喜。原來這天窗就是臨近景區山體時看到的那個洞,這樣使得整個溶洞與外界空氣是流通的。這也就是百魔洞前圍坐著許多人的原因吧。
百魔洞魔力之一為負氧離子含量。
負氧離子被稱為「空氣的維生素」和「長壽素」。在一般城市中,空氣中每立方厘米負氧離子含量最高為一兩千個;百魔洞每立方厘米負氧離子含量均值達七萬個,洞里的岩石本身就能夠釋放出負氧離子來。游賞其間,請盡情地深呼吸洗肺,享受自然賦予的氧吧。
Ⅳ 官方對巴馬百魔洞有說法嗎
有說法,巴馬百魔洞 百魔洞,又叫百么洞,位於巴馬瑤族自治縣甲篆鄉坡月村西側,距縣城30公里,是一座氣勢恢宏的石灰岩溶洞。洞口朝南高近百米,不過百魔洞能治病是假的,百魔洞位於廣西河池市巴馬縣甲篆鄉坡月村西側,是最為雄偉壯觀的石灰岩溶洞。是4A級景點。
Ⅵ 廣西巴馬百魔洞現在對外開放了嗎
開放了。百魔洞位於廣西省巴馬縣甲篆鄉,根據查詢相關資料顯示,因為受到疫情影響,該景點於2022年7月停止開放,2022年8月恢復,所以截止到2022年9月29日,已經恢復開放了,洞的平均高度為80米,寬70米,主游路程4000多米,盤陽河從百魔洞下流過。
Ⅶ 巴馬的百魔洞到底有多神奇
距離巴馬縣城30多公里的百魔洞,算是巴馬比較有名的地方,之所以如此有兩個原因,首先是因為一次科考,據說是中英的岩溶地質專家們在這里考察,最後一致認為:該洞集天下岩洞之美於一身,可號稱「天下第一洞」。
Ⅷ 廣西巴馬百魔洞是候鳥人的棲息地,這里地磁高達0.58高斯
百魔洞位於廣西省河池市巴馬縣 甲篆鄉坡月村西側,是最雄偉壯觀的石灰岩溶洞,中外地質專家考察後,一致認為該洞集天下溶洞之美與一身,號稱天下第一洞。該洞主路與歧路遊程達萬米,與鄰近的柳羊洞和五仁洞組成了龐大的溶洞群。百魔洞是典型的喀斯特溶洞,它包容了一切溶洞的特質,鍾乳石或懸在頂部或拔地而起,有形態各異的動物、人形。這些岩石在燈光下閃爍著迷人的光彩,如鑽石、珍珠。而最吸引遊客的是洞內的地磁和負氧離子,每天有不計其數的外地遊客在這里打坐磁療,這些外地人很多都是常駐這里,據說晚期患者在這里可以得到生命的延續。隨著巴馬長壽 養生 的名氣越來越大, 養生 長壽這個充滿了神秘的主題,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到巴馬一探究竟,而百魔洞的磁療 養生 也日益神化,洞內還特別劃分出了磁療區域,很多人選擇了在百魔洞通過打坐磁療來治療疾病,據說百魔洞裡面的磁場高達0.58高斯,一些癌症患者整天待在裡面打坐,通過磁場來治療疾病,但是是否真的能治病呢?通過走訪,我們認識一位東北的癌症晚期患者,醫院下達了生命期限,之後他來到了這里,每天洞內靜坐2小時,平時吃的是弱鹼性水質,在巴馬生活了八年之久,至今身體狀況很好,可見神奇的療效確實存在(有待進一步考證)。
Ⅸ 廣西百魔洞打水要買門票嗎
廣西百魔洞打水要買門票。
百魔洞位於廣西河池市巴馬縣甲篆鄉坡月村西側,是最為雄偉壯觀的石灰岩溶洞。
百魔洞巴馬的長壽老人絕大多數都飲用這里的山泉水。喀斯特地形的山泉水,保持著特有的清澈。據說這里的水有滋潤護膚的功效,其中最為著名的是那桃鄉班交村長綠山的泉水,在當地被稱為「神仙水」,能治百病。
研究者曾重點對綠山泉水取樣分析並得出結論:這里的水源完全符合原生態健康水源的要求,源水接近零污染,通過檢驗,源水不含有機物、重金屬、放射元素、微生物等污染;水中PH值7.38-7.53,屬於微鹼性,接近人體血液PH值。
