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好看圖片 » 會計循環的10個步驟圖片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會計循環的10個步驟圖片

發布時間: 2022-12-22 13:37:49

⑴ 會計循環的基本流程

第一,根據經濟業務的實際發生和完成的真實情況編制必要的會計分錄。
第二,根據每筆會計分錄所確定的應借、應貸金額,分別過入有關總分類賬戶和名細分類賬戶之中。
第三,根據會計等式的平衡關系來檢查、驗證會計分錄和過賬工作有無錯誤,以確定賬本記錄的正確性。
第四,根據權責發生制和配比原則的要求,按照收入、費用的歸屬期,對賬本記錄進行必要的調整,從而正確的計算出當期損益和反映企業會計期末的財務狀況。
第五,根據分類賬戶提供的會計數據和會計主體財產清查的結果,在每一個會計期末進行對賬,以確保賬薄所反映的會計資料的正確、真實和可靠。
第六,根據一定時期內全部入賬的經濟業務的內容,將各種賬薄記錄結算清楚,即結算出本期發生額和期末余額,以便為編制會計報表提供標準的資料。
第七,根據分類賬戶中有關賬戶的發生額和各賬戶的期末余額,編制資產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及其附表以及財務狀況說明書。從而使得投資者、經營者、債權人及政府的財政、稅務、審計等監督部門可以及時地了解報表單位的會計信息,以滿足相關部門做出經濟決策的需要。

⑵ 會計每月做賬流程

會計流程就是由做憑證開始到編制會計報表這一過程,也叫會計循環。簡單點說就是根據原始憑證做記賬憑證,再根據記賬憑證記明細賬,接著匯總,然後根據匯總表記總賬,最後依據總賬進行報表。

一、每個月會計工作的基本流程如下:

會計每個月要做的整個流程就是這樣。

⑶ 一般,會計的工作流程有哪些

一般會計的工作流程如下:

1、根據原始憑證或原始憑證匯總表填制記賬憑證。

2、根據收付記賬憑證登記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

3、根據記賬憑證登記明細分類賬。

4、根據記賬憑證匯總、編制科目匯總表 。

5、根據科目匯總表登記總賬。

6、根據總賬和明細分類賬編制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

會計的任務主要有以下四點:

一、為國家宏觀調控、制定經濟政策提供信息;

二、加強經濟核算,為企業經營管理提供數據;

三、保證企業投入資產的安全和完善;

四、為投資者提供財務報告,以便於投資者進行正確的投資決策。

⑷ 簡述會計循環的定義及主要內容

一、會計循環的定義如下:

會計循環是指按照一定的步驟重復進行的會計過程。從會計過程的角度來看,會計循環包括確認、計量和報告;從會計核算的具體內容來看,會計循環包括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設置會計科目和會計科目、整理登記帳簿、成本核算、財產清查、編制財務會計報告等。

二、會計循環的主要內容有八個,具體如下:

1、對經濟業務進行初步確認和記錄,即填寫和審核原始憑證;

2、填寫會計憑證,即根據原始憑證編制會計分錄填寫會計憑證;

3、登記賬簿,包括日記賬、總分類賬和明細分類賬;

4、編制調整分錄,實現收支的轉換,改為權責發生制;

5、結賬,即結算本期發生額和期末余額;

6、對賬,包括賬證核對、賬賬核對和賬實核對;

7、試算平衡,即根據借貸記帳法的基本原理進行全部總分類賬戶的借方與貸方總額的試算平衡;

8、編制會計報表和其他財務報告。

(4)會計循環的10個步驟圖片擴展閱讀

會計循環的基本流程有七個,具體如下:

