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詩配畫簡單又好看
詩配畫:
《小池》是宋朝詩人楊萬里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中,作者運用豐富、新穎的想像和擬人的手法,細膩地描寫了小池周邊自然景物的特徵和變化。
第一句寫小池有活水相通。次句寫小池之上有一抹綠蔭相護。第三句寫小荷出水與小池相伴。結句寫蜻蜓有情,飛來與小荷為伴。表現了詩人對大自然景物的熱愛之情。
2. 沁園春雪詩配畫手抄報
陳於王·《題桃花扇》
玉樹歌殘聲已陳, 南朝宮殿柳條新;
福王少小風流慣,不愛江山愛美人。
黃景仁《雜感》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
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龔自珍《夜作》
沉沉心事北南東,一睨人材海內空。
壯歲始參周史席,髫年惜墮晉賢風。
功高拜將成仙外,才盡回腸盪氣中。
萬一禪關砉然破,美人如玉劍如虹。
黃庭堅《竹枝詞》
浮雲一百八盤縈,落日四十八渡明。
鬼門關外莫言遠,四海一家皆弟兄。
3. 沁園春雪手抄報簡筆畫
纖枝東素幾多春,半入雁塔半入牆
春色正中,一席點睛
春半日暖時,晝夜恰等分,傲踞央心景觀,悠享爛漫
新燕呢喃喚醒春風,載一岸欣欣柳色,勾畫著一種全新的生活
百草回芽,水暖三分。家門前的樹木花草,即將綻放蓬勃生機
雙湖灣里二月春,東風解凍年未到
春山日和風,大地萬物蘇萌
楊柳新燕墅院中,春光暖日溫和風
滿目釉綠今猶詩,一束迎春破雪來
草木最知春日情,有心方曉幸福意
春意款款,歲月緩緩
人勤春來早,功到秋華實
國門墅院早春至,和風暖日花木生
美好的一年,至此溫柔生長
4. 四大書法家寫出四種風格的《沁園春雪》,到底哪幅更好看
很多人對中國的書法文化是十分感興趣,一提到書法家我們就會想到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等。《沁園春·雪》這首詞是毛澤東所作,意境開闊,氣勢宏偉,毛主席借雪言志,抒發了領略祖國大好河山,胸懷天下的壯志豪情。這首詞也使得很多書法家為其揮毫潑墨,在四大書法家中,各有其風格,我最喜歡的就是田英章和顧仲安的。
三、書法的意義
詩人的胸懷情感,除了作詩詞,還可以通過寫書法表達情意,《沁園春雪》一直是成為歷代書法家進行創作的題材,經久不衰。這些書法家在國內都是享有盛名,看了這些書法名家的《沁園春·雪》,觸動很深,領略到了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雖然是同一篇文章,同樣的字,卻能寫出不同的風格和藝術美,不僅讓人贊嘆。
5. 沁園春雪詩詞楷體書法作品圖片
沁園春雪是毛澤東在1936年創作的一首詩作,這首詩有獨特的文學特色,展現了我國宏偉壯麗的江山。現如今,許多人將這首詩用楷體書法的形式書寫出來,受到許多人的喜愛。下面是我整理的沁園春雪詩詞楷體書法作品圖片。
沁園春雪楷體書法作品
北方的風光,千萬里冰封凍,千萬里雪花飄。望長城內外,只剩下無邊無際白茫茫一片;寬廣的黃河上下,頓時失去了滔滔水勢。山嶺好像銀白色的蟒蛇在飛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許多白象在奔跑,它們都想試一試與老天爺比比高。要等到晴天的時候,看紅艷艷的陽光和白皚皚的冰雪交相輝映,分外美好。
沁園春雪的作法
這詞的“成吉思汗”和《十六字令》的“離天三尺三”,一個不是漢名,一個是直接引用民謠,都不必拘守平仄。
6. 《沁園春雪》是一首什麼樣的詩
沁園春雪》作者描繪兩幅虛與實的雪景和採用比喻、擬人的手法。
「封」寫地面,凝然安靜;「飄」寫天空,雪姿輕盈.由下而上,一靜一動,意境開闊,氣魄宏偉.「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運用比喻擬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借雪花飄飛的動態寫山原的「舞、馳」,變靜為動,畫面生動活潑,景色壯觀無比!雪是實景,「須晴日」三句中,「須」表明雪後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像,是虛景,虛實相間使詞中的景色層層疊疊,勾畫了一幅壯美、立體的北國雪景圖。
1、抒情方法
這首詞通過對北方壯麗雪景的描繪和對歷史上一些英雄人物的評說,表現出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比熱愛和對今日中國人民創建新中國的殷切期望與堅強信心。
2、表現手法
這首詞借景抒情與直抒胸臆相結合。
上片借景抒情,通過描繪雄偉壯闊、啊娜多姿的北方雪景,來抒發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比熱愛。
下片則直抒胸臆,借評說古代英雄人物的功過得失,並暢想今日情景,來表達詩人改造舊中國、創造新中國的雄偉理想。
3、修辭手法
這首詞主要運用了比喻、比擬兩種修辭手法,以及轉折和對比等表現手法。
(1)詞的上片後六句運用了比喻和比擬兩種修辭手法。例如:「紅裝素裹,分外妖燒」是比喻,用婦女的穿著和風采,來比喻紅日與白雪交相輝映的壯麗景象,不僅使景物顯得色彩動人,而且同時也是對中國革命勝利後的美好景色的暗示。又如:「山舞銀蛇,原馳蠟象」一句是比擬,此句以物擬物,將群山起伏擬作銀蛇舞動,將高原綿延擬化為白象賓士,變靜態為動態,使景物煥發出勃勃生機,而且也是對中國人民高漲的革命情緒和敢於同強大敵人爭高下的英雄氣概的暗示。
(2)詞的上片和下片中,都有一個情景的轉折和對比。上片以「須晴日」表示轉折,構成晴空烈日和冰天雪地的對比,大好河山顯得愈發多彩多姿。下片以「俱往矣」表示轉折,將歷史上的風流人物和今朝的英雄人物進行對比,暗示歷史和今朝將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時代。這兩處轉折和對比,既深化了主題思想,又增添了起伏跌宕的氣勢。
7. 沁園春雪隸書書法學生作品
沁園春雪隸書,看著也是蠻不錯的,沁園春雪詩詞氣勢磅礴,隸書書法大氣醇厚,兩者結合在一起,也是蠻美的
中國書畫院會員——於國光,隸書沁園春雪
8. 沁園春雪這首詩的配圖(彩鉛畫簡單一些)
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沁園春·雪》是毛澤東於1936年(丙子年)2月在山西省石樓縣留村所創作的一首詞。詩詞分上下兩闋,上闋描寫乍暖還寒的北國雪景,展現偉大祖國的壯麗山河;下闋由毛澤東主席對祖國山河的壯麗而感嘆,並引出秦皇漢武等英雄人物,縱論歷代英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