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柚子別名有哪些
1、文旦
文旦為柚類的一種,原產我國南方,清康熙年間從福建引入台南麻豆地區栽培。後選育出「麻豆文旦」,被選為貢品,享有盛名。
文旦柚樹勢強健,栽培管理容易,果型美觀,肉質細致,柔軟多汁,具有特殊香氣和風味,同時,熱量低,有豐富的纖維素、礦物質、有機酸和維生素C、B、A等。
2、香欒
香欒是一個詞語,拼音是xiāng luán,是柚子別稱。
3、朱欒
朱欒,葯名,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葯芸香科植物朱欒(即西柚)的果實。《廣群芳譜·果譜十二·柚》:「柚……有大小二種,小者如柑如橙,俗呼為蜜筩;大者如升如瓜,俗呼為朱欒。」
4、沙田柚
沙田柚因廣西容縣沙田村最先種植故稱做沙田柚。沙田柚不但營養價值高,而且還具有健胃、潤肺、補血、清腸、利便、消食、解酒毒等功效。
葉質頗厚,色濃綠,闊卵形或橢圓形。果梨形或葫蘆形,果頂略平坦,有明顯環圈及放射溝,蒂部狹窄而延長呈頸狀,果肉爽脆,味濃甜,但水分較少,種子頗多。果期10月下旬以後,屬中熟品種。
5、橘紅
產於福建、浙江、廣東、廣西、江西、湖南、貴州、雲南、四川等地。橘紅,中葯名。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外層果皮。秋末冬初果實成熟後採收,用刀削下外果皮,曬干或陰干。
② 西柚是什麼樣子
果扁圓至圓球形,比柚小,果皮也較薄,果頂有或無環圈,瓢囊12-15瓣,果心充實,綿質,果肉淡黃白或粉紅色,柔嫩,多汁,爽口,略有香氣,味偏酸,個別品種兼有苦及麻舌味;種子少或無,多胚。
西柚(又稱葡萄柚)是柚子和甜橙的雜交種,果肉呈鮮紅色,富含維生素、葉酸和膳食纖維,含糖量低。
雖然西柚汁多味美,但在服葯期間食用要特別留意,它所含有的呋喃香豆素成分可與一些葯物發生相互作用,甚至嚴重副作用。
美國已有研究表明,西柚中含有的黃酮類及呋喃香豆素類化合物,可使葯物以平常數倍乃至幾十倍的量進入血液,從而提高人體對葯物的吸收水平,提高葯效。
同時,西柚中的成分能夠抑制位於人類小腸黏膜上皮細胞上的有機陰離子轉運多肽,可抑制該葯物的生物利用度;也能夠抑制位於人類小腸黏膜上皮細胞上的外向轉運載體蛋白P-糖蛋白,提高該葯物的生物利用度。
(2)碌柚好看圖片擴展閱讀:
西柚會提高乳腺癌的患病風險
西柚能使血液中的雌性激素增加,可能會提高乳腺癌的患病風險。雌性激素作為女性荷爾蒙之一對美容和健康來說不可或缺,但據說和乳腺癌細胞的增殖也有關聯。
根據英國的癌症研究雜志,每天吃一個4分以上西柚的女性,患癌症的風險會提高30%。西柚維他命含量豐富,具有燃脂效果,早上將其作為甜點食用的人大概不少,盡管如此,還是避免每天食用較好。
③ 這是什麼樹啊,現在還有長得像橘子但比橘子大的果子
柚子(grapefruit)又名文旦、香欒、朱欒、內紫、條、雷柚、碌柚、胡柑、臭橙、臭柚、拋、苞、脬,是芸香科植物柚的成熟果實,產於我國福建、江西、廣東、廣西等南方地區。柚子清香、酸甜、涼潤,營養豐富,葯用價值很高,是人們喜食的水果之一,也是醫學界公認的最具食療效果的水果。柚子茶和柚子皮也都具實用價值。
④ 這是什麼植物,花
中文學名:柚子
拉丁學名:Pomelo
別稱:文旦、香欒、朱欒、內紫、條、雷柚、碌柚、胡柑、臭柚、泡果
二名法:Citrusmaxima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被子植物亞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無患子目
亞目:芸香亞目
科:芸香科
亞科:柑橘亞科
族:柚子族
屬:柚子屬
亞屬:柚子亞屬
種:柚種
亞種:柚子亞種
⑤ 柚見深秋,琯溪蜜柚:最迷人的那顆柚子,已經寵了你足足500年
9月底回了趟江西,在贛東北一帶作了幾日逗留。很些年沒有在秋季回去過了,印象中只有夏和冬季回去過。
這是一個四季分明的地方。
印象中的家鄉,一年四季卻是無比的美好,因為每一個季節都有特別明確的風景,就像小時候出現在明信片上的風景一樣,綠就是綠、黃就是黃,不似廣東,幾乎感覺不到季節中色彩的變化。
當然,秋季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所以回去的時候,一路都是桂花飄香。然後,最重要的是吃到了素有 「秋冬水果之王」 的柚子。
原來,江西出產的柚子也是很好吃的。
當然最出名的柚子不在江西,而是福建平和的「 琯 溪 蜜柚」和廣東梅州的「大埔蜜柚」以及沙田柚。而現在正是 琯溪 蜜柚大量上市的季節,而這也是今天要介紹的主角。
這顆為眾多年輕人追捧的柚子,已經500歲了
琯 溪蜜柚作為 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主要產地是福建省漳州平和縣,所以琯溪蜜柚又叫平和蜜柚。
那麼 琯 溪蜜柚這一名稱是怎麼來的呢?
原來,在平和一中旁邊的溪園有條溪,古時候叫 琯 溪,這條溪當時流經溪園,兩岸都種了蜜柚,琯溪蜜柚便以這條溪來命名的。 琯 溪蜜柚的名稱就這樣一直保留下來,並且流傳至今有500年的 歷史 了。
說起來,這琯溪蜜柚的來頭可不小,早在清乾隆年間被列為朝廷貢品,同治皇帝親賜「西圃信記」印章一枚及青龍旗一面,作為貢品標記和禁令,在 琯 溪蜜柚未成熟時就印識其上,所以民間又稱琯溪蜜柚為 「皇帝柚」 。
自古是皇帝的貢品,也成就了琯溪蜜柚「柚中之王」的名氣。
不像很多水果都是當代從國外引種嫁接或改良培植所得,蜜柚可以說是一款具有國粹文化的水果。因此,在其身上也凝聚了很多文化典故。
據明嘉靖貢生張鳳苞為好友西圃公撰寫的墓銘:「公事農桑,平生喜園藝,猶喜種拋,枝軟垂地,果大如斗,甜蜜可口,聞名遐邇………」這是最早可考的 琯 溪蜜柚的起源記錄,由此推斷,琯溪蜜柚現有近500年的栽培 歷史 ,並久負盛名。
清代學者施鴻葆《閩雜記》一書中將 琯溪 蜜柚為福建三大名果之一,並稱「品閩中諸果,荔枝為美人,福桔為名士,若平和拋則俠客也。」而這個平和拋正是蜜柚的別稱。
將水果上升到美人、名士、俠客的意境上,正所謂托物言志,正好體現了東方文化的精髓。
其實,柚子自古 之今 、從民間至官方,一直有很多種叫法,諸如:文旦、香欒、朱欒、內紫、條、雷柚、碌柚、胡柑、臭橙、臭柚、拋、苞、脬……多達10餘種,這在水果里估計也是極其罕見的了。
果物集生活 發起了一個讀者討論說說還有哪些水果有比較多的別名?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