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甲蟲怎麼飼養
一、養殖箱准備
准備一個塑料的昆蟲飼養箱,在箱子底層鋪上3-5公分的花園泥土,在箱里設置一些小樹枝或木塊供甲蟲攀爬、在土上鋪些枯葉,讓環境看起來更自然。將飼養箱放置在陰涼通風處,就已經為甲蟲布置了一個舒適的環境,但切記不可將飼養箱放在太陽曬得到的地方。
二、餵食
甲蟲的食物可以准備含甜份和水分的水果,但是要注意勤於更換,以免水果產生酸敗的味道,滋生螞蟻和蒼蠅。或者可以選擇寵物店中售賣的昆蟲專用果凍,使用果凍除了方便外,專用果凍中的養分也可以延長獨角仙的壽命。平時要注意更換食物,並噴水保持環境潮濕即可。
三、存活壽命
甲蟲成蟲的壽命在野外大約是1 個月,在人工的飼養環境下,存活時間較長,大約可存活2-3 個月。
(1)甲蟲素描步驟圖片擴展閱讀:
鍬形蟲的一生與樹木大概都脫不了關系。幼蟲啃食枯木,成蟲喜歡吸食樹木及果實的汁液,所以森林地區是各種鍬形蟲生長最好的地方。
鍬形蟲成蟲的口器只適合吸食流質食物,所以在野外以樹木及果實為食。有些鍬形蟲甚至會利用大顎把樹皮夾破使其流出汁液,方便自己取食。幼蟲以腐木及枯木為食,雖然看起來很柔軟,實際上卻比成蟲兇猛,鍬形蟲的幼蟲多獨居。
成蟲多出現在夏天與秋天,在一些容易流出樹液的樹上如青剛櫟、柑橘樹的樹幹上常可看見許多鍬形蟲聚集吸食的情形。
2. 如何製作甲蟲標本
我查的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昆蟲成蟲針插標本的製作方法簡介如下:
軟化 昆蟲死亡後很容易散失水分,蟲體變干後觸角和其他附肢都易折斷,所以應將標本事先還軟。其方法是:選用一個較大的大口容器,最好可以密封(現多採用磨口玻璃乾燥缸),在容器中鋪些潮濕的砂,砂中滴少量的石炭酸,以防標本長霉。容器中層最好架一個帶大孔的層板,鋪上濾紙,昆蟲放在層板上,封閉容器後即行軟化。較小的標本一天內就可變軟,較大的標本要經數日才能軟化。
針插 軟化後的昆蟲用特製的昆蟲針插制。昆蟲針是用不銹鋼製成的帶頭長針,長約38~40毫米。依粗細分為0號至5號等多種規格,在製作時應根據蟲體大小注意選擇,以既牢固又不損害標本為准。插針的位置因類群而異,其原則是需要保留蟲體胸、腹背面和腹面中央部的形態特徵時,插針的位置往往偏向蟲體中線右側,反之插針可在胸部正中。如鱗翅目、蜻蜓目等可在中胸背部中央插針,膜翅目、雙翅目應在中胸背部中央稍偏於右側,鞘翅目在右翅基部內側插針,半翅目在小盾片中央稍偏右插針等。所有的插針都應垂直於蟲體縱軸插入,並在蟲體背側留出針的上部8毫米。為操作方便可用木製成三級台減少操作中的麻煩。三級台是一塊長65毫米,寬24毫米的小木板,製成三層台階,第一層高8毫米,第二層高16毫米,第三層高26毫米。每一層正中打一細孔(上下打通),第三層用來插小型昆蟲,第二層用來插大型昆蟲,蟲體腹面朝下,用針插入蟲體後將針插入三級台的針孔直至三級台底部為止。插完後,針的位置大致合適,再將插有昆蟲的針從三級台上取出,手持針尖處,將蟲體和針一同倒置,把昆蟲針大頭朝下插入三級台的第一層的針孔,針頭插到底,調整蟲體在針上的位置,以使蟲體背面留有8毫米的昆蟲針。當標本插入昆蟲盒中時,蟲體背面高度一致,十分美觀,便於使用操作。
