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畫角的步驟
以CAD畫角為例,步驟如下:
1、首先,選擇「繪制直線」選項,找到需要畫角度的起點,如下圖所示,然後進入下一步。
Ⅱ 如何畫角
1、首先准備一張紙,在紙上點一個點,這個點就是角的頂點。
Ⅲ 用尺子畫角。給出頂點或頂點和其中一條邊
用尺子畫角。給出頂點或頂點和其中一條邊,如果沒有規定角度大小,可以先過頂點畫一條射線,再過這個頂點再畫一條射線,這兩條射線的夾角就是需要畫的角。
假設給出一個頂點和一條邊,畫一個60度的角,尺規作圖步驟如下:
步驟1、過這個頂點A畫一個半徑為R的圓,給定的一條邊交圓與B點,如下圖:
(3)畫角的步驟的圖片擴展閱讀:
尺規作圖是指用無刻度的直尺和圓規作圖。尺規作圖是起源於古希臘的數學課題。只使用圓規和直尺,並且只准許使用有限次,來解決不同的平面幾何作圖題 。尺規作圖使用的直尺和圓規帶有想像性質,跟現實中的並非完全相同:
1、直尺必須沒有刻度,無限長,且只能使用直尺的固定一側。只可以用它來將兩個點連在一起,不可以在上畫刻度;
2、圓規可以開至無限寬,但上面亦不能有刻度。它只可以拉開成之前構造過的長度。
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首次接觸的尺規作圖是「作一條線段等於已知線段」。
因此,一般採用的定義是基於「作圖公法」的定義,即:
1、每次的操作只能是公認允許的五項基本操作(稱為五項作圖公法)之一。
2、每次操作之前,操作者為決定是否操作和進行哪種操作可以進行的邏輯判斷,也只能是幾何學中公認允許的幾種。
基於「作圖公法」的定義如下:
承認以下五項前提,有限次運用以下五項公法而完成的作圖方法,就是合法的尺規作圖:
五項前提是:
1、允許在平面上、直線上、圓弧線上已確定的范圍內任意選定一點(所謂「確定范圍」,依下面四條的規則)。
2、可以判斷同一直線上不同點的位置次序。
3、可以判斷同一圓弧線上不同點的位置次序。
4、可以判斷平面上一點在直線的哪一側。
5、可以判斷平面上一點在圓的內部還是外部。
五項公法是:
1、根據兩個已經確定的點作出經過這兩個點的直線。
2、以一個已經確定的點為圓心,以兩個已經確定的點之間的距離為半徑作圓。
3、確定兩個已經做出的相交直線的交點。
4、確定已經做出的相交的圓和直線的交點。
5、確定已經做出的相交的兩個圓的交點。
也有些資料上給出的五項公法的後兩條中的「交點」改為「公共點」。這兩種敘述差別在於後者多包括了「切點」。但是,因為確定切點即使不算基本操作,也是可以用其它基本操作組合實現的。所以,兩種敘述的定義並無本質不同。
Ⅳ 用三角尺畫角,30度,45度,60度,90度,75度.105度,135度,128度,教我怎麼畫
三角尺只能畫5的倍數,所以不能畫128度,其他角度如圖:
第一行第一幅圖中:15°=45°-30°;
第一行第二、三幅圖中:利用一塊三角尺即可畫出30°、45°、60°、90°的角;
第一行第四幅圖中:75°=30°+45°;
第一行第五幅圖中:105°=45°+60°;
第一行第六幅圖中:120°=90°+30°;
第二行第一幅圖中:135°=45°+90°;
第二行第二幅圖中:150°=90°+60°;
第二行第三幅圖中:165°=90°+30°+45°;
第二行第四幅圖中:180°=90°+90°。
(4)畫角的步驟的圖片擴展閱讀
一套三角尺二個共有四個度數:30 45 60 90
這樣畫角時就方便了:
用三角尺30度,45度,60度,90度,都是現成的
75度=30+45
105度=60+45,
135度=30+45+60,
128度=60+60+(45-30)÷2
Ⅳ 360度的角怎麼畫
360度的角是一條射線,以一個點延長一條直線,旋轉一周,即是360度的角,具體的畫法步驟如下:
1、先在一個平面上點出一點,以此點為基礎做一條直線。
Ⅵ 畫角時,先畫什麼,使量角器的中心與什麼重合零刻度線與什麼重合
先畫一條線段,在把量角器的中心點放在端點上,下面要畫多少度的角在量角器上找到畫個點,把點和線段的端點連成一條線段。
從一個角的頂點出發,把這個角分成兩個相等的角的射線,叫做這個角的平分線。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兩邊的距離相等。若角內部一點到角兩邊的距離相等,則該點在這個角的角平分線上。
(6)畫角的步驟的圖片擴展閱讀:
兩條直線相交後所得的只有一個公共頂點且兩個角的兩邊互為反向延長線,這樣的兩個角叫做互為對頂角。兩條直線相交,構成兩對對頂角。互為對頂角的兩個角相等。
兩個角都在截線的同一側,且在兩條被截線之間,具有這樣位置關系的一對角互為同旁內角。兩個角都在截線的同一側,且在兩條被截線之外,具有這樣位置關系的一對角互為同旁外角。Ⅶ 三角尺怎麼畫角
以三角尺畫15度的角為例,畫法如下:
1、准備好一張白紙、鉛筆、橡皮擦和細三角尺、等腰三角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