由於經濟發展帶來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使得沒被污染的水越來越少,而且污染促使水退化,使水的功能以及活性逐漸喪失。
為有效地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長壽資源,鞏固世界著名長壽之鄉品牌,巴馬瑤族自治縣此前採取果斷措施,開展拉網式地治理整頓非法采礦點,取締了所有的非法采礦場的同時,又出台了《巴馬瑤族自治縣關於加強長壽資源保護和管理的決定》,杜絕了大量的污染源。
Ⅹ 巴馬著名的魔鬼洞,每年很多人來這里打水靜坐,到底為什麼
百魔洞是一個石灰岩溶洞,洞中形態各異的鍾乳石,精美別致。其中最為壯觀的是那個100多米高、幾百米寬、1000多米長的大殿堂內,幾十個70-80米高、3-5米直徑的鍾乳石柱,構成龐大的石塔群。
巴馬百魔洞景區,經過百萬年的洗禮,裡面的東西巧奪天工,是大自然賦予人類最好的景觀資源,還有這里含有很高的豐富的負氧離子含量,空氣質量與礦物質弱鹼性水,很多人來這里吸氧與休閑特別是老人家。
我們在這里走走逛逛一兩個小時也不覺得累,可能是與這里的負離子含量高有關吧!他們說這里的水是聖水神仙水,所以一路上都看到很多人老人手裡那種水壺或水桶來打水,我們自己也帶點去泡茶,感覺味道的確是有點不太一樣。
另外,據當地人說,這里是天坑和溶洞的結合體,在磁療區竟然有人躺著蓋被子在上面睡覺的,還有辦月卡天天來吸氧的,所以也就形成了匆忙的遊客和「常駐」於此的老人們,姿態各異,享受著這里無與倫比的空氣。
在這里,除了壯美的鍾乳石,洞中還有不少珍稀物種,最為珍貴的要數位於中段巨大天坑裡的——桫欏,這棵被譽為「植物界的恐龍化石」的遠古植物物種,在坑谷中長到將近二米高;最佳尤其當身後的陽光照射進來,真像一個百草園,這一幕已然成為百魔洞的標志畫面。
關於巴馬的水,我們都知道很神奇,據說用巴馬的水泡茶,可以真正泡出茶味來。女人把巴馬水作為柔膚水,讓肌膚有光澤。糖尿病患者在巴馬,每天喝四升水,堅持三個月,血糖恢復正常,這就是水分子的作用,巴馬的水神奇吧!
實際上,在魔鬼洞里的磁場更神奇,據說,這是因為巴馬有一條斷裂帶,這條斷裂帶就在盤陽河地下,把巴馬一分為二,地球的一般地區地磁約在0.25高斯,而巴馬的地磁高達0.58高斯,是一般地區的一倍多。那麼地磁高對人身體有哪些好處呢?人們生活在恰當的地磁場環境中,血液清潔且循環好,心腦血管發病率低,身體免疫力提高,能協調腦電磁波,提高人的睡眠質量。外地人來巴馬旅居的朋友,會感覺到在巴馬睡眠特別好,這就是高地磁起的作用。
夏季水量充沛的時候人最多,穿過地下洞穴來到天坑,就是他們稱為磁療區域的地方,很多人帶著打來的水,安靜地坐在那裡聊天看書,頗有些看破紅塵忘我之境的意思。再往裡走的洞穴深處,有幾處值得看看的鍾乳石,其他就沒有什麼了。
到巴馬 養生 的候鳥人說,來到巴馬 養生 ,有兩件大事要做。第一件大事就是免費享受巴馬的陽光,空氣,水,地磁。第二件大事就是吃巴馬當地的土菜,土菜是在巴馬含富硒土壤里自然生長出來的, 因巴馬的陽光指數很高,含有80%的遠紅外線,遠紅外線在醫學上被稱為生命之光,這也是巴馬的奇特之處。如果你有機會來這里,會不會也做同樣的事情呢?
【作者:剛行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