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好看圖片 » 鐵人王進喜手工製作圖片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鐵人王進喜手工製作圖片

發布時間: 2022-12-23 00:04:39

A. 王進喜簡介

王進喜(1923年10月8日-1970年11月15日),出生於中華民國甘肅省玉門縣赤金堡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50年春,他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代鑽井工人,先後任司鑽、隊長等職,195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9年9月,王進喜被評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勞動模範。

1960年3月,王進喜率隊從玉門到大慶,組織職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運和安裝鑽機,用「盆端桶提」的辦法運水保開鑽,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壓井噴,被稱為「鐵人」。 同年4月11日、4月29日,會戰指揮部先後兩次號召全體會戰職工向鐵人王進喜學習。

(1)鐵人王進喜手工製作圖片擴展閱讀:

王進喜先後任1205鑽井隊隊長、鑽井指揮部裝建大隊、鑽井二大隊大隊長、鑽井指揮部副指揮、大慶革命委員會副主任、中共大慶黨的核心小組副組長等職務。

1964年12月,出席第三屆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69年4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並被選為中共中央委員。1970年11月15日,患胃癌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

B. 王進喜珍貴原聲首次公開,要當一輩子老黃牛!他有哪些值得我們敬佩的精神

我國有很多的先進工作者身上都有這寶貴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而在小編的家鄉,黑龍江省是一個十分貧瘠的地方,也正是因為這里的生活條件十分的差,這就更讓勞動人民們更加的賣力努力的生活,大慶油田的發現震驚了全國人民,大慶在當時也躍身成為了一個知名城市,但是在那個年代,石油雖然很重要,開采也是十分的困難,也正是因為如此,一批又一批的石油工人,無論嚴冬無論酷暑,一直堅守在崗位上 ,而在這些無數張勞動人民的臉中,有一張人的臉令人印象深刻 那就是鐵人精神鐵人王進喜 。

王進喜個人簡介

王進喜同樣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他的父親在40歲的時候才喜得了這個兒子,所以對他疼愛有加。但是在當時那個貧瘠的年代 ,免不了是要受窮的,而在他六歲那年又遇到了難得一見的災荒,無奈之下,他只能帶著他雙目失明的父親一路討飯為生。

也正是因為早些年這樣艱難的經歷才讓讓他養成了肯吃苦,能吃苦,肯於鑽研的一些好習慣。

到了194幾年,全國得到解放,他也投身在了工作崗位上,在他所工作在崗位上所有人都誇獎他的能幹,他從不偷懶 什麼活都搶著干而1962年的時候,大慶油田剛剛要被發掘,他帶領著他的團隊 來到了這個十分寒冷的地方。而在這個寒冷的地方,也誕生了他的鐵人精神。

王進喜和他的鐵人精神

由於剛到那裡的時候是冬天,而東北的冬天是十分寒冷的 ,水資源也是十分緊缺,王進喜就組織大家去裡面破冰取水,帶領大家用各種方式運水,在那個年代,在那個嚴冷的冬天,他硬是帶領著人們 挑到了50噸水,也正是因為這五十噸水才保證了工程的開鑽。

指引他們所前行的,就是他們心中的信仰,也是他們心中的方向 。譬如在文章中所提到的鐵人王進喜,他曾經說過,國家讓我們當主人,我們怎麼還能會像長工一樣磨磨蹭蹭的人 ,這就是王進喜的信仰這就是王進喜的力量。

C. 王進喜手抄報

新中國成立後,廣大工人成了國家的主人,勞動熱情倍增。振興中華,改變祖國一窮二白的落後面貌,成了人民群眾共同的願望和行動。被稱為「鐵人」的王進喜就是胸懷祖國、發憤圖強的一代工人的典型。

王進喜本來是玉門石油礦普通工人,可他一心為國分憂。有一次在北京街頭上,他看到汽車沒油燒,在車頂上放著大大的煤氣包,靠燒煤氣行駛。他難過得吃不好睡不著,心想:「我是石油工人,現在國家缺油,我有責任啊!」不久,他被調到大慶,參加開發新油田的會戰,他興奮得像有使不完的勁,恨不得一拳頭砸出一口井來。沒有住房,他和大家住在干打壘的簡易棚子里,吃冷飯,睡地鋪。鑽井機到了,可沒有吊車下不了火車,他一聲吶喊,帶著工人用繩子拉,肩膀頂,終於把機器卸下來運到工地。第一座井架豎起來了,沒有水灌井,他和工人們用臉盆、水桶,硬是把水一盆一桶地弄來,爭分奪秒地開了鑽。發生井噴事故時,沒有攪拌機,他縱身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他為什麼要這樣做:為的是盡快打出石油,改變祖國石油工業落後的面貌。

因為常年勞累,飲食沒規律,王進喜得了嚴重的胃病,經常疼得不能入睡。可他說:「為了拿下大油田,我寧可少活20年!」正是這種鐵人精神,正是這種為國忘我的勞動,使得大慶油田很快建成了,使我國摘掉了石油工業落後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