1、根據經濟業務的實際發生和完成情況,編制必要的會計分錄。

2、根據每個會計分錄確定的應付借貸款金額,分別錄入相應的總帳科目和明細賬科目名稱。

3、根據會計等式的平衡關系,核對會計分錄、過賬是否存在錯誤,以確定會計記錄的正確性。

4、根據權責發生制和配比原則的要求,根據收支歸屬期間,調整會計記錄,正確計算當期損益,反映企業會計期末的財務狀況。

5、根據分類賬戶提供的會計數據和會計主體財產清單的結果,在每個會計期末對賬戶進行核對,以確保反映在賬簿中的會計數據的正確性、真實性和可靠性。

6、根據一定時期內記錄的各項經濟業務的內容,對各種會計記錄進行清理,即本期和期末余額的結算,為會計報表的編制提供標准信息。

7、根據分類賬戶中相關賬戶的金額和各賬戶的期末余額,編制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及其明細表和財務報表。使投資者、經營者、債權人和政府財政、稅務、審計等監管部門能夠及時了解申報單位的會計信息,滿足有關部門作出經濟決策的需要。

⑸ 會計循環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會計循環基本內容:

(1)對於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初步的確認和記錄,即填制和審核原始憑證;

(2)填制記賬憑證,即在審核的原始憑證的基礎上,通過編制會計分錄填制記賬憑證;

(3)登記賬簿,包括日記賬、總分類賬和明細分類賬;

(4)編制調整分錄,其目的是為了將收付實現制轉換為權責發生制;

(5)結賬,即將有關賬戶結算出本期總的發生額和期末余額;

(6)對賬,包括賬證核對、賬賬核對和賬實核對;

(7)試算平衡,即根據借貸記帳法的基本原理進行全部總分類賬戶的借方與貸方總額的試算平衡;

(8)編制會計報表和其他財務報告。

(5)會計循環的10個步驟圖片擴展閱讀

會計循環步驟和程序:

(1)填制原始憑證,記錄經濟業務;

(2)根據原始憑證在各種日記賬中序時地登記經濟業務,或者根據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根據記賬憑證編制匯總記賬憑證或科目匯總表;

(3)根據原始憑證、記賬憑證或是日記賬逐筆登記各種明細分類賬;

(4)根據日記賬或記賬憑證、匯總記賬憑證、科目匯總表,將經濟業務過入或記入總分類賬;

(5)編制調整前本期發生額和余額表(或稱試算表),試算總分類賬各賬戶的借方發生額之和與貸方發生額之和以及借方余額之和與貸方余額之和是否相等;

(6)將期末賬項調整分錄記入日記賬,或者編制記賬憑證,然後據以過入或記入總分類賬和有關明細分類賬;

(7)將期末賬項結轉分錄記入日記賬,或者編制記賬憑證,然後所友過入或記入總分類賬和有關明細分類賬;

(8)將計算確定本期利潤的分錄記入日記賬,或者編制記賬憑證,據以過人或記入總分類賬和有關有細分類賬,結轉各種收入和成本、費用賬戶;然後將利潤分配分錄記入日記賬,或者編制記賬憑證,據以過入或記入總分類賬和有關明細分類賬;

(9)編制結後本期發生額和余額表以及有關明細分類賬戶的本期發生額和余額明細表,檢查期末賬項調整、賬項結轉和其他結賬等記錄的正確性,然後結計各賬戶;

(10)根據總分類賬和有關明細分類賬戶所提供報表,總括地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

⑹ 一個完整的會計循環步驟,有哪些

會計循環步驟:

(1)對於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初步的確認和記錄,即填制和審核原始憑證;

(2)填制記賬憑證,即在審核的原始憑證的基礎上,通過編制會計分錄填制記賬憑證;

(3)登記賬簿,包括日記賬、總分類賬和明細分類賬;

(4)編制調整分錄,其目的是為了將收付實現制轉換為權責發生制;

(5)結賬,即將有關賬戶結算出本期總的發生額和期末余額;

(6)對賬,包括賬證核對、賬賬核對和賬實核對;

(7)試算平衡,即根據借貸記帳法的基本原理進行全部總分類賬戶的借方與貸方總額的試算平衡;