很小的昆蟲可採用重插法或三角紙點膠法製成標本。重插法是用微針(是細鋼絲製成的特型短針)插穿蟲體後將針尖插在小軟木塊上,再用普通昆蟲針穿過小軟木,使蟲體之上保留8毫米的昆蟲針即可。三角紙點膠法是以厚白紙(如鋼板紙、卡片紙)剪成幾毫米長的小三角紙片用一尖角彎折90度,其上點膠粘在蟲體右側,再用昆蟲針插三角紙,使蟲體背面距昆蟲針頭有8毫米高度差即可。
整姿 針插好的標本應進行整姿,其方法是把標本插在硬泡沫塑料板上,用大頭針等物固定昆蟲的觸角、足等部分。操作多用針和鑷調整昆蟲的姿態。腹部下垂處可用小棉球墊起,待標本完全乾透,再去除大頭針等物。整姿的目的是為了充分展示蟲體各部形態結構和標本美觀。
展翅 對於一些靠翅脈等特徵分類的昆蟲,如鱗翅目、蜻蜓目、膜翅目等,必須製成展翅標本。其方法是用一塊方形硬泡沫塑料板做為展翅板,蟲體上插好昆蟲針後,針倒置,大頭朝下插入泡沫板中,使蟲體背部緊挨展翅板,用鑷子或長針撥動翅,使翅面充分展開並且左右對稱,用紙條或薄塑料布條壓住翅,然後用大頭針插穿紙條或塑料布條至泡沫板中,使翅膀位置固定不動,並用此法整理觸角,待標本干透即可取下。傳統的展翅板比較講究,多用松木製成。展翅板中間有一裝有軟木的深槽,兩側的板面可向外移動,以便製作蟲體粗細不等的標本。插入昆蟲針的蟲體可背面朝上將針尖插入展翅板的中央槽中,然後用紙條或塑料布條壓好昆蟲翅面,並用大頭針固定紙條或塑料布條。
標本製成後要立即在昆蟲針下部插上採集標簽。標簽可印製,也可自製,規格多為8×15毫米,上面註明採集地、採集時間和採集人等。待正式鑒定種類後,再在採集標簽下插上定名標簽。製作好的昆蟲標本需放入昆蟲盒中保存。
3. 甲蟲標本怎麼做
幫你找了詳細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標準的標本製作方法
科研用的標本必須用正規的方法製作,方會被國際科研單位所接受。其步驟是:
1.插針取已還軟的標本,用鑷子輕輕壓開四翅,選適當大小的蟲針,端正地從中胸背面正中垂直插入,穿透到腹面,蟲針尾部在胸部背面處留出smm。如不能正確掌握長度,可用三級板來量。因為三級板每級的高度是8mm。
2·展翅、整姿首先整理六足,使其緊貼在身體的腹面,不要伸展或折斷,其次使觸角向前,腹部平直向後,然後將插有蝴蝶的蟲針插入展翅板溝槽內,使蝴蝶的身體正好處在溝槽中,插入的深度使蝶翅基部與身體聯接處正好和板面在同一水平上。然後雙手各用1枚細蟲針同時將一對前翅向前拔移,使兩前翅的後緣連成一條直線,並與身體的縱軸成直角(細蟲針拔的位置最好在剪邊前緣的中部、第一條脈紋的後面,因為前翅第一條脈最粗,不致將蝶翅撕破)。暫時將此二針插在展翅板上固定。然後另取2枚細蟲針左右同時拔移後翅向前,使後翅的前緣多少被前翅後緣所蓋住,那時後翅暴露面最廣,也符合蝴蝶飛翔時的自然姿態,將此兩細針插在展翅板上臨時固定。
將薄而光滑的紙用剪子剪出若干一定寬度的狹條,放在蝶翅的上面,將紙條絆緊,兩頭用大頭針釘住,再將觸角及腹部撥正,也可用大頭針插在那些部位的旁邊板上,使蝴蝶全體保持最優美的狀態,然後將四翅上的細蟲針小心拔去(只留胸部1枚蟲針),原先翅上所刺的孔會自然合起,不會留下小孔。
大頭針切不可插在蟲體或翅上,否則會留下孔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