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桃核,怎樣雕刻
桃核雕刻,顧名思義就是在小小的桃核上雕刻出各種動物、人物的形象,其中以十二生肖的雕刻最具代表性。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各具情態,惟妙惟肖。還有十八羅漢、八仙過海、中華珠和各種花鳥魚蟲等雕刻。
桃核雕刻介紹
桃核雕刻是種漢族特色雕刻藝術,在小小的刻性。
明清時期,大型雕塑藝術無大發展,小型雕塑品和工藝品的裝飾製作卻富於創造性。果核雕刻即是頗有特色的品種,作品構思和雕刻達到極高的工藝水平和藝術境界。當時江浙一帶官宦商賈中流行玩賞竹木牙雕等奇珍,精湛而玲瓏多竅的核雕藝術品是人們搜羅的熱門之一。
明清時期的核雕流行於江浙、廣東和山東地區。蘇州地區是核雕發源地,古往今來,以蘇州為主的江南地區玩賞核雕小品的藏風興盛。
3.桃核雕刻工具
欲善其事,必利其器。核雕也不例外。無論是大師,還是初學者,都要有一套好的工具才行,我們就說說桃核雕刻工具吧。 刀具:
桃核雕刀主要有三類,
(1)平刀,形狀象單刃的篆刻刀,按刃寬分很多規格,可做大形。也可雕細部。一些高手就用大平刀開眼。
(2) 半圓刀。就是在半圓的鋼條上,磨出斜刃。同樣有很多規格。用途廣泛。一件核雕作品上的起伏,轉折處,多用半圓刀。
(3) 角刀。形狀象個倒三角。多用於細部雕刻,
象眼,牙齒等。一個好藝人可能有二,三十把刀放在手邊,隨取隨用,運刀如指。看其雕刻過程就是一種享受。
(4) 修光刀。 形狀像斜刀,但是沒有斜刀那麼鋒利的刀尖, 只是用來刮削表面光滑用的。
(5) 掏肉刀。形狀很像一段鐵絲,或者鋼絲,但其實是用來挖核裡面的仁的,因為仁如果不掏出會生蟲不利於保存核雕。
(6) 特小刀。 形狀和以上幾種類似,只是刀頭直徑更微型,甚至達到零點幾毫米! 適合雕刻米粒大小的景物。
(7) 刻刀把。 常見的有雙頭索,也叫拿子、金屬刀把等,原本為鍾表修理工具,因為小氣玲瓏方便使用後為核雕界人士採用。2013年,行意軒在以往工具的基礎上研發了一種新款刻刀把,結合了傳統木把與現代金屬刀把的雙重優點,既有木把的華麗大方手感好上檔次,又滿足了使用方便好攜帶的需求。
4.桃核雕刻原料
據了解,明代的核雕最早的核材是桃核與杏核。據存世的核雕看,清初至乾隆年間出現用橄欖核和胡桃核雕刻的花船和人物等核雕。明代桃核、杏核雕刻多是神仙人物、避邪神獸、吉祥物等等,精巧玲瓏,是一種垂掛在衣帶或紈扇或綉袋下面的墜物,作為裝飾和點綴,亦可玩賞。清中期始,核雕物品多用橄欖核和胡桃核雕刻,專門供文人雅士或富家子弟手裡摩挲把玩。用橄欖核雕刻的各種花船小船還可配上鏤空雕刻的象牙、紅木座架,陳設在微型博古架上欣賞。
『貳』 哪位大神講解一下這款桃核雕刻有收藏價值嗎大概價位應該是多少某寶上8000!想了解一下值得嗎
收藏價值自然有,大小罷了。就東西來說,首先材質普通,雕工為機雕。自己考慮一下。如果是大師級手雕就另當別論了。個人意見,不喜勿噴。
『叄』 請教一種桃核
這種核我吃過,非得用牙簽挑著吃才可以。
供應枕頭填充物--水洗,球磨,烘乾的出口級野生山桃核
供應天然、保健、辟邪的枕芯枕頭填充物--桃核
供應桃核雕刻工藝品原料--水洗,球磨野生山桃核
供應抗菌、吸濕、除臭、安神的枕頭枕芯填充物--桃核
供應改變傳統觀念的新型枕芯枕頭填充料-山桃核