(6)會計循環的10個步驟圖片擴展閱讀

基本流程

第一,根據經濟業務的實際發生和完成的真實情況編制必要的會計分錄。

第二,根據每筆會計分錄所確定的應借、應貸金額,分別過入有關總分類賬戶和名細分類賬戶之中。

第三,根據會計等式的平衡關系來檢查、驗證會計分錄和過賬工作有無錯誤,以確定賬本記錄的正確性。

第四,根據權責發生制和配比原則的要求,按照收入、費用的歸屬期,對賬本記錄進行必要的調整,從而正確的計算出當期損益和反映企業會計期末的財務狀況。

第五,根據分類賬戶提供的會計數據和會計主體財產清查的結果,在每一個會計期末進行對賬,以確保賬薄所反映的會計資料的正確、真實和可靠。

第六,根據一定時期內全部入賬的經濟業務的內容,將各種賬薄記錄結算清楚,即結算出本期發生額和期末余額,以便為編制會計報表提供標準的資料。

第七,根據分類賬戶中有關賬戶的發生額和各賬戶的期末余額,編制資產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及其附表以及財務狀況說明書。從而使得投資者、經營者、債權人及政府的財政、稅務、審計等監督部門可以及時地了解報表單位的會計信息,以滿足相關部門做出經濟決策的需要。

⑺ 會計循環的基本程序

會計循環(AccountingCycle)是會計記錄、分類和總結會計記錄的過程。會計信息起始於商業交易的初始記錄,包括正式的財務報表的編制(合計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這個循環意味著這些程序必須持續重復,在合理的會計期間准備新的、更新的財務報表。

會計循環是在經濟業務事項發生時,從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開始,到登記賬簿,直至編制財務會計報告,即完成一個會計期間會計核算工作的過程。

企業將一定時期發生的所有經濟業務,依據一定的步驟和方法。加以記錄、分類、匯總直至編制會計報表的會計處理全過程。在連續的會計期間,這些工作周而復始地不斷循環進行。

基本流程

第一,根據經濟業務的實際發生和完成的真實情況編制必要的會計

會計循環

分錄。

第二,根據每筆會計分錄所確定的應借、應貸金額,分別過入有關總分類賬戶和名細分類賬戶之中。

第三,根據會計等式的平衡關系來檢查、驗證會計分錄和過賬工作有無錯誤,以確定賬本記錄的正確性。

第四,根據權責發生制和配比原則的要求,按照收入、費用的歸屬期,對賬本記錄進行必要的調整,從而正確的計算出當期損益和反映企業會計期末的財務狀況。

第五,根據分類賬戶提供的會計數據和會計主體財產清查的結果,在每一個會計期末進行對賬,以確保賬薄所反映的會計資料的正確、真實和可靠。

第六,根據一定時期內全部入賬的經濟業務的內容,將各種賬薄記錄結算清楚,即結算出本期發生額和期末余額,以便為編制會計報表提供標準的資料。

第七,根據分類賬戶中有關賬戶的發生額和各賬戶的期末余額,編制資產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及其附表以及財務狀況說明書。從而使得投資者、經營者、債權人及政府的財政、稅務、審計等監督部門可以及時地了解報表單位的會計信息,以滿足相關部門做出經濟決策的需要。


會計循環流程示意圖


循環要點


1、分析交易過程和商業文書會計循環

2、記錄交易日誌(製作憑證日記賬)

3、將憑證記入各個賬戶

4、確認會計報表平衡,編制試算平衡表

5、編制工作底稿

6、編制財務報表

7、編制調整分錄

8、結賬

9、編制結賬試算平衡表

10、製作回轉分錄注意上述步驟中的第1步至第3步在會計期間發生,步驟4至9僅在會計期末發生,步驟10僅在下一個會計期間開始的時候發生。

特殊步驟

第一步:分析交易過程和商業文書會計循環的第一步是分析交易過程和商業文書(銷售發票、支票存根和其他交易記錄憑證)。商業文書是確認交易發生和確認交易記錄金額的。會計人員必須採用最適當的方法處理這每一筆交易,判斷到它對會計平衡的經濟影響。這是會計循環的關鍵步驟。

