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好看圖片 » 山楂烏梅飲的好看圖片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山楂烏梅飲的好看圖片

發布時間: 2022-12-30 00:36:51

A. 民間偏方:葯膳山楂烏梅飲的製作方法

[原料]每次用山楂一兩(30g),烏梅五錢(15g),水1.5公升。
[製法]將山楂、烏梅和水煎一小時,濃縮至一公升,過濾去渣,將濃縮液裝入闊口瓶中。
[用法]分四次飲用。
[功效]降血脂,抗病毒,抗過敏,止瀉。
[主治]適用血管粥樣硬化,血脂高。
[按語]喜冷飲者可以將山楂烏梅湯放在冰箱中冷藏後飲用。若嫌太酸可以加一點黃糖則更易為小孩接受。

提醒您:山楂烏梅飲 此民間偏方來源於網路,使用前請遵醫囑。

B. 潮汕人夏天很喜歡喝的酸梅湯,究竟是如何製作的

是由酸爽解膩的烏梅,降脂降壓的山楂,滋養美肌的甘草,清熱去火的桂花和益氣潤肺的冰糖一並熬制而成的。這里還加了洛神花和陳皮增加酸度,絕對是專屬夏天的解渴沁飲。材料:烏梅6-8顆,山楂片10克,甘草1克,冰糖適量,陳皮5克,洛神花2-3朵,干桂花少許。


需要打理很長的時間。在保存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地調低溫度,一般在冰箱內,可以保存三天左右,也不要保存時間太久,因為可能會發生變質,或者是受到其他食物的污染,也會帶來影響。冰糖多,梅汁稠,水少,所以味濃而釅。上口冰涼,甜酸適度,含在嘴裡如品純醪,捨不得下咽。很少人能站在那喝一小碗而不再喝一碗的。據說冰糖是酸梅湯的精髓,加冰糖,慢熬才能出成果。冰鎮之後就成了酸梅湯。



C. 山楂烏梅茶的歷史

山楂烏梅茶,也叫酸梅湯,為上好的夏日飲品,經清代御膳房改製成為宮廷御用飲品,即「士貢梅煎」。由於它具有除熱送涼,祛痰止咳,辟疫,健胃開胃的功效,被譽為「清宮異寶御制烏梅湯」,後來傳入民間,於是大街小巷,隨處可見賣山楂烏梅茶的攤販 。
「銅碗聲聲街里喚,一甌冰水和梅湯」,這是清朝郝懿行寫的《都門竹枝詞》,反應那時北京街頭賣山楂烏梅茶的人手敲冰盞發出那種清脆悅耳的聲音。
名著《紅樓夢》一書第三十四回中,男主人公賈寶玉挨打後,就請求賈母,「只嚷干喝,要吃酸梅湯。」

D. 烏梅山楂飲怎麼做

烏梅山楂飲的主料:烏梅50克,山楂20克
烏梅山楂飲的輔料:丁香5克,桂皮10克,
烏梅山楂飲的調料:白砂糖30克
烏梅山楂飲的做法:
1.
將山楂、烏梅連同陳皮、桂皮、丁香一同裝入紗布袋中;
2.
鍋中加入1000毫升清水,將紗布包放入水中,用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熬30分鍾;
3.
將紗布包取出,在湯水中加入糖調味即可飲用。

E. 山楂烏梅飲怎麼做

(1)准備材料把山楂、烏梅清洗干凈。(2)鍋中加水大約1500毫升,涼水放入山楂、烏梅,大火燒開。(3)轉小火煎煮約1小時,待到汁液剩下約1000毫升時關火。(4)將晾涼的山楂烏梅汁過濾,去掉渣津,裝入干凈玻璃瓶中,放入冰箱儲存。