08新貨-桃核為手工採摘的純天然野生山桃核,顏色為褐紅色,直徑為10-15mm,約240粒/斤,編織袋包裝。光滑圓潤,非常適合作為枕芯,未經任何化學方法處理,經過人工挑選,機械水洗球磨,火爐烘乾,再挑選,消毒、強日光照射等自然方法乾燥後做成枕芯,有防潮,無異味,透氣性強的特點,還具有抗菌、吸濕、除臭、散熱及安神等作用,便於清洗,軟硬合適,長期使用對頸椎有很好的按摩保健作用,在中國的傳統中更是祛邪避凶的大吉之物。可直接達到出口標准,貨量大,質量高,可以直接用於工藝品原材料,我們所生產的山桃核可達500噸供應全國各地市場,08年新貨已經生產加工出來並向韓國出口18噸,獲得外商好評。
看這個圖片,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這個東西
『肆』 桃核的雕刻步驟
1、觀察桃核的紋路,設計雕刻葫蘆的大小,位置跟數量;
(4)手工刻的桃核長命鎖圖片擴展閱讀:
桃核的雕刻的藝術魅力
1、微中見宏
(1)核雕雖微,微中見宏。自古至今,核雕以其特有的藝術魅力讓無數藏物玩物者驚嘆和入迷,行情日趨看好。現在,精湛的核雕能夠賣得起價錢,這也激發了心靈手巧且傳承了前輩手藝的藝人們的創作熱情和才智。
( 2)在明清兩朝核雕手藝盛行的江南水鄉,如今繼承這門手藝的年輕人不下百餘人,名聞海內外的核雕奇女陳素英和清末民初核雕藝人殷根福的後代殷毅軍等都有諸如「東坡赤壁夜遊」、「漁家樂」、「雙層客船」等核舟精品和「蘇州園林」、「八仙祝壽」、「桃園三結義」等題材的核雕問世。部分精品被各地及港澳台收藏家購藏,部分核雕在上海幾家拍賣行上拍。
2、新意和品位
核雕這種精緻而小巧玲瓏的微型工藝品,只要雕刻者雕鏤技藝精湛,創作的題材符合當代賞玩和收藏者們的口味,又具有一定的新意和品位,這樣的核雕永遠受人青睞和珍愛。
『伍』 山桃核怎樣清洗保養,
1、干刷:不用水,用野豬鬃和鋼刷,先用鋼刷徹底清理桃核上的臟物。缺點是桃核會被刷黑;如果刷重了,會有劃痕,長期盤玩磨痕很快就會消失(類似星月干磨的磨痕) 鋼刷清理需要震動桃核,然後有節奏清理。最後用野豬鬃刷,清理殘渣,相當於拋光。
2、水刷:用溫水減少一個溫差的問題(減少裂的因素),存在桃核裂的可能 (其實桃核小裂包漿會覆蓋的)。用比較硬的刷子沾少水,快速刷洗。最好不要泡桃核,然後用毛巾快速察干,裹著毛巾或者報紙包起來陰干,然後干刷。
3、始終戴在手腕或腳腕上的,就不需要特別的保養。
4、長時間不佩戴時,因注意保持乾燥,並經常上油(菜籽油最好),注意不要過量,滴1滴到自己的手上,搓勻後拿捏桃籃數分鍾即可。
(5)手工刻的桃核長命鎖圖片擴展閱讀:
山核桃的經濟價值:
山核桃食品可作為地方的的特產對外銷售;另外山核桃果殼可制活性炭,果殼、果皮、枝葉可生產天然植物燃料,總苞可提取單寧,木材可製作傢具及供軍工用。
作行道樹種。本種樹干端直,樹冠近廣卵形,根系發達,耐水濕,可孤植、叢植於湖畔、草坪等,宜作庭蔭樹,行道樹,亦適於河流沿岸及平原地區綠化造林,為很好的城鄉綠化樹種和果材兼用樹種,江蘇省長江兩岸可大片營造經濟林。
『陸』 桃核的雕刻步驟
1、觀察桃核的紋路,設計雕刻葫蘆的大小,位置跟數量;
(6)手工刻的桃核長命鎖圖片擴展閱讀:
1、核桃雕刻是在核桃上運用各種刀法、技法,恰到好處的體現出工匠們高超技藝水平的一種雕刻形式。
2、乾隆年間(1735—1795)桃核雕刻藝人仕上元,當時被譽為「鬼工」。沈君五、宋風起等都是有名的桃核雕刻藝人,橄欖核雕藝人宋租章、湛谷生所雕的橄欖核舟也是難得的珍品,它的絕妙之處是把蘇東坡的「前赤壁賦」用行楷刻在廠舟的底部,使其作品有了進一步升華。