第二步:記錄交易日誌會計循環的第二步是定期記錄交易結果。作為原始憑證,日誌提供所有實體交易的流水賬。他們現實交易日期、合計數和受交易影響的特別會計賬戶。通常一筆交易的表述也包括這些內容。公司可以使用總賬和明細賬去記錄所有的交易。一個特別的形式被使用在總賬中的記錄日誌中(日記賬)。先寫借方,再寫貸方。通常憑證的時間和摘要被認為是基本要素。這種形式被認為是日記賬。

第三步:將憑證過到賬戶中一旦交易被確認,記錄在日記賬中,就需要分類和匯總相同的信息。這以過日記賬到相應的科目完成。所有以會計記錄維護的賬戶叫總賬。分類賬是將日記賬記錄並根據會計科目分類匯總的集合。一個公司將或多或少地需要提供一個合理的處理後的分類信息。一個公司使用的會計清單通常是會計圖表。

第四步:確定會計科目平衡和准備試算平衡表每一個會計期末,在所有完成交易的憑單記賬並歸類到分類賬戶後,試算平衡表將被製作出來。因此,它通常被稱為期末調整的試算平衡表一個試算平衡表列示了所有的借方和貸方科目。通過添加所有的借方和貸方平衡表,會計人員可以發現借方合計等於貸方合計。即使試算平衡表借貸相等,也可能存在錯誤。一筆交易如果被完全刪除,或者記錄金額錯誤,或者使用了錯誤的科目。通過編制試算平衡表以上各種類型的錯誤不會被發現,因此需要額外的分析。

第五步:准備工作底稿財務報表直到所有調整分錄編制完成才可以編制。未經調整的試算平衡表必須調整所有對公司有影響的調整分錄。這些調整可能通過下列兩種方式完成:(a)記錄所有在會計日誌中的調整分錄並迅速過度到總分類賬,同時從總賬獲得調整過的試算平衡表用於准備財務報表。(b)將未調整的憑證直接記入工作底稿,工作底稿可以被設計成包括調整過的試算平衡表和未分類的損益表,保留收入報表和資產負債表。工作底稿要求能體現財務狀況的變化。注意:工作底稿不是基本會計記錄的一部分;它是一種個別的簡化的技巧,這種技巧通常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工作流程中的錯誤。它不可以代替會計報表和任何日記賬。

當我們討論工作底稿的時候,該期調整分錄不能被刪除。眾所周知,交易一旦發生,總是以日記賬的形式記錄下來,然後過戶到分類賬戶中去。製作日記賬的基礎是當時可見的最好的信息。科目的平衡包含在財務報表中。然而在會計期末一些賬戶需要進行調整以反映現實環境,因為他們不是那時最新的。同樣,為了合理地反映所有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精確計算當期收入和費用,會計人員需要製作任何需要的調整分錄來製作財務報表。那些調整分錄憑證被稱為調整憑證。他們通常以最近會計周期的分析為基礎被記錄,而且在以下情況中被用到:未入賬收入、未入賬費用、預付款和應收賬款。

第六步:准備財務報表一旦所有交易的分析、記賬、提交工作完成和所有調整分錄編制完成,會計科目就可以被匯總,以財務報表的形式顯示出來。如果採用了工作底稿,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的信息就可以直接從中得到。如果工作底稿沒有被採用,那麼財務報表的數據將直接來源於分類賬戶。財務報表的某些細節將在隨後的課文中討論。