F. 天熱不想進食~山楂烏梅沁脾開胃飲,遠離小兒厭食

天熱,不想進食,是每個人小朋友都有的經驗。中醫師指出,夏末初秋,氣候濕熱,脾胃易受困厄,較容易使小兒厭食病症狀加重。建議胃口差的孩童,可以多攝取些酸性食物,如山楂、烏梅,或是用這些食材自製「沁脾開胃飲」,以促進食慾。

天氣熱,食慾不佳恐引起厭食症

慈濟醫院中醫部廖子嫻醫師指出,天氣熱得難受,家中的小寶貝胃口大減,若發現小孩長期食慾不佳,食量較同年齡正常兒童明顯減少,即使美食當前也不動心,甚至有拒食的情形發生,很可能是患了中醫所稱的「厭食症」。

中醫門診日前曾收治1名10歲小女童,體型瘦小,平時吃飯食量不多,不僅喜愛吃冰涼飲品,更常有腸胃消化不良情況。而近日因為天氣炎熱沒胃口,媽媽擔心她吃太少,會影響身高發育,因此帶到醫院求診,希望讓婷婷能夠胃口大開。

經把脈診斷後,發現「脾胃被飲食所傷,又感受暑濕」,導致食慾下降及消化不良的現象,因此,建議飲用「沁脾開胃飲」幫助腸胃消化,並叮囑少喝冷飲、少量多餐,婷婷的食慾終於好轉,心涼脾肚開,也吃得比較多了。

小兒厭食病酸性助開胃

廖子嫻中醫師強調,小兒厭食病可分為4種類型,包括:感受寒邪型、感受暑濕型、飲食所傷型,以及脾胃虛弱型。其中「飲食所傷型」的患者大多平時吃得過於油膩豐盛、膏粱厚味,或者用餐無定時定量,出現食慾不振、惡心欲嘔、伴隨口氣重、大便不通或大便臭等症狀。

沁脾開胃飲心涼脾肚開

由烏梅、山楂、洛神花、桂花、甘草、炒麥芽組成的「沁脾開胃飲」,即是針對飲食所傷型調制而成。另外,小兒厭食病,可多攝取酸性食物。因酸性的食物能促使神經中樞下達命令,使人體分泌消化液、唾液來促進消化,適當吃酸,能增進食慾。

「沁脾開胃飲」口感酸酸甜甜,成分中的烏梅性溫、味酸,能生津止渴、幫助消化;山楂味酸、甘,消食健胃;洛神花促進新陳代謝、開胃消滯、振奮精神;桂花暖胃散寒、緩解腸胃不適;甘草性平、味甘、補脾胃;炒麥芽有行氣消食、健脾開胃的功效。

沁脾開胃飲(不需要加糖)

食材:烏梅、山楂、洛神花、桂花、甘草、炒麥芽。

作法:用1000毫升的水,將上述食材倒入煮沸,待茶飲溫涼後飲用。

提醒:若要促進食慾,宜飯前喝,若要幫助消化,宜飯後喝。但若有胃潰瘍或是胃食道逆流者,則不宜飲用。

廖子嫻中醫師強調,「沁脾開胃飲」適合男女老少飲用,除了飲食不當造成的腸胃不適之外,對於用餐沒有定時定量、腸道疾病引起上吐下瀉後的食慾不振,或是單純胃口不開的人也很適合。另外,血脂較高、腹部脂肪厚、口臭、大便不順暢的「油脂型肥胖」亦可飲用,但容易胃食道逆流者則應謹慎,不宜空腹使用。

【中醫師小叮嚀】:

每個人的體質和症狀不同,應先經過中醫師的診斷;而少吃油膩和寒涼的食物,維持均衡飲食,且定時定量,才是顧脾胃的根本之道。

中醫師廖子嫻(如圖)強調,酸性食物能促進食慾,輔助治療小兒厭食病。(圖片提供/台北慈濟醫院) 沁脾開胃飲(如圖)可促進孩童食慾,幫助腸胃消化。(圖片提供/台北慈濟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