第七步:記錄和提交調整分錄調整分錄必須記錄匯總的日記賬,隨後以與其他日記賬相同的方式提交到總分類賬。注意,每筆調整分錄必須包括一個(或多個)永久性科目(資產負債表科目)和一個(或多個)臨時性科目(損益表科目)。通過編制和提交調整分錄,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將反映出適當的經營結果和會計期末的財務狀況。

第八步:製作結賬憑證當財務報表製作完成,調整分錄被記錄和提交,結賬的程序就必須完成。結賬的目的是將所有臨時科目借貸平衡的兩方過到留存收益科目。其結果是留存收益將隨凈收入總量的增加而增加,隨凈損失的增加而減少。每個臨時科目將清零後,出現在下一會計年度期初。除非留存收益發生變化,永久性科目不會受結賬程序的影響。

結賬憑證僅在每個會計期末記錄,並被標注日期。如果沒有編制工作底稿,結賬憑證可以從工作底稿獲得,或者從被調整的試算平衡表獲得。

第九步:編制結賬後的試算平衡表試算平衡表的目的是確認借貸方平衡和提供平衡的會計科目用於其他用途。未調整的試算平衡表和調整後的試算平衡表已經討論過。編制完結賬憑證後的第三種試算平衡表通常被採用。這種報表被稱為結賬後的試算平衡表。它通常被用於確認下一會計年度的期初借貸方是否平衡。

第十步:編制回轉憑證調整憑證和結賬憑證被記錄和提交到總分類賬戶後,會計科目將為下一年度的信息錄入做好准備。在於輸入新的信息之前,許多公司往往編制和提交回轉憑證。(回轉憑證在下一年度的第一天製作出來,僅將上一期末所做調整分錄做相反的記載,即僅改變賬戶借貸方向,金額不變)轉換分錄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簡化下一年度的會計分錄。根據規則,以下兩筆調整分錄需要做反向記錄:1、產生費用和收入的分錄,2、記錄在臨時賬戶的遞延費用和遞延收入。

⑻ 會計工作的基本流程

會計工作的基本流程

會計工作的基本流程是什麼,就是會計人員在會計期間內,按照國家規定的會計制度,運用一定的會計方法,遵循一定的會計步驟對經濟數據進行記錄、計算、匯總、報告,從編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到形成財務報表的過程。通常,將這種依次發生、周而復始的以記錄為主的會計處理過程稱之為會計循環。具體來說,參照以下幾個步驟循環進行:

(1)初始建賬。

就是根據企業具體行業要求和將來可能發生的會計業務情況,購置所需要的賬簿,然後根據企業日常發生的業務情況和會計處理程序登記賬簿。

(2)會計事項分析。

包括經濟業務分析、原始憑證審核等工作。

(3)編制會計憑證。

即對企業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確認和計量,並根據其結果,運用復式記賬法編制會計分錄,填寫會計憑證。

(4)登記有關賬簿。

即根據會計憑證分別登記有關的日記賬、總分類賬和明細分類賬,並結出發生額和余額。

(5)編制試算平衡表。

即根據總分類賬試算平衡表和明細分類賬試算平衡表,檢查記賬有無錯誤。

(6)期末調賬和編制工作底稿。

期末結賬前,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確定本期的.應得收入和應負擔的費用,並據以對賬簿記錄的有關賬項作出必要調整,編制調賬分錄和試算平衡表,並結合分類賬和日記賬的會計數據,據以編制工作底稿,以方便下一步對賬和結賬工作,並為最後編制報表提供便利。

(7)對賬和結賬。

對賬是為確保賬簿記錄的正確、完整、真實,在有關經濟業務入賬以後進行的對賬工作,主要有賬賬相對、賬證相對和賬實相對。

結賬即結清賬目,在把一定時期所發生的經濟業務全部登記入賬後,將各種賬簿記錄的經濟業務結算清楚,結出本期發生額合計和期末余額,或將余額結轉下期,以便編制財務報表,分清上下期會計記錄和分期繼續核算。

(8)編制和報送財務報告。

根據賬簿記錄編制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報告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